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溼氣”重,老中醫教你這幾招,祛除溼氣不是問題!
身體“溼氣”重,老中醫教你這幾招,祛除溼氣不是問題!
身體“溼氣”重,老中醫教你這幾招,祛除溼氣不是問題!
身體“溼氣”重,老中醫教你這幾招,祛除溼氣不是問題!
身體“溼氣”重,老中醫教你這幾招,祛除溼氣不是問題!
身體“溼氣”重,老中醫教你這幾招,祛除溼氣不是問題!
身體“溼氣”重,老中醫教你這幾招,祛除溼氣不是問題!
身體“溼氣”重,老中醫教你這幾招,祛除溼氣不是問題!
身體“溼氣”重,老中醫教你這幾招,祛除溼氣不是問題!
身體“溼氣”重,老中醫教你這幾招,祛除溼氣不是問題!
人不常說
1/9 溼氣重,造成人體脾虛,就會出現肢體麻木困重等症狀。悶人季節,體內的溼氣無法排出,外熱內溼,就會導致人體溼氣過重。溼氣重,會出現食慾不振、早起頭暈、刷牙時想嘔吐、大便黏糊糊衝不乾淨、身子重、發胖、長痘等症狀。所以一定要儘快想辦法排除溼氣,人的身體上有幾個重要穴位,稱之為:“排溼口”,對於祛溼非常有效果
2/9 1.腋窩的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臟的鬱火毒素,應常常去按揉,以疏通這口井。
3/9 2.肘窩,連續拍打5~10分鐘,會出現青、紅、紫、黑等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每一到兩週一次,可保這口排汙井的通暢,排出心肺毒素。
4/9 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溼、舒筋除痺。紅豆是很好的養生佳品,紅豆可以有生津、利小便、消腫的功效。紅豆薏米粉,有很好的祛溼功能,可以代餐吃,非常方便的。
5/9 3.膝窩又稱膕窩,在窩的中心點上,有一個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溼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汙口,如果這裡不通 暢,溼氣排不出去,可能會導致關節炎。所以平時可拍打此處5~10分鐘至淤斑痧點顯出,每一至兩週拍打一次。
6/9 4.脾經,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再這兒往裡深入,可以健脾除溼。它在膝蓋下方,沿著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就是陰陵泉所在。每天要用手指按揉這裡,時間不拘,空閒的時候就可以,但要保證一天總共10分鐘以上。如果你體內有脾溼,按這裡會疼,但是堅持按揉,你會發現疼痛再逐漸減輕,說明你的脾溼在好轉。 按摩貴在堅持,還可以搭配相關祛溼的方法,效果一定更加明顯。
7/9 玉米鬚茶:挑乾淨的玉米鬚子和玉米葉子一起煮水,多煮一段時間就喝那個水即可。但是最好不要睡前喝,因為有利溼作用很容易因為睡覺而續集體內,導致溼氣沒除掉反而更加嚴重了。秋天下玉米的時候可以多弄一些鬚子葉子,晒乾可以喝一年,這樣省的沒有玉米的季節弄不到。當然,更方便的是選擇這一款玉米鬚組合茶,大量營養物組合起來對身體更加有益。
8/9 這款足貼是泰國進口,足貼的主要成分是竹醋粉,能夠很好的通過穴位,去除體內溼氣,對於因為溼氣重引起的肥胖失眠,有著很好的效果。
9/9 新型連體艾灸棒,艾灸跟按摩同時操作,使用便捷,艾條點燃後插入棒體內,雙手握住棒體兩端,邊灸邊推、滾、壓(360度旋轉軸承),力度隨客人調整合適。這個艾灸祛溼,效果超級棒,家庭養身必備品!
2017-06-20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