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眼已是依約而至的中秋佳節,終日奔波中不得閒暇的心緒,為紛繁世事所牽絆的腳步,都將因這個節日的來臨而朝著團圓的方向匯聚。正如月餅與中秋從各自最初的源頭,雖在漫長演化過程中分別漂泊數千年之久,但最終仍是頑強地團圓到了一起,成為世所熟知的佳節好搭檔。

是的,最早的月餅不是因為中秋才製作的,而最早的中秋也不是因為月餅才舉辦的。它們之所以能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團圓到一起,正是千年又千年以來世世代代炎黃子孫期盼團圓的人心所向。

"

轉眼已是依約而至的中秋佳節,終日奔波中不得閒暇的心緒,為紛繁世事所牽絆的腳步,都將因這個節日的來臨而朝著團圓的方向匯聚。正如月餅與中秋從各自最初的源頭,雖在漫長演化過程中分別漂泊數千年之久,但最終仍是頑強地團圓到了一起,成為世所熟知的佳節好搭檔。

是的,最早的月餅不是因為中秋才製作的,而最早的中秋也不是因為月餅才舉辦的。它們之所以能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團圓到一起,正是千年又千年以來世世代代炎黃子孫期盼團圓的人心所向。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月餅與中秋各自雛形的各自誕生

月餅的老祖宗,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的“太師餅”,這大概是歷史上餅類食品的最早名稱。“太師餅”這個稱謂得自於商紂王的太師聞仲,但此人其實在史籍中並無記載,他很可能完全是《封神演義》杜撰出來的人物,所以“太師餅”這個名稱也應是後世的想象和杜撰。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以“太師餅”來指代商周之際的麵餅食品,因為麵食在商周乃至更早之前就已在華夏先民中流行了。在距今約8000年前的河南裴李崗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用於穀物脫粒和磨製粉面的石磨盤與石磨棒,這說明八千年前的先民已經掌握將穀物加工成粉狀的技術。

而在距今約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則發現了製作餅食的直接器具——陶鰲。鏊的作用是什麼呢?《正字通》給出的解釋是“鏊,今烙餅平鍋曰餅鏊,亦曰烙鍋鏊”。可見,這種用陶土燒製而成的餅鏊,就是仰韶居民用於烙餅的炊具。但陶鰲還不是最早的烙餅器具,在人類早期的石烹時代,餅鏊的更早類型是石制的石板鏊。

"

轉眼已是依約而至的中秋佳節,終日奔波中不得閒暇的心緒,為紛繁世事所牽絆的腳步,都將因這個節日的來臨而朝著團圓的方向匯聚。正如月餅與中秋從各自最初的源頭,雖在漫長演化過程中分別漂泊數千年之久,但最終仍是頑強地團圓到了一起,成為世所熟知的佳節好搭檔。

是的,最早的月餅不是因為中秋才製作的,而最早的中秋也不是因為月餅才舉辦的。它們之所以能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團圓到一起,正是千年又千年以來世世代代炎黃子孫期盼團圓的人心所向。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月餅與中秋各自雛形的各自誕生

月餅的老祖宗,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的“太師餅”,這大概是歷史上餅類食品的最早名稱。“太師餅”這個稱謂得自於商紂王的太師聞仲,但此人其實在史籍中並無記載,他很可能完全是《封神演義》杜撰出來的人物,所以“太師餅”這個名稱也應是後世的想象和杜撰。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以“太師餅”來指代商周之際的麵餅食品,因為麵食在商周乃至更早之前就已在華夏先民中流行了。在距今約8000年前的河南裴李崗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用於穀物脫粒和磨製粉面的石磨盤與石磨棒,這說明八千年前的先民已經掌握將穀物加工成粉狀的技術。

而在距今約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則發現了製作餅食的直接器具——陶鰲。鏊的作用是什麼呢?《正字通》給出的解釋是“鏊,今烙餅平鍋曰餅鏊,亦曰烙鍋鏊”。可見,這種用陶土燒製而成的餅鏊,就是仰韶居民用於烙餅的炊具。但陶鰲還不是最早的烙餅器具,在人類早期的石烹時代,餅鏊的更早類型是石制的石板鏊。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遠古時代的餅鏊

遠古先民們不僅掌握麵餅的製作,而且還掌握麵條這種更精細型的麵食製作,在被稱為“東方龐貝”的青海喇家遺址中,就發掘出一個陶碗裡裝著麵條狀的麵食,其歷史年代距今約為4000年。那麼在三千年前的商朝,作為月餅前身的餅類食品可能並不叫“太師餅”,也可能根本就沒有專門的名稱,但它無疑已經出現在當時人們的食譜之中

同樣,中秋節的源頭也是出現在人類歷史的早期。月亮在遠古時代被先民視為時間和生命之神,那時候的氏族男女們每逢月圓之夜,便會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並由此演變出多個“十五”之節,比如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十月十五下元節。

而“中秋”一詞的最早典籍記載則是出現於《周禮》之中,周朝的帝王有著在春夏秋冬分別祭祀天地日月的例行活動,其中的祭月正是安排在秋季舉行。所謂“三代之禮,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就是說在秋天祭拜月神是夏商周三代相沿的禮儀。

中秋的正式節日化和月餅名稱的出現

雖然餅食和祭月都同樣出現在人類歷史的早期,但其固定化名稱的出現和節日化的定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太師餅之後,餅食得到的又一個名稱是“胡餅”,它得益於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對於芝麻引進,以芝麻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得到了這樣一個稱謂,並一直沿用至唐代。

"

轉眼已是依約而至的中秋佳節,終日奔波中不得閒暇的心緒,為紛繁世事所牽絆的腳步,都將因這個節日的來臨而朝著團圓的方向匯聚。正如月餅與中秋從各自最初的源頭,雖在漫長演化過程中分別漂泊數千年之久,但最終仍是頑強地團圓到了一起,成為世所熟知的佳節好搭檔。

是的,最早的月餅不是因為中秋才製作的,而最早的中秋也不是因為月餅才舉辦的。它們之所以能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團圓到一起,正是千年又千年以來世世代代炎黃子孫期盼團圓的人心所向。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月餅與中秋各自雛形的各自誕生

月餅的老祖宗,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的“太師餅”,這大概是歷史上餅類食品的最早名稱。“太師餅”這個稱謂得自於商紂王的太師聞仲,但此人其實在史籍中並無記載,他很可能完全是《封神演義》杜撰出來的人物,所以“太師餅”這個名稱也應是後世的想象和杜撰。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以“太師餅”來指代商周之際的麵餅食品,因為麵食在商周乃至更早之前就已在華夏先民中流行了。在距今約8000年前的河南裴李崗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用於穀物脫粒和磨製粉面的石磨盤與石磨棒,這說明八千年前的先民已經掌握將穀物加工成粉狀的技術。

而在距今約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則發現了製作餅食的直接器具——陶鰲。鏊的作用是什麼呢?《正字通》給出的解釋是“鏊,今烙餅平鍋曰餅鏊,亦曰烙鍋鏊”。可見,這種用陶土燒製而成的餅鏊,就是仰韶居民用於烙餅的炊具。但陶鰲還不是最早的烙餅器具,在人類早期的石烹時代,餅鏊的更早類型是石制的石板鏊。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遠古時代的餅鏊

遠古先民們不僅掌握麵餅的製作,而且還掌握麵條這種更精細型的麵食製作,在被稱為“東方龐貝”的青海喇家遺址中,就發掘出一個陶碗裡裝著麵條狀的麵食,其歷史年代距今約為4000年。那麼在三千年前的商朝,作為月餅前身的餅類食品可能並不叫“太師餅”,也可能根本就沒有專門的名稱,但它無疑已經出現在當時人們的食譜之中

同樣,中秋節的源頭也是出現在人類歷史的早期。月亮在遠古時代被先民視為時間和生命之神,那時候的氏族男女們每逢月圓之夜,便會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並由此演變出多個“十五”之節,比如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十月十五下元節。

而“中秋”一詞的最早典籍記載則是出現於《周禮》之中,周朝的帝王有著在春夏秋冬分別祭祀天地日月的例行活動,其中的祭月正是安排在秋季舉行。所謂“三代之禮,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就是說在秋天祭拜月神是夏商周三代相沿的禮儀。

中秋的正式節日化和月餅名稱的出現

雖然餅食和祭月都同樣出現在人類歷史的早期,但其固定化名稱的出現和節日化的定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太師餅之後,餅食得到的又一個名稱是“胡餅”,它得益於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對於芝麻引進,以芝麻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得到了這樣一個稱謂,並一直沿用至唐代。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據說唐朝初年名將李靖在中秋之日得勝還朝,唐高祖在慶功宴上手拿麵餅指著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蛤”。又據說唐玄宗與楊貴妃有一年賞月時,唐玄宗嫌棄“胡餅”之名不雅,楊貴妃便借明月之名將之改稱“月餅”。但這兩則故事都只是傳說,中秋吃餅的習俗並非始於唐高祖,中秋的正式節日化和“月餅”名稱的出現也都是唐朝之後的事情

在南北朝至晚唐五代記述習俗節令的《荊楚歲時記》、《歲時紀麗》等書中,都沒有出現“中秋節”的條目和內容,所以截至唐朝都並未在八月十五這天形成正式化的中秋節。雖然唐詩中有諸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白居易《華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劉禹錫《八月十五夜觀月》這樣的詩篇,但這些詩句中並未傳遞出節日化的東西,更多是一些個人化的賞月玩月和望月思情。

對此,中唐時期文學家歐陽詹的《玩月並序》中有著更直接的表述,文中說秋夜玩月是古已有之的傳統,至於為什麼選擇在秋天是因為“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大寒,夏則蒸雲大熱,雲蔽月,霜侵人,蔽與侵,俱害乎玩”,冬寒夏暑都不適合玩月,唯有“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最為適宜。

所以雖然上至秦漢下到隋唐都尚未形成正式的中秋節日,但是這種始於遠古先民跳月、拜月的習俗,在傳承中已經出現了較為固定的模式,那就是在秋中月夜賞玩明月,這在文士群體中成為一大風尚。

"

轉眼已是依約而至的中秋佳節,終日奔波中不得閒暇的心緒,為紛繁世事所牽絆的腳步,都將因這個節日的來臨而朝著團圓的方向匯聚。正如月餅與中秋從各自最初的源頭,雖在漫長演化過程中分別漂泊數千年之久,但最終仍是頑強地團圓到了一起,成為世所熟知的佳節好搭檔。

是的,最早的月餅不是因為中秋才製作的,而最早的中秋也不是因為月餅才舉辦的。它們之所以能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團圓到一起,正是千年又千年以來世世代代炎黃子孫期盼團圓的人心所向。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月餅與中秋各自雛形的各自誕生

月餅的老祖宗,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的“太師餅”,這大概是歷史上餅類食品的最早名稱。“太師餅”這個稱謂得自於商紂王的太師聞仲,但此人其實在史籍中並無記載,他很可能完全是《封神演義》杜撰出來的人物,所以“太師餅”這個名稱也應是後世的想象和杜撰。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以“太師餅”來指代商周之際的麵餅食品,因為麵食在商周乃至更早之前就已在華夏先民中流行了。在距今約8000年前的河南裴李崗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用於穀物脫粒和磨製粉面的石磨盤與石磨棒,這說明八千年前的先民已經掌握將穀物加工成粉狀的技術。

而在距今約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則發現了製作餅食的直接器具——陶鰲。鏊的作用是什麼呢?《正字通》給出的解釋是“鏊,今烙餅平鍋曰餅鏊,亦曰烙鍋鏊”。可見,這種用陶土燒製而成的餅鏊,就是仰韶居民用於烙餅的炊具。但陶鰲還不是最早的烙餅器具,在人類早期的石烹時代,餅鏊的更早類型是石制的石板鏊。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遠古時代的餅鏊

遠古先民們不僅掌握麵餅的製作,而且還掌握麵條這種更精細型的麵食製作,在被稱為“東方龐貝”的青海喇家遺址中,就發掘出一個陶碗裡裝著麵條狀的麵食,其歷史年代距今約為4000年。那麼在三千年前的商朝,作為月餅前身的餅類食品可能並不叫“太師餅”,也可能根本就沒有專門的名稱,但它無疑已經出現在當時人們的食譜之中

同樣,中秋節的源頭也是出現在人類歷史的早期。月亮在遠古時代被先民視為時間和生命之神,那時候的氏族男女們每逢月圓之夜,便會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並由此演變出多個“十五”之節,比如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十月十五下元節。

而“中秋”一詞的最早典籍記載則是出現於《周禮》之中,周朝的帝王有著在春夏秋冬分別祭祀天地日月的例行活動,其中的祭月正是安排在秋季舉行。所謂“三代之禮,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就是說在秋天祭拜月神是夏商周三代相沿的禮儀。

中秋的正式節日化和月餅名稱的出現

雖然餅食和祭月都同樣出現在人類歷史的早期,但其固定化名稱的出現和節日化的定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太師餅之後,餅食得到的又一個名稱是“胡餅”,它得益於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對於芝麻引進,以芝麻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得到了這樣一個稱謂,並一直沿用至唐代。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據說唐朝初年名將李靖在中秋之日得勝還朝,唐高祖在慶功宴上手拿麵餅指著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蛤”。又據說唐玄宗與楊貴妃有一年賞月時,唐玄宗嫌棄“胡餅”之名不雅,楊貴妃便借明月之名將之改稱“月餅”。但這兩則故事都只是傳說,中秋吃餅的習俗並非始於唐高祖,中秋的正式節日化和“月餅”名稱的出現也都是唐朝之後的事情

在南北朝至晚唐五代記述習俗節令的《荊楚歲時記》、《歲時紀麗》等書中,都沒有出現“中秋節”的條目和內容,所以截至唐朝都並未在八月十五這天形成正式化的中秋節。雖然唐詩中有諸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白居易《華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劉禹錫《八月十五夜觀月》這樣的詩篇,但這些詩句中並未傳遞出節日化的東西,更多是一些個人化的賞月玩月和望月思情。

對此,中唐時期文學家歐陽詹的《玩月並序》中有著更直接的表述,文中說秋夜玩月是古已有之的傳統,至於為什麼選擇在秋天是因為“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大寒,夏則蒸雲大熱,雲蔽月,霜侵人,蔽與侵,俱害乎玩”,冬寒夏暑都不適合玩月,唯有“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最為適宜。

所以雖然上至秦漢下到隋唐都尚未形成正式的中秋節日,但是這種始於遠古先民跳月、拜月的習俗,在傳承中已經出現了較為固定的模式,那就是在秋中月夜賞玩明月,這在文士群體中成為一大風尚。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而到了隨後的宋朝,宋詞中的中秋節日化意味就開始濃烈起來。比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序中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秦觀的《念奴嬌·夜涼湖上》則有“歲月匆匆人老大,又近中秋時節”之語。

事實上,中秋節的首次官方認定正是出現在宋朝,宋太宗趙光義取三秋正中之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自此之後,這個節日便由宋都汴京盛行開來,並逐漸成為風靡全國的正式節日。在宋人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就記述了北宋汴京的中秋節盛況:“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

中秋正式節日化之後,“月餅”作為一個餅食種類名稱的最早文字記載,則是出自於南宋吳自牧所著的《夢粱錄》,隨後元初的南宋遺民周密所著《武林舊事》中也提到了“月餅”這一餅食種類。

但無論是《夢粱錄》,還是《武林舊事》,都只是將月餅作為食品之一寫在食物類別的篇章中。例如,在《夢粱錄》的《葷素從食店》篇中,月餅與芙蓉餅、菊花餅、梅花餅等一同被歸為“四時皆有,任便索喚”的點心,而在《武林舊事》中則與肉油酥、燒餅、春餅等列在《蒸作從食》篇中。

"

轉眼已是依約而至的中秋佳節,終日奔波中不得閒暇的心緒,為紛繁世事所牽絆的腳步,都將因這個節日的來臨而朝著團圓的方向匯聚。正如月餅與中秋從各自最初的源頭,雖在漫長演化過程中分別漂泊數千年之久,但最終仍是頑強地團圓到了一起,成為世所熟知的佳節好搭檔。

是的,最早的月餅不是因為中秋才製作的,而最早的中秋也不是因為月餅才舉辦的。它們之所以能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團圓到一起,正是千年又千年以來世世代代炎黃子孫期盼團圓的人心所向。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月餅與中秋各自雛形的各自誕生

月餅的老祖宗,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的“太師餅”,這大概是歷史上餅類食品的最早名稱。“太師餅”這個稱謂得自於商紂王的太師聞仲,但此人其實在史籍中並無記載,他很可能完全是《封神演義》杜撰出來的人物,所以“太師餅”這個名稱也應是後世的想象和杜撰。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以“太師餅”來指代商周之際的麵餅食品,因為麵食在商周乃至更早之前就已在華夏先民中流行了。在距今約8000年前的河南裴李崗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用於穀物脫粒和磨製粉面的石磨盤與石磨棒,這說明八千年前的先民已經掌握將穀物加工成粉狀的技術。

而在距今約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則發現了製作餅食的直接器具——陶鰲。鏊的作用是什麼呢?《正字通》給出的解釋是“鏊,今烙餅平鍋曰餅鏊,亦曰烙鍋鏊”。可見,這種用陶土燒製而成的餅鏊,就是仰韶居民用於烙餅的炊具。但陶鰲還不是最早的烙餅器具,在人類早期的石烹時代,餅鏊的更早類型是石制的石板鏊。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遠古時代的餅鏊

遠古先民們不僅掌握麵餅的製作,而且還掌握麵條這種更精細型的麵食製作,在被稱為“東方龐貝”的青海喇家遺址中,就發掘出一個陶碗裡裝著麵條狀的麵食,其歷史年代距今約為4000年。那麼在三千年前的商朝,作為月餅前身的餅類食品可能並不叫“太師餅”,也可能根本就沒有專門的名稱,但它無疑已經出現在當時人們的食譜之中

同樣,中秋節的源頭也是出現在人類歷史的早期。月亮在遠古時代被先民視為時間和生命之神,那時候的氏族男女們每逢月圓之夜,便會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並由此演變出多個“十五”之節,比如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十月十五下元節。

而“中秋”一詞的最早典籍記載則是出現於《周禮》之中,周朝的帝王有著在春夏秋冬分別祭祀天地日月的例行活動,其中的祭月正是安排在秋季舉行。所謂“三代之禮,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就是說在秋天祭拜月神是夏商周三代相沿的禮儀。

中秋的正式節日化和月餅名稱的出現

雖然餅食和祭月都同樣出現在人類歷史的早期,但其固定化名稱的出現和節日化的定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太師餅之後,餅食得到的又一個名稱是“胡餅”,它得益於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對於芝麻引進,以芝麻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得到了這樣一個稱謂,並一直沿用至唐代。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據說唐朝初年名將李靖在中秋之日得勝還朝,唐高祖在慶功宴上手拿麵餅指著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蛤”。又據說唐玄宗與楊貴妃有一年賞月時,唐玄宗嫌棄“胡餅”之名不雅,楊貴妃便借明月之名將之改稱“月餅”。但這兩則故事都只是傳說,中秋吃餅的習俗並非始於唐高祖,中秋的正式節日化和“月餅”名稱的出現也都是唐朝之後的事情

在南北朝至晚唐五代記述習俗節令的《荊楚歲時記》、《歲時紀麗》等書中,都沒有出現“中秋節”的條目和內容,所以截至唐朝都並未在八月十五這天形成正式化的中秋節。雖然唐詩中有諸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白居易《華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劉禹錫《八月十五夜觀月》這樣的詩篇,但這些詩句中並未傳遞出節日化的東西,更多是一些個人化的賞月玩月和望月思情。

對此,中唐時期文學家歐陽詹的《玩月並序》中有著更直接的表述,文中說秋夜玩月是古已有之的傳統,至於為什麼選擇在秋天是因為“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大寒,夏則蒸雲大熱,雲蔽月,霜侵人,蔽與侵,俱害乎玩”,冬寒夏暑都不適合玩月,唯有“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最為適宜。

所以雖然上至秦漢下到隋唐都尚未形成正式的中秋節日,但是這種始於遠古先民跳月、拜月的習俗,在傳承中已經出現了較為固定的模式,那就是在秋中月夜賞玩明月,這在文士群體中成為一大風尚。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而到了隨後的宋朝,宋詞中的中秋節日化意味就開始濃烈起來。比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序中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秦觀的《念奴嬌·夜涼湖上》則有“歲月匆匆人老大,又近中秋時節”之語。

事實上,中秋節的首次官方認定正是出現在宋朝,宋太宗趙光義取三秋正中之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自此之後,這個節日便由宋都汴京盛行開來,並逐漸成為風靡全國的正式節日。在宋人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就記述了北宋汴京的中秋節盛況:“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

中秋正式節日化之後,“月餅”作為一個餅食種類名稱的最早文字記載,則是出自於南宋吳自牧所著的《夢粱錄》,隨後元初的南宋遺民周密所著《武林舊事》中也提到了“月餅”這一餅食種類。

但無論是《夢粱錄》,還是《武林舊事》,都只是將月餅作為食品之一寫在食物類別的篇章中。例如,在《夢粱錄》的《葷素從食店》篇中,月餅與芙蓉餅、菊花餅、梅花餅等一同被歸為“四時皆有,任便索喚”的點心,而在《武林舊事》中則與肉油酥、燒餅、春餅等列在《蒸作從食》篇中。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製作月餅的模具

雖然這兩部書都沒有敘述“月餅”這一名稱的由來,也絲毫沒有提及月餅與中秋節有任何的聯繫,但總算讓我們在歷史長河中見到了“月餅”這個名稱的出現

月餅與中秋正式成為佳節好搭檔

在中秋節日化之後和月餅名稱出現之前,北宋皇家在中秋節所吃的餅被稱為“宮餅”,而民間的中秋時令餅食則被稱作“小餅”或“月團”。

但以“月餅”命名的餅食出現之後,並沒有馬上與中秋節成為搭檔。事實上,關於它們二者發生聯繫的文字記載,直到明朝時才在一些文士的書作中出現

比較早的有成書於嘉靖年間的《西湖遊覽志餘》,書中記載中秋節時“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成書於萬曆年間的《宛署雜記》,在書中的《民風》篇說人們每逢中秋節便“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成書於崇禎年間的《酌中志》也記載:“自(八月)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餅、瓜果。”

"

轉眼已是依約而至的中秋佳節,終日奔波中不得閒暇的心緒,為紛繁世事所牽絆的腳步,都將因這個節日的來臨而朝著團圓的方向匯聚。正如月餅與中秋從各自最初的源頭,雖在漫長演化過程中分別漂泊數千年之久,但最終仍是頑強地團圓到了一起,成為世所熟知的佳節好搭檔。

是的,最早的月餅不是因為中秋才製作的,而最早的中秋也不是因為月餅才舉辦的。它們之所以能在八月十五這一天團圓到一起,正是千年又千年以來世世代代炎黃子孫期盼團圓的人心所向。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月餅與中秋各自雛形的各自誕生

月餅的老祖宗,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的“太師餅”,這大概是歷史上餅類食品的最早名稱。“太師餅”這個稱謂得自於商紂王的太師聞仲,但此人其實在史籍中並無記載,他很可能完全是《封神演義》杜撰出來的人物,所以“太師餅”這個名稱也應是後世的想象和杜撰。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以“太師餅”來指代商周之際的麵餅食品,因為麵食在商周乃至更早之前就已在華夏先民中流行了。在距今約8000年前的河南裴李崗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用於穀物脫粒和磨製粉面的石磨盤與石磨棒,這說明八千年前的先民已經掌握將穀物加工成粉狀的技術。

而在距今約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則發現了製作餅食的直接器具——陶鰲。鏊的作用是什麼呢?《正字通》給出的解釋是“鏊,今烙餅平鍋曰餅鏊,亦曰烙鍋鏊”。可見,這種用陶土燒製而成的餅鏊,就是仰韶居民用於烙餅的炊具。但陶鰲還不是最早的烙餅器具,在人類早期的石烹時代,餅鏊的更早類型是石制的石板鏊。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遠古時代的餅鏊

遠古先民們不僅掌握麵餅的製作,而且還掌握麵條這種更精細型的麵食製作,在被稱為“東方龐貝”的青海喇家遺址中,就發掘出一個陶碗裡裝著麵條狀的麵食,其歷史年代距今約為4000年。那麼在三千年前的商朝,作為月餅前身的餅類食品可能並不叫“太師餅”,也可能根本就沒有專門的名稱,但它無疑已經出現在當時人們的食譜之中

同樣,中秋節的源頭也是出現在人類歷史的早期。月亮在遠古時代被先民視為時間和生命之神,那時候的氏族男女們每逢月圓之夜,便會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並由此演變出多個“十五”之節,比如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十月十五下元節。

而“中秋”一詞的最早典籍記載則是出現於《周禮》之中,周朝的帝王有著在春夏秋冬分別祭祀天地日月的例行活動,其中的祭月正是安排在秋季舉行。所謂“三代之禮,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就是說在秋天祭拜月神是夏商周三代相沿的禮儀。

中秋的正式節日化和月餅名稱的出現

雖然餅食和祭月都同樣出現在人類歷史的早期,但其固定化名稱的出現和節日化的定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太師餅之後,餅食得到的又一個名稱是“胡餅”,它得益於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對於芝麻引進,以芝麻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得到了這樣一個稱謂,並一直沿用至唐代。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據說唐朝初年名將李靖在中秋之日得勝還朝,唐高祖在慶功宴上手拿麵餅指著圓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蛤”。又據說唐玄宗與楊貴妃有一年賞月時,唐玄宗嫌棄“胡餅”之名不雅,楊貴妃便借明月之名將之改稱“月餅”。但這兩則故事都只是傳說,中秋吃餅的習俗並非始於唐高祖,中秋的正式節日化和“月餅”名稱的出現也都是唐朝之後的事情

在南北朝至晚唐五代記述習俗節令的《荊楚歲時記》、《歲時紀麗》等書中,都沒有出現“中秋節”的條目和內容,所以截至唐朝都並未在八月十五這天形成正式化的中秋節。雖然唐詩中有諸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白居易《華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劉禹錫《八月十五夜觀月》這樣的詩篇,但這些詩句中並未傳遞出節日化的東西,更多是一些個人化的賞月玩月和望月思情。

對此,中唐時期文學家歐陽詹的《玩月並序》中有著更直接的表述,文中說秋夜玩月是古已有之的傳統,至於為什麼選擇在秋天是因為“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大寒,夏則蒸雲大熱,雲蔽月,霜侵人,蔽與侵,俱害乎玩”,冬寒夏暑都不適合玩月,唯有“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最為適宜。

所以雖然上至秦漢下到隋唐都尚未形成正式的中秋節日,但是這種始於遠古先民跳月、拜月的習俗,在傳承中已經出現了較為固定的模式,那就是在秋中月夜賞玩明月,這在文士群體中成為一大風尚。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而到了隨後的宋朝,宋詞中的中秋節日化意味就開始濃烈起來。比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序中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秦觀的《念奴嬌·夜涼湖上》則有“歲月匆匆人老大,又近中秋時節”之語。

事實上,中秋節的首次官方認定正是出現在宋朝,宋太宗趙光義取三秋正中之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自此之後,這個節日便由宋都汴京盛行開來,並逐漸成為風靡全國的正式節日。在宋人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就記述了北宋汴京的中秋節盛況:“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

中秋正式節日化之後,“月餅”作為一個餅食種類名稱的最早文字記載,則是出自於南宋吳自牧所著的《夢粱錄》,隨後元初的南宋遺民周密所著《武林舊事》中也提到了“月餅”這一餅食種類。

但無論是《夢粱錄》,還是《武林舊事》,都只是將月餅作為食品之一寫在食物類別的篇章中。例如,在《夢粱錄》的《葷素從食店》篇中,月餅與芙蓉餅、菊花餅、梅花餅等一同被歸為“四時皆有,任便索喚”的點心,而在《武林舊事》中則與肉油酥、燒餅、春餅等列在《蒸作從食》篇中。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製作月餅的模具

雖然這兩部書都沒有敘述“月餅”這一名稱的由來,也絲毫沒有提及月餅與中秋節有任何的聯繫,但總算讓我們在歷史長河中見到了“月餅”這個名稱的出現

月餅與中秋正式成為佳節好搭檔

在中秋節日化之後和月餅名稱出現之前,北宋皇家在中秋節所吃的餅被稱為“宮餅”,而民間的中秋時令餅食則被稱作“小餅”或“月團”。

但以“月餅”命名的餅食出現之後,並沒有馬上與中秋節成為搭檔。事實上,關於它們二者發生聯繫的文字記載,直到明朝時才在一些文士的書作中出現

比較早的有成書於嘉靖年間的《西湖遊覽志餘》,書中記載中秋節時“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成書於萬曆年間的《宛署雜記》,在書中的《民風》篇說人們每逢中秋節便“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成書於崇禎年間的《酌中志》也記載:“自(八月)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餅、瓜果。”

月餅和中秋都起源於人類歷史早期,但它們直到明朝才團圓到一起

由此可見,月餅與中秋節的搭檔組合最遲在明朝中葉已經成形,它們的源頭從人類早期的歷史中生髮出來,各自經歷數千年的漫長演變之後,最終組合在了這個慶祝團圓的美好節日之中,並一直相沿至今。

在諸多的習俗節令歷史中,還有什麼能比中秋與月餅的團圓歷程更漫長的呢?

世世代代人心的團圓所向,都在歲歲年年的此日此時呼喚這個濃烈的情愫。無論是“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的異鄉異客,還是“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的天涯遊子,所有人都在這傳統節日文化的強大感染下,情不由己地生髮出“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的思鄉思親心境。#中秋晒團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