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在開始選車的時候都會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買一臺大家都瞭解的大眾車型,還是買一臺彰顯個性的小眾車型,結果就是大部分人選擇了前者。拿豪華車來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四五十萬的BBA已經遍地都是,就連保時捷這樣的豪車也隨處可見,可那些同價位的小眾豪華品牌卻非常鮮見,比如咱們今天要聊的阿爾法羅密歐這個品牌。

初來乍到

"

很多人在開始選車的時候都會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買一臺大家都瞭解的大眾車型,還是買一臺彰顯個性的小眾車型,結果就是大部分人選擇了前者。拿豪華車來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四五十萬的BBA已經遍地都是,就連保時捷這樣的豪車也隨處可見,可那些同價位的小眾豪華品牌卻非常鮮見,比如咱們今天要聊的阿爾法羅密歐這個品牌。

初來乍到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上文提到的BBA和保時捷在很早以前就進入了國內,通過多年來的累計,品牌影響力早已深入人心,提起豪華車,大家首先就能想到這幾個品牌。而阿爾法羅密歐在2017年才正式進軍國內,單論情懷它確實有很深的品牌沉澱,但是論在國內的影響力還差得很遠,畢竟願意為單純情懷買單的消費者少之又少。

車型稀少

"

很多人在開始選車的時候都會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買一臺大家都瞭解的大眾車型,還是買一臺彰顯個性的小眾車型,結果就是大部分人選擇了前者。拿豪華車來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四五十萬的BBA已經遍地都是,就連保時捷這樣的豪車也隨處可見,可那些同價位的小眾豪華品牌卻非常鮮見,比如咱們今天要聊的阿爾法羅密歐這個品牌。

初來乍到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上文提到的BBA和保時捷在很早以前就進入了國內,通過多年來的累計,品牌影響力早已深入人心,提起豪華車,大家首先就能想到這幾個品牌。而阿爾法羅密歐在2017年才正式進軍國內,單論情懷它確實有很深的品牌沉澱,但是論在國內的影響力還差得很遠,畢竟願意為單純情懷買單的消費者少之又少。

車型稀少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目前來看阿爾法羅密歐國內在售車型只有Giulia和Stelvio這兩款產品,分別是中型轎車和中型SUV,消費者沒得挑。別說一線豪華品牌BBA,就是隨便拿一個二線豪華品牌都有很多款車型供消費者選擇,車型佈局相差甚遠,根本沒有可比性。阿爾法想僅靠這兩款產品來在國內市場搶佔份額,基本沒戲。

不懂國人

"

很多人在開始選車的時候都會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買一臺大家都瞭解的大眾車型,還是買一臺彰顯個性的小眾車型,結果就是大部分人選擇了前者。拿豪華車來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四五十萬的BBA已經遍地都是,就連保時捷這樣的豪車也隨處可見,可那些同價位的小眾豪華品牌卻非常鮮見,比如咱們今天要聊的阿爾法羅密歐這個品牌。

初來乍到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上文提到的BBA和保時捷在很早以前就進入了國內,通過多年來的累計,品牌影響力早已深入人心,提起豪華車,大家首先就能想到這幾個品牌。而阿爾法羅密歐在2017年才正式進軍國內,單論情懷它確實有很深的品牌沉澱,但是論在國內的影響力還差得很遠,畢竟願意為單純情懷買單的消費者少之又少。

車型稀少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目前來看阿爾法羅密歐國內在售車型只有Giulia和Stelvio這兩款產品,分別是中型轎車和中型SUV,消費者沒得挑。別說一線豪華品牌BBA,就是隨便拿一個二線豪華品牌都有很多款車型供消費者選擇,車型佈局相差甚遠,根本沒有可比性。阿爾法想僅靠這兩款產品來在國內市場搶佔份額,基本沒戲。

不懂國人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不符合國人喜好體現在很多方面,想要在國內市場混的好,那麼瞭解國人的喜好非常重要,首先從車型的名字來說,它就失敗了。你看寶馬3系、5系,奔馳C、E、S,奧迪A系列、Q系列等,名字都非常簡單好記,而阿爾法羅密歐非要弄Giulia、Stelvio這樣的英文名,讀都不會讀,也不起個好記的中文名。瑪莎拉蒂Levante不如同價位的保時捷卡宴賣得好,我覺得名字就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

很多人在開始選車的時候都會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買一臺大家都瞭解的大眾車型,還是買一臺彰顯個性的小眾車型,結果就是大部分人選擇了前者。拿豪華車來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四五十萬的BBA已經遍地都是,就連保時捷這樣的豪車也隨處可見,可那些同價位的小眾豪華品牌卻非常鮮見,比如咱們今天要聊的阿爾法羅密歐這個品牌。

初來乍到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上文提到的BBA和保時捷在很早以前就進入了國內,通過多年來的累計,品牌影響力早已深入人心,提起豪華車,大家首先就能想到這幾個品牌。而阿爾法羅密歐在2017年才正式進軍國內,單論情懷它確實有很深的品牌沉澱,但是論在國內的影響力還差得很遠,畢竟願意為單純情懷買單的消費者少之又少。

車型稀少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目前來看阿爾法羅密歐國內在售車型只有Giulia和Stelvio這兩款產品,分別是中型轎車和中型SUV,消費者沒得挑。別說一線豪華品牌BBA,就是隨便拿一個二線豪華品牌都有很多款車型供消費者選擇,車型佈局相差甚遠,根本沒有可比性。阿爾法想僅靠這兩款產品來在國內市場搶佔份額,基本沒戲。

不懂國人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不符合國人喜好體現在很多方面,想要在國內市場混的好,那麼瞭解國人的喜好非常重要,首先從車型的名字來說,它就失敗了。你看寶馬3系、5系,奔馳C、E、S,奧迪A系列、Q系列等,名字都非常簡單好記,而阿爾法羅密歐非要弄Giulia、Stelvio這樣的英文名,讀都不會讀,也不起個好記的中文名。瑪莎拉蒂Levante不如同價位的保時捷卡宴賣得好,我覺得名字就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我想買斯泰爾維奧

-什麼?

-斯泰爾維奧

-你說的是阿爾法羅密歐的Stelvio吧?

-麻蛋,不買了,名字都叫不上來,我不配買這車,還是買馬坎吧……

"

很多人在開始選車的時候都會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買一臺大家都瞭解的大眾車型,還是買一臺彰顯個性的小眾車型,結果就是大部分人選擇了前者。拿豪華車來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四五十萬的BBA已經遍地都是,就連保時捷這樣的豪車也隨處可見,可那些同價位的小眾豪華品牌卻非常鮮見,比如咱們今天要聊的阿爾法羅密歐這個品牌。

初來乍到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上文提到的BBA和保時捷在很早以前就進入了國內,通過多年來的累計,品牌影響力早已深入人心,提起豪華車,大家首先就能想到這幾個品牌。而阿爾法羅密歐在2017年才正式進軍國內,單論情懷它確實有很深的品牌沉澱,但是論在國內的影響力還差得很遠,畢竟願意為單純情懷買單的消費者少之又少。

車型稀少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目前來看阿爾法羅密歐國內在售車型只有Giulia和Stelvio這兩款產品,分別是中型轎車和中型SUV,消費者沒得挑。別說一線豪華品牌BBA,就是隨便拿一個二線豪華品牌都有很多款車型供消費者選擇,車型佈局相差甚遠,根本沒有可比性。阿爾法想僅靠這兩款產品來在國內市場搶佔份額,基本沒戲。

不懂國人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不符合國人喜好體現在很多方面,想要在國內市場混的好,那麼瞭解國人的喜好非常重要,首先從車型的名字來說,它就失敗了。你看寶馬3系、5系,奔馳C、E、S,奧迪A系列、Q系列等,名字都非常簡單好記,而阿爾法羅密歐非要弄Giulia、Stelvio這樣的英文名,讀都不會讀,也不起個好記的中文名。瑪莎拉蒂Levante不如同價位的保時捷卡宴賣得好,我覺得名字就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我想買斯泰爾維奧

-什麼?

-斯泰爾維奧

-你說的是阿爾法羅密歐的Stelvio吧?

-麻蛋,不買了,名字都叫不上來,我不配買這車,還是買馬坎吧……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第二,阿爾法羅密歐是一個比較極端的品牌,個性非常突出,也註定了它們會成為小眾車型。買豪華品牌的人最在乎什麼,當然是面子,它們不會在乎Giulia是不是同級別操控性最好的運動型轎車,也不會在乎Stelvio是不是紐北最速SUV,這些都不如奔馳寶馬的車標來得更實在,就算阿爾法羅密歐是法拉利的親爹,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

很多人在開始選車的時候都會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買一臺大家都瞭解的大眾車型,還是買一臺彰顯個性的小眾車型,結果就是大部分人選擇了前者。拿豪華車來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四五十萬的BBA已經遍地都是,就連保時捷這樣的豪車也隨處可見,可那些同價位的小眾豪華品牌卻非常鮮見,比如咱們今天要聊的阿爾法羅密歐這個品牌。

初來乍到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上文提到的BBA和保時捷在很早以前就進入了國內,通過多年來的累計,品牌影響力早已深入人心,提起豪華車,大家首先就能想到這幾個品牌。而阿爾法羅密歐在2017年才正式進軍國內,單論情懷它確實有很深的品牌沉澱,但是論在國內的影響力還差得很遠,畢竟願意為單純情懷買單的消費者少之又少。

車型稀少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目前來看阿爾法羅密歐國內在售車型只有Giulia和Stelvio這兩款產品,分別是中型轎車和中型SUV,消費者沒得挑。別說一線豪華品牌BBA,就是隨便拿一個二線豪華品牌都有很多款車型供消費者選擇,車型佈局相差甚遠,根本沒有可比性。阿爾法想僅靠這兩款產品來在國內市場搶佔份額,基本沒戲。

不懂國人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不符合國人喜好體現在很多方面,想要在國內市場混的好,那麼瞭解國人的喜好非常重要,首先從車型的名字來說,它就失敗了。你看寶馬3系、5系,奔馳C、E、S,奧迪A系列、Q系列等,名字都非常簡單好記,而阿爾法羅密歐非要弄Giulia、Stelvio這樣的英文名,讀都不會讀,也不起個好記的中文名。瑪莎拉蒂Levante不如同價位的保時捷卡宴賣得好,我覺得名字就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我想買斯泰爾維奧

-什麼?

-斯泰爾維奧

-你說的是阿爾法羅密歐的Stelvio吧?

-麻蛋,不買了,名字都叫不上來,我不配買這車,還是買馬坎吧……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第二,阿爾法羅密歐是一個比較極端的品牌,個性非常突出,也註定了它們會成為小眾車型。買豪華品牌的人最在乎什麼,當然是面子,它們不會在乎Giulia是不是同級別操控性最好的運動型轎車,也不會在乎Stelvio是不是紐北最速SUV,這些都不如奔馳寶馬的車標來得更實在,就算阿爾法羅密歐是法拉利的親爹,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第三,阿爾法羅密歐無論是轎車還是SUV,都有著非常好的運動性能,給消費者帶來的駕駛樂趣無可挑剔,但是性價比不夠高。說白了就是不會像其他品牌一樣到了中國就開始迎合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只適合駕駛享樂,並不實用,而主流豪華品牌大多綜合實力較強,可以滿足國人的更多需求。

銷售渠道

"

很多人在開始選車的時候都會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買一臺大家都瞭解的大眾車型,還是買一臺彰顯個性的小眾車型,結果就是大部分人選擇了前者。拿豪華車來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四五十萬的BBA已經遍地都是,就連保時捷這樣的豪車也隨處可見,可那些同價位的小眾豪華品牌卻非常鮮見,比如咱們今天要聊的阿爾法羅密歐這個品牌。

初來乍到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上文提到的BBA和保時捷在很早以前就進入了國內,通過多年來的累計,品牌影響力早已深入人心,提起豪華車,大家首先就能想到這幾個品牌。而阿爾法羅密歐在2017年才正式進軍國內,單論情懷它確實有很深的品牌沉澱,但是論在國內的影響力還差得很遠,畢竟願意為單純情懷買單的消費者少之又少。

車型稀少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目前來看阿爾法羅密歐國內在售車型只有Giulia和Stelvio這兩款產品,分別是中型轎車和中型SUV,消費者沒得挑。別說一線豪華品牌BBA,就是隨便拿一個二線豪華品牌都有很多款車型供消費者選擇,車型佈局相差甚遠,根本沒有可比性。阿爾法想僅靠這兩款產品來在國內市場搶佔份額,基本沒戲。

不懂國人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不符合國人喜好體現在很多方面,想要在國內市場混的好,那麼瞭解國人的喜好非常重要,首先從車型的名字來說,它就失敗了。你看寶馬3系、5系,奔馳C、E、S,奧迪A系列、Q系列等,名字都非常簡單好記,而阿爾法羅密歐非要弄Giulia、Stelvio這樣的英文名,讀都不會讀,也不起個好記的中文名。瑪莎拉蒂Levante不如同價位的保時捷卡宴賣得好,我覺得名字就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我想買斯泰爾維奧

-什麼?

-斯泰爾維奧

-你說的是阿爾法羅密歐的Stelvio吧?

-麻蛋,不買了,名字都叫不上來,我不配買這車,還是買馬坎吧……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第二,阿爾法羅密歐是一個比較極端的品牌,個性非常突出,也註定了它們會成為小眾車型。買豪華品牌的人最在乎什麼,當然是面子,它們不會在乎Giulia是不是同級別操控性最好的運動型轎車,也不會在乎Stelvio是不是紐北最速SUV,這些都不如奔馳寶馬的車標來得更實在,就算阿爾法羅密歐是法拉利的親爹,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第三,阿爾法羅密歐無論是轎車還是SUV,都有著非常好的運動性能,給消費者帶來的駕駛樂趣無可挑剔,但是性價比不夠高。說白了就是不會像其他品牌一樣到了中國就開始迎合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只適合駕駛享樂,並不實用,而主流豪華品牌大多綜合實力較強,可以滿足國人的更多需求。

銷售渠道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在國內為了提升品牌認知度,它與高端品牌瑪莎拉蒂放在一起進行銷售,但事實上並沒有什麼效果。由於兩者品牌差距較大,阿爾法羅密歐想借助其他品牌推廣自己,而不是在營銷方面投入成本,這種方式根本不利於自身的成長。其次,阿爾法羅密歐銷售網點不但少得可憐,而且還沒有獨立的經銷商,後期維護保養也不方便。

後期成本

"

很多人在開始選車的時候都會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買一臺大家都瞭解的大眾車型,還是買一臺彰顯個性的小眾車型,結果就是大部分人選擇了前者。拿豪華車來說,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四五十萬的BBA已經遍地都是,就連保時捷這樣的豪車也隨處可見,可那些同價位的小眾豪華品牌卻非常鮮見,比如咱們今天要聊的阿爾法羅密歐這個品牌。

初來乍到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上文提到的BBA和保時捷在很早以前就進入了國內,通過多年來的累計,品牌影響力早已深入人心,提起豪華車,大家首先就能想到這幾個品牌。而阿爾法羅密歐在2017年才正式進軍國內,單論情懷它確實有很深的品牌沉澱,但是論在國內的影響力還差得很遠,畢竟願意為單純情懷買單的消費者少之又少。

車型稀少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目前來看阿爾法羅密歐國內在售車型只有Giulia和Stelvio這兩款產品,分別是中型轎車和中型SUV,消費者沒得挑。別說一線豪華品牌BBA,就是隨便拿一個二線豪華品牌都有很多款車型供消費者選擇,車型佈局相差甚遠,根本沒有可比性。阿爾法想僅靠這兩款產品來在國內市場搶佔份額,基本沒戲。

不懂國人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不符合國人喜好體現在很多方面,想要在國內市場混的好,那麼瞭解國人的喜好非常重要,首先從車型的名字來說,它就失敗了。你看寶馬3系、5系,奔馳C、E、S,奧迪A系列、Q系列等,名字都非常簡單好記,而阿爾法羅密歐非要弄Giulia、Stelvio這樣的英文名,讀都不會讀,也不起個好記的中文名。瑪莎拉蒂Levante不如同價位的保時捷卡宴賣得好,我覺得名字就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我想買斯泰爾維奧

-什麼?

-斯泰爾維奧

-你說的是阿爾法羅密歐的Stelvio吧?

-麻蛋,不買了,名字都叫不上來,我不配買這車,還是買馬坎吧……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第二,阿爾法羅密歐是一個比較極端的品牌,個性非常突出,也註定了它們會成為小眾車型。買豪華品牌的人最在乎什麼,當然是面子,它們不會在乎Giulia是不是同級別操控性最好的運動型轎車,也不會在乎Stelvio是不是紐北最速SUV,這些都不如奔馳寶馬的車標來得更實在,就算阿爾法羅密歐是法拉利的親爹,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第三,阿爾法羅密歐無論是轎車還是SUV,都有著非常好的運動性能,給消費者帶來的駕駛樂趣無可挑剔,但是性價比不夠高。說白了就是不會像其他品牌一樣到了中國就開始迎合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只適合駕駛享樂,並不實用,而主流豪華品牌大多綜合實力較強,可以滿足國人的更多需求。

銷售渠道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在國內為了提升品牌認知度,它與高端品牌瑪莎拉蒂放在一起進行銷售,但事實上並沒有什麼效果。由於兩者品牌差距較大,阿爾法羅密歐想借助其他品牌推廣自己,而不是在營銷方面投入成本,這種方式根本不利於自身的成長。其次,阿爾法羅密歐銷售網點不但少得可憐,而且還沒有獨立的經銷商,後期維護保養也不方便。

後期成本

40萬買奔馳、60萬買保時捷,也不買30多萬的Stelvio

阿爾法羅密歐的後期保養成本較高,維修費用更是嚇人,最初Giulia換個大燈就要6萬,即便是現在也需要1萬多,相比同價位20多萬的車來說依舊不算便宜。再者說新車都五折出售,那麼二手車的殘值率必然也會很低。正是以上這些原因讓阿爾法羅密歐淪落到了如今叫好不叫座的局面,雖然阿爾法羅密歐確實是個不錯的品牌,但想要買它還需要綜合考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