“瘋狂”的普洱老茶:“入口”遠比“收藏”更重要

文物 投資 文化 愛說茶 2017-04-14

“瘋狂”的普洱老茶:“入口”遠比“收藏”更重要

在普洱茶行情持續低迷的狀態下,普洱老茶卻一枝獨秀,價格不斷飆升。在老茶中,“號級茶”存世稀少。“號級茶”又叫“古董茶”,其時間年限為晚清至上世紀50年代中後期,這種普洱茶是由私人商號出產的。其中四大貢茶茶莊的宋聘號、同慶號、福元昌號和同興號最為藏茶界珍視。既可品飲又能用來收藏,而且這些年普洱茶升幅最快,故從投資收藏角度深受追捧,但在高價誘惑下的普洱老茶,也是一片爭吵不休的江湖。

飆升的價格

2016年5月15日,北京東正春拍“紫器東來——茶·器專場”中,一餅紅標宋聘號普洱圓茶以150萬元起拍,成交價為260萬元;而一筒七餅的藍標宋聘號普洱茶,成交價則高達880萬元。專場負責人表示:宋聘號本就稀少,此件拍品為完整未開封的一筒七餅更是極為難得,近十年來拍賣場上可謂難得一見,價值已非單餅倍數增加得已估算。

宋聘號的這一成交紀錄很快就被打破了。6月7日,北京匡時春拍首次推出“尋味求真——祺昌號茶事茶葉夜場”拍賣,並邀請“普洱茶第一人”鄧時海為該夜場遴選保質名品普洱。最終,該專場拍賣總成交額達6881.7萬元,成交率98%。繼其後,北京匡時秋拍中,百年藍標宋聘號圓茶(一筒)再創新高,以1046.5萬元成交,成為當前普洱茶拍賣的最高價。

對於老茶屢創新高的價格,北京匡時專場負責人榮桃園介紹,關鍵在於像宋聘號這樣的老茶的稀缺性:“宋聘號目前的存世量,所有的加起來不過幾十片。更高級別的,比如車順號,存世可能不過四五片,見過的都沒幾人,相當於江湖傳說。”

同治七年(1868年)於倚邦開業的宋聘號以生產優質普洱茶品聞名,為四大貢茶唯一保留字號。光緒初年間搬遷至易武,民國後乾利貞與宋聘號合營,因此更常聽到“乾利貞宋聘號”這一說法。合併後,以普洱茶生產為主,當年為易武鎮最有名的幾家茶莊之一,如今,宋聘茶成為號級古董茶的代表,在普洱茶界也仍有深遠影響。

榮桃園表示,普洱茶和其他拍品有所不同,上拍拍品一是看真假,辨別新老品質;二是如何判斷茶葉的倉儲,是幹倉還是溼倉。

普洱茶進入拍賣,最早要追溯至2002年11月的廣州國際茶博會,魯迅收藏的20克普洱茶拍賣成交價16萬元,不僅引發了整個收藏界震撼,也開啟了普洱茶的高端交易市場。老普洱茶在人們心中的概念也就此改變,不僅僅是原來意義上的飲品,轉而成為收藏品。

2008年12月,中國嘉德首次推出普洱茶專場拍賣——“普天同慶傳世經典”,這場陳年普洱拍賣總成交額達554.3萬元,拍品總數64件,成交41件,成為當時茶行業的標杆性大事件。這場普洱老茶拍賣會讓人們更加深入瞭解普洱茶的品飲價值、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隨即颳起一陣“普洱老茶”旋風。

“瘋狂”的普洱老茶:“入口”遠比“收藏”更重要

話語權之爭

在當下,雖然老茶的品飲、收藏人群遍及全國,甚至海外,但對於普洱茶卻存在不同的觀念,認識差異由來已久。20世紀90年代,普洱茶在港臺風靡之時,很多香港人和臺灣人在內地尋找普洱茶,“結果令大家都很失望,因為雲南人幾乎沒人知道‘號級茶’,更沒人知道‘易武’。”即便在2005年,臺灣人在雲南茶區尋找老茶,銷售人員直言:“過期了,不能喝。”

以鄧時海為首的臺灣茶人重視老茶,鄧時海寫的《普洱茶》被認為最早一本介紹普洱茶知識的書,對傳播推廣普洱茶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他強調的是“喝熟茶、品老茶、藏生茶”。“喝熟茶在於滋潤、保健;品老茶在於藝術;藏生茶主要在於傳承和增值。”他的這一觀念,也成為普洱茶不斷被消耗、讓更多人收藏普洱茶的重要原因。

在對老茶的定義和品飲方面,鄧時海強調普洱茶“越陳越香”。他表示,一定要50年以上的才能成為老茶。香港的吳樹榮經營著一家百年老店,他特別強調其中一條:生茶不能叫普洱茶,至少要收藏好幾年,在一定溫度溼度條件下慢慢轉變,陳化後方可稱為普洱茶。

內地普洱茶界一般認為,陳化十年以上的普洱茶基本可以歸類為老茶。最佳品飲期大致30年至50年期間。

和港臺所強調喝老茶不同的是,現在內地市場生產出大量生茶,茶商極力引導消費者喝新生茶。港臺一些資深茶人看重老茶,從商業角度而言無可厚非,但從普洱茶的品飲傳統來看,這種現象是不合理的。

有位茶專家曾被邀請品嚐清宮留存下來的百年茶膏,“其實已到有色、無味程度。”對於“老茶”的衛生狀況,他也頗為擔心,據他回憶,在一次被邀請參加的品茶會上,主人拿出一餅號稱10萬元、長滿蟲屎的“百年普洱”,儘管用沸水洗了兩遍,還是讓他喝得“心驚肉跳”。

普洱茶令人咋舌的高價,直接催生了大量仿品。比如,普洱方茶、“文革”磚,因為茶品年份較多,且市場混亂,假貨也較多,且不良商人制作贗品獲利更大,以88青為例,一片正品88青單價已在5萬元左右,而一片造假的88青成本也就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對於一路飆升的普洱老茶,有的專家認為,普洱老茶已經快消失,價格再高,也只是象徵,對整體市場沒有助益。普洱收藏與其他門類藝術品收藏不同,“入口”遠遠要比收藏更重要。

本文通過愛說茶轉載, 作者:黃輝 來源:北京日報。

關注愛說茶公號:aishuocha(長按複製)茶葉的一切,你都能在這裡知道。點擊右下角【訂閱】免費獲取更多茶葉知識和信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