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多專注,走得就有多遠

不完美媽媽 寧靜 美女 長跑 技術 羽毛球 算法 素質教育觀察 2019-06-02

01

人生是一場長跑,但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夠到達終點。

許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擔心別人搶了孩子的道,讓孩子無路可走,於是,拼命地讓孩子跟別人搶跑。

為什麼許多孩子拼盡全力跑著跑著就迷了路,即使筋疲力盡也到不了想要去的終點?

因為他們迷失了自己,跑錯了道。

其實,真正讓孩子無路可走的不是別人,是我們。我們搞錯了比賽的方向,最終才會讓孩子輸掉了自己。

人生確實是一場長跑,但對手不是別人,是自己。

每個人的人生賽道里都只有自己。你到不了別人的終點,卻可以到達自己的終點,只要能夠長期堅定地專注於自己的跑道和方向。

孩子有多專注,走得就有多遠

02

專注的孩子,人生才有後勁。

專注,就是摒棄雜念和慾望,一心一意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一個孩子不會堅持,缺乏耐心,是因為他心中的雜念太多,甚至可以說是他零散的慾望過多。

這樣的孩子,是很難成就他自己的。

首先,他很容易迷失自己。

當生活漸漸地被那些外界強加的功利填滿的時候,一個人是沒有時間和意識去好好地探索自己的內心。

專注,首先是向內成長,學會屏棄那些外在的功利和誘惑。

如果我們習慣於引導孩子向外看,雜念太多,慾望太多,最終會讓這些雜念淹沒了孩子的人生方向感。同時,還會導致孩子內心能量相互消耗,變得匱乏無力。

其次,讓孩子學會向內看,也是一種喚醒。

向內看,專注於內心的成長,才能充分挖掘潛藏在孩子體內的能量。

孩子內心潛藏的寶藏就像是尋找出口的水流,挖的越多,越豐富;出口越大,流動的能量也越大。

這樣的孩子,一旦內在意識喚醒了,我們會發現,他的生命力全被照亮了,發著光,活力四射。

而那些沒有被喚醒的孩子,內心的能量是無序的,它們的方向是散亂的。因此,他們迷茫、人生沒有目標,變得渾渾噩噩。

孩子有多專注,走得就有多遠

03

為什麼一些人成功人士能夠一直長期工作不知疲倦,每天保持連續高效工作十幾個小時,幾十天甚至是幾個月都不休息。

心理學上有個這樣的說法:他們進入了一種“心流”狀態。

所謂 “心流”,就是當你特別專注地做一件目標明確而又有挑戰的事、且你的能力正好也能接住這個挑戰時所進入的一種狀態。

此時,你會忘記自己,忘記時間,感覺變得異常敏銳,能夠捕捉到當下事件事情相關的所有信息,不管工作多長時間,過程有多複雜艱難,你都毫不疲倦,還能享受到巨大的愉悅感和幸福感。

人一旦進入了心流狀態,就是最專注、高效的,也是最有創造力的,同時還是全身心最放鬆的狀態。

孩子有多專注,走得就有多遠


04

如何讓孩子進入心流狀態?

首先,心流需要構建內心秩序的。

一個充滿雜念的內心是沒有秩序感的,當內心充斥著各種念頭和情緒,是無法獲得寧靜的,也就不能專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我們沒有學會幫助孩子構建自己內心的秩序,而是按照我們的意願和想當然的方式,習慣於用外界的因素來填充他的內心,久而久之,他的內心就會成為一個雜物堆積場,也就無法找到自己了。

一個不知道自己是誰的孩子,自然無法長期專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其次,排除干擾因素。

干擾和慾望太多,是一種內耗,更打亂了孩子的內在秩序感。

比如,看書的時候,想到自己還有數學習題沒有做;做題時,又想到還有作文沒有完成。

這樣的結果,只會增加內心焦慮,無法專注做事。

在12歲之前的生命初期,是孩子人格構建的最關鍵時期,學會尊重孩子的生命規律,不隨意干擾和打斷孩子成長節奏是幫助孩子排除干擾,建立內在秩序感的關鍵。

孩子有多專注,走得就有多遠

最後,引導孩子向內成長,而不是向外看。

一、不拿孩子同他人比較。

白巖鬆曾告訴兒子:你要是考了第一,我跟你斷絕父子關係。

他認為:

人生不是競技場。爭第一的人,眼睛總是盯著對手,為了得到第一,也許很多不善良的手段都會派上用場。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只不過是在和自己賽跑。

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學會跟別人比較,過早地在心靈上加入功利的雜質,他就很難專注於做自己。另外,跟別人比較的孩子,常懷一顆嫉妒心,這是干擾成長的一種負能量。

二、讓孩子學會排除誘惑和慾望。

儘量不要用過多的物質享受和刺激來滿足孩子,更多的是讓他體會努力成長帶來的快樂。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道:“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無法做到恬淡寡欲,就無法明確志向;不能排除外來干擾獲得內心寧靜,就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

孩子有多專注,走得就有多遠。

孩子有多專注,走得就有多遠

05

羅振宇有個說法叫做長期主義。為此,他講述了一位同事與抖音的較量故事:

我們知道,抖音的背後是強大的算法。只要一打開它,算法便會投其所好地推送一系列服務。許多人就是因為經受不住誘惑,在玩抖音中消耗了自己的生命。

可他的同事卻把抖音馴服成了自己學習的工具。他靠的就是:專注的力量。

當他打開抖音,數據顯示他是一位先生時,拋出了誘餌:要不要看美女?要不要聽段子?

那位同事對此一概裝作沒看見,他只看一種視頻:打羽毛球的。因為他只想通過刷抖音來精進自己的羽毛球技術。

但算法怎肯善罷甘休?每推送幾個羽毛球視頻,便偷偷塞一個美女來試探。那位同事堅持不聽、不看、不點開。因為他知道,只要點一下美女,緊接著就會有無窮無盡的美女。

算法一看不奏效,就換了個方式:愛看羽毛球?要不再來點網球、排球、乒乓球試試?

這位同事還是堅持不理睬。沒過多久,他硬是把抖音調教成了一個高效率的學習工具。

只要你內心足夠地強大而專注,跳出外界誘惑的陷阱,就能夠不跑偏道路,最終到達自己的終點。

那位同事告訴羅振宇,如果你三天不開抖音,再次打開時,美女、段子就會再次偷偷跑進來,你只能從頭開始。

只有長期專注的人,才能夠持續抵禦雜念的侵入和誘導,避免誤入歧途,堅守自己的跑道,最終到達自己的人生終點。

這就是專注的力量。



[素質教育觀察]

致力於教育領域優質圖文創作,與大家一起成長,讓孩子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點擊鏈接閱讀更多青雲計劃獲獎文章:

金錢彌補不了教育的缺失:用心陪伴才是成就孩子的唯一捷徑

管不住自己的家長,也調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教育就是教會孩子如何做夢,並幫助他圓夢

生命力被喚醒的孩子,未來才有無限的可能性和潛力

父母給孩子奠定的人生底色,深深影響著他成長的重要方向

真正的起跑線是孩子內心的覺醒

我們的教育技術層面走得太快,靈魂跟不上了

孩子窮養好,還是富養好?這篇文章告訴你不一樣的答案

躲過這三個“黑洞”,教育孩子的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走心,才是教育的最佳捷徑

決定孩子學習的不是智力,而是心理因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