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

有一次和幾個媽媽帶著孩子出去玩,進了玩具店之後大家都跟孩子定下“只能買一件”的規矩。但剛滿3歲的兒子卻看上了兩輛汽車,兩樣都想買。另外兩個孩子被感染到,也跟自己的媽媽說要多買一件,一時間場面相當混亂。

我:“咱們說好的,只能買一樣。“

兒子:“為什麼呀?為什麼只能買一樣?兩個都很好呀……”(此處省略1000字)

面對兒子的絮絮叨叨的糾纏,我一句話結束戰鬥:“媽媽說了算!”小傢伙知道我的堅決,掉了幾滴眼淚,撅著小嘴去研究要留下那一輛小車了。

"

有一次和幾個媽媽帶著孩子出去玩,進了玩具店之後大家都跟孩子定下“只能買一件”的規矩。但剛滿3歲的兒子卻看上了兩輛汽車,兩樣都想買。另外兩個孩子被感染到,也跟自己的媽媽說要多買一件,一時間場面相當混亂。

我:“咱們說好的,只能買一樣。“

兒子:“為什麼呀?為什麼只能買一樣?兩個都很好呀……”(此處省略1000字)

面對兒子的絮絮叨叨的糾纏,我一句話結束戰鬥:“媽媽說了算!”小傢伙知道我的堅決,掉了幾滴眼淚,撅著小嘴去研究要留下那一輛小車了。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另外幾個正跟孩子軟磨硬泡的媽媽跟看到這一幕都很驚訝:不是說不能這樣跟孩子說話?還有位媽媽說她看過一篇文章,講跟孩子說“媽媽說了算”會導致孩子的叛逆。

其實,兩三歲的孩子本身就處於“叛逆期”,跟他說什麼都會叛逆,倒真不是因為這句話的原因。在教育“溫情主義”盛行的今天,許多媽媽高舉“做孩子的好朋友”的理想旗幟,事事為孩子的心理感受著想“商量著來”,這其實是誤解了“正面管教”的意義,反而讓家庭教育舉步維艱,實際是害了孩子。

"

有一次和幾個媽媽帶著孩子出去玩,進了玩具店之後大家都跟孩子定下“只能買一件”的規矩。但剛滿3歲的兒子卻看上了兩輛汽車,兩樣都想買。另外兩個孩子被感染到,也跟自己的媽媽說要多買一件,一時間場面相當混亂。

我:“咱們說好的,只能買一樣。“

兒子:“為什麼呀?為什麼只能買一樣?兩個都很好呀……”(此處省略1000字)

面對兒子的絮絮叨叨的糾纏,我一句話結束戰鬥:“媽媽說了算!”小傢伙知道我的堅決,掉了幾滴眼淚,撅著小嘴去研究要留下那一輛小車了。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另外幾個正跟孩子軟磨硬泡的媽媽跟看到這一幕都很驚訝:不是說不能這樣跟孩子說話?還有位媽媽說她看過一篇文章,講跟孩子說“媽媽說了算”會導致孩子的叛逆。

其實,兩三歲的孩子本身就處於“叛逆期”,跟他說什麼都會叛逆,倒真不是因為這句話的原因。在教育“溫情主義”盛行的今天,許多媽媽高舉“做孩子的好朋友”的理想旗幟,事事為孩子的心理感受著想“商量著來”,這其實是誤解了“正面管教”的意義,反而讓家庭教育舉步維艱,實際是害了孩子。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做孩子的好朋友“是最大的偽命題

美國的著名家庭心理學家約翰羅斯蒙德就曾在自己的著作中闡述:做孩子的朋友根本無法實現,這種嘗試可能導致的問題比你所能想象的要更多。既想做父母又想做朋友,最終可能什麼都當不好。

這是因為做父母的一大責任,是把孩子教育成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而能和孩子做朋友的首要條件是:孩子應該已經擁有“成熟的心智”。

身為父母需要承擔孩子的行為後果和教育責任,所以也就需要擁有對於孩子的權利和威懾力;就像一家公司的老闆要承擔公司運營的成本和發展的責任,就必須擁有“指揮員工”的權威。

而一旦選擇跟孩子做朋友,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權威,因為朋友之間本來就是“平等”的。在這樣的關係中,要麼是孩子變得無比驕縱難以管教,要麼是家長因為“教育責任”的要求,在“平等”與“專制”之間迷茫不已。

與其如此,不如堅定的回到“專制”一方。即使在《動物世界》,我們也常常會看到“動物母親”把“貪玩”的寶寶強制拉回身邊,把“不願離巢”的小鳥推出鳥巢學飛。“專制”原本就是生物界身為父母的法則。

"

有一次和幾個媽媽帶著孩子出去玩,進了玩具店之後大家都跟孩子定下“只能買一件”的規矩。但剛滿3歲的兒子卻看上了兩輛汽車,兩樣都想買。另外兩個孩子被感染到,也跟自己的媽媽說要多買一件,一時間場面相當混亂。

我:“咱們說好的,只能買一樣。“

兒子:“為什麼呀?為什麼只能買一樣?兩個都很好呀……”(此處省略1000字)

面對兒子的絮絮叨叨的糾纏,我一句話結束戰鬥:“媽媽說了算!”小傢伙知道我的堅決,掉了幾滴眼淚,撅著小嘴去研究要留下那一輛小車了。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另外幾個正跟孩子軟磨硬泡的媽媽跟看到這一幕都很驚訝:不是說不能這樣跟孩子說話?還有位媽媽說她看過一篇文章,講跟孩子說“媽媽說了算”會導致孩子的叛逆。

其實,兩三歲的孩子本身就處於“叛逆期”,跟他說什麼都會叛逆,倒真不是因為這句話的原因。在教育“溫情主義”盛行的今天,許多媽媽高舉“做孩子的好朋友”的理想旗幟,事事為孩子的心理感受著想“商量著來”,這其實是誤解了“正面管教”的意義,反而讓家庭教育舉步維艱,實際是害了孩子。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做孩子的好朋友“是最大的偽命題

美國的著名家庭心理學家約翰羅斯蒙德就曾在自己的著作中闡述:做孩子的朋友根本無法實現,這種嘗試可能導致的問題比你所能想象的要更多。既想做父母又想做朋友,最終可能什麼都當不好。

這是因為做父母的一大責任,是把孩子教育成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而能和孩子做朋友的首要條件是:孩子應該已經擁有“成熟的心智”。

身為父母需要承擔孩子的行為後果和教育責任,所以也就需要擁有對於孩子的權利和威懾力;就像一家公司的老闆要承擔公司運營的成本和發展的責任,就必須擁有“指揮員工”的權威。

而一旦選擇跟孩子做朋友,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權威,因為朋友之間本來就是“平等”的。在這樣的關係中,要麼是孩子變得無比驕縱難以管教,要麼是家長因為“教育責任”的要求,在“平等”與“專制”之間迷茫不已。

與其如此,不如堅定的回到“專制”一方。即使在《動物世界》,我們也常常會看到“動物母親”把“貪玩”的寶寶強制拉回身邊,把“不願離巢”的小鳥推出鳥巢學飛。“專制”原本就是生物界身為父母的法則。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跟孩子商量”讓教育舉步維艱

媽媽:“別在沙發上跳了,好不好?“

小銘:“不好!”

媽媽:“你在沙發上亂蹦亂跳,會讓媽媽很擔心,要是掉下來,媽媽多心疼啊!”

小銘:繼續跳。

許多家長為了表示對孩子的尊重,喜歡跟孩子用商量的語氣溝通,“咱們現在吃飯好不好?”“咱們睡午覺好不好?”緊接著,就被孩子的一句“不好”懟得一肚子悶氣。也有些家長喜歡跟孩子講道理,可是孩子常常好像沒聽見一樣,自顧自玩得很開心。

商量的語氣常常會讓孩子誤認為“你不是認真的”,當然你的指令也不一定非要執行。再加上兩三歲執拗期的影響,孩子面對“好不好?”這樣問題的直覺反應就是“不好”。

而對於媽媽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你在沙發上亂蹦亂跳,會讓媽媽很擔心,要是掉下來,媽媽多心疼啊!”孩子能聽到的實際上只有“沙發”、“媽媽”、“心疼”等幾個詞而已,並不能真正理解媽媽的意思和指令。

所以,這位媽媽說了這麼多話,效果還不如直接一句:“小銘!從沙發上下來!”來得簡單、有效。

"

有一次和幾個媽媽帶著孩子出去玩,進了玩具店之後大家都跟孩子定下“只能買一件”的規矩。但剛滿3歲的兒子卻看上了兩輛汽車,兩樣都想買。另外兩個孩子被感染到,也跟自己的媽媽說要多買一件,一時間場面相當混亂。

我:“咱們說好的,只能買一樣。“

兒子:“為什麼呀?為什麼只能買一樣?兩個都很好呀……”(此處省略1000字)

面對兒子的絮絮叨叨的糾纏,我一句話結束戰鬥:“媽媽說了算!”小傢伙知道我的堅決,掉了幾滴眼淚,撅著小嘴去研究要留下那一輛小車了。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另外幾個正跟孩子軟磨硬泡的媽媽跟看到這一幕都很驚訝:不是說不能這樣跟孩子說話?還有位媽媽說她看過一篇文章,講跟孩子說“媽媽說了算”會導致孩子的叛逆。

其實,兩三歲的孩子本身就處於“叛逆期”,跟他說什麼都會叛逆,倒真不是因為這句話的原因。在教育“溫情主義”盛行的今天,許多媽媽高舉“做孩子的好朋友”的理想旗幟,事事為孩子的心理感受著想“商量著來”,這其實是誤解了“正面管教”的意義,反而讓家庭教育舉步維艱,實際是害了孩子。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做孩子的好朋友“是最大的偽命題

美國的著名家庭心理學家約翰羅斯蒙德就曾在自己的著作中闡述:做孩子的朋友根本無法實現,這種嘗試可能導致的問題比你所能想象的要更多。既想做父母又想做朋友,最終可能什麼都當不好。

這是因為做父母的一大責任,是把孩子教育成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而能和孩子做朋友的首要條件是:孩子應該已經擁有“成熟的心智”。

身為父母需要承擔孩子的行為後果和教育責任,所以也就需要擁有對於孩子的權利和威懾力;就像一家公司的老闆要承擔公司運營的成本和發展的責任,就必須擁有“指揮員工”的權威。

而一旦選擇跟孩子做朋友,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權威,因為朋友之間本來就是“平等”的。在這樣的關係中,要麼是孩子變得無比驕縱難以管教,要麼是家長因為“教育責任”的要求,在“平等”與“專制”之間迷茫不已。

與其如此,不如堅定的回到“專制”一方。即使在《動物世界》,我們也常常會看到“動物母親”把“貪玩”的寶寶強制拉回身邊,把“不願離巢”的小鳥推出鳥巢學飛。“專制”原本就是生物界身為父母的法則。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跟孩子商量”讓教育舉步維艱

媽媽:“別在沙發上跳了,好不好?“

小銘:“不好!”

媽媽:“你在沙發上亂蹦亂跳,會讓媽媽很擔心,要是掉下來,媽媽多心疼啊!”

小銘:繼續跳。

許多家長為了表示對孩子的尊重,喜歡跟孩子用商量的語氣溝通,“咱們現在吃飯好不好?”“咱們睡午覺好不好?”緊接著,就被孩子的一句“不好”懟得一肚子悶氣。也有些家長喜歡跟孩子講道理,可是孩子常常好像沒聽見一樣,自顧自玩得很開心。

商量的語氣常常會讓孩子誤認為“你不是認真的”,當然你的指令也不一定非要執行。再加上兩三歲執拗期的影響,孩子面對“好不好?”這樣問題的直覺反應就是“不好”。

而對於媽媽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你在沙發上亂蹦亂跳,會讓媽媽很擔心,要是掉下來,媽媽多心疼啊!”孩子能聽到的實際上只有“沙發”、“媽媽”、“心疼”等幾個詞而已,並不能真正理解媽媽的意思和指令。

所以,這位媽媽說了這麼多話,效果還不如直接一句:“小銘!從沙發上下來!”來得簡單、有效。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今天許多倡導一切從孩子感受角度出發的“溫情教育”理論,主要源自於美國教育學博士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一書。不過書中倡導的“和善而堅定”的教育方式,實際上是被誤讀了:片面的強調了“和善”,卻忘記了同樣重要的“堅定”和“管教”。

這導致有些家長過多的考慮了孩子的感受,卻忽略了自身權威的建立。過多的與孩子討論商量,卻做不到令行禁止。“正面管教”是倡導正面的方法,重點還在於“管教”。要培養出自律、有責任感的孩子,家長威信的建立就至關重要。

"

有一次和幾個媽媽帶著孩子出去玩,進了玩具店之後大家都跟孩子定下“只能買一件”的規矩。但剛滿3歲的兒子卻看上了兩輛汽車,兩樣都想買。另外兩個孩子被感染到,也跟自己的媽媽說要多買一件,一時間場面相當混亂。

我:“咱們說好的,只能買一樣。“

兒子:“為什麼呀?為什麼只能買一樣?兩個都很好呀……”(此處省略1000字)

面對兒子的絮絮叨叨的糾纏,我一句話結束戰鬥:“媽媽說了算!”小傢伙知道我的堅決,掉了幾滴眼淚,撅著小嘴去研究要留下那一輛小車了。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另外幾個正跟孩子軟磨硬泡的媽媽跟看到這一幕都很驚訝:不是說不能這樣跟孩子說話?還有位媽媽說她看過一篇文章,講跟孩子說“媽媽說了算”會導致孩子的叛逆。

其實,兩三歲的孩子本身就處於“叛逆期”,跟他說什麼都會叛逆,倒真不是因為這句話的原因。在教育“溫情主義”盛行的今天,許多媽媽高舉“做孩子的好朋友”的理想旗幟,事事為孩子的心理感受著想“商量著來”,這其實是誤解了“正面管教”的意義,反而讓家庭教育舉步維艱,實際是害了孩子。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做孩子的好朋友“是最大的偽命題

美國的著名家庭心理學家約翰羅斯蒙德就曾在自己的著作中闡述:做孩子的朋友根本無法實現,這種嘗試可能導致的問題比你所能想象的要更多。既想做父母又想做朋友,最終可能什麼都當不好。

這是因為做父母的一大責任,是把孩子教育成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而能和孩子做朋友的首要條件是:孩子應該已經擁有“成熟的心智”。

身為父母需要承擔孩子的行為後果和教育責任,所以也就需要擁有對於孩子的權利和威懾力;就像一家公司的老闆要承擔公司運營的成本和發展的責任,就必須擁有“指揮員工”的權威。

而一旦選擇跟孩子做朋友,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權威,因為朋友之間本來就是“平等”的。在這樣的關係中,要麼是孩子變得無比驕縱難以管教,要麼是家長因為“教育責任”的要求,在“平等”與“專制”之間迷茫不已。

與其如此,不如堅定的回到“專制”一方。即使在《動物世界》,我們也常常會看到“動物母親”把“貪玩”的寶寶強制拉回身邊,把“不願離巢”的小鳥推出鳥巢學飛。“專制”原本就是生物界身為父母的法則。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跟孩子商量”讓教育舉步維艱

媽媽:“別在沙發上跳了,好不好?“

小銘:“不好!”

媽媽:“你在沙發上亂蹦亂跳,會讓媽媽很擔心,要是掉下來,媽媽多心疼啊!”

小銘:繼續跳。

許多家長為了表示對孩子的尊重,喜歡跟孩子用商量的語氣溝通,“咱們現在吃飯好不好?”“咱們睡午覺好不好?”緊接著,就被孩子的一句“不好”懟得一肚子悶氣。也有些家長喜歡跟孩子講道理,可是孩子常常好像沒聽見一樣,自顧自玩得很開心。

商量的語氣常常會讓孩子誤認為“你不是認真的”,當然你的指令也不一定非要執行。再加上兩三歲執拗期的影響,孩子面對“好不好?”這樣問題的直覺反應就是“不好”。

而對於媽媽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你在沙發上亂蹦亂跳,會讓媽媽很擔心,要是掉下來,媽媽多心疼啊!”孩子能聽到的實際上只有“沙發”、“媽媽”、“心疼”等幾個詞而已,並不能真正理解媽媽的意思和指令。

所以,這位媽媽說了這麼多話,效果還不如直接一句:“小銘!從沙發上下來!”來得簡單、有效。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今天許多倡導一切從孩子感受角度出發的“溫情教育”理論,主要源自於美國教育學博士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一書。不過書中倡導的“和善而堅定”的教育方式,實際上是被誤讀了:片面的強調了“和善”,卻忘記了同樣重要的“堅定”和“管教”。

這導致有些家長過多的考慮了孩子的感受,卻忽略了自身權威的建立。過多的與孩子討論商量,卻做不到令行禁止。“正面管教”是倡導正面的方法,重點還在於“管教”。要培養出自律、有責任感的孩子,家長威信的建立就至關重要。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2-3歲開始建立家長威信

兩歲以前,孩子吃喝拉撒都靠父母,讓他們產生了自己是“宇宙中心”的錯覺,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切的主人,所有人為自己服務,在心理學上也把這種心理稱為“全能自戀”。

這種心理狀態從兩三歲的時候開始受到挑戰,因為從這時起,孩子的“出格”行為越來越多,父母的管束也越來越多;漸漸的,孩子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主人,父母才是“主宰”。在這樣的權威管教之下,“全能自戀”逐漸消失。

但如果孩子在兒時缺少了父母的管教,“全能自戀”到了成年仍然存在,孩子就會長成我們現在常說的“巨嬰”,始終無法擺脫對父母的依賴。這也是為什麼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家長要開始建立自己的威信。

"

有一次和幾個媽媽帶著孩子出去玩,進了玩具店之後大家都跟孩子定下“只能買一件”的規矩。但剛滿3歲的兒子卻看上了兩輛汽車,兩樣都想買。另外兩個孩子被感染到,也跟自己的媽媽說要多買一件,一時間場面相當混亂。

我:“咱們說好的,只能買一樣。“

兒子:“為什麼呀?為什麼只能買一樣?兩個都很好呀……”(此處省略1000字)

面對兒子的絮絮叨叨的糾纏,我一句話結束戰鬥:“媽媽說了算!”小傢伙知道我的堅決,掉了幾滴眼淚,撅著小嘴去研究要留下那一輛小車了。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另外幾個正跟孩子軟磨硬泡的媽媽跟看到這一幕都很驚訝:不是說不能這樣跟孩子說話?還有位媽媽說她看過一篇文章,講跟孩子說“媽媽說了算”會導致孩子的叛逆。

其實,兩三歲的孩子本身就處於“叛逆期”,跟他說什麼都會叛逆,倒真不是因為這句話的原因。在教育“溫情主義”盛行的今天,許多媽媽高舉“做孩子的好朋友”的理想旗幟,事事為孩子的心理感受著想“商量著來”,這其實是誤解了“正面管教”的意義,反而讓家庭教育舉步維艱,實際是害了孩子。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做孩子的好朋友“是最大的偽命題

美國的著名家庭心理學家約翰羅斯蒙德就曾在自己的著作中闡述:做孩子的朋友根本無法實現,這種嘗試可能導致的問題比你所能想象的要更多。既想做父母又想做朋友,最終可能什麼都當不好。

這是因為做父母的一大責任,是把孩子教育成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而能和孩子做朋友的首要條件是:孩子應該已經擁有“成熟的心智”。

身為父母需要承擔孩子的行為後果和教育責任,所以也就需要擁有對於孩子的權利和威懾力;就像一家公司的老闆要承擔公司運營的成本和發展的責任,就必須擁有“指揮員工”的權威。

而一旦選擇跟孩子做朋友,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權威,因為朋友之間本來就是“平等”的。在這樣的關係中,要麼是孩子變得無比驕縱難以管教,要麼是家長因為“教育責任”的要求,在“平等”與“專制”之間迷茫不已。

與其如此,不如堅定的回到“專制”一方。即使在《動物世界》,我們也常常會看到“動物母親”把“貪玩”的寶寶強制拉回身邊,把“不願離巢”的小鳥推出鳥巢學飛。“專制”原本就是生物界身為父母的法則。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跟孩子商量”讓教育舉步維艱

媽媽:“別在沙發上跳了,好不好?“

小銘:“不好!”

媽媽:“你在沙發上亂蹦亂跳,會讓媽媽很擔心,要是掉下來,媽媽多心疼啊!”

小銘:繼續跳。

許多家長為了表示對孩子的尊重,喜歡跟孩子用商量的語氣溝通,“咱們現在吃飯好不好?”“咱們睡午覺好不好?”緊接著,就被孩子的一句“不好”懟得一肚子悶氣。也有些家長喜歡跟孩子講道理,可是孩子常常好像沒聽見一樣,自顧自玩得很開心。

商量的語氣常常會讓孩子誤認為“你不是認真的”,當然你的指令也不一定非要執行。再加上兩三歲執拗期的影響,孩子面對“好不好?”這樣問題的直覺反應就是“不好”。

而對於媽媽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你在沙發上亂蹦亂跳,會讓媽媽很擔心,要是掉下來,媽媽多心疼啊!”孩子能聽到的實際上只有“沙發”、“媽媽”、“心疼”等幾個詞而已,並不能真正理解媽媽的意思和指令。

所以,這位媽媽說了這麼多話,效果還不如直接一句:“小銘!從沙發上下來!”來得簡單、有效。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今天許多倡導一切從孩子感受角度出發的“溫情教育”理論,主要源自於美國教育學博士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一書。不過書中倡導的“和善而堅定”的教育方式,實際上是被誤讀了:片面的強調了“和善”,卻忘記了同樣重要的“堅定”和“管教”。

這導致有些家長過多的考慮了孩子的感受,卻忽略了自身權威的建立。過多的與孩子討論商量,卻做不到令行禁止。“正面管教”是倡導正面的方法,重點還在於“管教”。要培養出自律、有責任感的孩子,家長威信的建立就至關重要。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2-3歲開始建立家長威信

兩歲以前,孩子吃喝拉撒都靠父母,讓他們產生了自己是“宇宙中心”的錯覺,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切的主人,所有人為自己服務,在心理學上也把這種心理稱為“全能自戀”。

這種心理狀態從兩三歲的時候開始受到挑戰,因為從這時起,孩子的“出格”行為越來越多,父母的管束也越來越多;漸漸的,孩子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主人,父母才是“主宰”。在這樣的權威管教之下,“全能自戀”逐漸消失。

但如果孩子在兒時缺少了父母的管教,“全能自戀”到了成年仍然存在,孩子就會長成我們現在常說的“巨嬰”,始終無法擺脫對父母的依賴。這也是為什麼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家長要開始建立自己的威信。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一諾千金是“威信”的基礎

兩三歲的時候,父母的權威是天然存在的。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對父母,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是仰視的,父母只需要做到“信”自然就有“威”了。

如何做到“信”呢?

1、重視對孩子的承諾

奶奶總喜歡“騙”寶寶:“明天帶你去公園”、“奶奶給你買飲料”,但是能兌現的並不多。漸漸的,對於奶奶的各種誘惑,寶寶就不感興趣了,因為“奶奶騙人”的。

父母重視對孩子的承諾,孩子才重視對父母的承諾。這不但是對承諾的言傳身教,也幫助父母建立自己的威信。

2、堅定自己的規矩

有時候,孩子會哇哇大哭,是因為他知道父母的規矩是可以改的。不讓看電視,哭一哭就能多看5分鐘;不給買玩具,打個滾就能買到個小玩具。當孩子產生了這樣的認知,不但會讓“規矩”仿若無物,還會讓父母的威嚴消失無蹤。

面對孩子的哭鬧,家長們要做的只是“堅定”的執行規矩,讓孩子知道我們是認真的。“你就得聽我的”、“我說不行就不行”,這樣的語言在這個時候使用,可以強化父母的權威。

"

有一次和幾個媽媽帶著孩子出去玩,進了玩具店之後大家都跟孩子定下“只能買一件”的規矩。但剛滿3歲的兒子卻看上了兩輛汽車,兩樣都想買。另外兩個孩子被感染到,也跟自己的媽媽說要多買一件,一時間場面相當混亂。

我:“咱們說好的,只能買一樣。“

兒子:“為什麼呀?為什麼只能買一樣?兩個都很好呀……”(此處省略1000字)

面對兒子的絮絮叨叨的糾纏,我一句話結束戰鬥:“媽媽說了算!”小傢伙知道我的堅決,掉了幾滴眼淚,撅著小嘴去研究要留下那一輛小車了。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另外幾個正跟孩子軟磨硬泡的媽媽跟看到這一幕都很驚訝:不是說不能這樣跟孩子說話?還有位媽媽說她看過一篇文章,講跟孩子說“媽媽說了算”會導致孩子的叛逆。

其實,兩三歲的孩子本身就處於“叛逆期”,跟他說什麼都會叛逆,倒真不是因為這句話的原因。在教育“溫情主義”盛行的今天,許多媽媽高舉“做孩子的好朋友”的理想旗幟,事事為孩子的心理感受著想“商量著來”,這其實是誤解了“正面管教”的意義,反而讓家庭教育舉步維艱,實際是害了孩子。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做孩子的好朋友“是最大的偽命題

美國的著名家庭心理學家約翰羅斯蒙德就曾在自己的著作中闡述:做孩子的朋友根本無法實現,這種嘗試可能導致的問題比你所能想象的要更多。既想做父母又想做朋友,最終可能什麼都當不好。

這是因為做父母的一大責任,是把孩子教育成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而能和孩子做朋友的首要條件是:孩子應該已經擁有“成熟的心智”。

身為父母需要承擔孩子的行為後果和教育責任,所以也就需要擁有對於孩子的權利和威懾力;就像一家公司的老闆要承擔公司運營的成本和發展的責任,就必須擁有“指揮員工”的權威。

而一旦選擇跟孩子做朋友,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權威,因為朋友之間本來就是“平等”的。在這樣的關係中,要麼是孩子變得無比驕縱難以管教,要麼是家長因為“教育責任”的要求,在“平等”與“專制”之間迷茫不已。

與其如此,不如堅定的回到“專制”一方。即使在《動物世界》,我們也常常會看到“動物母親”把“貪玩”的寶寶強制拉回身邊,把“不願離巢”的小鳥推出鳥巢學飛。“專制”原本就是生物界身為父母的法則。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跟孩子商量”讓教育舉步維艱

媽媽:“別在沙發上跳了,好不好?“

小銘:“不好!”

媽媽:“你在沙發上亂蹦亂跳,會讓媽媽很擔心,要是掉下來,媽媽多心疼啊!”

小銘:繼續跳。

許多家長為了表示對孩子的尊重,喜歡跟孩子用商量的語氣溝通,“咱們現在吃飯好不好?”“咱們睡午覺好不好?”緊接著,就被孩子的一句“不好”懟得一肚子悶氣。也有些家長喜歡跟孩子講道理,可是孩子常常好像沒聽見一樣,自顧自玩得很開心。

商量的語氣常常會讓孩子誤認為“你不是認真的”,當然你的指令也不一定非要執行。再加上兩三歲執拗期的影響,孩子面對“好不好?”這樣問題的直覺反應就是“不好”。

而對於媽媽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你在沙發上亂蹦亂跳,會讓媽媽很擔心,要是掉下來,媽媽多心疼啊!”孩子能聽到的實際上只有“沙發”、“媽媽”、“心疼”等幾個詞而已,並不能真正理解媽媽的意思和指令。

所以,這位媽媽說了這麼多話,效果還不如直接一句:“小銘!從沙發上下來!”來得簡單、有效。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今天許多倡導一切從孩子感受角度出發的“溫情教育”理論,主要源自於美國教育學博士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一書。不過書中倡導的“和善而堅定”的教育方式,實際上是被誤讀了:片面的強調了“和善”,卻忘記了同樣重要的“堅定”和“管教”。

這導致有些家長過多的考慮了孩子的感受,卻忽略了自身權威的建立。過多的與孩子討論商量,卻做不到令行禁止。“正面管教”是倡導正面的方法,重點還在於“管教”。要培養出自律、有責任感的孩子,家長威信的建立就至關重要。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2-3歲開始建立家長威信

兩歲以前,孩子吃喝拉撒都靠父母,讓他們產生了自己是“宇宙中心”的錯覺,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切的主人,所有人為自己服務,在心理學上也把這種心理稱為“全能自戀”。

這種心理狀態從兩三歲的時候開始受到挑戰,因為從這時起,孩子的“出格”行為越來越多,父母的管束也越來越多;漸漸的,孩子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主人,父母才是“主宰”。在這樣的權威管教之下,“全能自戀”逐漸消失。

但如果孩子在兒時缺少了父母的管教,“全能自戀”到了成年仍然存在,孩子就會長成我們現在常說的“巨嬰”,始終無法擺脫對父母的依賴。這也是為什麼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家長要開始建立自己的威信。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一諾千金是“威信”的基礎

兩三歲的時候,父母的權威是天然存在的。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對父母,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是仰視的,父母只需要做到“信”自然就有“威”了。

如何做到“信”呢?

1、重視對孩子的承諾

奶奶總喜歡“騙”寶寶:“明天帶你去公園”、“奶奶給你買飲料”,但是能兌現的並不多。漸漸的,對於奶奶的各種誘惑,寶寶就不感興趣了,因為“奶奶騙人”的。

父母重視對孩子的承諾,孩子才重視對父母的承諾。這不但是對承諾的言傳身教,也幫助父母建立自己的威信。

2、堅定自己的規矩

有時候,孩子會哇哇大哭,是因為他知道父母的規矩是可以改的。不讓看電視,哭一哭就能多看5分鐘;不給買玩具,打個滾就能買到個小玩具。當孩子產生了這樣的認知,不但會讓“規矩”仿若無物,還會讓父母的威嚴消失無蹤。

面對孩子的哭鬧,家長們要做的只是“堅定”的執行規矩,讓孩子知道我們是認真的。“你就得聽我的”、“我說不行就不行”,這樣的語言在這個時候使用,可以強化父母的權威。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3、該嚴肅的時候要嚴肅起來

有一陣子,我家寶寶總喜歡打人。幾次訓斥之後,他知道不能打媽媽、不能打哥哥,卻還在打奶奶。因為每次打奶奶的時候,奶奶總一邊說“你這樣不對”,一邊滿臉笑容。這讓孩子誤認為“打奶奶”的時候,奶奶很高興,反過來助長了這樣的行為。

孩子從表情接收到的信息比語言更多,所以該嚴肅的時候一定要嚴肅起來,孩子才明白你是認真的。

4、打罵、威脅建立的是“假威信”

”不聽話就打一頓“、”不聽話就扔到門外面“、”不聽話就不要你!“靠這些建立起來的威信都是”假威信“。

因為這種威信的基礎不是精神上的控制,而是體力上的優勢和愛的威脅。一旦孩子長大長高,可以跟父母平視;當孩子到了青春期,試圖突破愛的禁錮,“假威信”和其帶來的影響力將不復存在。

"

有一次和幾個媽媽帶著孩子出去玩,進了玩具店之後大家都跟孩子定下“只能買一件”的規矩。但剛滿3歲的兒子卻看上了兩輛汽車,兩樣都想買。另外兩個孩子被感染到,也跟自己的媽媽說要多買一件,一時間場面相當混亂。

我:“咱們說好的,只能買一樣。“

兒子:“為什麼呀?為什麼只能買一樣?兩個都很好呀……”(此處省略1000字)

面對兒子的絮絮叨叨的糾纏,我一句話結束戰鬥:“媽媽說了算!”小傢伙知道我的堅決,掉了幾滴眼淚,撅著小嘴去研究要留下那一輛小車了。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另外幾個正跟孩子軟磨硬泡的媽媽跟看到這一幕都很驚訝:不是說不能這樣跟孩子說話?還有位媽媽說她看過一篇文章,講跟孩子說“媽媽說了算”會導致孩子的叛逆。

其實,兩三歲的孩子本身就處於“叛逆期”,跟他說什麼都會叛逆,倒真不是因為這句話的原因。在教育“溫情主義”盛行的今天,許多媽媽高舉“做孩子的好朋友”的理想旗幟,事事為孩子的心理感受著想“商量著來”,這其實是誤解了“正面管教”的意義,反而讓家庭教育舉步維艱,實際是害了孩子。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做孩子的好朋友“是最大的偽命題

美國的著名家庭心理學家約翰羅斯蒙德就曾在自己的著作中闡述:做孩子的朋友根本無法實現,這種嘗試可能導致的問題比你所能想象的要更多。既想做父母又想做朋友,最終可能什麼都當不好。

這是因為做父母的一大責任,是把孩子教育成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而能和孩子做朋友的首要條件是:孩子應該已經擁有“成熟的心智”。

身為父母需要承擔孩子的行為後果和教育責任,所以也就需要擁有對於孩子的權利和威懾力;就像一家公司的老闆要承擔公司運營的成本和發展的責任,就必須擁有“指揮員工”的權威。

而一旦選擇跟孩子做朋友,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權威,因為朋友之間本來就是“平等”的。在這樣的關係中,要麼是孩子變得無比驕縱難以管教,要麼是家長因為“教育責任”的要求,在“平等”與“專制”之間迷茫不已。

與其如此,不如堅定的回到“專制”一方。即使在《動物世界》,我們也常常會看到“動物母親”把“貪玩”的寶寶強制拉回身邊,把“不願離巢”的小鳥推出鳥巢學飛。“專制”原本就是生物界身為父母的法則。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跟孩子商量”讓教育舉步維艱

媽媽:“別在沙發上跳了,好不好?“

小銘:“不好!”

媽媽:“你在沙發上亂蹦亂跳,會讓媽媽很擔心,要是掉下來,媽媽多心疼啊!”

小銘:繼續跳。

許多家長為了表示對孩子的尊重,喜歡跟孩子用商量的語氣溝通,“咱們現在吃飯好不好?”“咱們睡午覺好不好?”緊接著,就被孩子的一句“不好”懟得一肚子悶氣。也有些家長喜歡跟孩子講道理,可是孩子常常好像沒聽見一樣,自顧自玩得很開心。

商量的語氣常常會讓孩子誤認為“你不是認真的”,當然你的指令也不一定非要執行。再加上兩三歲執拗期的影響,孩子面對“好不好?”這樣問題的直覺反應就是“不好”。

而對於媽媽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你在沙發上亂蹦亂跳,會讓媽媽很擔心,要是掉下來,媽媽多心疼啊!”孩子能聽到的實際上只有“沙發”、“媽媽”、“心疼”等幾個詞而已,並不能真正理解媽媽的意思和指令。

所以,這位媽媽說了這麼多話,效果還不如直接一句:“小銘!從沙發上下來!”來得簡單、有效。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今天許多倡導一切從孩子感受角度出發的“溫情教育”理論,主要源自於美國教育學博士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一書。不過書中倡導的“和善而堅定”的教育方式,實際上是被誤讀了:片面的強調了“和善”,卻忘記了同樣重要的“堅定”和“管教”。

這導致有些家長過多的考慮了孩子的感受,卻忽略了自身權威的建立。過多的與孩子討論商量,卻做不到令行禁止。“正面管教”是倡導正面的方法,重點還在於“管教”。要培養出自律、有責任感的孩子,家長威信的建立就至關重要。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2-3歲開始建立家長威信

兩歲以前,孩子吃喝拉撒都靠父母,讓他們產生了自己是“宇宙中心”的錯覺,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切的主人,所有人為自己服務,在心理學上也把這種心理稱為“全能自戀”。

這種心理狀態從兩三歲的時候開始受到挑戰,因為從這時起,孩子的“出格”行為越來越多,父母的管束也越來越多;漸漸的,孩子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主人,父母才是“主宰”。在這樣的權威管教之下,“全能自戀”逐漸消失。

但如果孩子在兒時缺少了父母的管教,“全能自戀”到了成年仍然存在,孩子就會長成我們現在常說的“巨嬰”,始終無法擺脫對父母的依賴。這也是為什麼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家長要開始建立自己的威信。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一諾千金是“威信”的基礎

兩三歲的時候,父母的權威是天然存在的。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對父母,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是仰視的,父母只需要做到“信”自然就有“威”了。

如何做到“信”呢?

1、重視對孩子的承諾

奶奶總喜歡“騙”寶寶:“明天帶你去公園”、“奶奶給你買飲料”,但是能兌現的並不多。漸漸的,對於奶奶的各種誘惑,寶寶就不感興趣了,因為“奶奶騙人”的。

父母重視對孩子的承諾,孩子才重視對父母的承諾。這不但是對承諾的言傳身教,也幫助父母建立自己的威信。

2、堅定自己的規矩

有時候,孩子會哇哇大哭,是因為他知道父母的規矩是可以改的。不讓看電視,哭一哭就能多看5分鐘;不給買玩具,打個滾就能買到個小玩具。當孩子產生了這樣的認知,不但會讓“規矩”仿若無物,還會讓父母的威嚴消失無蹤。

面對孩子的哭鬧,家長們要做的只是“堅定”的執行規矩,讓孩子知道我們是認真的。“你就得聽我的”、“我說不行就不行”,這樣的語言在這個時候使用,可以強化父母的權威。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3、該嚴肅的時候要嚴肅起來

有一陣子,我家寶寶總喜歡打人。幾次訓斥之後,他知道不能打媽媽、不能打哥哥,卻還在打奶奶。因為每次打奶奶的時候,奶奶總一邊說“你這樣不對”,一邊滿臉笑容。這讓孩子誤認為“打奶奶”的時候,奶奶很高興,反過來助長了這樣的行為。

孩子從表情接收到的信息比語言更多,所以該嚴肅的時候一定要嚴肅起來,孩子才明白你是認真的。

4、打罵、威脅建立的是“假威信”

”不聽話就打一頓“、”不聽話就扔到門外面“、”不聽話就不要你!“靠這些建立起來的威信都是”假威信“。

因為這種威信的基礎不是精神上的控制,而是體力上的優勢和愛的威脅。一旦孩子長大長高,可以跟父母平視;當孩子到了青春期,試圖突破愛的禁錮,“假威信”和其帶來的影響力將不復存在。

“溫情教育”害了多少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最大的偽命題

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曾反覆強調,從兩三歲的時候開始,要給孩子立規矩。錯過了規矩的建立,一味“用愛教育”實際上是害了孩子。而在立規矩的過程中,建立家長的威信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因為教養孩子,不能全靠溫情脈脈的朋友式“商量”,還需要“必須聽”的權威。

因為當孩子認識到,家長才是權威、主人,所謂“可怕的兩歲、恐怖的三歲、忍無可忍的四歲”都將迎刃而解,陪伴父母的只有“可愛的兩歲、活潑的三歲、張揚的四歲”。

我曾在職場如魚得水,如今專心養育兩個孩子。讀了一櫃子書,走了不少彎路,也收穫了滿滿的經驗與幸福。關注我@楓糖媽媽,希望把我的所學所用、經驗教訓跟您分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