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

「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的經歷,

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

近來一連串的家庭倫理劇像《小歡喜》、《帶著爸爸去留學》、《少年派》都火了,這幾部劇本都折射出了一個現象:明明是愛孩子,以為是為了孩子好,結果卻成為控制和包辦孩子的人生。

沒有父母不愛孩子,但為什麼愛最後都變成了傷害,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部央視紀錄片《鏡子》,這部紀錄片讓所謂的“問題少年”說出心聲:父母更需要改造。

"

「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的經歷,

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

近來一連串的家庭倫理劇像《小歡喜》、《帶著爸爸去留學》、《少年派》都火了,這幾部劇本都折射出了一個現象:明明是愛孩子,以為是為了孩子好,結果卻成為控制和包辦孩子的人生。

沒有父母不愛孩子,但為什麼愛最後都變成了傷害,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部央視紀錄片《鏡子》,這部紀錄片讓所謂的“問題少年”說出心聲:父母更需要改造。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我是一面鏡子

需要把父母喚醒

紀錄片內容講的是,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81天“改造”,家長們也被要求參加6天的家長課堂。

有個孩子接受採訪說:實際要待81天的是父母,我可能只需要待6天,可他的父親卻認為,自己在這個家裡是最不需要改變的。

"

「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的經歷,

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

近來一連串的家庭倫理劇像《小歡喜》、《帶著爸爸去留學》、《少年派》都火了,這幾部劇本都折射出了一個現象:明明是愛孩子,以為是為了孩子好,結果卻成為控制和包辦孩子的人生。

沒有父母不愛孩子,但為什麼愛最後都變成了傷害,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部央視紀錄片《鏡子》,這部紀錄片讓所謂的“問題少年”說出心聲:父母更需要改造。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我是一面鏡子

需要把父母喚醒

紀錄片內容講的是,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81天“改造”,家長們也被要求參加6天的家長課堂。

有個孩子接受採訪說:實際要待81天的是父母,我可能只需要待6天,可他的父親卻認為,自己在這個家裡是最不需要改變的。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說這句話的人,就是澤清,才上初二的他,已經輟學2個月了。

澤清的外公外婆是大學教授,父母也有體面的職業,但他卻沒有如願成為別人眼中的“好孩子”。

面對母親的關心,澤清罵她“賤”,甚至動手、動刀。

這一切的反常,從他的父母那找到了答案:我媽脾氣暴躁,講到最後就她是對。我爸和她解決不了的時候,一般就會用暴力。

"

「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的經歷,

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

近來一連串的家庭倫理劇像《小歡喜》、《帶著爸爸去留學》、《少年派》都火了,這幾部劇本都折射出了一個現象:明明是愛孩子,以為是為了孩子好,結果卻成為控制和包辦孩子的人生。

沒有父母不愛孩子,但為什麼愛最後都變成了傷害,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部央視紀錄片《鏡子》,這部紀錄片讓所謂的“問題少年”說出心聲:父母更需要改造。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我是一面鏡子

需要把父母喚醒

紀錄片內容講的是,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81天“改造”,家長們也被要求參加6天的家長課堂。

有個孩子接受採訪說:實際要待81天的是父母,我可能只需要待6天,可他的父親卻認為,自己在這個家裡是最不需要改變的。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說這句話的人,就是澤清,才上初二的他,已經輟學2個月了。

澤清的外公外婆是大學教授,父母也有體面的職業,但他卻沒有如願成為別人眼中的“好孩子”。

面對母親的關心,澤清罵她“賤”,甚至動手、動刀。

這一切的反常,從他的父母那找到了答案:我媽脾氣暴躁,講到最後就她是對。我爸和她解決不了的時候,一般就會用暴力。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更可怕的是,他像父親一樣厭煩母親的暴躁和嘮叨,也學會了用父親的方式對待母親。他一邊討厭這種家庭關係,一邊卻又在無意識中認同了這種文化。

最後,他終於發現: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誠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

澤清在牆上貼著撕心裂肺的吶喊,暴躁得把家裡的門狠狠地踢到破爛,他不上學、上網、毆打母親,甚至拿起刀子。

其實,都是想讓父母改變,然而卻得不到任何迴應,爸媽只是把他當成一個“叛逆”的問題孩子。

"

「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的經歷,

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

近來一連串的家庭倫理劇像《小歡喜》、《帶著爸爸去留學》、《少年派》都火了,這幾部劇本都折射出了一個現象:明明是愛孩子,以為是為了孩子好,結果卻成為控制和包辦孩子的人生。

沒有父母不愛孩子,但為什麼愛最後都變成了傷害,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部央視紀錄片《鏡子》,這部紀錄片讓所謂的“問題少年”說出心聲:父母更需要改造。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我是一面鏡子

需要把父母喚醒

紀錄片內容講的是,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81天“改造”,家長們也被要求參加6天的家長課堂。

有個孩子接受採訪說:實際要待81天的是父母,我可能只需要待6天,可他的父親卻認為,自己在這個家裡是最不需要改變的。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說這句話的人,就是澤清,才上初二的他,已經輟學2個月了。

澤清的外公外婆是大學教授,父母也有體面的職業,但他卻沒有如願成為別人眼中的“好孩子”。

面對母親的關心,澤清罵她“賤”,甚至動手、動刀。

這一切的反常,從他的父母那找到了答案:我媽脾氣暴躁,講到最後就她是對。我爸和她解決不了的時候,一般就會用暴力。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更可怕的是,他像父親一樣厭煩母親的暴躁和嘮叨,也學會了用父親的方式對待母親。他一邊討厭這種家庭關係,一邊卻又在無意識中認同了這種文化。

最後,他終於發現: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誠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

澤清在牆上貼著撕心裂肺的吶喊,暴躁得把家裡的門狠狠地踢到破爛,他不上學、上網、毆打母親,甚至拿起刀子。

其實,都是想讓父母改變,然而卻得不到任何迴應,爸媽只是把他當成一個“叛逆”的問題孩子。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看見孩子 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

除了澤清,紀錄片裡另外2個孩子,也同樣正遭遇著父母“以愛之名”的暴力:

17歲的張釗輟學,當老師問父親:孩子,因為什麼不上學?

張釗的父親說:早戀的問題。而張釗告訴老師的答案是,學習上的痛苦,不是不想讀書,他想上學,想讀大學。

他說,他永遠都忘不了有一次跟媽媽說,我在學校很壓抑。媽媽冷淡地回了一句:那麼多人怎麼就你壓抑,其他人沒事?

"

「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的經歷,

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

近來一連串的家庭倫理劇像《小歡喜》、《帶著爸爸去留學》、《少年派》都火了,這幾部劇本都折射出了一個現象:明明是愛孩子,以為是為了孩子好,結果卻成為控制和包辦孩子的人生。

沒有父母不愛孩子,但為什麼愛最後都變成了傷害,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部央視紀錄片《鏡子》,這部紀錄片讓所謂的“問題少年”說出心聲:父母更需要改造。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我是一面鏡子

需要把父母喚醒

紀錄片內容講的是,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81天“改造”,家長們也被要求參加6天的家長課堂。

有個孩子接受採訪說:實際要待81天的是父母,我可能只需要待6天,可他的父親卻認為,自己在這個家裡是最不需要改變的。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說這句話的人,就是澤清,才上初二的他,已經輟學2個月了。

澤清的外公外婆是大學教授,父母也有體面的職業,但他卻沒有如願成為別人眼中的“好孩子”。

面對母親的關心,澤清罵她“賤”,甚至動手、動刀。

這一切的反常,從他的父母那找到了答案:我媽脾氣暴躁,講到最後就她是對。我爸和她解決不了的時候,一般就會用暴力。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更可怕的是,他像父親一樣厭煩母親的暴躁和嘮叨,也學會了用父親的方式對待母親。他一邊討厭這種家庭關係,一邊卻又在無意識中認同了這種文化。

最後,他終於發現: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誠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

澤清在牆上貼著撕心裂肺的吶喊,暴躁得把家裡的門狠狠地踢到破爛,他不上學、上網、毆打母親,甚至拿起刀子。

其實,都是想讓父母改變,然而卻得不到任何迴應,爸媽只是把他當成一個“叛逆”的問題孩子。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看見孩子 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

除了澤清,紀錄片裡另外2個孩子,也同樣正遭遇著父母“以愛之名”的暴力:

17歲的張釗輟學,當老師問父親:孩子,因為什麼不上學?

張釗的父親說:早戀的問題。而張釗告訴老師的答案是,學習上的痛苦,不是不想讀書,他想上學,想讀大學。

他說,他永遠都忘不了有一次跟媽媽說,我在學校很壓抑。媽媽冷淡地回了一句:那麼多人怎麼就你壓抑,其他人沒事?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16歲的家明輟學,父母說他沉迷遊戲。他說父親永遠都否認我,覺得我不行,希望我按照他規劃的路走,做什麼事情,永遠是他們說了算。

我恨他們,我傷害自己就是要向他們證明,我有勇氣,我可以做到。

"

「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的經歷,

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

近來一連串的家庭倫理劇像《小歡喜》、《帶著爸爸去留學》、《少年派》都火了,這幾部劇本都折射出了一個現象:明明是愛孩子,以為是為了孩子好,結果卻成為控制和包辦孩子的人生。

沒有父母不愛孩子,但為什麼愛最後都變成了傷害,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部央視紀錄片《鏡子》,這部紀錄片讓所謂的“問題少年”說出心聲:父母更需要改造。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我是一面鏡子

需要把父母喚醒

紀錄片內容講的是,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81天“改造”,家長們也被要求參加6天的家長課堂。

有個孩子接受採訪說:實際要待81天的是父母,我可能只需要待6天,可他的父親卻認為,自己在這個家裡是最不需要改變的。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說這句話的人,就是澤清,才上初二的他,已經輟學2個月了。

澤清的外公外婆是大學教授,父母也有體面的職業,但他卻沒有如願成為別人眼中的“好孩子”。

面對母親的關心,澤清罵她“賤”,甚至動手、動刀。

這一切的反常,從他的父母那找到了答案:我媽脾氣暴躁,講到最後就她是對。我爸和她解決不了的時候,一般就會用暴力。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更可怕的是,他像父親一樣厭煩母親的暴躁和嘮叨,也學會了用父親的方式對待母親。他一邊討厭這種家庭關係,一邊卻又在無意識中認同了這種文化。

最後,他終於發現: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誠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

澤清在牆上貼著撕心裂肺的吶喊,暴躁得把家裡的門狠狠地踢到破爛,他不上學、上網、毆打母親,甚至拿起刀子。

其實,都是想讓父母改變,然而卻得不到任何迴應,爸媽只是把他當成一個“叛逆”的問題孩子。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看見孩子 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

除了澤清,紀錄片裡另外2個孩子,也同樣正遭遇著父母“以愛之名”的暴力:

17歲的張釗輟學,當老師問父親:孩子,因為什麼不上學?

張釗的父親說:早戀的問題。而張釗告訴老師的答案是,學習上的痛苦,不是不想讀書,他想上學,想讀大學。

他說,他永遠都忘不了有一次跟媽媽說,我在學校很壓抑。媽媽冷淡地回了一句:那麼多人怎麼就你壓抑,其他人沒事?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16歲的家明輟學,父母說他沉迷遊戲。他說父親永遠都否認我,覺得我不行,希望我按照他規劃的路走,做什麼事情,永遠是他們說了算。

我恨他們,我傷害自己就是要向他們證明,我有勇氣,我可以做到。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沒有誰願意過一輩子別人的生活,哪怕這個別人是自己的爸爸。我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靈魂,我們都討厭被壓抑、被控制、被抹殺。

然而父親一直看不到。

"

「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的經歷,

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

近來一連串的家庭倫理劇像《小歡喜》、《帶著爸爸去留學》、《少年派》都火了,這幾部劇本都折射出了一個現象:明明是愛孩子,以為是為了孩子好,結果卻成為控制和包辦孩子的人生。

沒有父母不愛孩子,但為什麼愛最後都變成了傷害,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部央視紀錄片《鏡子》,這部紀錄片讓所謂的“問題少年”說出心聲:父母更需要改造。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我是一面鏡子

需要把父母喚醒

紀錄片內容講的是,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81天“改造”,家長們也被要求參加6天的家長課堂。

有個孩子接受採訪說:實際要待81天的是父母,我可能只需要待6天,可他的父親卻認為,自己在這個家裡是最不需要改變的。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說這句話的人,就是澤清,才上初二的他,已經輟學2個月了。

澤清的外公外婆是大學教授,父母也有體面的職業,但他卻沒有如願成為別人眼中的“好孩子”。

面對母親的關心,澤清罵她“賤”,甚至動手、動刀。

這一切的反常,從他的父母那找到了答案:我媽脾氣暴躁,講到最後就她是對。我爸和她解決不了的時候,一般就會用暴力。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更可怕的是,他像父親一樣厭煩母親的暴躁和嘮叨,也學會了用父親的方式對待母親。他一邊討厭這種家庭關係,一邊卻又在無意識中認同了這種文化。

最後,他終於發現: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誠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

澤清在牆上貼著撕心裂肺的吶喊,暴躁得把家裡的門狠狠地踢到破爛,他不上學、上網、毆打母親,甚至拿起刀子。

其實,都是想讓父母改變,然而卻得不到任何迴應,爸媽只是把他當成一個“叛逆”的問題孩子。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看見孩子 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

除了澤清,紀錄片裡另外2個孩子,也同樣正遭遇著父母“以愛之名”的暴力:

17歲的張釗輟學,當老師問父親:孩子,因為什麼不上學?

張釗的父親說:早戀的問題。而張釗告訴老師的答案是,學習上的痛苦,不是不想讀書,他想上學,想讀大學。

他說,他永遠都忘不了有一次跟媽媽說,我在學校很壓抑。媽媽冷淡地回了一句:那麼多人怎麼就你壓抑,其他人沒事?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16歲的家明輟學,父母說他沉迷遊戲。他說父親永遠都否認我,覺得我不行,希望我按照他規劃的路走,做什麼事情,永遠是他們說了算。

我恨他們,我傷害自己就是要向他們證明,我有勇氣,我可以做到。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沒有誰願意過一輩子別人的生活,哪怕這個別人是自己的爸爸。我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靈魂,我們都討厭被壓抑、被控制、被抹殺。

然而父親一直看不到。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有很多網友說,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別去看見它,別去理解他。

的確,看見很重要。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作“非愛行為”,指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行非愛性掠奪: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必須要聽我的話,否則就是不孝,就是白眼狼。

孩子的每個行為背後都有正面動機,父母如果不能看到這一點,孩子的生命力就會得不到釋放和引導,會走向兩個方向,攻擊別人或攻擊自己。

《鏡子》中澤清、張釗、家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被迫揹負著另一個人全部的希望,每日如履薄冰的孩子,怎麼可能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

「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的經歷,

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

近來一連串的家庭倫理劇像《小歡喜》、《帶著爸爸去留學》、《少年派》都火了,這幾部劇本都折射出了一個現象:明明是愛孩子,以為是為了孩子好,結果卻成為控制和包辦孩子的人生。

沒有父母不愛孩子,但為什麼愛最後都變成了傷害,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部央視紀錄片《鏡子》,這部紀錄片讓所謂的“問題少年”說出心聲:父母更需要改造。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我是一面鏡子

需要把父母喚醒

紀錄片內容講的是,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81天“改造”,家長們也被要求參加6天的家長課堂。

有個孩子接受採訪說:實際要待81天的是父母,我可能只需要待6天,可他的父親卻認為,自己在這個家裡是最不需要改變的。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說這句話的人,就是澤清,才上初二的他,已經輟學2個月了。

澤清的外公外婆是大學教授,父母也有體面的職業,但他卻沒有如願成為別人眼中的“好孩子”。

面對母親的關心,澤清罵她“賤”,甚至動手、動刀。

這一切的反常,從他的父母那找到了答案:我媽脾氣暴躁,講到最後就她是對。我爸和她解決不了的時候,一般就會用暴力。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更可怕的是,他像父親一樣厭煩母親的暴躁和嘮叨,也學會了用父親的方式對待母親。他一邊討厭這種家庭關係,一邊卻又在無意識中認同了這種文化。

最後,他終於發現: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誠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

澤清在牆上貼著撕心裂肺的吶喊,暴躁得把家裡的門狠狠地踢到破爛,他不上學、上網、毆打母親,甚至拿起刀子。

其實,都是想讓父母改變,然而卻得不到任何迴應,爸媽只是把他當成一個“叛逆”的問題孩子。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看見孩子 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

除了澤清,紀錄片裡另外2個孩子,也同樣正遭遇著父母“以愛之名”的暴力:

17歲的張釗輟學,當老師問父親:孩子,因為什麼不上學?

張釗的父親說:早戀的問題。而張釗告訴老師的答案是,學習上的痛苦,不是不想讀書,他想上學,想讀大學。

他說,他永遠都忘不了有一次跟媽媽說,我在學校很壓抑。媽媽冷淡地回了一句:那麼多人怎麼就你壓抑,其他人沒事?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16歲的家明輟學,父母說他沉迷遊戲。他說父親永遠都否認我,覺得我不行,希望我按照他規劃的路走,做什麼事情,永遠是他們說了算。

我恨他們,我傷害自己就是要向他們證明,我有勇氣,我可以做到。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沒有誰願意過一輩子別人的生活,哪怕這個別人是自己的爸爸。我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靈魂,我們都討厭被壓抑、被控制、被抹殺。

然而父親一直看不到。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有很多網友說,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別去看見它,別去理解他。

的確,看見很重要。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作“非愛行為”,指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行非愛性掠奪: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必須要聽我的話,否則就是不孝,就是白眼狼。

孩子的每個行為背後都有正面動機,父母如果不能看到這一點,孩子的生命力就會得不到釋放和引導,會走向兩個方向,攻擊別人或攻擊自己。

《鏡子》中澤清、張釗、家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被迫揹負著另一個人全部的希望,每日如履薄冰的孩子,怎麼可能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父母和孩子實現怎樣的碰撞融合

才能實現雙向的成長呢?

著名的薩提亞學派心理治療大師林文采博士說:

“孩子的成長,如同一顆種子的成長,需要陽光、水等營養一樣,既需要物質營養保障基本的生命力,更需要被無條件接納、被重視、被肯定讚美和認同。”

當家長真正懂得孩子,並能在不同的關健時期給孩子所需要的關愛,這個家庭就可以養育出一個健康、快樂、自信的孩子。父母和孩子在碰撞之後怎樣融合,才可以實現雙向成長呢?1、學會把握愛的分寸感,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成長過程中所嘗試做的事情,就應該讓他們去做,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很多父母以為的“愛”孩子,就是把孩子作為自己的私有財產,企圖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幫孩子規避可能遇見的風險,甚至安排他的終身。該管的不該管的事統統都攬在自己身上。

歌手龔琳娜在一次採訪中說,她一直思考親子關係到底是怎樣的關係。

後來她終於明白,父母和孩子之間不是親子關係,不是平等關係,而是前後關係:

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讓他們自主選擇想做的事,想走的路,父母能做的只有慢慢的目送。

2、在安全範圍內讓孩子感受挫折

害怕孩子受傷害,是父母最大的焦慮。但父母的敏感卻會讓孩子變得無比脆弱。

當父母傾盡全力不讓孩子體驗到不適時,他們長大後,反而不知道如何面對正常的挫折。

生活裡,你一定經常看到,孩子哇哇大哭的時候,父母第一時間衝上去,安撫他們,用各種各樣新鮮的玩意兒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以致於孩子從來沒有完整地體驗過一次疼痛、難過、恐懼的感覺。

可是,沒有體驗,就不會成長。

孩子遠比我們想象得堅強,他們有自己的方法處理傷痛、維持秩序。

而父母的工作是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提示和幫助,而不是直接代替他們解決困難。

3、父母過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父母對孩子的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的父母沒有好好過日子。”

為什麼沒有自己生活的父母更容易焦慮和失控?

如果一對父母沒有自己的生活,一切都是圍著孩子轉,就很容易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苛求完美,期望孩子最好按照自己的臆想的軌跡發展。

正因為投入的太多,擔心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因此孩子出現一點點問題都會看的很嚴重、很焦慮,進而開始惡性循環地開始一段不健康的家庭關係。

這樣的教育是蒼白無力,難以信服的。如果把握好愛的分寸感,留一點時間空間給自己,去保持學習的好奇心、學習新的技能,把生活過得豐富而有趣,不僅把目光轉移到關注自我身上,也好讓被“愛”包圍的孩子可以透透氣。

詩人於戈說:“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的經歷,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他經歷不到這些,他就沒有對生活的獲得感。” 孩子成長的最好方法,就是父母學會,讓孩子自我成長。

願每位父母都能理解,孩子年幼時給他足夠的愛,而當孩子漸漸長大了,一定要去踐行那一場,得體的退出。

"

「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的經歷,

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

近來一連串的家庭倫理劇像《小歡喜》、《帶著爸爸去留學》、《少年派》都火了,這幾部劇本都折射出了一個現象:明明是愛孩子,以為是為了孩子好,結果卻成為控制和包辦孩子的人生。

沒有父母不愛孩子,但為什麼愛最後都變成了傷害,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部央視紀錄片《鏡子》,這部紀錄片讓所謂的“問題少年”說出心聲:父母更需要改造。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我是一面鏡子

需要把父母喚醒

紀錄片內容講的是,三個家庭因孩子輟學陷入困境,父母們無奈將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學校接受81天“改造”,家長們也被要求參加6天的家長課堂。

有個孩子接受採訪說:實際要待81天的是父母,我可能只需要待6天,可他的父親卻認為,自己在這個家裡是最不需要改變的。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說這句話的人,就是澤清,才上初二的他,已經輟學2個月了。

澤清的外公外婆是大學教授,父母也有體面的職業,但他卻沒有如願成為別人眼中的“好孩子”。

面對母親的關心,澤清罵她“賤”,甚至動手、動刀。

這一切的反常,從他的父母那找到了答案:我媽脾氣暴躁,講到最後就她是對。我爸和她解決不了的時候,一般就會用暴力。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更可怕的是,他像父親一樣厭煩母親的暴躁和嘮叨,也學會了用父親的方式對待母親。他一邊討厭這種家庭關係,一邊卻又在無意識中認同了這種文化。

最後,他終於發現: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誠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

澤清在牆上貼著撕心裂肺的吶喊,暴躁得把家裡的門狠狠地踢到破爛,他不上學、上網、毆打母親,甚至拿起刀子。

其實,都是想讓父母改變,然而卻得不到任何迴應,爸媽只是把他當成一個“叛逆”的問題孩子。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看見孩子 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

除了澤清,紀錄片裡另外2個孩子,也同樣正遭遇著父母“以愛之名”的暴力:

17歲的張釗輟學,當老師問父親:孩子,因為什麼不上學?

張釗的父親說:早戀的問題。而張釗告訴老師的答案是,學習上的痛苦,不是不想讀書,他想上學,想讀大學。

他說,他永遠都忘不了有一次跟媽媽說,我在學校很壓抑。媽媽冷淡地回了一句:那麼多人怎麼就你壓抑,其他人沒事?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16歲的家明輟學,父母說他沉迷遊戲。他說父親永遠都否認我,覺得我不行,希望我按照他規劃的路走,做什麼事情,永遠是他們說了算。

我恨他們,我傷害自己就是要向他們證明,我有勇氣,我可以做到。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沒有誰願意過一輩子別人的生活,哪怕這個別人是自己的爸爸。我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靈魂,我們都討厭被壓抑、被控制、被抹殺。

然而父親一直看不到。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有很多網友說,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別去看見它,別去理解他。

的確,看見很重要。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作“非愛行為”,指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行非愛性掠奪: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必須要聽我的話,否則就是不孝,就是白眼狼。

孩子的每個行為背後都有正面動機,父母如果不能看到這一點,孩子的生命力就會得不到釋放和引導,會走向兩個方向,攻擊別人或攻擊自己。

《鏡子》中澤清、張釗、家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被迫揹負著另一個人全部的希望,每日如履薄冰的孩子,怎麼可能感受到幸福和快樂?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父母和孩子實現怎樣的碰撞融合

才能實現雙向的成長呢?

著名的薩提亞學派心理治療大師林文采博士說:

“孩子的成長,如同一顆種子的成長,需要陽光、水等營養一樣,既需要物質營養保障基本的生命力,更需要被無條件接納、被重視、被肯定讚美和認同。”

當家長真正懂得孩子,並能在不同的關健時期給孩子所需要的關愛,這個家庭就可以養育出一個健康、快樂、自信的孩子。父母和孩子在碰撞之後怎樣融合,才可以實現雙向成長呢?1、學會把握愛的分寸感,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成長過程中所嘗試做的事情,就應該讓他們去做,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很多父母以為的“愛”孩子,就是把孩子作為自己的私有財產,企圖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幫孩子規避可能遇見的風險,甚至安排他的終身。該管的不該管的事統統都攬在自己身上。

歌手龔琳娜在一次採訪中說,她一直思考親子關係到底是怎樣的關係。

後來她終於明白,父母和孩子之間不是親子關係,不是平等關係,而是前後關係:

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讓他們自主選擇想做的事,想走的路,父母能做的只有慢慢的目送。

2、在安全範圍內讓孩子感受挫折

害怕孩子受傷害,是父母最大的焦慮。但父母的敏感卻會讓孩子變得無比脆弱。

當父母傾盡全力不讓孩子體驗到不適時,他們長大後,反而不知道如何面對正常的挫折。

生活裡,你一定經常看到,孩子哇哇大哭的時候,父母第一時間衝上去,安撫他們,用各種各樣新鮮的玩意兒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以致於孩子從來沒有完整地體驗過一次疼痛、難過、恐懼的感覺。

可是,沒有體驗,就不會成長。

孩子遠比我們想象得堅強,他們有自己的方法處理傷痛、維持秩序。

而父母的工作是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提示和幫助,而不是直接代替他們解決困難。

3、父母過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父母對孩子的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讓孩子覺得他們的父母沒有好好過日子。”

為什麼沒有自己生活的父母更容易焦慮和失控?

如果一對父母沒有自己的生活,一切都是圍著孩子轉,就很容易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苛求完美,期望孩子最好按照自己的臆想的軌跡發展。

正因為投入的太多,擔心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因此孩子出現一點點問題都會看的很嚴重、很焦慮,進而開始惡性循環地開始一段不健康的家庭關係。

這樣的教育是蒼白無力,難以信服的。如果把握好愛的分寸感,留一點時間空間給自己,去保持學習的好奇心、學習新的技能,把生活過得豐富而有趣,不僅把目光轉移到關注自我身上,也好讓被“愛”包圍的孩子可以透透氣。

詩人於戈說:“你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的經歷,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他經歷不到這些,他就沒有對生活的獲得感。” 孩子成長的最好方法,就是父母學會,讓孩子自我成長。

願每位父母都能理解,孩子年幼時給他足夠的愛,而當孩子漸漸長大了,一定要去踐行那一場,得體的退出。

央視高分紀錄片《鏡子》:養廢孩子,用這一個方法就夠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