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用車修車100問

BMW 飛哥學車 2019-05-29
寶馬用車修車100問

1、發動機的氣缸缸數與發動機轉速有何關係?

回答:無直接的關係。汽車發動機常用缸數有4、6、8、12缸。對於BMW來說,排量2升以下的發動機常用4缸發動機(現在一般是3缸的了),2.0~3.0升左右的發動機一般為6缸,3.0~5.0升左右為V8缸,5升以上的用V12缸發動機。一般來說,在同等缸徑下,缸數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數越多,缸徑越小,轉速相應提高,從而獲得較大的功率。

2、軸距長短對哪些方面產生影響?

回答:軸距指的是前軸與後軸之間的距離。它會影響操控性能、最小轉向半徑、車身剛度、室內空間、底盤通過能力等。

3、斷電源時為什麼要斷負極?

回答:因為車輛的所有控制單元、執行器、蓄電池負極線、開關全部都是通過車身來搭鐵的,換句話說,斷開蓄電池負極後,操作時即使工具碰到火線也不怕造成搭地產生短路。

如果斷開正極電池線的話,蓄電池正極與車身的任何一點都可能搭地產生短路。非常危險!

4、發生事故後哪些安全設備必須更換?(如肽尺已斷,需更換方向機)

回答:沒有定論,具體事故具體分析!氣囊爆開、安全帶縮緊、張緊器引爆、主動式頭枕引爆動作,安全蓄電池接線柱引爆斷開,還有一些機械部件,只要看到外觀有損壞、變形、引爆的話,都應該換!根據TIS的要求,如果底盤有撞擊,則需更換底盤的相關懸掛部件。

5、BMW的各有哪些主動安全系統與被動安全系統?

回答:主動安全系統就是在事故沒有發生之前,車輛上能起到預防事故發生的裝置。被動安全系統就是

當車輛發生事故時或事故後,能夠對車內成員起到保護作用的裝置.比如:安全帶、氣囊、緩衝式保險槓等等。

主動安全系統:PDC、DSC、RSC輪胎、AHL、AL、NIGHTVISION、有晴雨傳感的自動大燈和雨刮、大燈清洗

系統、防炫目後視鏡等、主動式保險槓。

被動安全系統:安全氣囊、安全帶、主動式頭枕、安全蓄電池接線柱,燃油泵切斷供油系統、前後倉的潰縮區、堅固的乘坐區等等。

6、為什麼更換剎車油時需對剎車系統放風?

回答:因為剎車油有一種特性,叫氣阻性,它很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並且在高溫下產生氣泡,大家知道氣體是可以壓縮的,如果剎車管路系統有殘餘氣體那是非常危險的,為此需要最遲2年更換一次剎車油,並且對系統排氣。

7、蓄電池日常該如何保養才能延長其壽命?

回答:現在的蓄電池多為免維護蓄電池,或AGM蓄電池,使用壽命一般為四年,平時要注意以下問題以延長其使用壽命:

(1)不要經常行駛距離過短;

(2)不要放電過度,即在關掉髮動機後不要長時間使用車內電器;

(3)長時間停放(三個月以上)時要定期充電/或者把蓄電池開關打到OFF,或者拆下蓄電池負極。

8、什麼原因會導致缺少波箱油?

回答:寶馬的自動波箱時免維護的。除了洩漏情況外,高溫時波箱油以蒸汽的形式從波箱殼體最上方的通氣管排出,從而會造成波箱油消耗。但缺少波箱油的最主要原因是漏油,例如密封膠圈、油底墊漏油。

9、水箱水為什麼不採用水而用冷卻液?

回答: 因為相對於清水而言,冷卻液具有防鏽、高沸點(如果用清水的話,100度左右,就沸騰了)、低凝點(若加的是清水,氣溫低於0度時,水會結冰,會嚴重損壞水箱,副水箱,水管,發動機等)的特點。再者,在水質較差的地方,如硬水(礦物質較多),還會對冷卻系統產生水垢,影響冷卻效果。

10、MINI敞蓬車的時間如何設置?

回答:長按中央儀表按鈕進入設置,先是選擇12小時顯示制還是24小時顯示制,之後再調整時間界面,點按按鈕進行調整。還有一種較為老款mini,時鐘在車頂上,調整:左邊的按鈕調整時間,右邊調整分鐘,若要切換24小時或12小時,同時按住兩個按鈕5秒。

11、如何做遙控匙的同步設定?

回答:

無線電遙控鑰匙的初始化設置在車輛內部進行:

a、通過中控鎖解除車輛聯鎖,並關閉駕駛員側和前座乘客側車門。

b、在車內短時(最多5秒鐘)接通和斷開總線端Kl、R,則系統自動進入準備進行初始化設置的狀態。

c、按住無線電遙控鑰匙上的按鈕"解除聯鎖",10秒鐘內在按住按鈕"解除聯鎖"的同時,按動按鈕"聯鎖"三次。此時,系統會在鑰匙內自動產生一個新的代碼。

d、鬆開按鈕"解除聯鎖"。基本模塊(GM)通過對中控鎖聯鎖和解除聯鎖發出鑰匙初始化設置成功的信號。

e、對其他鑰匙進行初始化設置時,應從上述第3點開始重複此後步驟,期間不允許改變總線端kl.R的狀態。接通總線端kl.R會自動中斷初始化設置。

12、波箱的M、D、S模式是如何轉換的?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回答:掛D檔後把換檔桿靠司機側移動則可從D轉換至S模式,如果此時把換檔桿前/後移動,則可從S模式進入M模式。

D模式:普通自動波的D檔;

S模式:運動模式,變速箱會在發動機處於較高轉速時才換高檔位,而且變速箱不會掛到最高檔(超速檔);

M模式:手波模式,按+/-按鈕可手動加減檔位。

13、如何判斷寶馬車是否帶有主動轉向功能?

回答:有以下方法:儀表板有AFS自檢指示燈;看方向機結構,有電動馬達及總轉向角傳感;通過車架號查配置表;看診斷報告是否有AFS控制單元;可以上車試試手感,原地打方向盤,從中間打到盡頭應該不超過0.7圈。甚至有時可以通過車型及生產時間推斷。

14、什麼車沒有水溫表?

回答:E66、E60、E63、E64、E90、E70等帶有CBS保養的車都沒有直接顯示的水溫表。維修時,可以通過按壓儀表板的第7項服務測試功能,查看當前冷卻液溫度(數字式)。

15、為什麼有人說夏天的機油比冬天耗損大?

回答:此論據沒有太多的道理,不見得夏天的機油消耗比冬天的多!的確,溫度高,機油的粘度會低一些,這樣串油等情況會多些,消耗也大一些。乍眼看下去,夏天氣候熱,似乎有道理,其實不然。因為正常的發動機工作溫度維持在80~105度左右,而無論夏天還是冬天。所以對於機油來說,工作溫度沒有太多的變化,所以,油耗的指標,大致相同。

16、為什麼冬天著車尾氣冒白煙?對車是否有影響?

回答:當高溫的尾氣,從排氣管排除,遇到冷空氣後放熱,冷凝成水蒸氣形成白煙。這是正常的現象。

16、哪些車型在車外長按遙控鑰匙上的Lock鍵不會快捷鎖門窗玻璃、天窗玻璃和倒後鏡?

回答:常見的有:MINI、Z4、M3、敞篷車。能升玻璃但不折鏡的有X5,X3。但這個不可以一概而論。

18、車冒白煙、黑煙、藍煙,分別是何原因?

回答: 白煙:主要是水蒸氣,冬天冷車著車特別明顯,過一小段時間後消失屬正常,但若長期噴白煙,而且排氣管有較多水滴出,則要考慮此車是否進過水或發動機衝床。藍煙:很可能燒機油。檢查機油油位、曲軸箱通風閥、活塞環斷裂/卡滯等。黑煙:混合氣較濃,檢查汽油壓力、噴油嘴洩漏、空氣流量計後至進氣門之間的管道堵塞,可能會有積碳。

19、車輛停放三個月以上需注意什麼?(電池、輪胎氣壓、機油)

回答:建議三個月對電池充一次電;輪胎壓力需比標準高,甚至可達4bar,以防輪胎局部受壓變形,有條件的最好能定期轉動一下輪胎,使其不要長時間用同一個點與地面接觸;不要拉起手剎;不要放在樹底下,以防樹的汁液損害漆面,有條件的最好放在能避免日光直接照射之處;機油要在每次著車前進行檢查油位。如果放的時間過長(一年或以上),則必須要換掉機油、汽油才可著車。

20、為何機油加過多(超出MAX極限)會損壞發動機?加機油過多會有何影響?

回答:如果機油過多,因為機油是有一定的黏度的,容易造成發動機阻力增大,油耗增加;而且過多的機油會躥入燃燒室,發動機燒機油,機油消耗量明顯增大,發動機內部積碳增多,甚至導致早燃、爆震,嚴重損害發動機。

21、為什麼會出現擰開機油加註蓋後有白煙往外冒的現象?

回答:部分為機油蒸汽,也有可能其中部分是水汽。發動機內溫度高,發動機中氣體能容納更多的水分子。當打開機油蓋,氣體跑出,外面的溫度低,氣體因溫度下降導致容納水分子的能力下降,部分水分子過飽和並以水汽的形式析出。類似我們冬天從嘴中呼出白氣,原理一樣。

22、起動馬達是如何工作的?是否發動機工作後它就停止工作?

回答:起動磁吸讓起動馬達小齒輪滑出與飛輪齧合,馬達帶動小齒輪轉動發動機的飛輪,著車後小齒輪退回原位,防止被高速的飛輪打壞。發動機起動後起動馬達就停止工作。

23、排氣系統的氧傳感有何作用?

回答:檢測廢氣中的氧含量,提供信息給DME分析發動機的燃燒狀況,從而能讓DME通過調整噴油量來達到較理想的空氣燃油比。三元催化器裝置需要有氧傳感輔助才能起到淨化廢氣的作用,三元催化器內的三元催化劑需要兩個基本條件才能維持工作正常:工作溫度,300℃以上;空燃比嚴格等於14.7:1。所以三元催化劑一定要使用氧傳感器來監控空燃比。

24、什麼叫調正時,作用是什麼?正時調不準會造成什麼後果?

回答:其實正時分為點火正時和配氣正時。由於點火正時是由DME控制,一般維修很少涉及,所以常說的“調正時”是指調整配氣正時,就是讓曲軸、進排氣門凸輪軸通過時規鏈或皮帶固定在唯一的配合位置。正確的配氣正時能提高準確的氣門開合時間,提高充氣效率,合理降低排放。正時不準會使發動機動力下降、排放超標、回火、難起動、汽油消耗量大、發動機抖等不良現象。若正時完全錯誤可能著不了車,嚴重的甚至還會損傷發動機。

25、VALVETRONIC II與VALVETRONIC I的區別是什麼?

回答:區別:

a.中間槓桿上偏心軸由一個滾子軸承代替了滑動軸承,由此降低了氣門機構中的摩擦力。

b.中間槓桿的導向更加精確,只需要一個彈簧來導向並固定中間槓桿。

c.氣門機構活動部件的質量(重量)降低了13%。

d.進氣門的升程範圍得到了改善。最大升程增加到9.9mm,特別是最小升程進一步減少到0.18mm。(N42氣門升程為0.3~9.7mm)

e.進氣門相位。進氣門相位是指,在氣門的下部升程範圍內可以通過所謂的提前進行調校。說白一些,就是通過一些手段,使得兩個進氣門在升程為0.2mm~6mm之間時並不是完全同步動作,氣門1 開始提前打開(氣門1打開的程度比氣門2大),氣門2 稍微延遲滯後打開,在升程約為6mm時重新趕上氣門1;在升程低於0.2mm之前,兩氣門同步打開;在升程大於6mm時,兩氣門同步打開。從此之後,它們繼續同步打開。這個氣門開關性能有利於混合氣體進入氣缸。優點:進氣門保持小的開啟截面使得在吸入相同容量時流速顯著提高。此流速有助於更好的混合吸入的混合氣。

26、什麼叫VANOS,其工作原理是什麼?

回答:VANOS,即可變凸輪軸正時控制系統,通過VANOS可提高發動機的進氣效率,改善發動機的運行特性,提高功率。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VANOS電磁閥控制機油壓力差,使轉子轉動,轉子帶動凸輪軸,從而實現氣門開合提前或滯後。電磁閥可根據發動機負荷改變進排氣凸輪軸的正時角度,使發動機能在不同轉速都有合適的配氣相位,從而提高動力、節省燃油、改善排放。

27、空氣流量計的作用是什麼?

回答:空氣流量計是用在很舊款發動機(M20、M30、M40)上的,現在絕大部分發動機用的是空氣質量計。空氣流量計和空氣質量計都稱為“空量計”。在這裡談談空氣質量計的作用。空量計安裝在空氣濾清器和節氣門之間,是用來測量吸入到發動機的空氣質量,根據測得的數據提供給DME計算噴油量,以獲得合適的空燃比。

目前常見的空量計的工作原理是:DME繼電器向空量計提供工作電壓並加熱至比外界溫度高180度,當空氣流過時會對空量計降溫(空氣越多,降溫越大),從而使空量計的電阻值隨之改變,影響到加在空量計上的電流。空量計提供一個1~5伏的反饋電壓,DME就通過反饋電壓得知進氣量的多少並調整噴油。

28、水溫低的原因是什麼?

回答: 常見的可能是節溫器打開時間不正確(常開)或散熱風扇工作不正常(常走高速)。還可能存在其他可能,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水溫過低不是一件好事!主要有以下危害: 發動機溫度過低,從氣缸壁吸收的熱量過多,降低熱效率和輸出功率,使燃料消耗量增加。發動機溫度過低,汽油不易蒸發,使燃燒困難,同時一些形成小滴的汽油會沖刷氣缸壁上的潤滑油,並隨潤滑油流到油底殼中,不僅造成燃料的浪費,而且將潤滑油沖淡,影響潤滑功能,加速活塞和氣缸壁的磨損。潤滑油溫過低而變稠,不能暢通地流到有些相對運動零件表面,造成潤滑不良,也會增大機件運動的阻力。

29、氣缸缸壁裂會有什麼影響?

回答:氣缸缸壁裂這種現象一般比較少見。缸壁裂,輕微的會影響氣缸密封性,導致動力下降、漏機油、燒機油、水溫高;嚴重的會損壞活塞、活塞環、曲軸、連桿等。曾經見到的缸壁裂的例子有:

a、水溫高導致氣缸與氣缸蓋接合的平面有裂紋,該裂紋與冷卻水道相通,使得冷卻水可能會從裂縫進入 氣缸,造成衝床、連桿折斷/折彎等。

b、車輛駛過積水較深的路面,導致發動機進水熄火,客人再次發動引擎,導致活塞強行壓縮進入氣缸內 的水,把連桿折斷,戳裂了缸體。

c、發動機進水後連桿有很輕微的變形,但維修時沒有被檢查出來,結果客人提車後在高速公路行駛時, 由於長時間引擎高速運轉導致連桿疲勞而折斷,打裂了缸體。

30、爆震傳感器的作用是什麼?

回答:爆震傳感器用於監控發動機各氣缸有否在爆震狀態下工作,有的話它會針對發生的氣缸的點火時刻進行調整,確保發動機運轉平穩。爆震傳感把發動機控制在接近爆震的臨界點,若發現有爆震,會推遲

點火時刻,降低燃燒劇烈程度。

31、節溫器的作用是什麼?工作原理是什麼?

回答:節溫器,我們又叫做“水膽”,其作用是根據水溫打開或關閉大小循環通道的閥門,控制發動機冷卻液按大循環或小循環流動。當發動機冷車時,水膽關閉,水箱水在發動機水道中循環(即“小循環”),不經過水箱冷卻,所以,水溫能迅速的升高至發動機正常工作溫度。當溫度繼續升高,水膽打開,水箱水可以流入水箱,從而控制溫度不再上升。

寶馬的水膽分為兩種,一種是機械式的,另一種是電子式的。現在常見的車型基本都是電子式的。在保養檢測時,如果發現電子水膽有故障記憶,並且當前存在的話,一般都要建議客人更換!以下的圖例為電子式的水膽。上圖為冷車時,水膽關閉,水箱水在發動機水道中循環。

32、曲軸位置傳感的作用是什麼?

回答: 曲軸位置傳感的作用是讓DME知道現在發動機每一氣缸活塞是運轉到哪一位置,及發動機轉速。同時,它的信號還可用於診斷失火。

原理:曲軸位置傳感是霍爾傳感,通常安裝在曲軸的信號輪附近。信號輪由58個齒再加上一個有兩個齒間隔的缺口構成的。正是因為這個缺口的存在,才是的傳感產生的脈衝信號每個週期都會有一個寬脈衝。通過測量單位時間內寬脈衝的數量,以及寬脈衝出現的時刻,就可以計算出信號輪的轉速,即曲軸的轉速,以及曲軸的位置。

33、什麼情況下發動機會敲缸?敲缸對發動機有何影響?

回答: 活塞與缸壁間隙過大或潤滑不良會導致敲缸(冷敲缸),也有可能是爆震產生的衝擊波與上升的活塞之間的碰撞發出的金屬聲(熱敲缸,如760Li的敲缸)。

760Li敲缸(發動機內發生不規則的“哐哐”、“噹噹”的金屬敲擊聲)主要是爆震引起的,它會在氣缸內突然產生爆震,向四面衝擊,使發動機的活塞側面拍打氣缸壁產生的異響、同時連桿、曲軸等發生強烈的震動、衝擊,並伴有金屬撞擊聲。常見產生原因:

a、汽油質量差易產生爆燃。(試過有些車,無論冷車還是熱車,原地怠速,急加油都可能聽到敲缸聲音)

b、如果發動機溫度過高,燃燒室內燃燒速度和燃燒壓力都將上升,從而也會造成爆燃現象的發生。

c、發動機長期低速短距離行駛,這樣發動機,燃燒室逐漸會形成大量積炭,由於積炭佔據了燃燒室的空 間,因而會引起發動機壓縮比的提高,最終導致燃燒溫度和壓力的提高。同時,由於積炭具有絕熱性,在發動機高速運轉時,積炭保持了上次作功時的熱量,當混合氣壓縮到一定壓力和溫度時,積炭保存的熱量將會點燃混合氣,形成無規律燃燒,造成爆震異響。也就是常說的自燃和多點燃燒。

34、因此應及時清除發動機內部積炭,以防敲缸異響故障的發生。

敲缸對發動機有以下影響:

(1)長時間的敲缸會影響發動機壽命,嚴重的甚至會使機油消耗大、打碎活塞、拉壞缸壁。

(2)發動機抖,功率下降。

(3)發動機工作溫度過高。

(4)燃料燃燒不完全,廢氣中有黑煙,汽油油耗增加。

35、哪些車型的油氣分離器和曲軸箱通風閥是連成一體的?

回答:M52、M52TU、M54,N52、N42、N46等,最明顯的特徵,採用這種佈置,都會看到一個車間叫做“漏斗”的東西(如下圖),這就是連成一體的油氣分離器和曲軸箱通風閥。


寶馬用車修車100問


36、常的汽油壓力是多少?(進、出口端各是多少)

回答:不同的車型有不同的數值,現在常見的車型在汽油泵處的油壓為3.5bar。(760Li是6bar,N52是5bar,MINIW10是3.0bar,M5,M6S85為4~7bar)油軌油壓與油泵處的油壓大致相同。但由於760油軌處有個高壓泵,所以油軌的最高壓力可達120bar。

37、汽油髒對車有什麼影響?如何解決?

回答:汽油髒會對汽車的燃油系統影響很大,導致汽油格堵塞、噴油咀噴油不良、燃油泵失效,使油壓增高、噴油霧化差、發動機抖、失火,功率下降、加不起油,還會造成積碳增多等。不但對發動機會有影響,差的汽油還會嚴重損害三元催化器,一旦三元催化器堵塞,還會出現加油無力,排氣管異響等問題。如果是鐵的汽油箱,還會由於汽油的含水量較大而導致汽油箱生鏽,加大對燃油系統的不良影響。解決方法:建議客人只在大型、有口碑的加油站加油,加高品質油,並定期更換汽油格,最好定期對汽油箱和噴嘴進行清潔。

38、什麼原因會導致汽油壓力高,什麼原因會導致汽油壓力低?

回答:汽油壓力過高與過低是相對該車型的標準壓力來說的,以M54發動機為例。油泵處的油壓標準為3.5bar,過高,首先考慮是否油格堵塞;過低,考慮是否油泵動力不足或是調節器問題。油軌處的壓力標準也為3.5bar左右,過高,考慮是否調節器問題,過低,可能是油格堵塞或是油泵沒力。所以,要弄清是什麼導致油壓過高或過低,要同時檢測汽油泵處和油軌處油壓。

注意,TIS中測量油壓的方法是在油軌處測量。當然,在車間,許多同事是測量油泵處的油壓,也是可以的。如果維修時間足夠,在上述兩個地方都測一測油壓會更有效果。簡單來說,如果油軌和油泵處的壓力均很高,首先考慮調節器問題(現在大多數車的汽油調節器都集成在汽油格中);如果油軌和油泵處的壓力均很低,考慮調節器和油泵;如果油軌壓力比標準低,油泵處壓力比標準高,首先考慮汽油格堵塞的情況。

39、先用左邊油箱還是右邊油箱的油?

回答:滿油的情況下,左右兩側油先是同步下降,當降至馬鞍位時,才出現左右液麵高度的不同。安裝在燃油緩衝裝置底座上的引流泵用於向燃油緩衝裝置供應燃油。另外油箱的左側底下也有一個引流泵,把左側油箱的油引到右側油箱。

40、哪些車型的汽油箱是鋼製的,哪些車型的汽油箱是塑料的?如穿洞了,是否可以補?

回答:E38及其以前的車用鋼製油箱。E39及其以後的車用塑料油箱。塑料油箱質量輕,不容易受汽油裡的水分腐蝕而生鏽。由於油箱關乎行車安全,決不允許補,必須更換。

41、尾牙有何作用?

回答:尾牙其實包括兩個部分,一為主減速器,二為差速器。主減速器是汽車傳動系中減小轉速、增大扭矩的主要部件。對發動機縱置的汽車來說,主減速器還利用錐齒輪將傳動軸的動力轉90度輸出給左右半軸。差速器是用於處理轉彎時內外側車輪的輪速差。

汽車正常行駛時,發動機的轉速通常在2000至3000r/min左右,如果將這麼高的轉速只靠變速箱來降低下來,那麼變速箱內齒輪副的傳動比則需很大,而齒輪副的傳動比越大,兩齒輪的半徑比也越大,換句話說,也就是變速箱的尺寸會越大。另外,轉速下降,而扭矩必然增加,也就加大了變速箱與變速箱後一級傳動機構的傳動負荷。所以,在動力向左右驅動輪分流的差速器之前設置一個主減速器,可使主減速器前面的傳動部件,如變速箱、分動器、萬向傳動裝置等傳遞的扭矩減小,也可使變速箱的尺寸質量減小,操縱省力。

現代汽車的主減速器,廣泛採用螺旋錐齒輪和雙曲面齒輪。雙曲面齒輪工作時,齒面間的壓力和滑動較大,齒面油膜易被破壞,必須採用雙曲面齒輪油潤滑,絕不允許用普通齒輪油代替,否則將使齒面迅速擦傷和磨損,大大降低使用壽命。

42、半軸的作用是什麼?半軸在前驅車和後驅車上的安裝有什麼不同?

回答:半軸也即驅動軸,把動力通過半軸傳遞到車輪上。半軸兩端都有萬向節,它保證車輪在懸掛上擺動時不間斷地傳遞動力。前驅車半軸一端連波箱,一端連車輪;後驅車半軸一端連尾牙,一端連車輪。

43、什麼是冬菇頭?

回答:冬菇頭即液力變扭器,由於其外形有點像蘑菇的頭,故車間取名為“冬菇頭”。下圖右側的黃色部分就是冬菇頭的內部結構。《BOSCH汽車工程手冊》有提及:液力變扭器由泵輪,渦輪和定葉片(導輪)組成。泵輪是主動件,渦輪是從動件,導輪有助於扭矩的轉化。在變矩器中充波箱油,藉助於油的粘性傳遞發動機扭矩。它能補償發動機與其他傳動系總成之間的轉速差,因此,它具有理想的動力傳接功能。泵輪把機械能轉換為液體動能,接著經渦輪的葉片第二次轉化,把液體動能由轉換為機械能。

44、為什麼更換波箱前油封建議連曲軸後油封一同更換?

回答:主要是針對公里數較多的車輛,因為油封膠圈使用時間久了,容易老化而漏油。因為兩者安裝的位置較為鄰近,更換時都需拆裝波箱,而且它們是發生磨損老化的程度應該是同步的,所以某一個漏油時建議一起更換。如果我們換了一個不換另一個,而湊巧換了不久後另一個發生漏油的話,客人就會往往認為是我們上次更換時沒有仔細檢查清楚,或者懷疑我們上次沒有做好;另外,從客戶角度考慮是避免短時間內抬兩次波箱所浪費的時間和工時費。

45、傳動軸萬向節有什麼作用?為什麼有萬向節?

回答:汽車是一個運動的物體。在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的汽車上,發動機、離合器與變速器作為一個整體安裝在車架上,而驅動橋通過彈性懸掛與車架連接,兩者之間有一個距離,需要進行連接。汽車運行中路面不平產生跳動,負荷變化或者兩個總成安裝位置差異,都會使得變速器輸出軸與驅動橋主減速器輸入軸之間的夾角和距離發生變化,因此要用一個“以變應變”的裝置來解決這一個問題,因此就有了萬向節這個東西。

同樣的道理,在X5、X3的變速器與分動器之間,前驅動的可轉向驅動橋與半軸之間,都需要這個萬向節做“關節”。萬向節的結構和作用有點象人體四肢上的關節,它允許被連接的零件之間的夾角變化。但它與肢體關節的活動形式又有所不同,它僅允許夾角在一定範圍內變化。

46、波箱閥體的作用是?

回答:波箱閥體實際上就是一個高度集成的油壓控制管道。波箱電腦通過控制管道中的特定的閥門,引導液壓油流向不同方位,作用於波箱中不同的制動器或離合器,從而實現換檔。

47、車胎的厚薄與寬窄與行車及油耗有什麼關係?

回答:如果這裡所說的“車胎的厚薄”是指輪胎的“扁平比”的話,則輪胎越扁越寬(即“扁平比”越小),與地面接觸面積也大,則抓地力越好但同時阻力也增加,油耗會越高,且減震效果越低。所以要根據車輛的實際要求選擇適合的輪胎,而並不一定是越貴、越寬扁的輪胎就一定越好。

48、如何識別胎紋(胎紋的不同與行車的關係?)不同的胎紋有何特點?

回答:為了適應不同的路況、不同的車速、不同的用途,輪胎有不同的花紋,例如越野胎與公路胎會不同,公路上用越野胎或Offroad時用公路胎,都會影響抓地力或增大胎噪等,也有一些高性能的車輪是單向胎,在輪胎外側會寫有”outside”或有一個箭頭指示車輪的旋轉方向,不能裝反。市面上的輪胎花紋各式各樣,很難一一舉例識別。但以下的特徵,請記住。

寶馬用車修車100問


49、輪胎的尺寸對行駛有何影響?

回答:第一,由於懸架的設計決定了此車的最佳輪胎尺寸,如果更換一個直徑太大或太寬的輪胎會影響安裝或出現與懸掛零部件的運動干涉現象;第二,更換與原車輪直徑不一致的車輪,會影響里程錶和車速表準確性;第三,寬度的大小會影響油耗、轉向靈活性、行車穩定性和安全性。

50、什麼情況下輪胎側面會起泡?

回答:輪胎受到高強度的撞擊,裡面鋼絲拉伸變形斷裂後產生的,例如:高速過凹坑或障礙物。識別的方法如下:可以看看氣泡處對應的輪胎側面是否有傷痕,起泡處對應的胎鈴是否有撞傷或者變形(不是絕對的,也可能沒有外傷,例如胎冠與胎側交界的惡性撞擊引起胎側起泡。所謂胎冠與胎側交界處的惡性撞擊引起的簾線斷裂而起泡,是指汽車在高速行駛時,輪胎撞在路障上所造成的。胎冠和胎側交界處所受到的衝擊力通過相對比較硬的鋼絲層傳到胎側,使胎紋處受到的力由胎側卸掉,造成胎側簾線斷裂,從而起泡)。起了泡的輪胎,原則上說就不能再使用,否則,一旦高速行駛或長距離行駛以後,輪胎生熱就會從起泡處爆裂,造成惡劣後果。注:這裡所說的障礙物是指磚塊、碎石等類似大小的物體。

51、前後胎紋不一致對行車有什麼影響?

回答:前後輪抓地力不同,高速行駛會影響車身穩定性,而且在高速過彎時,由於前後胎紋不同,附著力不同,受到的側向力大小也不同,從而導致前橋與後橋的橫移量不同,若前橋橫移量比後橋大,會出現轉向不足;若比後橋小,會出現轉向過度,極端嚴重的情況下會甩尾(當然,現在寶馬車都裝有ASC或DSC,出現此緊急情況的機率並不高)。所以,儘量保持前後橋的輪胎胎紋要一致。

曾經試過因為輪胎型號不同,導致高速時行駛時出ASC燈;因為前後輪胎型號不同,花紋深度不同,行駛同一距離時,前後輪的轉速不同,導致低速行駛時,分動器離合器片被迫分開,給人一種波箱輟的錯覺;也試過由於胎紋的深度不一致,導致波箱不能轉到高速檔。

當然,若前後胎紋不一致,但同一車橋的胎紋一致,而且胎紋深度差不多時,對於日常駕駛帶來的影響並不大。

52、什麼車型的後胎比前胎寬?作用是什麼?為什麼不可以前後對調安裝?

回答:X5、M6等車型。以X5為例,通常情況下,後輪的驅動扭矩大於前輪扭矩。寬大的輪胎能提供更大的地面附著力,抓地性能更好,使得大扭力的驅動橋得以更好的發揮。寬大的輪胎也有不足之處,一是質量大,耗油;二是阻力較大,耗油;三是胎面寬,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大,摩擦也大,轉向並不靈活。前後輪胎不能對調,一方面是由於前後橋懸架設計的不同,寬的輪胎放到前橋可能會在轉向時與前橋的懸掛零件相接觸,干擾了轉向,另一方面是由於寬大的輪胎不適宜做轉向輪。所以後輪胎比前輪胎要寬的原因就是,前面窄胎為了轉向輕便,對於後驅車來說,窄胎還減少了滾動阻力;後面用寬胎為了更大的獲得地面附著力,動力性更好。

53、有哪些零件會影響四輪定位數據?

回答:幾乎所有的懸掛部件都會引起四輪定位數據,例如方向機、控制臂膠、橫拉桿、上控制臂、下控制臂、避震、大梁、避震頂座變形、後束臂、後連桿臂、後H架、羊角等

54、為什麼會出現行車擺尾的現象?

回答:由於後懸掛的不良引起後輪擺動造成行車擺尾,例如後H架球頭嚴重鬆動等。另一種情況叫甩尾,直接原因是由於後輪由於某原因(抱死,或動力輸出過大,大於地面能提供的附著力)而喪失橫向附著力,導致喪失了橫向穩定性,只要有輕微的變化,後橋會橫向擺動,從而導致甩尾。

55、分動器的作用是什麼?什麼車型才配有分動器?

回答:一般在越野車上配有分動器。越野車需要經常在壞路和無路情況下行駛,尤其是軍用汽車的行駛條件更為惡劣,這就要求增加汽車驅動輪的數目,因此,越野車都採用多軸驅動,為此需要分動器。例如,如果一輛僅前輪(或後輪)驅動的汽車兩前(後)輪都陷入溝中(這種情況在壞路上經常會遇到),那汽車就無法將發動機的動力通過車輪與地面的磨擦產生驅動力而繼續前進。而假如這輛車的四個輪子都能產生驅動力的話,那麼,還有兩個沒陷入溝中的車輪能正常工作,使汽車繼續行駛。分動器的功用就是將變速器輸出的動力分配到各驅動橋,有的車型還能進一步增大扭矩。

56、對於發現兩前避震頂座變型的車輛,該如何處理?

回答:前避震頂座變形主要是由於避震漏油、失效或者使用的道路條件惡劣、不良的駕駛習慣(例如:高速經過凹坑或障礙物)所導致的。需檢查避震、各個拉桿及球頭等的鬆動或變形情況。對於避震頂不是鋁合金的車型,如果鈑金工有把握的,可拆下避震由鈑金工修復,之後最好再做KDS以檢驗效果如何。

57、什麼情況下要換方向機?

回答:如果打方向時方向機內部響,或者方向機漏油,則需換方向機。在極端的情況下,方向跑偏、方向飄,也有可能要換方向機。此外,發生前部碰撞的事故車,即使外表檢查不出方向機有損壞,但仍有可能會發生內部損壞,按照TIS要求,需更換方向機,如果客人不同意更換,要客人籤“安全須知”。

58、方向機系的油路循環是怎樣的?

回答:油壺→助力泵→方向機→散熱器→油壺

59、轉向系統的主要構造是怎樣的?

回答:轉向系統由轉向車輪,橫拉桿(呔尺)、方向機、方向柱、方向盤組成,帶液壓助力系統的還會有方向機助力泵、方向機油油壺、散熱器、油管。通過轉動方向盤,帶動方向柱轉動,方向機的輸入軸帶動方向機內齒條左右移動,推拉橫拉桿,使前輪左右擺動。同時,往往用方向助力系統使轉向更輕便。

60、避震為什麼會漏油?多少公里建議更換一對?

回答:避震裡的油封在長時間高壓高速來回運動會老化、磨損,導致漏油。按照TIS的要求,50000KM以上建議更換一對。

61、後H架球頭、後蠟燭腳鬆,各自對行車有何影響?

回答:後H架球頭鬆會導致行車擺尾、走蛇行、操作不穩。後蠟燭腳鬆會導致行車底盤有異響、140-160km/s轉彎時操控力下降。立足腳即平衡杆拉桿,作用是在車輛過彎道時抑制側擺。若鬆動,側擺現象明顯,影響行車舒適性與駕駛穩定向。

62、後前束臂、後羊角鬆,對行車有何影響?

回答:後束臂鬆會導致省胎,後束決定車輛前進的推進角,若後束臂鬆動,更會導致行車跑偏(因為車輛的推進線由兩後輪前束值確定,推進線如不是和車輛幾何中心線重合,即可能出現跑偏:推進角偏左,車輛向左跑偏,反之則反之)。後羊角鬆,可以引起行車有異響、省胎、擺尾等現象。根據試車員的反應若是後臂鬆動的話,過一些沙井蓋或是連續的減震帶時會覺得車尾左右擺動不定。後束臂鬆,行車時未必有感覺。

63、車只有行車擺尾的故障,則建議如何維修?

回答:先檢查輪胎、輪圈,檢查底盤,檢查後懸掛球頭,避震有否漏油、變形,建議做KDS。

64、為何有的車行車一段時間後方向盤會偏齒?怎樣可以儘量避免此情況發生?

回答:如果同一車橋的輪胎花紋高度不一,有機會導致方向盤偏齒。此外,還會有其它的不明原因會導致偏齒情況的出現,例如,曾拆裝過方向柱、方向盤。出現方向盤偏齒(不足一齒)時,根據BMW的要求,最規範的做法是先檢查四輪定位數據,若沒問題再調方向盤。但這在實際操作中實用性不強。有時剛做完KDS的車也會出現偏齒,這時候只能靠直接調整橫拉桿來解決問題了。

65、剎車總泵與分泵是如何工作的?

回答: ①總泵:剎車踏板踩下,連桿機構推動剎車助力器,經助力器放大助力後推杆推動總泵內的活塞,產生液壓。液壓會經兩套管路傳遞到兩對角線的車輪上的分泵。

②分泵:液壓推動分泵活塞,活塞運動使內外側剎車皮間距縮小,夾緊剎車碟進行摩擦制動。請看下面的油路圖:


寶馬用車修車100問


66、ABS是如何工作的?

回答:ABS是英文“Anti-lock Break System”的縮寫,中文譯為“防抱死剎車系統”。沒有裝備ABS系統的車,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人為很難做到高頻點動剎車,多數情況下只能一腳踩死,這時車輪容易由於抱死而發生側滑、跑偏、方向不受控制等危險狀況。而裝有ABS的車,通過輪速傳感檢測到當車輪即將抱死時,剎車在一秒內可作用幾十次,相當於不停地鬆剎車、再踩剎車,即類似於人為的高頻點剎,這樣在緊急剎車時車輪不被鎖死,一方面可以獲得比抱死更大的地面附著力,更重要的一點是能保證有一定的橫向附著力,使得車輛還能保持轉向功能。

67、DTC與DSC在什麼情況下會工作?

回答:著車後DSC會進入準備狀態。比如,當車輛急速轉彎時,若DSC系統監測到車輛的轉向不足或轉向過度而存在危險時,DSC會主動干預,使得車輛恢復到穩定狀態。DTC與DSC相比,允許更大的滑移率,即允許一定的抱死,所以當汽車在冰雪、溼滑路況,啟用DTC,可以允許更大的滑移率,雖然有一定的滑移,但這種滑移有利於把鬆散的雪,冰進行堆積,從而在堆積點獲得有效支持力,幫助車輛地駛出險境。DTC需要手動關閉DSC後,DTC才啟動。

68、每種車型都有單獨的手剎皮嗎?是如何工作的?

回答:除了MINI都有單獨手剎皮。MINI的手剎是通過鋼絲控制兩後輪剎車皮來制動的。除了MINI,其它的BMW車型是在兩後輪剎車碟內有一個鼓剎專門作為手剎用途的。

69、什麼是剎車真空助力泵,其工作原理是什麼?

回答:每當你打開車頭的引擎蓋時,你就可以看到制動助力裝置。它是一個黑色的圓形的類似鐵盒一樣的裝置,位於駕駛員這邊的發動機後部。很多轎車的後輪用的是鼓制動,前輪用的是碟制動。鼓制動並不一定非要制動助力裝置的輔助,因為它本身有自動張緊功能。但碟制動就必須要制動助力裝置的輔助,才能獲得需要的制動力。制動助力裝置的位置如下圖:


寶馬用車修車100問


70、在哪些情況下需要更換乾燥瓶?

回答: 現在常見車型的冷凝器與乾燥瓶是合為一體, 所以更換冷凝器時等於也更換了乾燥瓶。如果拆開了乾燥瓶的包裝卻不立即使用,而是任其露空放置,或空調關路拆下來後沒有做好密封防護工作,暴露在空氣中超過24小時,那麼幹燥瓶也會失效,需更換。

71、正常的空調壓力高低壓分別是多少?

回答: 車間經驗值:低壓2.0~2.6bar,高壓14~18bar(隨氣溫的升高而變大),有時冬天天氣較冷,高壓12bar也屬正常。另外還要看出風口內的溫度大約為5℃。

72、空調的工作原理?空調的主要構造是什麼?

回答:通過使雪種的狀態發生變化達到製冷的效果。雪種在空調系統中經過的部件及狀態如下:壓縮機(把氣態雪種壓縮為高溫液態)——冷凝器(冷卻高溫的液態雪種)——乾燥瓶(吸收雪種中的水份,並起雪種儲存瓶的作用)——膨脹閥(使液態的雪種降壓,雪種開始霧化)——蒸發器(雪種在蒸發器中吸收熱量並從液態變為氣態)——壓縮機。

73、為什麼一般換空調蒸發器時建議連膨脹閥一同更換?

回答:因為蒸發器有洩漏時以及本身該車如果使用的時間較長,可能會導致碰撞閥的針孔氧化生鏽,為了安全起見建議一起更換。另外,如果蒸發器洩漏的部位剛好就在膨脹閥座的位置,這時就更應該換掉膨脹閥。在工時方面,由於膨脹閥是安裝在蒸發器上的,蒸發器拆了出來後就很容易拆下膨脹閥了,兩個一齊換即可以避免下次再漏時被客人投訴,又可以節省工時。

74、空調的熱交換器的作用是什麼?

回答:通過熱水閥控制進入熱交換器的熱水流量,從而調節熱交換器表面的溫度,當被蒸發器冷卻的氣體通過不同溫度的熱交換器後,會被加熱到客人想要設定的不同溫度。

75、電子扇不轉會否導致空調不製冷?

回答:會。如果電子扇不轉,會導致空調冷凝器散熱慢,使得高壓的管路壓力過高,出於系統安全考慮,DME會把壓縮機的磁吸斷開,從而導致空調系統不製冷。

76、空調風量時大時小,風速不穩定,這是為什麼?

回答:空調主要是通過風機調速器(即一個可變電阻)來調節風機的轉速。當風機調速器損壞時,即其電阻調節不穩定,不能準確控制時,便會發生風速不穩定的現象。

77、熱水閥的作用是什麼?

回答: 熱水閥在空調系統中控制熱水進入熱交換器的流量,從而可以調節熱交換器表面的溫度,當被蒸

發器冷卻的氣體通過不同溫度的熱交換器後被加熱到不同的溫度,以達到客人想要的溫度。

78、為何空調風機已燒的情況下,建議不要開空調?

回答:風機不工作,蒸發器表面的冷空氣就送不出去,當蒸發器表面溫度達到1~2℃時,為保護空調系統,壓縮機就停止工作。停止工作後,蒸發器的表面溫度又升高,壓縮機又會運作直至下一次溫度降低到1~2℃,又停止。如此循環反覆而頻繁,長期會對壓縮機及空調系統不利。

79、正常的休眠電流是多少?

回答:正常休眠電流是50mA以下,不同車略有不同:E60約20mA,E66約20多mA,E38/E39低於10mA。

80、是否所有的用電設備都有保險絲?它們是否一一對應?

回答:多數電器設備有一一對應的保險絲,但也有例外,如起動馬達就沒有保險絲控制,如E66有的用電器直接由PM控制。保險絲與用電設備也非一一對應,有的一個單元對應兩個或以上保險絲,有的幾個控制單元或電器設備共用一條保險絲。

81、線路短路及斷路對相關用電設備有何影響?

回答:短路即電路短接,有可能是由於負載過小、電流過大引起的,輕則會燒保險絲,嚴重的會損壞電子元件,甚至引起火災;斷路即電路開路,會導致用電設備沒有功能或部分功能失效。

82、雨量傳感的工作原理?

回答:雨量感應是在擋風玻璃上的一個光學裝置,利用光線在不同介質的折射率不同的原理,監察到擋風玻璃表面的潮溼程度,從而控制刮水器的動作快慢。雨量傳感向擋風玻璃表面發射紅外線光束,如果玻璃表面是乾燥的,則紅外線光將完全反射回來;如果有水滴落在擋風玻璃上,則由於介質不同導致折射率發生變化,發射到擋風玻璃表面上的紅外線光會發生散射,使紅外線光反射量將有所減少,通過紅外線光的反射量可知道擋風玻璃的潮溼程度。接通間歇刮水檔後,如果有水濺到風擋玻璃上,則刮水器將立即動作,使行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得到進一步提高。

83、防盜系統在什麼情況下才算啟動?進入監控狀態需多久?

回答:按遙控鎖門鍵即啟動防盜系統(但不要連續按兩下,否則防盜系統會自動退出工作),約10s後進入監控狀態。

84、後擋風玻璃上的天線有什麼作用?

回答:電視、收音機天線及遙控鑰匙天線裝在後擋玻璃。此外,還有後擋風玻璃加熱除霜的發熱絲。

85、雨刮為什麼會刮不清?

回答:通常是由於雨刮膠條老化、磨損導致刮不清或有異響;少數情況是由於雨刮片、雨刮臂沒有壓緊、或者角度不正確,導致刮不清;也有的是雨刮水加入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添加劑導致雨刮刮不清,嚴重時還可能影響擋風玻璃的質量。

86、為何有的車晴雨傳感器內的光折射器內會有氣泡?此些氣泡如何產生?

回答:其氣泡多數是因為安裝晴雨傳感器時,空氣跑了進來。(如,更換前擋風玻璃,然後把舊的晴雨傳感貼上玻璃但操作不當,導致有空氣混入)氣泡會對傳感的感應帶來不良影響,從而出現誤判斷。

87、前擋風玻璃有多少種?

回答:

a、前擋風玻璃具有功能的種類:

1)黑邊:黑邊的取

代了以往的綠邊。

2)綠邊

3)帶雨感

4)帶冷凝傳感

5)有防紫外線功能

6)有抬頭顯示器。

b、具體某款車用什麼玻璃,要通過車架號碼來查找,或更穩妥一點,是最好能到車上去看一看。

c、目前前擋風玻璃常見的種類有:

1)普通玻璃,即什麼功能也沒有.

2)帶有綠邊、雨感玻璃。

3)綠邊、雨感、冷凝傳感玻璃。

4)雨感、冷凝傳感玻璃。

5)綠邊、雨感、冷凝傳感、防紫外線玻璃。

6)有抬頭顯示器功能的一般用於M系列跑車前擋風玻璃中。

88、噴漆的流程?

回答:鈑金修復完畢後交車給噴漆→噴漆進行車身檢查及清潔遮蔽工作→噴漆進行打底清潔防鏽→填補原子灰→打磨整平→清潔→遮蔽噴底漆→調色→打磨底漆→遮蔽噴面漆→拋光打蠟→裝車→清潔

89、如何判斷擋風玻璃是否配有冷凝傳感,是否帶有綠邊、防雨感、防紫外線功能?

回答:

a、綠邊:即是前擋風玻璃上部有條綠色的邊。

b、黑邊:即是前擋風玻璃上部有條黑色的邊。

c、雨量傳感:擋風玻璃車內後視鏡座處有塊黑色的橢圓形框,拆開車內後視鏡座蓋可以見到約30X40

傳感器,雨刮開關會多個自動檔功能。

d、冷凝傳感:貼在雨量傳感器下方的傳感器。有這功能的擋風玻璃後的車內視鏡座處的黑色橢圓形

框會特別長。

e、防紫外線:夾在綠邊中會見到一條橙色的線。只有在有綠邊的玻璃中才可能會有防紫外線功能。

f、抬頭顯示器功能:一般用於M系列跑車前擋風玻璃中,儀表面上明顯見到有抬頭顯示器。

90、拆裝前擋風玻璃的步驟是什麼?

回答:大致如下:

a、拆卸頭蓋,玻璃上飾條,左右飾條,前擋風玻璃下壓板,雨刮,玻璃內側絨板,倒後鏡,雨感傳

感器等玻璃周圍的附件。

b、用專用工具拆卸玻璃。

c、剷除玻璃鋼框上多餘的舊玻璃膠,鏟到0.5MM厚。用除油劑清潔玻璃框,

d、清潔玻璃及檢查新玻璃。

e、修補剷除舊玻璃膠時刮花的玻璃框漆面。

f、安裝玻璃間隔緩衝塊。

g、分別用專用清潔劑在玻璃框上和玻璃邊上清潔。待15分鐘幹後在玻璃上打玻璃膠。

h、將新玻璃裝上車上。

i、定位及緊固新玻璃:玻璃膠在冷處理情況下最短硬化時間是20小時,即換玻璃後要隔一天後才能讓車動。

j、裝回拆卸的頭蓋等零件。

k、試漏水及試車。

91、為什麼換擋風玻璃要過一夜才可以提車?

在滿足一定條件下擋風玻璃膠需要至少3個小時才乾透,有些極端的情況會需要更長的時間,甚至會達到20個小時才乾透。;沒幹透的擋風玻璃還可能導致漏水、有風的噪音;如果在膠水沒有乾透的情況下急剎車,嚴重的會導致擋風玻璃從車上飛出為確保膠水能幹透,故要求過一夜才可以提車。

92、如果客人行車至低窪積水路段後死火,可能發動機進水,客人沒有再著過車,拖車入廠,你從接車後,直到最後能著車給客人走,需要執行相關哪些檢查?

回答:如果入廠後沒有發現發動機底部有機油的,說明缸體可能還沒有被打裂,這時,一般會進行以下操作:

1、諮詢車輛當時水的深度及入水的時間長短。

2、拆空氣格檢查,檢查是否有溼。

3、如果溼了:

A.拆火咀檢查汽缸是否有水。

B.拆生氣批清潔積水。

C.拆排氣管清除積水。

D.檢查起到了馬達是否有卡死。

E.用工具旋轉曲軸,感覺是否有卡。

如果有卡住的感覺,往往需解體發動機檢查,而且要特別留意連桿是否有彎曲。對於連桿彎曲了的,除了更換連桿外,一定要更換曲軸。當然,視積水的深度,可能還要檢查以下項目:

F.檢查DME盒及相關線束的插頭針腳是否乾爽。

G.檢查大燈,霧燈是否有入水。

H.車內,尾箱,備胎兜是否有水。

I.拆開門檻飾板(門踏板),翻開地毯檢查是否有溼。

J.檢查機油,波箱油,尾牙油是否有混水,如果水再深一點的,可能剎車助力鼓也會有積水。以上步驟若發現問題則需要做出相應的維修項目。即使空氣格沒有溼,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必要的補充確認檢查,如用工具旋轉曲軸,檢查大燈霧燈入水,檢查備胎兜入水,檢查地毯入水等。

在確保積水被徹底清除後,進入GT1檢查電腦,必要時更換相應電子部件(有DISA的發動機要特別留意DISA內藏水)。

上述工序完成後,如果都沒有需要更換髮動機的零件的,則較為麻煩,最好能建議客人解體發動機檢查清楚,但客人一般不會同意;這時只能讓客人來親自著車了。

4、著車後檢查發動機平穩性,有否異響。

5、檢查汽缸壓力。

6、上述均正常後,路試,行車動力正常,無異響,說明此車的維修基本完成。


寶馬用車修車100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