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

自稱為“洪穀子”的荊浩,隱居於太行山中洪谷時對著古鬆冥思苦想後,創立了自己的山水畫理論,開啟了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另一新紀元。

五百年後,元末明初的道士吳伯理,則用了這幅《龍鬆圖》向荊浩致敬。

"

自稱為“洪穀子”的荊浩,隱居於太行山中洪谷時對著古鬆冥思苦想後,創立了自己的山水畫理論,開啟了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另一新紀元。

五百年後,元末明初的道士吳伯理,則用了這幅《龍鬆圖》向荊浩致敬。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元末明初 吳伯理 《龍鬆圖》局部

“山路兩側長滿了苔蘚,上邊凝結著晶瑩的露珠。林霧瀰漫,隱約可見各種奇形怪狀的山石。四周青松圍繞,其中有一株古鬆特別巨大,樹皮蒼老、樹身掛著銀色的苔蘚,像一隻長滿鱗片的巨龍在空中翱翔,它盤曲向上,彷彿要想飛回到遙遠的星河。”

唐朝覆滅之後,晚年隱居於太行山中的畫家荊浩,在其著作中用一段文字為我們描寫了這株巨大古鬆的形象【注1】。

壹 開創水墨山水新紀元的荊浩

荊浩(約公元870—940年)正是通過對松樹多達數萬次的觀察、寫生,經過長時間的感悟與思考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主張,開創了以“大山大水”為特點的全景式繪畫風格,奠定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新格局。

早在盛唐之際,自吳道子寫蜀山風景後,張璪、王維、王洽、王宰等人對水墨山水做了開創性的拓展。而此前,六朝時期發展而來的山水畫,多以青綠設色,勾線填彩,與吳道子同時期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們總結前人經驗,形成了成熟的青綠山水風格。而在荊浩登場後,將“水暈墨章”的畫法自覺地加以發展,並趨向成熟,創立了筆墨並重的北派山水。

這為中國山水畫即將到來的空前全盛期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荊浩與其之後的關仝、李成、范寬等人一起開啟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個新紀元,其影響綿延至今。

"

自稱為“洪穀子”的荊浩,隱居於太行山中洪谷時對著古鬆冥思苦想後,創立了自己的山水畫理論,開啟了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另一新紀元。

五百年後,元末明初的道士吳伯理,則用了這幅《龍鬆圖》向荊浩致敬。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元末明初 吳伯理 《龍鬆圖》局部

“山路兩側長滿了苔蘚,上邊凝結著晶瑩的露珠。林霧瀰漫,隱約可見各種奇形怪狀的山石。四周青松圍繞,其中有一株古鬆特別巨大,樹皮蒼老、樹身掛著銀色的苔蘚,像一隻長滿鱗片的巨龍在空中翱翔,它盤曲向上,彷彿要想飛回到遙遠的星河。”

唐朝覆滅之後,晚年隱居於太行山中的畫家荊浩,在其著作中用一段文字為我們描寫了這株巨大古鬆的形象【注1】。

壹 開創水墨山水新紀元的荊浩

荊浩(約公元870—940年)正是通過對松樹多達數萬次的觀察、寫生,經過長時間的感悟與思考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主張,開創了以“大山大水”為特點的全景式繪畫風格,奠定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新格局。

早在盛唐之際,自吳道子寫蜀山風景後,張璪、王維、王洽、王宰等人對水墨山水做了開創性的拓展。而此前,六朝時期發展而來的山水畫,多以青綠設色,勾線填彩,與吳道子同時期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們總結前人經驗,形成了成熟的青綠山水風格。而在荊浩登場後,將“水暈墨章”的畫法自覺地加以發展,並趨向成熟,創立了筆墨並重的北派山水。

這為中國山水畫即將到來的空前全盛期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荊浩與其之後的關仝、李成、范寬等人一起開啟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個新紀元,其影響綿延至今。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雪景山水圖》荊浩(傳)

由唐末進入五代後梁時期的荊浩,對山水畫最傑出的貢獻除了提倡“水墨”之外,還留下了一部山水畫理論《筆法記》,這完成於他在後樑時期,因為躲避戰亂隱居於太行山時。

這一重要理論著作中,荊浩採用了有別於其他繪畫理論的另類寫作方式,用對話體來表達自己的藝術主張——他設計了一位愛好古鬆的青年農夫,與一位自稱“石鼓巖子”的老人之間的對話,從他們的交談中表達自己的藝術見解。

其中,荊浩提出了幾處重要藝術主張,主要包括“六要論”,對南朝時期謝赫提出的品畫體系“六法論”做了繼承和發揚。與謝赫的“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摸寫)相對應,荊浩提出“六要”,指:氣、韻、思、景、筆、墨,他用“墨”,替代了謝赫的“隨類賦彩”,將“墨”提升到比色彩更為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山水畫影響深遠;

其次,荊浩強調“圖真”論,他借老叟的口吻解釋說:“畫者,畫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不可執華為實。若不知術,苟似,可也;圖真,不可及也。”

這段畫的意思是事物的美是客觀存在,畫家只有通過“度”,深入體察、品味客觀事物,才能得到其“真”。如果不理解這一要求,那隻能得其“似”,雖然能夠描繪、塑造出物體外在形象,但缺乏生動,也就達不到“圖真”的境界。

從荊浩記錄的他對古鬆寫生的經歷,可以大致理解所謂的“度”的含義。在其隱居的洪谷附近,有大片的松林,他面對這些抱節自屈、偃截巨流、掛岸盤溪、披苔裂石的古鬆反覆寫生,達到數萬次的練習,從中悟出了“形神並重”的藝術境界。

"

自稱為“洪穀子”的荊浩,隱居於太行山中洪谷時對著古鬆冥思苦想後,創立了自己的山水畫理論,開啟了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另一新紀元。

五百年後,元末明初的道士吳伯理,則用了這幅《龍鬆圖》向荊浩致敬。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元末明初 吳伯理 《龍鬆圖》局部

“山路兩側長滿了苔蘚,上邊凝結著晶瑩的露珠。林霧瀰漫,隱約可見各種奇形怪狀的山石。四周青松圍繞,其中有一株古鬆特別巨大,樹皮蒼老、樹身掛著銀色的苔蘚,像一隻長滿鱗片的巨龍在空中翱翔,它盤曲向上,彷彿要想飛回到遙遠的星河。”

唐朝覆滅之後,晚年隱居於太行山中的畫家荊浩,在其著作中用一段文字為我們描寫了這株巨大古鬆的形象【注1】。

壹 開創水墨山水新紀元的荊浩

荊浩(約公元870—940年)正是通過對松樹多達數萬次的觀察、寫生,經過長時間的感悟與思考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主張,開創了以“大山大水”為特點的全景式繪畫風格,奠定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新格局。

早在盛唐之際,自吳道子寫蜀山風景後,張璪、王維、王洽、王宰等人對水墨山水做了開創性的拓展。而此前,六朝時期發展而來的山水畫,多以青綠設色,勾線填彩,與吳道子同時期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們總結前人經驗,形成了成熟的青綠山水風格。而在荊浩登場後,將“水暈墨章”的畫法自覺地加以發展,並趨向成熟,創立了筆墨並重的北派山水。

這為中國山水畫即將到來的空前全盛期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荊浩與其之後的關仝、李成、范寬等人一起開啟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個新紀元,其影響綿延至今。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雪景山水圖》荊浩(傳)

由唐末進入五代後梁時期的荊浩,對山水畫最傑出的貢獻除了提倡“水墨”之外,還留下了一部山水畫理論《筆法記》,這完成於他在後樑時期,因為躲避戰亂隱居於太行山時。

這一重要理論著作中,荊浩採用了有別於其他繪畫理論的另類寫作方式,用對話體來表達自己的藝術主張——他設計了一位愛好古鬆的青年農夫,與一位自稱“石鼓巖子”的老人之間的對話,從他們的交談中表達自己的藝術見解。

其中,荊浩提出了幾處重要藝術主張,主要包括“六要論”,對南朝時期謝赫提出的品畫體系“六法論”做了繼承和發揚。與謝赫的“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摸寫)相對應,荊浩提出“六要”,指:氣、韻、思、景、筆、墨,他用“墨”,替代了謝赫的“隨類賦彩”,將“墨”提升到比色彩更為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山水畫影響深遠;

其次,荊浩強調“圖真”論,他借老叟的口吻解釋說:“畫者,畫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不可執華為實。若不知術,苟似,可也;圖真,不可及也。”

這段畫的意思是事物的美是客觀存在,畫家只有通過“度”,深入體察、品味客觀事物,才能得到其“真”。如果不理解這一要求,那隻能得其“似”,雖然能夠描繪、塑造出物體外在形象,但缺乏生動,也就達不到“圖真”的境界。

從荊浩記錄的他對古鬆寫生的經歷,可以大致理解所謂的“度”的含義。在其隱居的洪谷附近,有大片的松林,他面對這些抱節自屈、偃截巨流、掛岸盤溪、披苔裂石的古鬆反覆寫生,達到數萬次的練習,從中悟出了“形神並重”的藝術境界。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1

"

自稱為“洪穀子”的荊浩,隱居於太行山中洪谷時對著古鬆冥思苦想後,創立了自己的山水畫理論,開啟了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另一新紀元。

五百年後,元末明初的道士吳伯理,則用了這幅《龍鬆圖》向荊浩致敬。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元末明初 吳伯理 《龍鬆圖》局部

“山路兩側長滿了苔蘚,上邊凝結著晶瑩的露珠。林霧瀰漫,隱約可見各種奇形怪狀的山石。四周青松圍繞,其中有一株古鬆特別巨大,樹皮蒼老、樹身掛著銀色的苔蘚,像一隻長滿鱗片的巨龍在空中翱翔,它盤曲向上,彷彿要想飛回到遙遠的星河。”

唐朝覆滅之後,晚年隱居於太行山中的畫家荊浩,在其著作中用一段文字為我們描寫了這株巨大古鬆的形象【注1】。

壹 開創水墨山水新紀元的荊浩

荊浩(約公元870—940年)正是通過對松樹多達數萬次的觀察、寫生,經過長時間的感悟與思考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主張,開創了以“大山大水”為特點的全景式繪畫風格,奠定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新格局。

早在盛唐之際,自吳道子寫蜀山風景後,張璪、王維、王洽、王宰等人對水墨山水做了開創性的拓展。而此前,六朝時期發展而來的山水畫,多以青綠設色,勾線填彩,與吳道子同時期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們總結前人經驗,形成了成熟的青綠山水風格。而在荊浩登場後,將“水暈墨章”的畫法自覺地加以發展,並趨向成熟,創立了筆墨並重的北派山水。

這為中國山水畫即將到來的空前全盛期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荊浩與其之後的關仝、李成、范寬等人一起開啟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個新紀元,其影響綿延至今。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雪景山水圖》荊浩(傳)

由唐末進入五代後梁時期的荊浩,對山水畫最傑出的貢獻除了提倡“水墨”之外,還留下了一部山水畫理論《筆法記》,這完成於他在後樑時期,因為躲避戰亂隱居於太行山時。

這一重要理論著作中,荊浩採用了有別於其他繪畫理論的另類寫作方式,用對話體來表達自己的藝術主張——他設計了一位愛好古鬆的青年農夫,與一位自稱“石鼓巖子”的老人之間的對話,從他們的交談中表達自己的藝術見解。

其中,荊浩提出了幾處重要藝術主張,主要包括“六要論”,對南朝時期謝赫提出的品畫體系“六法論”做了繼承和發揚。與謝赫的“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摸寫)相對應,荊浩提出“六要”,指:氣、韻、思、景、筆、墨,他用“墨”,替代了謝赫的“隨類賦彩”,將“墨”提升到比色彩更為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山水畫影響深遠;

其次,荊浩強調“圖真”論,他借老叟的口吻解釋說:“畫者,畫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不可執華為實。若不知術,苟似,可也;圖真,不可及也。”

這段畫的意思是事物的美是客觀存在,畫家只有通過“度”,深入體察、品味客觀事物,才能得到其“真”。如果不理解這一要求,那隻能得其“似”,雖然能夠描繪、塑造出物體外在形象,但缺乏生動,也就達不到“圖真”的境界。

從荊浩記錄的他對古鬆寫生的經歷,可以大致理解所謂的“度”的含義。在其隱居的洪谷附近,有大片的松林,他面對這些抱節自屈、偃截巨流、掛岸盤溪、披苔裂石的古鬆反覆寫生,達到數萬次的練習,從中悟出了“形神並重”的藝術境界。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1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2

"

自稱為“洪穀子”的荊浩,隱居於太行山中洪谷時對著古鬆冥思苦想後,創立了自己的山水畫理論,開啟了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另一新紀元。

五百年後,元末明初的道士吳伯理,則用了這幅《龍鬆圖》向荊浩致敬。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元末明初 吳伯理 《龍鬆圖》局部

“山路兩側長滿了苔蘚,上邊凝結著晶瑩的露珠。林霧瀰漫,隱約可見各種奇形怪狀的山石。四周青松圍繞,其中有一株古鬆特別巨大,樹皮蒼老、樹身掛著銀色的苔蘚,像一隻長滿鱗片的巨龍在空中翱翔,它盤曲向上,彷彿要想飛回到遙遠的星河。”

唐朝覆滅之後,晚年隱居於太行山中的畫家荊浩,在其著作中用一段文字為我們描寫了這株巨大古鬆的形象【注1】。

壹 開創水墨山水新紀元的荊浩

荊浩(約公元870—940年)正是通過對松樹多達數萬次的觀察、寫生,經過長時間的感悟與思考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主張,開創了以“大山大水”為特點的全景式繪畫風格,奠定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新格局。

早在盛唐之際,自吳道子寫蜀山風景後,張璪、王維、王洽、王宰等人對水墨山水做了開創性的拓展。而此前,六朝時期發展而來的山水畫,多以青綠設色,勾線填彩,與吳道子同時期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們總結前人經驗,形成了成熟的青綠山水風格。而在荊浩登場後,將“水暈墨章”的畫法自覺地加以發展,並趨向成熟,創立了筆墨並重的北派山水。

這為中國山水畫即將到來的空前全盛期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荊浩與其之後的關仝、李成、范寬等人一起開啟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個新紀元,其影響綿延至今。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雪景山水圖》荊浩(傳)

由唐末進入五代後梁時期的荊浩,對山水畫最傑出的貢獻除了提倡“水墨”之外,還留下了一部山水畫理論《筆法記》,這完成於他在後樑時期,因為躲避戰亂隱居於太行山時。

這一重要理論著作中,荊浩採用了有別於其他繪畫理論的另類寫作方式,用對話體來表達自己的藝術主張——他設計了一位愛好古鬆的青年農夫,與一位自稱“石鼓巖子”的老人之間的對話,從他們的交談中表達自己的藝術見解。

其中,荊浩提出了幾處重要藝術主張,主要包括“六要論”,對南朝時期謝赫提出的品畫體系“六法論”做了繼承和發揚。與謝赫的“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摸寫)相對應,荊浩提出“六要”,指:氣、韻、思、景、筆、墨,他用“墨”,替代了謝赫的“隨類賦彩”,將“墨”提升到比色彩更為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山水畫影響深遠;

其次,荊浩強調“圖真”論,他借老叟的口吻解釋說:“畫者,畫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不可執華為實。若不知術,苟似,可也;圖真,不可及也。”

這段畫的意思是事物的美是客觀存在,畫家只有通過“度”,深入體察、品味客觀事物,才能得到其“真”。如果不理解這一要求,那隻能得其“似”,雖然能夠描繪、塑造出物體外在形象,但缺乏生動,也就達不到“圖真”的境界。

從荊浩記錄的他對古鬆寫生的經歷,可以大致理解所謂的“度”的含義。在其隱居的洪谷附近,有大片的松林,他面對這些抱節自屈、偃截巨流、掛岸盤溪、披苔裂石的古鬆反覆寫生,達到數萬次的練習,從中悟出了“形神並重”的藝術境界。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1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2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3

“圖真論”的提出,也體現出荊浩在隱居之後,在創作所依附的哲學底層思想,由儒家轉向道家的思想變換,他對“真”的理解也結合了老莊的思想。莊子曾說:“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

由莊子的“真”出發,荊浩提出了“氣質俱盛”的說法,將“真”與“似”明確區別。強調只有主觀的感受結合客觀物像,方可達到“圖真”的藝術境界,這與張璪總結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有類似之處。

貳 荊浩留下的作品

出上述理論外,荊浩還提出用“四品”、“二病”等標準評價繪畫作品,將作品劃分“神、妙、奇、巧”四品,對於奇、巧二品,她認為前者只重筆墨變化,但忽略了對象的本質特徵,違揹物理;後者“強寫文章,增邈氣象”,此謂實不足而華有餘。

在對於“二病”的描述中說,如果一幅畫中花木沒有按照季節生長盛開、房子畫得比人還小,樹木比山都高,橋並不連接於岸邊,這類畫作的毛病是“有形”的毛病,還可以改正的。而如果一幅畫,沒有氣和韻,物像畫得雖然好、筆墨也不錯,但這屬於“無形”毛病,連修改都不可能了。

在《筆法記》最後,荊浩借用對話人物的口吻,讚美了帶給他無數靈感的古鬆【注2】:

“不凋不榮,惟彼貞鬆。勢高而險,屈節以恭。”

荊浩留存的作品不多,在歷代史籍和著錄中,記載其作品大約共五十餘幅。這包括如今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匡廬圖》,其他傳為荊浩名下的作品還包括美國納爾遜美術館收藏的《雪景山水圖》【注3】、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收藏的《江山瑞靄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漁樂圖》等,但其真偽都存有爭議。

"

自稱為“洪穀子”的荊浩,隱居於太行山中洪谷時對著古鬆冥思苦想後,創立了自己的山水畫理論,開啟了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另一新紀元。

五百年後,元末明初的道士吳伯理,則用了這幅《龍鬆圖》向荊浩致敬。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元末明初 吳伯理 《龍鬆圖》局部

“山路兩側長滿了苔蘚,上邊凝結著晶瑩的露珠。林霧瀰漫,隱約可見各種奇形怪狀的山石。四周青松圍繞,其中有一株古鬆特別巨大,樹皮蒼老、樹身掛著銀色的苔蘚,像一隻長滿鱗片的巨龍在空中翱翔,它盤曲向上,彷彿要想飛回到遙遠的星河。”

唐朝覆滅之後,晚年隱居於太行山中的畫家荊浩,在其著作中用一段文字為我們描寫了這株巨大古鬆的形象【注1】。

壹 開創水墨山水新紀元的荊浩

荊浩(約公元870—940年)正是通過對松樹多達數萬次的觀察、寫生,經過長時間的感悟與思考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主張,開創了以“大山大水”為特點的全景式繪畫風格,奠定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新格局。

早在盛唐之際,自吳道子寫蜀山風景後,張璪、王維、王洽、王宰等人對水墨山水做了開創性的拓展。而此前,六朝時期發展而來的山水畫,多以青綠設色,勾線填彩,與吳道子同時期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們總結前人經驗,形成了成熟的青綠山水風格。而在荊浩登場後,將“水暈墨章”的畫法自覺地加以發展,並趨向成熟,創立了筆墨並重的北派山水。

這為中國山水畫即將到來的空前全盛期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荊浩與其之後的關仝、李成、范寬等人一起開啟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個新紀元,其影響綿延至今。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雪景山水圖》荊浩(傳)

由唐末進入五代後梁時期的荊浩,對山水畫最傑出的貢獻除了提倡“水墨”之外,還留下了一部山水畫理論《筆法記》,這完成於他在後樑時期,因為躲避戰亂隱居於太行山時。

這一重要理論著作中,荊浩採用了有別於其他繪畫理論的另類寫作方式,用對話體來表達自己的藝術主張——他設計了一位愛好古鬆的青年農夫,與一位自稱“石鼓巖子”的老人之間的對話,從他們的交談中表達自己的藝術見解。

其中,荊浩提出了幾處重要藝術主張,主要包括“六要論”,對南朝時期謝赫提出的品畫體系“六法論”做了繼承和發揚。與謝赫的“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摸寫)相對應,荊浩提出“六要”,指:氣、韻、思、景、筆、墨,他用“墨”,替代了謝赫的“隨類賦彩”,將“墨”提升到比色彩更為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山水畫影響深遠;

其次,荊浩強調“圖真”論,他借老叟的口吻解釋說:“畫者,畫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不可執華為實。若不知術,苟似,可也;圖真,不可及也。”

這段畫的意思是事物的美是客觀存在,畫家只有通過“度”,深入體察、品味客觀事物,才能得到其“真”。如果不理解這一要求,那隻能得其“似”,雖然能夠描繪、塑造出物體外在形象,但缺乏生動,也就達不到“圖真”的境界。

從荊浩記錄的他對古鬆寫生的經歷,可以大致理解所謂的“度”的含義。在其隱居的洪谷附近,有大片的松林,他面對這些抱節自屈、偃截巨流、掛岸盤溪、披苔裂石的古鬆反覆寫生,達到數萬次的練習,從中悟出了“形神並重”的藝術境界。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1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2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3

“圖真論”的提出,也體現出荊浩在隱居之後,在創作所依附的哲學底層思想,由儒家轉向道家的思想變換,他對“真”的理解也結合了老莊的思想。莊子曾說:“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

由莊子的“真”出發,荊浩提出了“氣質俱盛”的說法,將“真”與“似”明確區別。強調只有主觀的感受結合客觀物像,方可達到“圖真”的藝術境界,這與張璪總結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有類似之處。

貳 荊浩留下的作品

出上述理論外,荊浩還提出用“四品”、“二病”等標準評價繪畫作品,將作品劃分“神、妙、奇、巧”四品,對於奇、巧二品,她認為前者只重筆墨變化,但忽略了對象的本質特徵,違揹物理;後者“強寫文章,增邈氣象”,此謂實不足而華有餘。

在對於“二病”的描述中說,如果一幅畫中花木沒有按照季節生長盛開、房子畫得比人還小,樹木比山都高,橋並不連接於岸邊,這類畫作的毛病是“有形”的毛病,還可以改正的。而如果一幅畫,沒有氣和韻,物像畫得雖然好、筆墨也不錯,但這屬於“無形”毛病,連修改都不可能了。

在《筆法記》最後,荊浩借用對話人物的口吻,讚美了帶給他無數靈感的古鬆【注2】:

“不凋不榮,惟彼貞鬆。勢高而險,屈節以恭。”

荊浩留存的作品不多,在歷代史籍和著錄中,記載其作品大約共五十餘幅。這包括如今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匡廬圖》,其他傳為荊浩名下的作品還包括美國納爾遜美術館收藏的《雪景山水圖》【注3】、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收藏的《江山瑞靄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漁樂圖》等,但其真偽都存有爭議。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臺北故宮博物館所藏的這幅《匡廬圖》為立軸、絹本、水墨,縱185.4釐米、橫106.8釐米。匡廬即是廬山,畫面採用典型的全景式構圖,以高遠和平遠相結合,體現荊浩“大山大水,開圖千里”的風格。宋人米芾,把荊畫特點歸納為“善為雲中山頂,四面峻厚”、“山頂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米芾所描述的這些特點在這幅據傳為荊浩《匡廬圖》中均有所體現。

不僅如此,從此畫的部分細部,我們也可以欣賞下荊浩風格中的水墨特點,以及他對古鬆的描繪。

"

自稱為“洪穀子”的荊浩,隱居於太行山中洪谷時對著古鬆冥思苦想後,創立了自己的山水畫理論,開啟了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另一新紀元。

五百年後,元末明初的道士吳伯理,則用了這幅《龍鬆圖》向荊浩致敬。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元末明初 吳伯理 《龍鬆圖》局部

“山路兩側長滿了苔蘚,上邊凝結著晶瑩的露珠。林霧瀰漫,隱約可見各種奇形怪狀的山石。四周青松圍繞,其中有一株古鬆特別巨大,樹皮蒼老、樹身掛著銀色的苔蘚,像一隻長滿鱗片的巨龍在空中翱翔,它盤曲向上,彷彿要想飛回到遙遠的星河。”

唐朝覆滅之後,晚年隱居於太行山中的畫家荊浩,在其著作中用一段文字為我們描寫了這株巨大古鬆的形象【注1】。

壹 開創水墨山水新紀元的荊浩

荊浩(約公元870—940年)正是通過對松樹多達數萬次的觀察、寫生,經過長時間的感悟與思考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主張,開創了以“大山大水”為特點的全景式繪畫風格,奠定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新格局。

早在盛唐之際,自吳道子寫蜀山風景後,張璪、王維、王洽、王宰等人對水墨山水做了開創性的拓展。而此前,六朝時期發展而來的山水畫,多以青綠設色,勾線填彩,與吳道子同時期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們總結前人經驗,形成了成熟的青綠山水風格。而在荊浩登場後,將“水暈墨章”的畫法自覺地加以發展,並趨向成熟,創立了筆墨並重的北派山水。

這為中國山水畫即將到來的空前全盛期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荊浩與其之後的關仝、李成、范寬等人一起開啟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個新紀元,其影響綿延至今。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雪景山水圖》荊浩(傳)

由唐末進入五代後梁時期的荊浩,對山水畫最傑出的貢獻除了提倡“水墨”之外,還留下了一部山水畫理論《筆法記》,這完成於他在後樑時期,因為躲避戰亂隱居於太行山時。

這一重要理論著作中,荊浩採用了有別於其他繪畫理論的另類寫作方式,用對話體來表達自己的藝術主張——他設計了一位愛好古鬆的青年農夫,與一位自稱“石鼓巖子”的老人之間的對話,從他們的交談中表達自己的藝術見解。

其中,荊浩提出了幾處重要藝術主張,主要包括“六要論”,對南朝時期謝赫提出的品畫體系“六法論”做了繼承和發揚。與謝赫的“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摸寫)相對應,荊浩提出“六要”,指:氣、韻、思、景、筆、墨,他用“墨”,替代了謝赫的“隨類賦彩”,將“墨”提升到比色彩更為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山水畫影響深遠;

其次,荊浩強調“圖真”論,他借老叟的口吻解釋說:“畫者,畫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不可執華為實。若不知術,苟似,可也;圖真,不可及也。”

這段畫的意思是事物的美是客觀存在,畫家只有通過“度”,深入體察、品味客觀事物,才能得到其“真”。如果不理解這一要求,那隻能得其“似”,雖然能夠描繪、塑造出物體外在形象,但缺乏生動,也就達不到“圖真”的境界。

從荊浩記錄的他對古鬆寫生的經歷,可以大致理解所謂的“度”的含義。在其隱居的洪谷附近,有大片的松林,他面對這些抱節自屈、偃截巨流、掛岸盤溪、披苔裂石的古鬆反覆寫生,達到數萬次的練習,從中悟出了“形神並重”的藝術境界。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1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2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3

“圖真論”的提出,也體現出荊浩在隱居之後,在創作所依附的哲學底層思想,由儒家轉向道家的思想變換,他對“真”的理解也結合了老莊的思想。莊子曾說:“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

由莊子的“真”出發,荊浩提出了“氣質俱盛”的說法,將“真”與“似”明確區別。強調只有主觀的感受結合客觀物像,方可達到“圖真”的藝術境界,這與張璪總結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有類似之處。

貳 荊浩留下的作品

出上述理論外,荊浩還提出用“四品”、“二病”等標準評價繪畫作品,將作品劃分“神、妙、奇、巧”四品,對於奇、巧二品,她認為前者只重筆墨變化,但忽略了對象的本質特徵,違揹物理;後者“強寫文章,增邈氣象”,此謂實不足而華有餘。

在對於“二病”的描述中說,如果一幅畫中花木沒有按照季節生長盛開、房子畫得比人還小,樹木比山都高,橋並不連接於岸邊,這類畫作的毛病是“有形”的毛病,還可以改正的。而如果一幅畫,沒有氣和韻,物像畫得雖然好、筆墨也不錯,但這屬於“無形”毛病,連修改都不可能了。

在《筆法記》最後,荊浩借用對話人物的口吻,讚美了帶給他無數靈感的古鬆【注2】:

“不凋不榮,惟彼貞鬆。勢高而險,屈節以恭。”

荊浩留存的作品不多,在歷代史籍和著錄中,記載其作品大約共五十餘幅。這包括如今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匡廬圖》,其他傳為荊浩名下的作品還包括美國納爾遜美術館收藏的《雪景山水圖》【注3】、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收藏的《江山瑞靄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漁樂圖》等,但其真偽都存有爭議。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臺北故宮博物館所藏的這幅《匡廬圖》為立軸、絹本、水墨,縱185.4釐米、橫106.8釐米。匡廬即是廬山,畫面採用典型的全景式構圖,以高遠和平遠相結合,體現荊浩“大山大水,開圖千里”的風格。宋人米芾,把荊畫特點歸納為“善為雲中山頂,四面峻厚”、“山頂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米芾所描述的這些特點在這幅據傳為荊浩《匡廬圖》中均有所體現。

不僅如此,從此畫的部分細部,我們也可以欣賞下荊浩風格中的水墨特點,以及他對古鬆的描繪。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1

"

自稱為“洪穀子”的荊浩,隱居於太行山中洪谷時對著古鬆冥思苦想後,創立了自己的山水畫理論,開啟了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另一新紀元。

五百年後,元末明初的道士吳伯理,則用了這幅《龍鬆圖》向荊浩致敬。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元末明初 吳伯理 《龍鬆圖》局部

“山路兩側長滿了苔蘚,上邊凝結著晶瑩的露珠。林霧瀰漫,隱約可見各種奇形怪狀的山石。四周青松圍繞,其中有一株古鬆特別巨大,樹皮蒼老、樹身掛著銀色的苔蘚,像一隻長滿鱗片的巨龍在空中翱翔,它盤曲向上,彷彿要想飛回到遙遠的星河。”

唐朝覆滅之後,晚年隱居於太行山中的畫家荊浩,在其著作中用一段文字為我們描寫了這株巨大古鬆的形象【注1】。

壹 開創水墨山水新紀元的荊浩

荊浩(約公元870—940年)正是通過對松樹多達數萬次的觀察、寫生,經過長時間的感悟與思考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主張,開創了以“大山大水”為特點的全景式繪畫風格,奠定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新格局。

早在盛唐之際,自吳道子寫蜀山風景後,張璪、王維、王洽、王宰等人對水墨山水做了開創性的拓展。而此前,六朝時期發展而來的山水畫,多以青綠設色,勾線填彩,與吳道子同時期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們總結前人經驗,形成了成熟的青綠山水風格。而在荊浩登場後,將“水暈墨章”的畫法自覺地加以發展,並趨向成熟,創立了筆墨並重的北派山水。

這為中國山水畫即將到來的空前全盛期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荊浩與其之後的關仝、李成、范寬等人一起開啟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個新紀元,其影響綿延至今。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雪景山水圖》荊浩(傳)

由唐末進入五代後梁時期的荊浩,對山水畫最傑出的貢獻除了提倡“水墨”之外,還留下了一部山水畫理論《筆法記》,這完成於他在後樑時期,因為躲避戰亂隱居於太行山時。

這一重要理論著作中,荊浩採用了有別於其他繪畫理論的另類寫作方式,用對話體來表達自己的藝術主張——他設計了一位愛好古鬆的青年農夫,與一位自稱“石鼓巖子”的老人之間的對話,從他們的交談中表達自己的藝術見解。

其中,荊浩提出了幾處重要藝術主張,主要包括“六要論”,對南朝時期謝赫提出的品畫體系“六法論”做了繼承和發揚。與謝赫的“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摸寫)相對應,荊浩提出“六要”,指:氣、韻、思、景、筆、墨,他用“墨”,替代了謝赫的“隨類賦彩”,將“墨”提升到比色彩更為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山水畫影響深遠;

其次,荊浩強調“圖真”論,他借老叟的口吻解釋說:“畫者,畫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不可執華為實。若不知術,苟似,可也;圖真,不可及也。”

這段畫的意思是事物的美是客觀存在,畫家只有通過“度”,深入體察、品味客觀事物,才能得到其“真”。如果不理解這一要求,那隻能得其“似”,雖然能夠描繪、塑造出物體外在形象,但缺乏生動,也就達不到“圖真”的境界。

從荊浩記錄的他對古鬆寫生的經歷,可以大致理解所謂的“度”的含義。在其隱居的洪谷附近,有大片的松林,他面對這些抱節自屈、偃截巨流、掛岸盤溪、披苔裂石的古鬆反覆寫生,達到數萬次的練習,從中悟出了“形神並重”的藝術境界。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1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2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3

“圖真論”的提出,也體現出荊浩在隱居之後,在創作所依附的哲學底層思想,由儒家轉向道家的思想變換,他對“真”的理解也結合了老莊的思想。莊子曾說:“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

由莊子的“真”出發,荊浩提出了“氣質俱盛”的說法,將“真”與“似”明確區別。強調只有主觀的感受結合客觀物像,方可達到“圖真”的藝術境界,這與張璪總結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有類似之處。

貳 荊浩留下的作品

出上述理論外,荊浩還提出用“四品”、“二病”等標準評價繪畫作品,將作品劃分“神、妙、奇、巧”四品,對於奇、巧二品,她認為前者只重筆墨變化,但忽略了對象的本質特徵,違揹物理;後者“強寫文章,增邈氣象”,此謂實不足而華有餘。

在對於“二病”的描述中說,如果一幅畫中花木沒有按照季節生長盛開、房子畫得比人還小,樹木比山都高,橋並不連接於岸邊,這類畫作的毛病是“有形”的毛病,還可以改正的。而如果一幅畫,沒有氣和韻,物像畫得雖然好、筆墨也不錯,但這屬於“無形”毛病,連修改都不可能了。

在《筆法記》最後,荊浩借用對話人物的口吻,讚美了帶給他無數靈感的古鬆【注2】:

“不凋不榮,惟彼貞鬆。勢高而險,屈節以恭。”

荊浩留存的作品不多,在歷代史籍和著錄中,記載其作品大約共五十餘幅。這包括如今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匡廬圖》,其他傳為荊浩名下的作品還包括美國納爾遜美術館收藏的《雪景山水圖》【注3】、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收藏的《江山瑞靄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漁樂圖》等,但其真偽都存有爭議。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臺北故宮博物館所藏的這幅《匡廬圖》為立軸、絹本、水墨,縱185.4釐米、橫106.8釐米。匡廬即是廬山,畫面採用典型的全景式構圖,以高遠和平遠相結合,體現荊浩“大山大水,開圖千里”的風格。宋人米芾,把荊畫特點歸納為“善為雲中山頂,四面峻厚”、“山頂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米芾所描述的這些特點在這幅據傳為荊浩《匡廬圖》中均有所體現。

不僅如此,從此畫的部分細部,我們也可以欣賞下荊浩風格中的水墨特點,以及他對古鬆的描繪。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1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2

"

自稱為“洪穀子”的荊浩,隱居於太行山中洪谷時對著古鬆冥思苦想後,創立了自己的山水畫理論,開啟了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另一新紀元。

五百年後,元末明初的道士吳伯理,則用了這幅《龍鬆圖》向荊浩致敬。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元末明初 吳伯理 《龍鬆圖》局部

“山路兩側長滿了苔蘚,上邊凝結著晶瑩的露珠。林霧瀰漫,隱約可見各種奇形怪狀的山石。四周青松圍繞,其中有一株古鬆特別巨大,樹皮蒼老、樹身掛著銀色的苔蘚,像一隻長滿鱗片的巨龍在空中翱翔,它盤曲向上,彷彿要想飛回到遙遠的星河。”

唐朝覆滅之後,晚年隱居於太行山中的畫家荊浩,在其著作中用一段文字為我們描寫了這株巨大古鬆的形象【注1】。

壹 開創水墨山水新紀元的荊浩

荊浩(約公元870—940年)正是通過對松樹多達數萬次的觀察、寫生,經過長時間的感悟與思考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主張,開創了以“大山大水”為特點的全景式繪畫風格,奠定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新格局。

早在盛唐之際,自吳道子寫蜀山風景後,張璪、王維、王洽、王宰等人對水墨山水做了開創性的拓展。而此前,六朝時期發展而來的山水畫,多以青綠設色,勾線填彩,與吳道子同時期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們總結前人經驗,形成了成熟的青綠山水風格。而在荊浩登場後,將“水暈墨章”的畫法自覺地加以發展,並趨向成熟,創立了筆墨並重的北派山水。

這為中國山水畫即將到來的空前全盛期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荊浩與其之後的關仝、李成、范寬等人一起開啟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個新紀元,其影響綿延至今。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雪景山水圖》荊浩(傳)

由唐末進入五代後梁時期的荊浩,對山水畫最傑出的貢獻除了提倡“水墨”之外,還留下了一部山水畫理論《筆法記》,這完成於他在後樑時期,因為躲避戰亂隱居於太行山時。

這一重要理論著作中,荊浩採用了有別於其他繪畫理論的另類寫作方式,用對話體來表達自己的藝術主張——他設計了一位愛好古鬆的青年農夫,與一位自稱“石鼓巖子”的老人之間的對話,從他們的交談中表達自己的藝術見解。

其中,荊浩提出了幾處重要藝術主張,主要包括“六要論”,對南朝時期謝赫提出的品畫體系“六法論”做了繼承和發揚。與謝赫的“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摸寫)相對應,荊浩提出“六要”,指:氣、韻、思、景、筆、墨,他用“墨”,替代了謝赫的“隨類賦彩”,將“墨”提升到比色彩更為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山水畫影響深遠;

其次,荊浩強調“圖真”論,他借老叟的口吻解釋說:“畫者,畫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不可執華為實。若不知術,苟似,可也;圖真,不可及也。”

這段畫的意思是事物的美是客觀存在,畫家只有通過“度”,深入體察、品味客觀事物,才能得到其“真”。如果不理解這一要求,那隻能得其“似”,雖然能夠描繪、塑造出物體外在形象,但缺乏生動,也就達不到“圖真”的境界。

從荊浩記錄的他對古鬆寫生的經歷,可以大致理解所謂的“度”的含義。在其隱居的洪谷附近,有大片的松林,他面對這些抱節自屈、偃截巨流、掛岸盤溪、披苔裂石的古鬆反覆寫生,達到數萬次的練習,從中悟出了“形神並重”的藝術境界。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1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2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3

“圖真論”的提出,也體現出荊浩在隱居之後,在創作所依附的哲學底層思想,由儒家轉向道家的思想變換,他對“真”的理解也結合了老莊的思想。莊子曾說:“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

由莊子的“真”出發,荊浩提出了“氣質俱盛”的說法,將“真”與“似”明確區別。強調只有主觀的感受結合客觀物像,方可達到“圖真”的藝術境界,這與張璪總結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有類似之處。

貳 荊浩留下的作品

出上述理論外,荊浩還提出用“四品”、“二病”等標準評價繪畫作品,將作品劃分“神、妙、奇、巧”四品,對於奇、巧二品,她認為前者只重筆墨變化,但忽略了對象的本質特徵,違揹物理;後者“強寫文章,增邈氣象”,此謂實不足而華有餘。

在對於“二病”的描述中說,如果一幅畫中花木沒有按照季節生長盛開、房子畫得比人還小,樹木比山都高,橋並不連接於岸邊,這類畫作的毛病是“有形”的毛病,還可以改正的。而如果一幅畫,沒有氣和韻,物像畫得雖然好、筆墨也不錯,但這屬於“無形”毛病,連修改都不可能了。

在《筆法記》最後,荊浩借用對話人物的口吻,讚美了帶給他無數靈感的古鬆【注2】:

“不凋不榮,惟彼貞鬆。勢高而險,屈節以恭。”

荊浩留存的作品不多,在歷代史籍和著錄中,記載其作品大約共五十餘幅。這包括如今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匡廬圖》,其他傳為荊浩名下的作品還包括美國納爾遜美術館收藏的《雪景山水圖》【注3】、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收藏的《江山瑞靄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漁樂圖》等,但其真偽都存有爭議。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臺北故宮博物館所藏的這幅《匡廬圖》為立軸、絹本、水墨,縱185.4釐米、橫106.8釐米。匡廬即是廬山,畫面採用典型的全景式構圖,以高遠和平遠相結合,體現荊浩“大山大水,開圖千里”的風格。宋人米芾,把荊畫特點歸納為“善為雲中山頂,四面峻厚”、“山頂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米芾所描述的這些特點在這幅據傳為荊浩《匡廬圖》中均有所體現。

不僅如此,從此畫的部分細部,我們也可以欣賞下荊浩風格中的水墨特點,以及他對古鬆的描繪。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1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2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3

"

自稱為“洪穀子”的荊浩,隱居於太行山中洪谷時對著古鬆冥思苦想後,創立了自己的山水畫理論,開啟了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另一新紀元。

五百年後,元末明初的道士吳伯理,則用了這幅《龍鬆圖》向荊浩致敬。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元末明初 吳伯理 《龍鬆圖》局部

“山路兩側長滿了苔蘚,上邊凝結著晶瑩的露珠。林霧瀰漫,隱約可見各種奇形怪狀的山石。四周青松圍繞,其中有一株古鬆特別巨大,樹皮蒼老、樹身掛著銀色的苔蘚,像一隻長滿鱗片的巨龍在空中翱翔,它盤曲向上,彷彿要想飛回到遙遠的星河。”

唐朝覆滅之後,晚年隱居於太行山中的畫家荊浩,在其著作中用一段文字為我們描寫了這株巨大古鬆的形象【注1】。

壹 開創水墨山水新紀元的荊浩

荊浩(約公元870—940年)正是通過對松樹多達數萬次的觀察、寫生,經過長時間的感悟與思考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主張,開創了以“大山大水”為特點的全景式繪畫風格,奠定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新格局。

早在盛唐之際,自吳道子寫蜀山風景後,張璪、王維、王洽、王宰等人對水墨山水做了開創性的拓展。而此前,六朝時期發展而來的山水畫,多以青綠設色,勾線填彩,與吳道子同時期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們總結前人經驗,形成了成熟的青綠山水風格。而在荊浩登場後,將“水暈墨章”的畫法自覺地加以發展,並趨向成熟,創立了筆墨並重的北派山水。

這為中國山水畫即將到來的空前全盛期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荊浩與其之後的關仝、李成、范寬等人一起開啟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個新紀元,其影響綿延至今。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雪景山水圖》荊浩(傳)

由唐末進入五代後梁時期的荊浩,對山水畫最傑出的貢獻除了提倡“水墨”之外,還留下了一部山水畫理論《筆法記》,這完成於他在後樑時期,因為躲避戰亂隱居於太行山時。

這一重要理論著作中,荊浩採用了有別於其他繪畫理論的另類寫作方式,用對話體來表達自己的藝術主張——他設計了一位愛好古鬆的青年農夫,與一位自稱“石鼓巖子”的老人之間的對話,從他們的交談中表達自己的藝術見解。

其中,荊浩提出了幾處重要藝術主張,主要包括“六要論”,對南朝時期謝赫提出的品畫體系“六法論”做了繼承和發揚。與謝赫的“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摸寫)相對應,荊浩提出“六要”,指:氣、韻、思、景、筆、墨,他用“墨”,替代了謝赫的“隨類賦彩”,將“墨”提升到比色彩更為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山水畫影響深遠;

其次,荊浩強調“圖真”論,他借老叟的口吻解釋說:“畫者,畫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不可執華為實。若不知術,苟似,可也;圖真,不可及也。”

這段畫的意思是事物的美是客觀存在,畫家只有通過“度”,深入體察、品味客觀事物,才能得到其“真”。如果不理解這一要求,那隻能得其“似”,雖然能夠描繪、塑造出物體外在形象,但缺乏生動,也就達不到“圖真”的境界。

從荊浩記錄的他對古鬆寫生的經歷,可以大致理解所謂的“度”的含義。在其隱居的洪谷附近,有大片的松林,他面對這些抱節自屈、偃截巨流、掛岸盤溪、披苔裂石的古鬆反覆寫生,達到數萬次的練習,從中悟出了“形神並重”的藝術境界。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1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2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3

“圖真論”的提出,也體現出荊浩在隱居之後,在創作所依附的哲學底層思想,由儒家轉向道家的思想變換,他對“真”的理解也結合了老莊的思想。莊子曾說:“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

由莊子的“真”出發,荊浩提出了“氣質俱盛”的說法,將“真”與“似”明確區別。強調只有主觀的感受結合客觀物像,方可達到“圖真”的藝術境界,這與張璪總結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有類似之處。

貳 荊浩留下的作品

出上述理論外,荊浩還提出用“四品”、“二病”等標準評價繪畫作品,將作品劃分“神、妙、奇、巧”四品,對於奇、巧二品,她認為前者只重筆墨變化,但忽略了對象的本質特徵,違揹物理;後者“強寫文章,增邈氣象”,此謂實不足而華有餘。

在對於“二病”的描述中說,如果一幅畫中花木沒有按照季節生長盛開、房子畫得比人還小,樹木比山都高,橋並不連接於岸邊,這類畫作的毛病是“有形”的毛病,還可以改正的。而如果一幅畫,沒有氣和韻,物像畫得雖然好、筆墨也不錯,但這屬於“無形”毛病,連修改都不可能了。

在《筆法記》最後,荊浩借用對話人物的口吻,讚美了帶給他無數靈感的古鬆【注2】:

“不凋不榮,惟彼貞鬆。勢高而險,屈節以恭。”

荊浩留存的作品不多,在歷代史籍和著錄中,記載其作品大約共五十餘幅。這包括如今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匡廬圖》,其他傳為荊浩名下的作品還包括美國納爾遜美術館收藏的《雪景山水圖》【注3】、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收藏的《江山瑞靄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漁樂圖》等,但其真偽都存有爭議。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臺北故宮博物館所藏的這幅《匡廬圖》為立軸、絹本、水墨,縱185.4釐米、橫106.8釐米。匡廬即是廬山,畫面採用典型的全景式構圖,以高遠和平遠相結合,體現荊浩“大山大水,開圖千里”的風格。宋人米芾,把荊畫特點歸納為“善為雲中山頂,四面峻厚”、“山頂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米芾所描述的這些特點在這幅據傳為荊浩《匡廬圖》中均有所體現。

不僅如此,從此畫的部分細部,我們也可以欣賞下荊浩風格中的水墨特點,以及他對古鬆的描繪。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1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2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3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4

而將帶給自己無限靈感的古鬆畫入作品中,並非是荊浩的首創。

從杜甫創作於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前後)那首《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注4】一詩中,已經為我們展示了這麼一幕。他在這首詩中讚揚那位“李尊師”所畫的青松時描寫道:“障子松林靜杳冥,憑軒忽若無丹青。陰崖卻承霜雪幹,偃蓋反走虯龍形。”

杜甫此詩作於安史之亂中,由此可見在盛唐和中唐時期,古鬆這一繪畫題材已經非常普及,畫家借古鬆表現自己內心的詩意,而且將松樹比喻、描繪為虯龍,這一相對固化的創作題材和形式,已經逐步形成。

幾乎二百年後,自稱為“洪穀子”的荊浩,在太行山中對著松樹刻苦冥想之後,全面發展和創立了自己的山水畫理論。

又過了五百年後,元末明初的道士吳伯理,則用了一幅《龍鬆圖》向荊浩致敬。

叄 元末道士吳伯理的《龍鬆圖》

元末明初道士吳伯理所繪這幅《龍鬆圖》,據傳是為道教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所做。

"

自稱為“洪穀子”的荊浩,隱居於太行山中洪谷時對著古鬆冥思苦想後,創立了自己的山水畫理論,開啟了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另一新紀元。

五百年後,元末明初的道士吳伯理,則用了這幅《龍鬆圖》向荊浩致敬。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元末明初 吳伯理 《龍鬆圖》局部

“山路兩側長滿了苔蘚,上邊凝結著晶瑩的露珠。林霧瀰漫,隱約可見各種奇形怪狀的山石。四周青松圍繞,其中有一株古鬆特別巨大,樹皮蒼老、樹身掛著銀色的苔蘚,像一隻長滿鱗片的巨龍在空中翱翔,它盤曲向上,彷彿要想飛回到遙遠的星河。”

唐朝覆滅之後,晚年隱居於太行山中的畫家荊浩,在其著作中用一段文字為我們描寫了這株巨大古鬆的形象【注1】。

壹 開創水墨山水新紀元的荊浩

荊浩(約公元870—940年)正是通過對松樹多達數萬次的觀察、寫生,經過長時間的感悟與思考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主張,開創了以“大山大水”為特點的全景式繪畫風格,奠定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新格局。

早在盛唐之際,自吳道子寫蜀山風景後,張璪、王維、王洽、王宰等人對水墨山水做了開創性的拓展。而此前,六朝時期發展而來的山水畫,多以青綠設色,勾線填彩,與吳道子同時期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們總結前人經驗,形成了成熟的青綠山水風格。而在荊浩登場後,將“水暈墨章”的畫法自覺地加以發展,並趨向成熟,創立了筆墨並重的北派山水。

這為中國山水畫即將到來的空前全盛期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荊浩與其之後的關仝、李成、范寬等人一起開啟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個新紀元,其影響綿延至今。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雪景山水圖》荊浩(傳)

由唐末進入五代後梁時期的荊浩,對山水畫最傑出的貢獻除了提倡“水墨”之外,還留下了一部山水畫理論《筆法記》,這完成於他在後樑時期,因為躲避戰亂隱居於太行山時。

這一重要理論著作中,荊浩採用了有別於其他繪畫理論的另類寫作方式,用對話體來表達自己的藝術主張——他設計了一位愛好古鬆的青年農夫,與一位自稱“石鼓巖子”的老人之間的對話,從他們的交談中表達自己的藝術見解。

其中,荊浩提出了幾處重要藝術主張,主要包括“六要論”,對南朝時期謝赫提出的品畫體系“六法論”做了繼承和發揚。與謝赫的“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摸寫)相對應,荊浩提出“六要”,指:氣、韻、思、景、筆、墨,他用“墨”,替代了謝赫的“隨類賦彩”,將“墨”提升到比色彩更為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山水畫影響深遠;

其次,荊浩強調“圖真”論,他借老叟的口吻解釋說:“畫者,畫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不可執華為實。若不知術,苟似,可也;圖真,不可及也。”

這段畫的意思是事物的美是客觀存在,畫家只有通過“度”,深入體察、品味客觀事物,才能得到其“真”。如果不理解這一要求,那隻能得其“似”,雖然能夠描繪、塑造出物體外在形象,但缺乏生動,也就達不到“圖真”的境界。

從荊浩記錄的他對古鬆寫生的經歷,可以大致理解所謂的“度”的含義。在其隱居的洪谷附近,有大片的松林,他面對這些抱節自屈、偃截巨流、掛岸盤溪、披苔裂石的古鬆反覆寫生,達到數萬次的練習,從中悟出了“形神並重”的藝術境界。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1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2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3

“圖真論”的提出,也體現出荊浩在隱居之後,在創作所依附的哲學底層思想,由儒家轉向道家的思想變換,他對“真”的理解也結合了老莊的思想。莊子曾說:“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

由莊子的“真”出發,荊浩提出了“氣質俱盛”的說法,將“真”與“似”明確區別。強調只有主觀的感受結合客觀物像,方可達到“圖真”的藝術境界,這與張璪總結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有類似之處。

貳 荊浩留下的作品

出上述理論外,荊浩還提出用“四品”、“二病”等標準評價繪畫作品,將作品劃分“神、妙、奇、巧”四品,對於奇、巧二品,她認為前者只重筆墨變化,但忽略了對象的本質特徵,違揹物理;後者“強寫文章,增邈氣象”,此謂實不足而華有餘。

在對於“二病”的描述中說,如果一幅畫中花木沒有按照季節生長盛開、房子畫得比人還小,樹木比山都高,橋並不連接於岸邊,這類畫作的毛病是“有形”的毛病,還可以改正的。而如果一幅畫,沒有氣和韻,物像畫得雖然好、筆墨也不錯,但這屬於“無形”毛病,連修改都不可能了。

在《筆法記》最後,荊浩借用對話人物的口吻,讚美了帶給他無數靈感的古鬆【注2】:

“不凋不榮,惟彼貞鬆。勢高而險,屈節以恭。”

荊浩留存的作品不多,在歷代史籍和著錄中,記載其作品大約共五十餘幅。這包括如今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匡廬圖》,其他傳為荊浩名下的作品還包括美國納爾遜美術館收藏的《雪景山水圖》【注3】、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收藏的《江山瑞靄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漁樂圖》等,但其真偽都存有爭議。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臺北故宮博物館所藏的這幅《匡廬圖》為立軸、絹本、水墨,縱185.4釐米、橫106.8釐米。匡廬即是廬山,畫面採用典型的全景式構圖,以高遠和平遠相結合,體現荊浩“大山大水,開圖千里”的風格。宋人米芾,把荊畫特點歸納為“善為雲中山頂,四面峻厚”、“山頂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米芾所描述的這些特點在這幅據傳為荊浩《匡廬圖》中均有所體現。

不僅如此,從此畫的部分細部,我們也可以欣賞下荊浩風格中的水墨特點,以及他對古鬆的描繪。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1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2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3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4

而將帶給自己無限靈感的古鬆畫入作品中,並非是荊浩的首創。

從杜甫創作於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前後)那首《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注4】一詩中,已經為我們展示了這麼一幕。他在這首詩中讚揚那位“李尊師”所畫的青松時描寫道:“障子松林靜杳冥,憑軒忽若無丹青。陰崖卻承霜雪幹,偃蓋反走虯龍形。”

杜甫此詩作於安史之亂中,由此可見在盛唐和中唐時期,古鬆這一繪畫題材已經非常普及,畫家借古鬆表現自己內心的詩意,而且將松樹比喻、描繪為虯龍,這一相對固化的創作題材和形式,已經逐步形成。

幾乎二百年後,自稱為“洪穀子”的荊浩,在太行山中對著松樹刻苦冥想之後,全面發展和創立了自己的山水畫理論。

又過了五百年後,元末明初的道士吳伯理,則用了一幅《龍鬆圖》向荊浩致敬。

叄 元末道士吳伯理的《龍鬆圖》

元末明初道士吳伯理所繪這幅《龍鬆圖》,據傳是為道教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所做。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吳伯理 《龍鬆圖》

該圖為立軸,紙本,水墨,121.9×33.7cm,目前收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圖上部的題識已經模糊不清,大致可辨的有:碧 動清 等少數幾個字,因此對原詩內容難以揣測,其後有“無為”的落款。

"

自稱為“洪穀子”的荊浩,隱居於太行山中洪谷時對著古鬆冥思苦想後,創立了自己的山水畫理論,開啟了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另一新紀元。

五百年後,元末明初的道士吳伯理,則用了這幅《龍鬆圖》向荊浩致敬。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元末明初 吳伯理 《龍鬆圖》局部

“山路兩側長滿了苔蘚,上邊凝結著晶瑩的露珠。林霧瀰漫,隱約可見各種奇形怪狀的山石。四周青松圍繞,其中有一株古鬆特別巨大,樹皮蒼老、樹身掛著銀色的苔蘚,像一隻長滿鱗片的巨龍在空中翱翔,它盤曲向上,彷彿要想飛回到遙遠的星河。”

唐朝覆滅之後,晚年隱居於太行山中的畫家荊浩,在其著作中用一段文字為我們描寫了這株巨大古鬆的形象【注1】。

壹 開創水墨山水新紀元的荊浩

荊浩(約公元870—940年)正是通過對松樹多達數萬次的觀察、寫生,經過長時間的感悟與思考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主張,開創了以“大山大水”為特點的全景式繪畫風格,奠定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新格局。

早在盛唐之際,自吳道子寫蜀山風景後,張璪、王維、王洽、王宰等人對水墨山水做了開創性的拓展。而此前,六朝時期發展而來的山水畫,多以青綠設色,勾線填彩,與吳道子同時期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們總結前人經驗,形成了成熟的青綠山水風格。而在荊浩登場後,將“水暈墨章”的畫法自覺地加以發展,並趨向成熟,創立了筆墨並重的北派山水。

這為中國山水畫即將到來的空前全盛期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荊浩與其之後的關仝、李成、范寬等人一起開啟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個新紀元,其影響綿延至今。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雪景山水圖》荊浩(傳)

由唐末進入五代後梁時期的荊浩,對山水畫最傑出的貢獻除了提倡“水墨”之外,還留下了一部山水畫理論《筆法記》,這完成於他在後樑時期,因為躲避戰亂隱居於太行山時。

這一重要理論著作中,荊浩採用了有別於其他繪畫理論的另類寫作方式,用對話體來表達自己的藝術主張——他設計了一位愛好古鬆的青年農夫,與一位自稱“石鼓巖子”的老人之間的對話,從他們的交談中表達自己的藝術見解。

其中,荊浩提出了幾處重要藝術主張,主要包括“六要論”,對南朝時期謝赫提出的品畫體系“六法論”做了繼承和發揚。與謝赫的“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摸寫)相對應,荊浩提出“六要”,指:氣、韻、思、景、筆、墨,他用“墨”,替代了謝赫的“隨類賦彩”,將“墨”提升到比色彩更為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山水畫影響深遠;

其次,荊浩強調“圖真”論,他借老叟的口吻解釋說:“畫者,畫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不可執華為實。若不知術,苟似,可也;圖真,不可及也。”

這段畫的意思是事物的美是客觀存在,畫家只有通過“度”,深入體察、品味客觀事物,才能得到其“真”。如果不理解這一要求,那隻能得其“似”,雖然能夠描繪、塑造出物體外在形象,但缺乏生動,也就達不到“圖真”的境界。

從荊浩記錄的他對古鬆寫生的經歷,可以大致理解所謂的“度”的含義。在其隱居的洪谷附近,有大片的松林,他面對這些抱節自屈、偃截巨流、掛岸盤溪、披苔裂石的古鬆反覆寫生,達到數萬次的練習,從中悟出了“形神並重”的藝術境界。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1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2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3

“圖真論”的提出,也體現出荊浩在隱居之後,在創作所依附的哲學底層思想,由儒家轉向道家的思想變換,他對“真”的理解也結合了老莊的思想。莊子曾說:“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

由莊子的“真”出發,荊浩提出了“氣質俱盛”的說法,將“真”與“似”明確區別。強調只有主觀的感受結合客觀物像,方可達到“圖真”的藝術境界,這與張璪總結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有類似之處。

貳 荊浩留下的作品

出上述理論外,荊浩還提出用“四品”、“二病”等標準評價繪畫作品,將作品劃分“神、妙、奇、巧”四品,對於奇、巧二品,她認為前者只重筆墨變化,但忽略了對象的本質特徵,違揹物理;後者“強寫文章,增邈氣象”,此謂實不足而華有餘。

在對於“二病”的描述中說,如果一幅畫中花木沒有按照季節生長盛開、房子畫得比人還小,樹木比山都高,橋並不連接於岸邊,這類畫作的毛病是“有形”的毛病,還可以改正的。而如果一幅畫,沒有氣和韻,物像畫得雖然好、筆墨也不錯,但這屬於“無形”毛病,連修改都不可能了。

在《筆法記》最後,荊浩借用對話人物的口吻,讚美了帶給他無數靈感的古鬆【注2】:

“不凋不榮,惟彼貞鬆。勢高而險,屈節以恭。”

荊浩留存的作品不多,在歷代史籍和著錄中,記載其作品大約共五十餘幅。這包括如今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匡廬圖》,其他傳為荊浩名下的作品還包括美國納爾遜美術館收藏的《雪景山水圖》【注3】、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收藏的《江山瑞靄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漁樂圖》等,但其真偽都存有爭議。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臺北故宮博物館所藏的這幅《匡廬圖》為立軸、絹本、水墨,縱185.4釐米、橫106.8釐米。匡廬即是廬山,畫面採用典型的全景式構圖,以高遠和平遠相結合,體現荊浩“大山大水,開圖千里”的風格。宋人米芾,把荊畫特點歸納為“善為雲中山頂,四面峻厚”、“山頂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米芾所描述的這些特點在這幅據傳為荊浩《匡廬圖》中均有所體現。

不僅如此,從此畫的部分細部,我們也可以欣賞下荊浩風格中的水墨特點,以及他對古鬆的描繪。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1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2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3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4

而將帶給自己無限靈感的古鬆畫入作品中,並非是荊浩的首創。

從杜甫創作於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前後)那首《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注4】一詩中,已經為我們展示了這麼一幕。他在這首詩中讚揚那位“李尊師”所畫的青松時描寫道:“障子松林靜杳冥,憑軒忽若無丹青。陰崖卻承霜雪幹,偃蓋反走虯龍形。”

杜甫此詩作於安史之亂中,由此可見在盛唐和中唐時期,古鬆這一繪畫題材已經非常普及,畫家借古鬆表現自己內心的詩意,而且將松樹比喻、描繪為虯龍,這一相對固化的創作題材和形式,已經逐步形成。

幾乎二百年後,自稱為“洪穀子”的荊浩,在太行山中對著松樹刻苦冥想之後,全面發展和創立了自己的山水畫理論。

又過了五百年後,元末明初的道士吳伯理,則用了一幅《龍鬆圖》向荊浩致敬。

叄 元末道士吳伯理的《龍鬆圖》

元末明初道士吳伯理所繪這幅《龍鬆圖》,據傳是為道教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所做。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吳伯理 《龍鬆圖》

該圖為立軸,紙本,水墨,121.9×33.7cm,目前收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圖上部的題識已經模糊不清,大致可辨的有:碧 動清 等少數幾個字,因此對原詩內容難以揣測,其後有“無為”的落款。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細部1

"

自稱為“洪穀子”的荊浩,隱居於太行山中洪谷時對著古鬆冥思苦想後,創立了自己的山水畫理論,開啟了中國水墨山水畫的另一新紀元。

五百年後,元末明初的道士吳伯理,則用了這幅《龍鬆圖》向荊浩致敬。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元末明初 吳伯理 《龍鬆圖》局部

“山路兩側長滿了苔蘚,上邊凝結著晶瑩的露珠。林霧瀰漫,隱約可見各種奇形怪狀的山石。四周青松圍繞,其中有一株古鬆特別巨大,樹皮蒼老、樹身掛著銀色的苔蘚,像一隻長滿鱗片的巨龍在空中翱翔,它盤曲向上,彷彿要想飛回到遙遠的星河。”

唐朝覆滅之後,晚年隱居於太行山中的畫家荊浩,在其著作中用一段文字為我們描寫了這株巨大古鬆的形象【注1】。

壹 開創水墨山水新紀元的荊浩

荊浩(約公元870—940年)正是通過對松樹多達數萬次的觀察、寫生,經過長時間的感悟與思考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主張,開創了以“大山大水”為特點的全景式繪畫風格,奠定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新格局。

早在盛唐之際,自吳道子寫蜀山風景後,張璪、王維、王洽、王宰等人對水墨山水做了開創性的拓展。而此前,六朝時期發展而來的山水畫,多以青綠設色,勾線填彩,與吳道子同時期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們總結前人經驗,形成了成熟的青綠山水風格。而在荊浩登場後,將“水暈墨章”的畫法自覺地加以發展,並趨向成熟,創立了筆墨並重的北派山水。

這為中國山水畫即將到來的空前全盛期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荊浩與其之後的關仝、李成、范寬等人一起開啟了中國山水畫的另一個新紀元,其影響綿延至今。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雪景山水圖》荊浩(傳)

由唐末進入五代後梁時期的荊浩,對山水畫最傑出的貢獻除了提倡“水墨”之外,還留下了一部山水畫理論《筆法記》,這完成於他在後樑時期,因為躲避戰亂隱居於太行山時。

這一重要理論著作中,荊浩採用了有別於其他繪畫理論的另類寫作方式,用對話體來表達自己的藝術主張——他設計了一位愛好古鬆的青年農夫,與一位自稱“石鼓巖子”的老人之間的對話,從他們的交談中表達自己的藝術見解。

其中,荊浩提出了幾處重要藝術主張,主要包括“六要論”,對南朝時期謝赫提出的品畫體系“六法論”做了繼承和發揚。與謝赫的“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摸寫)相對應,荊浩提出“六要”,指:氣、韻、思、景、筆、墨,他用“墨”,替代了謝赫的“隨類賦彩”,將“墨”提升到比色彩更為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山水畫影響深遠;

其次,荊浩強調“圖真”論,他借老叟的口吻解釋說:“畫者,畫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不可執華為實。若不知術,苟似,可也;圖真,不可及也。”

這段畫的意思是事物的美是客觀存在,畫家只有通過“度”,深入體察、品味客觀事物,才能得到其“真”。如果不理解這一要求,那隻能得其“似”,雖然能夠描繪、塑造出物體外在形象,但缺乏生動,也就達不到“圖真”的境界。

從荊浩記錄的他對古鬆寫生的經歷,可以大致理解所謂的“度”的含義。在其隱居的洪谷附近,有大片的松林,他面對這些抱節自屈、偃截巨流、掛岸盤溪、披苔裂石的古鬆反覆寫生,達到數萬次的練習,從中悟出了“形神並重”的藝術境界。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1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2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局部3

“圖真論”的提出,也體現出荊浩在隱居之後,在創作所依附的哲學底層思想,由儒家轉向道家的思想變換,他對“真”的理解也結合了老莊的思想。莊子曾說:“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

由莊子的“真”出發,荊浩提出了“氣質俱盛”的說法,將“真”與“似”明確區別。強調只有主觀的感受結合客觀物像,方可達到“圖真”的藝術境界,這與張璪總結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有類似之處。

貳 荊浩留下的作品

出上述理論外,荊浩還提出用“四品”、“二病”等標準評價繪畫作品,將作品劃分“神、妙、奇、巧”四品,對於奇、巧二品,她認為前者只重筆墨變化,但忽略了對象的本質特徵,違揹物理;後者“強寫文章,增邈氣象”,此謂實不足而華有餘。

在對於“二病”的描述中說,如果一幅畫中花木沒有按照季節生長盛開、房子畫得比人還小,樹木比山都高,橋並不連接於岸邊,這類畫作的毛病是“有形”的毛病,還可以改正的。而如果一幅畫,沒有氣和韻,物像畫得雖然好、筆墨也不錯,但這屬於“無形”毛病,連修改都不可能了。

在《筆法記》最後,荊浩借用對話人物的口吻,讚美了帶給他無數靈感的古鬆【注2】:

“不凋不榮,惟彼貞鬆。勢高而險,屈節以恭。”

荊浩留存的作品不多,在歷代史籍和著錄中,記載其作品大約共五十餘幅。這包括如今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匡廬圖》,其他傳為荊浩名下的作品還包括美國納爾遜美術館收藏的《雪景山水圖》【注3】、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收藏的《江山瑞靄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漁樂圖》等,但其真偽都存有爭議。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臺北故宮博物館所藏的這幅《匡廬圖》為立軸、絹本、水墨,縱185.4釐米、橫106.8釐米。匡廬即是廬山,畫面採用典型的全景式構圖,以高遠和平遠相結合,體現荊浩“大山大水,開圖千里”的風格。宋人米芾,把荊畫特點歸納為“善為雲中山頂,四面峻厚”、“山頂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米芾所描述的這些特點在這幅據傳為荊浩《匡廬圖》中均有所體現。

不僅如此,從此畫的部分細部,我們也可以欣賞下荊浩風格中的水墨特點,以及他對古鬆的描繪。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1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2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3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匡廬圖》細部4

而將帶給自己無限靈感的古鬆畫入作品中,並非是荊浩的首創。

從杜甫創作於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前後)那首《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注4】一詩中,已經為我們展示了這麼一幕。他在這首詩中讚揚那位“李尊師”所畫的青松時描寫道:“障子松林靜杳冥,憑軒忽若無丹青。陰崖卻承霜雪幹,偃蓋反走虯龍形。”

杜甫此詩作於安史之亂中,由此可見在盛唐和中唐時期,古鬆這一繪畫題材已經非常普及,畫家借古鬆表現自己內心的詩意,而且將松樹比喻、描繪為虯龍,這一相對固化的創作題材和形式,已經逐步形成。

幾乎二百年後,自稱為“洪穀子”的荊浩,在太行山中對著松樹刻苦冥想之後,全面發展和創立了自己的山水畫理論。

又過了五百年後,元末明初的道士吳伯理,則用了一幅《龍鬆圖》向荊浩致敬。

叄 元末道士吳伯理的《龍鬆圖》

元末明初道士吳伯理所繪這幅《龍鬆圖》,據傳是為道教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所做。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吳伯理 《龍鬆圖》

該圖為立軸,紙本,水墨,121.9×33.7cm,目前收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圖上部的題識已經模糊不清,大致可辨的有:碧 動清 等少數幾個字,因此對原詩內容難以揣測,其後有“無為”的落款。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細部1

向荊浩致敬——元末道士吳伯理獻給天師張宇初的《龍鬆圖》

《龍鬆圖》細部2

畫家吳伯理,號巢雲子,龍虎山道士。有記載稱他在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中任上清宮提點,也稱其為另一位道流畫家方從義的密友,由此推算其活動時間大致為十四世紀下半葉到十五世紀早期。(有關方從義的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參閱本號文章《仙氣十足——元朝全真教道士、畫家方從義幾幅作品中的道家美學》)

據說,明成祖朱棣曾親手書寫御旨交給龍虎山道士吳伯理,讓他到鶴鳴山迎請仙道張三丰,後來吳伯理在鶴鳴山的山麓處修建了迎仙閣。

有關鶴鳴山的具體地址有四川大邑和劍閣兩種說法,據據《大邑縣誌》記載:“明代龍虎山道士吳伯理,永樂中任上清宮提點,隨張宇初訪張三丰,入蜀居鶴鳴山。”根據這些記錄大致可以做以下梳理:吳伯理曾跟隨正一派道家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奉明成祖御旨尋訪張三丰,曾經在成都附近大邑的鶴鳴山滯留。

在藝術領域,吳伯理通經史,工詩文,精篆隸,亦能作枯木竹石。在大都會博物館官網上資料上,認為這幅《龍鬆圖》是吳伯理專門為天師張宇初所繪。

明代道教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1359年—1410年),為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長子。他字子旋,別號耆山。他被譽為歷代天師中最博學者之一,有道門碩儒之稱。

張宇初於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嗣教,授以“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範大真人”的稱號,總領道教諸派事務,後多次受到朝廷召見。宇初天師博學諸子,遺世著作主要有:《峴泉集》十二卷、《道門十規》、《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通文》四卷等詩書文論多篇,為世人所尊重。

後附一首張宇初留下的《題自畫秋林平遠》的題畫詩,從中可以感受下他在文學及藝術方面的修養,詩曰:

北苑高情宿世同,疏林汀渚正秋風。

研池灑墨應多思,寫向寒煙夕照中。

【注1】見荊浩《筆法記》:“太行山有洪谷,其間數畝之田,吾常耕而食之。有日登神鎮山四望,回跡入大巖扉,苔徑露水,怪石祥煙,疾進其處,皆古鬆也。中獨圍大者,皮老蒼蘚,翔鱗乘空,蟠虯之勢,欲附雲漢。成林者,爽氣重榮;不能者,抱節自屈。或回根出土,或偃截巨流,掛岸盤溪,披苔裂石。因驚其異,遍而賞之。明日攜筆復就寫之,凡數萬本,方如其真。”

【注2】見《筆法記》,全詩為:

不凋不榮,惟彼貞鬆。勢高而險,屈節以恭。

葉張翠蓋,枝盤赤龍。下有蔓草,幽陰蒙茸。

如何得生,勢近雲峰。仰其擢幹,偃舉千重。

巍巍溪中,翠暈煙籠。奇枝倒掛,徘徊變通。

下接凡木,和而不同。以貴詩賦,君子之風。

風清非歇,幽音凝空。

【注3】

《雪景山水圖》 據傳為荊浩所做,立軸、絹本、設色。收藏於(美)堪薩斯市納爾遜艾京斯藝術博物館。縱138.3釐米 橫75.5釐米。此圖以立幅構圖,畫重重山巒,其間有行旅人物點綴,山形屈曲,設色濃重。畫法以禿筆細寫,形如古隸,蒼古之甚。整幅畫面以墨取韻,以筆取其山水的大體結構得其陽剛之美,以墨渲染見其儀姿得其陰柔之美。傳聞此畫系自古墓中出土。

【注4】

杜甫《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

老夫清晨梳白頭,玄都道士來相訪。

握髮呼兒延入戶,手提新畫青松障。

障子松林靜杳冥,憑軒忽若無丹青。

陰崖卻承霜雪幹,偃蓋反走虯龍形。

老夫平生好奇古,對此興與精靈聚。

已知仙客意相親,更覺良工心獨苦。

松下丈人巾屨同,偶坐似是商山翁。

悵望聊歌紫芝曲,時危慘澹來悲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