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信國產,買低配合資車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10 個回答
用户2476591731907

我最早是夏利車三缸機,發動機燒機油。換了四配套還是燒。毛病找不出來4000元賣了。14年購了長安歐力威。本來想購個合資。為了自己民族工業。所以選了這款車。這車玻璃升降器換了三個。有時擋位死了。一個檔也掛不進去。保養每次都在三百左右。4S店水平太差。連換空濾都搞不好。點火開關出現毛病,4S店說換總承。要發貨要等十天半月。最好沒辦法自己打開了。原來是個鑼絲掉了。自己擰緊再搞點盤絲膠。牢固得很。現在馬達又不行了。可以打著但是有齒輪咬合聲。4S店技術人員不會修只能換。我說外面為什麼能修。他們說修不掙錢費時費力。換速度快還能掙錢。過保後我的車大部外在外面修。

支持國產車。可是國產的商家也太黑了,如何支持。質量不行。小毛病多。服務差。目的就是要黑心錢。技術又不行。牛皮吹得高。這是我預見的。也許是我碰上了。當然不能一概而論。

伟达石业林伟205786515

大家好,我是開了13年的司機了,我第一輛車是二手的東南菱帥,買的時候就有6年了,我開了7年,換了,在那七年裡我只是換了一副雨刷,4個輪胎,其它就是正常保養了,換車之前的車在高速上還可以跑160碼一點問題都沒有,太讓人放心了!後來要換車了,我覺的要支持國產的車,因為我在南昌,所以就買了江鈴馭勝,2013年全款16萬元左右買的,柴油版(因為只有柴油版的)第一天拿到車後就開去福建泉州我朋友那裡玩,我朋友接我的時候就說:你的引擎蓋怎麼沒有蓋上就開來了?我一看,不是引擎蓋沒有關,是縫太大了,我那個鬱悶哦!國產車造的也太不給力了!開了三年,柴油車的通病……噪聲太大。我以8萬的低價轉讓了。朋友們,不是我們不愛國,愛國的代價太大了!現在我開的還是三菱的勁炫,除了換機油保養,其它的,妥妥的

金沙滩飞哥

買車前試了很多車,但第一輛不想要SUV,本著能坐進去還寬敞的原則,預算少還是找個合資小車開開吧,也沒考慮二手,選了15年雪佛蘭賽歐三,加了配件保險等,不到六萬落地;三年多六萬五千公里,偶爾上千公里長途,偶爾幫媳婦送貨,還兼職開了一年多快車,無大修無事故偶爾小剮蹭,綜合油耗六點五,高速五點一二樣子。4s保養三四百吧,後來搬得太遠,轉到附近小廠二三百一次。快到春節又要來往兩千多公里長途,準備4S看看,最近ABS燈有時亮,上次喜愛維修說我太重了壓的左前輪剎車有點變形(本人240)😊

小强说说车

因為不信國產車,買了合資低配車的人怎麼樣了?很多朋友對買合資低配車的行為感到不理解,我們自主品牌汽車外觀大氣、配置豐富、價格又便宜,為什麼還去在買合資低端車型呢?合資低端車太多連基本的ESP都沒有,鋼輪轂、內飾大面積硬塑料、一點不上檔次。

其實呢,購買合資低配車的朋友大都是預算不夠充足或者預算比較的緊張,購買合資低配車看重的是質量穩定可靠性、燃油經濟性,相比豐富的配置消費者更看重三大件的質量。畢竟車子只是代步工具,省油省心才是王道。因為手頭不夠寬裕,也不希望車子花費較大的精力時間和金錢在上邊。購買合資低配車圖的就是省油省心。

近年來我們自主品牌汽車確實是有了很不錯的發展,各方面也有了不小的提升。也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自主品牌汽車的,自主品牌汽車配置也足夠豐富,性價特別的高。尤其是SUV領域,自主品牌汽車銷量更是火爆。十年前我們自主品牌汽車發展的確實不好,存在粗製濫造,以次充好的問題,那時候選擇合資車的朋友還是更多的,畢竟那時候我們自主品牌汽車做的確實是差。

雖然自主品牌汽車有了非常不錯的發展和提升,但是與合資車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尤其是核心技術方面,短時間內是無法追趕上的。目前我們自主品牌汽車還處在一個逆向開發的階段,能夠堅持正向開發的車企少之又少。核心技術遜色,自主品牌汽車對三大件的宣傳也是比較少,畢竟沒有太多拿的出手的東西。於是自主品牌汽車會在外觀、內飾、用料等容易實現的地方下手,也有了豐富的配置、厚道的用料。

其實呢,購買自主品牌汽車的朋友沒有必要笑話購買合資低配車的朋友,購買合資車車的朋友也沒有必要笑話購買自主品牌汽車的朋友。畢竟只是代步工具,個人的預算、需求、出發點等都是不盡相同的。購買自主品牌汽車,追求的是超高的性價比,購買合資車追求的省油省心。


因為不信國產,買低配合資車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因為不信國產,買低配合資車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因為不信國產,買低配合資車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因為不信國產,買低配合資車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在这里看见生活

我人生地一輛車就是合資車,扎克伯格都開的:本田飛度

這款車就真正屬於低配的合資車!當時預算不多,也不懂買車,因為朋友推薦,我們看了外觀,看了評測視屏,感覺還是不錯,就買了!完全小白購車,後面怎麼樣了?

1.省油

地球夢發動機無需多言。我新手上路,都能做到百公里5格油耗,不得不說確實省油!這個對於我一個上班代步,城區帶帶家人,真的太舒服了!

2.不修

到目前已經三年多了,就只做保養,一次沒修過,我只會加玻璃水,省心省力,用著也踏實!不修就是省錢,就這個道理!

3.配置真低

沒藍牙,沒車載中控,完全就是10年前的配置,就是簡單的收音機一些基本的東西,本來覺得很失望,但是用到底也就聽聽歌,插個u盤也乾乾低!

4.噪音比較大

很多人說飛度就是在發動機上駕駛,我有一半是同意的,因為噪音真的大,但還是處理過的,只是比起很多高配車,肯定要大很多,城市短途代步駕駛,最高也就4檔,聲音什麼的都還能忍受!

5.只有兩個安全氣囊

一開始作為小白的我,完全沒把這個當一回事,後面很多評測都說後面沒有安全氣囊太坑爹,我想了想,作為多年交警經驗的我來說,還是沒有必要!為什麼?高速撞擊,有啥都沒用,所以理想狀態是自己休息好,注意速度,注意遠離大貨車和保持車距!

6.車內空間大

這個最舒服,雖然是小型車,後排三個人輕輕鬆鬆,腿也好放,坐著也舒服,前排空間大,駕駛也不縮手縮腳,總體體驗非常良好,魔術座椅,搬搬小家也完全不吃力!後面媳婦生了寶寶,也能有很多的空間來抱寶寶,總之都很舒服!

7.可玩性

我雖然不是玩車一族,到我對酷帥還是有追求的,所以我也進行了輕度改裝,第一加了尾翼,第二換了大燈,第三加了隔音棉,搞來搞去雜七雜八也花費了四五萬,現在來出去,還是很能吸引人眼球的!

8.保值

聽說我這臺車二手車市場還能買5-6萬,真不真?我買入8萬多,來了三年,目前還能賣那麼多,心情有點舒服,而且我保養的好,開車也很注意細節保護,所以車還基本沒有任何刮蹭!

現在雖然換車了,但是合資的低配的飛度,的確讓我覺得舒服,畢竟沒有給我帶來任何麻煩,沒有修,又省油,更主要適合全家出行!鬧心的事情也沒有發生過,但我還是要給大家一些意見:

1.注意路段速度,保持在你可控範圍

2.遠離大車,拉貨車,攪拌車等等大車

3.保持車距,多留空間

4.極力使用方向燈,提前給後車充足時間提醒

5.後視鏡一定要調整合適,必須詳細觀察

6.無論前排後排,提醒家人都要帶安全帶

见山难

開了8年的奇瑞a3,去年換了兩臺合資車。一臺探界者20頂配。一臺Polo1.4乞丐。探界者給老婆開,我開Polo。

日系不買、法系八字不合、韓系還不如日系。最後選的美系德系。

買車不是用來撞的,但是要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再買合適的車,買a3時候就是沒錢,8萬買個1.6手動頂配,買這個就是為了安全,賣的時候也沒毛病,13萬公里,玻璃升降機換了一茬子。質量問題小的有,大的沒有。剛買開500公里油門失靈,是最大質量問題,8年遮風擋雨想去哪去哪!奇瑞4s很渣,噴漆都噴不好。這是最大問題,放棄國產也是和小毛病和售後有直接關係。花錢不怕,怕鬧心。倒不是說奇瑞不好。真的是4s後期不給力。賣的時候不到2萬塊,再開5年沒問題。

換了合資車就是感覺,車子開起來真安靜。無論平跑還是高速。出現剮蹭去4s維修噴漆再也不讓人勞神了,不用因為漆面顏色鬧心了。

車就是個工具,能跑能走是最核心的。去4s也是花錢買心安。去過修理廠,但是沒幾次把機油底殼螺絲擰崩了。換機油底殼的錢,把不去4s省的前都掏回去了。

買第一輛車,還當回事。第二輛第三輛真不當回事了。好用就行,別考慮賣多少錢,不是準備換著玩的,不用考慮保值問題。安全永遠第一!英菲尼迪撞菲亞特那個印象太深了!買了Polo我自己安裝了後保險槓。買車我只看車門,幾萬20來萬的,不是一體車門不考慮。我願意多花錢買個踏實。

汽车实说

因為不相信國產,買低配合資車的人現在怎麼樣了?其實這個問題也可以反過來說,相信國產買了配置更高的國產車,現在開著怎麼樣呢?

關於這個話題的爭論也不少,對合資與自主車型而言,配置上一直有著很大差別,不能否認國產車這些年取得的進步,但與合資車在三大件以及核心技術上還有差距,畢竟起步與發展的時間較短,有差距是很正常的,所以國產車從價格和配置上來提高競爭力成為了最常用的方法,直接的體現就是同價位能買到車身和配置跨級別的車型。
因為不信國產,買低配合資車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談到質量可靠性,國產車還難以抹去“小毛病多”的標籤,合資車這方面起碼在口碑上有著明顯優勢,實際表現也基本如此,如果有人說國產車現在質量已經很不錯了,那不得不承認合資車是更優秀的水平,但是話說回來,這是整體而言,不是誰買了國產就天天修車,合資車型中也有不省心的,具體還得看是什麼車,不過口碑上的不足直接影響了車輛的保值率,現在說國產車沒幾輛保值率好的並不誇張,至於配置也是誰說誰有理。
因為不信國產,買低配合資車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有人說配置越多越好,也有說夠用就行,多出一些沒用的會提高故障率,確實多一項功能就會增加一份出故障的概率,但實際情況是一些低價位合資車型配置往往不太夠用,例如一鍵升降、多功能方向盤等,雖然對用車也不能造成什麼太大影響,但是有了以後開車過程中會方便很多,當然類似手機互聯等功能,買車之前看起來好像很方便,買車之後往往會發現好像並沒有什麼用,而且有時還會出現無法互聯等尷尬問題,還有發動機啟停功能,雖然多數人上車先選擇關閉,但如果一直正常使用的話是很考驗發動機的,某些跟風的發動機真的做過相應實驗嗎?
因為不信國產,買低配合資車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其實無論買低配合資還是高配國產車,後期都會有滿意和不滿意的,每個人對車的需求不同,有的喜歡配置、顏值追求個性,也有的認為就是個代步工具,更傾向於質量穩定可靠,誰也沒必要說誰或沾沾自喜,自己滿意喜歡就可以了。

希望以上分析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头17576

談談我的吉利遠景,08年購入,換過一個壓縮機一個尾燈泡一片15A保險片、8支火花塞、一個玻璃升降器,一個機腳墊,總費用不到兩千元,每次驗車都一次過,加速有力,長途6升百公里、市區10升百公里,每兩萬公里換機油一次(全合成油),發動情況下發動機上和方向盤上仍然能立一元硬幣不倒,這點不說合資車進口車都做不到。整車用料十足,出廠就帶底盤裝甲和防擦板,電氣部件清一色德國產玻璃法國產,看不見的地方更厚道,發動機有大氣壓檢測校正功能,空調有空氣質量檢測換氣功能,連搖控器都是幾乎不可破解的算法,比日系車強得多。備胎全尺寸的。

不足之處:裝配精度差,儀表臺1兩邊空隙明顯不一致,橡膠件易老化,cd機上的U口膠蓋及檔把上的膠復面都粉化了,換下來的機腳墊硬化嚴重,牙箱軸承不好如今噪聲較大,雖不影響使用聽著不舒服。整車雖然雙層密封,但三年後明顯噪聲增加,可能是橡朘件不過關之故。

什麼車好?適合自己的才是好!我朋友開寶馬大眾並沒看低我,心態正常很重要,只能說各車自有特色,並無貴賤之分。

66号车坊

現在經常有人會把合資汽車和自主品牌進行相比,其實沒有什麼好比的,如果是要求穩定性,那麼就選擇合資汽車,如果是追求配置豐富,那麼就選擇自主品牌的汽車,就這麼簡單。因為不信國產,買低配合資車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買低配的合資車,比如說飛度捷達這樣的車配置可以說是非常低,但是買了以後3到5年或者是說年限更長一些,這些車子本身的質量問題方面無需擔心,也就是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無用擔心,就是配置有點寒酸而已。因為不信國產,買低配合資車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如果是這裡有飛度的車主,捷達的車主,他們肯定都知道,買了這樣的車之後非常的省心,油耗比較低,維修保養比較便宜,而且這兩方面比較穩定,即使是有一些比較容易壞的部件,但是由於保有量比較大,平時的維修並不貴,幾百塊錢就能搞定,小的保養,也就是二三百塊錢就能搞定。因為不信國產,買低配合資車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像一些自主品牌的汽車開的年限久了之後,可能會底盤方面有些鬆散,甚至發動機方面有些故障,變速箱方面有些頓挫等等,不能一概而論,但是總體來說現在自主品牌的質量還是趕不上合資車的。

買低配的合資車,為的是省心質量穩定賣自主品牌,為的就是配置豐富用著更舒服。

我是小尚

寧願買國產高配,也不買合資低配,要啥沒啥。圖個標誌?圖個發動機?國產車,大毛病沒有。小毛病異響。其他沒啥,正常保養。目前一輛吉利英倫,一輛瑞虎3。吉利英倫,快8萬公里了。中控異響,換過一個剎車分泵,一個雨刷電機,四條輪胎,一個電瓶。瑞虎3目前3萬多點公里。正常保養,除了加速肉,其他沒啥。三大件沒啥問題,有錢上合資高配。沒錢圖實惠國產高配。國產吉利、奇瑞、長城、長安現在不同往日了。買合資低配的圖個省心,買國產的也不見得就操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