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失敗後,諸葛亮為何不談失利原因,反而提到法正

關羽去世不久,暴怒的劉備發動了對東吳的報復之戰。《三國志•先主傳》中這樣記載:“主既即尊號,將東征孫權以復關羽之恥,群臣多諫,一不從。章武二年,大軍敗績,還住白帝。”


夷陵之戰失敗後,諸葛亮為何不談失利原因,反而提到法正


劉備稱帝之後,不顧諸臣反對,立馬著手征討孫權來報復東吳斬首關羽、襲奪荊州的事宜。章武二年,吳蜀之間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夷陵之戰,戰爭的結果以蜀漢的失敗告終。這一次失敗不僅使得蜀漢收復荊州的夢想破碎,同時掏空了蜀漢的國力,使得蜀漢再也沒有奪取天下的時機,終日龜縮在西蜀的小角落裡。


夷陵之戰失敗後,諸葛亮為何不談失利原因,反而提到法正


毫無疑問,劉備的決策是錯誤的,他盲目放縱自己的脾氣,輕率進軍,揮霍蜀漢的軍力,那麼等待他的就只能是一場驚天動地的敗亡。倘若當初他能夠冷靜分析,與群臣共商大議,之後絕對能夠避免這樣的結局。無怪乎諸葛亮在劉備駐軍白帝城後,無奈的嘆息:“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夷陵之戰失敗後,諸葛亮為何不談失利原因,反而提到法正


法正是蜀漢一位非常重要的臣子,儘管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並不熟悉他。法正原本是劉璋治理西蜀的時候,在劉璋手下任職的臣子,但是劉璋目光短淺,長期不能發掘法正這個人才;後來劉備進軍西蜀的時候,法正歸附了劉備,並且幫助他取得西蜀;等到了劉備在西蜀的腳跟站穩之後,法正又一直為劉備出謀劃策,無論才能和地位,在蜀漢都是僅次於諸葛亮的第二號人物。


夷陵之戰失敗後,諸葛亮為何不談失利原因,反而提到法正


只可惜,這樣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才,在夷陵之戰爆發的一年之前就已經去世了。所以諸葛亮才發出上面那句幽怨無比的嘆惋。不過嘆息歸嘆息,諸葛亮想傳達的絕對不是對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反對之情,正相反,他對於劉備東征的決定,雖然不能說是一往無前的擁護,但也絕對舉起了支持的手。


夷陵之戰失敗後,諸葛亮為何不談失利原因,反而提到法正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從諸葛亮之前的表現來看,沒有任何的跡象證明他對劉備東征持否定態度。《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蜀漢建立之後,諸葛亮在蜀漢一直擔任舉足輕重的職位。劉備出外征討的時候,從軍需、補給、後勤,以及後方的管理、交通線路的維持,都是諸葛亮一手主持的。


夷陵之戰失敗後,諸葛亮為何不談失利原因,反而提到法正


從荊州丟失開始,再到劉備稱帝,以及戰事的籌備,這經歷了一個很長的時間週期,諸葛亮若想對東征提出異議,那麼他有充足的時間向劉備詳細的剖析自己的看法,劉備一定會聽到諸葛亮的聲音。而倘若劉備一意孤行,那麼以諸葛亮在蜀漢不可忽視的地位,沒有諸葛亮的首肯,劉備定然無法向孫權宣戰。但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所以這足以證明,在戰爭打響之前,諸葛亮根本無心勸諫劉備罷手。


夷陵之戰失敗後,諸葛亮為何不談失利原因,反而提到法正


同時,諸葛亮本人也有搶回荊州的意願。著名的《隆中對》中說:“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第一個戰略目標,就是佔據荊州。荊州是諸葛亮謀劃天下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此次荊州一失,諸葛亮的美夢幾乎成為泡影,他對收復荊州的盼望,實在不比劉備更低。所以說,諸葛亮有理由也有動機支持劉備東征。


夷陵之戰失敗後,諸葛亮為何不談失利原因,反而提到法正


那麼諸葛亮在夷陵之戰之後發表的對法正的惋惜,又是出於什麼原因呢?說來可笑,正是因為法正已經去世。夷陵之戰對於蜀漢的意義非比尋常,不僅讓蜀漢大傷元氣,同時也蜀漢的對外政策大為收縮,一時間,朝野震動,人心不穩。


夷陵之戰失敗後,諸葛亮為何不談失利原因,反而提到法正


戰爭已經失敗了,當大軍退回到成都之後,對於這次戰爭的嚴重失利,就到了要追究責任的時候。這次戰爭的領導者是劉備,當然不能對他追討罪責,諸葛亮也是蜀漢的丞相,可是雖然大家明面上不說,內心裡也依然會對二人浮想聯翩。


夷陵之戰失敗後,諸葛亮為何不談失利原因,反而提到法正


所以說諸葛亮就想著要把責任給誰卸一點。這次戰敗後果很大,不是常人能肩負的了的,而上層更不會有人願意做替罪羊了,而已經去世的法正,則正好成為了合適的人選。於是諸葛亮長嘆一聲說:“若法孝直仍在的話,何至於此呢?”如此一來,在人們心中就會想:上層決策發生如此重大的失誤,是因為法正的暴死啊。暴死乃是自然規律,無法阻攔,這樣大家就不會歸咎於劉備的無能。所以說諸葛亮其實是做一個姿態,將浮躁的人心引向更有利的方向。

參考書籍:《三國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