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

網友:小學馬上開學了,我兒子還不太識字,上學了跟不上怎麼辦?

上學前覺得寶寶是“最聰明的”,要上學了才發現孩子“啥也不會”!這是許多父母在孩子上小學前,感受到的巨大落差。老師家訪時孩子害羞又不識字,再看看群裡家長們秀特長、秀獲獎,許多父母開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慮。

"

網友:小學馬上開學了,我兒子還不太識字,上學了跟不上怎麼辦?

上學前覺得寶寶是“最聰明的”,要上學了才發現孩子“啥也不會”!這是許多父母在孩子上小學前,感受到的巨大落差。老師家訪時孩子害羞又不識字,再看看群裡家長們秀特長、秀獲獎,許多父母開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慮。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家長們的焦慮是有道理的,因為進入小學時的心理體驗對孩子確實至關重要,中外各國都是如此。因為這是孩子真正開始獨立面對社會生活,獨立面對同學之間的合作與競爭,認識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找到自己的社會行為模式的重要時刻。

奧地利教育心理學家阿德勒編著的《兒童教育心理學》中就反覆提到入學第一年的重要性:“我們所能證明的是,如果兒童剛進入學校就遭遇失敗,那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很多時候我們都能看出兒童逐漸地失去信心,取而代之的是氣餒的情緒。”

當孩子在學校遭遇失敗感到氣餒,影響的可不僅僅是他的學習。當孩子在學習中無法獲得成就感,他們就可能選擇迴避那些困難但是有意義的行動和任務,反而去追求更快速、更容易獲取家長和老師“注意力”的方式,以補償內心對優越感的渴望。

"

網友:小學馬上開學了,我兒子還不太識字,上學了跟不上怎麼辦?

上學前覺得寶寶是“最聰明的”,要上學了才發現孩子“啥也不會”!這是許多父母在孩子上小學前,感受到的巨大落差。老師家訪時孩子害羞又不識字,再看看群裡家長們秀特長、秀獲獎,許多父母開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慮。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家長們的焦慮是有道理的,因為進入小學時的心理體驗對孩子確實至關重要,中外各國都是如此。因為這是孩子真正開始獨立面對社會生活,獨立面對同學之間的合作與競爭,認識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找到自己的社會行為模式的重要時刻。

奧地利教育心理學家阿德勒編著的《兒童教育心理學》中就反覆提到入學第一年的重要性:“我們所能證明的是,如果兒童剛進入學校就遭遇失敗,那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很多時候我們都能看出兒童逐漸地失去信心,取而代之的是氣餒的情緒。”

當孩子在學校遭遇失敗感到氣餒,影響的可不僅僅是他的學習。當孩子在學習中無法獲得成就感,他們就可能選擇迴避那些困難但是有意義的行動和任務,反而去追求更快速、更容易獲取家長和老師“注意力”的方式,以補償內心對優越感的渴望。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01 警惕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失敗

豆子是個聰明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活潑懂事兒,老師們都挺喜歡。上了小學以後,回家寫作業的時候,孩子發現無論怎麼寫都跟書上的樣子“不一樣”,他於是把整個作業都擦掉,卻被媽媽罵了一頓,說他不必如此,擦得也不乾淨。

如此努力寫完的作業,到了學校卻沒有得到表揚,老師表揚了班裡一個女生,她的字看起來真的跟書上一樣!接著,在默寫漢語拼音的時候,豆子又做得一塌糊塗,回到家媽媽的臉色糟糕極了。豆子覺得自己是失敗者,他找不到能夠讓媽媽開心、老師專注的方法。

直到有一次,豆子在上課的時候無意中發了個怪聲,同學們鬨堂大笑,老師讓他罰站。那一刻他成了眾人注意的焦點,他彷彿找到站在領獎臺上的感覺,這讓他非常享受。從此,豆子成了“問題人物”,他找各種方式破壞課堂秩序,家長常常被請到學校。雖然父母每次都嚴厲的教訓豆子,但孩子卻似乎已經形成了“搗蛋模式”,這樣一直到初中,之後早早分流上了中專。

上小學的第一年,許多孩子跟豆子一樣,都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失敗。而這一坎坷是否能夠順利的度過,很可能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在孩子上學的第一年,父母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給予足夠的支持和幫助,讓孩子形成“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行為模式,而不是“通過搗亂獲得關注”的行為模式。不誇張的說,這可能奠定了孩子一生的行為模式。

"

網友:小學馬上開學了,我兒子還不太識字,上學了跟不上怎麼辦?

上學前覺得寶寶是“最聰明的”,要上學了才發現孩子“啥也不會”!這是許多父母在孩子上小學前,感受到的巨大落差。老師家訪時孩子害羞又不識字,再看看群裡家長們秀特長、秀獲獎,許多父母開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慮。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家長們的焦慮是有道理的,因為進入小學時的心理體驗對孩子確實至關重要,中外各國都是如此。因為這是孩子真正開始獨立面對社會生活,獨立面對同學之間的合作與競爭,認識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找到自己的社會行為模式的重要時刻。

奧地利教育心理學家阿德勒編著的《兒童教育心理學》中就反覆提到入學第一年的重要性:“我們所能證明的是,如果兒童剛進入學校就遭遇失敗,那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很多時候我們都能看出兒童逐漸地失去信心,取而代之的是氣餒的情緒。”

當孩子在學校遭遇失敗感到氣餒,影響的可不僅僅是他的學習。當孩子在學習中無法獲得成就感,他們就可能選擇迴避那些困難但是有意義的行動和任務,反而去追求更快速、更容易獲取家長和老師“注意力”的方式,以補償內心對優越感的渴望。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01 警惕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失敗

豆子是個聰明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活潑懂事兒,老師們都挺喜歡。上了小學以後,回家寫作業的時候,孩子發現無論怎麼寫都跟書上的樣子“不一樣”,他於是把整個作業都擦掉,卻被媽媽罵了一頓,說他不必如此,擦得也不乾淨。

如此努力寫完的作業,到了學校卻沒有得到表揚,老師表揚了班裡一個女生,她的字看起來真的跟書上一樣!接著,在默寫漢語拼音的時候,豆子又做得一塌糊塗,回到家媽媽的臉色糟糕極了。豆子覺得自己是失敗者,他找不到能夠讓媽媽開心、老師專注的方法。

直到有一次,豆子在上課的時候無意中發了個怪聲,同學們鬨堂大笑,老師讓他罰站。那一刻他成了眾人注意的焦點,他彷彿找到站在領獎臺上的感覺,這讓他非常享受。從此,豆子成了“問題人物”,他找各種方式破壞課堂秩序,家長常常被請到學校。雖然父母每次都嚴厲的教訓豆子,但孩子卻似乎已經形成了“搗蛋模式”,這樣一直到初中,之後早早分流上了中專。

上小學的第一年,許多孩子跟豆子一樣,都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失敗。而這一坎坷是否能夠順利的度過,很可能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在孩子上學的第一年,父母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給予足夠的支持和幫助,讓孩子形成“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行為模式,而不是“通過搗亂獲得關注”的行為模式。不誇張的說,這可能奠定了孩子一生的行為模式。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02 創造寬鬆、積極的家庭環境

特別是對於那些“開竅”較晚的孩子,他們在學習中可能遇到了不少麻煩,回到家裡就更需要心理支持。

就以豆子為例,當他在學校遇到困難,回到家寫作業時,媽媽一樣沒有給到孩子足夠的心理支持,而是不理解孩子為什麼把寫完的作業“全擦掉”,還說他“擦得不乾淨”,孩子的感受仍然是“我又做錯了”、“我又失敗了”。

孩子擦掉作業,其實釋放了兩個信號:首先,孩子追求卓越;其次,孩子感到挫敗。針對這樣的心理,媽媽首先應該肯定孩子的“上進心”,告訴他:“你這麼希望把作業寫好,媽媽感到很欣慰。”

有些孩子在聽到媽媽的理解時,可能直接就哭了,這是挫敗感的正面宣洩,能夠幫助孩子緩解壓力。這時媽媽應該做的是擁抱孩子,告訴他你永遠站在他這一邊,並讓他痛快的哭出來。

當孩子發洩完了,你可以告訴他,不必寫得跟書上一模一樣,只要比昨天寫得好就可以了。比如“昨天有一個字寫得好看,今天只要兩個字寫得好看就可以了。這樣一個月過去,就每個字都好看了。”

"

網友:小學馬上開學了,我兒子還不太識字,上學了跟不上怎麼辦?

上學前覺得寶寶是“最聰明的”,要上學了才發現孩子“啥也不會”!這是許多父母在孩子上小學前,感受到的巨大落差。老師家訪時孩子害羞又不識字,再看看群裡家長們秀特長、秀獲獎,許多父母開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慮。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家長們的焦慮是有道理的,因為進入小學時的心理體驗對孩子確實至關重要,中外各國都是如此。因為這是孩子真正開始獨立面對社會生活,獨立面對同學之間的合作與競爭,認識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找到自己的社會行為模式的重要時刻。

奧地利教育心理學家阿德勒編著的《兒童教育心理學》中就反覆提到入學第一年的重要性:“我們所能證明的是,如果兒童剛進入學校就遭遇失敗,那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很多時候我們都能看出兒童逐漸地失去信心,取而代之的是氣餒的情緒。”

當孩子在學校遭遇失敗感到氣餒,影響的可不僅僅是他的學習。當孩子在學習中無法獲得成就感,他們就可能選擇迴避那些困難但是有意義的行動和任務,反而去追求更快速、更容易獲取家長和老師“注意力”的方式,以補償內心對優越感的渴望。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01 警惕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失敗

豆子是個聰明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活潑懂事兒,老師們都挺喜歡。上了小學以後,回家寫作業的時候,孩子發現無論怎麼寫都跟書上的樣子“不一樣”,他於是把整個作業都擦掉,卻被媽媽罵了一頓,說他不必如此,擦得也不乾淨。

如此努力寫完的作業,到了學校卻沒有得到表揚,老師表揚了班裡一個女生,她的字看起來真的跟書上一樣!接著,在默寫漢語拼音的時候,豆子又做得一塌糊塗,回到家媽媽的臉色糟糕極了。豆子覺得自己是失敗者,他找不到能夠讓媽媽開心、老師專注的方法。

直到有一次,豆子在上課的時候無意中發了個怪聲,同學們鬨堂大笑,老師讓他罰站。那一刻他成了眾人注意的焦點,他彷彿找到站在領獎臺上的感覺,這讓他非常享受。從此,豆子成了“問題人物”,他找各種方式破壞課堂秩序,家長常常被請到學校。雖然父母每次都嚴厲的教訓豆子,但孩子卻似乎已經形成了“搗蛋模式”,這樣一直到初中,之後早早分流上了中專。

上小學的第一年,許多孩子跟豆子一樣,都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失敗。而這一坎坷是否能夠順利的度過,很可能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在孩子上學的第一年,父母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給予足夠的支持和幫助,讓孩子形成“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行為模式,而不是“通過搗亂獲得關注”的行為模式。不誇張的說,這可能奠定了孩子一生的行為模式。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02 創造寬鬆、積極的家庭環境

特別是對於那些“開竅”較晚的孩子,他們在學習中可能遇到了不少麻煩,回到家裡就更需要心理支持。

就以豆子為例,當他在學校遇到困難,回到家寫作業時,媽媽一樣沒有給到孩子足夠的心理支持,而是不理解孩子為什麼把寫完的作業“全擦掉”,還說他“擦得不乾淨”,孩子的感受仍然是“我又做錯了”、“我又失敗了”。

孩子擦掉作業,其實釋放了兩個信號:首先,孩子追求卓越;其次,孩子感到挫敗。針對這樣的心理,媽媽首先應該肯定孩子的“上進心”,告訴他:“你這麼希望把作業寫好,媽媽感到很欣慰。”

有些孩子在聽到媽媽的理解時,可能直接就哭了,這是挫敗感的正面宣洩,能夠幫助孩子緩解壓力。這時媽媽應該做的是擁抱孩子,告訴他你永遠站在他這一邊,並讓他痛快的哭出來。

當孩子發洩完了,你可以告訴他,不必寫得跟書上一模一樣,只要比昨天寫得好就可以了。比如“昨天有一個字寫得好看,今天只要兩個字寫得好看就可以了。這樣一個月過去,就每個字都好看了。”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總結下來,要創造寬鬆、積極的家庭環境,需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1. 如果孩子哭了,擁抱他,讓他自由宣洩;
  2. 糾正孩子過高的目標,把它變成可以達到的小目標;比如把每個字寫得跟書上一樣,變成每天多寫好一個字;
  3. 鼓勵孩子的每一次進步:豎寫得比上次直,課文讀得比昨天響亮,讓孩子不斷的感受到自己努力得到的成功感。
"

網友:小學馬上開學了,我兒子還不太識字,上學了跟不上怎麼辦?

上學前覺得寶寶是“最聰明的”,要上學了才發現孩子“啥也不會”!這是許多父母在孩子上小學前,感受到的巨大落差。老師家訪時孩子害羞又不識字,再看看群裡家長們秀特長、秀獲獎,許多父母開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慮。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家長們的焦慮是有道理的,因為進入小學時的心理體驗對孩子確實至關重要,中外各國都是如此。因為這是孩子真正開始獨立面對社會生活,獨立面對同學之間的合作與競爭,認識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找到自己的社會行為模式的重要時刻。

奧地利教育心理學家阿德勒編著的《兒童教育心理學》中就反覆提到入學第一年的重要性:“我們所能證明的是,如果兒童剛進入學校就遭遇失敗,那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很多時候我們都能看出兒童逐漸地失去信心,取而代之的是氣餒的情緒。”

當孩子在學校遭遇失敗感到氣餒,影響的可不僅僅是他的學習。當孩子在學習中無法獲得成就感,他們就可能選擇迴避那些困難但是有意義的行動和任務,反而去追求更快速、更容易獲取家長和老師“注意力”的方式,以補償內心對優越感的渴望。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01 警惕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失敗

豆子是個聰明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活潑懂事兒,老師們都挺喜歡。上了小學以後,回家寫作業的時候,孩子發現無論怎麼寫都跟書上的樣子“不一樣”,他於是把整個作業都擦掉,卻被媽媽罵了一頓,說他不必如此,擦得也不乾淨。

如此努力寫完的作業,到了學校卻沒有得到表揚,老師表揚了班裡一個女生,她的字看起來真的跟書上一樣!接著,在默寫漢語拼音的時候,豆子又做得一塌糊塗,回到家媽媽的臉色糟糕極了。豆子覺得自己是失敗者,他找不到能夠讓媽媽開心、老師專注的方法。

直到有一次,豆子在上課的時候無意中發了個怪聲,同學們鬨堂大笑,老師讓他罰站。那一刻他成了眾人注意的焦點,他彷彿找到站在領獎臺上的感覺,這讓他非常享受。從此,豆子成了“問題人物”,他找各種方式破壞課堂秩序,家長常常被請到學校。雖然父母每次都嚴厲的教訓豆子,但孩子卻似乎已經形成了“搗蛋模式”,這樣一直到初中,之後早早分流上了中專。

上小學的第一年,許多孩子跟豆子一樣,都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失敗。而這一坎坷是否能夠順利的度過,很可能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在孩子上學的第一年,父母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給予足夠的支持和幫助,讓孩子形成“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行為模式,而不是“通過搗亂獲得關注”的行為模式。不誇張的說,這可能奠定了孩子一生的行為模式。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02 創造寬鬆、積極的家庭環境

特別是對於那些“開竅”較晚的孩子,他們在學習中可能遇到了不少麻煩,回到家裡就更需要心理支持。

就以豆子為例,當他在學校遇到困難,回到家寫作業時,媽媽一樣沒有給到孩子足夠的心理支持,而是不理解孩子為什麼把寫完的作業“全擦掉”,還說他“擦得不乾淨”,孩子的感受仍然是“我又做錯了”、“我又失敗了”。

孩子擦掉作業,其實釋放了兩個信號:首先,孩子追求卓越;其次,孩子感到挫敗。針對這樣的心理,媽媽首先應該肯定孩子的“上進心”,告訴他:“你這麼希望把作業寫好,媽媽感到很欣慰。”

有些孩子在聽到媽媽的理解時,可能直接就哭了,這是挫敗感的正面宣洩,能夠幫助孩子緩解壓力。這時媽媽應該做的是擁抱孩子,告訴他你永遠站在他這一邊,並讓他痛快的哭出來。

當孩子發洩完了,你可以告訴他,不必寫得跟書上一模一樣,只要比昨天寫得好就可以了。比如“昨天有一個字寫得好看,今天只要兩個字寫得好看就可以了。這樣一個月過去,就每個字都好看了。”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總結下來,要創造寬鬆、積極的家庭環境,需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1. 如果孩子哭了,擁抱他,讓他自由宣洩;
  2. 糾正孩子過高的目標,把它變成可以達到的小目標;比如把每個字寫得跟書上一樣,變成每天多寫好一個字;
  3. 鼓勵孩子的每一次進步:豎寫得比上次直,課文讀得比昨天響亮,讓孩子不斷的感受到自己努力得到的成功感。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03 檢查作業的三個原則

“看你這字寫得歪七扭八的!擦了重寫!”

許多家長不知道,您的方式不是在幫助孩子追求完美,而是在打擊孩子,讓他們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成”。

曾聽過一位資深優秀教師給低年級家長講的一堂課,就檢查作業她給出了三點建議:

1、低年級的孩子,寫得快比寫得好重要;

寫得快的孩子更容易感受到成功感,他會覺得學習時間“容易”的事兒。相反,如果寫作業寫了擦、擦了寫,或者花幾個小時寫作業,會讓孩子認為學習是件“痛苦”的事兒,孩子產生畏難情緒,很容易從害怕學習發展成“厭惡”學習。

所以,對於低年級的孩子,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快速完成作業,這個階段寫得快比寫得好重要。如果孩子的字太過潦草,可以增加一項“練字”的家庭作業,不要太多隻寫一兩行,同樣要注意讓孩子每天都有小小成就感。

2、檢查作業的時候,要先指出“好”的地方,在讓孩子自己指出“可改進”的地方;

在檢查作業的時候,別一上來就“寫得什麼呀!”,而是指出那幾個寫得好的字和題目:“這兩個字寫得像印刷的一樣,真漂亮”。然後讓孩子自己看看,那個字寫得“不那麼好”,把它擦掉按照自己的最好水平來寫。

3、不要上升到“態度”“道德”層面;

當孩子抄錯數字、寫字左右顛倒、橫不平、豎不直,這是孩子的大腦前庭發育不足,手臂小肌肉群力量和協調性不足的原因,跟孩子“毛躁”“學習態度”都不沾邊,千萬不要上升到“態度”層面。

相反,如果孩子存在這些問題,應該通過運動、鍛鍊的方式幫助孩子鍛鍊大腦前庭的感覺統合,和手臂的小肌肉群力量。具體的鍛鍊方法,大家可以參考我的專欄。

"

網友:小學馬上開學了,我兒子還不太識字,上學了跟不上怎麼辦?

上學前覺得寶寶是“最聰明的”,要上學了才發現孩子“啥也不會”!這是許多父母在孩子上小學前,感受到的巨大落差。老師家訪時孩子害羞又不識字,再看看群裡家長們秀特長、秀獲獎,許多父母開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慮。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家長們的焦慮是有道理的,因為進入小學時的心理體驗對孩子確實至關重要,中外各國都是如此。因為這是孩子真正開始獨立面對社會生活,獨立面對同學之間的合作與競爭,認識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找到自己的社會行為模式的重要時刻。

奧地利教育心理學家阿德勒編著的《兒童教育心理學》中就反覆提到入學第一年的重要性:“我們所能證明的是,如果兒童剛進入學校就遭遇失敗,那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很多時候我們都能看出兒童逐漸地失去信心,取而代之的是氣餒的情緒。”

當孩子在學校遭遇失敗感到氣餒,影響的可不僅僅是他的學習。當孩子在學習中無法獲得成就感,他們就可能選擇迴避那些困難但是有意義的行動和任務,反而去追求更快速、更容易獲取家長和老師“注意力”的方式,以補償內心對優越感的渴望。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01 警惕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失敗

豆子是個聰明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活潑懂事兒,老師們都挺喜歡。上了小學以後,回家寫作業的時候,孩子發現無論怎麼寫都跟書上的樣子“不一樣”,他於是把整個作業都擦掉,卻被媽媽罵了一頓,說他不必如此,擦得也不乾淨。

如此努力寫完的作業,到了學校卻沒有得到表揚,老師表揚了班裡一個女生,她的字看起來真的跟書上一樣!接著,在默寫漢語拼音的時候,豆子又做得一塌糊塗,回到家媽媽的臉色糟糕極了。豆子覺得自己是失敗者,他找不到能夠讓媽媽開心、老師專注的方法。

直到有一次,豆子在上課的時候無意中發了個怪聲,同學們鬨堂大笑,老師讓他罰站。那一刻他成了眾人注意的焦點,他彷彿找到站在領獎臺上的感覺,這讓他非常享受。從此,豆子成了“問題人物”,他找各種方式破壞課堂秩序,家長常常被請到學校。雖然父母每次都嚴厲的教訓豆子,但孩子卻似乎已經形成了“搗蛋模式”,這樣一直到初中,之後早早分流上了中專。

上小學的第一年,許多孩子跟豆子一樣,都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失敗。而這一坎坷是否能夠順利的度過,很可能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在孩子上學的第一年,父母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給予足夠的支持和幫助,讓孩子形成“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行為模式,而不是“通過搗亂獲得關注”的行為模式。不誇張的說,這可能奠定了孩子一生的行為模式。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02 創造寬鬆、積極的家庭環境

特別是對於那些“開竅”較晚的孩子,他們在學習中可能遇到了不少麻煩,回到家裡就更需要心理支持。

就以豆子為例,當他在學校遇到困難,回到家寫作業時,媽媽一樣沒有給到孩子足夠的心理支持,而是不理解孩子為什麼把寫完的作業“全擦掉”,還說他“擦得不乾淨”,孩子的感受仍然是“我又做錯了”、“我又失敗了”。

孩子擦掉作業,其實釋放了兩個信號:首先,孩子追求卓越;其次,孩子感到挫敗。針對這樣的心理,媽媽首先應該肯定孩子的“上進心”,告訴他:“你這麼希望把作業寫好,媽媽感到很欣慰。”

有些孩子在聽到媽媽的理解時,可能直接就哭了,這是挫敗感的正面宣洩,能夠幫助孩子緩解壓力。這時媽媽應該做的是擁抱孩子,告訴他你永遠站在他這一邊,並讓他痛快的哭出來。

當孩子發洩完了,你可以告訴他,不必寫得跟書上一模一樣,只要比昨天寫得好就可以了。比如“昨天有一個字寫得好看,今天只要兩個字寫得好看就可以了。這樣一個月過去,就每個字都好看了。”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總結下來,要創造寬鬆、積極的家庭環境,需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1. 如果孩子哭了,擁抱他,讓他自由宣洩;
  2. 糾正孩子過高的目標,把它變成可以達到的小目標;比如把每個字寫得跟書上一樣,變成每天多寫好一個字;
  3. 鼓勵孩子的每一次進步:豎寫得比上次直,課文讀得比昨天響亮,讓孩子不斷的感受到自己努力得到的成功感。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03 檢查作業的三個原則

“看你這字寫得歪七扭八的!擦了重寫!”

許多家長不知道,您的方式不是在幫助孩子追求完美,而是在打擊孩子,讓他們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成”。

曾聽過一位資深優秀教師給低年級家長講的一堂課,就檢查作業她給出了三點建議:

1、低年級的孩子,寫得快比寫得好重要;

寫得快的孩子更容易感受到成功感,他會覺得學習時間“容易”的事兒。相反,如果寫作業寫了擦、擦了寫,或者花幾個小時寫作業,會讓孩子認為學習是件“痛苦”的事兒,孩子產生畏難情緒,很容易從害怕學習發展成“厭惡”學習。

所以,對於低年級的孩子,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快速完成作業,這個階段寫得快比寫得好重要。如果孩子的字太過潦草,可以增加一項“練字”的家庭作業,不要太多隻寫一兩行,同樣要注意讓孩子每天都有小小成就感。

2、檢查作業的時候,要先指出“好”的地方,在讓孩子自己指出“可改進”的地方;

在檢查作業的時候,別一上來就“寫得什麼呀!”,而是指出那幾個寫得好的字和題目:“這兩個字寫得像印刷的一樣,真漂亮”。然後讓孩子自己看看,那個字寫得“不那麼好”,把它擦掉按照自己的最好水平來寫。

3、不要上升到“態度”“道德”層面;

當孩子抄錯數字、寫字左右顛倒、橫不平、豎不直,這是孩子的大腦前庭發育不足,手臂小肌肉群力量和協調性不足的原因,跟孩子“毛躁”“學習態度”都不沾邊,千萬不要上升到“態度”層面。

相反,如果孩子存在這些問題,應該通過運動、鍛鍊的方式幫助孩子鍛鍊大腦前庭的感覺統合,和手臂的小肌肉群力量。具體的鍛鍊方法,大家可以參考我的專欄。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04 孩子有這些情況,說明在學校過得不好

有些孩子從上小學之後開始咬指甲,這是焦慮的表現;有些孩子開始常常做噩夢,這是壓力造成的;有些孩子站著的時候一定要靠著點什麼,這是心理缺乏支撐;有些孩子丟三落四,總是把東西落在家裡或者學校裡,這可能是厭學情緒;有些孩子食慾變差、經常生病或者情緒不佳,這可能跟抑鬱和壓力有關。

家長們從孩子上小學開始,要密切關注這些小情況,只要發現有些“不對頭”,就要及時跟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同時,如果能跟孩子聊出學校的情況和孩子的困難最好,如果聊不出來,就給他更多的愛和支持。

當孩子講述在學校遇到的困難或者捱了批評,無論您覺得這多麼“不是事兒”,都請抱抱孩子,說一句“這真是讓人難過”,跟孩子談談自己小時候類似的經歷,告訴孩子你站在他一邊。等孩子宣洩完了、平靜了,再跟他講道理。

"

網友:小學馬上開學了,我兒子還不太識字,上學了跟不上怎麼辦?

上學前覺得寶寶是“最聰明的”,要上學了才發現孩子“啥也不會”!這是許多父母在孩子上小學前,感受到的巨大落差。老師家訪時孩子害羞又不識字,再看看群裡家長們秀特長、秀獲獎,許多父母開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慮。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家長們的焦慮是有道理的,因為進入小學時的心理體驗對孩子確實至關重要,中外各國都是如此。因為這是孩子真正開始獨立面對社會生活,獨立面對同學之間的合作與競爭,認識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找到自己的社會行為模式的重要時刻。

奧地利教育心理學家阿德勒編著的《兒童教育心理學》中就反覆提到入學第一年的重要性:“我們所能證明的是,如果兒童剛進入學校就遭遇失敗,那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很多時候我們都能看出兒童逐漸地失去信心,取而代之的是氣餒的情緒。”

當孩子在學校遭遇失敗感到氣餒,影響的可不僅僅是他的學習。當孩子在學習中無法獲得成就感,他們就可能選擇迴避那些困難但是有意義的行動和任務,反而去追求更快速、更容易獲取家長和老師“注意力”的方式,以補償內心對優越感的渴望。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01 警惕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失敗

豆子是個聰明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活潑懂事兒,老師們都挺喜歡。上了小學以後,回家寫作業的時候,孩子發現無論怎麼寫都跟書上的樣子“不一樣”,他於是把整個作業都擦掉,卻被媽媽罵了一頓,說他不必如此,擦得也不乾淨。

如此努力寫完的作業,到了學校卻沒有得到表揚,老師表揚了班裡一個女生,她的字看起來真的跟書上一樣!接著,在默寫漢語拼音的時候,豆子又做得一塌糊塗,回到家媽媽的臉色糟糕極了。豆子覺得自己是失敗者,他找不到能夠讓媽媽開心、老師專注的方法。

直到有一次,豆子在上課的時候無意中發了個怪聲,同學們鬨堂大笑,老師讓他罰站。那一刻他成了眾人注意的焦點,他彷彿找到站在領獎臺上的感覺,這讓他非常享受。從此,豆子成了“問題人物”,他找各種方式破壞課堂秩序,家長常常被請到學校。雖然父母每次都嚴厲的教訓豆子,但孩子卻似乎已經形成了“搗蛋模式”,這樣一直到初中,之後早早分流上了中專。

上小學的第一年,許多孩子跟豆子一樣,都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失敗。而這一坎坷是否能夠順利的度過,很可能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在孩子上學的第一年,父母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給予足夠的支持和幫助,讓孩子形成“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行為模式,而不是“通過搗亂獲得關注”的行為模式。不誇張的說,這可能奠定了孩子一生的行為模式。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02 創造寬鬆、積極的家庭環境

特別是對於那些“開竅”較晚的孩子,他們在學習中可能遇到了不少麻煩,回到家裡就更需要心理支持。

就以豆子為例,當他在學校遇到困難,回到家寫作業時,媽媽一樣沒有給到孩子足夠的心理支持,而是不理解孩子為什麼把寫完的作業“全擦掉”,還說他“擦得不乾淨”,孩子的感受仍然是“我又做錯了”、“我又失敗了”。

孩子擦掉作業,其實釋放了兩個信號:首先,孩子追求卓越;其次,孩子感到挫敗。針對這樣的心理,媽媽首先應該肯定孩子的“上進心”,告訴他:“你這麼希望把作業寫好,媽媽感到很欣慰。”

有些孩子在聽到媽媽的理解時,可能直接就哭了,這是挫敗感的正面宣洩,能夠幫助孩子緩解壓力。這時媽媽應該做的是擁抱孩子,告訴他你永遠站在他這一邊,並讓他痛快的哭出來。

當孩子發洩完了,你可以告訴他,不必寫得跟書上一模一樣,只要比昨天寫得好就可以了。比如“昨天有一個字寫得好看,今天只要兩個字寫得好看就可以了。這樣一個月過去,就每個字都好看了。”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總結下來,要創造寬鬆、積極的家庭環境,需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1. 如果孩子哭了,擁抱他,讓他自由宣洩;
  2. 糾正孩子過高的目標,把它變成可以達到的小目標;比如把每個字寫得跟書上一樣,變成每天多寫好一個字;
  3. 鼓勵孩子的每一次進步:豎寫得比上次直,課文讀得比昨天響亮,讓孩子不斷的感受到自己努力得到的成功感。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03 檢查作業的三個原則

“看你這字寫得歪七扭八的!擦了重寫!”

許多家長不知道,您的方式不是在幫助孩子追求完美,而是在打擊孩子,讓他們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成”。

曾聽過一位資深優秀教師給低年級家長講的一堂課,就檢查作業她給出了三點建議:

1、低年級的孩子,寫得快比寫得好重要;

寫得快的孩子更容易感受到成功感,他會覺得學習時間“容易”的事兒。相反,如果寫作業寫了擦、擦了寫,或者花幾個小時寫作業,會讓孩子認為學習是件“痛苦”的事兒,孩子產生畏難情緒,很容易從害怕學習發展成“厭惡”學習。

所以,對於低年級的孩子,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快速完成作業,這個階段寫得快比寫得好重要。如果孩子的字太過潦草,可以增加一項“練字”的家庭作業,不要太多隻寫一兩行,同樣要注意讓孩子每天都有小小成就感。

2、檢查作業的時候,要先指出“好”的地方,在讓孩子自己指出“可改進”的地方;

在檢查作業的時候,別一上來就“寫得什麼呀!”,而是指出那幾個寫得好的字和題目:“這兩個字寫得像印刷的一樣,真漂亮”。然後讓孩子自己看看,那個字寫得“不那麼好”,把它擦掉按照自己的最好水平來寫。

3、不要上升到“態度”“道德”層面;

當孩子抄錯數字、寫字左右顛倒、橫不平、豎不直,這是孩子的大腦前庭發育不足,手臂小肌肉群力量和協調性不足的原因,跟孩子“毛躁”“學習態度”都不沾邊,千萬不要上升到“態度”層面。

相反,如果孩子存在這些問題,應該通過運動、鍛鍊的方式幫助孩子鍛鍊大腦前庭的感覺統合,和手臂的小肌肉群力量。具體的鍛鍊方法,大家可以參考我的專欄。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04 孩子有這些情況,說明在學校過得不好

有些孩子從上小學之後開始咬指甲,這是焦慮的表現;有些孩子開始常常做噩夢,這是壓力造成的;有些孩子站著的時候一定要靠著點什麼,這是心理缺乏支撐;有些孩子丟三落四,總是把東西落在家裡或者學校裡,這可能是厭學情緒;有些孩子食慾變差、經常生病或者情緒不佳,這可能跟抑鬱和壓力有關。

家長們從孩子上小學開始,要密切關注這些小情況,只要發現有些“不對頭”,就要及時跟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同時,如果能跟孩子聊出學校的情況和孩子的困難最好,如果聊不出來,就給他更多的愛和支持。

當孩子講述在學校遇到的困難或者捱了批評,無論您覺得這多麼“不是事兒”,都請抱抱孩子,說一句“這真是讓人難過”,跟孩子談談自己小時候類似的經歷,告訴孩子你站在他一邊。等孩子宣洩完了、平靜了,再跟他講道理。

有這些情況,說明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好,家長應這樣疏導

李玫瑾教授就曾告誡,學習方面學校已經在管了,家長應該更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一時學習跟不上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老師和家長的雙重否定,讓孩子失去了信心,選擇錯誤的行為模式。學習上,學校為主、家庭為輔;而孩子的心理成長則應該是家庭為主、學校教育為輔,這才是學生家長正確的教育思路。

我曾在職場如魚得水,如今專心養育兩個孩子。讀了一櫃子書,走了不少彎路,也收穫了滿滿的經驗與幸福。關注我@楓糖媽媽,希望把我的所學所用、經驗教訓跟您分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