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

前兩天和小區裡的媽媽們聊天,說到一個很頭疼的事情:有了孩子後,家裡無論怎麼收拾都感覺亂糟糟的,住在裡面,心情也是亂糟糟的。茶几上是孩子用了一半扔在那兒的各種繪畫工具,沙發上是孩子的衣服和娃娃,地上鋪滿了孩子的各種玩具,隨處可見孩子的繪本。心煩的時候,恨不得一股腦兒的全部打包扔了。在家基本上每天都會上演一遍獅子吼,催促孩子把玩具收起來,吼十幾分鍾後,最後還是自己親自上陣。可是收拾整潔沒多久,又會恢復成原樣。爸爸媽媽們就如同神話故事裡的西西弗斯一樣,每天推著石頭上山。

"

前兩天和小區裡的媽媽們聊天,說到一個很頭疼的事情:有了孩子後,家裡無論怎麼收拾都感覺亂糟糟的,住在裡面,心情也是亂糟糟的。茶几上是孩子用了一半扔在那兒的各種繪畫工具,沙發上是孩子的衣服和娃娃,地上鋪滿了孩子的各種玩具,隨處可見孩子的繪本。心煩的時候,恨不得一股腦兒的全部打包扔了。在家基本上每天都會上演一遍獅子吼,催促孩子把玩具收起來,吼十幾分鍾後,最後還是自己親自上陣。可是收拾整潔沒多久,又會恢復成原樣。爸爸媽媽們就如同神話故事裡的西西弗斯一樣,每天推著石頭上山。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雖然如此痛苦,家長依然習慣跟在孩子後面幫忙收拾殘局,導致很多孩子上學後,不是今天忘帶書了,就是明天忘帶筆了。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收納整理能力,讓他們更好的適應學校的生活。

讓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物品的重要性

最近,日本的兒童教育領域悄然出現了“收育”的理念。“收育”是指將收納和育兒整合為一體,通過鍛鍊孩子整理自己物品的能力,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父母跟孩子一起收拾整理家裡的物品,是一種親子交流溝通方式。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衣服的疊放,物品的分類等。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東西自己負責。如果事事都幫孩子包辦,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依賴父母,即使家裡如同災難現場,孩子也不會動手,坐等爸爸媽媽收拾。任何想找的東西只要不在視線範圍內,都會找爸爸媽媽。

"

前兩天和小區裡的媽媽們聊天,說到一個很頭疼的事情:有了孩子後,家裡無論怎麼收拾都感覺亂糟糟的,住在裡面,心情也是亂糟糟的。茶几上是孩子用了一半扔在那兒的各種繪畫工具,沙發上是孩子的衣服和娃娃,地上鋪滿了孩子的各種玩具,隨處可見孩子的繪本。心煩的時候,恨不得一股腦兒的全部打包扔了。在家基本上每天都會上演一遍獅子吼,催促孩子把玩具收起來,吼十幾分鍾後,最後還是自己親自上陣。可是收拾整潔沒多久,又會恢復成原樣。爸爸媽媽們就如同神話故事裡的西西弗斯一樣,每天推著石頭上山。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雖然如此痛苦,家長依然習慣跟在孩子後面幫忙收拾殘局,導致很多孩子上學後,不是今天忘帶書了,就是明天忘帶筆了。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收納整理能力,讓他們更好的適應學校的生活。

讓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物品的重要性

最近,日本的兒童教育領域悄然出現了“收育”的理念。“收育”是指將收納和育兒整合為一體,通過鍛鍊孩子整理自己物品的能力,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父母跟孩子一起收拾整理家裡的物品,是一種親子交流溝通方式。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衣服的疊放,物品的分類等。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東西自己負責。如果事事都幫孩子包辦,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依賴父母,即使家裡如同災難現場,孩子也不會動手,坐等爸爸媽媽收拾。任何想找的東西只要不在視線範圍內,都會找爸爸媽媽。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收納整理自己物品的,不僅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還有助於孩子的學習和思考力。

日本第一整理人士小松易在指導家庭如何進行收納整理時觀察發現,大部分擅長整理的小孩,成績也很好。這是因為,整理、收納的過程需要有效率地思考,與學習時大腦的運作方式十分類似,能夠提高孩子專注力和學習力的效果。

在收拾整理物品時,我們需要對物品進行分類歸納,而歸納分類是人類進行記憶活動的手段。《金字塔原理》這本書中說道,一般人的大腦的短期記憶可以容納7個項目,最多9個項目。所以大腦發現需要處理的信息將要超過4到5個項目時,會開始進行邏輯歸納。

在整理過程中,我們還會進行思考,對整理的結果進行糾錯和調整,查漏補缺。人類大腦在加工外界輸入的各種信息得出自己的結論時,也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所以在培養孩子的收納整理能力時,也是在培養孩子的思考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爸爸媽媽應該怎麼做?

一. 理解孩子喜歡亂糟糟的環境的心理

喜歡看書的人,應該都有這樣一個夢想:有一個大大的書房,書房四面是延伸到屋頂的書櫃,櫃子裡擺滿了各類書籍。走進書房彷彿就是到了天堂,被一種強烈的幸福感緊緊的包圍著。同理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喜歡亂七八糟的環境,四周散落著自己喜歡的玩具和各類物品,要的也是這樣一種幸福感。

喜歡火車的孩子,不管什麼時候,玩具軌道都想攤開放著。吃飯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都想去玩那個火車。喜歡英雄的孩子,不管什麼時候,都想一眼就能看到他敬仰的英雄和憎惡的怪獸。

父母要理解孩子的這個心理特點,不要總是責罵孩子珍惜你的勞動成果。

"

前兩天和小區裡的媽媽們聊天,說到一個很頭疼的事情:有了孩子後,家裡無論怎麼收拾都感覺亂糟糟的,住在裡面,心情也是亂糟糟的。茶几上是孩子用了一半扔在那兒的各種繪畫工具,沙發上是孩子的衣服和娃娃,地上鋪滿了孩子的各種玩具,隨處可見孩子的繪本。心煩的時候,恨不得一股腦兒的全部打包扔了。在家基本上每天都會上演一遍獅子吼,催促孩子把玩具收起來,吼十幾分鍾後,最後還是自己親自上陣。可是收拾整潔沒多久,又會恢復成原樣。爸爸媽媽們就如同神話故事裡的西西弗斯一樣,每天推著石頭上山。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雖然如此痛苦,家長依然習慣跟在孩子後面幫忙收拾殘局,導致很多孩子上學後,不是今天忘帶書了,就是明天忘帶筆了。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收納整理能力,讓他們更好的適應學校的生活。

讓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物品的重要性

最近,日本的兒童教育領域悄然出現了“收育”的理念。“收育”是指將收納和育兒整合為一體,通過鍛鍊孩子整理自己物品的能力,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父母跟孩子一起收拾整理家裡的物品,是一種親子交流溝通方式。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衣服的疊放,物品的分類等。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東西自己負責。如果事事都幫孩子包辦,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依賴父母,即使家裡如同災難現場,孩子也不會動手,坐等爸爸媽媽收拾。任何想找的東西只要不在視線範圍內,都會找爸爸媽媽。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收納整理自己物品的,不僅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還有助於孩子的學習和思考力。

日本第一整理人士小松易在指導家庭如何進行收納整理時觀察發現,大部分擅長整理的小孩,成績也很好。這是因為,整理、收納的過程需要有效率地思考,與學習時大腦的運作方式十分類似,能夠提高孩子專注力和學習力的效果。

在收拾整理物品時,我們需要對物品進行分類歸納,而歸納分類是人類進行記憶活動的手段。《金字塔原理》這本書中說道,一般人的大腦的短期記憶可以容納7個項目,最多9個項目。所以大腦發現需要處理的信息將要超過4到5個項目時,會開始進行邏輯歸納。

在整理過程中,我們還會進行思考,對整理的結果進行糾錯和調整,查漏補缺。人類大腦在加工外界輸入的各種信息得出自己的結論時,也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所以在培養孩子的收納整理能力時,也是在培養孩子的思考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爸爸媽媽應該怎麼做?

一. 理解孩子喜歡亂糟糟的環境的心理

喜歡看書的人,應該都有這樣一個夢想:有一個大大的書房,書房四面是延伸到屋頂的書櫃,櫃子裡擺滿了各類書籍。走進書房彷彿就是到了天堂,被一種強烈的幸福感緊緊的包圍著。同理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喜歡亂七八糟的環境,四周散落著自己喜歡的玩具和各類物品,要的也是這樣一種幸福感。

喜歡火車的孩子,不管什麼時候,玩具軌道都想攤開放著。吃飯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都想去玩那個火車。喜歡英雄的孩子,不管什麼時候,都想一眼就能看到他敬仰的英雄和憎惡的怪獸。

父母要理解孩子的這個心理特點,不要總是責罵孩子珍惜你的勞動成果。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二. 給孩子準備自己的收納空間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在《童年的祕密》一書中,提到了寶寶從出生一直持續到兩歲多是對秩序最敏銳的時期,因此她提出秩序敏感期理論。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有內部的秩序感和外部的秩序感兩重秩序感,內部秩序感指的是兒童意識到己身體的不同部分和它們的相對位置;外部的秩序感則指向幼兒對外部世界存在的規律和關係的感知與理解。

在1—3歲,幼兒由向內的秩序感逐漸轉向向外的秩序感,有強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慾望,對物品擺設的位置、物品的所有權等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他們開始有很強的佔有慾,自己的東西會牢牢的抓在自己手裡。當別人動他們的東西時,會反抗甚至會大哭大鬧。

父母要好好利用孩子的秩序感敏感期,從這個時候開始,爸爸媽媽可以開始給孩子準備自己的收納空間,並且給這些地方做上特殊的標記。比如鞋櫃,可以整理出最底下一層,衣櫃可以整理出最底下兩層,告訴孩子這個完全是他的空間,家裡任何人的東西,都不可以放在這兒,而自己的鞋子衣服等也只能放在這兩個地方,不能放在其它地方。

"

前兩天和小區裡的媽媽們聊天,說到一個很頭疼的事情:有了孩子後,家裡無論怎麼收拾都感覺亂糟糟的,住在裡面,心情也是亂糟糟的。茶几上是孩子用了一半扔在那兒的各種繪畫工具,沙發上是孩子的衣服和娃娃,地上鋪滿了孩子的各種玩具,隨處可見孩子的繪本。心煩的時候,恨不得一股腦兒的全部打包扔了。在家基本上每天都會上演一遍獅子吼,催促孩子把玩具收起來,吼十幾分鍾後,最後還是自己親自上陣。可是收拾整潔沒多久,又會恢復成原樣。爸爸媽媽們就如同神話故事裡的西西弗斯一樣,每天推著石頭上山。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雖然如此痛苦,家長依然習慣跟在孩子後面幫忙收拾殘局,導致很多孩子上學後,不是今天忘帶書了,就是明天忘帶筆了。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收納整理能力,讓他們更好的適應學校的生活。

讓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物品的重要性

最近,日本的兒童教育領域悄然出現了“收育”的理念。“收育”是指將收納和育兒整合為一體,通過鍛鍊孩子整理自己物品的能力,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父母跟孩子一起收拾整理家裡的物品,是一種親子交流溝通方式。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衣服的疊放,物品的分類等。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東西自己負責。如果事事都幫孩子包辦,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依賴父母,即使家裡如同災難現場,孩子也不會動手,坐等爸爸媽媽收拾。任何想找的東西只要不在視線範圍內,都會找爸爸媽媽。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收納整理自己物品的,不僅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還有助於孩子的學習和思考力。

日本第一整理人士小松易在指導家庭如何進行收納整理時觀察發現,大部分擅長整理的小孩,成績也很好。這是因為,整理、收納的過程需要有效率地思考,與學習時大腦的運作方式十分類似,能夠提高孩子專注力和學習力的效果。

在收拾整理物品時,我們需要對物品進行分類歸納,而歸納分類是人類進行記憶活動的手段。《金字塔原理》這本書中說道,一般人的大腦的短期記憶可以容納7個項目,最多9個項目。所以大腦發現需要處理的信息將要超過4到5個項目時,會開始進行邏輯歸納。

在整理過程中,我們還會進行思考,對整理的結果進行糾錯和調整,查漏補缺。人類大腦在加工外界輸入的各種信息得出自己的結論時,也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所以在培養孩子的收納整理能力時,也是在培養孩子的思考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爸爸媽媽應該怎麼做?

一. 理解孩子喜歡亂糟糟的環境的心理

喜歡看書的人,應該都有這樣一個夢想:有一個大大的書房,書房四面是延伸到屋頂的書櫃,櫃子裡擺滿了各類書籍。走進書房彷彿就是到了天堂,被一種強烈的幸福感緊緊的包圍著。同理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喜歡亂七八糟的環境,四周散落著自己喜歡的玩具和各類物品,要的也是這樣一種幸福感。

喜歡火車的孩子,不管什麼時候,玩具軌道都想攤開放著。吃飯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都想去玩那個火車。喜歡英雄的孩子,不管什麼時候,都想一眼就能看到他敬仰的英雄和憎惡的怪獸。

父母要理解孩子的這個心理特點,不要總是責罵孩子珍惜你的勞動成果。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二. 給孩子準備自己的收納空間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在《童年的祕密》一書中,提到了寶寶從出生一直持續到兩歲多是對秩序最敏銳的時期,因此她提出秩序敏感期理論。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有內部的秩序感和外部的秩序感兩重秩序感,內部秩序感指的是兒童意識到己身體的不同部分和它們的相對位置;外部的秩序感則指向幼兒對外部世界存在的規律和關係的感知與理解。

在1—3歲,幼兒由向內的秩序感逐漸轉向向外的秩序感,有強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慾望,對物品擺設的位置、物品的所有權等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他們開始有很強的佔有慾,自己的東西會牢牢的抓在自己手裡。當別人動他們的東西時,會反抗甚至會大哭大鬧。

父母要好好利用孩子的秩序感敏感期,從這個時候開始,爸爸媽媽可以開始給孩子準備自己的收納空間,並且給這些地方做上特殊的標記。比如鞋櫃,可以整理出最底下一層,衣櫃可以整理出最底下兩層,告訴孩子這個完全是他的空間,家裡任何人的東西,都不可以放在這兒,而自己的鞋子衣服等也只能放在這兩個地方,不能放在其它地方。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給孩子準備自己的收納空間,跟小孩子玩過家家的心理機制很相似。在過家家遊戲中,某個孩子扮演媽媽的角色,她就會承擔起作為媽媽的責任來。同樣,給他一個獨立的收納空間,他就會想要為這個空間負責。

有了這樣一個空間後,開始引導孩子把東西放在指定的地方。這個過程會比較慢,可是一旦培養起他們對自己空間負責的意識後,爸爸媽媽可以省心很多。我家孩子大概在3歲開始小有成效,會自己把繪本什麼的收到給他準備的書櫥中。五歲左右的時候,基本上不用操心幫它收拾玩具繪本之類的東西了。

三. 指導孩子收拾,而不是親自代勞

經常會有這樣的場景,父母一邊對孩子說著“把你的書包放好”一邊順手接過孩子的書包;嘮叨著“讓你把玩具收起來,你沒聽到嗎”的同時就幫孩子把玩具收拾了。

隨手亂扔東西,是小孩子的通病,而順手幫孩子整理,是爸爸媽媽的通病。父母總覺得孩子還小,教孩子如何整理又太耗費時間,所以經常抑制不住的就代勞了。正因為孩子還小,所以越早開始培養孩子的整理習慣越重要。父母不要一開始圖方便省事,事事幫孩子代勞,等到後面想放手,都放不了了。在指導孩子進行收納整理時,可以使用以下建議:

1. 跟孩子一起制定分類的規則。根據孩子的年齡,可以制定不同的分類規則。當孩子小的時候,可以根據比如物品大小等簡單直觀的方式進行分類。當孩子能識別顏色後,可以根據顏色進行分類。隨著年齡的增長,分類的方式可以越來越邏輯化,比如按照物品的功能進行分類。跟孩子一起制定分類規則,可以增加孩子的參與感,這樣後續孩子會更願意來執行這件事情。

"

前兩天和小區裡的媽媽們聊天,說到一個很頭疼的事情:有了孩子後,家裡無論怎麼收拾都感覺亂糟糟的,住在裡面,心情也是亂糟糟的。茶几上是孩子用了一半扔在那兒的各種繪畫工具,沙發上是孩子的衣服和娃娃,地上鋪滿了孩子的各種玩具,隨處可見孩子的繪本。心煩的時候,恨不得一股腦兒的全部打包扔了。在家基本上每天都會上演一遍獅子吼,催促孩子把玩具收起來,吼十幾分鍾後,最後還是自己親自上陣。可是收拾整潔沒多久,又會恢復成原樣。爸爸媽媽們就如同神話故事裡的西西弗斯一樣,每天推著石頭上山。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雖然如此痛苦,家長依然習慣跟在孩子後面幫忙收拾殘局,導致很多孩子上學後,不是今天忘帶書了,就是明天忘帶筆了。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收納整理能力,讓他們更好的適應學校的生活。

讓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物品的重要性

最近,日本的兒童教育領域悄然出現了“收育”的理念。“收育”是指將收納和育兒整合為一體,通過鍛鍊孩子整理自己物品的能力,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父母跟孩子一起收拾整理家裡的物品,是一種親子交流溝通方式。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衣服的疊放,物品的分類等。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東西自己負責。如果事事都幫孩子包辦,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依賴父母,即使家裡如同災難現場,孩子也不會動手,坐等爸爸媽媽收拾。任何想找的東西只要不在視線範圍內,都會找爸爸媽媽。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收納整理自己物品的,不僅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還有助於孩子的學習和思考力。

日本第一整理人士小松易在指導家庭如何進行收納整理時觀察發現,大部分擅長整理的小孩,成績也很好。這是因為,整理、收納的過程需要有效率地思考,與學習時大腦的運作方式十分類似,能夠提高孩子專注力和學習力的效果。

在收拾整理物品時,我們需要對物品進行分類歸納,而歸納分類是人類進行記憶活動的手段。《金字塔原理》這本書中說道,一般人的大腦的短期記憶可以容納7個項目,最多9個項目。所以大腦發現需要處理的信息將要超過4到5個項目時,會開始進行邏輯歸納。

在整理過程中,我們還會進行思考,對整理的結果進行糾錯和調整,查漏補缺。人類大腦在加工外界輸入的各種信息得出自己的結論時,也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所以在培養孩子的收納整理能力時,也是在培養孩子的思考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爸爸媽媽應該怎麼做?

一. 理解孩子喜歡亂糟糟的環境的心理

喜歡看書的人,應該都有這樣一個夢想:有一個大大的書房,書房四面是延伸到屋頂的書櫃,櫃子裡擺滿了各類書籍。走進書房彷彿就是到了天堂,被一種強烈的幸福感緊緊的包圍著。同理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喜歡亂七八糟的環境,四周散落著自己喜歡的玩具和各類物品,要的也是這樣一種幸福感。

喜歡火車的孩子,不管什麼時候,玩具軌道都想攤開放著。吃飯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都想去玩那個火車。喜歡英雄的孩子,不管什麼時候,都想一眼就能看到他敬仰的英雄和憎惡的怪獸。

父母要理解孩子的這個心理特點,不要總是責罵孩子珍惜你的勞動成果。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二. 給孩子準備自己的收納空間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在《童年的祕密》一書中,提到了寶寶從出生一直持續到兩歲多是對秩序最敏銳的時期,因此她提出秩序敏感期理論。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有內部的秩序感和外部的秩序感兩重秩序感,內部秩序感指的是兒童意識到己身體的不同部分和它們的相對位置;外部的秩序感則指向幼兒對外部世界存在的規律和關係的感知與理解。

在1—3歲,幼兒由向內的秩序感逐漸轉向向外的秩序感,有強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慾望,對物品擺設的位置、物品的所有權等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他們開始有很強的佔有慾,自己的東西會牢牢的抓在自己手裡。當別人動他們的東西時,會反抗甚至會大哭大鬧。

父母要好好利用孩子的秩序感敏感期,從這個時候開始,爸爸媽媽可以開始給孩子準備自己的收納空間,並且給這些地方做上特殊的標記。比如鞋櫃,可以整理出最底下一層,衣櫃可以整理出最底下兩層,告訴孩子這個完全是他的空間,家裡任何人的東西,都不可以放在這兒,而自己的鞋子衣服等也只能放在這兩個地方,不能放在其它地方。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給孩子準備自己的收納空間,跟小孩子玩過家家的心理機制很相似。在過家家遊戲中,某個孩子扮演媽媽的角色,她就會承擔起作為媽媽的責任來。同樣,給他一個獨立的收納空間,他就會想要為這個空間負責。

有了這樣一個空間後,開始引導孩子把東西放在指定的地方。這個過程會比較慢,可是一旦培養起他們對自己空間負責的意識後,爸爸媽媽可以省心很多。我家孩子大概在3歲開始小有成效,會自己把繪本什麼的收到給他準備的書櫥中。五歲左右的時候,基本上不用操心幫它收拾玩具繪本之類的東西了。

三. 指導孩子收拾,而不是親自代勞

經常會有這樣的場景,父母一邊對孩子說著“把你的書包放好”一邊順手接過孩子的書包;嘮叨著“讓你把玩具收起來,你沒聽到嗎”的同時就幫孩子把玩具收拾了。

隨手亂扔東西,是小孩子的通病,而順手幫孩子整理,是爸爸媽媽的通病。父母總覺得孩子還小,教孩子如何整理又太耗費時間,所以經常抑制不住的就代勞了。正因為孩子還小,所以越早開始培養孩子的整理習慣越重要。父母不要一開始圖方便省事,事事幫孩子代勞,等到後面想放手,都放不了了。在指導孩子進行收納整理時,可以使用以下建議:

1. 跟孩子一起制定分類的規則。根據孩子的年齡,可以制定不同的分類規則。當孩子小的時候,可以根據比如物品大小等簡單直觀的方式進行分類。當孩子能識別顏色後,可以根據顏色進行分類。隨著年齡的增長,分類的方式可以越來越邏輯化,比如按照物品的功能進行分類。跟孩子一起制定分類規則,可以增加孩子的參與感,這樣後續孩子會更願意來執行這件事情。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2. 不要使用模糊的語句,表述精確一點。比如不要說“把你那些不穿的鞋子收好”,換成“把你那些不穿的鞋子,收到你自己的鞋櫃裡”

3. 孩子做的不好時,不要指責孩子,告訴孩子哪裡做的不好,並指導孩子改正。比如孩子整理繪本時,如果是堆起來而不是豎著插起來的放的,可以跟孩子解釋說“堆起來放爸爸媽媽會看不到書的名字,下次想要跟你一起看繪本時,會花好長時間來尋找想要的”,然後指導孩子豎著擺放。

4. 定好規則後,不要開“後門”。比如孩子跟父母請示說最近有考試,不想收拾自己的衣服,這個時候父母不要開“後門”。一般需要孩子做的事情,都不會太複雜或耗時太久,也就十幾二十分鐘的事情,留給孩子自己做。可以建議孩子學習一個小時後,再去疊衣服,不僅能完成該做的事情,還能放鬆大腦提高學習效率。

"

前兩天和小區裡的媽媽們聊天,說到一個很頭疼的事情:有了孩子後,家裡無論怎麼收拾都感覺亂糟糟的,住在裡面,心情也是亂糟糟的。茶几上是孩子用了一半扔在那兒的各種繪畫工具,沙發上是孩子的衣服和娃娃,地上鋪滿了孩子的各種玩具,隨處可見孩子的繪本。心煩的時候,恨不得一股腦兒的全部打包扔了。在家基本上每天都會上演一遍獅子吼,催促孩子把玩具收起來,吼十幾分鍾後,最後還是自己親自上陣。可是收拾整潔沒多久,又會恢復成原樣。爸爸媽媽們就如同神話故事裡的西西弗斯一樣,每天推著石頭上山。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雖然如此痛苦,家長依然習慣跟在孩子後面幫忙收拾殘局,導致很多孩子上學後,不是今天忘帶書了,就是明天忘帶筆了。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收納整理能力,讓他們更好的適應學校的生活。

讓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物品的重要性

最近,日本的兒童教育領域悄然出現了“收育”的理念。“收育”是指將收納和育兒整合為一體,通過鍛鍊孩子整理自己物品的能力,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父母跟孩子一起收拾整理家裡的物品,是一種親子交流溝通方式。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衣服的疊放,物品的分類等。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東西自己負責。如果事事都幫孩子包辦,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依賴父母,即使家裡如同災難現場,孩子也不會動手,坐等爸爸媽媽收拾。任何想找的東西只要不在視線範圍內,都會找爸爸媽媽。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收納整理自己物品的,不僅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還有助於孩子的學習和思考力。

日本第一整理人士小松易在指導家庭如何進行收納整理時觀察發現,大部分擅長整理的小孩,成績也很好。這是因為,整理、收納的過程需要有效率地思考,與學習時大腦的運作方式十分類似,能夠提高孩子專注力和學習力的效果。

在收拾整理物品時,我們需要對物品進行分類歸納,而歸納分類是人類進行記憶活動的手段。《金字塔原理》這本書中說道,一般人的大腦的短期記憶可以容納7個項目,最多9個項目。所以大腦發現需要處理的信息將要超過4到5個項目時,會開始進行邏輯歸納。

在整理過程中,我們還會進行思考,對整理的結果進行糾錯和調整,查漏補缺。人類大腦在加工外界輸入的各種信息得出自己的結論時,也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所以在培養孩子的收納整理能力時,也是在培養孩子的思考力和信息整合能力。

爸爸媽媽應該怎麼做?

一. 理解孩子喜歡亂糟糟的環境的心理

喜歡看書的人,應該都有這樣一個夢想:有一個大大的書房,書房四面是延伸到屋頂的書櫃,櫃子裡擺滿了各類書籍。走進書房彷彿就是到了天堂,被一種強烈的幸福感緊緊的包圍著。同理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喜歡亂七八糟的環境,四周散落著自己喜歡的玩具和各類物品,要的也是這樣一種幸福感。

喜歡火車的孩子,不管什麼時候,玩具軌道都想攤開放著。吃飯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都想去玩那個火車。喜歡英雄的孩子,不管什麼時候,都想一眼就能看到他敬仰的英雄和憎惡的怪獸。

父母要理解孩子的這個心理特點,不要總是責罵孩子珍惜你的勞動成果。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二. 給孩子準備自己的收納空間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在《童年的祕密》一書中,提到了寶寶從出生一直持續到兩歲多是對秩序最敏銳的時期,因此她提出秩序敏感期理論。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有內部的秩序感和外部的秩序感兩重秩序感,內部秩序感指的是兒童意識到己身體的不同部分和它們的相對位置;外部的秩序感則指向幼兒對外部世界存在的規律和關係的感知與理解。

在1—3歲,幼兒由向內的秩序感逐漸轉向向外的秩序感,有強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慾望,對物品擺設的位置、物品的所有權等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他們開始有很強的佔有慾,自己的東西會牢牢的抓在自己手裡。當別人動他們的東西時,會反抗甚至會大哭大鬧。

父母要好好利用孩子的秩序感敏感期,從這個時候開始,爸爸媽媽可以開始給孩子準備自己的收納空間,並且給這些地方做上特殊的標記。比如鞋櫃,可以整理出最底下一層,衣櫃可以整理出最底下兩層,告訴孩子這個完全是他的空間,家裡任何人的東西,都不可以放在這兒,而自己的鞋子衣服等也只能放在這兩個地方,不能放在其它地方。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給孩子準備自己的收納空間,跟小孩子玩過家家的心理機制很相似。在過家家遊戲中,某個孩子扮演媽媽的角色,她就會承擔起作為媽媽的責任來。同樣,給他一個獨立的收納空間,他就會想要為這個空間負責。

有了這樣一個空間後,開始引導孩子把東西放在指定的地方。這個過程會比較慢,可是一旦培養起他們對自己空間負責的意識後,爸爸媽媽可以省心很多。我家孩子大概在3歲開始小有成效,會自己把繪本什麼的收到給他準備的書櫥中。五歲左右的時候,基本上不用操心幫它收拾玩具繪本之類的東西了。

三. 指導孩子收拾,而不是親自代勞

經常會有這樣的場景,父母一邊對孩子說著“把你的書包放好”一邊順手接過孩子的書包;嘮叨著“讓你把玩具收起來,你沒聽到嗎”的同時就幫孩子把玩具收拾了。

隨手亂扔東西,是小孩子的通病,而順手幫孩子整理,是爸爸媽媽的通病。父母總覺得孩子還小,教孩子如何整理又太耗費時間,所以經常抑制不住的就代勞了。正因為孩子還小,所以越早開始培養孩子的整理習慣越重要。父母不要一開始圖方便省事,事事幫孩子代勞,等到後面想放手,都放不了了。在指導孩子進行收納整理時,可以使用以下建議:

1. 跟孩子一起制定分類的規則。根據孩子的年齡,可以制定不同的分類規則。當孩子小的時候,可以根據比如物品大小等簡單直觀的方式進行分類。當孩子能識別顏色後,可以根據顏色進行分類。隨著年齡的增長,分類的方式可以越來越邏輯化,比如按照物品的功能進行分類。跟孩子一起制定分類規則,可以增加孩子的參與感,這樣後續孩子會更願意來執行這件事情。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2. 不要使用模糊的語句,表述精確一點。比如不要說“把你那些不穿的鞋子收好”,換成“把你那些不穿的鞋子,收到你自己的鞋櫃裡”

3. 孩子做的不好時,不要指責孩子,告訴孩子哪裡做的不好,並指導孩子改正。比如孩子整理繪本時,如果是堆起來而不是豎著插起來的放的,可以跟孩子解釋說“堆起來放爸爸媽媽會看不到書的名字,下次想要跟你一起看繪本時,會花好長時間來尋找想要的”,然後指導孩子豎著擺放。

4. 定好規則後,不要開“後門”。比如孩子跟父母請示說最近有考試,不想收拾自己的衣服,這個時候父母不要開“後門”。一般需要孩子做的事情,都不會太複雜或耗時太久,也就十幾二十分鐘的事情,留給孩子自己做。可以建議孩子學習一個小時後,再去疊衣服,不僅能完成該做的事情,還能放鬆大腦提高學習效率。

教會孩子這樣一件事情,爸媽省心,娃開心

有數據顯示說:成人平均每年有150個小時,是花在了找東西上。這個時間花的挺不值的,所以父母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整理收納能力,讓孩子主動收拾東西。這樣,爸媽省心,孩子沒了爸媽的嘮叨,也開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