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

發生在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由於被毛澤東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裡引用為“弱者先讓一步,後發制人,因而戰勝”的典型戰例而家喻戶曉。這次戰役,由於影響深遠被稱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由於這場戰役的失敗,劉備的蜀漢損失慘重,基本喪失了爭奪天下的能力,劉備也因此慚恨交加,抱病身亡。

按照各方面的評估,劉備在戰役初期還是佔有一定的優勢的。劉備是員沙場老將,為曹操所忌,他既然敢於發動這場戰役,就有一定的勝利把握。那他究竟敗在哪裡呢?我們從戰役的進程可以看到,劉備在戰役中遇到了六個他萬萬也沒有想到的情況,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

"

發生在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由於被毛澤東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裡引用為“弱者先讓一步,後發制人,因而戰勝”的典型戰例而家喻戶曉。這次戰役,由於影響深遠被稱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由於這場戰役的失敗,劉備的蜀漢損失慘重,基本喪失了爭奪天下的能力,劉備也因此慚恨交加,抱病身亡。

按照各方面的評估,劉備在戰役初期還是佔有一定的優勢的。劉備是員沙場老將,為曹操所忌,他既然敢於發動這場戰役,就有一定的勝利把握。那他究竟敗在哪裡呢?我們從戰役的進程可以看到,劉備在戰役中遇到了六個他萬萬也沒有想到的情況,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一、劉備第一個沒想到的是,對伐吳部下意見不統一。

從史書中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在戰役發起前,劉備陣營的反對意見就極大。且不論益州的土著官員的反對,連劉備身邊一直跟隨他,從荊州隨來的諸葛亮、趙雲等人都明白表示不贊成伐吳。直到最後出師,這個問題劉備也沒有能夠徹底解決。

為防止益州有變,劉備被迫首先加強益州的防務。諸葛亮留守成都,趙雲留守江州,同時對漢中等地都做了佈置。這樣一來,劉備只能帶領剩下的四五萬人伐吳,不能動用最大的兵力。沒能形成對吳軍的最大優勢,影響了戰局。

"

發生在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由於被毛澤東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裡引用為“弱者先讓一步,後發制人,因而戰勝”的典型戰例而家喻戶曉。這次戰役,由於影響深遠被稱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由於這場戰役的失敗,劉備的蜀漢損失慘重,基本喪失了爭奪天下的能力,劉備也因此慚恨交加,抱病身亡。

按照各方面的評估,劉備在戰役初期還是佔有一定的優勢的。劉備是員沙場老將,為曹操所忌,他既然敢於發動這場戰役,就有一定的勝利把握。那他究竟敗在哪裡呢?我們從戰役的進程可以看到,劉備在戰役中遇到了六個他萬萬也沒有想到的情況,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一、劉備第一個沒想到的是,對伐吳部下意見不統一。

從史書中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在戰役發起前,劉備陣營的反對意見就極大。且不論益州的土著官員的反對,連劉備身邊一直跟隨他,從荊州隨來的諸葛亮、趙雲等人都明白表示不贊成伐吳。直到最後出師,這個問題劉備也沒有能夠徹底解決。

為防止益州有變,劉備被迫首先加強益州的防務。諸葛亮留守成都,趙雲留守江州,同時對漢中等地都做了佈置。這樣一來,劉備只能帶領剩下的四五萬人伐吳,不能動用最大的兵力。沒能形成對吳軍的最大優勢,影響了戰局。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二、劉備第二個沒想到的是,大將謀士的意外死亡。

劉備取漢中後,手下真可謂人才濟濟,兵強馬壯。戰場有法正等人出謀劃策,軍隊有五虎上將調度指揮。可誰能想到,在此後短短的時間裡,這些人才紛紛凋落。荊州失陷,關羽一軍盡沒,而後黃忠病死,馬超也因病不能參戰,在戰前連張飛也被部下謀害。這些將領的喪失,造成劉備被迫親自指揮作戰,軍中的將領大多是剛提拔的將領,難以獨當一面,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戰鬥力。

後人論及張飛之死,說道,張飛一死,蜀軍可以不出矣。就是說的蜀軍沒有能征慣戰的大將指揮。事實上我們也可以看到,關張一死,劉備的精銳水軍就無人指揮,前無法順流直下,後遇上偷襲無法溝通大江南北。嚴重影響了蜀軍的作戰。

相對於將領的喪失,對劉備集團最大的打擊是法正的死亡。劉備征戰一生,最缺乏的就是能夠臨陣出謀劃策的奇謀之士。法正恰恰補上了這個角色。在漢中之戰與曹操對戰時,有了法正的謀劃,曹操最終敗北。失敗後曹操為此嘆道:“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諸葛亮也在夷陵之戰後嘆息,“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

發生在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由於被毛澤東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裡引用為“弱者先讓一步,後發制人,因而戰勝”的典型戰例而家喻戶曉。這次戰役,由於影響深遠被稱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由於這場戰役的失敗,劉備的蜀漢損失慘重,基本喪失了爭奪天下的能力,劉備也因此慚恨交加,抱病身亡。

按照各方面的評估,劉備在戰役初期還是佔有一定的優勢的。劉備是員沙場老將,為曹操所忌,他既然敢於發動這場戰役,就有一定的勝利把握。那他究竟敗在哪裡呢?我們從戰役的進程可以看到,劉備在戰役中遇到了六個他萬萬也沒有想到的情況,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一、劉備第一個沒想到的是,對伐吳部下意見不統一。

從史書中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在戰役發起前,劉備陣營的反對意見就極大。且不論益州的土著官員的反對,連劉備身邊一直跟隨他,從荊州隨來的諸葛亮、趙雲等人都明白表示不贊成伐吳。直到最後出師,這個問題劉備也沒有能夠徹底解決。

為防止益州有變,劉備被迫首先加強益州的防務。諸葛亮留守成都,趙雲留守江州,同時對漢中等地都做了佈置。這樣一來,劉備只能帶領剩下的四五萬人伐吳,不能動用最大的兵力。沒能形成對吳軍的最大優勢,影響了戰局。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二、劉備第二個沒想到的是,大將謀士的意外死亡。

劉備取漢中後,手下真可謂人才濟濟,兵強馬壯。戰場有法正等人出謀劃策,軍隊有五虎上將調度指揮。可誰能想到,在此後短短的時間裡,這些人才紛紛凋落。荊州失陷,關羽一軍盡沒,而後黃忠病死,馬超也因病不能參戰,在戰前連張飛也被部下謀害。這些將領的喪失,造成劉備被迫親自指揮作戰,軍中的將領大多是剛提拔的將領,難以獨當一面,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戰鬥力。

後人論及張飛之死,說道,張飛一死,蜀軍可以不出矣。就是說的蜀軍沒有能征慣戰的大將指揮。事實上我們也可以看到,關張一死,劉備的精銳水軍就無人指揮,前無法順流直下,後遇上偷襲無法溝通大江南北。嚴重影響了蜀軍的作戰。

相對於將領的喪失,對劉備集團最大的打擊是法正的死亡。劉備征戰一生,最缺乏的就是能夠臨陣出謀劃策的奇謀之士。法正恰恰補上了這個角色。在漢中之戰與曹操對戰時,有了法正的謀劃,曹操最終敗北。失敗後曹操為此嘆道:“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諸葛亮也在夷陵之戰後嘆息,“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三、劉備第三個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對手居然是陸遜。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劉備和東吳盟好之時,與東吳的中上層人物都很熟識。東吳自周瑜、魯肅、呂蒙過世之後,基本上已沒有能夠和劉備可以相提並論的將領。劉備也是算準了這點,才敢大膽出兵。他甚至可能做好了與孫權對決的準備。

可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孫權竟然啟用了名不見經傳的書生陸遜。陸遜對劉備瞭如指掌,能夠揣測劉備的舉動。而劉備卻對陸遜不瞭解,根本不知道他的所有情況,難以做出相應的對策,在戰役中束手束腳。在這一點上來說,劉備吃了大虧。例如劉備讓部下平地下寨,自己率精兵埋伏山谷。東吳所有將領都要進攻,只有陸遜識破劉備的計謀,禁止出兵,讓劉備無功而返。

"

發生在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由於被毛澤東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裡引用為“弱者先讓一步,後發制人,因而戰勝”的典型戰例而家喻戶曉。這次戰役,由於影響深遠被稱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由於這場戰役的失敗,劉備的蜀漢損失慘重,基本喪失了爭奪天下的能力,劉備也因此慚恨交加,抱病身亡。

按照各方面的評估,劉備在戰役初期還是佔有一定的優勢的。劉備是員沙場老將,為曹操所忌,他既然敢於發動這場戰役,就有一定的勝利把握。那他究竟敗在哪裡呢?我們從戰役的進程可以看到,劉備在戰役中遇到了六個他萬萬也沒有想到的情況,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一、劉備第一個沒想到的是,對伐吳部下意見不統一。

從史書中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在戰役發起前,劉備陣營的反對意見就極大。且不論益州的土著官員的反對,連劉備身邊一直跟隨他,從荊州隨來的諸葛亮、趙雲等人都明白表示不贊成伐吳。直到最後出師,這個問題劉備也沒有能夠徹底解決。

為防止益州有變,劉備被迫首先加強益州的防務。諸葛亮留守成都,趙雲留守江州,同時對漢中等地都做了佈置。這樣一來,劉備只能帶領剩下的四五萬人伐吳,不能動用最大的兵力。沒能形成對吳軍的最大優勢,影響了戰局。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二、劉備第二個沒想到的是,大將謀士的意外死亡。

劉備取漢中後,手下真可謂人才濟濟,兵強馬壯。戰場有法正等人出謀劃策,軍隊有五虎上將調度指揮。可誰能想到,在此後短短的時間裡,這些人才紛紛凋落。荊州失陷,關羽一軍盡沒,而後黃忠病死,馬超也因病不能參戰,在戰前連張飛也被部下謀害。這些將領的喪失,造成劉備被迫親自指揮作戰,軍中的將領大多是剛提拔的將領,難以獨當一面,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戰鬥力。

後人論及張飛之死,說道,張飛一死,蜀軍可以不出矣。就是說的蜀軍沒有能征慣戰的大將指揮。事實上我們也可以看到,關張一死,劉備的精銳水軍就無人指揮,前無法順流直下,後遇上偷襲無法溝通大江南北。嚴重影響了蜀軍的作戰。

相對於將領的喪失,對劉備集團最大的打擊是法正的死亡。劉備征戰一生,最缺乏的就是能夠臨陣出謀劃策的奇謀之士。法正恰恰補上了這個角色。在漢中之戰與曹操對戰時,有了法正的謀劃,曹操最終敗北。失敗後曹操為此嘆道:“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諸葛亮也在夷陵之戰後嘆息,“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三、劉備第三個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對手居然是陸遜。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劉備和東吳盟好之時,與東吳的中上層人物都很熟識。東吳自周瑜、魯肅、呂蒙過世之後,基本上已沒有能夠和劉備可以相提並論的將領。劉備也是算準了這點,才敢大膽出兵。他甚至可能做好了與孫權對決的準備。

可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孫權竟然啟用了名不見經傳的書生陸遜。陸遜對劉備瞭如指掌,能夠揣測劉備的舉動。而劉備卻對陸遜不瞭解,根本不知道他的所有情況,難以做出相應的對策,在戰役中束手束腳。在這一點上來說,劉備吃了大虧。例如劉備讓部下平地下寨,自己率精兵埋伏山谷。東吳所有將領都要進攻,只有陸遜識破劉備的計謀,禁止出兵,讓劉備無功而返。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四、劉備第四個沒有想到的是:荊州人士的無情無義。

劉備自以為在荊州日久,對荊州人士都有恩德,所以在出兵時,故意放緩步伐,希望能夠得到荊州方面的舉義配合。同時,劉備派馬良帶禮物入武陵郡,得到五溪蠻君的響應,組成了上萬人的蠻軍配合劉備作戰。

但令劉備極度失望的是,荊州人士卻無聲無息,沒有一人響應劉備。真是“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那些所謂的名門望族,在道義上根本還不如沒有什麼文化的不開化的蠻夷。

五、劉備第五個沒有想到的是:陸遜居然用火攻偷襲敗己。

劉備久經戰陣,而自己所統帥的蜀軍又擅長山地作戰,在初期的山地戰鬥中,擅長水戰的吳軍根本不是對手,屢戰屢敗。在相持階段,蜀軍修建營寨十分用心。劉備慣用火攻克敵,豈能不注意防備火攻?誰料劉備最後卻栽在了火攻上。

在陸遜進攻的前夜,陸遜讓手下先進攻蜀軍的一個營壘,被打得大敗而歸。這說明劉備率領的蜀軍防備還是很嚴密的。但就是這樣一個嚴密的防禦體系,最後被陸遜用火攻偷襲攻破,這實在是出乎劉備的意料,萬萬沒有想到的。

"

發生在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由於被毛澤東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裡引用為“弱者先讓一步,後發制人,因而戰勝”的典型戰例而家喻戶曉。這次戰役,由於影響深遠被稱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由於這場戰役的失敗,劉備的蜀漢損失慘重,基本喪失了爭奪天下的能力,劉備也因此慚恨交加,抱病身亡。

按照各方面的評估,劉備在戰役初期還是佔有一定的優勢的。劉備是員沙場老將,為曹操所忌,他既然敢於發動這場戰役,就有一定的勝利把握。那他究竟敗在哪裡呢?我們從戰役的進程可以看到,劉備在戰役中遇到了六個他萬萬也沒有想到的情況,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一、劉備第一個沒想到的是,對伐吳部下意見不統一。

從史書中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在戰役發起前,劉備陣營的反對意見就極大。且不論益州的土著官員的反對,連劉備身邊一直跟隨他,從荊州隨來的諸葛亮、趙雲等人都明白表示不贊成伐吳。直到最後出師,這個問題劉備也沒有能夠徹底解決。

為防止益州有變,劉備被迫首先加強益州的防務。諸葛亮留守成都,趙雲留守江州,同時對漢中等地都做了佈置。這樣一來,劉備只能帶領剩下的四五萬人伐吳,不能動用最大的兵力。沒能形成對吳軍的最大優勢,影響了戰局。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二、劉備第二個沒想到的是,大將謀士的意外死亡。

劉備取漢中後,手下真可謂人才濟濟,兵強馬壯。戰場有法正等人出謀劃策,軍隊有五虎上將調度指揮。可誰能想到,在此後短短的時間裡,這些人才紛紛凋落。荊州失陷,關羽一軍盡沒,而後黃忠病死,馬超也因病不能參戰,在戰前連張飛也被部下謀害。這些將領的喪失,造成劉備被迫親自指揮作戰,軍中的將領大多是剛提拔的將領,難以獨當一面,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戰鬥力。

後人論及張飛之死,說道,張飛一死,蜀軍可以不出矣。就是說的蜀軍沒有能征慣戰的大將指揮。事實上我們也可以看到,關張一死,劉備的精銳水軍就無人指揮,前無法順流直下,後遇上偷襲無法溝通大江南北。嚴重影響了蜀軍的作戰。

相對於將領的喪失,對劉備集團最大的打擊是法正的死亡。劉備征戰一生,最缺乏的就是能夠臨陣出謀劃策的奇謀之士。法正恰恰補上了這個角色。在漢中之戰與曹操對戰時,有了法正的謀劃,曹操最終敗北。失敗後曹操為此嘆道:“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諸葛亮也在夷陵之戰後嘆息,“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三、劉備第三個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對手居然是陸遜。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劉備和東吳盟好之時,與東吳的中上層人物都很熟識。東吳自周瑜、魯肅、呂蒙過世之後,基本上已沒有能夠和劉備可以相提並論的將領。劉備也是算準了這點,才敢大膽出兵。他甚至可能做好了與孫權對決的準備。

可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孫權竟然啟用了名不見經傳的書生陸遜。陸遜對劉備瞭如指掌,能夠揣測劉備的舉動。而劉備卻對陸遜不瞭解,根本不知道他的所有情況,難以做出相應的對策,在戰役中束手束腳。在這一點上來說,劉備吃了大虧。例如劉備讓部下平地下寨,自己率精兵埋伏山谷。東吳所有將領都要進攻,只有陸遜識破劉備的計謀,禁止出兵,讓劉備無功而返。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四、劉備第四個沒有想到的是:荊州人士的無情無義。

劉備自以為在荊州日久,對荊州人士都有恩德,所以在出兵時,故意放緩步伐,希望能夠得到荊州方面的舉義配合。同時,劉備派馬良帶禮物入武陵郡,得到五溪蠻君的響應,組成了上萬人的蠻軍配合劉備作戰。

但令劉備極度失望的是,荊州人士卻無聲無息,沒有一人響應劉備。真是“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那些所謂的名門望族,在道義上根本還不如沒有什麼文化的不開化的蠻夷。

五、劉備第五個沒有想到的是:陸遜居然用火攻偷襲敗己。

劉備久經戰陣,而自己所統帥的蜀軍又擅長山地作戰,在初期的山地戰鬥中,擅長水戰的吳軍根本不是對手,屢戰屢敗。在相持階段,蜀軍修建營寨十分用心。劉備慣用火攻克敵,豈能不注意防備火攻?誰料劉備最後卻栽在了火攻上。

在陸遜進攻的前夜,陸遜讓手下先進攻蜀軍的一個營壘,被打得大敗而歸。這說明劉備率領的蜀軍防備還是很嚴密的。但就是這樣一個嚴密的防禦體系,最後被陸遜用火攻偷襲攻破,這實在是出乎劉備的意料,萬萬沒有想到的。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六、劉備第六個沒有想到的是:曹丕是個愚蠢無能的君主。

劉備進攻東吳心中還有一個幻想,那就是曹丕的配合。在曹操死時,劉備便派人弔喪企圖和曹丕修好。可曹丕卻乾脆拒絕了劉備的使者。曹操如此英雄的人物,卻生出曹丕這樣愚蠢無能的兒子,真是出人意外。怪不得曹操在選擇曹丕當繼承人時是那麼猶豫。

當劉備和陸遜相持之時,曹丕如果出兵進攻東吳的後方,東吳必將滅亡。但從形勢上看,劉備只能佔有南郡故地,而曹丕卻可以橫跨長江佔有東吳的大部分土地。形勢對曹丕是絕對有利的。劉備和陸遜相持,劉備軍隊擅長山地作戰,後方順流運輸也不困難。相形之下,陸遜則處於曹魏和蜀漢之間的不利的戰略位置,形勢要困難得多。每相持一天,東吳的危險也就增長一分。這也是東吳將領急於與劉備決戰的原因之一。

曹丕的部下劉曄等人也向曹丕建議進攻東吳。可就是在這種老天把半壁江山拱手送給曹丕的局勢下,曹丕固執的堅決不進攻東吳。而在東吳取得戰役勝利後,卻又進攻東吳。真不知道曹丕的腦子是怎麼長的。這種愚蠢無能的人還居然說劉備不知兵,不知他有什麼資格說劉備?遇上曹丕這種無能愚蠢的君主也是劉備根本想不到的。可以說,陸遜和劉備相持的長達七八個月的時間都是曹丕送給東吳的。沒有曹丕的愚蠢,東吳是無法取勝的。

"

發生在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由於被毛澤東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裡引用為“弱者先讓一步,後發制人,因而戰勝”的典型戰例而家喻戶曉。這次戰役,由於影響深遠被稱為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由於這場戰役的失敗,劉備的蜀漢損失慘重,基本喪失了爭奪天下的能力,劉備也因此慚恨交加,抱病身亡。

按照各方面的評估,劉備在戰役初期還是佔有一定的優勢的。劉備是員沙場老將,為曹操所忌,他既然敢於發動這場戰役,就有一定的勝利把握。那他究竟敗在哪裡呢?我們從戰役的進程可以看到,劉備在戰役中遇到了六個他萬萬也沒有想到的情況,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一、劉備第一個沒想到的是,對伐吳部下意見不統一。

從史書中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在戰役發起前,劉備陣營的反對意見就極大。且不論益州的土著官員的反對,連劉備身邊一直跟隨他,從荊州隨來的諸葛亮、趙雲等人都明白表示不贊成伐吳。直到最後出師,這個問題劉備也沒有能夠徹底解決。

為防止益州有變,劉備被迫首先加強益州的防務。諸葛亮留守成都,趙雲留守江州,同時對漢中等地都做了佈置。這樣一來,劉備只能帶領剩下的四五萬人伐吳,不能動用最大的兵力。沒能形成對吳軍的最大優勢,影響了戰局。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二、劉備第二個沒想到的是,大將謀士的意外死亡。

劉備取漢中後,手下真可謂人才濟濟,兵強馬壯。戰場有法正等人出謀劃策,軍隊有五虎上將調度指揮。可誰能想到,在此後短短的時間裡,這些人才紛紛凋落。荊州失陷,關羽一軍盡沒,而後黃忠病死,馬超也因病不能參戰,在戰前連張飛也被部下謀害。這些將領的喪失,造成劉備被迫親自指揮作戰,軍中的將領大多是剛提拔的將領,難以獨當一面,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戰鬥力。

後人論及張飛之死,說道,張飛一死,蜀軍可以不出矣。就是說的蜀軍沒有能征慣戰的大將指揮。事實上我們也可以看到,關張一死,劉備的精銳水軍就無人指揮,前無法順流直下,後遇上偷襲無法溝通大江南北。嚴重影響了蜀軍的作戰。

相對於將領的喪失,對劉備集團最大的打擊是法正的死亡。劉備征戰一生,最缺乏的就是能夠臨陣出謀劃策的奇謀之士。法正恰恰補上了這個角色。在漢中之戰與曹操對戰時,有了法正的謀劃,曹操最終敗北。失敗後曹操為此嘆道:“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諸葛亮也在夷陵之戰後嘆息,“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三、劉備第三個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對手居然是陸遜。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劉備和東吳盟好之時,與東吳的中上層人物都很熟識。東吳自周瑜、魯肅、呂蒙過世之後,基本上已沒有能夠和劉備可以相提並論的將領。劉備也是算準了這點,才敢大膽出兵。他甚至可能做好了與孫權對決的準備。

可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孫權竟然啟用了名不見經傳的書生陸遜。陸遜對劉備瞭如指掌,能夠揣測劉備的舉動。而劉備卻對陸遜不瞭解,根本不知道他的所有情況,難以做出相應的對策,在戰役中束手束腳。在這一點上來說,劉備吃了大虧。例如劉備讓部下平地下寨,自己率精兵埋伏山谷。東吳所有將領都要進攻,只有陸遜識破劉備的計謀,禁止出兵,讓劉備無功而返。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四、劉備第四個沒有想到的是:荊州人士的無情無義。

劉備自以為在荊州日久,對荊州人士都有恩德,所以在出兵時,故意放緩步伐,希望能夠得到荊州方面的舉義配合。同時,劉備派馬良帶禮物入武陵郡,得到五溪蠻君的響應,組成了上萬人的蠻軍配合劉備作戰。

但令劉備極度失望的是,荊州人士卻無聲無息,沒有一人響應劉備。真是“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那些所謂的名門望族,在道義上根本還不如沒有什麼文化的不開化的蠻夷。

五、劉備第五個沒有想到的是:陸遜居然用火攻偷襲敗己。

劉備久經戰陣,而自己所統帥的蜀軍又擅長山地作戰,在初期的山地戰鬥中,擅長水戰的吳軍根本不是對手,屢戰屢敗。在相持階段,蜀軍修建營寨十分用心。劉備慣用火攻克敵,豈能不注意防備火攻?誰料劉備最後卻栽在了火攻上。

在陸遜進攻的前夜,陸遜讓手下先進攻蜀軍的一個營壘,被打得大敗而歸。這說明劉備率領的蜀軍防備還是很嚴密的。但就是這樣一個嚴密的防禦體系,最後被陸遜用火攻偷襲攻破,這實在是出乎劉備的意料,萬萬沒有想到的。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六、劉備第六個沒有想到的是:曹丕是個愚蠢無能的君主。

劉備進攻東吳心中還有一個幻想,那就是曹丕的配合。在曹操死時,劉備便派人弔喪企圖和曹丕修好。可曹丕卻乾脆拒絕了劉備的使者。曹操如此英雄的人物,卻生出曹丕這樣愚蠢無能的兒子,真是出人意外。怪不得曹操在選擇曹丕當繼承人時是那麼猶豫。

當劉備和陸遜相持之時,曹丕如果出兵進攻東吳的後方,東吳必將滅亡。但從形勢上看,劉備只能佔有南郡故地,而曹丕卻可以橫跨長江佔有東吳的大部分土地。形勢對曹丕是絕對有利的。劉備和陸遜相持,劉備軍隊擅長山地作戰,後方順流運輸也不困難。相形之下,陸遜則處於曹魏和蜀漢之間的不利的戰略位置,形勢要困難得多。每相持一天,東吳的危險也就增長一分。這也是東吳將領急於與劉備決戰的原因之一。

曹丕的部下劉曄等人也向曹丕建議進攻東吳。可就是在這種老天把半壁江山拱手送給曹丕的局勢下,曹丕固執的堅決不進攻東吳。而在東吳取得戰役勝利後,卻又進攻東吳。真不知道曹丕的腦子是怎麼長的。這種愚蠢無能的人還居然說劉備不知兵,不知他有什麼資格說劉備?遇上曹丕這種無能愚蠢的君主也是劉備根本想不到的。可以說,陸遜和劉備相持的長達七八個月的時間都是曹丕送給東吳的。沒有曹丕的愚蠢,東吳是無法取勝的。

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遇到的六個根本沒想到的情況,失敗難道是天意?

劉備遇上了這六個他根本沒想到的情況,最後被迫走向失敗。真是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劉備在白帝城只能仰天長嘆,“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