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母親的小菜園

母親的小菜園(散文)


母親到城裡住了一段時間,唸叨最多的就是城裡的蔬菜太貴了,要不就是城裡的蔬菜不新鮮,放久了或者隔夜了,我知道,母親又在想念她的小菜園了。

說是小菜園,其實以前只是我們家屬院靠圍牆邊上的一點荒地,母親一點點把它開墾出來,又給它圍上了籬笆,從此,一塊綠意盎然的小菜園就越來越讓人喜愛了。每次回家。我都喜歡到菜園裡看一看,有時也會幫母親去鬆鬆土,施施肥……

母親的小菜園有兩個最為顯著的特點,應季、高產。

開春之後,當大地還在春寒料峭之中,母親已經用地膜蓋起一小塊地,開始為黃瓜、四季豆、辣椒育秧了。就因為“早”了這一步,當鄰居的黃瓜剛開始開花,母親種的黃瓜已經有了長長的藤蔓,一條條青翠的黃瓜悄悄的躲在黃瓜葉下面。迎著陽光和雨露快樂的生長,就等待著驚豔的亮相了!當母親種植的辣椒已經長出了一寸多長,鄰居家的辣椒才剛剛羞澀的綻放出一朵朵小白花!每年,當市場上的應季蔬菜剛剛上架,母親的小菜園裡,一定也有相應的品種在等著主人來採摘了。小時候,母親種植的黃瓜、西紅柿很多都成為了我解饞的最佳食品。現在回憶起來,也是脣齒留香,難以忘懷。

散文:母親的小菜園

彷彿體內有個生物鐘在提醒一樣,什麼時候該種什麼菜,什麼時候該育什麼苗,母親總是記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特別是許多種子,母親都是自己留存好,很少要到種子店去買。左右鄰居有哪一家缺少蔬菜的種子或秧苗,母親也總是慷慨的贈與。等到蔬菜長成,母親還會選出一些長勢好的給左右鄰居送去,可以說,在我們那個家屬小院內。母親種植的蔬菜一直都是大家稀罕和點讚的物件。

說到高產,我想最主要要歸功於母親的勤勞吧。在母親的小菜園裡,從來都看不到雜草叢生的情況,雖然面積不大,但溝是溝,壟是壟,菜地永遠都是通風向陽。即使是在辣椒地裡套種了一窩香瓜,在豆角棚邊上補種了幾顆玉米,母親的小菜園裡也永遠都是那樣清清爽爽,那樣有條有理。只要不下雨,每天早晚,母親都會到菜地去“檢閱”一番,秧苗歪了扶一扶、藤蔓掉了綁一綁、長出雜草了扯一扯、架子鬆了緊一緊……特別是蔬菜長蟲了以後,母親從來都不會打農藥,而是拿上一條小板凳,戴頂草帽,一條條把蟲子清理乾淨。母親從來也不會往菜地裡用化肥,而是以農家肥為主,有時候,家裡的垃圾也會被母親巧妙的利用,能夠變成肥料的都送到了菜地裡,我想,從這一點講,母親也算是“垃圾分類”最早的踐行者之一吧。在母親的精心管理下,小菜園總是一派生機盎然。瓜果飄香……特別是蔬菜集中成熟的夏季,小菜園裡那豐收的景象更是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紅的是辣椒、紫的是茄子、綠的是豆角、黃的是南瓜、那一個個心寬體胖的是冬瓜……

散文:母親的小菜園

有時候我們會勸母親,年齡大了,不要再辛辛苦苦去種菜了,幾個小菜,又值得了幾個錢呢。但母親卻執意不肯,她總是笑著說:種菜既鍛鍊了身體,活動了筋骨,又能吃到綠色無汙染的蔬菜,何樂而不為呢?

也許是因為無公害種植的原因,母親種植的蔬菜十分鮮甜。我的一位同事多年前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去過我家,在吃了母親種植的白菜薹後讚不絕口,沒有想到十多年後,我們在聊天中,他居然又提起了這事!

因為小菜園物產豐富。許多蔬菜根本就來不及吃,就在縣城工作的兩個姐姐週末都會回家來,一則看望父母,一則還可以帶點蔬菜回去。還有吃不完的,母親會做成各種各樣的罈子菜,剁辣椒、卜豆角、白辣椒、芋頭絲、芋荷子、茄子丁、辣椒蘿蔔……而且母親做的罈子菜無一不是色香味俱佳,鹹淡適中,吃起來令人口舌生津,欲罷不能。早在求學年代,母親製作的這些罈子菜就是我下飯的絕佳物品。如今雖然遠在廣州,每次回家,我還是喜歡帶一點過來,既是為了解饞,也是為了讓家的味道更長久的陪伴在我周圍吧。

小菜園,是母親的快樂農場,也承載了母親太多的鄉愁。

審閱:趙通

簡評:圍繞母親的事情似乎每個人都有很多,而作者通過耐心的觀察,敏感的細節,如數家珍的向我們詳細講述了關於母親菜園子的生活,文筆精彩,思路清晰,共鳴感強,令人有嚮往。

作者簡介

徐朝陽,男,1974年出生於湖南南縣,自幼酷愛文學,高一時發表作品,現已在全國各級報刊發表文學作品20餘萬字,曾獲湖南省紀念建國60週年徵文特等獎等各種獎項十餘次。作品入選各種文集十餘次。現供職於廣州市中山一路151號廣鐵集團公司廣鐵電視臺 。


投稿諮詢微信:zxm549750302

雜誌徵文郵箱:[email protected]

網絡徵文郵箱:[email protected]

注:投稿作品必須為 原創首發 作品。平臺嚴禁投已在別處刊發過得作品!嚴禁投同時在多處投的作品!嚴禁在未知道審核結果的情況下將作品再投他處!嚴禁將已經審核通過的作品再投他處。(投稿兩天後,即可諮詢審核結果,不會影響您的投稿效率!)

版權聲明:本文為中鄉美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