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
"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我父親13歲開始掄榔頭、抬石板、刻石頭。那時的石匠都是大老粗,字不識幾個,但特能吃苦。廣州五羊石雕,我父親就有參與建造。”五華縣橫陂鎮葉湖村委會主任李茂聲說。

由於五華石資源豐富,自古以來就有不少人靠打石為生,石匠眾多。僅在葉湖村,過去一百多戶人家幾乎都以打石為業,作品遠銷國外。鼎盛時期,五華石雕建築行的從業人口逾10萬,五華硬漢走南闖北,將手中無情的頑石,變為巧奪天工的藝術精品。

五華石雕至今已有460多年的歷史,石匠技藝精湛,作品蜚聲中外,凝聚了五華從古到今石匠大師的心血和卓越的智慧。2007年,五華石雕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從一把泥刀闖天下,到“工匠之鄉·宜居五華”名片響四方,文化自信厚植於群眾的生活裡。“深厚的文化底蘊將成為是五華創建‘中國建築之鄉’的重要基礎和生命力。”五華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曾清華說。

"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我父親13歲開始掄榔頭、抬石板、刻石頭。那時的石匠都是大老粗,字不識幾個,但特能吃苦。廣州五羊石雕,我父親就有參與建造。”五華縣橫陂鎮葉湖村委會主任李茂聲說。

由於五華石資源豐富,自古以來就有不少人靠打石為生,石匠眾多。僅在葉湖村,過去一百多戶人家幾乎都以打石為業,作品遠銷國外。鼎盛時期,五華石雕建築行的從業人口逾10萬,五華硬漢走南闖北,將手中無情的頑石,變為巧奪天工的藝術精品。

五華石雕至今已有460多年的歷史,石匠技藝精湛,作品蜚聲中外,凝聚了五華從古到今石匠大師的心血和卓越的智慧。2007年,五華石雕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從一把泥刀闖天下,到“工匠之鄉·宜居五華”名片響四方,文化自信厚植於群眾的生活裡。“深厚的文化底蘊將成為是五華創建‘中國建築之鄉’的重要基礎和生命力。”五華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曾清華說。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百年積澱

五華石匠手工鑿出兩米深地下“石宮殿”

(石室大廳的通道可供膠輪車通行,開採面平鋪光滑。潘煒玲 攝)

驅車前往橫陂鎮葉湖村,來到村委會,聽當地居民講述葉湖村“奇觀”——明朝時期的地下采石場,被譽為地下“石宮殿”。

“這是我們祖輩留下的,400多年曆史。”“這下面就是以前的採石場,只有熟悉地形的村民才敢進去,年代久遠,很多洞口都被堵住了。”

讓人越聽越玄乎的採石場,筆者一行人帶著好奇心,頭戴安全帽跟隨村民前去探看。

下午4時,在李茂聲和幾名村民的帶領下,筆者一行來到離村子約兩公里的地下采石場腹地,在一個離地面約1.5米深的大坑邊,有一個約4平方米大的洞口。李茂聲告訴筆者,這便是地下采石場的入口。

“地下采石場自從25年前停止作業後,許多洞口坍塌被堵,很少有人再進去過,至今荒廢多年。”李茂聲說。

村民們在前頭開路,撥開洞口的雜草和蜘蛛網,在手電筒的照射下,筆者一行人一步步走進地下采石場。翻越過洞口的泥土,突然眼前一亮,呈現出2米多高、足有籃球場大的石室大廳,四周每隔一個地方便屹立著一根4人才能合抱的石柱。

“知道為什麼這個地下采石場這麼多年都不倒嗎?就是因為這些石柱,很好地穩固了整個採石場。”李茂聲指了指石柱說道。

繼續沿石室大廳走,只見排列著數條深不見頭的通道可供膠輪車通行,地面十分平整,還有車輪痕跡,在燈光照射下,隱約可以看到一個個整齊排列的小石室。

“啊!”幾隻石燕和蝙蝠飛過,嚇得筆者一激靈。村民們忙說,這些都是正常現象,採石場常年的溫度都保持在22℃—24℃之間。

五華石匠的手藝有多精湛,從這個採石場便能窺知一二。

《五華縣誌》記載,這個地下采石場方圓2公里,從未用炸藥爆破,石室都是開採面,長2至4米的石條都是石工們在油燈下,一塊塊用手工、鋼釺從地下石場中整條採下來,再運到地面。通過數百年開採,如今的地下采石場像一座地下“石宮殿”,裡面有多個這樣的石室大廳、數不清的開採面和四通八達的通道,可以一直通到數公里外的琴江河邊。

(一根4人才能合抱的石柱均勻分佈在採石場,起到了穩固作用。潘煒玲 攝)

據介紹,當年從這裡開採的石頭被石匠們做成了各式各樣的石雕作品,在尾龍碼頭裝貨起運,通過琴江河運往梅縣、大埔、汕頭、潮州等,甚至漂洋過海到南洋一帶。

如今,琴江河改道、尾龍碼頭消失,留下了令人稱奇的地下采石場,見證了過去一代五華石匠的輝煌歷史。

"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我父親13歲開始掄榔頭、抬石板、刻石頭。那時的石匠都是大老粗,字不識幾個,但特能吃苦。廣州五羊石雕,我父親就有參與建造。”五華縣橫陂鎮葉湖村委會主任李茂聲說。

由於五華石資源豐富,自古以來就有不少人靠打石為生,石匠眾多。僅在葉湖村,過去一百多戶人家幾乎都以打石為業,作品遠銷國外。鼎盛時期,五華石雕建築行的從業人口逾10萬,五華硬漢走南闖北,將手中無情的頑石,變為巧奪天工的藝術精品。

五華石雕至今已有460多年的歷史,石匠技藝精湛,作品蜚聲中外,凝聚了五華從古到今石匠大師的心血和卓越的智慧。2007年,五華石雕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從一把泥刀闖天下,到“工匠之鄉·宜居五華”名片響四方,文化自信厚植於群眾的生活裡。“深厚的文化底蘊將成為是五華創建‘中國建築之鄉’的重要基礎和生命力。”五華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曾清華說。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百年積澱

五華石匠手工鑿出兩米深地下“石宮殿”

(石室大廳的通道可供膠輪車通行,開採面平鋪光滑。潘煒玲 攝)

驅車前往橫陂鎮葉湖村,來到村委會,聽當地居民講述葉湖村“奇觀”——明朝時期的地下采石場,被譽為地下“石宮殿”。

“這是我們祖輩留下的,400多年曆史。”“這下面就是以前的採石場,只有熟悉地形的村民才敢進去,年代久遠,很多洞口都被堵住了。”

讓人越聽越玄乎的採石場,筆者一行人帶著好奇心,頭戴安全帽跟隨村民前去探看。

下午4時,在李茂聲和幾名村民的帶領下,筆者一行來到離村子約兩公里的地下采石場腹地,在一個離地面約1.5米深的大坑邊,有一個約4平方米大的洞口。李茂聲告訴筆者,這便是地下采石場的入口。

“地下采石場自從25年前停止作業後,許多洞口坍塌被堵,很少有人再進去過,至今荒廢多年。”李茂聲說。

村民們在前頭開路,撥開洞口的雜草和蜘蛛網,在手電筒的照射下,筆者一行人一步步走進地下采石場。翻越過洞口的泥土,突然眼前一亮,呈現出2米多高、足有籃球場大的石室大廳,四周每隔一個地方便屹立著一根4人才能合抱的石柱。

“知道為什麼這個地下采石場這麼多年都不倒嗎?就是因為這些石柱,很好地穩固了整個採石場。”李茂聲指了指石柱說道。

繼續沿石室大廳走,只見排列著數條深不見頭的通道可供膠輪車通行,地面十分平整,還有車輪痕跡,在燈光照射下,隱約可以看到一個個整齊排列的小石室。

“啊!”幾隻石燕和蝙蝠飛過,嚇得筆者一激靈。村民們忙說,這些都是正常現象,採石場常年的溫度都保持在22℃—24℃之間。

五華石匠的手藝有多精湛,從這個採石場便能窺知一二。

《五華縣誌》記載,這個地下采石場方圓2公里,從未用炸藥爆破,石室都是開採面,長2至4米的石條都是石工們在油燈下,一塊塊用手工、鋼釺從地下石場中整條採下來,再運到地面。通過數百年開採,如今的地下采石場像一座地下“石宮殿”,裡面有多個這樣的石室大廳、數不清的開採面和四通八達的通道,可以一直通到數公里外的琴江河邊。

(一根4人才能合抱的石柱均勻分佈在採石場,起到了穩固作用。潘煒玲 攝)

據介紹,當年從這裡開採的石頭被石匠們做成了各式各樣的石雕作品,在尾龍碼頭裝貨起運,通過琴江河運往梅縣、大埔、汕頭、潮州等,甚至漂洋過海到南洋一帶。

如今,琴江河改道、尾龍碼頭消失,留下了令人稱奇的地下采石場,見證了過去一代五華石匠的輝煌歷史。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文化內涵

石匠敢闖敢拼孕育出“硬打硬”五華人精神

(以前的石工們在地下采石場藉助油燈,用手工一塊塊將石塊鑿出來,再運到地面。)

從地下采石場回村委會的路上,李茂聲介紹道,在二十幾年前,只要進村就能聽到“叮叮噹噹”的敲石聲,“但現在很少人打石頭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年輕一代的人也不太願意學習,這體力活太苦了。”李茂聲語氣突然放慢。

漸漸地,老一輩的石匠退休了,村裡很難能再見到打石頭、做雕刻的畫面。對於葉湖村乃至整個五華縣來說,祖祖輩輩的石匠兢兢業業,他們留下的不僅是作品,更帶來了一種精神。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環境孕育一方文化。

悠久的石雕歷史,鍛造出五華人堅毅如石、沉穩如山的人格,孕育出“硬打硬”的五華人精神,形成五華文化的獨特內涵。

“大家都知道‘硬打硬’這個說法由來已久,它和我們的石雕歷史密不可分。五華阿哥闖天下就是從打石頭開始的,再堅固的石頭都能拿下,做成精美藝術品。”李茂聲說,葉湖村村民無論從事哪種行業,都特別能吃苦,石匠的精神得以很好地傳承。

縱觀整個五華的石雕歷史,名師巧匠輩出,他們穿州過府,赴香港、過南洋,依靠打石技藝謀生。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的城鎮、鄉村都有五華石匠開設的石鋪,五華的華僑60%都是石匠出身。

建國後,五華石匠組成團隊走南闖北,上北京、赴省城,到江西、福建、湖南、雲南,甚至走出國門,在各地建設中大顯身手,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石建築工程和精品,在建築市場站穩了腳跟。

據客籍香港著名歷史學家羅香林在《香港早期之打石史蹟及其與香港建設之關係》記載:“綜觀港九之偉大建築……客家石工石匠,遂得盡其勞力,發揮其在香港建築之功能。”文中所指的客家石工石匠大部分為五華人。

香港初建時期,鑿山開道,興築海堤,需要大量石匠。當時,廣東石匠分肇慶派和嘉應州派,肇慶派以善雕端硯和碑碣聞名,嘉應州派以善打花崗石柱著稱。史料記載,來港石匠以嘉應州五華人居多,百年以來,不下數萬人。

在為香港建設作出貢獻的同時,不少五華石匠也成為在香港名噪一時的建築鉅商,“亞洲球王”李惠堂的父親李浩如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走進李惠堂故居,“聯慶樓”靜靜地矗立在那裡,百年的歲月滄桑,即便它容顏老去,但高大挺拔的英姿依然屹立不倒。

這座高大的府邸是李浩如一手建造的。起初,李浩如家境貧寒,五華錫坑一帶盛產花崗岩,他便跟隨師父打石,因聰明勤奮學有所成。此時恰逢香港開埠,1873年他赴港謀生後,從事建築業,由打石而致富,自組“聯生營造公司”,承辦港埠各大建築工程及粵漢鐵路(英德至曲江路段),技藝超群的李浩如被粵港兩地同行稱為“石行偉人”“石狀元”,上世紀20年代曾任廣東省石業會館和香港石業會館會長。

李浩如雖然常年在香港定居,但是客家人葉落歸根及在家鄉建屋光宗耀祖的觀念還是深入骨髓。清光緒十八年(1892),李浩如回家鄉五華建造一座大屋,取名為“聯慶樓”,供整個家族居住。

"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我父親13歲開始掄榔頭、抬石板、刻石頭。那時的石匠都是大老粗,字不識幾個,但特能吃苦。廣州五羊石雕,我父親就有參與建造。”五華縣橫陂鎮葉湖村委會主任李茂聲說。

由於五華石資源豐富,自古以來就有不少人靠打石為生,石匠眾多。僅在葉湖村,過去一百多戶人家幾乎都以打石為業,作品遠銷國外。鼎盛時期,五華石雕建築行的從業人口逾10萬,五華硬漢走南闖北,將手中無情的頑石,變為巧奪天工的藝術精品。

五華石雕至今已有460多年的歷史,石匠技藝精湛,作品蜚聲中外,凝聚了五華從古到今石匠大師的心血和卓越的智慧。2007年,五華石雕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從一把泥刀闖天下,到“工匠之鄉·宜居五華”名片響四方,文化自信厚植於群眾的生活裡。“深厚的文化底蘊將成為是五華創建‘中國建築之鄉’的重要基礎和生命力。”五華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曾清華說。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百年積澱

五華石匠手工鑿出兩米深地下“石宮殿”

(石室大廳的通道可供膠輪車通行,開採面平鋪光滑。潘煒玲 攝)

驅車前往橫陂鎮葉湖村,來到村委會,聽當地居民講述葉湖村“奇觀”——明朝時期的地下采石場,被譽為地下“石宮殿”。

“這是我們祖輩留下的,400多年曆史。”“這下面就是以前的採石場,只有熟悉地形的村民才敢進去,年代久遠,很多洞口都被堵住了。”

讓人越聽越玄乎的採石場,筆者一行人帶著好奇心,頭戴安全帽跟隨村民前去探看。

下午4時,在李茂聲和幾名村民的帶領下,筆者一行來到離村子約兩公里的地下采石場腹地,在一個離地面約1.5米深的大坑邊,有一個約4平方米大的洞口。李茂聲告訴筆者,這便是地下采石場的入口。

“地下采石場自從25年前停止作業後,許多洞口坍塌被堵,很少有人再進去過,至今荒廢多年。”李茂聲說。

村民們在前頭開路,撥開洞口的雜草和蜘蛛網,在手電筒的照射下,筆者一行人一步步走進地下采石場。翻越過洞口的泥土,突然眼前一亮,呈現出2米多高、足有籃球場大的石室大廳,四周每隔一個地方便屹立著一根4人才能合抱的石柱。

“知道為什麼這個地下采石場這麼多年都不倒嗎?就是因為這些石柱,很好地穩固了整個採石場。”李茂聲指了指石柱說道。

繼續沿石室大廳走,只見排列著數條深不見頭的通道可供膠輪車通行,地面十分平整,還有車輪痕跡,在燈光照射下,隱約可以看到一個個整齊排列的小石室。

“啊!”幾隻石燕和蝙蝠飛過,嚇得筆者一激靈。村民們忙說,這些都是正常現象,採石場常年的溫度都保持在22℃—24℃之間。

五華石匠的手藝有多精湛,從這個採石場便能窺知一二。

《五華縣誌》記載,這個地下采石場方圓2公里,從未用炸藥爆破,石室都是開採面,長2至4米的石條都是石工們在油燈下,一塊塊用手工、鋼釺從地下石場中整條採下來,再運到地面。通過數百年開採,如今的地下采石場像一座地下“石宮殿”,裡面有多個這樣的石室大廳、數不清的開採面和四通八達的通道,可以一直通到數公里外的琴江河邊。

(一根4人才能合抱的石柱均勻分佈在採石場,起到了穩固作用。潘煒玲 攝)

據介紹,當年從這裡開採的石頭被石匠們做成了各式各樣的石雕作品,在尾龍碼頭裝貨起運,通過琴江河運往梅縣、大埔、汕頭、潮州等,甚至漂洋過海到南洋一帶。

如今,琴江河改道、尾龍碼頭消失,留下了令人稱奇的地下采石場,見證了過去一代五華石匠的輝煌歷史。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文化內涵

石匠敢闖敢拼孕育出“硬打硬”五華人精神

(以前的石工們在地下采石場藉助油燈,用手工一塊塊將石塊鑿出來,再運到地面。)

從地下采石場回村委會的路上,李茂聲介紹道,在二十幾年前,只要進村就能聽到“叮叮噹噹”的敲石聲,“但現在很少人打石頭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年輕一代的人也不太願意學習,這體力活太苦了。”李茂聲語氣突然放慢。

漸漸地,老一輩的石匠退休了,村裡很難能再見到打石頭、做雕刻的畫面。對於葉湖村乃至整個五華縣來說,祖祖輩輩的石匠兢兢業業,他們留下的不僅是作品,更帶來了一種精神。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環境孕育一方文化。

悠久的石雕歷史,鍛造出五華人堅毅如石、沉穩如山的人格,孕育出“硬打硬”的五華人精神,形成五華文化的獨特內涵。

“大家都知道‘硬打硬’這個說法由來已久,它和我們的石雕歷史密不可分。五華阿哥闖天下就是從打石頭開始的,再堅固的石頭都能拿下,做成精美藝術品。”李茂聲說,葉湖村村民無論從事哪種行業,都特別能吃苦,石匠的精神得以很好地傳承。

縱觀整個五華的石雕歷史,名師巧匠輩出,他們穿州過府,赴香港、過南洋,依靠打石技藝謀生。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的城鎮、鄉村都有五華石匠開設的石鋪,五華的華僑60%都是石匠出身。

建國後,五華石匠組成團隊走南闖北,上北京、赴省城,到江西、福建、湖南、雲南,甚至走出國門,在各地建設中大顯身手,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石建築工程和精品,在建築市場站穩了腳跟。

據客籍香港著名歷史學家羅香林在《香港早期之打石史蹟及其與香港建設之關係》記載:“綜觀港九之偉大建築……客家石工石匠,遂得盡其勞力,發揮其在香港建築之功能。”文中所指的客家石工石匠大部分為五華人。

香港初建時期,鑿山開道,興築海堤,需要大量石匠。當時,廣東石匠分肇慶派和嘉應州派,肇慶派以善雕端硯和碑碣聞名,嘉應州派以善打花崗石柱著稱。史料記載,來港石匠以嘉應州五華人居多,百年以來,不下數萬人。

在為香港建設作出貢獻的同時,不少五華石匠也成為在香港名噪一時的建築鉅商,“亞洲球王”李惠堂的父親李浩如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走進李惠堂故居,“聯慶樓”靜靜地矗立在那裡,百年的歲月滄桑,即便它容顏老去,但高大挺拔的英姿依然屹立不倒。

這座高大的府邸是李浩如一手建造的。起初,李浩如家境貧寒,五華錫坑一帶盛產花崗岩,他便跟隨師父打石,因聰明勤奮學有所成。此時恰逢香港開埠,1873年他赴港謀生後,從事建築業,由打石而致富,自組“聯生營造公司”,承辦港埠各大建築工程及粵漢鐵路(英德至曲江路段),技藝超群的李浩如被粵港兩地同行稱為“石行偉人”“石狀元”,上世紀20年代曾任廣東省石業會館和香港石業會館會長。

李浩如雖然常年在香港定居,但是客家人葉落歸根及在家鄉建屋光宗耀祖的觀念還是深入骨髓。清光緒十八年(1892),李浩如回家鄉五華建造一座大屋,取名為“聯慶樓”,供整個家族居住。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傳承創新

惠堂體育場創造梅州單項工程建築之最

石本無言,是石匠給石頭賦予了語言和韻味。

從五華水寨大橋穿行而過,橋兩側的石柱堅韌結實,石板上鐫刻的各種圖案栩栩如生,躍然石板之上。橋頭兩端有兩隻威武的石獅子,威風凜凜,活靈活現。獅子口中各含一顆大石球,輕輕一撥就滾動,但卻取不出來。

據說當時雕刻這兩座石獅的師徒兩人,為了不受外界干擾,特製了兩頂蚊帳籠住兩塊大石,然後躲進裡面,歷經300多天,聚精會神,終成精品。

石獅嘴巴里雕圓球,難度可想而知,一顆球便能充分體現五華石匠精誠所致、金石為開。

在長樂公園散步時,細心的市民可以發現,分佈在公園內的四個石雕作品《匠魂》《家》《耕樂》《勵志》,均由名為楊育林的作者所雕刻,作品展現了五華的優秀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

楊育林是廣州雕塑院五華籍雕塑家,從事石雕創作已有30餘載,五華石雕傳統雕刻技藝對於楊育林來說,早已得心應手。近10年來,楊育林為200多個單位和50多個地區製作雕塑作品,近30件作品獲國家和省級金獎。

“中學畢業後,先是從事開山採石,到了1986年開始做石雕,當時的石雕主要是加工,幫老師做製作。”楊育林說,一開始沒有創作的概念,根據客人的要求進行製作。直到2008年,他才開始有創作創新的意識。時至今日,楊育林堅持五華石雕技藝的傳承和創新,在傳統和現代、寫意和寫實之間,已經能做到遊刃有餘,將情、景、境與原石完美融合。

一直以來,無論是傳統的石雕作品,還是現代化的建築,五華阿哥都秉承“硬打硬”“實打實”的精神,愛崗敬業、一絲不苟。隨著時代發展,也將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深刻情感融入作品中,展示新時代工匠精神。

惠堂體育場的建造是五華石匠精神得以傳承的真實寫照。

在建造過程中,施工現場就已經通過了廣東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示範工地複評。該項目圍繞打造省樣板工程的目標,五華一建公司持之以恆抓好項目工程質量建設。

建成後,惠堂體育場成為全國標準最高、規模最大的縣級運動場館。該項目入選《2018年全國優選體育產業項目名錄》,囊獲了廣東省土木建築工程科技創新領域最高榮譽“詹天佑故鄉杯獎”等。

“惠堂體育場歷時1000多個日夜建成,是五華一建公司近年來承建的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程項目。”五華縣奧體中心項目總工程師王家富說,50米高空無縫焊接、鋼結構吊裝跨度、高度和重量、鋼結構面積、軟基施工等均創造了梅州市內單項工程建築之最。

惠堂體育場建設過程中無不體現節能環保理念,如噴灑草皮的水是從雨水回收系統供應過來的,既高效又環保。體育場主體是由54片純白色鋁板打造而成的“羽翼”,沿主、次入口形成的中軸線對稱佈置,彼此間高低起伏而又遙相呼應,形成了優美的天際曲線,給人以充滿張力,作勢欲飛之感。

"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我父親13歲開始掄榔頭、抬石板、刻石頭。那時的石匠都是大老粗,字不識幾個,但特能吃苦。廣州五羊石雕,我父親就有參與建造。”五華縣橫陂鎮葉湖村委會主任李茂聲說。

由於五華石資源豐富,自古以來就有不少人靠打石為生,石匠眾多。僅在葉湖村,過去一百多戶人家幾乎都以打石為業,作品遠銷國外。鼎盛時期,五華石雕建築行的從業人口逾10萬,五華硬漢走南闖北,將手中無情的頑石,變為巧奪天工的藝術精品。

五華石雕至今已有460多年的歷史,石匠技藝精湛,作品蜚聲中外,凝聚了五華從古到今石匠大師的心血和卓越的智慧。2007年,五華石雕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從一把泥刀闖天下,到“工匠之鄉·宜居五華”名片響四方,文化自信厚植於群眾的生活裡。“深厚的文化底蘊將成為是五華創建‘中國建築之鄉’的重要基礎和生命力。”五華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曾清華說。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百年積澱

五華石匠手工鑿出兩米深地下“石宮殿”

(石室大廳的通道可供膠輪車通行,開採面平鋪光滑。潘煒玲 攝)

驅車前往橫陂鎮葉湖村,來到村委會,聽當地居民講述葉湖村“奇觀”——明朝時期的地下采石場,被譽為地下“石宮殿”。

“這是我們祖輩留下的,400多年曆史。”“這下面就是以前的採石場,只有熟悉地形的村民才敢進去,年代久遠,很多洞口都被堵住了。”

讓人越聽越玄乎的採石場,筆者一行人帶著好奇心,頭戴安全帽跟隨村民前去探看。

下午4時,在李茂聲和幾名村民的帶領下,筆者一行來到離村子約兩公里的地下采石場腹地,在一個離地面約1.5米深的大坑邊,有一個約4平方米大的洞口。李茂聲告訴筆者,這便是地下采石場的入口。

“地下采石場自從25年前停止作業後,許多洞口坍塌被堵,很少有人再進去過,至今荒廢多年。”李茂聲說。

村民們在前頭開路,撥開洞口的雜草和蜘蛛網,在手電筒的照射下,筆者一行人一步步走進地下采石場。翻越過洞口的泥土,突然眼前一亮,呈現出2米多高、足有籃球場大的石室大廳,四周每隔一個地方便屹立著一根4人才能合抱的石柱。

“知道為什麼這個地下采石場這麼多年都不倒嗎?就是因為這些石柱,很好地穩固了整個採石場。”李茂聲指了指石柱說道。

繼續沿石室大廳走,只見排列著數條深不見頭的通道可供膠輪車通行,地面十分平整,還有車輪痕跡,在燈光照射下,隱約可以看到一個個整齊排列的小石室。

“啊!”幾隻石燕和蝙蝠飛過,嚇得筆者一激靈。村民們忙說,這些都是正常現象,採石場常年的溫度都保持在22℃—24℃之間。

五華石匠的手藝有多精湛,從這個採石場便能窺知一二。

《五華縣誌》記載,這個地下采石場方圓2公里,從未用炸藥爆破,石室都是開採面,長2至4米的石條都是石工們在油燈下,一塊塊用手工、鋼釺從地下石場中整條採下來,再運到地面。通過數百年開採,如今的地下采石場像一座地下“石宮殿”,裡面有多個這樣的石室大廳、數不清的開採面和四通八達的通道,可以一直通到數公里外的琴江河邊。

(一根4人才能合抱的石柱均勻分佈在採石場,起到了穩固作用。潘煒玲 攝)

據介紹,當年從這裡開採的石頭被石匠們做成了各式各樣的石雕作品,在尾龍碼頭裝貨起運,通過琴江河運往梅縣、大埔、汕頭、潮州等,甚至漂洋過海到南洋一帶。

如今,琴江河改道、尾龍碼頭消失,留下了令人稱奇的地下采石場,見證了過去一代五華石匠的輝煌歷史。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文化內涵

石匠敢闖敢拼孕育出“硬打硬”五華人精神

(以前的石工們在地下采石場藉助油燈,用手工一塊塊將石塊鑿出來,再運到地面。)

從地下采石場回村委會的路上,李茂聲介紹道,在二十幾年前,只要進村就能聽到“叮叮噹噹”的敲石聲,“但現在很少人打石頭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年輕一代的人也不太願意學習,這體力活太苦了。”李茂聲語氣突然放慢。

漸漸地,老一輩的石匠退休了,村裡很難能再見到打石頭、做雕刻的畫面。對於葉湖村乃至整個五華縣來說,祖祖輩輩的石匠兢兢業業,他們留下的不僅是作品,更帶來了一種精神。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環境孕育一方文化。

悠久的石雕歷史,鍛造出五華人堅毅如石、沉穩如山的人格,孕育出“硬打硬”的五華人精神,形成五華文化的獨特內涵。

“大家都知道‘硬打硬’這個說法由來已久,它和我們的石雕歷史密不可分。五華阿哥闖天下就是從打石頭開始的,再堅固的石頭都能拿下,做成精美藝術品。”李茂聲說,葉湖村村民無論從事哪種行業,都特別能吃苦,石匠的精神得以很好地傳承。

縱觀整個五華的石雕歷史,名師巧匠輩出,他們穿州過府,赴香港、過南洋,依靠打石技藝謀生。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的城鎮、鄉村都有五華石匠開設的石鋪,五華的華僑60%都是石匠出身。

建國後,五華石匠組成團隊走南闖北,上北京、赴省城,到江西、福建、湖南、雲南,甚至走出國門,在各地建設中大顯身手,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石建築工程和精品,在建築市場站穩了腳跟。

據客籍香港著名歷史學家羅香林在《香港早期之打石史蹟及其與香港建設之關係》記載:“綜觀港九之偉大建築……客家石工石匠,遂得盡其勞力,發揮其在香港建築之功能。”文中所指的客家石工石匠大部分為五華人。

香港初建時期,鑿山開道,興築海堤,需要大量石匠。當時,廣東石匠分肇慶派和嘉應州派,肇慶派以善雕端硯和碑碣聞名,嘉應州派以善打花崗石柱著稱。史料記載,來港石匠以嘉應州五華人居多,百年以來,不下數萬人。

在為香港建設作出貢獻的同時,不少五華石匠也成為在香港名噪一時的建築鉅商,“亞洲球王”李惠堂的父親李浩如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走進李惠堂故居,“聯慶樓”靜靜地矗立在那裡,百年的歲月滄桑,即便它容顏老去,但高大挺拔的英姿依然屹立不倒。

這座高大的府邸是李浩如一手建造的。起初,李浩如家境貧寒,五華錫坑一帶盛產花崗岩,他便跟隨師父打石,因聰明勤奮學有所成。此時恰逢香港開埠,1873年他赴港謀生後,從事建築業,由打石而致富,自組“聯生營造公司”,承辦港埠各大建築工程及粵漢鐵路(英德至曲江路段),技藝超群的李浩如被粵港兩地同行稱為“石行偉人”“石狀元”,上世紀20年代曾任廣東省石業會館和香港石業會館會長。

李浩如雖然常年在香港定居,但是客家人葉落歸根及在家鄉建屋光宗耀祖的觀念還是深入骨髓。清光緒十八年(1892),李浩如回家鄉五華建造一座大屋,取名為“聯慶樓”,供整個家族居住。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傳承創新

惠堂體育場創造梅州單項工程建築之最

石本無言,是石匠給石頭賦予了語言和韻味。

從五華水寨大橋穿行而過,橋兩側的石柱堅韌結實,石板上鐫刻的各種圖案栩栩如生,躍然石板之上。橋頭兩端有兩隻威武的石獅子,威風凜凜,活靈活現。獅子口中各含一顆大石球,輕輕一撥就滾動,但卻取不出來。

據說當時雕刻這兩座石獅的師徒兩人,為了不受外界干擾,特製了兩頂蚊帳籠住兩塊大石,然後躲進裡面,歷經300多天,聚精會神,終成精品。

石獅嘴巴里雕圓球,難度可想而知,一顆球便能充分體現五華石匠精誠所致、金石為開。

在長樂公園散步時,細心的市民可以發現,分佈在公園內的四個石雕作品《匠魂》《家》《耕樂》《勵志》,均由名為楊育林的作者所雕刻,作品展現了五華的優秀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

楊育林是廣州雕塑院五華籍雕塑家,從事石雕創作已有30餘載,五華石雕傳統雕刻技藝對於楊育林來說,早已得心應手。近10年來,楊育林為200多個單位和50多個地區製作雕塑作品,近30件作品獲國家和省級金獎。

“中學畢業後,先是從事開山採石,到了1986年開始做石雕,當時的石雕主要是加工,幫老師做製作。”楊育林說,一開始沒有創作的概念,根據客人的要求進行製作。直到2008年,他才開始有創作創新的意識。時至今日,楊育林堅持五華石雕技藝的傳承和創新,在傳統和現代、寫意和寫實之間,已經能做到遊刃有餘,將情、景、境與原石完美融合。

一直以來,無論是傳統的石雕作品,還是現代化的建築,五華阿哥都秉承“硬打硬”“實打實”的精神,愛崗敬業、一絲不苟。隨著時代發展,也將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深刻情感融入作品中,展示新時代工匠精神。

惠堂體育場的建造是五華石匠精神得以傳承的真實寫照。

在建造過程中,施工現場就已經通過了廣東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示範工地複評。該項目圍繞打造省樣板工程的目標,五華一建公司持之以恆抓好項目工程質量建設。

建成後,惠堂體育場成為全國標準最高、規模最大的縣級運動場館。該項目入選《2018年全國優選體育產業項目名錄》,囊獲了廣東省土木建築工程科技創新領域最高榮譽“詹天佑故鄉杯獎”等。

“惠堂體育場歷時1000多個日夜建成,是五華一建公司近年來承建的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程項目。”五華縣奧體中心項目總工程師王家富說,50米高空無縫焊接、鋼結構吊裝跨度、高度和重量、鋼結構面積、軟基施工等均創造了梅州市內單項工程建築之最。

惠堂體育場建設過程中無不體現節能環保理念,如噴灑草皮的水是從雨水回收系統供應過來的,既高效又環保。體育場主體是由54片純白色鋁板打造而成的“羽翼”,沿主、次入口形成的中軸線對稱佈置,彼此間高低起伏而又遙相呼應,形成了優美的天際曲線,給人以充滿張力,作勢欲飛之感。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正是因為打石艱苦,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願從事這一行業,五華石雕的工藝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展,技術人才出現斷層。”五華一石匠師傅坦言,由於從事石雕工藝操作屬於體力活,製作石雕產品過程中身體易受到損傷,如碎石傷眼、碰壞手腳,重要的是從事石業的人多患矽肺病,致使年輕人不願從事石雕行業,有的石雕老藝人也不願將手藝傳給子孫,導致石雕技師青黃不接,後繼乏人。

五華的石雕技藝曾經有過輝煌,享譽海內外,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這一古老精湛的技藝面臨失傳的困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地的城市建設和城市雕塑為石雕工匠提供了更多的施展機會。同時,也給五華石雕工匠們傳統單一的技藝帶來了強烈的衝擊和挑戰。各種新型雕塑材質的使用,現代設計、開鑿、雕刻、打磨工具的出現,各式各樣雕塑公司湧現,傳統工匠的生存存在危機。

在五華石匠的手裡,一件石雕作品的誕生,必須從一塊石頭的“開、打、砌”到粗坯,再到精緻的細節打磨,除了石匠的創作、構思,還需要他們的一錘一鑿,心無旁騖地進入長時間的創作狀態。

一直以來,五華石匠技術精湛,石雕技藝聞名遐邇,令人歎服,其珍貴之處就是利用鐵錘、鐵鑿、標尺等工具,手工開料、手工刨荒、手工製作出一件件千姿百態又活靈活現的人物、山水、草木花鳥、走獸飛禽等石雕工藝品。

如今,隨著風機、風鑽、雷管、炸藥以及打角機、水磨機、電鑽、切割機等各種先進施工機械設備的廣泛使用,很少有人使用純手工製作,這也是技藝瀕臨失傳的原因之一。

據瞭解,現有的石業石雕企業中,大多數只生產比較簡單的建築石材料,石雕技術漸漸落後。受市場經濟的衝擊,傳統單一渙散的石業石雕難成氣候,產業形態單一化,缺少創新和文化創意,鮮有藝術作品。

半個世紀過去了,當年身強力壯的石匠們已經老去,他們無法再掄起大錘來敲打硬石,手中的大錘和刻刀卻沒有人能接過去繼續使用。當老一輩石匠都退休了,幾百年來積累下的五華石雕技藝可能只能在歷史書籍上才能看到了,這將會是多麼遺憾的事情。

"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我父親13歲開始掄榔頭、抬石板、刻石頭。那時的石匠都是大老粗,字不識幾個,但特能吃苦。廣州五羊石雕,我父親就有參與建造。”五華縣橫陂鎮葉湖村委會主任李茂聲說。

由於五華石資源豐富,自古以來就有不少人靠打石為生,石匠眾多。僅在葉湖村,過去一百多戶人家幾乎都以打石為業,作品遠銷國外。鼎盛時期,五華石雕建築行的從業人口逾10萬,五華硬漢走南闖北,將手中無情的頑石,變為巧奪天工的藝術精品。

五華石雕至今已有460多年的歷史,石匠技藝精湛,作品蜚聲中外,凝聚了五華從古到今石匠大師的心血和卓越的智慧。2007年,五華石雕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從一把泥刀闖天下,到“工匠之鄉·宜居五華”名片響四方,文化自信厚植於群眾的生活裡。“深厚的文化底蘊將成為是五華創建‘中國建築之鄉’的重要基礎和生命力。”五華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曾清華說。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百年積澱

五華石匠手工鑿出兩米深地下“石宮殿”

(石室大廳的通道可供膠輪車通行,開採面平鋪光滑。潘煒玲 攝)

驅車前往橫陂鎮葉湖村,來到村委會,聽當地居民講述葉湖村“奇觀”——明朝時期的地下采石場,被譽為地下“石宮殿”。

“這是我們祖輩留下的,400多年曆史。”“這下面就是以前的採石場,只有熟悉地形的村民才敢進去,年代久遠,很多洞口都被堵住了。”

讓人越聽越玄乎的採石場,筆者一行人帶著好奇心,頭戴安全帽跟隨村民前去探看。

下午4時,在李茂聲和幾名村民的帶領下,筆者一行來到離村子約兩公里的地下采石場腹地,在一個離地面約1.5米深的大坑邊,有一個約4平方米大的洞口。李茂聲告訴筆者,這便是地下采石場的入口。

“地下采石場自從25年前停止作業後,許多洞口坍塌被堵,很少有人再進去過,至今荒廢多年。”李茂聲說。

村民們在前頭開路,撥開洞口的雜草和蜘蛛網,在手電筒的照射下,筆者一行人一步步走進地下采石場。翻越過洞口的泥土,突然眼前一亮,呈現出2米多高、足有籃球場大的石室大廳,四周每隔一個地方便屹立著一根4人才能合抱的石柱。

“知道為什麼這個地下采石場這麼多年都不倒嗎?就是因為這些石柱,很好地穩固了整個採石場。”李茂聲指了指石柱說道。

繼續沿石室大廳走,只見排列著數條深不見頭的通道可供膠輪車通行,地面十分平整,還有車輪痕跡,在燈光照射下,隱約可以看到一個個整齊排列的小石室。

“啊!”幾隻石燕和蝙蝠飛過,嚇得筆者一激靈。村民們忙說,這些都是正常現象,採石場常年的溫度都保持在22℃—24℃之間。

五華石匠的手藝有多精湛,從這個採石場便能窺知一二。

《五華縣誌》記載,這個地下采石場方圓2公里,從未用炸藥爆破,石室都是開採面,長2至4米的石條都是石工們在油燈下,一塊塊用手工、鋼釺從地下石場中整條採下來,再運到地面。通過數百年開採,如今的地下采石場像一座地下“石宮殿”,裡面有多個這樣的石室大廳、數不清的開採面和四通八達的通道,可以一直通到數公里外的琴江河邊。

(一根4人才能合抱的石柱均勻分佈在採石場,起到了穩固作用。潘煒玲 攝)

據介紹,當年從這裡開採的石頭被石匠們做成了各式各樣的石雕作品,在尾龍碼頭裝貨起運,通過琴江河運往梅縣、大埔、汕頭、潮州等,甚至漂洋過海到南洋一帶。

如今,琴江河改道、尾龍碼頭消失,留下了令人稱奇的地下采石場,見證了過去一代五華石匠的輝煌歷史。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文化內涵

石匠敢闖敢拼孕育出“硬打硬”五華人精神

(以前的石工們在地下采石場藉助油燈,用手工一塊塊將石塊鑿出來,再運到地面。)

從地下采石場回村委會的路上,李茂聲介紹道,在二十幾年前,只要進村就能聽到“叮叮噹噹”的敲石聲,“但現在很少人打石頭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年輕一代的人也不太願意學習,這體力活太苦了。”李茂聲語氣突然放慢。

漸漸地,老一輩的石匠退休了,村裡很難能再見到打石頭、做雕刻的畫面。對於葉湖村乃至整個五華縣來說,祖祖輩輩的石匠兢兢業業,他們留下的不僅是作品,更帶來了一種精神。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環境孕育一方文化。

悠久的石雕歷史,鍛造出五華人堅毅如石、沉穩如山的人格,孕育出“硬打硬”的五華人精神,形成五華文化的獨特內涵。

“大家都知道‘硬打硬’這個說法由來已久,它和我們的石雕歷史密不可分。五華阿哥闖天下就是從打石頭開始的,再堅固的石頭都能拿下,做成精美藝術品。”李茂聲說,葉湖村村民無論從事哪種行業,都特別能吃苦,石匠的精神得以很好地傳承。

縱觀整個五華的石雕歷史,名師巧匠輩出,他們穿州過府,赴香港、過南洋,依靠打石技藝謀生。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的城鎮、鄉村都有五華石匠開設的石鋪,五華的華僑60%都是石匠出身。

建國後,五華石匠組成團隊走南闖北,上北京、赴省城,到江西、福建、湖南、雲南,甚至走出國門,在各地建設中大顯身手,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石建築工程和精品,在建築市場站穩了腳跟。

據客籍香港著名歷史學家羅香林在《香港早期之打石史蹟及其與香港建設之關係》記載:“綜觀港九之偉大建築……客家石工石匠,遂得盡其勞力,發揮其在香港建築之功能。”文中所指的客家石工石匠大部分為五華人。

香港初建時期,鑿山開道,興築海堤,需要大量石匠。當時,廣東石匠分肇慶派和嘉應州派,肇慶派以善雕端硯和碑碣聞名,嘉應州派以善打花崗石柱著稱。史料記載,來港石匠以嘉應州五華人居多,百年以來,不下數萬人。

在為香港建設作出貢獻的同時,不少五華石匠也成為在香港名噪一時的建築鉅商,“亞洲球王”李惠堂的父親李浩如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走進李惠堂故居,“聯慶樓”靜靜地矗立在那裡,百年的歲月滄桑,即便它容顏老去,但高大挺拔的英姿依然屹立不倒。

這座高大的府邸是李浩如一手建造的。起初,李浩如家境貧寒,五華錫坑一帶盛產花崗岩,他便跟隨師父打石,因聰明勤奮學有所成。此時恰逢香港開埠,1873年他赴港謀生後,從事建築業,由打石而致富,自組“聯生營造公司”,承辦港埠各大建築工程及粵漢鐵路(英德至曲江路段),技藝超群的李浩如被粵港兩地同行稱為“石行偉人”“石狀元”,上世紀20年代曾任廣東省石業會館和香港石業會館會長。

李浩如雖然常年在香港定居,但是客家人葉落歸根及在家鄉建屋光宗耀祖的觀念還是深入骨髓。清光緒十八年(1892),李浩如回家鄉五華建造一座大屋,取名為“聯慶樓”,供整個家族居住。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傳承創新

惠堂體育場創造梅州單項工程建築之最

石本無言,是石匠給石頭賦予了語言和韻味。

從五華水寨大橋穿行而過,橋兩側的石柱堅韌結實,石板上鐫刻的各種圖案栩栩如生,躍然石板之上。橋頭兩端有兩隻威武的石獅子,威風凜凜,活靈活現。獅子口中各含一顆大石球,輕輕一撥就滾動,但卻取不出來。

據說當時雕刻這兩座石獅的師徒兩人,為了不受外界干擾,特製了兩頂蚊帳籠住兩塊大石,然後躲進裡面,歷經300多天,聚精會神,終成精品。

石獅嘴巴里雕圓球,難度可想而知,一顆球便能充分體現五華石匠精誠所致、金石為開。

在長樂公園散步時,細心的市民可以發現,分佈在公園內的四個石雕作品《匠魂》《家》《耕樂》《勵志》,均由名為楊育林的作者所雕刻,作品展現了五華的優秀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

楊育林是廣州雕塑院五華籍雕塑家,從事石雕創作已有30餘載,五華石雕傳統雕刻技藝對於楊育林來說,早已得心應手。近10年來,楊育林為200多個單位和50多個地區製作雕塑作品,近30件作品獲國家和省級金獎。

“中學畢業後,先是從事開山採石,到了1986年開始做石雕,當時的石雕主要是加工,幫老師做製作。”楊育林說,一開始沒有創作的概念,根據客人的要求進行製作。直到2008年,他才開始有創作創新的意識。時至今日,楊育林堅持五華石雕技藝的傳承和創新,在傳統和現代、寫意和寫實之間,已經能做到遊刃有餘,將情、景、境與原石完美融合。

一直以來,無論是傳統的石雕作品,還是現代化的建築,五華阿哥都秉承“硬打硬”“實打實”的精神,愛崗敬業、一絲不苟。隨著時代發展,也將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深刻情感融入作品中,展示新時代工匠精神。

惠堂體育場的建造是五華石匠精神得以傳承的真實寫照。

在建造過程中,施工現場就已經通過了廣東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示範工地複評。該項目圍繞打造省樣板工程的目標,五華一建公司持之以恆抓好項目工程質量建設。

建成後,惠堂體育場成為全國標準最高、規模最大的縣級運動場館。該項目入選《2018年全國優選體育產業項目名錄》,囊獲了廣東省土木建築工程科技創新領域最高榮譽“詹天佑故鄉杯獎”等。

“惠堂體育場歷時1000多個日夜建成,是五華一建公司近年來承建的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程項目。”五華縣奧體中心項目總工程師王家富說,50米高空無縫焊接、鋼結構吊裝跨度、高度和重量、鋼結構面積、軟基施工等均創造了梅州市內單項工程建築之最。

惠堂體育場建設過程中無不體現節能環保理念,如噴灑草皮的水是從雨水回收系統供應過來的,既高效又環保。體育場主體是由54片純白色鋁板打造而成的“羽翼”,沿主、次入口形成的中軸線對稱佈置,彼此間高低起伏而又遙相呼應,形成了優美的天際曲線,給人以充滿張力,作勢欲飛之感。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正是因為打石艱苦,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願從事這一行業,五華石雕的工藝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展,技術人才出現斷層。”五華一石匠師傅坦言,由於從事石雕工藝操作屬於體力活,製作石雕產品過程中身體易受到損傷,如碎石傷眼、碰壞手腳,重要的是從事石業的人多患矽肺病,致使年輕人不願從事石雕行業,有的石雕老藝人也不願將手藝傳給子孫,導致石雕技師青黃不接,後繼乏人。

五華的石雕技藝曾經有過輝煌,享譽海內外,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這一古老精湛的技藝面臨失傳的困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地的城市建設和城市雕塑為石雕工匠提供了更多的施展機會。同時,也給五華石雕工匠們傳統單一的技藝帶來了強烈的衝擊和挑戰。各種新型雕塑材質的使用,現代設計、開鑿、雕刻、打磨工具的出現,各式各樣雕塑公司湧現,傳統工匠的生存存在危機。

在五華石匠的手裡,一件石雕作品的誕生,必須從一塊石頭的“開、打、砌”到粗坯,再到精緻的細節打磨,除了石匠的創作、構思,還需要他們的一錘一鑿,心無旁騖地進入長時間的創作狀態。

一直以來,五華石匠技術精湛,石雕技藝聞名遐邇,令人歎服,其珍貴之處就是利用鐵錘、鐵鑿、標尺等工具,手工開料、手工刨荒、手工製作出一件件千姿百態又活靈活現的人物、山水、草木花鳥、走獸飛禽等石雕工藝品。

如今,隨著風機、風鑽、雷管、炸藥以及打角機、水磨機、電鑽、切割機等各種先進施工機械設備的廣泛使用,很少有人使用純手工製作,這也是技藝瀕臨失傳的原因之一。

據瞭解,現有的石業石雕企業中,大多數只生產比較簡單的建築石材料,石雕技術漸漸落後。受市場經濟的衝擊,傳統單一渙散的石業石雕難成氣候,產業形態單一化,缺少創新和文化創意,鮮有藝術作品。

半個世紀過去了,當年身強力壯的石匠們已經老去,他們無法再掄起大錘來敲打硬石,手中的大錘和刻刀卻沒有人能接過去繼續使用。當老一輩石匠都退休了,幾百年來積累下的五華石雕技藝可能只能在歷史書籍上才能看到了,這將會是多麼遺憾的事情。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我父親13歲開始掄榔頭、抬石板、刻石頭。那時的石匠都是大老粗,字不識幾個,但特能吃苦。廣州五羊石雕,我父親就有參與建造。”五華縣橫陂鎮葉湖村委會主任李茂聲說。

由於五華石資源豐富,自古以來就有不少人靠打石為生,石匠眾多。僅在葉湖村,過去一百多戶人家幾乎都以打石為業,作品遠銷國外。鼎盛時期,五華石雕建築行的從業人口逾10萬,五華硬漢走南闖北,將手中無情的頑石,變為巧奪天工的藝術精品。

五華石雕至今已有460多年的歷史,石匠技藝精湛,作品蜚聲中外,凝聚了五華從古到今石匠大師的心血和卓越的智慧。2007年,五華石雕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從一把泥刀闖天下,到“工匠之鄉·宜居五華”名片響四方,文化自信厚植於群眾的生活裡。“深厚的文化底蘊將成為是五華創建‘中國建築之鄉’的重要基礎和生命力。”五華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曾清華說。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百年積澱

五華石匠手工鑿出兩米深地下“石宮殿”

(石室大廳的通道可供膠輪車通行,開採面平鋪光滑。潘煒玲 攝)

驅車前往橫陂鎮葉湖村,來到村委會,聽當地居民講述葉湖村“奇觀”——明朝時期的地下采石場,被譽為地下“石宮殿”。

“這是我們祖輩留下的,400多年曆史。”“這下面就是以前的採石場,只有熟悉地形的村民才敢進去,年代久遠,很多洞口都被堵住了。”

讓人越聽越玄乎的採石場,筆者一行人帶著好奇心,頭戴安全帽跟隨村民前去探看。

下午4時,在李茂聲和幾名村民的帶領下,筆者一行來到離村子約兩公里的地下采石場腹地,在一個離地面約1.5米深的大坑邊,有一個約4平方米大的洞口。李茂聲告訴筆者,這便是地下采石場的入口。

“地下采石場自從25年前停止作業後,許多洞口坍塌被堵,很少有人再進去過,至今荒廢多年。”李茂聲說。

村民們在前頭開路,撥開洞口的雜草和蜘蛛網,在手電筒的照射下,筆者一行人一步步走進地下采石場。翻越過洞口的泥土,突然眼前一亮,呈現出2米多高、足有籃球場大的石室大廳,四周每隔一個地方便屹立著一根4人才能合抱的石柱。

“知道為什麼這個地下采石場這麼多年都不倒嗎?就是因為這些石柱,很好地穩固了整個採石場。”李茂聲指了指石柱說道。

繼續沿石室大廳走,只見排列著數條深不見頭的通道可供膠輪車通行,地面十分平整,還有車輪痕跡,在燈光照射下,隱約可以看到一個個整齊排列的小石室。

“啊!”幾隻石燕和蝙蝠飛過,嚇得筆者一激靈。村民們忙說,這些都是正常現象,採石場常年的溫度都保持在22℃—24℃之間。

五華石匠的手藝有多精湛,從這個採石場便能窺知一二。

《五華縣誌》記載,這個地下采石場方圓2公里,從未用炸藥爆破,石室都是開採面,長2至4米的石條都是石工們在油燈下,一塊塊用手工、鋼釺從地下石場中整條採下來,再運到地面。通過數百年開採,如今的地下采石場像一座地下“石宮殿”,裡面有多個這樣的石室大廳、數不清的開採面和四通八達的通道,可以一直通到數公里外的琴江河邊。

(一根4人才能合抱的石柱均勻分佈在採石場,起到了穩固作用。潘煒玲 攝)

據介紹,當年從這裡開採的石頭被石匠們做成了各式各樣的石雕作品,在尾龍碼頭裝貨起運,通過琴江河運往梅縣、大埔、汕頭、潮州等,甚至漂洋過海到南洋一帶。

如今,琴江河改道、尾龍碼頭消失,留下了令人稱奇的地下采石場,見證了過去一代五華石匠的輝煌歷史。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文化內涵

石匠敢闖敢拼孕育出“硬打硬”五華人精神

(以前的石工們在地下采石場藉助油燈,用手工一塊塊將石塊鑿出來,再運到地面。)

從地下采石場回村委會的路上,李茂聲介紹道,在二十幾年前,只要進村就能聽到“叮叮噹噹”的敲石聲,“但現在很少人打石頭了,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年輕一代的人也不太願意學習,這體力活太苦了。”李茂聲語氣突然放慢。

漸漸地,老一輩的石匠退休了,村裡很難能再見到打石頭、做雕刻的畫面。對於葉湖村乃至整個五華縣來說,祖祖輩輩的石匠兢兢業業,他們留下的不僅是作品,更帶來了一種精神。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環境孕育一方文化。

悠久的石雕歷史,鍛造出五華人堅毅如石、沉穩如山的人格,孕育出“硬打硬”的五華人精神,形成五華文化的獨特內涵。

“大家都知道‘硬打硬’這個說法由來已久,它和我們的石雕歷史密不可分。五華阿哥闖天下就是從打石頭開始的,再堅固的石頭都能拿下,做成精美藝術品。”李茂聲說,葉湖村村民無論從事哪種行業,都特別能吃苦,石匠的精神得以很好地傳承。

縱觀整個五華的石雕歷史,名師巧匠輩出,他們穿州過府,赴香港、過南洋,依靠打石技藝謀生。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的城鎮、鄉村都有五華石匠開設的石鋪,五華的華僑60%都是石匠出身。

建國後,五華石匠組成團隊走南闖北,上北京、赴省城,到江西、福建、湖南、雲南,甚至走出國門,在各地建設中大顯身手,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石建築工程和精品,在建築市場站穩了腳跟。

據客籍香港著名歷史學家羅香林在《香港早期之打石史蹟及其與香港建設之關係》記載:“綜觀港九之偉大建築……客家石工石匠,遂得盡其勞力,發揮其在香港建築之功能。”文中所指的客家石工石匠大部分為五華人。

香港初建時期,鑿山開道,興築海堤,需要大量石匠。當時,廣東石匠分肇慶派和嘉應州派,肇慶派以善雕端硯和碑碣聞名,嘉應州派以善打花崗石柱著稱。史料記載,來港石匠以嘉應州五華人居多,百年以來,不下數萬人。

在為香港建設作出貢獻的同時,不少五華石匠也成為在香港名噪一時的建築鉅商,“亞洲球王”李惠堂的父親李浩如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走進李惠堂故居,“聯慶樓”靜靜地矗立在那裡,百年的歲月滄桑,即便它容顏老去,但高大挺拔的英姿依然屹立不倒。

這座高大的府邸是李浩如一手建造的。起初,李浩如家境貧寒,五華錫坑一帶盛產花崗岩,他便跟隨師父打石,因聰明勤奮學有所成。此時恰逢香港開埠,1873年他赴港謀生後,從事建築業,由打石而致富,自組“聯生營造公司”,承辦港埠各大建築工程及粵漢鐵路(英德至曲江路段),技藝超群的李浩如被粵港兩地同行稱為“石行偉人”“石狀元”,上世紀20年代曾任廣東省石業會館和香港石業會館會長。

李浩如雖然常年在香港定居,但是客家人葉落歸根及在家鄉建屋光宗耀祖的觀念還是深入骨髓。清光緒十八年(1892),李浩如回家鄉五華建造一座大屋,取名為“聯慶樓”,供整個家族居住。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傳承創新

惠堂體育場創造梅州單項工程建築之最

石本無言,是石匠給石頭賦予了語言和韻味。

從五華水寨大橋穿行而過,橋兩側的石柱堅韌結實,石板上鐫刻的各種圖案栩栩如生,躍然石板之上。橋頭兩端有兩隻威武的石獅子,威風凜凜,活靈活現。獅子口中各含一顆大石球,輕輕一撥就滾動,但卻取不出來。

據說當時雕刻這兩座石獅的師徒兩人,為了不受外界干擾,特製了兩頂蚊帳籠住兩塊大石,然後躲進裡面,歷經300多天,聚精會神,終成精品。

石獅嘴巴里雕圓球,難度可想而知,一顆球便能充分體現五華石匠精誠所致、金石為開。

在長樂公園散步時,細心的市民可以發現,分佈在公園內的四個石雕作品《匠魂》《家》《耕樂》《勵志》,均由名為楊育林的作者所雕刻,作品展現了五華的優秀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

楊育林是廣州雕塑院五華籍雕塑家,從事石雕創作已有30餘載,五華石雕傳統雕刻技藝對於楊育林來說,早已得心應手。近10年來,楊育林為200多個單位和50多個地區製作雕塑作品,近30件作品獲國家和省級金獎。

“中學畢業後,先是從事開山採石,到了1986年開始做石雕,當時的石雕主要是加工,幫老師做製作。”楊育林說,一開始沒有創作的概念,根據客人的要求進行製作。直到2008年,他才開始有創作創新的意識。時至今日,楊育林堅持五華石雕技藝的傳承和創新,在傳統和現代、寫意和寫實之間,已經能做到遊刃有餘,將情、景、境與原石完美融合。

一直以來,無論是傳統的石雕作品,還是現代化的建築,五華阿哥都秉承“硬打硬”“實打實”的精神,愛崗敬業、一絲不苟。隨著時代發展,也將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深刻情感融入作品中,展示新時代工匠精神。

惠堂體育場的建造是五華石匠精神得以傳承的真實寫照。

在建造過程中,施工現場就已經通過了廣東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示範工地複評。該項目圍繞打造省樣板工程的目標,五華一建公司持之以恆抓好項目工程質量建設。

建成後,惠堂體育場成為全國標準最高、規模最大的縣級運動場館。該項目入選《2018年全國優選體育產業項目名錄》,囊獲了廣東省土木建築工程科技創新領域最高榮譽“詹天佑故鄉杯獎”等。

“惠堂體育場歷時1000多個日夜建成,是五華一建公司近年來承建的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程項目。”五華縣奧體中心項目總工程師王家富說,50米高空無縫焊接、鋼結構吊裝跨度、高度和重量、鋼結構面積、軟基施工等均創造了梅州市內單項工程建築之最。

惠堂體育場建設過程中無不體現節能環保理念,如噴灑草皮的水是從雨水回收系統供應過來的,既高效又環保。體育場主體是由54片純白色鋁板打造而成的“羽翼”,沿主、次入口形成的中軸線對稱佈置,彼此間高低起伏而又遙相呼應,形成了優美的天際曲線,給人以充滿張力,作勢欲飛之感。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正是因為打石艱苦,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願從事這一行業,五華石雕的工藝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展,技術人才出現斷層。”五華一石匠師傅坦言,由於從事石雕工藝操作屬於體力活,製作石雕產品過程中身體易受到損傷,如碎石傷眼、碰壞手腳,重要的是從事石業的人多患矽肺病,致使年輕人不願從事石雕行業,有的石雕老藝人也不願將手藝傳給子孫,導致石雕技師青黃不接,後繼乏人。

五華的石雕技藝曾經有過輝煌,享譽海內外,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這一古老精湛的技藝面臨失傳的困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地的城市建設和城市雕塑為石雕工匠提供了更多的施展機會。同時,也給五華石雕工匠們傳統單一的技藝帶來了強烈的衝擊和挑戰。各種新型雕塑材質的使用,現代設計、開鑿、雕刻、打磨工具的出現,各式各樣雕塑公司湧現,傳統工匠的生存存在危機。

在五華石匠的手裡,一件石雕作品的誕生,必須從一塊石頭的“開、打、砌”到粗坯,再到精緻的細節打磨,除了石匠的創作、構思,還需要他們的一錘一鑿,心無旁騖地進入長時間的創作狀態。

一直以來,五華石匠技術精湛,石雕技藝聞名遐邇,令人歎服,其珍貴之處就是利用鐵錘、鐵鑿、標尺等工具,手工開料、手工刨荒、手工製作出一件件千姿百態又活靈活現的人物、山水、草木花鳥、走獸飛禽等石雕工藝品。

如今,隨著風機、風鑽、雷管、炸藥以及打角機、水磨機、電鑽、切割機等各種先進施工機械設備的廣泛使用,很少有人使用純手工製作,這也是技藝瀕臨失傳的原因之一。

據瞭解,現有的石業石雕企業中,大多數只生產比較簡單的建築石材料,石雕技術漸漸落後。受市場經濟的衝擊,傳統單一渙散的石業石雕難成氣候,產業形態單一化,缺少創新和文化創意,鮮有藝術作品。

半個世紀過去了,當年身強力壯的石匠們已經老去,他們無法再掄起大錘來敲打硬石,手中的大錘和刻刀卻沒有人能接過去繼續使用。當老一輩石匠都退休了,幾百年來積累下的五華石雕技藝可能只能在歷史書籍上才能看到了,這將會是多麼遺憾的事情。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厲害了!五華硬漢巧手雕頑石 蜚聲中外傳百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