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房企銷售額 整體增速放緩

進入7月,上市房企開始陸續披露6月銷售數據,與此同時,上半年已經結束,房企迎來年中“大考”。

有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業績排名前100位的房企,權益銷售規模近3.9萬億元,同比僅微增4%,這與此前幾年房企業績數據大幅提升的現象有所不同。儘管年初仍有不少房企定下銷售目標,要求在2019年力爭突破千億、兩千億大關門檻,但也有房企今年開始改變原有大幅擴張的思路,看待業績也更加理性。

龍頭房企銷售額下降?

7月3日,中國恆大發布公告,稱6月份合約銷售金額為502.6億元,較同期增長約0.4%,合約銷售面積為464.9萬平方米,合約銷售均價為10811元/平方米。結合此前5個月的銷售數據披露,1-6月恆大共實現合約銷售金額2818億元,今年年初恆大將合約銷售目標定在6000億元,上半年完成46.97%。

但根據去年8月恆大發布的半年報,2018年1-6月恆大合約銷售金額為人民幣3041.8億元,因此今年上半年其合約銷售金額不及去年同期水平。

一天後的7月4日,碧桂園也發佈公告披露6月數據,當月共實現歸屬該公司股東權益的銷售金額603.9億元。總結6個月的營運數據披露公告,碧桂園上半年歸屬公司股東權益的銷售金額共計2819.5億元。而根據碧桂園2018年半年報,去年1-6月權益銷售金額為3108.2億元。

記者梳理上半年兩家龍頭房企的業績數據發現,碧桂園2月至4月的單月權益銷售金額相較去年同期有所上漲,其中2月同比漲幅最大,達到8.42%,但5月和6月的銷售額同比均有下降,降幅最大的6月,銷售額同比減少18.84%。

恆大僅在4-6月披露了同比情況,其中5月同比增幅最大,達28%,1月至3月的同比變動情況未有公佈,但結合2018年各月營運數據,今年1月和2月的銷售額均低於去年同期水平,其中1月同比減少約32.9%,2月同比減少約55.3%。

另一家龍頭房企萬科公告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3340億元,與去年的3046.6億元相比有所增長。

由於各家企業公告披露數據的統計口徑和統計方法有所差異,因此三家企業無法直接從中進行橫向比較。但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日前公佈的《2019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排行榜》,碧桂園、恆大、萬科三家企業上半年權益銷售金額分別為2797.9億元、2687.0億元和2009.6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整體業績增速放緩

上半年三家龍頭房企業績未出現明顯上漲,甚至權益銷售金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但也有一些房企今年以來的業績出現明顯提升。

世茂房地產披露其前6月累計合約銷售總額為1003.4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39%,在克而瑞的榜單中,世茂上半年實現權益銷售金額702.4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9.77%,而世茂今年以來的一系列收併購動作也引人關注。

中國奧園公告稱,其前6月累計合同銷售額536.3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約33%,奧園在3月年報業績會中公佈的年度銷售目標是在去年912.8億元的基礎上實現25%的增幅,截至6月末完成度為47.0%,若不出意外很可能在下半年跨入“千億”房企陣營。

另據克而瑞數據,龍頭房企中,保利發展、中海地產、融創中國、華潤置地等企業,權益銷售金額與去年同期均有上升,而綠地權益金額同比略有下降。而此前因為大量甩賣項目和被曝資金鍊危機而受到關注的泰禾集團,上半年權益銷售金額僅為373.9億元,而在去年同期,這一數字為556.8億元,降幅明顯。

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今年上半年數據顯示,標杆房企業績增速明顯放緩,TOP100房企累計權益銷售規模同比僅微增4%,與4月、5月時的增速基本持平。今年一季度國內樓市曾經歷一輪迴暖行情,但5月受部分城市政策調控收緊影響而降溫明顯,進入6月,一些房企加大推案及營銷力度,因此6月單月操盤業績環比提升超23%。

下半年部分房企或加速推貨

房企增長業績放緩,或許可以從年初定下的銷售目標中窺見端倪。事實上,不少房企已經改變了原先追求快速增長的態度,例如碧桂園去年和今年都沒有定銷售目標,而制定今年銷售目標的房企,平均增長率也只有20%左右,房企對待“衝業績”的態度開始趨於理性。

從目標完成情況來看,克而瑞統計的36家房企中,有32家目標完成率超過40%,14家完成率達到或超過50%,最高的寶龍地產完成率為57.9%。不過泰禾、富力、融創等企業,目標完成率在40%以下。

但不論目標定在何種水平,下半年房企仍將持續面臨銷售壓力。除市場形勢的變化外,在政策層面,有機構統計顯示,上半年全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次數已達250多次,“一城一策”持續發揮作用。與此同時,調控政策也在從市場交易層面擴展至金融層面,今年5月銀保監會曾發文要求嚴查機構變相為房企拿地融資等行為,到了7月,銀保監會提出加強房地產信託領域風險防控,並指出部分房地產信託業務存在一定合規問題和風險隱患,需引起高度重視。而金融層面的調控,也將對今後幾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產生重要影響。

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由於今年整體預期貨值去化率降至60%左右,完成業績目標更依賴於供貨量的增長,因此部分房企面對業績目標壓力,下半年仍需加速推貨入市。

南方日報記者 葛政涵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