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不完美媽媽 發現佩奇 經濟 大手牽萌娃 2019-09-17
"

昨天下班回家,在公交車上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

媽媽:“一會兒到家,你先把寫字桌給收拾一下,再寫作業。早上我出門的時候看到桌子上太亂了。”

男孩:“收拾桌子你能給我多少錢?”

媽媽:“收拾你的桌子還需要給你錢嗎?”

男孩:“之前約定好的呀,你說我做家務,你就獎勵我。你是要反悔嗎?”

男孩偏著頭望著媽媽,媽媽哭笑不得,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

昨天下班回家,在公交車上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

媽媽:“一會兒到家,你先把寫字桌給收拾一下,再寫作業。早上我出門的時候看到桌子上太亂了。”

男孩:“收拾桌子你能給我多少錢?”

媽媽:“收拾你的桌子還需要給你錢嗎?”

男孩:“之前約定好的呀,你說我做家務,你就獎勵我。你是要反悔嗎?”

男孩偏著頭望著媽媽,媽媽哭笑不得,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關於讓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我們的初衷大多是為了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掙錢的不容易。

在這個對孩子來說“人人有獎”的時代,有的父母,以金錢作為孩子做家務的回報,以求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

有的父母,則把這當做財商的訓練,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勞動是怎樣產生價值的。

"

昨天下班回家,在公交車上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

媽媽:“一會兒到家,你先把寫字桌給收拾一下,再寫作業。早上我出門的時候看到桌子上太亂了。”

男孩:“收拾桌子你能給我多少錢?”

媽媽:“收拾你的桌子還需要給你錢嗎?”

男孩:“之前約定好的呀,你說我做家務,你就獎勵我。你是要反悔嗎?”

男孩偏著頭望著媽媽,媽媽哭笑不得,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關於讓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我們的初衷大多是為了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掙錢的不容易。

在這個對孩子來說“人人有獎”的時代,有的父母,以金錢作為孩子做家務的回報,以求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

有的父母,則把這當做財商的訓練,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勞動是怎樣產生價值的。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1

可是,父母對孩子的金錢激勵,卻在無意之中產生了新的弊端。

弊端1:給了孩子討價還價的條件。

前兩天看到,一位媽媽發了一條朋友圈:

“我讓女兒下樓去扔垃圾,她說她今天不想賺那一塊錢。不過,她的錢夠了,可以給我一塊,讓我去。這是套路與反套路嗎?”

父母讓孩子參與家務,並支付一定的報酬,這就相當於給到了孩子一種選擇的權利:做與不做,以怎樣的態度去做。

●“不給錢,不家務”:當孩子習慣了事事有獎,做事的目的性可能會變得更功利,用市場價值去衡量家庭價值。

●討價還價:當父母給出的報酬不足以對他產生激勵,達到他心中的“標價”時,孩子可能會斤斤計較,或者直接撂挑子,放棄獲得這份報酬。

"

昨天下班回家,在公交車上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

媽媽:“一會兒到家,你先把寫字桌給收拾一下,再寫作業。早上我出門的時候看到桌子上太亂了。”

男孩:“收拾桌子你能給我多少錢?”

媽媽:“收拾你的桌子還需要給你錢嗎?”

男孩:“之前約定好的呀,你說我做家務,你就獎勵我。你是要反悔嗎?”

男孩偏著頭望著媽媽,媽媽哭笑不得,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關於讓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我們的初衷大多是為了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掙錢的不容易。

在這個對孩子來說“人人有獎”的時代,有的父母,以金錢作為孩子做家務的回報,以求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

有的父母,則把這當做財商的訓練,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勞動是怎樣產生價值的。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1

可是,父母對孩子的金錢激勵,卻在無意之中產生了新的弊端。

弊端1:給了孩子討價還價的條件。

前兩天看到,一位媽媽發了一條朋友圈:

“我讓女兒下樓去扔垃圾,她說她今天不想賺那一塊錢。不過,她的錢夠了,可以給我一塊,讓我去。這是套路與反套路嗎?”

父母讓孩子參與家務,並支付一定的報酬,這就相當於給到了孩子一種選擇的權利:做與不做,以怎樣的態度去做。

●“不給錢,不家務”:當孩子習慣了事事有獎,做事的目的性可能會變得更功利,用市場價值去衡量家庭價值。

●討價還價:當父母給出的報酬不足以對他產生激勵,達到他心中的“標價”時,孩子可能會斤斤計較,或者直接撂挑子,放棄獲得這份報酬。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2:降低了孩子在家務中的責任感

一天,嘟嘟奶奶在樓道遇到了鄰居,手上大包小包的全是東西。旁邊12歲的孩子卻一副“甩手掌櫃”的樣子。嘟嘟奶奶便順口說道:“都長這麼高了,還不快幫你媽拎一點。“結果小孩子直接回了一句:“又不是我的東西,又沒給我錢,我不拎。”嘟嘟奶奶一到家,便撇著嘴說:“嘖嘖,現在的小孩不得了,還知道和父母談錢咯”。

孩子作為家庭成員中的一員,參與和承擔家庭活動,這既是他們的權利,也是他們的責任。在家務中談金錢,會讓孩子產生有報酬的家務與我有關,其他家務與我無關的心態。

"

昨天下班回家,在公交車上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

媽媽:“一會兒到家,你先把寫字桌給收拾一下,再寫作業。早上我出門的時候看到桌子上太亂了。”

男孩:“收拾桌子你能給我多少錢?”

媽媽:“收拾你的桌子還需要給你錢嗎?”

男孩:“之前約定好的呀,你說我做家務,你就獎勵我。你是要反悔嗎?”

男孩偏著頭望著媽媽,媽媽哭笑不得,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關於讓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我們的初衷大多是為了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掙錢的不容易。

在這個對孩子來說“人人有獎”的時代,有的父母,以金錢作為孩子做家務的回報,以求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

有的父母,則把這當做財商的訓練,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勞動是怎樣產生價值的。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1

可是,父母對孩子的金錢激勵,卻在無意之中產生了新的弊端。

弊端1:給了孩子討價還價的條件。

前兩天看到,一位媽媽發了一條朋友圈:

“我讓女兒下樓去扔垃圾,她說她今天不想賺那一塊錢。不過,她的錢夠了,可以給我一塊,讓我去。這是套路與反套路嗎?”

父母讓孩子參與家務,並支付一定的報酬,這就相當於給到了孩子一種選擇的權利:做與不做,以怎樣的態度去做。

●“不給錢,不家務”:當孩子習慣了事事有獎,做事的目的性可能會變得更功利,用市場價值去衡量家庭價值。

●討價還價:當父母給出的報酬不足以對他產生激勵,達到他心中的“標價”時,孩子可能會斤斤計較,或者直接撂挑子,放棄獲得這份報酬。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2:降低了孩子在家務中的責任感

一天,嘟嘟奶奶在樓道遇到了鄰居,手上大包小包的全是東西。旁邊12歲的孩子卻一副“甩手掌櫃”的樣子。嘟嘟奶奶便順口說道:“都長這麼高了,還不快幫你媽拎一點。“結果小孩子直接回了一句:“又不是我的東西,又沒給我錢,我不拎。”嘟嘟奶奶一到家,便撇著嘴說:“嘖嘖,現在的小孩不得了,還知道和父母談錢咯”。

孩子作為家庭成員中的一員,參與和承擔家庭活動,這既是他們的權利,也是他們的責任。在家務中談金錢,會讓孩子產生有報酬的家務與我有關,其他家務與我無關的心態。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3:容易讓孩子忽視了家務之中“愛”的感受。

設想一下,一家人一起分工,做大掃除時的場面,雖辛苦、忙碌,卻是一家人齊心協力的去完成一件事情,所以回想起來讓人倍感溫馨。

愛人間,親子間,相互關懷,相互體諒,這種暖意,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可當孩子用勞動來掙錢時,其中的親子關係就變成了交換關係。孩子更多的是去考慮勞動和金錢之間交換的公平性,很難更深入的去感受家務背後的家庭價值。

"

昨天下班回家,在公交車上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

媽媽:“一會兒到家,你先把寫字桌給收拾一下,再寫作業。早上我出門的時候看到桌子上太亂了。”

男孩:“收拾桌子你能給我多少錢?”

媽媽:“收拾你的桌子還需要給你錢嗎?”

男孩:“之前約定好的呀,你說我做家務,你就獎勵我。你是要反悔嗎?”

男孩偏著頭望著媽媽,媽媽哭笑不得,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關於讓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我們的初衷大多是為了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掙錢的不容易。

在這個對孩子來說“人人有獎”的時代,有的父母,以金錢作為孩子做家務的回報,以求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

有的父母,則把這當做財商的訓練,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勞動是怎樣產生價值的。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1

可是,父母對孩子的金錢激勵,卻在無意之中產生了新的弊端。

弊端1:給了孩子討價還價的條件。

前兩天看到,一位媽媽發了一條朋友圈:

“我讓女兒下樓去扔垃圾,她說她今天不想賺那一塊錢。不過,她的錢夠了,可以給我一塊,讓我去。這是套路與反套路嗎?”

父母讓孩子參與家務,並支付一定的報酬,這就相當於給到了孩子一種選擇的權利:做與不做,以怎樣的態度去做。

●“不給錢,不家務”:當孩子習慣了事事有獎,做事的目的性可能會變得更功利,用市場價值去衡量家庭價值。

●討價還價:當父母給出的報酬不足以對他產生激勵,達到他心中的“標價”時,孩子可能會斤斤計較,或者直接撂挑子,放棄獲得這份報酬。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2:降低了孩子在家務中的責任感

一天,嘟嘟奶奶在樓道遇到了鄰居,手上大包小包的全是東西。旁邊12歲的孩子卻一副“甩手掌櫃”的樣子。嘟嘟奶奶便順口說道:“都長這麼高了,還不快幫你媽拎一點。“結果小孩子直接回了一句:“又不是我的東西,又沒給我錢,我不拎。”嘟嘟奶奶一到家,便撇著嘴說:“嘖嘖,現在的小孩不得了,還知道和父母談錢咯”。

孩子作為家庭成員中的一員,參與和承擔家庭活動,這既是他們的權利,也是他們的責任。在家務中談金錢,會讓孩子產生有報酬的家務與我有關,其他家務與我無關的心態。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3:容易讓孩子忽視了家務之中“愛”的感受。

設想一下,一家人一起分工,做大掃除時的場面,雖辛苦、忙碌,卻是一家人齊心協力的去完成一件事情,所以回想起來讓人倍感溫馨。

愛人間,親子間,相互關懷,相互體諒,這種暖意,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可當孩子用勞動來掙錢時,其中的親子關係就變成了交換關係。孩子更多的是去考慮勞動和金錢之間交換的公平性,很難更深入的去感受家務背後的家庭價值。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2

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弊端呢?

1.孩子對金錢的認識還比較粗淺

我們家長可以發現,隨著孩子物權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有些孩子對自己所得到的和擁有的錢,表現得特別在意,甚至很明確的表示"錢是我的"。

但兒童各方面都還處於發展時期,他們對金錢的理解還比較表面化,還不足以讓他們對金錢達到理性的認識。

美國財務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中提到,兒童對經濟問題的理解力在12歲左右時,才會"基本成熟"。

我們父母把錢和家務掛鉤的做法,在初期,可能會看到孩子積極地參與到了家務中,但這往往是短時的效應。

長期被金錢獎勵的孩子,並不能體會到父母的苦心,更多的是看到了一個賺錢的途徑。

"

昨天下班回家,在公交車上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

媽媽:“一會兒到家,你先把寫字桌給收拾一下,再寫作業。早上我出門的時候看到桌子上太亂了。”

男孩:“收拾桌子你能給我多少錢?”

媽媽:“收拾你的桌子還需要給你錢嗎?”

男孩:“之前約定好的呀,你說我做家務,你就獎勵我。你是要反悔嗎?”

男孩偏著頭望著媽媽,媽媽哭笑不得,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關於讓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我們的初衷大多是為了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掙錢的不容易。

在這個對孩子來說“人人有獎”的時代,有的父母,以金錢作為孩子做家務的回報,以求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

有的父母,則把這當做財商的訓練,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勞動是怎樣產生價值的。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1

可是,父母對孩子的金錢激勵,卻在無意之中產生了新的弊端。

弊端1:給了孩子討價還價的條件。

前兩天看到,一位媽媽發了一條朋友圈:

“我讓女兒下樓去扔垃圾,她說她今天不想賺那一塊錢。不過,她的錢夠了,可以給我一塊,讓我去。這是套路與反套路嗎?”

父母讓孩子參與家務,並支付一定的報酬,這就相當於給到了孩子一種選擇的權利:做與不做,以怎樣的態度去做。

●“不給錢,不家務”:當孩子習慣了事事有獎,做事的目的性可能會變得更功利,用市場價值去衡量家庭價值。

●討價還價:當父母給出的報酬不足以對他產生激勵,達到他心中的“標價”時,孩子可能會斤斤計較,或者直接撂挑子,放棄獲得這份報酬。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2:降低了孩子在家務中的責任感

一天,嘟嘟奶奶在樓道遇到了鄰居,手上大包小包的全是東西。旁邊12歲的孩子卻一副“甩手掌櫃”的樣子。嘟嘟奶奶便順口說道:“都長這麼高了,還不快幫你媽拎一點。“結果小孩子直接回了一句:“又不是我的東西,又沒給我錢,我不拎。”嘟嘟奶奶一到家,便撇著嘴說:“嘖嘖,現在的小孩不得了,還知道和父母談錢咯”。

孩子作為家庭成員中的一員,參與和承擔家庭活動,這既是他們的權利,也是他們的責任。在家務中談金錢,會讓孩子產生有報酬的家務與我有關,其他家務與我無關的心態。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3:容易讓孩子忽視了家務之中“愛”的感受。

設想一下,一家人一起分工,做大掃除時的場面,雖辛苦、忙碌,卻是一家人齊心協力的去完成一件事情,所以回想起來讓人倍感溫馨。

愛人間,親子間,相互關懷,相互體諒,這種暖意,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可當孩子用勞動來掙錢時,其中的親子關係就變成了交換關係。孩子更多的是去考慮勞動和金錢之間交換的公平性,很難更深入的去感受家務背後的家庭價值。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2

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弊端呢?

1.孩子對金錢的認識還比較粗淺

我們家長可以發現,隨著孩子物權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有些孩子對自己所得到的和擁有的錢,表現得特別在意,甚至很明確的表示"錢是我的"。

但兒童各方面都還處於發展時期,他們對金錢的理解還比較表面化,還不足以讓他們對金錢達到理性的認識。

美國財務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中提到,兒童對經濟問題的理解力在12歲左右時,才會"基本成熟"。

我們父母把錢和家務掛鉤的做法,在初期,可能會看到孩子積極地參與到了家務中,但這往往是短時的效應。

長期被金錢獎勵的孩子,並不能體會到父母的苦心,更多的是看到了一個賺錢的途徑。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2.金錢作獎勵,讓孩子的內部動機轉變成了外部動機。

心理學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個實驗。它分三個階段讓大學生在教室裡做有趣的智力難題。

▼第一階段:所有人都沒有獎勵。

▼第二階段:他將大學生分兩組。一組在完成難題後可以得到一美元的獎勵,另一組,仍然沒有獎勵。

▼第三階段:兩組人,自由休息,休息期間自主選擇是否去解題。

觀察發現,在第二階段,十分努力的“被獎勵組”,很少有人選擇繼續解題。反倒是,在第二階段,沒有得到獎勵的被測試者,有更多人願意花時間,努力解題。

因此,德西得到這樣的結論:

一項愉快的活動。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獎金)。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心理學家萊珀,也在1973年提出了相似的理論,被稱為“過分肯定效應”,主要討論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的關係問題。他認為,外部動機(獎勵)會影響活動中的內部動機(對活動本身的興趣),使活動成為一項達到目的(獲得獎勵)的手段。

現在,我們結合到“做家務”這件事情中來看看。

家務中的挑戰、好奇、控制感,都能成為孩子產生內部動機的來源,這時的孩子是把完成、妥善做好家務作為目的。可當孩子把家務作為獲得報酬的手段時,他們的目的則變成了獲得金錢。那麼,他對家務本身的熱情也就降低了,他的滿足感,或成就感不再來自於家務,而來自於報酬的有無和多少。

"

昨天下班回家,在公交車上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

媽媽:“一會兒到家,你先把寫字桌給收拾一下,再寫作業。早上我出門的時候看到桌子上太亂了。”

男孩:“收拾桌子你能給我多少錢?”

媽媽:“收拾你的桌子還需要給你錢嗎?”

男孩:“之前約定好的呀,你說我做家務,你就獎勵我。你是要反悔嗎?”

男孩偏著頭望著媽媽,媽媽哭笑不得,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關於讓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我們的初衷大多是為了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掙錢的不容易。

在這個對孩子來說“人人有獎”的時代,有的父母,以金錢作為孩子做家務的回報,以求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

有的父母,則把這當做財商的訓練,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勞動是怎樣產生價值的。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1

可是,父母對孩子的金錢激勵,卻在無意之中產生了新的弊端。

弊端1:給了孩子討價還價的條件。

前兩天看到,一位媽媽發了一條朋友圈:

“我讓女兒下樓去扔垃圾,她說她今天不想賺那一塊錢。不過,她的錢夠了,可以給我一塊,讓我去。這是套路與反套路嗎?”

父母讓孩子參與家務,並支付一定的報酬,這就相當於給到了孩子一種選擇的權利:做與不做,以怎樣的態度去做。

●“不給錢,不家務”:當孩子習慣了事事有獎,做事的目的性可能會變得更功利,用市場價值去衡量家庭價值。

●討價還價:當父母給出的報酬不足以對他產生激勵,達到他心中的“標價”時,孩子可能會斤斤計較,或者直接撂挑子,放棄獲得這份報酬。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2:降低了孩子在家務中的責任感

一天,嘟嘟奶奶在樓道遇到了鄰居,手上大包小包的全是東西。旁邊12歲的孩子卻一副“甩手掌櫃”的樣子。嘟嘟奶奶便順口說道:“都長這麼高了,還不快幫你媽拎一點。“結果小孩子直接回了一句:“又不是我的東西,又沒給我錢,我不拎。”嘟嘟奶奶一到家,便撇著嘴說:“嘖嘖,現在的小孩不得了,還知道和父母談錢咯”。

孩子作為家庭成員中的一員,參與和承擔家庭活動,這既是他們的權利,也是他們的責任。在家務中談金錢,會讓孩子產生有報酬的家務與我有關,其他家務與我無關的心態。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3:容易讓孩子忽視了家務之中“愛”的感受。

設想一下,一家人一起分工,做大掃除時的場面,雖辛苦、忙碌,卻是一家人齊心協力的去完成一件事情,所以回想起來讓人倍感溫馨。

愛人間,親子間,相互關懷,相互體諒,這種暖意,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可當孩子用勞動來掙錢時,其中的親子關係就變成了交換關係。孩子更多的是去考慮勞動和金錢之間交換的公平性,很難更深入的去感受家務背後的家庭價值。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2

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弊端呢?

1.孩子對金錢的認識還比較粗淺

我們家長可以發現,隨著孩子物權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有些孩子對自己所得到的和擁有的錢,表現得特別在意,甚至很明確的表示"錢是我的"。

但兒童各方面都還處於發展時期,他們對金錢的理解還比較表面化,還不足以讓他們對金錢達到理性的認識。

美國財務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中提到,兒童對經濟問題的理解力在12歲左右時,才會"基本成熟"。

我們父母把錢和家務掛鉤的做法,在初期,可能會看到孩子積極地參與到了家務中,但這往往是短時的效應。

長期被金錢獎勵的孩子,並不能體會到父母的苦心,更多的是看到了一個賺錢的途徑。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2.金錢作獎勵,讓孩子的內部動機轉變成了外部動機。

心理學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個實驗。它分三個階段讓大學生在教室裡做有趣的智力難題。

▼第一階段:所有人都沒有獎勵。

▼第二階段:他將大學生分兩組。一組在完成難題後可以得到一美元的獎勵,另一組,仍然沒有獎勵。

▼第三階段:兩組人,自由休息,休息期間自主選擇是否去解題。

觀察發現,在第二階段,十分努力的“被獎勵組”,很少有人選擇繼續解題。反倒是,在第二階段,沒有得到獎勵的被測試者,有更多人願意花時間,努力解題。

因此,德西得到這樣的結論:

一項愉快的活動。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獎金)。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心理學家萊珀,也在1973年提出了相似的理論,被稱為“過分肯定效應”,主要討論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的關係問題。他認為,外部動機(獎勵)會影響活動中的內部動機(對活動本身的興趣),使活動成為一項達到目的(獲得獎勵)的手段。

現在,我們結合到“做家務”這件事情中來看看。

家務中的挑戰、好奇、控制感,都能成為孩子產生內部動機的來源,這時的孩子是把完成、妥善做好家務作為目的。可當孩子把家務作為獲得報酬的手段時,他們的目的則變成了獲得金錢。那麼,他對家務本身的熱情也就降低了,他的滿足感,或成就感不再來自於家務,而來自於報酬的有無和多少。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3

若拋開金錢獎勵,父母怎麼讓孩子在勞動中獲取價值呢?

1. 在家之外,通過勞動掙錢。

所有的貨幣的流通和價值的交換本就是在市場中進行的,無論是商品還是服務,都是要面向客戶的,另外,定價也是有規律的,它涉及到周圍環境對價格的調控。

如果父母想從小鍛鍊孩子的財商,讓孩子從勞動中體驗收穫。那麼可以把這個過程轉移到家庭之外。比如,讓孩子參加賣報活動、跳蚤市場等。

"

昨天下班回家,在公交車上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

媽媽:“一會兒到家,你先把寫字桌給收拾一下,再寫作業。早上我出門的時候看到桌子上太亂了。”

男孩:“收拾桌子你能給我多少錢?”

媽媽:“收拾你的桌子還需要給你錢嗎?”

男孩:“之前約定好的呀,你說我做家務,你就獎勵我。你是要反悔嗎?”

男孩偏著頭望著媽媽,媽媽哭笑不得,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關於讓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我們的初衷大多是為了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掙錢的不容易。

在這個對孩子來說“人人有獎”的時代,有的父母,以金錢作為孩子做家務的回報,以求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

有的父母,則把這當做財商的訓練,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勞動是怎樣產生價值的。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1

可是,父母對孩子的金錢激勵,卻在無意之中產生了新的弊端。

弊端1:給了孩子討價還價的條件。

前兩天看到,一位媽媽發了一條朋友圈:

“我讓女兒下樓去扔垃圾,她說她今天不想賺那一塊錢。不過,她的錢夠了,可以給我一塊,讓我去。這是套路與反套路嗎?”

父母讓孩子參與家務,並支付一定的報酬,這就相當於給到了孩子一種選擇的權利:做與不做,以怎樣的態度去做。

●“不給錢,不家務”:當孩子習慣了事事有獎,做事的目的性可能會變得更功利,用市場價值去衡量家庭價值。

●討價還價:當父母給出的報酬不足以對他產生激勵,達到他心中的“標價”時,孩子可能會斤斤計較,或者直接撂挑子,放棄獲得這份報酬。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2:降低了孩子在家務中的責任感

一天,嘟嘟奶奶在樓道遇到了鄰居,手上大包小包的全是東西。旁邊12歲的孩子卻一副“甩手掌櫃”的樣子。嘟嘟奶奶便順口說道:“都長這麼高了,還不快幫你媽拎一點。“結果小孩子直接回了一句:“又不是我的東西,又沒給我錢,我不拎。”嘟嘟奶奶一到家,便撇著嘴說:“嘖嘖,現在的小孩不得了,還知道和父母談錢咯”。

孩子作為家庭成員中的一員,參與和承擔家庭活動,這既是他們的權利,也是他們的責任。在家務中談金錢,會讓孩子產生有報酬的家務與我有關,其他家務與我無關的心態。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3:容易讓孩子忽視了家務之中“愛”的感受。

設想一下,一家人一起分工,做大掃除時的場面,雖辛苦、忙碌,卻是一家人齊心協力的去完成一件事情,所以回想起來讓人倍感溫馨。

愛人間,親子間,相互關懷,相互體諒,這種暖意,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可當孩子用勞動來掙錢時,其中的親子關係就變成了交換關係。孩子更多的是去考慮勞動和金錢之間交換的公平性,很難更深入的去感受家務背後的家庭價值。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2

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弊端呢?

1.孩子對金錢的認識還比較粗淺

我們家長可以發現,隨著孩子物權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有些孩子對自己所得到的和擁有的錢,表現得特別在意,甚至很明確的表示"錢是我的"。

但兒童各方面都還處於發展時期,他們對金錢的理解還比較表面化,還不足以讓他們對金錢達到理性的認識。

美國財務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中提到,兒童對經濟問題的理解力在12歲左右時,才會"基本成熟"。

我們父母把錢和家務掛鉤的做法,在初期,可能會看到孩子積極地參與到了家務中,但這往往是短時的效應。

長期被金錢獎勵的孩子,並不能體會到父母的苦心,更多的是看到了一個賺錢的途徑。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2.金錢作獎勵,讓孩子的內部動機轉變成了外部動機。

心理學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個實驗。它分三個階段讓大學生在教室裡做有趣的智力難題。

▼第一階段:所有人都沒有獎勵。

▼第二階段:他將大學生分兩組。一組在完成難題後可以得到一美元的獎勵,另一組,仍然沒有獎勵。

▼第三階段:兩組人,自由休息,休息期間自主選擇是否去解題。

觀察發現,在第二階段,十分努力的“被獎勵組”,很少有人選擇繼續解題。反倒是,在第二階段,沒有得到獎勵的被測試者,有更多人願意花時間,努力解題。

因此,德西得到這樣的結論:

一項愉快的活動。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獎金)。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心理學家萊珀,也在1973年提出了相似的理論,被稱為“過分肯定效應”,主要討論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的關係問題。他認為,外部動機(獎勵)會影響活動中的內部動機(對活動本身的興趣),使活動成為一項達到目的(獲得獎勵)的手段。

現在,我們結合到“做家務”這件事情中來看看。

家務中的挑戰、好奇、控制感,都能成為孩子產生內部動機的來源,這時的孩子是把完成、妥善做好家務作為目的。可當孩子把家務作為獲得報酬的手段時,他們的目的則變成了獲得金錢。那麼,他對家務本身的熱情也就降低了,他的滿足感,或成就感不再來自於家務,而來自於報酬的有無和多少。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3

若拋開金錢獎勵,父母怎麼讓孩子在勞動中獲取價值呢?

1. 在家之外,通過勞動掙錢。

所有的貨幣的流通和價值的交換本就是在市場中進行的,無論是商品還是服務,都是要面向客戶的,另外,定價也是有規律的,它涉及到周圍環境對價格的調控。

如果父母想從小鍛鍊孩子的財商,讓孩子從勞動中體驗收穫。那麼可以把這個過程轉移到家庭之外。比如,讓孩子參加賣報活動、跳蚤市場等。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2.以關懷迴應勞動價值。

父母在打掃房間後,可以告訴孩子,“媽媽想休息一下,你能幫我捶捶腿嗎?”

當孩子在家裡付出了勞動後,我們也可以給他一個擁抱,或倒一杯果汁。

家人間的相互服務和關懷,是一種加深聯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既體會了妥善完成工作的成就感,也感受到了家人間的相互支持,這才是做家務最大的意義。

"

昨天下班回家,在公交車上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

媽媽:“一會兒到家,你先把寫字桌給收拾一下,再寫作業。早上我出門的時候看到桌子上太亂了。”

男孩:“收拾桌子你能給我多少錢?”

媽媽:“收拾你的桌子還需要給你錢嗎?”

男孩:“之前約定好的呀,你說我做家務,你就獎勵我。你是要反悔嗎?”

男孩偏著頭望著媽媽,媽媽哭笑不得,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關於讓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我們的初衷大多是為了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掙錢的不容易。

在這個對孩子來說“人人有獎”的時代,有的父母,以金錢作為孩子做家務的回報,以求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

有的父母,則把這當做財商的訓練,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勞動是怎樣產生價值的。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1

可是,父母對孩子的金錢激勵,卻在無意之中產生了新的弊端。

弊端1:給了孩子討價還價的條件。

前兩天看到,一位媽媽發了一條朋友圈:

“我讓女兒下樓去扔垃圾,她說她今天不想賺那一塊錢。不過,她的錢夠了,可以給我一塊,讓我去。這是套路與反套路嗎?”

父母讓孩子參與家務,並支付一定的報酬,這就相當於給到了孩子一種選擇的權利:做與不做,以怎樣的態度去做。

●“不給錢,不家務”:當孩子習慣了事事有獎,做事的目的性可能會變得更功利,用市場價值去衡量家庭價值。

●討價還價:當父母給出的報酬不足以對他產生激勵,達到他心中的“標價”時,孩子可能會斤斤計較,或者直接撂挑子,放棄獲得這份報酬。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2:降低了孩子在家務中的責任感

一天,嘟嘟奶奶在樓道遇到了鄰居,手上大包小包的全是東西。旁邊12歲的孩子卻一副“甩手掌櫃”的樣子。嘟嘟奶奶便順口說道:“都長這麼高了,還不快幫你媽拎一點。“結果小孩子直接回了一句:“又不是我的東西,又沒給我錢,我不拎。”嘟嘟奶奶一到家,便撇著嘴說:“嘖嘖,現在的小孩不得了,還知道和父母談錢咯”。

孩子作為家庭成員中的一員,參與和承擔家庭活動,這既是他們的權利,也是他們的責任。在家務中談金錢,會讓孩子產生有報酬的家務與我有關,其他家務與我無關的心態。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3:容易讓孩子忽視了家務之中“愛”的感受。

設想一下,一家人一起分工,做大掃除時的場面,雖辛苦、忙碌,卻是一家人齊心協力的去完成一件事情,所以回想起來讓人倍感溫馨。

愛人間,親子間,相互關懷,相互體諒,這種暖意,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可當孩子用勞動來掙錢時,其中的親子關係就變成了交換關係。孩子更多的是去考慮勞動和金錢之間交換的公平性,很難更深入的去感受家務背後的家庭價值。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2

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弊端呢?

1.孩子對金錢的認識還比較粗淺

我們家長可以發現,隨著孩子物權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有些孩子對自己所得到的和擁有的錢,表現得特別在意,甚至很明確的表示"錢是我的"。

但兒童各方面都還處於發展時期,他們對金錢的理解還比較表面化,還不足以讓他們對金錢達到理性的認識。

美國財務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中提到,兒童對經濟問題的理解力在12歲左右時,才會"基本成熟"。

我們父母把錢和家務掛鉤的做法,在初期,可能會看到孩子積極地參與到了家務中,但這往往是短時的效應。

長期被金錢獎勵的孩子,並不能體會到父母的苦心,更多的是看到了一個賺錢的途徑。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2.金錢作獎勵,讓孩子的內部動機轉變成了外部動機。

心理學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個實驗。它分三個階段讓大學生在教室裡做有趣的智力難題。

▼第一階段:所有人都沒有獎勵。

▼第二階段:他將大學生分兩組。一組在完成難題後可以得到一美元的獎勵,另一組,仍然沒有獎勵。

▼第三階段:兩組人,自由休息,休息期間自主選擇是否去解題。

觀察發現,在第二階段,十分努力的“被獎勵組”,很少有人選擇繼續解題。反倒是,在第二階段,沒有得到獎勵的被測試者,有更多人願意花時間,努力解題。

因此,德西得到這樣的結論:

一項愉快的活動。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獎金)。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心理學家萊珀,也在1973年提出了相似的理論,被稱為“過分肯定效應”,主要討論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的關係問題。他認為,外部動機(獎勵)會影響活動中的內部動機(對活動本身的興趣),使活動成為一項達到目的(獲得獎勵)的手段。

現在,我們結合到“做家務”這件事情中來看看。

家務中的挑戰、好奇、控制感,都能成為孩子產生內部動機的來源,這時的孩子是把完成、妥善做好家務作為目的。可當孩子把家務作為獲得報酬的手段時,他們的目的則變成了獲得金錢。那麼,他對家務本身的熱情也就降低了,他的滿足感,或成就感不再來自於家務,而來自於報酬的有無和多少。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3

若拋開金錢獎勵,父母怎麼讓孩子在勞動中獲取價值呢?

1. 在家之外,通過勞動掙錢。

所有的貨幣的流通和價值的交換本就是在市場中進行的,無論是商品還是服務,都是要面向客戶的,另外,定價也是有規律的,它涉及到周圍環境對價格的調控。

如果父母想從小鍛鍊孩子的財商,讓孩子從勞動中體驗收穫。那麼可以把這個過程轉移到家庭之外。比如,讓孩子參加賣報活動、跳蚤市場等。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2.以關懷迴應勞動價值。

父母在打掃房間後,可以告訴孩子,“媽媽想休息一下,你能幫我捶捶腿嗎?”

當孩子在家裡付出了勞動後,我們也可以給他一個擁抱,或倒一杯果汁。

家人間的相互服務和關懷,是一種加深聯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既體會了妥善完成工作的成就感,也感受到了家人間的相互支持,這才是做家務最大的意義。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3.對勞動本身感興趣,體驗心流,樂於承擔責任。

越早讓孩子參加到家務中,孩子越容易從勞動活動本身,去發現樂趣,他們會把家務當做一種遊戲,潛移默化之中形成主動勞動的意識。

父母則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對孩子“放權”,我們可以通過4個步驟來讓孩子掌握做家務的基本技能:

●父母示範:我做你來觀察;

●父母參與:我們一起做;

●父母指導:你做我來搭把手;

●孩子獨立完成:你自己做。

在這些步驟中,孩子們體會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斷的提升。

從“我想試試”到“我能行”,是讓孩子從好奇心出發,獲得成就感的絕佳體驗。

內部動機的合理運用,同樣能調動孩子們的勞動熱情,並讓他們獲得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自我效能(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務、實現目標、把控局面),從內到外對孩子形成一個正向的助推。

"

昨天下班回家,在公交車上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

媽媽:“一會兒到家,你先把寫字桌給收拾一下,再寫作業。早上我出門的時候看到桌子上太亂了。”

男孩:“收拾桌子你能給我多少錢?”

媽媽:“收拾你的桌子還需要給你錢嗎?”

男孩:“之前約定好的呀,你說我做家務,你就獎勵我。你是要反悔嗎?”

男孩偏著頭望著媽媽,媽媽哭笑不得,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關於讓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我們的初衷大多是為了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掙錢的不容易。

在這個對孩子來說“人人有獎”的時代,有的父母,以金錢作為孩子做家務的回報,以求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

有的父母,則把這當做財商的訓練,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勞動是怎樣產生價值的。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1

可是,父母對孩子的金錢激勵,卻在無意之中產生了新的弊端。

弊端1:給了孩子討價還價的條件。

前兩天看到,一位媽媽發了一條朋友圈:

“我讓女兒下樓去扔垃圾,她說她今天不想賺那一塊錢。不過,她的錢夠了,可以給我一塊,讓我去。這是套路與反套路嗎?”

父母讓孩子參與家務,並支付一定的報酬,這就相當於給到了孩子一種選擇的權利:做與不做,以怎樣的態度去做。

●“不給錢,不家務”:當孩子習慣了事事有獎,做事的目的性可能會變得更功利,用市場價值去衡量家庭價值。

●討價還價:當父母給出的報酬不足以對他產生激勵,達到他心中的“標價”時,孩子可能會斤斤計較,或者直接撂挑子,放棄獲得這份報酬。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2:降低了孩子在家務中的責任感

一天,嘟嘟奶奶在樓道遇到了鄰居,手上大包小包的全是東西。旁邊12歲的孩子卻一副“甩手掌櫃”的樣子。嘟嘟奶奶便順口說道:“都長這麼高了,還不快幫你媽拎一點。“結果小孩子直接回了一句:“又不是我的東西,又沒給我錢,我不拎。”嘟嘟奶奶一到家,便撇著嘴說:“嘖嘖,現在的小孩不得了,還知道和父母談錢咯”。

孩子作為家庭成員中的一員,參與和承擔家庭活動,這既是他們的權利,也是他們的責任。在家務中談金錢,會讓孩子產生有報酬的家務與我有關,其他家務與我無關的心態。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3:容易讓孩子忽視了家務之中“愛”的感受。

設想一下,一家人一起分工,做大掃除時的場面,雖辛苦、忙碌,卻是一家人齊心協力的去完成一件事情,所以回想起來讓人倍感溫馨。

愛人間,親子間,相互關懷,相互體諒,這種暖意,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可當孩子用勞動來掙錢時,其中的親子關係就變成了交換關係。孩子更多的是去考慮勞動和金錢之間交換的公平性,很難更深入的去感受家務背後的家庭價值。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2

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弊端呢?

1.孩子對金錢的認識還比較粗淺

我們家長可以發現,隨著孩子物權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有些孩子對自己所得到的和擁有的錢,表現得特別在意,甚至很明確的表示"錢是我的"。

但兒童各方面都還處於發展時期,他們對金錢的理解還比較表面化,還不足以讓他們對金錢達到理性的認識。

美國財務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中提到,兒童對經濟問題的理解力在12歲左右時,才會"基本成熟"。

我們父母把錢和家務掛鉤的做法,在初期,可能會看到孩子積極地參與到了家務中,但這往往是短時的效應。

長期被金錢獎勵的孩子,並不能體會到父母的苦心,更多的是看到了一個賺錢的途徑。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2.金錢作獎勵,讓孩子的內部動機轉變成了外部動機。

心理學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個實驗。它分三個階段讓大學生在教室裡做有趣的智力難題。

▼第一階段:所有人都沒有獎勵。

▼第二階段:他將大學生分兩組。一組在完成難題後可以得到一美元的獎勵,另一組,仍然沒有獎勵。

▼第三階段:兩組人,自由休息,休息期間自主選擇是否去解題。

觀察發現,在第二階段,十分努力的“被獎勵組”,很少有人選擇繼續解題。反倒是,在第二階段,沒有得到獎勵的被測試者,有更多人願意花時間,努力解題。

因此,德西得到這樣的結論:

一項愉快的活動。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獎金)。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心理學家萊珀,也在1973年提出了相似的理論,被稱為“過分肯定效應”,主要討論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的關係問題。他認為,外部動機(獎勵)會影響活動中的內部動機(對活動本身的興趣),使活動成為一項達到目的(獲得獎勵)的手段。

現在,我們結合到“做家務”這件事情中來看看。

家務中的挑戰、好奇、控制感,都能成為孩子產生內部動機的來源,這時的孩子是把完成、妥善做好家務作為目的。可當孩子把家務作為獲得報酬的手段時,他們的目的則變成了獲得金錢。那麼,他對家務本身的熱情也就降低了,他的滿足感,或成就感不再來自於家務,而來自於報酬的有無和多少。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3

若拋開金錢獎勵,父母怎麼讓孩子在勞動中獲取價值呢?

1. 在家之外,通過勞動掙錢。

所有的貨幣的流通和價值的交換本就是在市場中進行的,無論是商品還是服務,都是要面向客戶的,另外,定價也是有規律的,它涉及到周圍環境對價格的調控。

如果父母想從小鍛鍊孩子的財商,讓孩子從勞動中體驗收穫。那麼可以把這個過程轉移到家庭之外。比如,讓孩子參加賣報活動、跳蚤市場等。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2.以關懷迴應勞動價值。

父母在打掃房間後,可以告訴孩子,“媽媽想休息一下,你能幫我捶捶腿嗎?”

當孩子在家裡付出了勞動後,我們也可以給他一個擁抱,或倒一杯果汁。

家人間的相互服務和關懷,是一種加深聯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既體會了妥善完成工作的成就感,也感受到了家人間的相互支持,這才是做家務最大的意義。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3.對勞動本身感興趣,體驗心流,樂於承擔責任。

越早讓孩子參加到家務中,孩子越容易從勞動活動本身,去發現樂趣,他們會把家務當做一種遊戲,潛移默化之中形成主動勞動的意識。

父母則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對孩子“放權”,我們可以通過4個步驟來讓孩子掌握做家務的基本技能:

●父母示範:我做你來觀察;

●父母參與:我們一起做;

●父母指導:你做我來搭把手;

●孩子獨立完成:你自己做。

在這些步驟中,孩子們體會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斷的提升。

從“我想試試”到“我能行”,是讓孩子從好奇心出發,獲得成就感的絕佳體驗。

內部動機的合理運用,同樣能調動孩子們的勞動熱情,並讓他們獲得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自我效能(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務、實現目標、把控局面),從內到外對孩子形成一個正向的助推。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4. 善於在孩子面前示弱。

在《媽媽是超人2》裡,有一期節目,胡可累得不行,她就告訴兩個兒子:“我今天特別特別累,有一些家務,需要你們來幫媽媽一起完成可以嗎?”兩個孩子立刻開啟了“運行模式”,幫媽媽擦地板,洗襪子。

父母不是什麼事情都需要一肩抗,家庭的構建需要每個人的支援,包括我們的孩子。父母可以讓孩子看到,自己也有需要他們幫助的時候。他們可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到你。讓孩子意識到家裡的事、家人的事,和自己有關。

"

昨天下班回家,在公交車上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

媽媽:“一會兒到家,你先把寫字桌給收拾一下,再寫作業。早上我出門的時候看到桌子上太亂了。”

男孩:“收拾桌子你能給我多少錢?”

媽媽:“收拾你的桌子還需要給你錢嗎?”

男孩:“之前約定好的呀,你說我做家務,你就獎勵我。你是要反悔嗎?”

男孩偏著頭望著媽媽,媽媽哭笑不得,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關於讓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我們的初衷大多是為了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掙錢的不容易。

在這個對孩子來說“人人有獎”的時代,有的父母,以金錢作為孩子做家務的回報,以求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

有的父母,則把這當做財商的訓練,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勞動是怎樣產生價值的。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1

可是,父母對孩子的金錢激勵,卻在無意之中產生了新的弊端。

弊端1:給了孩子討價還價的條件。

前兩天看到,一位媽媽發了一條朋友圈:

“我讓女兒下樓去扔垃圾,她說她今天不想賺那一塊錢。不過,她的錢夠了,可以給我一塊,讓我去。這是套路與反套路嗎?”

父母讓孩子參與家務,並支付一定的報酬,這就相當於給到了孩子一種選擇的權利:做與不做,以怎樣的態度去做。

●“不給錢,不家務”:當孩子習慣了事事有獎,做事的目的性可能會變得更功利,用市場價值去衡量家庭價值。

●討價還價:當父母給出的報酬不足以對他產生激勵,達到他心中的“標價”時,孩子可能會斤斤計較,或者直接撂挑子,放棄獲得這份報酬。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2:降低了孩子在家務中的責任感

一天,嘟嘟奶奶在樓道遇到了鄰居,手上大包小包的全是東西。旁邊12歲的孩子卻一副“甩手掌櫃”的樣子。嘟嘟奶奶便順口說道:“都長這麼高了,還不快幫你媽拎一點。“結果小孩子直接回了一句:“又不是我的東西,又沒給我錢,我不拎。”嘟嘟奶奶一到家,便撇著嘴說:“嘖嘖,現在的小孩不得了,還知道和父母談錢咯”。

孩子作為家庭成員中的一員,參與和承擔家庭活動,這既是他們的權利,也是他們的責任。在家務中談金錢,會讓孩子產生有報酬的家務與我有關,其他家務與我無關的心態。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3:容易讓孩子忽視了家務之中“愛”的感受。

設想一下,一家人一起分工,做大掃除時的場面,雖辛苦、忙碌,卻是一家人齊心協力的去完成一件事情,所以回想起來讓人倍感溫馨。

愛人間,親子間,相互關懷,相互體諒,這種暖意,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可當孩子用勞動來掙錢時,其中的親子關係就變成了交換關係。孩子更多的是去考慮勞動和金錢之間交換的公平性,很難更深入的去感受家務背後的家庭價值。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2

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弊端呢?

1.孩子對金錢的認識還比較粗淺

我們家長可以發現,隨著孩子物權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有些孩子對自己所得到的和擁有的錢,表現得特別在意,甚至很明確的表示"錢是我的"。

但兒童各方面都還處於發展時期,他們對金錢的理解還比較表面化,還不足以讓他們對金錢達到理性的認識。

美國財務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中提到,兒童對經濟問題的理解力在12歲左右時,才會"基本成熟"。

我們父母把錢和家務掛鉤的做法,在初期,可能會看到孩子積極地參與到了家務中,但這往往是短時的效應。

長期被金錢獎勵的孩子,並不能體會到父母的苦心,更多的是看到了一個賺錢的途徑。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2.金錢作獎勵,讓孩子的內部動機轉變成了外部動機。

心理學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個實驗。它分三個階段讓大學生在教室裡做有趣的智力難題。

▼第一階段:所有人都沒有獎勵。

▼第二階段:他將大學生分兩組。一組在完成難題後可以得到一美元的獎勵,另一組,仍然沒有獎勵。

▼第三階段:兩組人,自由休息,休息期間自主選擇是否去解題。

觀察發現,在第二階段,十分努力的“被獎勵組”,很少有人選擇繼續解題。反倒是,在第二階段,沒有得到獎勵的被測試者,有更多人願意花時間,努力解題。

因此,德西得到這樣的結論:

一項愉快的活動。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獎金)。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心理學家萊珀,也在1973年提出了相似的理論,被稱為“過分肯定效應”,主要討論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的關係問題。他認為,外部動機(獎勵)會影響活動中的內部動機(對活動本身的興趣),使活動成為一項達到目的(獲得獎勵)的手段。

現在,我們結合到“做家務”這件事情中來看看。

家務中的挑戰、好奇、控制感,都能成為孩子產生內部動機的來源,這時的孩子是把完成、妥善做好家務作為目的。可當孩子把家務作為獲得報酬的手段時,他們的目的則變成了獲得金錢。那麼,他對家務本身的熱情也就降低了,他的滿足感,或成就感不再來自於家務,而來自於報酬的有無和多少。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3

若拋開金錢獎勵,父母怎麼讓孩子在勞動中獲取價值呢?

1. 在家之外,通過勞動掙錢。

所有的貨幣的流通和價值的交換本就是在市場中進行的,無論是商品還是服務,都是要面向客戶的,另外,定價也是有規律的,它涉及到周圍環境對價格的調控。

如果父母想從小鍛鍊孩子的財商,讓孩子從勞動中體驗收穫。那麼可以把這個過程轉移到家庭之外。比如,讓孩子參加賣報活動、跳蚤市場等。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2.以關懷迴應勞動價值。

父母在打掃房間後,可以告訴孩子,“媽媽想休息一下,你能幫我捶捶腿嗎?”

當孩子在家裡付出了勞動後,我們也可以給他一個擁抱,或倒一杯果汁。

家人間的相互服務和關懷,是一種加深聯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既體會了妥善完成工作的成就感,也感受到了家人間的相互支持,這才是做家務最大的意義。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3.對勞動本身感興趣,體驗心流,樂於承擔責任。

越早讓孩子參加到家務中,孩子越容易從勞動活動本身,去發現樂趣,他們會把家務當做一種遊戲,潛移默化之中形成主動勞動的意識。

父母則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對孩子“放權”,我們可以通過4個步驟來讓孩子掌握做家務的基本技能:

●父母示範:我做你來觀察;

●父母參與:我們一起做;

●父母指導:你做我來搭把手;

●孩子獨立完成:你自己做。

在這些步驟中,孩子們體會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斷的提升。

從“我想試試”到“我能行”,是讓孩子從好奇心出發,獲得成就感的絕佳體驗。

內部動機的合理運用,同樣能調動孩子們的勞動熱情,並讓他們獲得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自我效能(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務、實現目標、把控局面),從內到外對孩子形成一個正向的助推。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4. 善於在孩子面前示弱。

在《媽媽是超人2》裡,有一期節目,胡可累得不行,她就告訴兩個兒子:“我今天特別特別累,有一些家務,需要你們來幫媽媽一起完成可以嗎?”兩個孩子立刻開啟了“運行模式”,幫媽媽擦地板,洗襪子。

父母不是什麼事情都需要一肩抗,家庭的構建需要每個人的支援,包括我們的孩子。父母可以讓孩子看到,自己也有需要他們幫助的時候。他們可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到你。讓孩子意識到家裡的事、家人的事,和自己有關。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5. 父母不做糾錯者。

我們可以在孩子需要時,以溫和的態度給到建議。但父母需要弄清楚的是,自己只是指導者,而不是糾錯者。不要嘮叨或代替孩子去完成他們幾乎會做的事,或已經會做的事。父母的嘮叨很可能會扼殺孩子的勞動熱情,讓孩子產生畏難的情緒,產生無法掌控這項技能的錯覺,從而回避做家務。

另外,我們需要對孩子表示出適當的讚美和感謝。這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被尊重。如果這時,我們再想給到孩子一些簡單、精準地反饋,孩子也更容易接受。比如,“我看見你今天桌子擦得很認真呢,下次把帕子再擰乾一點,效果會更好。”

"

昨天下班回家,在公交車上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

媽媽:“一會兒到家,你先把寫字桌給收拾一下,再寫作業。早上我出門的時候看到桌子上太亂了。”

男孩:“收拾桌子你能給我多少錢?”

媽媽:“收拾你的桌子還需要給你錢嗎?”

男孩:“之前約定好的呀,你說我做家務,你就獎勵我。你是要反悔嗎?”

男孩偏著頭望著媽媽,媽媽哭笑不得,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關於讓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我們的初衷大多是為了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掙錢的不容易。

在這個對孩子來說“人人有獎”的時代,有的父母,以金錢作為孩子做家務的回報,以求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

有的父母,則把這當做財商的訓練,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勞動是怎樣產生價值的。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1

可是,父母對孩子的金錢激勵,卻在無意之中產生了新的弊端。

弊端1:給了孩子討價還價的條件。

前兩天看到,一位媽媽發了一條朋友圈:

“我讓女兒下樓去扔垃圾,她說她今天不想賺那一塊錢。不過,她的錢夠了,可以給我一塊,讓我去。這是套路與反套路嗎?”

父母讓孩子參與家務,並支付一定的報酬,這就相當於給到了孩子一種選擇的權利:做與不做,以怎樣的態度去做。

●“不給錢,不家務”:當孩子習慣了事事有獎,做事的目的性可能會變得更功利,用市場價值去衡量家庭價值。

●討價還價:當父母給出的報酬不足以對他產生激勵,達到他心中的“標價”時,孩子可能會斤斤計較,或者直接撂挑子,放棄獲得這份報酬。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2:降低了孩子在家務中的責任感

一天,嘟嘟奶奶在樓道遇到了鄰居,手上大包小包的全是東西。旁邊12歲的孩子卻一副“甩手掌櫃”的樣子。嘟嘟奶奶便順口說道:“都長這麼高了,還不快幫你媽拎一點。“結果小孩子直接回了一句:“又不是我的東西,又沒給我錢,我不拎。”嘟嘟奶奶一到家,便撇著嘴說:“嘖嘖,現在的小孩不得了,還知道和父母談錢咯”。

孩子作為家庭成員中的一員,參與和承擔家庭活動,這既是他們的權利,也是他們的責任。在家務中談金錢,會讓孩子產生有報酬的家務與我有關,其他家務與我無關的心態。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3:容易讓孩子忽視了家務之中“愛”的感受。

設想一下,一家人一起分工,做大掃除時的場面,雖辛苦、忙碌,卻是一家人齊心協力的去完成一件事情,所以回想起來讓人倍感溫馨。

愛人間,親子間,相互關懷,相互體諒,這種暖意,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可當孩子用勞動來掙錢時,其中的親子關係就變成了交換關係。孩子更多的是去考慮勞動和金錢之間交換的公平性,很難更深入的去感受家務背後的家庭價值。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2

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弊端呢?

1.孩子對金錢的認識還比較粗淺

我們家長可以發現,隨著孩子物權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有些孩子對自己所得到的和擁有的錢,表現得特別在意,甚至很明確的表示"錢是我的"。

但兒童各方面都還處於發展時期,他們對金錢的理解還比較表面化,還不足以讓他們對金錢達到理性的認識。

美國財務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中提到,兒童對經濟問題的理解力在12歲左右時,才會"基本成熟"。

我們父母把錢和家務掛鉤的做法,在初期,可能會看到孩子積極地參與到了家務中,但這往往是短時的效應。

長期被金錢獎勵的孩子,並不能體會到父母的苦心,更多的是看到了一個賺錢的途徑。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2.金錢作獎勵,讓孩子的內部動機轉變成了外部動機。

心理學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個實驗。它分三個階段讓大學生在教室裡做有趣的智力難題。

▼第一階段:所有人都沒有獎勵。

▼第二階段:他將大學生分兩組。一組在完成難題後可以得到一美元的獎勵,另一組,仍然沒有獎勵。

▼第三階段:兩組人,自由休息,休息期間自主選擇是否去解題。

觀察發現,在第二階段,十分努力的“被獎勵組”,很少有人選擇繼續解題。反倒是,在第二階段,沒有得到獎勵的被測試者,有更多人願意花時間,努力解題。

因此,德西得到這樣的結論:

一項愉快的活動。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獎金)。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心理學家萊珀,也在1973年提出了相似的理論,被稱為“過分肯定效應”,主要討論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的關係問題。他認為,外部動機(獎勵)會影響活動中的內部動機(對活動本身的興趣),使活動成為一項達到目的(獲得獎勵)的手段。

現在,我們結合到“做家務”這件事情中來看看。

家務中的挑戰、好奇、控制感,都能成為孩子產生內部動機的來源,這時的孩子是把完成、妥善做好家務作為目的。可當孩子把家務作為獲得報酬的手段時,他們的目的則變成了獲得金錢。那麼,他對家務本身的熱情也就降低了,他的滿足感,或成就感不再來自於家務,而來自於報酬的有無和多少。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3

若拋開金錢獎勵,父母怎麼讓孩子在勞動中獲取價值呢?

1. 在家之外,通過勞動掙錢。

所有的貨幣的流通和價值的交換本就是在市場中進行的,無論是商品還是服務,都是要面向客戶的,另外,定價也是有規律的,它涉及到周圍環境對價格的調控。

如果父母想從小鍛鍊孩子的財商,讓孩子從勞動中體驗收穫。那麼可以把這個過程轉移到家庭之外。比如,讓孩子參加賣報活動、跳蚤市場等。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2.以關懷迴應勞動價值。

父母在打掃房間後,可以告訴孩子,“媽媽想休息一下,你能幫我捶捶腿嗎?”

當孩子在家裡付出了勞動後,我們也可以給他一個擁抱,或倒一杯果汁。

家人間的相互服務和關懷,是一種加深聯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既體會了妥善完成工作的成就感,也感受到了家人間的相互支持,這才是做家務最大的意義。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3.對勞動本身感興趣,體驗心流,樂於承擔責任。

越早讓孩子參加到家務中,孩子越容易從勞動活動本身,去發現樂趣,他們會把家務當做一種遊戲,潛移默化之中形成主動勞動的意識。

父母則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對孩子“放權”,我們可以通過4個步驟來讓孩子掌握做家務的基本技能:

●父母示範:我做你來觀察;

●父母參與:我們一起做;

●父母指導:你做我來搭把手;

●孩子獨立完成:你自己做。

在這些步驟中,孩子們體會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斷的提升。

從“我想試試”到“我能行”,是讓孩子從好奇心出發,獲得成就感的絕佳體驗。

內部動機的合理運用,同樣能調動孩子們的勞動熱情,並讓他們獲得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自我效能(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務、實現目標、把控局面),從內到外對孩子形成一個正向的助推。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4. 善於在孩子面前示弱。

在《媽媽是超人2》裡,有一期節目,胡可累得不行,她就告訴兩個兒子:“我今天特別特別累,有一些家務,需要你們來幫媽媽一起完成可以嗎?”兩個孩子立刻開啟了“運行模式”,幫媽媽擦地板,洗襪子。

父母不是什麼事情都需要一肩抗,家庭的構建需要每個人的支援,包括我們的孩子。父母可以讓孩子看到,自己也有需要他們幫助的時候。他們可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到你。讓孩子意識到家裡的事、家人的事,和自己有關。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5. 父母不做糾錯者。

我們可以在孩子需要時,以溫和的態度給到建議。但父母需要弄清楚的是,自己只是指導者,而不是糾錯者。不要嘮叨或代替孩子去完成他們幾乎會做的事,或已經會做的事。父母的嘮叨很可能會扼殺孩子的勞動熱情,讓孩子產生畏難的情緒,產生無法掌控這項技能的錯覺,從而回避做家務。

另外,我們需要對孩子表示出適當的讚美和感謝。這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被尊重。如果這時,我們再想給到孩子一些簡單、精準地反饋,孩子也更容易接受。比如,“我看見你今天桌子擦得很認真呢,下次把帕子再擰乾一點,效果會更好。”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6. 別把做家務當做孩子成功的絆腳石。

父母常常把成績,當做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卻把做家務看作是耽誤學習的事兒,其實,學習和做家務只要合理安排,二者並不衝突。

平時每天10分鐘,週末30分鐘到1小時,給到孩子動手的機會,家務習慣的養成,也會讓他們因此而獲益。

里斯考特-海姆斯在TED演講中,提到了要讓孩子通過參與家務,操練出“擼起袖子開乾的心態”

“這種心態會表示著:總有一些令人不想做的工作,但總要有人去完成它,這個人也可能就是我來做;這種心態代表著:我會盡力去改變整件事,這就是讓你在工作中獲得先機的東西。”

我們孩子需要武裝的不只是頭腦,他們的四肢也需要得到鍛鍊。況且,在勞動中,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計劃控制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同時得到了訓練,這些也是他們成長的必修課。甚至,是他們成人之後,在職場獲得成就的基礎。

"

昨天下班回家,在公交車上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

媽媽:“一會兒到家,你先把寫字桌給收拾一下,再寫作業。早上我出門的時候看到桌子上太亂了。”

男孩:“收拾桌子你能給我多少錢?”

媽媽:“收拾你的桌子還需要給你錢嗎?”

男孩:“之前約定好的呀,你說我做家務,你就獎勵我。你是要反悔嗎?”

男孩偏著頭望著媽媽,媽媽哭笑不得,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關於讓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我們的初衷大多是為了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以及掙錢的不容易。

在這個對孩子來說“人人有獎”的時代,有的父母,以金錢作為孩子做家務的回報,以求達到激勵孩子的目的。

有的父母,則把這當做財商的訓練,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勞動是怎樣產生價值的。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1

可是,父母對孩子的金錢激勵,卻在無意之中產生了新的弊端。

弊端1:給了孩子討價還價的條件。

前兩天看到,一位媽媽發了一條朋友圈:

“我讓女兒下樓去扔垃圾,她說她今天不想賺那一塊錢。不過,她的錢夠了,可以給我一塊,讓我去。這是套路與反套路嗎?”

父母讓孩子參與家務,並支付一定的報酬,這就相當於給到了孩子一種選擇的權利:做與不做,以怎樣的態度去做。

●“不給錢,不家務”:當孩子習慣了事事有獎,做事的目的性可能會變得更功利,用市場價值去衡量家庭價值。

●討價還價:當父母給出的報酬不足以對他產生激勵,達到他心中的“標價”時,孩子可能會斤斤計較,或者直接撂挑子,放棄獲得這份報酬。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2:降低了孩子在家務中的責任感

一天,嘟嘟奶奶在樓道遇到了鄰居,手上大包小包的全是東西。旁邊12歲的孩子卻一副“甩手掌櫃”的樣子。嘟嘟奶奶便順口說道:“都長這麼高了,還不快幫你媽拎一點。“結果小孩子直接回了一句:“又不是我的東西,又沒給我錢,我不拎。”嘟嘟奶奶一到家,便撇著嘴說:“嘖嘖,現在的小孩不得了,還知道和父母談錢咯”。

孩子作為家庭成員中的一員,參與和承擔家庭活動,這既是他們的權利,也是他們的責任。在家務中談金錢,會讓孩子產生有報酬的家務與我有關,其他家務與我無關的心態。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弊端3:容易讓孩子忽視了家務之中“愛”的感受。

設想一下,一家人一起分工,做大掃除時的場面,雖辛苦、忙碌,卻是一家人齊心協力的去完成一件事情,所以回想起來讓人倍感溫馨。

愛人間,親子間,相互關懷,相互體諒,這種暖意,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可當孩子用勞動來掙錢時,其中的親子關係就變成了交換關係。孩子更多的是去考慮勞動和金錢之間交換的公平性,很難更深入的去感受家務背後的家庭價值。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2

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弊端呢?

1.孩子對金錢的認識還比較粗淺

我們家長可以發現,隨著孩子物權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有些孩子對自己所得到的和擁有的錢,表現得特別在意,甚至很明確的表示"錢是我的"。

但兒童各方面都還處於發展時期,他們對金錢的理解還比較表面化,還不足以讓他們對金錢達到理性的認識。

美國財務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中提到,兒童對經濟問題的理解力在12歲左右時,才會"基本成熟"。

我們父母把錢和家務掛鉤的做法,在初期,可能會看到孩子積極地參與到了家務中,但這往往是短時的效應。

長期被金錢獎勵的孩子,並不能體會到父母的苦心,更多的是看到了一個賺錢的途徑。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2.金錢作獎勵,讓孩子的內部動機轉變成了外部動機。

心理學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個實驗。它分三個階段讓大學生在教室裡做有趣的智力難題。

▼第一階段:所有人都沒有獎勵。

▼第二階段:他將大學生分兩組。一組在完成難題後可以得到一美元的獎勵,另一組,仍然沒有獎勵。

▼第三階段:兩組人,自由休息,休息期間自主選擇是否去解題。

觀察發現,在第二階段,十分努力的“被獎勵組”,很少有人選擇繼續解題。反倒是,在第二階段,沒有得到獎勵的被測試者,有更多人願意花時間,努力解題。

因此,德西得到這樣的結論:

一項愉快的活動。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獎金)。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心理學家萊珀,也在1973年提出了相似的理論,被稱為“過分肯定效應”,主要討論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的關係問題。他認為,外部動機(獎勵)會影響活動中的內部動機(對活動本身的興趣),使活動成為一項達到目的(獲得獎勵)的手段。

現在,我們結合到“做家務”這件事情中來看看。

家務中的挑戰、好奇、控制感,都能成為孩子產生內部動機的來源,這時的孩子是把完成、妥善做好家務作為目的。可當孩子把家務作為獲得報酬的手段時,他們的目的則變成了獲得金錢。那麼,他對家務本身的熱情也就降低了,他的滿足感,或成就感不再來自於家務,而來自於報酬的有無和多少。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03

若拋開金錢獎勵,父母怎麼讓孩子在勞動中獲取價值呢?

1. 在家之外,通過勞動掙錢。

所有的貨幣的流通和價值的交換本就是在市場中進行的,無論是商品還是服務,都是要面向客戶的,另外,定價也是有規律的,它涉及到周圍環境對價格的調控。

如果父母想從小鍛鍊孩子的財商,讓孩子從勞動中體驗收穫。那麼可以把這個過程轉移到家庭之外。比如,讓孩子參加賣報活動、跳蚤市場等。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2.以關懷迴應勞動價值。

父母在打掃房間後,可以告訴孩子,“媽媽想休息一下,你能幫我捶捶腿嗎?”

當孩子在家裡付出了勞動後,我們也可以給他一個擁抱,或倒一杯果汁。

家人間的相互服務和關懷,是一種加深聯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既體會了妥善完成工作的成就感,也感受到了家人間的相互支持,這才是做家務最大的意義。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3.對勞動本身感興趣,體驗心流,樂於承擔責任。

越早讓孩子參加到家務中,孩子越容易從勞動活動本身,去發現樂趣,他們會把家務當做一種遊戲,潛移默化之中形成主動勞動的意識。

父母則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對孩子“放權”,我們可以通過4個步驟來讓孩子掌握做家務的基本技能:

●父母示範:我做你來觀察;

●父母參與:我們一起做;

●父母指導:你做我來搭把手;

●孩子獨立完成:你自己做。

在這些步驟中,孩子們體會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斷的提升。

從“我想試試”到“我能行”,是讓孩子從好奇心出發,獲得成就感的絕佳體驗。

內部動機的合理運用,同樣能調動孩子們的勞動熱情,並讓他們獲得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自我效能(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務、實現目標、把控局面),從內到外對孩子形成一個正向的助推。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4. 善於在孩子面前示弱。

在《媽媽是超人2》裡,有一期節目,胡可累得不行,她就告訴兩個兒子:“我今天特別特別累,有一些家務,需要你們來幫媽媽一起完成可以嗎?”兩個孩子立刻開啟了“運行模式”,幫媽媽擦地板,洗襪子。

父母不是什麼事情都需要一肩抗,家庭的構建需要每個人的支援,包括我們的孩子。父母可以讓孩子看到,自己也有需要他們幫助的時候。他們可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到你。讓孩子意識到家裡的事、家人的事,和自己有關。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5. 父母不做糾錯者。

我們可以在孩子需要時,以溫和的態度給到建議。但父母需要弄清楚的是,自己只是指導者,而不是糾錯者。不要嘮叨或代替孩子去完成他們幾乎會做的事,或已經會做的事。父母的嘮叨很可能會扼殺孩子的勞動熱情,讓孩子產生畏難的情緒,產生無法掌控這項技能的錯覺,從而回避做家務。

另外,我們需要對孩子表示出適當的讚美和感謝。這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被尊重。如果這時,我們再想給到孩子一些簡單、精準地反饋,孩子也更容易接受。比如,“我看見你今天桌子擦得很認真呢,下次把帕子再擰乾一點,效果會更好。”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6. 別把做家務當做孩子成功的絆腳石。

父母常常把成績,當做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卻把做家務看作是耽誤學習的事兒,其實,學習和做家務只要合理安排,二者並不衝突。

平時每天10分鐘,週末30分鐘到1小時,給到孩子動手的機會,家務習慣的養成,也會讓他們因此而獲益。

里斯考特-海姆斯在TED演講中,提到了要讓孩子通過參與家務,操練出“擼起袖子開乾的心態”

“這種心態會表示著:總有一些令人不想做的工作,但總要有人去完成它,這個人也可能就是我來做;這種心態代表著:我會盡力去改變整件事,這就是讓你在工作中獲得先機的東西。”

我們孩子需要武裝的不只是頭腦,他們的四肢也需要得到鍛鍊。況且,在勞動中,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計劃控制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同時得到了訓練,這些也是他們成長的必修課。甚至,是他們成人之後,在職場獲得成就的基礎。

媽媽讓孩子做家務,被問“多少錢”,金錢獎勵改變了孩子的原動力

父母要做的是通過做家務讓孩子的內部動機得到應有的滿足,並具有照顧自己、愛護家人的意識,而不是把生活瑣事當做負擔,或和家人談條件的工具。

孩子總有一天會有自己獨立的運行軌道,當他們直面生活時,需要的是能讓軌道維持正常運轉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恰恰可以在日常的家務中習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