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吃紅提”,45一斤的進口紅提,你會不會給孩子買?

不完美媽媽 玩具 水果 經濟 發現佩奇 牛小姐的育兒頻道 2019-04-23

週末,佳佳帶著兒子樂樂去逛超市,到了超市的水果區。樂樂指著鮮豔欲滴的進口紅提對佳佳說:“媽媽,我想吃紅提!”

“媽媽,我想吃紅提”,45一斤的進口紅提,你會不會給孩子買?

佳佳順著兒子的手指望去,進口紅提的價格是一斤45。然後她就對樂樂說:“這的紅提一點都不新鮮,你想想進口的水果都是從國外運來的,到了我們這裡肯定就不好吃啦。等下我們到水果店我們買新鮮的紅提好嗎?”

然後,在回家的路上,剛好看到一個水果店有國產的紅提賣,一斤十多塊錢,佳佳就非常慷慨地給兒子買了兩斤。看著孩子吃得很開心,佳佳也覺得開心。既滿足了兒子吃紅提的心願,也省了錢,兩全其美。

“媽媽,我想吃紅提”,45一斤的進口紅提,你會不會給孩子買?

這樣的場景想必很多媽媽都遇到過,在孩子想要買一些比較貴的東西的時候,媽媽會指出孩子想買的這個東西的缺點,然後就找到一個更便宜的東西去替代。這種做法,小編覺得還算不錯的,而有的媽媽的做法可能就更加簡單粗暴。

寶媽琳琳有一次在逛街的時候,兒子曉峰看上了一個玩具,非常喜歡,但是琳琳一看價格,就直接拒絕了。於是,曉峰在接下來一路上都表現得不是很開心。後來,有一次琳琳自己在逛超市的時候,看到了一款小車車在搞特價,才10塊錢,就給兒子買了。但是回到家,曉峰連看都沒看一眼,更別提玩了。

並且,從那以後,曉峰也不願意和媽媽一起出去玩了。他覺得媽媽從來都不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根本就不愛自己。

“媽媽,我想吃紅提”,45一斤的進口紅提,你會不會給孩子買?

其實,很多父母在對待孩子提出的要求的時候,不給孩子買,原因並不是說這個東西太貴買不起,而是因為覺得不值。就像佳佳一樣,在她看來,進口的紅提和國產的紅提一樣,都是提子,為啥要買貴的呢?

站在父母的角度來說,覺得自己選擇更經濟實惠的,這是沒有錯的。但是,父母卻沒有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看問題。假如孩子在提出要求的時候,父母從來都不滿足,而是隻買自己覺得合適的。那就會讓孩子形成逆反的心理,覺得爸爸媽媽不尊重自己的感受,自己提什麼要求都是沒用的,於是,久而久之,他就不會再向父母提出任何要求了。

另外,父母覺得好的東西,在孩子看來卻並不覺得是最好的。就像寶媽琳琳給孩子買的替代性的小車車,琳琳覺得曉峰肯定會喜歡,但是曉峰卻連看都不看。那這樣的話,一個玩具儘管再便宜,但是孩子不喜歡,那小編覺得都是浪費。

“媽媽,我想吃紅提”,45一斤的進口紅提,你會不會給孩子買?

小編覺得,在給孩子買東西的時候,當然不可能什麼要求都滿足,但是,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儘量滿足孩子的需要,這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孩子想吃進口的紅提,這個確實有點貴,但是父母可以只買半斤,20多塊錢就可以了。

這樣孩子開心,家長也開心,不是很好嗎?用20多塊錢滿足孩子的願望,讓他自己去感受進口的紅提是不是和國產的不同,假如真的不好吃,那可能以後他都不會再要了。

親愛的爸爸媽媽,其實不僅僅是在買吃的東西的時候,當孩子提出其他一些比較“貴”的要求時,爸爸媽媽也要仔細考慮一下孩子的想法,要不要拒絕,怎麼拒絕,想好了再說,不要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創傷。

“媽媽,我想吃紅提”,45一斤的進口紅提,你會不會給孩子買?

最後,小編想說,假如你的孩子提出類似的要求的話,你會怎麼做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