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偽獎勵”毀了孩子,真正有用的獎勵都滿足這4個準則

閨蜜瑩瑩打電話過來訴苦,前段時間為了治女兒拖延症,她以看小豬佩奇作為獎勵。這不,不到一個月又出新問題了。閨蜜女兒今年5歲,小姑娘平時就是個慢性子,做什麼事都慢悠悠,拿吃飯來說,經常大人都吃完了,她的飯還沒吃一半。於是,瑩瑩就想到這麼一個招,通過看動畫片激勵孩子擺脫拖延症,還別說,孩子果真改掉了吃飯慢這個毛病。大喜之餘,瑩瑩又如法炮製,用這個獎勵機制繼續鼓勵女兒自己刷牙、自己穿衣。可是沒過多久,瑩瑩發現每天看動畫片的時間正在逐步增長。更嚴重的是,現在讓女兒做任何事,她都會先問,是否有獎勵,有獎勵,就積極表現;沒有,就毫無興趣。

別讓“偽獎勵”毀了孩子,真正有用的獎勵都滿足這4個準則

瑩瑩對此十分後悔,其實不止瑩瑩,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用電視、手機討好孩子。寫完作業,獎勵看半小時電視;放學按時回家,獎勵玩半小時手機。看似是“獎勵”其實是“偽獎勵”。家長的本意是表揚孩子乖的一面,激勵孩子堅持下去,但用手機、電視換來的“獎勵”往往會帶來相反的後果,為什麼?

過於看重結果的獎勵,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別讓“偽獎勵”毀了孩子,真正有用的獎勵都滿足這4個準則

心理學家德西曾做過一個實驗,恰好能合理解釋此類問題。德西曾召集了一批對智力問答感興趣的人,來解答他出的智力問題。起初所有人都沒有獎勵,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德西將這些人分成兩組,一組答題成功有獎勵,另一組則一如既往沒有獎勵。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告訴這兩組人員,接下來將是自由活動時間,他們可以自由決定是否要繼續答題。結果,有獎勵那組雖然在有獎勵期間表現的十分賣力,但在自由活動時間能保持答題的人少之又少;而與此相對的,無獎勵那組則一如既往的保持著答題活力。心理學上將這個現象叫做“德西效應”。

“德西效應”表明,外部的物質獎勵會削弱一個人做事的內在動機,一旦物質獎勵停止,外部動機消失,人就會喪失對努力之事最初的興趣。這就是我們常說“靠外驅力支撐的人,能量難以持久”的原因。所以一些父母想通過獎勵孩子做某事的結果,去強化孩子的行為,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那麼,常見容易造成孩子降低內驅力的獎勵方法有哪些呢?

第一,對比獎勵,有損孩子自尊

對比獎勵是指,父母經常將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或多子女家庭中將某兩個孩子進行對比,從而給出獎勵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很容易讓沒被獎勵的孩子受到傷害,有時甚至會對被獎勵的孩子也造成不利影響。

別讓“偽獎勵”毀了孩子,真正有用的獎勵都滿足這4個準則

同事老張有兩個兒子,大的4歲小的3歲,他經常和兩個孩子做數學搶答題,比如一些簡單的加減法運算。有個週末,父子三人一如既往的開始遊戲,“1加2等於幾”“3”兄弟二人都搶答正確,為了提高難度,老張故意出了稍難一點的題,“5減3等於多少”,由於前兩天媽媽正好教過弟弟,於是他迅速的回答“等於2”,老張驚喜之餘連聲誇讚,“弟弟真聰明,你比哥哥小,數學還比哥哥強,將來數學成績一定比哥哥好!”這讓一旁的哥哥非常灰心,拒絕玩遊戲。

其實,很容易看出哥哥拒絕遊戲的原因是自卑,爸爸打壓自己誇獎弟弟的方式,讓孩子產生了自卑心理,而且這很容易讓孩子討厭數學。當然弟弟也很有可能,因為這次巧合的表揚沾沾自喜,從而忘乎所以。你看,對比式獎勵,其實傷害的是兩個孩子

第二,亂用金錢獎勵

金錢獎勵,是很多家庭會採用的獎勵方式。就像最近熱播劇《少年派》中,媽媽王勝男為了讓林妙妙提高成績,承諾如果考試成績有進步就獎勵林妙妙提高零花錢,其實這種現象在我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也非常普遍。

別讓“偽獎勵”毀了孩子,真正有用的獎勵都滿足這4個準則

我的頂頭上司,馬哥家孩子今年中考,雖然孩子在市重點初中,但平時學習中等偏下。因此馬哥對這次中考非常焦慮。無奈之下馬哥索性放了個大招,承諾女兒如果中考能上是重點高中,就給他20000零花錢。那段時間,馬哥總在辦公室說“捨不得的孩子套不住狼,我這次可真是下了血本了”,前兩天中考成績下來,孩子考的相當不錯,上市重點沒問題,馬哥也非常高興的兌現了承諾。可這兩天馬哥發現女兒開始跟他討價還價了,做個家務、收拾屋子都成了她變著法要零花錢的籌碼,少則幾十一百,多則上千,最關鍵的是女兒對錢越來越不愛惜了。

其實,馬哥出發點是好的,想通過刺激讓女兒發奮圖強,但他卻用錯了獎勵物品。金錢是這個世上最敏感的物品,小孩子心智各方面都不成熟,面對誘惑很難剋制自己,所以大額的金錢獎勵反而更容易產生不良影響。

第三,不自覺獎勵了孩子的偏差行為

曾在超市看到一位媽媽帶著3歲的兒子,面帶憤怒地站在糖果貨架前,“都說了多少次了!你牙不好!醫生不讓你吃糖,為什麼還要買?”隨之而來的是孩子歇斯底里的大哭,躺在地上撒潑打滾。這位媽媽看到別處投來的異樣眼光,面露尷尬。看著地上打滾的兒子,他說“你起來吧,別哭了,這麼多人看著呢!那你拿一小盒,記著只能拿一小盒,小小盒!”

別讓“偽獎勵”毀了孩子,真正有用的獎勵都滿足這4個準則

這我媽媽的做法,其實就是在不知不覺中獎勵了孩子的偏差行為,通過這次事件,孩子會知道,哭鬧、撒潑打滾是解決問題的一種辦法。為了得到更多特權,他們一定會在今後的生活中將“撒潑打滾”發揮的淋漓盡致。這種像孩子妥協,滿足孩子不恰當的需求,會讓孩子的偏差行為越來越多。

其實,孩子良好的行為和偏差行為,絕大部分都是被父母獎勵出來的。得到父母正反饋,孩子會覺得這樣做事對的,因為爸爸媽媽會開心,所以如何進行高質量的獎勵,業內有沒有標準可以供家長參考?別說,還真有!

4個準則,判斷獎勵是否正確。

其一,獎勵前,要和孩子做好約定

這裡的約定是指,在獎勵計劃實施之前,家長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要達到什麼樣的條件,才能獲取獎勵。比如,“你這周如果保持不遲到,週末就帶你出去吃火鍋”。這種約定,能讓孩子真真切切的看到努力的方向。

別讓“偽獎勵”毀了孩子,真正有用的獎勵都滿足這4個準則

有很多父母獎勵孩子基本看心情,壓根不會提前約定。孩子做了同樣一件事,心情好時可能會大加讚賞,心情差時往往會選擇視而不見。表哥家侄子,有次暑假閒來無事就把家裡衛生搞了,表嫂和表哥下班回家後看著煥然一新的家,對侄子大加讚賞。過了沒多久表哥表嫂吵架,孩子為了讓爸媽和好,又搞了一次全屋打掃,但這次兩人到家都面無表情。侄子問我:“姑姑,他們不是很開心我打掃家裡衛生嗎?怎們這次兩人都不說話,我還想讓他們乘機和好呢”。從那之後,侄子再也沒搞過家裡衛生。

沒有規則、約定的獎勵很容易讓孩子迷惑,孩子的判斷能力尚在發育階段,判斷準則不明,很容易讓孩子在踏入社會後不分是非。

其二,獎勵最好小而頻繁

就像前面提到的馬哥獎勵女兒2萬塊的事情,這個獎勵的問題出在了:大而遠。這種獎勵很可能帶來一些問題,得到獎勵的時間越遠,對孩子的忍耐力要求就越高。由於孩子成長階段,忍耐力不足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就很容易讓孩子半途而廢。

別讓“偽獎勵”毀了孩子,真正有用的獎勵都滿足這4個準則

獎勵與其大而遙遠,不如小而頻繁。比如,要讓孩子考上市重點高中,就先對比去年市重點高中的分數,確定差距。然後每次考試要求進步多少分,如果達到,就獎勵孩子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這種獎勵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為完成任務,贏得獎勵的時間幾乎就在眼前,會讓孩子充滿幹勁。

其三,過程比結果更值得獎勵

很多家長獎勵孩子的關注點是:“班級多少名”、“考試是否進步了”、“測驗分數”等,但我們知道很多時候能否完成任務受很多因素影響。做過項目的人都知道,一個項目從立項開始,很難再規定的時間節點完成,成人尚且如此,孩子就更不用說了

別讓“偽獎勵”毀了孩子,真正有用的獎勵都滿足這4個準則

如果孩子努力了,但因為別的原因沒有得到好的結果,建議家長仍然進行獎勵。和好的結果相比,孩子努力的過程更值得獎勵。當把獎勵和孩子努力的過程聯繫起來,孩子就會更加註重學習的過程。獎勵過程能讓孩子感受到做一件事時,即使可能結果不好,即使中途有很多困難,但只要我們態度端正、積極努力就行了

其四,獎勵要持之以恆,善始善終

很多家庭的獎勵是這樣的,以做家務為例:一般家長都會採取積分制,積夠多少分得到相應的獎勵。剛開始家長還會興致勃勃的給孩子積分,也能兌現獎勵。慢慢地,家長髮現孩子確實進步不少,幹家務也變得積極主動了,再加上平時工作繁忙,就對積分鬆懈了。當孩子興沖沖的跑來要求加分時,父母會說“我辛辛苦苦供你吃供你穿,你做點家務還不是應該的?以後就不加分了!”,其實很多時候,家庭獎勵計劃不能延續下去的原因是在家長

別讓“偽獎勵”毀了孩子,真正有用的獎勵都滿足這4個準則

所以,如果您已經和孩子開始了獎勵,請延續下去。倘若孩子已經通過獎勵養成了習慣,也可以讓獎勵告一段落,但要給孩子一個有儀式感的“閉幕式”。告訴孩子,“你做的非常好,已經不需要通過獎勵來鞏固這個行為了。”

說到底,獎勵只是一種手段,用來對孩子因勢利導,激發孩子從自己的努力中獲得成就感和快樂。只有父母學會正確的欣賞、鼓勵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