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愛學習的小孩,做到這8點就可以激發學習潛力

孩子厭學,一方面是學生壓力大。不僅在學校上課,回家做作業假期還要上各種補課班。整個童年沒有一刻不是和學習綁在一起的。這就讓大多數孩子從小感覺到“壓力山大”了。

另一方面,孩子厭學與家庭教育也十分相關,因為孩子除了在學校與老師同學相處,更多的時間是在家中與父母相處,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要遠遠多於學校的教育,同時家庭教育的影響力也是潛移默化的,這種潛在的教育能夠對孩子產生更大的作用。

面對不愛學習的小孩,做到這8點就可以激發學習潛力

所以說,想要避免讓孩子產生厭學的情緒,甚至愛上學習,父母的教育發放和教育習慣真的是至關重要。學習不是孩子的負擔,而應該成為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如果能夠把學習當成自己喜歡的事情,那麼孩子當然會更主動懂去讀書去學習,去做題,而不是需要家長時時刻刻看管。

說到這裡,家長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正確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呢?不愛學習的小孩,做到這8點激發學習潛力:

1,踮起腳尖的距離剛剛好

農村的孩子看到果園裡有蘋果,會蹦著跳著從樹上往下摘取,有時用水沖沖,有時不用,直接拿手抹一下就往嘴裡放。再看看城裡的孩子,家長通常會把果皮削掉在牙籤查號,遞到孩子手上。這就是上面所說的跳一跳摘到蘋果,對孩子學習也是一樣的,家長要把孩子的期望值放到合適的水平中。既不要大包大攬,又要,確保這個目標是孩子踮起腳跳一跳可以狗的到的。否則會讓孩子失去學習興趣的。

2,細心發現孩子潛能所在

有的家長喜歡攀比,會疑惑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又好學的又快。這樣會形成孩子自我感覺“我比別人笨”心理定勢,甚至懷疑爸爸媽媽會不會喜歡別人的質疑。

不要攀比,要以自己的孩子實際情況為基礎,孩子能調到1.2米的時候,就讓他夠一夠1.3米,而不是說下一次要調到1.6米呦。

家長要發現自己孩子的特別和長處,人有差異,要承認差異接受差異,同事要觀察到到孩子自身的潛力,每個孩子也都有自己的優勢,他可能繪畫不錯,唱歌好聽,會將生動的故事。不要只在學習方面進行攀比,在這樣的壓力下讀書,孩子是做不好的。

面對不愛學習的小孩,做到這8點就可以激發學習潛力

3,一味灌輸的知識,重量他可能承受不了

家長要找尋鼓勵,激發孩子的優勢項目,比如動手能力強,常常十萬個為什,其實家長要明白,你是要培養一個裝知識的“米袋子”還是要培養一個會獨立思考的人。或者說你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知識性還是智慧型的呢?

如果要培養智慧型的孩子,就少一些灌輸,多一些思考,鼓勵孩子多問為什麼,對孩子的問題不要回避,如果不知道,就說,媽媽/爸爸也不知道,讓我們一塊翻翻書找答案吧。甚至孩子不問你還可以啟發他問,提早認識ABCD,不如讓孩子多問一個為什麼。

4,遵循孩子的智力成長規律

孩子的學習能力是有規律的,13歲之前孩子的形象思維直覺思維,模仿能力比較強,這個階段學語言最合適。比如小學階段背古詩比較容易,到了高中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發展起來了,數學等學科就會比較容易懂了。

那麼家長要是反過來,小學學奧數,高中背外語,這就錯過了最佳最合適的時機,事倍功半。

面對不愛學習的小孩,做到這8點就可以激發學習潛力

5,要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

莫言為什麼會寫作,因為他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語文老師很喜歡他,經常把他的文章當做範文來讀。

這就給我們一些小啟示:孩子要鼓勵,先要給他成功的體驗,要培養孩子成就感。有成就感才會有興趣。

6,視情況而定幫助孩子解決具體問題

比如很多孩子在剛剛接觸數學的時候,口算是比較困難的,40道題不容易一下子做完,這時候家長就可吧8道題分為1組,然後讓孩子一組一組完成,每一組都是一個小目標。這樣把一個大問題分為若干個小問題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可以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提升自信心。

7,用孩子喜歡的方法激發好奇心

保護和激發孩子好奇心對於激發學習動力也非常重要。比如邀請孩子和自己一起組裝收音機,告訴他無線電的原理,搭積木,拼湊七巧板等等。

8,家長為孩子樹立榜樣

一個人的成長要3條途徑:自我學習,同伴合作,專家引領。

專家引領這個專家不止單單隻老師,還包括家長。發展比較全面,有自己想法的孩子都是家庭比較民主平等,家長和孩子是討論式,啟發式,不是灌輸式,壓抑時的。這樣亦師亦友是最好的陪伴。

面對不愛學習的小孩,做到這8點就可以激發學習潛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