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朋友的孩子小雨,對媽媽的依賴非常嚴重。平時朋友要上班,只能晚上回來。只要一回家,小雨就會粘著媽媽不放,動不動還大哭。奶奶說白天跟我在一起都非常乖,你一回來就特別嬌氣。果然是“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但是在週末的時候,朋友陪小雨的時間會比較多,這兩天小雨也會表現的很乖。

"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朋友的孩子小雨,對媽媽的依賴非常嚴重。平時朋友要上班,只能晚上回來。只要一回家,小雨就會粘著媽媽不放,動不動還大哭。奶奶說白天跟我在一起都非常乖,你一回來就特別嬌氣。果然是“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但是在週末的時候,朋友陪小雨的時間會比較多,這兩天小雨也會表現的很乖。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相信這種情況,不少家長都碰到過。奶奶總是說跟著他們更乖,好像覺得媽媽就不該回來一樣。老人不懂那麼多,只會覺得孩子乖就是好。其實為什麼媽媽在與不在的情況下,孩子會大變樣?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孩子安全感出現了問題,安全感缺失造成的。

什麼是安全感?

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決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義詞。

社會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專家霍尼認為孩子在早期有兩種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滿足的需要,這兩種需要的滿足完全依賴於父母;當父母不能滿足孩子這兩種需要時,孩子就會產生焦慮。即如果父母不能滿足孩子安全的需要,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

"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朋友的孩子小雨,對媽媽的依賴非常嚴重。平時朋友要上班,只能晚上回來。只要一回家,小雨就會粘著媽媽不放,動不動還大哭。奶奶說白天跟我在一起都非常乖,你一回來就特別嬌氣。果然是“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但是在週末的時候,朋友陪小雨的時間會比較多,這兩天小雨也會表現的很乖。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相信這種情況,不少家長都碰到過。奶奶總是說跟著他們更乖,好像覺得媽媽就不該回來一樣。老人不懂那麼多,只會覺得孩子乖就是好。其實為什麼媽媽在與不在的情況下,孩子會大變樣?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孩子安全感出現了問題,安全感缺失造成的。

什麼是安全感?

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決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義詞。

社會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專家霍尼認為孩子在早期有兩種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滿足的需要,這兩種需要的滿足完全依賴於父母;當父母不能滿足孩子這兩種需要時,孩子就會產生焦慮。即如果父母不能滿足孩子安全的需要,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安全感的產生來源於依戀關係,可以分為3種類型

依戀關係是由英國的精神病學家約翰•鮑爾比提出的,是指嬰兒和其照顧者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係。它產生於嬰兒與其父母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是一種感情上的聯結和紐帶。在《親密關係》這本書中說到,嬰兒對其主要照料者的依賴會表現出不同的模式,從而形成不同的依戀類型。

1.如果嬰兒生理上的各種需求,都能得到照料者的悉心照顧和呵護,那麼他就能產生依賴感,覺得他人可以信任,從而獲得安全感。也能形成安全型的依戀。這種類型的依戀能讓人快樂地與他人交往,發展出輕鬆信任的人際關係。

2.而如果在嬰兒時期,父母對於孩子的照顧不持續,而且沒有熱情、親密的迴應,或者是照料者變來變去。都會使孩子產生複雜而焦慮的情感,從而形成焦慮、矛盾型的依戀。這種類型的人,就會對別人的關愛產生過分的依賴和過分緊張的情緒。既想得到更多的愛,又不確定自己能不能持久的享受這份愛。小雨就是處於這種階段,所以她為了尋求媽媽更多的愛,而用自己特殊的方式來獲取。這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3.如果在照顧孩子時,主要照料者(一般指父母)是一種拒絕或者敵對的態度。就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心理,認為他人是靠不住的,因此會在他以後的人生中對很多人和事都不信任,從而在人際關係中畏縮不前,表現出迴避型依戀。這也是一種沒有安全感的類型。

"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朋友的孩子小雨,對媽媽的依賴非常嚴重。平時朋友要上班,只能晚上回來。只要一回家,小雨就會粘著媽媽不放,動不動還大哭。奶奶說白天跟我在一起都非常乖,你一回來就特別嬌氣。果然是“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但是在週末的時候,朋友陪小雨的時間會比較多,這兩天小雨也會表現的很乖。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相信這種情況,不少家長都碰到過。奶奶總是說跟著他們更乖,好像覺得媽媽就不該回來一樣。老人不懂那麼多,只會覺得孩子乖就是好。其實為什麼媽媽在與不在的情況下,孩子會大變樣?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孩子安全感出現了問題,安全感缺失造成的。

什麼是安全感?

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決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義詞。

社會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專家霍尼認為孩子在早期有兩種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滿足的需要,這兩種需要的滿足完全依賴於父母;當父母不能滿足孩子這兩種需要時,孩子就會產生焦慮。即如果父母不能滿足孩子安全的需要,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安全感的產生來源於依戀關係,可以分為3種類型

依戀關係是由英國的精神病學家約翰•鮑爾比提出的,是指嬰兒和其照顧者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係。它產生於嬰兒與其父母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是一種感情上的聯結和紐帶。在《親密關係》這本書中說到,嬰兒對其主要照料者的依賴會表現出不同的模式,從而形成不同的依戀類型。

1.如果嬰兒生理上的各種需求,都能得到照料者的悉心照顧和呵護,那麼他就能產生依賴感,覺得他人可以信任,從而獲得安全感。也能形成安全型的依戀。這種類型的依戀能讓人快樂地與他人交往,發展出輕鬆信任的人際關係。

2.而如果在嬰兒時期,父母對於孩子的照顧不持續,而且沒有熱情、親密的迴應,或者是照料者變來變去。都會使孩子產生複雜而焦慮的情感,從而形成焦慮、矛盾型的依戀。這種類型的人,就會對別人的關愛產生過分的依賴和過分緊張的情緒。既想得到更多的愛,又不確定自己能不能持久的享受這份愛。小雨就是處於這種階段,所以她為了尋求媽媽更多的愛,而用自己特殊的方式來獲取。這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3.如果在照顧孩子時,主要照料者(一般指父母)是一種拒絕或者敵對的態度。就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心理,認為他人是靠不住的,因此會在他以後的人生中對很多人和事都不信任,從而在人際關係中畏縮不前,表現出迴避型依戀。這也是一種沒有安全感的類型。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安全感,在嬰兒時期就能感受到

《心理學與生活》一書中說到:人的一生有8個發展階段,0—1.5歲是第一個發展階段,孩子需要通過與看護者之間的交往建立對環境的基本信任感。

孩子在這個階段中,父母會提供給孩子最初的信任感。如果父母能夠在保證嬰兒物質方面的需求外,還能給予身體接觸、親密熱情的迴應,孩子就會覺得這個環境是很安全的,會產生一種信任感。反之如果父母不積極迴應嬰兒的需求,對其態度冷漠,陪伴斷斷續續,就會讓嬰兒發展出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感。

有人說3歲以前的事不是都很快就忘了麼?的確,我們人都有一個“嬰兒期遺忘”,但是這個只能叫做記憶的遺忘,不代表我們就真的忘了。事實上科學上還有一個概念叫“肌肉記憶”。就是說你的所有經歷會儲存在你的身體內,可能有些事你覺得是忘了,但真的到某一個需要的時刻,它會突然竄出來。

我家大寶是保姆帶的,1歲多的時候,有個保姆對他特別好,大寶也很依賴她。到3歲的時候,保姆家裡有事不得辭職了。前段時間,這個保姆正好路過我們家附近,過來看了大寶,沒有想到大寶竟然還記得,那天表現的特別高興,甚至比跟我待一起時更熱烈。由此我也真正見識到記憶的神奇,也明白了孩子安全依戀關係的建立是多麼的重要。

"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朋友的孩子小雨,對媽媽的依賴非常嚴重。平時朋友要上班,只能晚上回來。只要一回家,小雨就會粘著媽媽不放,動不動還大哭。奶奶說白天跟我在一起都非常乖,你一回來就特別嬌氣。果然是“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但是在週末的時候,朋友陪小雨的時間會比較多,這兩天小雨也會表現的很乖。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相信這種情況,不少家長都碰到過。奶奶總是說跟著他們更乖,好像覺得媽媽就不該回來一樣。老人不懂那麼多,只會覺得孩子乖就是好。其實為什麼媽媽在與不在的情況下,孩子會大變樣?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孩子安全感出現了問題,安全感缺失造成的。

什麼是安全感?

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決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義詞。

社會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專家霍尼認為孩子在早期有兩種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滿足的需要,這兩種需要的滿足完全依賴於父母;當父母不能滿足孩子這兩種需要時,孩子就會產生焦慮。即如果父母不能滿足孩子安全的需要,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安全感的產生來源於依戀關係,可以分為3種類型

依戀關係是由英國的精神病學家約翰•鮑爾比提出的,是指嬰兒和其照顧者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係。它產生於嬰兒與其父母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是一種感情上的聯結和紐帶。在《親密關係》這本書中說到,嬰兒對其主要照料者的依賴會表現出不同的模式,從而形成不同的依戀類型。

1.如果嬰兒生理上的各種需求,都能得到照料者的悉心照顧和呵護,那麼他就能產生依賴感,覺得他人可以信任,從而獲得安全感。也能形成安全型的依戀。這種類型的依戀能讓人快樂地與他人交往,發展出輕鬆信任的人際關係。

2.而如果在嬰兒時期,父母對於孩子的照顧不持續,而且沒有熱情、親密的迴應,或者是照料者變來變去。都會使孩子產生複雜而焦慮的情感,從而形成焦慮、矛盾型的依戀。這種類型的人,就會對別人的關愛產生過分的依賴和過分緊張的情緒。既想得到更多的愛,又不確定自己能不能持久的享受這份愛。小雨就是處於這種階段,所以她為了尋求媽媽更多的愛,而用自己特殊的方式來獲取。這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3.如果在照顧孩子時,主要照料者(一般指父母)是一種拒絕或者敵對的態度。就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心理,認為他人是靠不住的,因此會在他以後的人生中對很多人和事都不信任,從而在人際關係中畏縮不前,表現出迴避型依戀。這也是一種沒有安全感的類型。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安全感,在嬰兒時期就能感受到

《心理學與生活》一書中說到:人的一生有8個發展階段,0—1.5歲是第一個發展階段,孩子需要通過與看護者之間的交往建立對環境的基本信任感。

孩子在這個階段中,父母會提供給孩子最初的信任感。如果父母能夠在保證嬰兒物質方面的需求外,還能給予身體接觸、親密熱情的迴應,孩子就會覺得這個環境是很安全的,會產生一種信任感。反之如果父母不積極迴應嬰兒的需求,對其態度冷漠,陪伴斷斷續續,就會讓嬰兒發展出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感。

有人說3歲以前的事不是都很快就忘了麼?的確,我們人都有一個“嬰兒期遺忘”,但是這個只能叫做記憶的遺忘,不代表我們就真的忘了。事實上科學上還有一個概念叫“肌肉記憶”。就是說你的所有經歷會儲存在你的身體內,可能有些事你覺得是忘了,但真的到某一個需要的時刻,它會突然竄出來。

我家大寶是保姆帶的,1歲多的時候,有個保姆對他特別好,大寶也很依賴她。到3歲的時候,保姆家裡有事不得辭職了。前段時間,這個保姆正好路過我們家附近,過來看了大寶,沒有想到大寶竟然還記得,那天表現的特別高興,甚至比跟我待一起時更熱烈。由此我也真正見識到記憶的神奇,也明白了孩子安全依戀關係的建立是多麼的重要。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上面我們說到了嬰兒時期就能感受到安全感,那麼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中,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呢?其實,通過孩子的一些常見的行為和情緒我們就可以窺見一二。

  • 對很多東西有“害怕”的情緒

孩子如果沒有安全感,就會表現出很多恐懼。比如有的小孩子會非常怕黑,覺得在黑暗中沒有人會保護自己。還有的孩子會經常說床底下藏著什麼怪獸或者“鬼”,要來傷害他。有的是怕做噩夢,不敢入睡。這類孩子可能就是因為父母對其採取的是冷漠式迴應,從而讓孩子覺得沒有可以依戀和信賴的人,而產生許多害怕的情緒。

  • 喜歡吮吸手指或玩衣角等小動作

小寶寶喜歡吮吸手指是比較正常的身體探索,但是有些孩子在兩歲之後仍然頻繁的吮吸手指、咬指甲,則很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不同的孩子會用不同的方法表現安全感不足的情緒,有的孩子會表現為玩衣角、摳手等行為。一些身體不由自主的小動作其實就是一種焦慮情緒的表達,而這種情緒往往來自於內心的衝突,可能就是在嬰兒時期,照料者對其經常有指責、批評、大聲吼叫的情況。

  • 總愛亂髮脾氣和使用暴力對待別人

有些孩子不善於表達情感,特別是與其他小朋友相處時,一個不如意就會發生矛盾。而如果是內心缺乏安全感的那個孩子就喜歡用暴力去爭取自己想要的,輕則粗怒的奪回東西,重則對別人拳打腳踢。

這一類的孩子,往往是因為家庭氛圍不和諧,或者父母採取的是粗暴似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對任何事物都產生了戒備、牴觸的心理。

"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朋友的孩子小雨,對媽媽的依賴非常嚴重。平時朋友要上班,只能晚上回來。只要一回家,小雨就會粘著媽媽不放,動不動還大哭。奶奶說白天跟我在一起都非常乖,你一回來就特別嬌氣。果然是“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但是在週末的時候,朋友陪小雨的時間會比較多,這兩天小雨也會表現的很乖。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相信這種情況,不少家長都碰到過。奶奶總是說跟著他們更乖,好像覺得媽媽就不該回來一樣。老人不懂那麼多,只會覺得孩子乖就是好。其實為什麼媽媽在與不在的情況下,孩子會大變樣?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孩子安全感出現了問題,安全感缺失造成的。

什麼是安全感?

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決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義詞。

社會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專家霍尼認為孩子在早期有兩種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滿足的需要,這兩種需要的滿足完全依賴於父母;當父母不能滿足孩子這兩種需要時,孩子就會產生焦慮。即如果父母不能滿足孩子安全的需要,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安全感的產生來源於依戀關係,可以分為3種類型

依戀關係是由英國的精神病學家約翰•鮑爾比提出的,是指嬰兒和其照顧者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係。它產生於嬰兒與其父母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是一種感情上的聯結和紐帶。在《親密關係》這本書中說到,嬰兒對其主要照料者的依賴會表現出不同的模式,從而形成不同的依戀類型。

1.如果嬰兒生理上的各種需求,都能得到照料者的悉心照顧和呵護,那麼他就能產生依賴感,覺得他人可以信任,從而獲得安全感。也能形成安全型的依戀。這種類型的依戀能讓人快樂地與他人交往,發展出輕鬆信任的人際關係。

2.而如果在嬰兒時期,父母對於孩子的照顧不持續,而且沒有熱情、親密的迴應,或者是照料者變來變去。都會使孩子產生複雜而焦慮的情感,從而形成焦慮、矛盾型的依戀。這種類型的人,就會對別人的關愛產生過分的依賴和過分緊張的情緒。既想得到更多的愛,又不確定自己能不能持久的享受這份愛。小雨就是處於這種階段,所以她為了尋求媽媽更多的愛,而用自己特殊的方式來獲取。這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3.如果在照顧孩子時,主要照料者(一般指父母)是一種拒絕或者敵對的態度。就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心理,認為他人是靠不住的,因此會在他以後的人生中對很多人和事都不信任,從而在人際關係中畏縮不前,表現出迴避型依戀。這也是一種沒有安全感的類型。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安全感,在嬰兒時期就能感受到

《心理學與生活》一書中說到:人的一生有8個發展階段,0—1.5歲是第一個發展階段,孩子需要通過與看護者之間的交往建立對環境的基本信任感。

孩子在這個階段中,父母會提供給孩子最初的信任感。如果父母能夠在保證嬰兒物質方面的需求外,還能給予身體接觸、親密熱情的迴應,孩子就會覺得這個環境是很安全的,會產生一種信任感。反之如果父母不積極迴應嬰兒的需求,對其態度冷漠,陪伴斷斷續續,就會讓嬰兒發展出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感。

有人說3歲以前的事不是都很快就忘了麼?的確,我們人都有一個“嬰兒期遺忘”,但是這個只能叫做記憶的遺忘,不代表我們就真的忘了。事實上科學上還有一個概念叫“肌肉記憶”。就是說你的所有經歷會儲存在你的身體內,可能有些事你覺得是忘了,但真的到某一個需要的時刻,它會突然竄出來。

我家大寶是保姆帶的,1歲多的時候,有個保姆對他特別好,大寶也很依賴她。到3歲的時候,保姆家裡有事不得辭職了。前段時間,這個保姆正好路過我們家附近,過來看了大寶,沒有想到大寶竟然還記得,那天表現的特別高興,甚至比跟我待一起時更熱烈。由此我也真正見識到記憶的神奇,也明白了孩子安全依戀關係的建立是多麼的重要。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上面我們說到了嬰兒時期就能感受到安全感,那麼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中,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呢?其實,通過孩子的一些常見的行為和情緒我們就可以窺見一二。

  • 對很多東西有“害怕”的情緒

孩子如果沒有安全感,就會表現出很多恐懼。比如有的小孩子會非常怕黑,覺得在黑暗中沒有人會保護自己。還有的孩子會經常說床底下藏著什麼怪獸或者“鬼”,要來傷害他。有的是怕做噩夢,不敢入睡。這類孩子可能就是因為父母對其採取的是冷漠式迴應,從而讓孩子覺得沒有可以依戀和信賴的人,而產生許多害怕的情緒。

  • 喜歡吮吸手指或玩衣角等小動作

小寶寶喜歡吮吸手指是比較正常的身體探索,但是有些孩子在兩歲之後仍然頻繁的吮吸手指、咬指甲,則很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不同的孩子會用不同的方法表現安全感不足的情緒,有的孩子會表現為玩衣角、摳手等行為。一些身體不由自主的小動作其實就是一種焦慮情緒的表達,而這種情緒往往來自於內心的衝突,可能就是在嬰兒時期,照料者對其經常有指責、批評、大聲吼叫的情況。

  • 總愛亂髮脾氣和使用暴力對待別人

有些孩子不善於表達情感,特別是與其他小朋友相處時,一個不如意就會發生矛盾。而如果是內心缺乏安全感的那個孩子就喜歡用暴力去爭取自己想要的,輕則粗怒的奪回東西,重則對別人拳打腳踢。

這一類的孩子,往往是因為家庭氛圍不和諧,或者父母採取的是粗暴似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對任何事物都產生了戒備、牴觸的心理。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孩子安全感如果出了問題,可以修復和改變嗎?

《兒童心理學》說:人們發現即使那些在非常不被重視的環境中受到嚴重傷害的孩子,只要有適宜的條件出現,其發展也能得到恢復。

我聽過最有說服力的一個例子,就是前段時間在網上一個很火的事件。中國的一個孤兒被國外一對夫妻收養了,幾年之後從形象到氣質大變樣。收養時那滿眼的弱小和無助,幾年之後,變成了一個笑容滿滿,自信洋溢的小女孩。

家長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埃裡克森(E。H。Erikson)在1950年曾提出,在個體發展的早期,人格發展最主要的課題是建立對世界最初的信任感。

只有對世界建立了最初的信任感,才能讓一個孩子往最良性的方向發展。在其遇到再大的困難時,都能從容面對,而且不失本心。所以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非常重要,但孩子在每個階段安全感發展的重心都不一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每個時期的發育特點,給予不同的支持,來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 0—1.5歲孩子的安全感建立關鍵詞:愛和愛撫

這個階段的孩子是屬於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期,因為孩子初次來到世上,離開了母體,對於外界的一切都是充滿恐懼的。這個時候家人的愛和愛撫就非常重要了:可以多親吻,撫摸孩子,給孩子做四肢操,多和寶寶進行目光和言語的交流。

  • 1.5—3.5歲孩子的安全感建立關鍵詞:陪伴和欣賞

這個階段的孩子其實已經有自己的思想情感了,也能夠進行正常的言語交流和表達情緒。這個時候家人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心理支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中是受保護的。允許並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儘量不要用語言和行為來威脅,給孩子帶來不安定的恐懼心理。

"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朋友的孩子小雨,對媽媽的依賴非常嚴重。平時朋友要上班,只能晚上回來。只要一回家,小雨就會粘著媽媽不放,動不動還大哭。奶奶說白天跟我在一起都非常乖,你一回來就特別嬌氣。果然是“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但是在週末的時候,朋友陪小雨的時間會比較多,這兩天小雨也會表現的很乖。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相信這種情況,不少家長都碰到過。奶奶總是說跟著他們更乖,好像覺得媽媽就不該回來一樣。老人不懂那麼多,只會覺得孩子乖就是好。其實為什麼媽媽在與不在的情況下,孩子會大變樣?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孩子安全感出現了問題,安全感缺失造成的。

什麼是安全感?

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決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義詞。

社會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專家霍尼認為孩子在早期有兩種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滿足的需要,這兩種需要的滿足完全依賴於父母;當父母不能滿足孩子這兩種需要時,孩子就會產生焦慮。即如果父母不能滿足孩子安全的需要,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安全感的產生來源於依戀關係,可以分為3種類型

依戀關係是由英國的精神病學家約翰•鮑爾比提出的,是指嬰兒和其照顧者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係。它產生於嬰兒與其父母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是一種感情上的聯結和紐帶。在《親密關係》這本書中說到,嬰兒對其主要照料者的依賴會表現出不同的模式,從而形成不同的依戀類型。

1.如果嬰兒生理上的各種需求,都能得到照料者的悉心照顧和呵護,那麼他就能產生依賴感,覺得他人可以信任,從而獲得安全感。也能形成安全型的依戀。這種類型的依戀能讓人快樂地與他人交往,發展出輕鬆信任的人際關係。

2.而如果在嬰兒時期,父母對於孩子的照顧不持續,而且沒有熱情、親密的迴應,或者是照料者變來變去。都會使孩子產生複雜而焦慮的情感,從而形成焦慮、矛盾型的依戀。這種類型的人,就會對別人的關愛產生過分的依賴和過分緊張的情緒。既想得到更多的愛,又不確定自己能不能持久的享受這份愛。小雨就是處於這種階段,所以她為了尋求媽媽更多的愛,而用自己特殊的方式來獲取。這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3.如果在照顧孩子時,主要照料者(一般指父母)是一種拒絕或者敵對的態度。就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心理,認為他人是靠不住的,因此會在他以後的人生中對很多人和事都不信任,從而在人際關係中畏縮不前,表現出迴避型依戀。這也是一種沒有安全感的類型。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安全感,在嬰兒時期就能感受到

《心理學與生活》一書中說到:人的一生有8個發展階段,0—1.5歲是第一個發展階段,孩子需要通過與看護者之間的交往建立對環境的基本信任感。

孩子在這個階段中,父母會提供給孩子最初的信任感。如果父母能夠在保證嬰兒物質方面的需求外,還能給予身體接觸、親密熱情的迴應,孩子就會覺得這個環境是很安全的,會產生一種信任感。反之如果父母不積極迴應嬰兒的需求,對其態度冷漠,陪伴斷斷續續,就會讓嬰兒發展出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感。

有人說3歲以前的事不是都很快就忘了麼?的確,我們人都有一個“嬰兒期遺忘”,但是這個只能叫做記憶的遺忘,不代表我們就真的忘了。事實上科學上還有一個概念叫“肌肉記憶”。就是說你的所有經歷會儲存在你的身體內,可能有些事你覺得是忘了,但真的到某一個需要的時刻,它會突然竄出來。

我家大寶是保姆帶的,1歲多的時候,有個保姆對他特別好,大寶也很依賴她。到3歲的時候,保姆家裡有事不得辭職了。前段時間,這個保姆正好路過我們家附近,過來看了大寶,沒有想到大寶竟然還記得,那天表現的特別高興,甚至比跟我待一起時更熱烈。由此我也真正見識到記憶的神奇,也明白了孩子安全依戀關係的建立是多麼的重要。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上面我們說到了嬰兒時期就能感受到安全感,那麼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中,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呢?其實,通過孩子的一些常見的行為和情緒我們就可以窺見一二。

  • 對很多東西有“害怕”的情緒

孩子如果沒有安全感,就會表現出很多恐懼。比如有的小孩子會非常怕黑,覺得在黑暗中沒有人會保護自己。還有的孩子會經常說床底下藏著什麼怪獸或者“鬼”,要來傷害他。有的是怕做噩夢,不敢入睡。這類孩子可能就是因為父母對其採取的是冷漠式迴應,從而讓孩子覺得沒有可以依戀和信賴的人,而產生許多害怕的情緒。

  • 喜歡吮吸手指或玩衣角等小動作

小寶寶喜歡吮吸手指是比較正常的身體探索,但是有些孩子在兩歲之後仍然頻繁的吮吸手指、咬指甲,則很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不同的孩子會用不同的方法表現安全感不足的情緒,有的孩子會表現為玩衣角、摳手等行為。一些身體不由自主的小動作其實就是一種焦慮情緒的表達,而這種情緒往往來自於內心的衝突,可能就是在嬰兒時期,照料者對其經常有指責、批評、大聲吼叫的情況。

  • 總愛亂髮脾氣和使用暴力對待別人

有些孩子不善於表達情感,特別是與其他小朋友相處時,一個不如意就會發生矛盾。而如果是內心缺乏安全感的那個孩子就喜歡用暴力去爭取自己想要的,輕則粗怒的奪回東西,重則對別人拳打腳踢。

這一類的孩子,往往是因為家庭氛圍不和諧,或者父母採取的是粗暴似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對任何事物都產生了戒備、牴觸的心理。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孩子安全感如果出了問題,可以修復和改變嗎?

《兒童心理學》說:人們發現即使那些在非常不被重視的環境中受到嚴重傷害的孩子,只要有適宜的條件出現,其發展也能得到恢復。

我聽過最有說服力的一個例子,就是前段時間在網上一個很火的事件。中國的一個孤兒被國外一對夫妻收養了,幾年之後從形象到氣質大變樣。收養時那滿眼的弱小和無助,幾年之後,變成了一個笑容滿滿,自信洋溢的小女孩。

家長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埃裡克森(E。H。Erikson)在1950年曾提出,在個體發展的早期,人格發展最主要的課題是建立對世界最初的信任感。

只有對世界建立了最初的信任感,才能讓一個孩子往最良性的方向發展。在其遇到再大的困難時,都能從容面對,而且不失本心。所以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非常重要,但孩子在每個階段安全感發展的重心都不一樣。父母需要根據孩子每個時期的發育特點,給予不同的支持,來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 0—1.5歲孩子的安全感建立關鍵詞:愛和愛撫

這個階段的孩子是屬於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期,因為孩子初次來到世上,離開了母體,對於外界的一切都是充滿恐懼的。這個時候家人的愛和愛撫就非常重要了:可以多親吻,撫摸孩子,給孩子做四肢操,多和寶寶進行目光和言語的交流。

  • 1.5—3.5歲孩子的安全感建立關鍵詞:陪伴和欣賞

這個階段的孩子其實已經有自己的思想情感了,也能夠進行正常的言語交流和表達情緒。這個時候家人需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心理支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中是受保護的。允許並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儘量不要用語言和行為來威脅,給孩子帶來不安定的恐懼心理。

“孩子見了娘,沒事哭一場”,心理學家:這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 3.5—6歲子的安全感建立關鍵詞:承諾和參與

這個階段孩子的安全感就不只來源於父母了,更多的是來自於社會外界。因為他們需要進入到集體生活,需要有必要的社交。這個時候家人需要教會孩子對陌生人的態度,多鼓勵並和孩子一起參與戶外活動,鼓勵孩子與小朋友的互動。

除了社交,信任感的建立就來源於家人的行為。如果家人對孩子做出的承諾經常不予實現,就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不信任感。所以這個階段安全感的建立,承諾的兌現也是非常重要的。

朋友家的兒子5歲,說在幼兒園很內向,拒絕分享,拒絕合作。而且對上學仍舊很抗拒,每天晚上去接他的時候,都一副很不高興的樣子。朋友起初以為兒子在幼兒園受欺負了,或老師對他不好,瞭解過後才發現是兒子自己的態度比較抗拒,好像對任何人都存在不信任的情緒。我問她,平時是你在接送孩子嗎?她說是的,每天我都會跟兒子說今天媽媽會早點去接你,你在幼兒園乖乖的,跟其他小朋友做好朋友。

但常常因為公司臨時有事,不得已會很晚才過去,等到幼兒園的時候,其他小朋友都差不多被接走了。我為此也跟他道歉過,可是看得出來他還是不能釋懷。我說這就是問題的根源,做出的承諾經常不兌現,久而久之會讓孩子對其他事物產生不信賴感。

如果你不能保證早點接,就乾脆不要做出承諾。直接說媽媽今天上班會忙一點,會晚一點來接你,但保證的是一下班就回來接你。再慢慢的重建他的安全感。

枕邊育兒寄語:

育兒,是一場長跑,陪伴孩子最多的就是爸爸和媽媽,抓住孩子每個階段的特點。給予他們足夠的安全感,才會讓他們成長為一個樂觀豁達的人。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高級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注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