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

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小學資源園地


"

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小學資源園地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相信不少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認為好好學習都是為了父母,並沒有意識到學習真正是為了自己。那麼該如何扭轉這種現狀?

"

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小學資源園地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相信不少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認為好好學習都是為了父母,並沒有意識到學習真正是為了自己。那麼該如何扭轉這種現狀?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

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小學資源園地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相信不少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認為好好學習都是為了父母,並沒有意識到學習真正是為了自己。那麼該如何扭轉這種現狀?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孩子學習的外在動力強旺,會導致內在動力萎縮

孩子的學習動力其實有兩種,一種是內生動力,一種是外在動力。兒童行為與心理學家有一個驚人的發現:這兩種動力就像緊挨在一起生長的兩棵大樹,它們的生長經常不是同步的,而是此消彼長的。換言之,如果學習動力都是外界的力量所給予,那麼造成的狀況往往是孩子內在學習動力的萎縮。

如今孩子學習的外在動力,在很多家庭已經表現得不能再強旺了。不管是雙休日還是節假日,不管是寒風凜冽還是酷暑當頭,都可以看到家長車載手推,運送睡眼惺忪的孩子四處上輔導班;家長用電動車馱著孩子上下學,一路上都在嚴厲拷問孩子的功課,到了家中,哪怕沒有時間做飯洗衣,也要呼喝孩子好好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學習上。

如此一來,孩子學習的外在動力躥生成為一個巨人,而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卻萎縮成一個侏儒。孩子常常在嚴厲的管束、無邊的壓抑中生出逆反心理。

"

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小學資源園地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相信不少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認為好好學習都是為了父母,並沒有意識到學習真正是為了自己。那麼該如何扭轉這種現狀?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孩子學習的外在動力強旺,會導致內在動力萎縮

孩子的學習動力其實有兩種,一種是內生動力,一種是外在動力。兒童行為與心理學家有一個驚人的發現:這兩種動力就像緊挨在一起生長的兩棵大樹,它們的生長經常不是同步的,而是此消彼長的。換言之,如果學習動力都是外界的力量所給予,那麼造成的狀況往往是孩子內在學習動力的萎縮。

如今孩子學習的外在動力,在很多家庭已經表現得不能再強旺了。不管是雙休日還是節假日,不管是寒風凜冽還是酷暑當頭,都可以看到家長車載手推,運送睡眼惺忪的孩子四處上輔導班;家長用電動車馱著孩子上下學,一路上都在嚴厲拷問孩子的功課,到了家中,哪怕沒有時間做飯洗衣,也要呼喝孩子好好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學習上。

如此一來,孩子學習的外在動力躥生成為一個巨人,而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卻萎縮成一個侏儒。孩子常常在嚴厲的管束、無邊的壓抑中生出逆反心理。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父母的哪些做法會打滅了孩子學習的內生動力

1.情緒完全被孩子的成績帶跑

不知道你家是否是這種狀況:家長的喜怒哀樂全被孩子的成績左右,孩子考好了,家長比自己升職加薪還要喜出望外;孩子沒考好,家長就垂頭喪氣。

這樣的表現成為常態後,孩子一考試就感到有芒刺在背,滿手都是冷汗。時間一長,孩子覺得學習是為媽媽學的。朋友家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小姑娘沒有考好,媽媽想到這一年來風裡來雨裡去馱女兒四處上課的辛苦,氣惱兼傷心,不禁號啕大哭。小姑娘很鎮定地站著給媽媽遞紙巾,反而勸慰她說:

媽媽,學習是我的事又不是你的事,你幹嘛這麼經不起打擊?你一個快40歲的人了能不能遇事鎮定點兒?一次月考就把你搞成這樣,以後萬一我中考、高考沒考好你怎麼辦?哪個成功者不是失敗了很多次的?連我們老師也說,考試有難有易,就是一個階段性的檢測,一定要儘快從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心態中走出來……

女兒的話,在媽媽的心中猶如轟響一個炸雷,促使她思考自己認識上的盲區:孩子的學習,究竟是為她自己,還是為家長的臉面?孩子的學習,究竟是為她的全面成長,還是隻為一個掙臉的分數?

2.把孩子的成績與物質獎懲掛鉤

相信不少家長都會給孩子制訂很多贏得物質獎勵的規則,比如功課考到多少分、多少名會獎勵給孩子什麼或者滿足孩子什麼條件。制訂這樣獎懲政策的家長一定洋洋得意,因為一開始,孩子為了物質獎勵確實是好好學習了一陣。

可是最多過了6個月,同等力度的獎懲已經觸動不了孩子的心,他便開始恢復“老油條”的脾性,家長盯一盯,他被動推進一下,家長一沒留神督促,他馬上開小差,還想出了“長時間蹲馬桶看動漫”“長時間洗澡拖延寫作業”“假裝吃水果蹭電視看”這些獨到的偷懶怠工方式。

3.把自身不求上進歸咎於孩子

“自從孩子進了小升初的磨道,我就推掉了所有的進修和加班,工作上也得過且過。”

“你這些犧牲算個啥,我一個好閨蜜,為了緊盯孩子的學習,把開得很紅火的咖啡館都關掉了;我還有一個姐妹,連單位公派去美國讀MBA的機會都放棄了。”

孩子要是懂事,一定會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天哪,媽媽為我犧牲那麼多,我要是考不進前五名,不得羞慚死?我怎麼有臉去面對媽媽那張寄予重託的臉?孩子這麼一想,就會造成大考大滑坡,小考小失常的局面,就會陷入一到關鍵時刻就腦子糊塗掉鏈子的怪圈。

4.對孩子的學習事無鉅細都要代管

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管是預習的監督,還是作業的檢查,不管是背誦的推進,還是複習的細節,都要圍追堵截,一一追問,一一落實,一點自主的空間也不給孩子。

"

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小學資源園地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相信不少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認為好好學習都是為了父母,並沒有意識到學習真正是為了自己。那麼該如何扭轉這種現狀?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孩子學習的外在動力強旺,會導致內在動力萎縮

孩子的學習動力其實有兩種,一種是內生動力,一種是外在動力。兒童行為與心理學家有一個驚人的發現:這兩種動力就像緊挨在一起生長的兩棵大樹,它們的生長經常不是同步的,而是此消彼長的。換言之,如果學習動力都是外界的力量所給予,那麼造成的狀況往往是孩子內在學習動力的萎縮。

如今孩子學習的外在動力,在很多家庭已經表現得不能再強旺了。不管是雙休日還是節假日,不管是寒風凜冽還是酷暑當頭,都可以看到家長車載手推,運送睡眼惺忪的孩子四處上輔導班;家長用電動車馱著孩子上下學,一路上都在嚴厲拷問孩子的功課,到了家中,哪怕沒有時間做飯洗衣,也要呼喝孩子好好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學習上。

如此一來,孩子學習的外在動力躥生成為一個巨人,而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卻萎縮成一個侏儒。孩子常常在嚴厲的管束、無邊的壓抑中生出逆反心理。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父母的哪些做法會打滅了孩子學習的內生動力

1.情緒完全被孩子的成績帶跑

不知道你家是否是這種狀況:家長的喜怒哀樂全被孩子的成績左右,孩子考好了,家長比自己升職加薪還要喜出望外;孩子沒考好,家長就垂頭喪氣。

這樣的表現成為常態後,孩子一考試就感到有芒刺在背,滿手都是冷汗。時間一長,孩子覺得學習是為媽媽學的。朋友家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小姑娘沒有考好,媽媽想到這一年來風裡來雨裡去馱女兒四處上課的辛苦,氣惱兼傷心,不禁號啕大哭。小姑娘很鎮定地站著給媽媽遞紙巾,反而勸慰她說:

媽媽,學習是我的事又不是你的事,你幹嘛這麼經不起打擊?你一個快40歲的人了能不能遇事鎮定點兒?一次月考就把你搞成這樣,以後萬一我中考、高考沒考好你怎麼辦?哪個成功者不是失敗了很多次的?連我們老師也說,考試有難有易,就是一個階段性的檢測,一定要儘快從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心態中走出來……

女兒的話,在媽媽的心中猶如轟響一個炸雷,促使她思考自己認識上的盲區:孩子的學習,究竟是為她自己,還是為家長的臉面?孩子的學習,究竟是為她的全面成長,還是隻為一個掙臉的分數?

2.把孩子的成績與物質獎懲掛鉤

相信不少家長都會給孩子制訂很多贏得物質獎勵的規則,比如功課考到多少分、多少名會獎勵給孩子什麼或者滿足孩子什麼條件。制訂這樣獎懲政策的家長一定洋洋得意,因為一開始,孩子為了物質獎勵確實是好好學習了一陣。

可是最多過了6個月,同等力度的獎懲已經觸動不了孩子的心,他便開始恢復“老油條”的脾性,家長盯一盯,他被動推進一下,家長一沒留神督促,他馬上開小差,還想出了“長時間蹲馬桶看動漫”“長時間洗澡拖延寫作業”“假裝吃水果蹭電視看”這些獨到的偷懶怠工方式。

3.把自身不求上進歸咎於孩子

“自從孩子進了小升初的磨道,我就推掉了所有的進修和加班,工作上也得過且過。”

“你這些犧牲算個啥,我一個好閨蜜,為了緊盯孩子的學習,把開得很紅火的咖啡館都關掉了;我還有一個姐妹,連單位公派去美國讀MBA的機會都放棄了。”

孩子要是懂事,一定會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天哪,媽媽為我犧牲那麼多,我要是考不進前五名,不得羞慚死?我怎麼有臉去面對媽媽那張寄予重託的臉?孩子這麼一想,就會造成大考大滑坡,小考小失常的局面,就會陷入一到關鍵時刻就腦子糊塗掉鏈子的怪圈。

4.對孩子的學習事無鉅細都要代管

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管是預習的監督,還是作業的檢查,不管是背誦的推進,還是複習的細節,都要圍追堵截,一一追問,一一落實,一點自主的空間也不給孩子。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培育孩子學習的內生動力要講方法

1.為孩子窺看成年生活提供一個“門孔”

其實,父母的職業,就是孩子近距離觀察現實生活的一個“門孔”:成年人將怎樣面對層出不窮的任務,憑責任心分清楚工作的輕重緩急;成年人要怎樣耐心細緻地面對服務的對象,創造自己的好口碑……

在孩子放學後,帶孩子上班或加班,就是給孩子一個契機,讓他目睹一下勞動的甘苦。他喜歡爸媽的這個職業嗎?他不喜歡的理由是什麼?經常與孩子談論這一問題,就是讓他慢慢體會到,今日之學習成長,是為未來的事業選擇做準備。

2.切勿把家長的獎賞與成績掛鉤

孩子考了好成績,是為他自己長本事,為他自己的未來添磚加瓦,不是為博得家長的歡心,不是為給家長一個交代,把好成績與各項物質獎懲掛鉤,就是混淆了兩者的關係。

如果物質獎勵太頻繁,獲得家長浮誇的表揚太輕而易舉,孩子的大腦皮層中就會形成“潛伏抑制”,所謂的“潛伏抑制”就是從條件反射試驗中得到的教訓:如果動物在形成敲鈴餵食的條件反射之前,聽到過太多的鈴聲,那麼,你怎麼樣敲鈴它也無動於衷。以後再來這一套,他就表現疲沓且無動於衷了。

3.當孩子學業有勝敗時家長要榮辱不驚

孩子成績好的時候家長不要忘乎所以,因為孩子不是為你學的,孩子的進步也不是你的成就;孩子成績有所滑坡時,家長也不要像自己遭受慘敗一樣情緒失控、氣急敗壞。

孩子沒考好,自己若是不難過,家長難過有什麼用?如果孩子很長時間難過得茶飯不思,說明孩子的得失心已經很重,學業負擔已經給他留下了一定的心理陰影,家長為何還要火上澆油?

"

更多資料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小學資源園地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相信不少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認為好好學習都是為了父母,並沒有意識到學習真正是為了自己。那麼該如何扭轉這種現狀?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孩子學習的外在動力強旺,會導致內在動力萎縮

孩子的學習動力其實有兩種,一種是內生動力,一種是外在動力。兒童行為與心理學家有一個驚人的發現:這兩種動力就像緊挨在一起生長的兩棵大樹,它們的生長經常不是同步的,而是此消彼長的。換言之,如果學習動力都是外界的力量所給予,那麼造成的狀況往往是孩子內在學習動力的萎縮。

如今孩子學習的外在動力,在很多家庭已經表現得不能再強旺了。不管是雙休日還是節假日,不管是寒風凜冽還是酷暑當頭,都可以看到家長車載手推,運送睡眼惺忪的孩子四處上輔導班;家長用電動車馱著孩子上下學,一路上都在嚴厲拷問孩子的功課,到了家中,哪怕沒有時間做飯洗衣,也要呼喝孩子好好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學習上。

如此一來,孩子學習的外在動力躥生成為一個巨人,而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卻萎縮成一個侏儒。孩子常常在嚴厲的管束、無邊的壓抑中生出逆反心理。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父母的哪些做法會打滅了孩子學習的內生動力

1.情緒完全被孩子的成績帶跑

不知道你家是否是這種狀況:家長的喜怒哀樂全被孩子的成績左右,孩子考好了,家長比自己升職加薪還要喜出望外;孩子沒考好,家長就垂頭喪氣。

這樣的表現成為常態後,孩子一考試就感到有芒刺在背,滿手都是冷汗。時間一長,孩子覺得學習是為媽媽學的。朋友家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小姑娘沒有考好,媽媽想到這一年來風裡來雨裡去馱女兒四處上課的辛苦,氣惱兼傷心,不禁號啕大哭。小姑娘很鎮定地站著給媽媽遞紙巾,反而勸慰她說:

媽媽,學習是我的事又不是你的事,你幹嘛這麼經不起打擊?你一個快40歲的人了能不能遇事鎮定點兒?一次月考就把你搞成這樣,以後萬一我中考、高考沒考好你怎麼辦?哪個成功者不是失敗了很多次的?連我們老師也說,考試有難有易,就是一個階段性的檢測,一定要儘快從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心態中走出來……

女兒的話,在媽媽的心中猶如轟響一個炸雷,促使她思考自己認識上的盲區:孩子的學習,究竟是為她自己,還是為家長的臉面?孩子的學習,究竟是為她的全面成長,還是隻為一個掙臉的分數?

2.把孩子的成績與物質獎懲掛鉤

相信不少家長都會給孩子制訂很多贏得物質獎勵的規則,比如功課考到多少分、多少名會獎勵給孩子什麼或者滿足孩子什麼條件。制訂這樣獎懲政策的家長一定洋洋得意,因為一開始,孩子為了物質獎勵確實是好好學習了一陣。

可是最多過了6個月,同等力度的獎懲已經觸動不了孩子的心,他便開始恢復“老油條”的脾性,家長盯一盯,他被動推進一下,家長一沒留神督促,他馬上開小差,還想出了“長時間蹲馬桶看動漫”“長時間洗澡拖延寫作業”“假裝吃水果蹭電視看”這些獨到的偷懶怠工方式。

3.把自身不求上進歸咎於孩子

“自從孩子進了小升初的磨道,我就推掉了所有的進修和加班,工作上也得過且過。”

“你這些犧牲算個啥,我一個好閨蜜,為了緊盯孩子的學習,把開得很紅火的咖啡館都關掉了;我還有一個姐妹,連單位公派去美國讀MBA的機會都放棄了。”

孩子要是懂事,一定會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天哪,媽媽為我犧牲那麼多,我要是考不進前五名,不得羞慚死?我怎麼有臉去面對媽媽那張寄予重託的臉?孩子這麼一想,就會造成大考大滑坡,小考小失常的局面,就會陷入一到關鍵時刻就腦子糊塗掉鏈子的怪圈。

4.對孩子的學習事無鉅細都要代管

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管是預習的監督,還是作業的檢查,不管是背誦的推進,還是複習的細節,都要圍追堵截,一一追問,一一落實,一點自主的空間也不給孩子。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培育孩子學習的內生動力要講方法

1.為孩子窺看成年生活提供一個“門孔”

其實,父母的職業,就是孩子近距離觀察現實生活的一個“門孔”:成年人將怎樣面對層出不窮的任務,憑責任心分清楚工作的輕重緩急;成年人要怎樣耐心細緻地面對服務的對象,創造自己的好口碑……

在孩子放學後,帶孩子上班或加班,就是給孩子一個契機,讓他目睹一下勞動的甘苦。他喜歡爸媽的這個職業嗎?他不喜歡的理由是什麼?經常與孩子談論這一問題,就是讓他慢慢體會到,今日之學習成長,是為未來的事業選擇做準備。

2.切勿把家長的獎賞與成績掛鉤

孩子考了好成績,是為他自己長本事,為他自己的未來添磚加瓦,不是為博得家長的歡心,不是為給家長一個交代,把好成績與各項物質獎懲掛鉤,就是混淆了兩者的關係。

如果物質獎勵太頻繁,獲得家長浮誇的表揚太輕而易舉,孩子的大腦皮層中就會形成“潛伏抑制”,所謂的“潛伏抑制”就是從條件反射試驗中得到的教訓:如果動物在形成敲鈴餵食的條件反射之前,聽到過太多的鈴聲,那麼,你怎麼樣敲鈴它也無動於衷。以後再來這一套,他就表現疲沓且無動於衷了。

3.當孩子學業有勝敗時家長要榮辱不驚

孩子成績好的時候家長不要忘乎所以,因為孩子不是為你學的,孩子的進步也不是你的成就;孩子成績有所滑坡時,家長也不要像自己遭受慘敗一樣情緒失控、氣急敗壞。

孩子沒考好,自己若是不難過,家長難過有什麼用?如果孩子很長時間難過得茶飯不思,說明孩子的得失心已經很重,學業負擔已經給他留下了一定的心理陰影,家長為何還要火上澆油?

如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這4件事家長別做

解決內生動力,要捨得放手

把孩子的一切吃喝拉撒都服侍好,為了24小時陪讀、陪寫作業,家長放棄自己的事業追求、朋友交往,放棄培育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樣的貼身緊逼,事實上就是沒命地讓學習的外在動力遮蔽了孩子的心靈空間。

外力太猛,等於把孩子學習的內生動力完全打壓了,孩子每天被嚴格監控,處於動輒得咎的狀態,不對學習超級反感才怪。

總之,只有你放出這樣的信息——孩子,媽媽並不能為你的未來撐起保護傘,學習,就是你一根傘骨、一根傘骨地積攢自己遮風避雨的本錢,孩子才會意識到,學習,是安身立命的需要,是未來生活最關鍵的基石,是他必須去面對的挑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