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
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
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
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
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
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
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
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
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
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
澄思潮
1/9 澄思潮 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傳為五代時期荊浩畫作\/軸\/絹本水墨\/185.8x106.8cm\/現存於臺北故宮) 【此畫有宋高宗趙構書“荊浩真跡神品”六字,另有元人韓嶼和柯九思兩人題詩。此圖縱向全景佈局,山水壯闊層次明朗。畫家似將“高、遠、深”綜合運用,群峰聳峙的巍峨山巒與開闊平曠的山野幽谷, 山徑盤旋的山中小路及漸遠漸淡的遠處諸峰相映成趣。(澄思潮 |本篇圖文來自網絡)】
2/9 澄思潮 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局部【現代中國批評家王伯敏《中國繪畫通史》:“中國山水畫的表現,在六朝時期即畫有‘臥對其間可至數萬裡’的作品,到了荊浩的時期,獲得更大發展,遂成為宋人所稱的‘全景山水’……今傳荊浩所作的《匡廬圖》就體現了這種山水畫的特點。《匡廬圖》正是中國宋以前一件具有山水全景模式的典型作品。”】
3/9 澄思潮 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局部【《匡廬圖》最初名稱《山水圖》,《宣和畫譜》對此有明確記載。乾隆五十年1791年編定的《石渠寶復續編.寧壽宮》有著錄,將題目改為《匡廬圖》,可能為乾隆帝所為,畫上有其題詩二首。】
4/9 澄思潮 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局部【《匡廬圖》北宋被佚名收藏,在這之前流傳情況無從考證,南宋被收入南宋高宗內府,後流傳到元代內府或韓嶼、柯九思手裡,清初被孫承澤收藏,孫《庚子銷夏記》有:“荊浩廬山圖”條目,記述了他從“故家”買到此畫“絹素如銀板,對之令人色飛。上有宋高宗題“荊浩真跡神品”六個字,下用內府之寶。又有元人韓嶼、柯九思二詩。”】
5/9 澄思潮 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局部【荊浩(約850-?)五代時期山水畫家,博通經史,並長於文章。字浩然,沁水(今山西沁水)人。後梁時期因避戰亂,曾隱居於太行山洪谷,故自號“洪穀子”。擅畫山水,常攜筆摹寫山中古鬆。自稱兼得吳道子用筆及項容用墨之長,創造水暈墨章的表現技法。亦工佛像,曾在汴京(今河南開封)雙林院作有壁畫。是中國山水畫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影響的畫家之一。】
6/9 澄思潮 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局部【元代韓嶼:“翠微深處著軒楹,絕瞪懸崖瀑布明。”元代書畫家柯九思:“嵐潰晴薰滴翠濃,蒼松絕壁影重重。瀑流飛下三千尺,寫出廬山五老峰。”】
7/9 澄思潮 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局部
8/9 澄思潮 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局部
9/9 澄思潮 淺讀|五代四家之荊浩「匡廬圖」局部
2017-07-1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