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做這5件事'

不完美媽媽 匪徒 玩具 孫敬修 愛夢教育家 2019-07-29
"
"
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做這5件事

兒童教育家孫敬修說過:孩子的眼睛是錄像機,孩子的耳朵是錄音機。

父母個人的言行,對於未成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陽光。

01

不當著孩子的面挖苦另一半

我們經常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說起另一半的不好,比如:

“你爸爸就是一個甩手掌櫃,油瓶子倒了,都不帶扶一下的,真是懶死了!”

“這輩子跟你爸沒享一天福,要不是你,我早就跟他離婚了。”

“你媽媽又蠢又笨,人的頭,豬的腦子!”

“你媽媽整天跟個機關槍一樣,嘮嘮叨叨的。”

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否認孩子父母親的其中一方,等於無意識地也否認了孩子的一半。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斥另一方,對孩子而言,就像自己內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樣,結果必然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而且,當一方或雙方習慣性地在孩子面前奚落、攻擊對方,不僅會給孩子錯誤的示範,會讓他輕易就認可了父母的“負面評價”,對父親或母親帶有偏見,還會讓孩子感到左右為難,對父母都不滿。

如果父母因為互相攻擊而關係失和,甚至會讓孩子排斥婚姻,對親密關係產生恐懼感。

"
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做這5件事

兒童教育家孫敬修說過:孩子的眼睛是錄像機,孩子的耳朵是錄音機。

父母個人的言行,對於未成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陽光。

01

不當著孩子的面挖苦另一半

我們經常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說起另一半的不好,比如:

“你爸爸就是一個甩手掌櫃,油瓶子倒了,都不帶扶一下的,真是懶死了!”

“這輩子跟你爸沒享一天福,要不是你,我早就跟他離婚了。”

“你媽媽又蠢又笨,人的頭,豬的腦子!”

“你媽媽整天跟個機關槍一樣,嘮嘮叨叨的。”

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否認孩子父母親的其中一方,等於無意識地也否認了孩子的一半。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斥另一方,對孩子而言,就像自己內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樣,結果必然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而且,當一方或雙方習慣性地在孩子面前奚落、攻擊對方,不僅會給孩子錯誤的示範,會讓他輕易就認可了父母的“負面評價”,對父親或母親帶有偏見,還會讓孩子感到左右為難,對父母都不滿。

如果父母因為互相攻擊而關係失和,甚至會讓孩子排斥婚姻,對親密關係產生恐懼感。

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做這5件事

02

不當著孩子的面破壞規則

現在好多人都說,現在的熊孩子真是被人寵壞了,一點兒規矩都沒有。其實仔細想想,孩子身上出現的行為,大多都能在大人身上找到影子。

同事王姐,從來都是一個風風火火的人,過馬路很少看紅綠燈,沒有車或是車流量少的時候,乾脆直接衝過去。現在又出了“禮讓行人”的政策,王姐更加肆無忌憚。

然而前幾天,我們一起過馬路的時候,王姐卻是破天荒地等綠燈。她說,有一次和兒子一起過馬路時,兒子看著附近沒有行車,便打算一路小跑到馬路對面。結果剛走到半路,突然一輛出租車飛奔而來。她當時嚇得真是七魂沒了六魂,還好司機及時剎車。當然,也免不了一頓謾罵。

王姐反思道,正是因為在兒子面前沒有做好榜樣,所以才會讓孩子受到了錯誤的引誘。

不僅僅是過馬路,還有家長與孩子逛超市時,本來約定只買一樣玩具一樣零食,但在孩子的哭鬧下,父母就妥協讓步了,把孩子喜歡的玩具和零食全部買下。這樣成功了幾次後,孩子內在感知的“規則”就變了:哭鬧,或發脾氣,就能得手。

沒有規則感的孩子,一到了集體生活中或步入社會,就會發現外部強調的規則感和他已經形成的規則感,是相悖的。他們的內心肯定是焦躁不安,缺乏安全感,無所適從,卻不知道怎麼處理。

所以父母要馬上停止破壞規則的行為,不要害了你最愛的孩子!

"
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做這5件事

兒童教育家孫敬修說過:孩子的眼睛是錄像機,孩子的耳朵是錄音機。

父母個人的言行,對於未成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陽光。

01

不當著孩子的面挖苦另一半

我們經常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說起另一半的不好,比如:

“你爸爸就是一個甩手掌櫃,油瓶子倒了,都不帶扶一下的,真是懶死了!”

“這輩子跟你爸沒享一天福,要不是你,我早就跟他離婚了。”

“你媽媽又蠢又笨,人的頭,豬的腦子!”

“你媽媽整天跟個機關槍一樣,嘮嘮叨叨的。”

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否認孩子父母親的其中一方,等於無意識地也否認了孩子的一半。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斥另一方,對孩子而言,就像自己內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樣,結果必然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而且,當一方或雙方習慣性地在孩子面前奚落、攻擊對方,不僅會給孩子錯誤的示範,會讓他輕易就認可了父母的“負面評價”,對父親或母親帶有偏見,還會讓孩子感到左右為難,對父母都不滿。

如果父母因為互相攻擊而關係失和,甚至會讓孩子排斥婚姻,對親密關係產生恐懼感。

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做這5件事

02

不當著孩子的面破壞規則

現在好多人都說,現在的熊孩子真是被人寵壞了,一點兒規矩都沒有。其實仔細想想,孩子身上出現的行為,大多都能在大人身上找到影子。

同事王姐,從來都是一個風風火火的人,過馬路很少看紅綠燈,沒有車或是車流量少的時候,乾脆直接衝過去。現在又出了“禮讓行人”的政策,王姐更加肆無忌憚。

然而前幾天,我們一起過馬路的時候,王姐卻是破天荒地等綠燈。她說,有一次和兒子一起過馬路時,兒子看著附近沒有行車,便打算一路小跑到馬路對面。結果剛走到半路,突然一輛出租車飛奔而來。她當時嚇得真是七魂沒了六魂,還好司機及時剎車。當然,也免不了一頓謾罵。

王姐反思道,正是因為在兒子面前沒有做好榜樣,所以才會讓孩子受到了錯誤的引誘。

不僅僅是過馬路,還有家長與孩子逛超市時,本來約定只買一樣玩具一樣零食,但在孩子的哭鬧下,父母就妥協讓步了,把孩子喜歡的玩具和零食全部買下。這樣成功了幾次後,孩子內在感知的“規則”就變了:哭鬧,或發脾氣,就能得手。

沒有規則感的孩子,一到了集體生活中或步入社會,就會發現外部強調的規則感和他已經形成的規則感,是相悖的。他們的內心肯定是焦躁不安,缺乏安全感,無所適從,卻不知道怎麼處理。

所以父母要馬上停止破壞規則的行為,不要害了你最愛的孩子!

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做這5件事

03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抱怨

作家劉繼榮說,曾經聽到兒子和同學打電話聊天:“我沒有幸福感,哪裡能笑得出來,人生真正苦……”

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她打了個寒顫,不曉得兒子怎麼會變得如此消極悲觀。

於是,她對著老公大發牢騷,抱怨老公常年在外,什麼也幫不到她。老公卻笑著說,兒子的這些壞情緒都是從她身上學來的。

劉繼榮這才反應過來:兒子說的那些話,正是她的口頭禪啊!每天下班後,她都是苦著一張臉回家。晚飯後,就與朋友通電話,從小職員的難,說到兼職主婦的累。訴夠了苦,這一日也算交代完畢。

天天年年,一成不變的怨婦聯播,不經意間,還把抑鬱傳染給了兒子。沒有幸福感的父母,怎麼會培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呢?

抱怨,是我們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它會悄然無息地潛入你的生活,吞沒你的好心情,毀掉你的人生。偶爾抱怨,是一種情緒發洩;但無休止的抱怨,只會讓自己和身邊的人更消極。

層次高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面抱怨。牢騷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是怨天尤人。

"
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做這5件事

兒童教育家孫敬修說過:孩子的眼睛是錄像機,孩子的耳朵是錄音機。

父母個人的言行,對於未成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陽光。

01

不當著孩子的面挖苦另一半

我們經常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說起另一半的不好,比如:

“你爸爸就是一個甩手掌櫃,油瓶子倒了,都不帶扶一下的,真是懶死了!”

“這輩子跟你爸沒享一天福,要不是你,我早就跟他離婚了。”

“你媽媽又蠢又笨,人的頭,豬的腦子!”

“你媽媽整天跟個機關槍一樣,嘮嘮叨叨的。”

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否認孩子父母親的其中一方,等於無意識地也否認了孩子的一半。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斥另一方,對孩子而言,就像自己內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樣,結果必然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而且,當一方或雙方習慣性地在孩子面前奚落、攻擊對方,不僅會給孩子錯誤的示範,會讓他輕易就認可了父母的“負面評價”,對父親或母親帶有偏見,還會讓孩子感到左右為難,對父母都不滿。

如果父母因為互相攻擊而關係失和,甚至會讓孩子排斥婚姻,對親密關係產生恐懼感。

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做這5件事

02

不當著孩子的面破壞規則

現在好多人都說,現在的熊孩子真是被人寵壞了,一點兒規矩都沒有。其實仔細想想,孩子身上出現的行為,大多都能在大人身上找到影子。

同事王姐,從來都是一個風風火火的人,過馬路很少看紅綠燈,沒有車或是車流量少的時候,乾脆直接衝過去。現在又出了“禮讓行人”的政策,王姐更加肆無忌憚。

然而前幾天,我們一起過馬路的時候,王姐卻是破天荒地等綠燈。她說,有一次和兒子一起過馬路時,兒子看著附近沒有行車,便打算一路小跑到馬路對面。結果剛走到半路,突然一輛出租車飛奔而來。她當時嚇得真是七魂沒了六魂,還好司機及時剎車。當然,也免不了一頓謾罵。

王姐反思道,正是因為在兒子面前沒有做好榜樣,所以才會讓孩子受到了錯誤的引誘。

不僅僅是過馬路,還有家長與孩子逛超市時,本來約定只買一樣玩具一樣零食,但在孩子的哭鬧下,父母就妥協讓步了,把孩子喜歡的玩具和零食全部買下。這樣成功了幾次後,孩子內在感知的“規則”就變了:哭鬧,或發脾氣,就能得手。

沒有規則感的孩子,一到了集體生活中或步入社會,就會發現外部強調的規則感和他已經形成的規則感,是相悖的。他們的內心肯定是焦躁不安,缺乏安全感,無所適從,卻不知道怎麼處理。

所以父母要馬上停止破壞規則的行為,不要害了你最愛的孩子!

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做這5件事

03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抱怨

作家劉繼榮說,曾經聽到兒子和同學打電話聊天:“我沒有幸福感,哪裡能笑得出來,人生真正苦……”

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她打了個寒顫,不曉得兒子怎麼會變得如此消極悲觀。

於是,她對著老公大發牢騷,抱怨老公常年在外,什麼也幫不到她。老公卻笑著說,兒子的這些壞情緒都是從她身上學來的。

劉繼榮這才反應過來:兒子說的那些話,正是她的口頭禪啊!每天下班後,她都是苦著一張臉回家。晚飯後,就與朋友通電話,從小職員的難,說到兼職主婦的累。訴夠了苦,這一日也算交代完畢。

天天年年,一成不變的怨婦聯播,不經意間,還把抑鬱傳染給了兒子。沒有幸福感的父母,怎麼會培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呢?

抱怨,是我們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它會悄然無息地潛入你的生活,吞沒你的好心情,毀掉你的人生。偶爾抱怨,是一種情緒發洩;但無休止的抱怨,只會讓自己和身邊的人更消極。

層次高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面抱怨。牢騷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是怨天尤人。

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做這5件事

04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哭窮

很多年前,作家謝可慧在醫院排隊看病,排在她前面的是一個小姑娘。小姑娘的母親一直在斥責自己的女兒,為什麼把眼睛搞近視了。小姑娘很委屈,一直哭,她的母親也哭:你怎麼把眼睛搞近視了,我辛辛苦苦地把你養大,你還讓我給你配眼鏡你知不知道這都是錢吶!一邊說,還一邊推自己的女兒。

小姑娘被自己的母親說著,哭著跑了。

謝可慧說,她不知道她們家是不是過得很辛苦,但在眾目睽睽之下,斥責自己的女兒,訴說自己的辛苦,認為自己的不幸福都是來源於自己的女兒,實在不是那麼體面。

睿媽曾經聽到一個母親這樣說:不要隨便向孩子訴苦,因為你會發現,你無意間的訴苦,會讓孩子形成無形的壓力。而你永遠不知道,這樣的壓力會扮演怎樣的角色。

有智慧的父母,從不會向孩子訴苦。

"
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做這5件事

兒童教育家孫敬修說過:孩子的眼睛是錄像機,孩子的耳朵是錄音機。

父母個人的言行,對於未成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陽光。

01

不當著孩子的面挖苦另一半

我們經常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說起另一半的不好,比如:

“你爸爸就是一個甩手掌櫃,油瓶子倒了,都不帶扶一下的,真是懶死了!”

“這輩子跟你爸沒享一天福,要不是你,我早就跟他離婚了。”

“你媽媽又蠢又笨,人的頭,豬的腦子!”

“你媽媽整天跟個機關槍一樣,嘮嘮叨叨的。”

孩子的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否認孩子父母親的其中一方,等於無意識地也否認了孩子的一半。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斥另一方,對孩子而言,就像自己內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樣,結果必然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而且,當一方或雙方習慣性地在孩子面前奚落、攻擊對方,不僅會給孩子錯誤的示範,會讓他輕易就認可了父母的“負面評價”,對父親或母親帶有偏見,還會讓孩子感到左右為難,對父母都不滿。

如果父母因為互相攻擊而關係失和,甚至會讓孩子排斥婚姻,對親密關係產生恐懼感。

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做這5件事

02

不當著孩子的面破壞規則

現在好多人都說,現在的熊孩子真是被人寵壞了,一點兒規矩都沒有。其實仔細想想,孩子身上出現的行為,大多都能在大人身上找到影子。

同事王姐,從來都是一個風風火火的人,過馬路很少看紅綠燈,沒有車或是車流量少的時候,乾脆直接衝過去。現在又出了“禮讓行人”的政策,王姐更加肆無忌憚。

然而前幾天,我們一起過馬路的時候,王姐卻是破天荒地等綠燈。她說,有一次和兒子一起過馬路時,兒子看著附近沒有行車,便打算一路小跑到馬路對面。結果剛走到半路,突然一輛出租車飛奔而來。她當時嚇得真是七魂沒了六魂,還好司機及時剎車。當然,也免不了一頓謾罵。

王姐反思道,正是因為在兒子面前沒有做好榜樣,所以才會讓孩子受到了錯誤的引誘。

不僅僅是過馬路,還有家長與孩子逛超市時,本來約定只買一樣玩具一樣零食,但在孩子的哭鬧下,父母就妥協讓步了,把孩子喜歡的玩具和零食全部買下。這樣成功了幾次後,孩子內在感知的“規則”就變了:哭鬧,或發脾氣,就能得手。

沒有規則感的孩子,一到了集體生活中或步入社會,就會發現外部強調的規則感和他已經形成的規則感,是相悖的。他們的內心肯定是焦躁不安,缺乏安全感,無所適從,卻不知道怎麼處理。

所以父母要馬上停止破壞規則的行為,不要害了你最愛的孩子!

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做這5件事

03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抱怨

作家劉繼榮說,曾經聽到兒子和同學打電話聊天:“我沒有幸福感,哪裡能笑得出來,人生真正苦……”

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她打了個寒顫,不曉得兒子怎麼會變得如此消極悲觀。

於是,她對著老公大發牢騷,抱怨老公常年在外,什麼也幫不到她。老公卻笑著說,兒子的這些壞情緒都是從她身上學來的。

劉繼榮這才反應過來:兒子說的那些話,正是她的口頭禪啊!每天下班後,她都是苦著一張臉回家。晚飯後,就與朋友通電話,從小職員的難,說到兼職主婦的累。訴夠了苦,這一日也算交代完畢。

天天年年,一成不變的怨婦聯播,不經意間,還把抑鬱傳染給了兒子。沒有幸福感的父母,怎麼會培養出有幸福感的孩子呢?

抱怨,是我們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它會悄然無息地潛入你的生活,吞沒你的好心情,毀掉你的人生。偶爾抱怨,是一種情緒發洩;但無休止的抱怨,只會讓自己和身邊的人更消極。

層次高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面抱怨。牢騷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必是怨天尤人。

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做這5件事

04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哭窮

很多年前,作家謝可慧在醫院排隊看病,排在她前面的是一個小姑娘。小姑娘的母親一直在斥責自己的女兒,為什麼把眼睛搞近視了。小姑娘很委屈,一直哭,她的母親也哭:你怎麼把眼睛搞近視了,我辛辛苦苦地把你養大,你還讓我給你配眼鏡你知不知道這都是錢吶!一邊說,還一邊推自己的女兒。

小姑娘被自己的母親說著,哭著跑了。

謝可慧說,她不知道她們家是不是過得很辛苦,但在眾目睽睽之下,斥責自己的女兒,訴說自己的辛苦,認為自己的不幸福都是來源於自己的女兒,實在不是那麼體面。

睿媽曾經聽到一個母親這樣說:不要隨便向孩子訴苦,因為你會發現,你無意間的訴苦,會讓孩子形成無形的壓力。而你永遠不知道,這樣的壓力會扮演怎樣的角色。

有智慧的父母,從不會向孩子訴苦。

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做這5件事

05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有這麼一個心理案例。

一個非常勇猛的警察,能力很強,抓匪徒從來不會失手。唯一的一次,是因為匪徒爬上了一個很高很高的建築物,而這個警察又恐高。

警察找來了心理醫生為他做心理輔導,溝通之後,心理醫生髮現警察恐高是因為,當他還是個嬰兒在搖籃裡的時候,他爸爸媽媽就老站在搖籃旁邊吵架。因此,警察落下了恐高的陰影。

這個心理案例也許聽起來有些可笑,但是有必要引起我們的深思。我們都說小孩子什麼也不懂,其實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學著觀察身邊的人,觀察所處的世界了。

知乎上有一個網友說,她的爸爸媽媽吵架時常常控制不住自己說一些狠話,面目猙獰,在她看來一點兒都不亞於恐怖片。可見,父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會給孩子帶來多麼大的傷害和衝擊力。

其實婚姻就像鐘擺,時好時壞是常態,難免吵架。但是有智慧的父母,從不當著孩子的面吵,即使吵架,也會手拉著手吵架,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來源:弘德新國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