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線員工薪酬這樣設計!才能解決員工懶散、磨洋工,不付出卻攀比工資難題!(附設計)

KPI 人力資源 設計模式 文章 績效謀策 2017-06-22

文/作者:曾老師

(點擊右上角“+關注”【績效謀策】頭條號,有乾貨、有資訊、有態度!!!)


現狀:

很多企業在對二線崗位(比如說行政,人事,採購,客服等)的管理都特別的頭疼,無從下手。他不同於一線員工,簡單粗暴的底薪+提成,有業績就有高收入,沒有業績員工就只能拿底薪。而就會導致二線員工特別喜歡磨洋工,混加班工資!

所以企業一線員工都拼命為業績,為目標而努力。而二線的工作內容,不直接產生業績,但卻又不可或缺,如何衡量二線崗位的價值,如何給二線設計薪酬模式是很多企業管理者的難點。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二線崗位在工作上都會存在思維盲點,其實這都是固定薪酬帶來的弊端。

二線員工薪酬這樣設計!才能解決員工懶散、磨洋工,不付出卻攀比工資難題!(附設計)

所以固定薪酬模式是很多中小企業“二線服務型崗位”人效低下、執行力差的一個重要根源。同時,也扼制了這些人才的成長動力,不能將個人潛能與價值充分挖掘出來,極大地浪費人才與人效。

二線員工薪酬這樣設計!才能解決員工懶散、磨洋工,不付出卻攀比工資難題!(附設計)

二線員工的工作有以下特點:

  • 1、工作繁鎖、無法量化(或難以量化);

  • 2、工作範圍、工作內容經常變動,缺乏規律;

  • 3、工作難度、強度的衡量沒有可參考的標準,無法價值化;

  • 4、臨時性的工作項目多,處於被動性的工作地位,無法高效管理;

  • 5、工作多是過程性的事務工作,沒有明確的結果導向要求;

  • 也正是因為以上的種種原因,導致二線崗位的考核難度非常大,或者對這些崗位的考核只停留在憑感覺的打分層面,或者用考勤來做考核。

導讀:

對二線員工,考核和激勵哪一個更重要?

把考核轉化為激勵,在激勵當中有考核,考核當中本身就有激勵。員工拿到多少錢,是對他最好的考核。如果二部門的人每天工作只有3-4小時,你是要考核他把工作做的更好,還是把他的工作量填的更滿?

二線員工薪酬這樣設計!才能解決員工懶散、磨洋工,不付出卻攀比工資難題!(附設計)

有人會說,現實企業有很多部門工作量化的確有困難,這個要承認的,就從工作要求、時間節點上進行量化。特別像企業這些崗位如:人力資源管理者、行政事務人員、財務人員......,其關鍵績效指標的量化難度相對大很多,其工作性質很多是講標準,而不是講結果為主。若硬性地從其自身職責上進行量化,邏輯上也說不通,不對其量化,情理上同樣也說不過去。

實際處理,可以從考核其工作任務或工作要求來界定,可以通過時間來界定。從實質上講,被時間所界定的工作任務或工作目標也是定量指標。

除此之外,其實二線員工薪酬設計,其實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如圖

二線員工薪酬這樣設計!才能解決員工懶散、磨洋工,不付出卻攀比工資難題!(附設計)

那麼如何調動二線員工的積極性,實現多勞多得,打破固定薪酬模式呢?

推薦PPV模式——基於員工個人的產值與價值的薪酬模式

PPV設計模型:

底薪+成果+價值+效果產值+特別激勵+年終獎

底薪:保障員工基本生活;

結果產值:做事做價值做結果,比如做完這個事,給多少錢;

效果產值:將價值貢獻轉化為生產力:做完這個事,按這個事產值的銷售額按一定比例提成;

特別獎勵:對特別貢獻的認可和獎勵。

PPV設計的三大原理:

1、多勞多得:讓員工為自己幹,做得越多越好,收入就應該相對越高;

2、一專多能:鼓勵員工在擁有一技之長的基礎上、在有主職角色的基礎上,讓員工可以同時承擔更多工作角色,發揮更多的價值。

3、複合價值:根據工作流程與工作量,以高效為目標,合併部門、崗位的職責功能,4個人幹3個人的活,通過優化人效,給員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機會。

員工收入從哪裡來:

從團隊產值中來:分解,搭便車

PPV量化薪酬:把每個工作分解量化後定價,比如財務部有9個人,給主要的工作定價,開發票每個月300元,廣電購銷合同100元,然後看誰願意幹,誰願意幹就錢就給誰,然後再測算每個工作做完後所需的時間,和新機制推行後每個人的收入情況;另外一些細小的工作打包一起,因為公司付底薪了。

PPV個人產值化薪酬:

去年某家印刷公司,原來106人,後來降到34人,產值沒變;

PPV簡易型設計(人員優化)

  • 1.可以優化多少人;

  • 2.優化人員的工作進行量化;

  • 3.量化工作進行定價(分配30-60%左右);

  • 4.定價工作進行內部招募。

完整的PPV設計:

二線員工薪酬這樣設計!才能解決員工懶散、磨洋工,不付出卻攀比工資難題!(附設計)

(設計步驟-圖一)

二線員工薪酬這樣設計!才能解決員工懶散、磨洋工,不付出卻攀比工資難題!(附設計)

(設計步驟-圖二)

二線員工薪酬這樣設計!才能解決員工懶散、磨洋工,不付出卻攀比工資難題!(附設計)

(設計步驟-圖三)

二線員工薪酬這樣設計!才能解決員工懶散、磨洋工,不付出卻攀比工資難題!(附設計)

(設計步驟-圖四)

二線員工薪酬這樣設計!才能解決員工懶散、磨洋工,不付出卻攀比工資難題!(附設計)

(設計步驟-圖五)

下圖案例:是我們公司在實踐的薪酬模式-PPV操作案例,用於非管理層崗位的員工薪酬設計,將員工的收入與其價值、貢獻、成長全面融合。實現員工為自己加薪、為增值加值、為結果加薪的管理目標。

二線員工薪酬這樣設計!才能解決員工懶散、磨洋工,不付出卻攀比工資難題!(附設計)

(設計模板)

二線員工薪酬這樣設計!才能解決員工懶散、磨洋工,不付出卻攀比工資難題!(附設計)

(設計模板)

總結:

  • 企業人效低、執行力差,員工對工資不斷有更高的訴求,這是人性的體現,就像老闆追求更高的利潤,希望把企業做得越來越大是一樣的。

  • 但是固定工資的模式就限制了員工的創造性,而老闆希望通過考核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卻用了以扣為導向的傳統KPI考核,使得員工更加沒有積極性,最終導致人效低下,而且低制考核!

  • PPV打破了傳統的平均主義大鍋飯的做法,解決分配問題,體現多勞多得,不斷的讓員工實現自主加薪,給有願意有能力的員工更多機會更大的平臺,從而留住優秀人才。

記住:

二線崗位一定是講標準,產值量化工作,實現多勞多得、不勞不得。企業希望這類崗位把上班時間做的事情,填的越滿越好,大家搶活幹;同時員工也希望做更多的事能拿到更高的產值工資。自己為自己幹,回到家也能繼續做更多公司產值的事情。


點擊以下1個鏈接,滿滿乾貨,重點看文章後面的內部學習視頻,針對管理層,最富激勵性模式設計:KSF薪酬績效設計模式!

為什麼高工資,員工還是離職?如何科學設計最富激勵性績效模式!

二線員工薪酬這樣設計!才能解決員工懶散、磨洋工,不付出卻攀比工資難題!(附設計)

對此,您有更好的建議和看法? 歡迎評論、交流(請留下你的足跡)

運營作者:薪酬績效諮詢師:曾老師

【分享是一種美德,特此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及啟發】記得收藏並關注頭條號!學習更多企業組織管理、激勵機制知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