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掌中戲——布袋戲

布袋戲 戲曲 手工藝 臺灣 原生態網 原生態網 2017-09-14

百年掌中戲——布袋戲

掌中木偶又稱布袋戲,說起布袋戲的來歷,還有一段故事。

傳說明朝嘉靖年間,泉州有一個窮秀才樑炳麟,多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沒有考中。有一日和朋友一起來到清源山仙公處卜夢,夢見仙公執其手說:“你的功名在掌中。”廟祝為他解夢說:“仙公暗示說你的功名就在你的掌握之中,所以你今科上京赴試,必中無疑了。”到了“大比之年”,樑炳麟欣然赴試,等到發榜,又是名落孫山,他又一次失望地回家了。為了生活,只好流落街頭說書。但讀書人愛面子,於是他就躲在簾子後面,用“隔簾表古”的方法說書,以免有辱書生的臉面。有一天,有個提線藝人來聽他說書,覺得樑秀才的語言藝術非常生動,很能吸引聽眾,就建議他手託木偶人,伸出簾外,邊說邊表演。樑炳麟按照這個方法一試,很受觀眾歡迎,一時名聲大振。聽眾稱他為“木偶戲狀元”。這時,樑炳麟才猛然醒悟這才是應了先前仙公託夢的暗示。因為木偶形體較小,頭部連在布袋上,要用手伸入布袋中操縱木偶動作,同時也是為了演出攜帶方便,樑炳麟特製了一個布袋收藏著,於是觀眾就給這新生的劇種取名為布袋戲。

百年掌中戲——布袋戲

一般來說,學者都大約認定布袋戲起源為福建泉州,時間則約為17世紀左右。而之後發展上,布袋戲流派因發展區域橫跨福建與臺灣,加上不同時期的各自發展與交流融合,實在很難區分。若最粗概的以表演型態來論,約可分傳統布袋戲與現代布袋戲。與布袋戲相似的同類藝術,在我國南北方稱謂不一,在北京叫“苟利子”,在東北稱“扁擔戲”,在四川稱“木腦殼戲”,在西安、蘭州稱為“耍杆子”,在閩東稱“幔帳戲”,在寧波稱“手套木偶”,在閩南和蒼南、崇明島、東南亞等閩南方言區均稱之為“布袋戲”。

百年掌中戲——布袋戲

17世紀中期開始盛行之初,傳統布袋戲表演形式相當簡單,演出戲碼以即興表演為主,至今此種方式仍盛行於部分福建地區,例如於臺灣仍偶見擺仙跳八仙等沒有口白的迎神演出。18世紀起,開始漸漸講究其演出戲碼的布袋戲,出現了演出時間長達一小時以上的才子佳人及審案類型的戲碼,例如至今仍流傳於世的《四錦裙記》《烏袍記》《喜雀告狀》等等正本戲碼。

通常,布袋戲每位要角出場時都會有自己的四唸白,而這四唸白即是所謂的出場詩或定場詩;而之所以稱為四唸白,是因為該出場詩通常由“四句”五言或七言古詩所組成的閩語“唸白”。

就戲劇表演方面,出場詩實為布袋戲演出的極大特色。事實上,拉長語音、注重語調旋律該出場詩,不但讓戲劇角色自報身分,讓觀眾容易瞭解外,其文言式的用字遣詞更常常代表了戲偶之角色、身份與性格。舉例來說,布袋戲演出中,觀音菩薩角色的經典出場詩為:“南海普陀自在,說法三千世界;佛法無邊無量,凡人難到蓮臺”、老生出場詩可為:“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老漢姓維,名基。”而店家小二的龍套出場詩則可為:“茶(酒,菜)迎三島客,湯送五湖賓,不將可口味,難近使錢人。小A是賣茶(酒,菜)的。”一般而言,布袋戲演出使用拉長語音,介於口白與唱腔的唸白式表演,除花旦外,僅出現於定場詩為多。也就是說除了出場詩之外,布袋戲語調多以說書式的口白為主。

百年掌中戲——布袋戲

布袋戲的傳承著重在布偶操縱技巧與後場音樂搭配,對於演出的劇本大多是以口耳相傳,或是劇團請說戲先生來跟團員們講述故事內容,再由團員上場發揮,因此布袋戲的傳統劇本保存極少。而這些口述劇本,則以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榜、水滸傳等小說為主體。

1945年之後,漳泉兩地布袋戲漸驅式微,惟臺灣布袋戲仍繼續發展。臺灣布袋戲師傅黃海岱廣招徒弟,為了方便傳藝,便將寫下了劇本綱要傳授給徒弟,黃海岱著名的布袋戲劇本有《五虎戰青龍》、《大唐五虎將》、《三門街》、《昆島逸史》、《祕道遺書》。1960年代黃俊雄著名布袋戲作品《雲州大儒俠》劇本,就來自黃海岱的《忠孝義勇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