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1

小時候,月餅是用來走親戚的

小時候過中秋,最惦記的就是能夠吃上一塊月餅,土黃色的紙包的方方正正,輕輕解開紙繩,拿掉上面放著的紅色紙片,打開包裝,兩塊油晃晃的月餅映現其中。

"

原創: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1

小時候,月餅是用來走親戚的

小時候過中秋,最惦記的就是能夠吃上一塊月餅,土黃色的紙包的方方正正,輕輕解開紙繩,拿掉上面放著的紅色紙片,打開包裝,兩塊油晃晃的月餅映現其中。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那時候,最常見的要數五仁月餅,輕輕掰下一角,冰糖、五仁與紅綠青絲摻雜其中,啄一小口,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屬於苦日子裡少有的甜蜜的記憶。

過中秋,在農村叫過八月十五,總是在秋收前後,與農忙相連,一家老小齊上陣,掰玉米、落花生、割大豆、殺芝麻,摘綠豆,大車小車往家拉,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忙忙碌碌不停歇。

"

原創: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1

小時候,月餅是用來走親戚的

小時候過中秋,最惦記的就是能夠吃上一塊月餅,土黃色的紙包的方方正正,輕輕解開紙繩,拿掉上面放著的紅色紙片,打開包裝,兩塊油晃晃的月餅映現其中。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那時候,最常見的要數五仁月餅,輕輕掰下一角,冰糖、五仁與紅綠青絲摻雜其中,啄一小口,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屬於苦日子裡少有的甜蜜的記憶。

過中秋,在農村叫過八月十五,總是在秋收前後,與農忙相連,一家老小齊上陣,掰玉米、落花生、割大豆、殺芝麻,摘綠豆,大車小車往家拉,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忙忙碌碌不停歇。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小時候的中秋,因為人大都固定在那一畝三分地上,沒有離別,與其說是全家團圓,不如說是對一季秋收的慶祝,一家人忙碌完畢,拉起一張方桌,擺上幾塊月餅,放上幾個蘋果梨子,坐在自家小院,一起享受豐收帶來的喜悅。

小時候,家家戶戶都過得並不富裕,白麵不夠雜糧來湊,總有個肚飽。但平時很少能吃到甜食水果,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父母才會擠出來一些錢來,按照節日俗規,總要買些來走親戚或給老人孩子過個節日。

"

原創: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1

小時候,月餅是用來走親戚的

小時候過中秋,最惦記的就是能夠吃上一塊月餅,土黃色的紙包的方方正正,輕輕解開紙繩,拿掉上面放著的紅色紙片,打開包裝,兩塊油晃晃的月餅映現其中。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那時候,最常見的要數五仁月餅,輕輕掰下一角,冰糖、五仁與紅綠青絲摻雜其中,啄一小口,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屬於苦日子裡少有的甜蜜的記憶。

過中秋,在農村叫過八月十五,總是在秋收前後,與農忙相連,一家老小齊上陣,掰玉米、落花生、割大豆、殺芝麻,摘綠豆,大車小車往家拉,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忙忙碌碌不停歇。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小時候的中秋,因為人大都固定在那一畝三分地上,沒有離別,與其說是全家團圓,不如說是對一季秋收的慶祝,一家人忙碌完畢,拉起一張方桌,擺上幾塊月餅,放上幾個蘋果梨子,坐在自家小院,一起享受豐收帶來的喜悅。

小時候,家家戶戶都過得並不富裕,白麵不夠雜糧來湊,總有個肚飽。但平時很少能吃到甜食水果,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父母才會擠出來一些錢來,按照節日俗規,總要買些來走親戚或給老人孩子過個節日。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每當中秋前後,農村都有走孃家的風俗。

父親會按照母親計算的要走親戚的數目,早早趕到三裡以外的集市上多買上幾包。

按照走親戚禮尚往來的風俗,帶過去的禮物會各留一半,但孃家不僅不會留還會額外添加,女兒想多拿,孃家想多給,少不得臨走時母女推讓一番。一圈親戚走下來,到最後總會剩下幾包。多出的一些月餅,母親用於孝敬老人和燒香拜月。

中秋當天,母親總會在院裡擺上一個方桌,放上蘋果、香蕉、梨子和月餅,擺上香爐燒上一炷香,兩手作揖,磕頭跪拜,同時嘴裡念念叨叨一陣,兒時不知母親唸叨的什麼,也不敢去問,到現在也不曾問過,但一定是母親在為一家人祈求平安,因為這是母親最大的心願。

"

原創: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1

小時候,月餅是用來走親戚的

小時候過中秋,最惦記的就是能夠吃上一塊月餅,土黃色的紙包的方方正正,輕輕解開紙繩,拿掉上面放著的紅色紙片,打開包裝,兩塊油晃晃的月餅映現其中。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那時候,最常見的要數五仁月餅,輕輕掰下一角,冰糖、五仁與紅綠青絲摻雜其中,啄一小口,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屬於苦日子裡少有的甜蜜的記憶。

過中秋,在農村叫過八月十五,總是在秋收前後,與農忙相連,一家老小齊上陣,掰玉米、落花生、割大豆、殺芝麻,摘綠豆,大車小車往家拉,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忙忙碌碌不停歇。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小時候的中秋,因為人大都固定在那一畝三分地上,沒有離別,與其說是全家團圓,不如說是對一季秋收的慶祝,一家人忙碌完畢,拉起一張方桌,擺上幾塊月餅,放上幾個蘋果梨子,坐在自家小院,一起享受豐收帶來的喜悅。

小時候,家家戶戶都過得並不富裕,白麵不夠雜糧來湊,總有個肚飽。但平時很少能吃到甜食水果,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父母才會擠出來一些錢來,按照節日俗規,總要買些來走親戚或給老人孩子過個節日。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每當中秋前後,農村都有走孃家的風俗。

父親會按照母親計算的要走親戚的數目,早早趕到三裡以外的集市上多買上幾包。

按照走親戚禮尚往來的風俗,帶過去的禮物會各留一半,但孃家不僅不會留還會額外添加,女兒想多拿,孃家想多給,少不得臨走時母女推讓一番。一圈親戚走下來,到最後總會剩下幾包。多出的一些月餅,母親用於孝敬老人和燒香拜月。

中秋當天,母親總會在院裡擺上一個方桌,放上蘋果、香蕉、梨子和月餅,擺上香爐燒上一炷香,兩手作揖,磕頭跪拜,同時嘴裡念念叨叨一陣,兒時不知母親唸叨的什麼,也不敢去問,到現在也不曾問過,但一定是母親在為一家人祈求平安,因為這是母親最大的心願。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拜完月,月姥姥吃完,母親把月餅沿十字,兩刀切成4塊,四口人一人一塊。我比較貪吃,總是一手拿著月餅,一手抱著一個自己喜歡吃的大蘋果,邊咬月餅邊啃蘋果,屬於小孩子吃的時刻終於到來。

那時候,月餅是不能大口吃的,一人一小塊,一點一點的慢啃細嚼,一定要咂摸的沒有味道了,再接著吃下一口。

現在的月餅,式樣繁多,隨時可以吃,不知是歲月忘記了曾經的味道,還是物質豐富沖淡了我們的味蕾,卻再也吃不出兒時的味道,留在記憶中的或許才是最美的,也包括童年。

2

小時候,蘋果是捂在麥缸裡的

爺爺奶奶辛勞一生養育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每當中秋節前,兩個姑姑都會不約而同的回孃家看望爺爺奶奶,父親和他的兩個兄弟也會到爺爺奶奶家與兩位姐姐聊聊家常,堂兄弟,表兄弟也匯聚到一起玩耍打鬧,這天也是我們家族最熱鬧的日子。

那時候,兩個姑姑有福氣都嫁到了城裡,當了城裡人,經濟條件自然比村裡好。

中秋前的幾天,姑姑一定會擓上一大籃子月餅、蘋果、水果罐頭、麥乳精等食品,自行車前把上也會掛上一兩隻老母雞,回村看爺爺奶奶。

"

原創: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1

小時候,月餅是用來走親戚的

小時候過中秋,最惦記的就是能夠吃上一塊月餅,土黃色的紙包的方方正正,輕輕解開紙繩,拿掉上面放著的紅色紙片,打開包裝,兩塊油晃晃的月餅映現其中。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那時候,最常見的要數五仁月餅,輕輕掰下一角,冰糖、五仁與紅綠青絲摻雜其中,啄一小口,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屬於苦日子裡少有的甜蜜的記憶。

過中秋,在農村叫過八月十五,總是在秋收前後,與農忙相連,一家老小齊上陣,掰玉米、落花生、割大豆、殺芝麻,摘綠豆,大車小車往家拉,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忙忙碌碌不停歇。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小時候的中秋,因為人大都固定在那一畝三分地上,沒有離別,與其說是全家團圓,不如說是對一季秋收的慶祝,一家人忙碌完畢,拉起一張方桌,擺上幾塊月餅,放上幾個蘋果梨子,坐在自家小院,一起享受豐收帶來的喜悅。

小時候,家家戶戶都過得並不富裕,白麵不夠雜糧來湊,總有個肚飽。但平時很少能吃到甜食水果,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父母才會擠出來一些錢來,按照節日俗規,總要買些來走親戚或給老人孩子過個節日。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每當中秋前後,農村都有走孃家的風俗。

父親會按照母親計算的要走親戚的數目,早早趕到三裡以外的集市上多買上幾包。

按照走親戚禮尚往來的風俗,帶過去的禮物會各留一半,但孃家不僅不會留還會額外添加,女兒想多拿,孃家想多給,少不得臨走時母女推讓一番。一圈親戚走下來,到最後總會剩下幾包。多出的一些月餅,母親用於孝敬老人和燒香拜月。

中秋當天,母親總會在院裡擺上一個方桌,放上蘋果、香蕉、梨子和月餅,擺上香爐燒上一炷香,兩手作揖,磕頭跪拜,同時嘴裡念念叨叨一陣,兒時不知母親唸叨的什麼,也不敢去問,到現在也不曾問過,但一定是母親在為一家人祈求平安,因為這是母親最大的心願。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拜完月,月姥姥吃完,母親把月餅沿十字,兩刀切成4塊,四口人一人一塊。我比較貪吃,總是一手拿著月餅,一手抱著一個自己喜歡吃的大蘋果,邊咬月餅邊啃蘋果,屬於小孩子吃的時刻終於到來。

那時候,月餅是不能大口吃的,一人一小塊,一點一點的慢啃細嚼,一定要咂摸的沒有味道了,再接著吃下一口。

現在的月餅,式樣繁多,隨時可以吃,不知是歲月忘記了曾經的味道,還是物質豐富沖淡了我們的味蕾,卻再也吃不出兒時的味道,留在記憶中的或許才是最美的,也包括童年。

2

小時候,蘋果是捂在麥缸裡的

爺爺奶奶辛勞一生養育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每當中秋節前,兩個姑姑都會不約而同的回孃家看望爺爺奶奶,父親和他的兩個兄弟也會到爺爺奶奶家與兩位姐姐聊聊家常,堂兄弟,表兄弟也匯聚到一起玩耍打鬧,這天也是我們家族最熱鬧的日子。

那時候,兩個姑姑有福氣都嫁到了城裡,當了城裡人,經濟條件自然比村裡好。

中秋前的幾天,姑姑一定會擓上一大籃子月餅、蘋果、水果罐頭、麥乳精等食品,自行車前把上也會掛上一兩隻老母雞,回村看爺爺奶奶。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從苦難走過來的爺爺奶奶收到這些好東西,自是不捨得吃,總是把月餅偷偷藏起來,把不熟的蘋果深深埋到麥茓子裡慢慢催熟,等到中秋孫輩們來送孝敬食品的時候,愛忘事的奶奶總是翻箱倒櫃找出月餅一人發一塊,再到麥茓子裡扒出埋在麥子裡的已被催熟的大蘋果,一人一個。

"

原創: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1

小時候,月餅是用來走親戚的

小時候過中秋,最惦記的就是能夠吃上一塊月餅,土黃色的紙包的方方正正,輕輕解開紙繩,拿掉上面放著的紅色紙片,打開包裝,兩塊油晃晃的月餅映現其中。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那時候,最常見的要數五仁月餅,輕輕掰下一角,冰糖、五仁與紅綠青絲摻雜其中,啄一小口,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屬於苦日子裡少有的甜蜜的記憶。

過中秋,在農村叫過八月十五,總是在秋收前後,與農忙相連,一家老小齊上陣,掰玉米、落花生、割大豆、殺芝麻,摘綠豆,大車小車往家拉,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忙忙碌碌不停歇。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小時候的中秋,因為人大都固定在那一畝三分地上,沒有離別,與其說是全家團圓,不如說是對一季秋收的慶祝,一家人忙碌完畢,拉起一張方桌,擺上幾塊月餅,放上幾個蘋果梨子,坐在自家小院,一起享受豐收帶來的喜悅。

小時候,家家戶戶都過得並不富裕,白麵不夠雜糧來湊,總有個肚飽。但平時很少能吃到甜食水果,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父母才會擠出來一些錢來,按照節日俗規,總要買些來走親戚或給老人孩子過個節日。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每當中秋前後,農村都有走孃家的風俗。

父親會按照母親計算的要走親戚的數目,早早趕到三裡以外的集市上多買上幾包。

按照走親戚禮尚往來的風俗,帶過去的禮物會各留一半,但孃家不僅不會留還會額外添加,女兒想多拿,孃家想多給,少不得臨走時母女推讓一番。一圈親戚走下來,到最後總會剩下幾包。多出的一些月餅,母親用於孝敬老人和燒香拜月。

中秋當天,母親總會在院裡擺上一個方桌,放上蘋果、香蕉、梨子和月餅,擺上香爐燒上一炷香,兩手作揖,磕頭跪拜,同時嘴裡念念叨叨一陣,兒時不知母親唸叨的什麼,也不敢去問,到現在也不曾問過,但一定是母親在為一家人祈求平安,因為這是母親最大的心願。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拜完月,月姥姥吃完,母親把月餅沿十字,兩刀切成4塊,四口人一人一塊。我比較貪吃,總是一手拿著月餅,一手抱著一個自己喜歡吃的大蘋果,邊咬月餅邊啃蘋果,屬於小孩子吃的時刻終於到來。

那時候,月餅是不能大口吃的,一人一小塊,一點一點的慢啃細嚼,一定要咂摸的沒有味道了,再接著吃下一口。

現在的月餅,式樣繁多,隨時可以吃,不知是歲月忘記了曾經的味道,還是物質豐富沖淡了我們的味蕾,卻再也吃不出兒時的味道,留在記憶中的或許才是最美的,也包括童年。

2

小時候,蘋果是捂在麥缸裡的

爺爺奶奶辛勞一生養育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每當中秋節前,兩個姑姑都會不約而同的回孃家看望爺爺奶奶,父親和他的兩個兄弟也會到爺爺奶奶家與兩位姐姐聊聊家常,堂兄弟,表兄弟也匯聚到一起玩耍打鬧,這天也是我們家族最熱鬧的日子。

那時候,兩個姑姑有福氣都嫁到了城裡,當了城裡人,經濟條件自然比村裡好。

中秋前的幾天,姑姑一定會擓上一大籃子月餅、蘋果、水果罐頭、麥乳精等食品,自行車前把上也會掛上一兩隻老母雞,回村看爺爺奶奶。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從苦難走過來的爺爺奶奶收到這些好東西,自是不捨得吃,總是把月餅偷偷藏起來,把不熟的蘋果深深埋到麥茓子裡慢慢催熟,等到中秋孫輩們來送孝敬食品的時候,愛忘事的奶奶總是翻箱倒櫃找出月餅一人發一塊,再到麥茓子裡扒出埋在麥子裡的已被催熟的大蘋果,一人一個。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有時候,中秋過後好一段時間,到爺爺奶奶家翻騰東西,也總能翻出奶奶遺忘的已經發黴的月餅,乾的就剩兩張皮的蘋果。老一代人經歷過貧窮,愛儲東西已經形成了習慣,即使條件好轉了依然如此。

月餅很圓,小口咀嚼,齒脣留甜,蘋果很大,一口咬下,滿口生沙,這便是小時候對中秋最深的記憶了吧。

如今,爺爺奶奶早已離世,再也吃不到奶奶藏的月餅,捂的大蘋果了,也再也見不到了她曾經翻箱倒櫃為孫輩們找吃的身影,但對孫輩的愛,卻永遠埋在了心裡,藏在記憶的深處裡。

3

小時候,過中秋是要吃焦饃的

每到中秋,家家戶戶都會做一種美食,焦饃。圓圓的,薄薄的,沾滿芝麻,一口咬下去咔吧脆,滿嘴掉渣,焦香焦香的。

有的人家中秋前好幾天,已經開始炕焦饃,四鄰八舍都能聞見香味,搞的正在掰棒子,落花生的人家給孩子說,“趕緊幹,幹完咱也炕焦饃吃去”。

"

原創: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1

小時候,月餅是用來走親戚的

小時候過中秋,最惦記的就是能夠吃上一塊月餅,土黃色的紙包的方方正正,輕輕解開紙繩,拿掉上面放著的紅色紙片,打開包裝,兩塊油晃晃的月餅映現其中。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那時候,最常見的要數五仁月餅,輕輕掰下一角,冰糖、五仁與紅綠青絲摻雜其中,啄一小口,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屬於苦日子裡少有的甜蜜的記憶。

過中秋,在農村叫過八月十五,總是在秋收前後,與農忙相連,一家老小齊上陣,掰玉米、落花生、割大豆、殺芝麻,摘綠豆,大車小車往家拉,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忙忙碌碌不停歇。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小時候的中秋,因為人大都固定在那一畝三分地上,沒有離別,與其說是全家團圓,不如說是對一季秋收的慶祝,一家人忙碌完畢,拉起一張方桌,擺上幾塊月餅,放上幾個蘋果梨子,坐在自家小院,一起享受豐收帶來的喜悅。

小時候,家家戶戶都過得並不富裕,白麵不夠雜糧來湊,總有個肚飽。但平時很少能吃到甜食水果,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父母才會擠出來一些錢來,按照節日俗規,總要買些來走親戚或給老人孩子過個節日。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每當中秋前後,農村都有走孃家的風俗。

父親會按照母親計算的要走親戚的數目,早早趕到三裡以外的集市上多買上幾包。

按照走親戚禮尚往來的風俗,帶過去的禮物會各留一半,但孃家不僅不會留還會額外添加,女兒想多拿,孃家想多給,少不得臨走時母女推讓一番。一圈親戚走下來,到最後總會剩下幾包。多出的一些月餅,母親用於孝敬老人和燒香拜月。

中秋當天,母親總會在院裡擺上一個方桌,放上蘋果、香蕉、梨子和月餅,擺上香爐燒上一炷香,兩手作揖,磕頭跪拜,同時嘴裡念念叨叨一陣,兒時不知母親唸叨的什麼,也不敢去問,到現在也不曾問過,但一定是母親在為一家人祈求平安,因為這是母親最大的心願。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拜完月,月姥姥吃完,母親把月餅沿十字,兩刀切成4塊,四口人一人一塊。我比較貪吃,總是一手拿著月餅,一手抱著一個自己喜歡吃的大蘋果,邊咬月餅邊啃蘋果,屬於小孩子吃的時刻終於到來。

那時候,月餅是不能大口吃的,一人一小塊,一點一點的慢啃細嚼,一定要咂摸的沒有味道了,再接著吃下一口。

現在的月餅,式樣繁多,隨時可以吃,不知是歲月忘記了曾經的味道,還是物質豐富沖淡了我們的味蕾,卻再也吃不出兒時的味道,留在記憶中的或許才是最美的,也包括童年。

2

小時候,蘋果是捂在麥缸裡的

爺爺奶奶辛勞一生養育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每當中秋節前,兩個姑姑都會不約而同的回孃家看望爺爺奶奶,父親和他的兩個兄弟也會到爺爺奶奶家與兩位姐姐聊聊家常,堂兄弟,表兄弟也匯聚到一起玩耍打鬧,這天也是我們家族最熱鬧的日子。

那時候,兩個姑姑有福氣都嫁到了城裡,當了城裡人,經濟條件自然比村裡好。

中秋前的幾天,姑姑一定會擓上一大籃子月餅、蘋果、水果罐頭、麥乳精等食品,自行車前把上也會掛上一兩隻老母雞,回村看爺爺奶奶。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從苦難走過來的爺爺奶奶收到這些好東西,自是不捨得吃,總是把月餅偷偷藏起來,把不熟的蘋果深深埋到麥茓子裡慢慢催熟,等到中秋孫輩們來送孝敬食品的時候,愛忘事的奶奶總是翻箱倒櫃找出月餅一人發一塊,再到麥茓子裡扒出埋在麥子裡的已被催熟的大蘋果,一人一個。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有時候,中秋過後好一段時間,到爺爺奶奶家翻騰東西,也總能翻出奶奶遺忘的已經發黴的月餅,乾的就剩兩張皮的蘋果。老一代人經歷過貧窮,愛儲東西已經形成了習慣,即使條件好轉了依然如此。

月餅很圓,小口咀嚼,齒脣留甜,蘋果很大,一口咬下,滿口生沙,這便是小時候對中秋最深的記憶了吧。

如今,爺爺奶奶早已離世,再也吃不到奶奶藏的月餅,捂的大蘋果了,也再也見不到了她曾經翻箱倒櫃為孫輩們找吃的身影,但對孫輩的愛,卻永遠埋在了心裡,藏在記憶的深處裡。

3

小時候,過中秋是要吃焦饃的

每到中秋,家家戶戶都會做一種美食,焦饃。圓圓的,薄薄的,沾滿芝麻,一口咬下去咔吧脆,滿嘴掉渣,焦香焦香的。

有的人家中秋前好幾天,已經開始炕焦饃,四鄰八舍都能聞見香味,搞的正在掰棒子,落花生的人家給孩子說,“趕緊幹,幹完咱也炕焦饃吃去”。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炕焦饃,有的人家支起鏊子單獨炕,關係好的幾家一起炕,這家炕完那家炕,互相幫忙,熱熱鬧鬧,節日氣氛也逐漸被烘托起來。

在院中的角落裡,或隨便哪家矮牆上,拿上三塊青磚,找上一片空地,把青磚呈120°角側躺一擺,把一種叫“鏊子”的炊具,三腳對應三塊磚一放,炕焦饃的灶就算搭好了,三面透空,便於上面炕,邊上烤,充分利用了火的熱量。

炕焦饃,柴火選擇很重要,農村常用芝麻桿或玉米棒子芯,中空火旺,不易熄滅,火勢穩定,不會忽大忽小,避免把焦饃炕糊,這是人們長期摸索出來的關於吃的智慧。

拎盆倒入麵粉、芝麻和少許鹽,攪拌均勻,加水和麵,盤面至表面光滑,醒面幾分鐘,用手揪成一個個雞蛋大小的面劑子,用兩頭尖中間粗的小擀麵杖,擀成薄薄圓圓,約2毫米厚的麵皮。

"

原創: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1

小時候,月餅是用來走親戚的

小時候過中秋,最惦記的就是能夠吃上一塊月餅,土黃色的紙包的方方正正,輕輕解開紙繩,拿掉上面放著的紅色紙片,打開包裝,兩塊油晃晃的月餅映現其中。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那時候,最常見的要數五仁月餅,輕輕掰下一角,冰糖、五仁與紅綠青絲摻雜其中,啄一小口,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屬於苦日子裡少有的甜蜜的記憶。

過中秋,在農村叫過八月十五,總是在秋收前後,與農忙相連,一家老小齊上陣,掰玉米、落花生、割大豆、殺芝麻,摘綠豆,大車小車往家拉,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忙忙碌碌不停歇。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小時候的中秋,因為人大都固定在那一畝三分地上,沒有離別,與其說是全家團圓,不如說是對一季秋收的慶祝,一家人忙碌完畢,拉起一張方桌,擺上幾塊月餅,放上幾個蘋果梨子,坐在自家小院,一起享受豐收帶來的喜悅。

小時候,家家戶戶都過得並不富裕,白麵不夠雜糧來湊,總有個肚飽。但平時很少能吃到甜食水果,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父母才會擠出來一些錢來,按照節日俗規,總要買些來走親戚或給老人孩子過個節日。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每當中秋前後,農村都有走孃家的風俗。

父親會按照母親計算的要走親戚的數目,早早趕到三裡以外的集市上多買上幾包。

按照走親戚禮尚往來的風俗,帶過去的禮物會各留一半,但孃家不僅不會留還會額外添加,女兒想多拿,孃家想多給,少不得臨走時母女推讓一番。一圈親戚走下來,到最後總會剩下幾包。多出的一些月餅,母親用於孝敬老人和燒香拜月。

中秋當天,母親總會在院裡擺上一個方桌,放上蘋果、香蕉、梨子和月餅,擺上香爐燒上一炷香,兩手作揖,磕頭跪拜,同時嘴裡念念叨叨一陣,兒時不知母親唸叨的什麼,也不敢去問,到現在也不曾問過,但一定是母親在為一家人祈求平安,因為這是母親最大的心願。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拜完月,月姥姥吃完,母親把月餅沿十字,兩刀切成4塊,四口人一人一塊。我比較貪吃,總是一手拿著月餅,一手抱著一個自己喜歡吃的大蘋果,邊咬月餅邊啃蘋果,屬於小孩子吃的時刻終於到來。

那時候,月餅是不能大口吃的,一人一小塊,一點一點的慢啃細嚼,一定要咂摸的沒有味道了,再接著吃下一口。

現在的月餅,式樣繁多,隨時可以吃,不知是歲月忘記了曾經的味道,還是物質豐富沖淡了我們的味蕾,卻再也吃不出兒時的味道,留在記憶中的或許才是最美的,也包括童年。

2

小時候,蘋果是捂在麥缸裡的

爺爺奶奶辛勞一生養育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每當中秋節前,兩個姑姑都會不約而同的回孃家看望爺爺奶奶,父親和他的兩個兄弟也會到爺爺奶奶家與兩位姐姐聊聊家常,堂兄弟,表兄弟也匯聚到一起玩耍打鬧,這天也是我們家族最熱鬧的日子。

那時候,兩個姑姑有福氣都嫁到了城裡,當了城裡人,經濟條件自然比村裡好。

中秋前的幾天,姑姑一定會擓上一大籃子月餅、蘋果、水果罐頭、麥乳精等食品,自行車前把上也會掛上一兩隻老母雞,回村看爺爺奶奶。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從苦難走過來的爺爺奶奶收到這些好東西,自是不捨得吃,總是把月餅偷偷藏起來,把不熟的蘋果深深埋到麥茓子裡慢慢催熟,等到中秋孫輩們來送孝敬食品的時候,愛忘事的奶奶總是翻箱倒櫃找出月餅一人發一塊,再到麥茓子裡扒出埋在麥子裡的已被催熟的大蘋果,一人一個。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有時候,中秋過後好一段時間,到爺爺奶奶家翻騰東西,也總能翻出奶奶遺忘的已經發黴的月餅,乾的就剩兩張皮的蘋果。老一代人經歷過貧窮,愛儲東西已經形成了習慣,即使條件好轉了依然如此。

月餅很圓,小口咀嚼,齒脣留甜,蘋果很大,一口咬下,滿口生沙,這便是小時候對中秋最深的記憶了吧。

如今,爺爺奶奶早已離世,再也吃不到奶奶藏的月餅,捂的大蘋果了,也再也見不到了她曾經翻箱倒櫃為孫輩們找吃的身影,但對孫輩的愛,卻永遠埋在了心裡,藏在記憶的深處裡。

3

小時候,過中秋是要吃焦饃的

每到中秋,家家戶戶都會做一種美食,焦饃。圓圓的,薄薄的,沾滿芝麻,一口咬下去咔吧脆,滿嘴掉渣,焦香焦香的。

有的人家中秋前好幾天,已經開始炕焦饃,四鄰八舍都能聞見香味,搞的正在掰棒子,落花生的人家給孩子說,“趕緊幹,幹完咱也炕焦饃吃去”。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炕焦饃,有的人家支起鏊子單獨炕,關係好的幾家一起炕,這家炕完那家炕,互相幫忙,熱熱鬧鬧,節日氣氛也逐漸被烘托起來。

在院中的角落裡,或隨便哪家矮牆上,拿上三塊青磚,找上一片空地,把青磚呈120°角側躺一擺,把一種叫“鏊子”的炊具,三腳對應三塊磚一放,炕焦饃的灶就算搭好了,三面透空,便於上面炕,邊上烤,充分利用了火的熱量。

炕焦饃,柴火選擇很重要,農村常用芝麻桿或玉米棒子芯,中空火旺,不易熄滅,火勢穩定,不會忽大忽小,避免把焦饃炕糊,這是人們長期摸索出來的關於吃的智慧。

拎盆倒入麵粉、芝麻和少許鹽,攪拌均勻,加水和麵,盤面至表面光滑,醒面幾分鐘,用手揪成一個個雞蛋大小的面劑子,用兩頭尖中間粗的小擀麵杖,擀成薄薄圓圓,約2毫米厚的麵皮。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一人不緊不慢的燒著鏊子,一人有節奏的在案板上擀著焦饃麵皮,小孩子滿院子追逐瘋跑,合用一個鏊子的鄰居或依樹而立,或幫忙揉麵劑子,或直接就近坐在剛收掰的玉米棒子堆上,家長裡短的閒聊著。

鏊子燒熱,用小擀麵杖從一側插入麵皮,輕輕挑起,從鏊子一側緩緩落下,大小剛好覆蓋鏊子,熱氣蒸騰,麵皮見熱,硬度增加,逐漸變為焦黃色。

燒火的人,還要兼顧焦饃旋轉和翻個的任務,使其受熱均勻,焦饃炕熟,但硬度和脆度依然不夠,需要繼續放在火邊小烤,直至水分漸幹,做好的焦饃不能摺疊擠壓,需要平放到高粱杆納成的鍋拍晾一會兒。

拿起一張,一掰能聽見“咔擦”一聲,一咬滿口碎末,嚼起來滿口生香,這才是炕焦饃的最高水平。

"

原創: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1

小時候,月餅是用來走親戚的

小時候過中秋,最惦記的就是能夠吃上一塊月餅,土黃色的紙包的方方正正,輕輕解開紙繩,拿掉上面放著的紅色紙片,打開包裝,兩塊油晃晃的月餅映現其中。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那時候,最常見的要數五仁月餅,輕輕掰下一角,冰糖、五仁與紅綠青絲摻雜其中,啄一小口,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屬於苦日子裡少有的甜蜜的記憶。

過中秋,在農村叫過八月十五,總是在秋收前後,與農忙相連,一家老小齊上陣,掰玉米、落花生、割大豆、殺芝麻,摘綠豆,大車小車往家拉,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忙忙碌碌不停歇。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小時候的中秋,因為人大都固定在那一畝三分地上,沒有離別,與其說是全家團圓,不如說是對一季秋收的慶祝,一家人忙碌完畢,拉起一張方桌,擺上幾塊月餅,放上幾個蘋果梨子,坐在自家小院,一起享受豐收帶來的喜悅。

小時候,家家戶戶都過得並不富裕,白麵不夠雜糧來湊,總有個肚飽。但平時很少能吃到甜食水果,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父母才會擠出來一些錢來,按照節日俗規,總要買些來走親戚或給老人孩子過個節日。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每當中秋前後,農村都有走孃家的風俗。

父親會按照母親計算的要走親戚的數目,早早趕到三裡以外的集市上多買上幾包。

按照走親戚禮尚往來的風俗,帶過去的禮物會各留一半,但孃家不僅不會留還會額外添加,女兒想多拿,孃家想多給,少不得臨走時母女推讓一番。一圈親戚走下來,到最後總會剩下幾包。多出的一些月餅,母親用於孝敬老人和燒香拜月。

中秋當天,母親總會在院裡擺上一個方桌,放上蘋果、香蕉、梨子和月餅,擺上香爐燒上一炷香,兩手作揖,磕頭跪拜,同時嘴裡念念叨叨一陣,兒時不知母親唸叨的什麼,也不敢去問,到現在也不曾問過,但一定是母親在為一家人祈求平安,因為這是母親最大的心願。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拜完月,月姥姥吃完,母親把月餅沿十字,兩刀切成4塊,四口人一人一塊。我比較貪吃,總是一手拿著月餅,一手抱著一個自己喜歡吃的大蘋果,邊咬月餅邊啃蘋果,屬於小孩子吃的時刻終於到來。

那時候,月餅是不能大口吃的,一人一小塊,一點一點的慢啃細嚼,一定要咂摸的沒有味道了,再接著吃下一口。

現在的月餅,式樣繁多,隨時可以吃,不知是歲月忘記了曾經的味道,還是物質豐富沖淡了我們的味蕾,卻再也吃不出兒時的味道,留在記憶中的或許才是最美的,也包括童年。

2

小時候,蘋果是捂在麥缸裡的

爺爺奶奶辛勞一生養育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每當中秋節前,兩個姑姑都會不約而同的回孃家看望爺爺奶奶,父親和他的兩個兄弟也會到爺爺奶奶家與兩位姐姐聊聊家常,堂兄弟,表兄弟也匯聚到一起玩耍打鬧,這天也是我們家族最熱鬧的日子。

那時候,兩個姑姑有福氣都嫁到了城裡,當了城裡人,經濟條件自然比村裡好。

中秋前的幾天,姑姑一定會擓上一大籃子月餅、蘋果、水果罐頭、麥乳精等食品,自行車前把上也會掛上一兩隻老母雞,回村看爺爺奶奶。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從苦難走過來的爺爺奶奶收到這些好東西,自是不捨得吃,總是把月餅偷偷藏起來,把不熟的蘋果深深埋到麥茓子裡慢慢催熟,等到中秋孫輩們來送孝敬食品的時候,愛忘事的奶奶總是翻箱倒櫃找出月餅一人發一塊,再到麥茓子裡扒出埋在麥子裡的已被催熟的大蘋果,一人一個。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有時候,中秋過後好一段時間,到爺爺奶奶家翻騰東西,也總能翻出奶奶遺忘的已經發黴的月餅,乾的就剩兩張皮的蘋果。老一代人經歷過貧窮,愛儲東西已經形成了習慣,即使條件好轉了依然如此。

月餅很圓,小口咀嚼,齒脣留甜,蘋果很大,一口咬下,滿口生沙,這便是小時候對中秋最深的記憶了吧。

如今,爺爺奶奶早已離世,再也吃不到奶奶藏的月餅,捂的大蘋果了,也再也見不到了她曾經翻箱倒櫃為孫輩們找吃的身影,但對孫輩的愛,卻永遠埋在了心裡,藏在記憶的深處裡。

3

小時候,過中秋是要吃焦饃的

每到中秋,家家戶戶都會做一種美食,焦饃。圓圓的,薄薄的,沾滿芝麻,一口咬下去咔吧脆,滿嘴掉渣,焦香焦香的。

有的人家中秋前好幾天,已經開始炕焦饃,四鄰八舍都能聞見香味,搞的正在掰棒子,落花生的人家給孩子說,“趕緊幹,幹完咱也炕焦饃吃去”。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炕焦饃,有的人家支起鏊子單獨炕,關係好的幾家一起炕,這家炕完那家炕,互相幫忙,熱熱鬧鬧,節日氣氛也逐漸被烘托起來。

在院中的角落裡,或隨便哪家矮牆上,拿上三塊青磚,找上一片空地,把青磚呈120°角側躺一擺,把一種叫“鏊子”的炊具,三腳對應三塊磚一放,炕焦饃的灶就算搭好了,三面透空,便於上面炕,邊上烤,充分利用了火的熱量。

炕焦饃,柴火選擇很重要,農村常用芝麻桿或玉米棒子芯,中空火旺,不易熄滅,火勢穩定,不會忽大忽小,避免把焦饃炕糊,這是人們長期摸索出來的關於吃的智慧。

拎盆倒入麵粉、芝麻和少許鹽,攪拌均勻,加水和麵,盤面至表面光滑,醒面幾分鐘,用手揪成一個個雞蛋大小的面劑子,用兩頭尖中間粗的小擀麵杖,擀成薄薄圓圓,約2毫米厚的麵皮。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一人不緊不慢的燒著鏊子,一人有節奏的在案板上擀著焦饃麵皮,小孩子滿院子追逐瘋跑,合用一個鏊子的鄰居或依樹而立,或幫忙揉麵劑子,或直接就近坐在剛收掰的玉米棒子堆上,家長裡短的閒聊著。

鏊子燒熱,用小擀麵杖從一側插入麵皮,輕輕挑起,從鏊子一側緩緩落下,大小剛好覆蓋鏊子,熱氣蒸騰,麵皮見熱,硬度增加,逐漸變為焦黃色。

燒火的人,還要兼顧焦饃旋轉和翻個的任務,使其受熱均勻,焦饃炕熟,但硬度和脆度依然不夠,需要繼續放在火邊小烤,直至水分漸幹,做好的焦饃不能摺疊擠壓,需要平放到高粱杆納成的鍋拍晾一會兒。

拿起一張,一掰能聽見“咔擦”一聲,一咬滿口碎末,嚼起來滿口生香,這才是炕焦饃的最高水平。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焦饃炕好,小孩子迫不及待的拿起來,嘎嘣嘎嘣的咬起來,香、脆、酥、焦、鮮、甜,對於普通的農家孩子來說,焦饃算得上是無上的美味。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快要到了,家鄉的芝麻熟了嗎?還有人殺芝麻給你炕焦饃吃嗎?

4

小時候,過中秋是殺雞燉肉的

小時候,月餅、水果是慶祝節日的點綴食品。莊戶人,一年到頭,風吹日晒,撅著屁股在那一畝三分地上刨食,到中秋這一天中午,人們都會割上一斤肉或殺上一隻雞來犒勞一下自己的。

每年中秋,學校都會放假,小孩子回家,除了幫家裡收秋之外,最適合乾的活,就是幫助母親逮雞。

小時候,家家戶戶大都會散養上幾隻雞,渴了喝點井水或露水,餓了就到樹林裡、草叢裡刨食,雖然是家養的雞,性子野的很,飛得遠,能上樹,跑的快,不好逮,需要幾個人圍追堵截才能逮住。有的人家在前一天晚上雞回窩睡覺時提前逮好,省了第二天逮雞時鬧的雞飛狗跳。

"

原創: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1

小時候,月餅是用來走親戚的

小時候過中秋,最惦記的就是能夠吃上一塊月餅,土黃色的紙包的方方正正,輕輕解開紙繩,拿掉上面放著的紅色紙片,打開包裝,兩塊油晃晃的月餅映現其中。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那時候,最常見的要數五仁月餅,輕輕掰下一角,冰糖、五仁與紅綠青絲摻雜其中,啄一小口,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屬於苦日子裡少有的甜蜜的記憶。

過中秋,在農村叫過八月十五,總是在秋收前後,與農忙相連,一家老小齊上陣,掰玉米、落花生、割大豆、殺芝麻,摘綠豆,大車小車往家拉,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忙忙碌碌不停歇。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小時候的中秋,因為人大都固定在那一畝三分地上,沒有離別,與其說是全家團圓,不如說是對一季秋收的慶祝,一家人忙碌完畢,拉起一張方桌,擺上幾塊月餅,放上幾個蘋果梨子,坐在自家小院,一起享受豐收帶來的喜悅。

小時候,家家戶戶都過得並不富裕,白麵不夠雜糧來湊,總有個肚飽。但平時很少能吃到甜食水果,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父母才會擠出來一些錢來,按照節日俗規,總要買些來走親戚或給老人孩子過個節日。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每當中秋前後,農村都有走孃家的風俗。

父親會按照母親計算的要走親戚的數目,早早趕到三裡以外的集市上多買上幾包。

按照走親戚禮尚往來的風俗,帶過去的禮物會各留一半,但孃家不僅不會留還會額外添加,女兒想多拿,孃家想多給,少不得臨走時母女推讓一番。一圈親戚走下來,到最後總會剩下幾包。多出的一些月餅,母親用於孝敬老人和燒香拜月。

中秋當天,母親總會在院裡擺上一個方桌,放上蘋果、香蕉、梨子和月餅,擺上香爐燒上一炷香,兩手作揖,磕頭跪拜,同時嘴裡念念叨叨一陣,兒時不知母親唸叨的什麼,也不敢去問,到現在也不曾問過,但一定是母親在為一家人祈求平安,因為這是母親最大的心願。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拜完月,月姥姥吃完,母親把月餅沿十字,兩刀切成4塊,四口人一人一塊。我比較貪吃,總是一手拿著月餅,一手抱著一個自己喜歡吃的大蘋果,邊咬月餅邊啃蘋果,屬於小孩子吃的時刻終於到來。

那時候,月餅是不能大口吃的,一人一小塊,一點一點的慢啃細嚼,一定要咂摸的沒有味道了,再接著吃下一口。

現在的月餅,式樣繁多,隨時可以吃,不知是歲月忘記了曾經的味道,還是物質豐富沖淡了我們的味蕾,卻再也吃不出兒時的味道,留在記憶中的或許才是最美的,也包括童年。

2

小時候,蘋果是捂在麥缸裡的

爺爺奶奶辛勞一生養育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每當中秋節前,兩個姑姑都會不約而同的回孃家看望爺爺奶奶,父親和他的兩個兄弟也會到爺爺奶奶家與兩位姐姐聊聊家常,堂兄弟,表兄弟也匯聚到一起玩耍打鬧,這天也是我們家族最熱鬧的日子。

那時候,兩個姑姑有福氣都嫁到了城裡,當了城裡人,經濟條件自然比村裡好。

中秋前的幾天,姑姑一定會擓上一大籃子月餅、蘋果、水果罐頭、麥乳精等食品,自行車前把上也會掛上一兩隻老母雞,回村看爺爺奶奶。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從苦難走過來的爺爺奶奶收到這些好東西,自是不捨得吃,總是把月餅偷偷藏起來,把不熟的蘋果深深埋到麥茓子裡慢慢催熟,等到中秋孫輩們來送孝敬食品的時候,愛忘事的奶奶總是翻箱倒櫃找出月餅一人發一塊,再到麥茓子裡扒出埋在麥子裡的已被催熟的大蘋果,一人一個。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有時候,中秋過後好一段時間,到爺爺奶奶家翻騰東西,也總能翻出奶奶遺忘的已經發黴的月餅,乾的就剩兩張皮的蘋果。老一代人經歷過貧窮,愛儲東西已經形成了習慣,即使條件好轉了依然如此。

月餅很圓,小口咀嚼,齒脣留甜,蘋果很大,一口咬下,滿口生沙,這便是小時候對中秋最深的記憶了吧。

如今,爺爺奶奶早已離世,再也吃不到奶奶藏的月餅,捂的大蘋果了,也再也見不到了她曾經翻箱倒櫃為孫輩們找吃的身影,但對孫輩的愛,卻永遠埋在了心裡,藏在記憶的深處裡。

3

小時候,過中秋是要吃焦饃的

每到中秋,家家戶戶都會做一種美食,焦饃。圓圓的,薄薄的,沾滿芝麻,一口咬下去咔吧脆,滿嘴掉渣,焦香焦香的。

有的人家中秋前好幾天,已經開始炕焦饃,四鄰八舍都能聞見香味,搞的正在掰棒子,落花生的人家給孩子說,“趕緊幹,幹完咱也炕焦饃吃去”。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炕焦饃,有的人家支起鏊子單獨炕,關係好的幾家一起炕,這家炕完那家炕,互相幫忙,熱熱鬧鬧,節日氣氛也逐漸被烘托起來。

在院中的角落裡,或隨便哪家矮牆上,拿上三塊青磚,找上一片空地,把青磚呈120°角側躺一擺,把一種叫“鏊子”的炊具,三腳對應三塊磚一放,炕焦饃的灶就算搭好了,三面透空,便於上面炕,邊上烤,充分利用了火的熱量。

炕焦饃,柴火選擇很重要,農村常用芝麻桿或玉米棒子芯,中空火旺,不易熄滅,火勢穩定,不會忽大忽小,避免把焦饃炕糊,這是人們長期摸索出來的關於吃的智慧。

拎盆倒入麵粉、芝麻和少許鹽,攪拌均勻,加水和麵,盤面至表面光滑,醒面幾分鐘,用手揪成一個個雞蛋大小的面劑子,用兩頭尖中間粗的小擀麵杖,擀成薄薄圓圓,約2毫米厚的麵皮。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一人不緊不慢的燒著鏊子,一人有節奏的在案板上擀著焦饃麵皮,小孩子滿院子追逐瘋跑,合用一個鏊子的鄰居或依樹而立,或幫忙揉麵劑子,或直接就近坐在剛收掰的玉米棒子堆上,家長裡短的閒聊著。

鏊子燒熱,用小擀麵杖從一側插入麵皮,輕輕挑起,從鏊子一側緩緩落下,大小剛好覆蓋鏊子,熱氣蒸騰,麵皮見熱,硬度增加,逐漸變為焦黃色。

燒火的人,還要兼顧焦饃旋轉和翻個的任務,使其受熱均勻,焦饃炕熟,但硬度和脆度依然不夠,需要繼續放在火邊小烤,直至水分漸幹,做好的焦饃不能摺疊擠壓,需要平放到高粱杆納成的鍋拍晾一會兒。

拿起一張,一掰能聽見“咔擦”一聲,一咬滿口碎末,嚼起來滿口生香,這才是炕焦饃的最高水平。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焦饃炕好,小孩子迫不及待的拿起來,嘎嘣嘎嘣的咬起來,香、脆、酥、焦、鮮、甜,對於普通的農家孩子來說,焦饃算得上是無上的美味。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快要到了,家鄉的芝麻熟了嗎?還有人殺芝麻給你炕焦饃吃嗎?

4

小時候,過中秋是殺雞燉肉的

小時候,月餅、水果是慶祝節日的點綴食品。莊戶人,一年到頭,風吹日晒,撅著屁股在那一畝三分地上刨食,到中秋這一天中午,人們都會割上一斤肉或殺上一隻雞來犒勞一下自己的。

每年中秋,學校都會放假,小孩子回家,除了幫家裡收秋之外,最適合乾的活,就是幫助母親逮雞。

小時候,家家戶戶大都會散養上幾隻雞,渴了喝點井水或露水,餓了就到樹林裡、草叢裡刨食,雖然是家養的雞,性子野的很,飛得遠,能上樹,跑的快,不好逮,需要幾個人圍追堵截才能逮住。有的人家在前一天晚上雞回窩睡覺時提前逮好,省了第二天逮雞時鬧的雞飛狗跳。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中秋燉雞吃,也不是隨隨便便逮只就能吃,那時候,家裡養的雞都是下蛋賣錢用的,一般都不會輕易吃掉,只有不下蛋的老母雞或公雞才會成為中秋那天犒勞莊戶人的大餐。

逮住雞以後,兩腿用繩子一系,只見母親拿刀在雞脖子裡一“聚力”(使勁),雞血入碗,然後把雞放在地上掙扎一會兒,燒上一鍋熱水,燙雞褪毛,開膛皮肚,收拾乾淨。

剁塊裝盆,裡面放上蔥薑蒜,倒上一些鹽攪拌一醃,等鍋燒熱,加油爆炒入味,加水,再放入土豆、胡蘿蔔塊等材料,蓋上鍋蓋,一起燉上幾十分鐘,打開鍋蓋,肉香四溢,一個人一個大白麵饅頭,一人一大瓷碗雞肉,吃的美美的飽飽的,這才叫一個圓滿。

"

原創: 九渡河 酒桌與茶臺

1

小時候,月餅是用來走親戚的

小時候過中秋,最惦記的就是能夠吃上一塊月餅,土黃色的紙包的方方正正,輕輕解開紙繩,拿掉上面放著的紅色紙片,打開包裝,兩塊油晃晃的月餅映現其中。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那時候,最常見的要數五仁月餅,輕輕掰下一角,冰糖、五仁與紅綠青絲摻雜其中,啄一小口,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屬於苦日子裡少有的甜蜜的記憶。

過中秋,在農村叫過八月十五,總是在秋收前後,與農忙相連,一家老小齊上陣,掰玉米、落花生、割大豆、殺芝麻,摘綠豆,大車小車往家拉,日出而作日落而歸,忙忙碌碌不停歇。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小時候的中秋,因為人大都固定在那一畝三分地上,沒有離別,與其說是全家團圓,不如說是對一季秋收的慶祝,一家人忙碌完畢,拉起一張方桌,擺上幾塊月餅,放上幾個蘋果梨子,坐在自家小院,一起享受豐收帶來的喜悅。

小時候,家家戶戶都過得並不富裕,白麵不夠雜糧來湊,總有個肚飽。但平時很少能吃到甜食水果,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父母才會擠出來一些錢來,按照節日俗規,總要買些來走親戚或給老人孩子過個節日。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每當中秋前後,農村都有走孃家的風俗。

父親會按照母親計算的要走親戚的數目,早早趕到三裡以外的集市上多買上幾包。

按照走親戚禮尚往來的風俗,帶過去的禮物會各留一半,但孃家不僅不會留還會額外添加,女兒想多拿,孃家想多給,少不得臨走時母女推讓一番。一圈親戚走下來,到最後總會剩下幾包。多出的一些月餅,母親用於孝敬老人和燒香拜月。

中秋當天,母親總會在院裡擺上一個方桌,放上蘋果、香蕉、梨子和月餅,擺上香爐燒上一炷香,兩手作揖,磕頭跪拜,同時嘴裡念念叨叨一陣,兒時不知母親唸叨的什麼,也不敢去問,到現在也不曾問過,但一定是母親在為一家人祈求平安,因為這是母親最大的心願。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拜完月,月姥姥吃完,母親把月餅沿十字,兩刀切成4塊,四口人一人一塊。我比較貪吃,總是一手拿著月餅,一手抱著一個自己喜歡吃的大蘋果,邊咬月餅邊啃蘋果,屬於小孩子吃的時刻終於到來。

那時候,月餅是不能大口吃的,一人一小塊,一點一點的慢啃細嚼,一定要咂摸的沒有味道了,再接著吃下一口。

現在的月餅,式樣繁多,隨時可以吃,不知是歲月忘記了曾經的味道,還是物質豐富沖淡了我們的味蕾,卻再也吃不出兒時的味道,留在記憶中的或許才是最美的,也包括童年。

2

小時候,蘋果是捂在麥缸裡的

爺爺奶奶辛勞一生養育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每當中秋節前,兩個姑姑都會不約而同的回孃家看望爺爺奶奶,父親和他的兩個兄弟也會到爺爺奶奶家與兩位姐姐聊聊家常,堂兄弟,表兄弟也匯聚到一起玩耍打鬧,這天也是我們家族最熱鬧的日子。

那時候,兩個姑姑有福氣都嫁到了城裡,當了城裡人,經濟條件自然比村裡好。

中秋前的幾天,姑姑一定會擓上一大籃子月餅、蘋果、水果罐頭、麥乳精等食品,自行車前把上也會掛上一兩隻老母雞,回村看爺爺奶奶。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從苦難走過來的爺爺奶奶收到這些好東西,自是不捨得吃,總是把月餅偷偷藏起來,把不熟的蘋果深深埋到麥茓子裡慢慢催熟,等到中秋孫輩們來送孝敬食品的時候,愛忘事的奶奶總是翻箱倒櫃找出月餅一人發一塊,再到麥茓子裡扒出埋在麥子裡的已被催熟的大蘋果,一人一個。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有時候,中秋過後好一段時間,到爺爺奶奶家翻騰東西,也總能翻出奶奶遺忘的已經發黴的月餅,乾的就剩兩張皮的蘋果。老一代人經歷過貧窮,愛儲東西已經形成了習慣,即使條件好轉了依然如此。

月餅很圓,小口咀嚼,齒脣留甜,蘋果很大,一口咬下,滿口生沙,這便是小時候對中秋最深的記憶了吧。

如今,爺爺奶奶早已離世,再也吃不到奶奶藏的月餅,捂的大蘋果了,也再也見不到了她曾經翻箱倒櫃為孫輩們找吃的身影,但對孫輩的愛,卻永遠埋在了心裡,藏在記憶的深處裡。

3

小時候,過中秋是要吃焦饃的

每到中秋,家家戶戶都會做一種美食,焦饃。圓圓的,薄薄的,沾滿芝麻,一口咬下去咔吧脆,滿嘴掉渣,焦香焦香的。

有的人家中秋前好幾天,已經開始炕焦饃,四鄰八舍都能聞見香味,搞的正在掰棒子,落花生的人家給孩子說,“趕緊幹,幹完咱也炕焦饃吃去”。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炕焦饃,有的人家支起鏊子單獨炕,關係好的幾家一起炕,這家炕完那家炕,互相幫忙,熱熱鬧鬧,節日氣氛也逐漸被烘托起來。

在院中的角落裡,或隨便哪家矮牆上,拿上三塊青磚,找上一片空地,把青磚呈120°角側躺一擺,把一種叫“鏊子”的炊具,三腳對應三塊磚一放,炕焦饃的灶就算搭好了,三面透空,便於上面炕,邊上烤,充分利用了火的熱量。

炕焦饃,柴火選擇很重要,農村常用芝麻桿或玉米棒子芯,中空火旺,不易熄滅,火勢穩定,不會忽大忽小,避免把焦饃炕糊,這是人們長期摸索出來的關於吃的智慧。

拎盆倒入麵粉、芝麻和少許鹽,攪拌均勻,加水和麵,盤面至表面光滑,醒面幾分鐘,用手揪成一個個雞蛋大小的面劑子,用兩頭尖中間粗的小擀麵杖,擀成薄薄圓圓,約2毫米厚的麵皮。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一人不緊不慢的燒著鏊子,一人有節奏的在案板上擀著焦饃麵皮,小孩子滿院子追逐瘋跑,合用一個鏊子的鄰居或依樹而立,或幫忙揉麵劑子,或直接就近坐在剛收掰的玉米棒子堆上,家長裡短的閒聊著。

鏊子燒熱,用小擀麵杖從一側插入麵皮,輕輕挑起,從鏊子一側緩緩落下,大小剛好覆蓋鏊子,熱氣蒸騰,麵皮見熱,硬度增加,逐漸變為焦黃色。

燒火的人,還要兼顧焦饃旋轉和翻個的任務,使其受熱均勻,焦饃炕熟,但硬度和脆度依然不夠,需要繼續放在火邊小烤,直至水分漸幹,做好的焦饃不能摺疊擠壓,需要平放到高粱杆納成的鍋拍晾一會兒。

拿起一張,一掰能聽見“咔擦”一聲,一咬滿口碎末,嚼起來滿口生香,這才是炕焦饃的最高水平。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焦饃炕好,小孩子迫不及待的拿起來,嘎嘣嘎嘣的咬起來,香、脆、酥、焦、鮮、甜,對於普通的農家孩子來說,焦饃算得上是無上的美味。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快要到了,家鄉的芝麻熟了嗎?還有人殺芝麻給你炕焦饃吃嗎?

4

小時候,過中秋是殺雞燉肉的

小時候,月餅、水果是慶祝節日的點綴食品。莊戶人,一年到頭,風吹日晒,撅著屁股在那一畝三分地上刨食,到中秋這一天中午,人們都會割上一斤肉或殺上一隻雞來犒勞一下自己的。

每年中秋,學校都會放假,小孩子回家,除了幫家裡收秋之外,最適合乾的活,就是幫助母親逮雞。

小時候,家家戶戶大都會散養上幾隻雞,渴了喝點井水或露水,餓了就到樹林裡、草叢裡刨食,雖然是家養的雞,性子野的很,飛得遠,能上樹,跑的快,不好逮,需要幾個人圍追堵截才能逮住。有的人家在前一天晚上雞回窩睡覺時提前逮好,省了第二天逮雞時鬧的雞飛狗跳。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中秋燉雞吃,也不是隨隨便便逮只就能吃,那時候,家裡養的雞都是下蛋賣錢用的,一般都不會輕易吃掉,只有不下蛋的老母雞或公雞才會成為中秋那天犒勞莊戶人的大餐。

逮住雞以後,兩腿用繩子一系,只見母親拿刀在雞脖子裡一“聚力”(使勁),雞血入碗,然後把雞放在地上掙扎一會兒,燒上一鍋熱水,燙雞褪毛,開膛皮肚,收拾乾淨。

剁塊裝盆,裡面放上蔥薑蒜,倒上一些鹽攪拌一醃,等鍋燒熱,加油爆炒入味,加水,再放入土豆、胡蘿蔔塊等材料,蓋上鍋蓋,一起燉上幾十分鐘,打開鍋蓋,肉香四溢,一個人一個大白麵饅頭,一人一大瓷碗雞肉,吃的美美的飽飽的,這才叫一個圓滿。

當年明月今仍照,最憶兒時過中秋

那時候,我和哥哥的碗裡總是雞肉滿滿,父親和母親的碗裡不是雞頭、小雞翅就是雞爪或雞胸架,在那個很久都不吃一次肉的年代,幾十年再回首,滿碗的都是濃濃的愛。

如今,物質極端豐富,中秋未到,月餅成堆,水果多箱,擺放在家裡,久久未動,怕吃上一個月餅血糖升高,怕吃一頓大餐跑個五公里也消耗不掉的熱量。小時候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如今發愁何時才能吃完。

在外漂泊的久了,家就成了遠方,遠方就成了家。每逢佳節,思念的情緒越發濃烈,中秋回家不是吃一塊月餅,吃一個蘋果,吃一片焦饃,吃一頓大餐,而是我們至親的人在家鄉守望,我們的根需要回家澆灌滋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