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無諸葛亮之才 更無龐統法正之謀 卻是劉備成就帝業最關鍵之人'

"

(說歷史的女人——第909期)三國時期,諸侯爭雄,裂土分疆,割據一方,都欲圖天下帝王霸業。然仔細去看,都各自其資本,要麼依仗左右逢源的政治資源,要麼依仗雄厚之財力,總之,各有所依靠,唯有劉備之依靠令人感到可疑,便是所謂的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其真實性到底如何,並無具體可考的。但是劉備卻憑藉這可疑的出身,在東漢末期的三國亂世站出了腳跟,並且東奔西竄,欲在此亂世分一杯羹。

"

(說歷史的女人——第909期)三國時期,諸侯爭雄,裂土分疆,割據一方,都欲圖天下帝王霸業。然仔細去看,都各自其資本,要麼依仗左右逢源的政治資源,要麼依仗雄厚之財力,總之,各有所依靠,唯有劉備之依靠令人感到可疑,便是所謂的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其真實性到底如何,並無具體可考的。但是劉備卻憑藉這可疑的出身,在東漢末期的三國亂世站出了腳跟,並且東奔西竄,欲在此亂世分一杯羹。

此人無諸葛亮之才 更無龐統法正之謀 卻是劉備成就帝業最關鍵之人

但劉備大半生為此奔波,其實結果並不是如意的,先是在中原欲尋立足之地,然先後雖得徐州等要地,與呂布、曹操爭雄中原,但終究不是對手,被驅逐。死裡逃生的劉備,後寄居袁紹,然袁紹亦為曹操所敗,原本想在曹袁爭霸期間投機獲利,結果有被曹操擊敗,如此,袁紹無望,劉備乃奔走荊州。

荊州在三國時期,是一塊要害之地,當時為劉表所控。雖劉表沒有爭雄之志,但卻有固守之能,且經營荊州很多年,其地位和實力,也是不容小覷。劉備覬覦荊州,卻是一時不可得。後劉備被安頓新野小城,劉表卻也沒有放鬆對他的警惕之心。這大約都是因為劉備屬於反噬性的梟雄,已經為人所共知。

但劉備還是等來了自己的機會,即劉表之死,以及赤壁之戰。這兩件大事,幾乎是前後連接,更有因果關係。因為前有劉表之死導致荊州幼主投降,所以才後有曹操發動的赤壁之戰。倘若劉表不死,雖其無大志,但也是不會主動投降的。根據劉表當年的心跡,他是要做一個保一方百姓的守成之主。故此,曹操大兵壓境,劉表也必然率軍抵抗。雖曹操兵強馬壯,然荊州之守兵亦非等閒之輩,想當年能征善戰的梟雄張濟和孫堅,可都是因攻打荊州而死於荊州兵將之手。故此,曹操在公元207年這次徵荊州之成敗,是要存疑的,至少第一戰的結果是存疑的。

但荊州的命運,卻直接關係到了劉備的命運。因為劉備寄居荊州之地,若荊州投降,那麼劉備就兩條路,要麼投降,要麼跑路。劉備當然要選後者,因為跑路就是保命。因為這一回,曹操若抓住劉備,斷不會再跟他玩什麼青梅煮酒論英雄了。當然,這都是因為劉備騙奪曹操徐州。所以劉備這種反噬性的人物,是非常招人恨的。但同時,這也是劉備的過人之處,不反噬何以強大?不反噬何以有機會呢?所以,在這樣的事情上,是難說對錯的。

荊州幼主劉琮降曹,劉備撒丫子跑路。劉備逃了大半輩子,這種事上經驗豐富,不但跑路腿腳快,還捎帶帶走了大量百姓,說是愛民,若是愛民,當留下百姓過安穩日子才對。這就是劉備的狡黠。借百姓流離之苦,製造自己愛民之名,真是大奸也。

後來因曹操的虎豹騎追得急切,長阪坡上劉備列陣對戰,一戰即潰。這時候劉備也不談什麼愛民了,丟下百姓,甚至顧不得妻兒,撒丫子跑路而去。

"

(說歷史的女人——第909期)三國時期,諸侯爭雄,裂土分疆,割據一方,都欲圖天下帝王霸業。然仔細去看,都各自其資本,要麼依仗左右逢源的政治資源,要麼依仗雄厚之財力,總之,各有所依靠,唯有劉備之依靠令人感到可疑,便是所謂的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其真實性到底如何,並無具體可考的。但是劉備卻憑藉這可疑的出身,在東漢末期的三國亂世站出了腳跟,並且東奔西竄,欲在此亂世分一杯羹。

此人無諸葛亮之才 更無龐統法正之謀 卻是劉備成就帝業最關鍵之人

但劉備大半生為此奔波,其實結果並不是如意的,先是在中原欲尋立足之地,然先後雖得徐州等要地,與呂布、曹操爭雄中原,但終究不是對手,被驅逐。死裡逃生的劉備,後寄居袁紹,然袁紹亦為曹操所敗,原本想在曹袁爭霸期間投機獲利,結果有被曹操擊敗,如此,袁紹無望,劉備乃奔走荊州。

荊州在三國時期,是一塊要害之地,當時為劉表所控。雖劉表沒有爭雄之志,但卻有固守之能,且經營荊州很多年,其地位和實力,也是不容小覷。劉備覬覦荊州,卻是一時不可得。後劉備被安頓新野小城,劉表卻也沒有放鬆對他的警惕之心。這大約都是因為劉備屬於反噬性的梟雄,已經為人所共知。

但劉備還是等來了自己的機會,即劉表之死,以及赤壁之戰。這兩件大事,幾乎是前後連接,更有因果關係。因為前有劉表之死導致荊州幼主投降,所以才後有曹操發動的赤壁之戰。倘若劉表不死,雖其無大志,但也是不會主動投降的。根據劉表當年的心跡,他是要做一個保一方百姓的守成之主。故此,曹操大兵壓境,劉表也必然率軍抵抗。雖曹操兵強馬壯,然荊州之守兵亦非等閒之輩,想當年能征善戰的梟雄張濟和孫堅,可都是因攻打荊州而死於荊州兵將之手。故此,曹操在公元207年這次徵荊州之成敗,是要存疑的,至少第一戰的結果是存疑的。

但荊州的命運,卻直接關係到了劉備的命運。因為劉備寄居荊州之地,若荊州投降,那麼劉備就兩條路,要麼投降,要麼跑路。劉備當然要選後者,因為跑路就是保命。因為這一回,曹操若抓住劉備,斷不會再跟他玩什麼青梅煮酒論英雄了。當然,這都是因為劉備騙奪曹操徐州。所以劉備這種反噬性的人物,是非常招人恨的。但同時,這也是劉備的過人之處,不反噬何以強大?不反噬何以有機會呢?所以,在這樣的事情上,是難說對錯的。

荊州幼主劉琮降曹,劉備撒丫子跑路。劉備逃了大半輩子,這種事上經驗豐富,不但跑路腿腳快,還捎帶帶走了大量百姓,說是愛民,若是愛民,當留下百姓過安穩日子才對。這就是劉備的狡黠。借百姓流離之苦,製造自己愛民之名,真是大奸也。

後來因曹操的虎豹騎追得急切,長阪坡上劉備列陣對戰,一戰即潰。這時候劉備也不談什麼愛民了,丟下百姓,甚至顧不得妻兒,撒丫子跑路而去。

此人無諸葛亮之才 更無龐統法正之謀 卻是劉備成就帝業最關鍵之人

不過後經赤壁之戰,劉備的處境,原本是要死掉的,但卻藉助東吳之力,翻手為雲,成了戰勝方之一,並且分享了勝利果實,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荊州,當然最多隻能算是三分之一荊州。實際上,荊州為曹孫劉三家瓜分。

可是如此,對於劉備而言,也是中彩一般了。

但是三分荊州,不過是互相制衡,若想進一步發展,卻是難度極大。於是劉備面臨的挑戰依然很嚴峻,荊州不過是暫時的立足之地而已。那麼劉備該怎麼辦呢?

諸葛亮規劃得好,以荊州立足,謀取益州。可是益州乃天府之國,兵馬強壯,地理險要,就單憑劉備在荊州這點兵力,是不可能憑藉武力奪取的。所以,再好的規劃,在現實面前也是一紙空談。但是這時候,出現了一個人,此人無諸葛亮之才,更無龐統法正之謀,卻是劉備成就帝業最關鍵之人。

此人乃張鬆,此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揚,可以說是龐統的難兄難弟。不過張鬆是不能跟龐統相比的,若論才敢,張鬆也並非臭皮囊,他還是有一定才能的,但是他行為放蕩,而且辦事沒有底線,史書說他沒有節操。一個人,沒有操守,就很麻煩了。

張鬆的沒有操守,給益州帶來了災禍,但卻成就了在危境之中的劉備。話說赤壁之戰前,劉璋觀看天下大勢,非曹操莫屬了,於是為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就派遣張鬆去見曹操。可是當時曹操大概很忙,也沒太在意張鬆這個人,於是張鬆就覺得曹操怠慢他,心裡很記恨。

"

(說歷史的女人——第909期)三國時期,諸侯爭雄,裂土分疆,割據一方,都欲圖天下帝王霸業。然仔細去看,都各自其資本,要麼依仗左右逢源的政治資源,要麼依仗雄厚之財力,總之,各有所依靠,唯有劉備之依靠令人感到可疑,便是所謂的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其真實性到底如何,並無具體可考的。但是劉備卻憑藉這可疑的出身,在東漢末期的三國亂世站出了腳跟,並且東奔西竄,欲在此亂世分一杯羹。

此人無諸葛亮之才 更無龐統法正之謀 卻是劉備成就帝業最關鍵之人

但劉備大半生為此奔波,其實結果並不是如意的,先是在中原欲尋立足之地,然先後雖得徐州等要地,與呂布、曹操爭雄中原,但終究不是對手,被驅逐。死裡逃生的劉備,後寄居袁紹,然袁紹亦為曹操所敗,原本想在曹袁爭霸期間投機獲利,結果有被曹操擊敗,如此,袁紹無望,劉備乃奔走荊州。

荊州在三國時期,是一塊要害之地,當時為劉表所控。雖劉表沒有爭雄之志,但卻有固守之能,且經營荊州很多年,其地位和實力,也是不容小覷。劉備覬覦荊州,卻是一時不可得。後劉備被安頓新野小城,劉表卻也沒有放鬆對他的警惕之心。這大約都是因為劉備屬於反噬性的梟雄,已經為人所共知。

但劉備還是等來了自己的機會,即劉表之死,以及赤壁之戰。這兩件大事,幾乎是前後連接,更有因果關係。因為前有劉表之死導致荊州幼主投降,所以才後有曹操發動的赤壁之戰。倘若劉表不死,雖其無大志,但也是不會主動投降的。根據劉表當年的心跡,他是要做一個保一方百姓的守成之主。故此,曹操大兵壓境,劉表也必然率軍抵抗。雖曹操兵強馬壯,然荊州之守兵亦非等閒之輩,想當年能征善戰的梟雄張濟和孫堅,可都是因攻打荊州而死於荊州兵將之手。故此,曹操在公元207年這次徵荊州之成敗,是要存疑的,至少第一戰的結果是存疑的。

但荊州的命運,卻直接關係到了劉備的命運。因為劉備寄居荊州之地,若荊州投降,那麼劉備就兩條路,要麼投降,要麼跑路。劉備當然要選後者,因為跑路就是保命。因為這一回,曹操若抓住劉備,斷不會再跟他玩什麼青梅煮酒論英雄了。當然,這都是因為劉備騙奪曹操徐州。所以劉備這種反噬性的人物,是非常招人恨的。但同時,這也是劉備的過人之處,不反噬何以強大?不反噬何以有機會呢?所以,在這樣的事情上,是難說對錯的。

荊州幼主劉琮降曹,劉備撒丫子跑路。劉備逃了大半輩子,這種事上經驗豐富,不但跑路腿腳快,還捎帶帶走了大量百姓,說是愛民,若是愛民,當留下百姓過安穩日子才對。這就是劉備的狡黠。借百姓流離之苦,製造自己愛民之名,真是大奸也。

後來因曹操的虎豹騎追得急切,長阪坡上劉備列陣對戰,一戰即潰。這時候劉備也不談什麼愛民了,丟下百姓,甚至顧不得妻兒,撒丫子跑路而去。

此人無諸葛亮之才 更無龐統法正之謀 卻是劉備成就帝業最關鍵之人

不過後經赤壁之戰,劉備的處境,原本是要死掉的,但卻藉助東吳之力,翻手為雲,成了戰勝方之一,並且分享了勝利果實,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荊州,當然最多隻能算是三分之一荊州。實際上,荊州為曹孫劉三家瓜分。

可是如此,對於劉備而言,也是中彩一般了。

但是三分荊州,不過是互相制衡,若想進一步發展,卻是難度極大。於是劉備面臨的挑戰依然很嚴峻,荊州不過是暫時的立足之地而已。那麼劉備該怎麼辦呢?

諸葛亮規劃得好,以荊州立足,謀取益州。可是益州乃天府之國,兵馬強壯,地理險要,就單憑劉備在荊州這點兵力,是不可能憑藉武力奪取的。所以,再好的規劃,在現實面前也是一紙空談。但是這時候,出現了一個人,此人無諸葛亮之才,更無龐統法正之謀,卻是劉備成就帝業最關鍵之人。

此人乃張鬆,此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揚,可以說是龐統的難兄難弟。不過張鬆是不能跟龐統相比的,若論才敢,張鬆也並非臭皮囊,他還是有一定才能的,但是他行為放蕩,而且辦事沒有底線,史書說他沒有節操。一個人,沒有操守,就很麻煩了。

張鬆的沒有操守,給益州帶來了災禍,但卻成就了在危境之中的劉備。話說赤壁之戰前,劉璋觀看天下大勢,非曹操莫屬了,於是為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就派遣張鬆去見曹操。可是當時曹操大概很忙,也沒太在意張鬆這個人,於是張鬆就覺得曹操怠慢他,心裡很記恨。

此人無諸葛亮之才 更無龐統法正之謀 卻是劉備成就帝業最關鍵之人

此事雖然說曹操有錯在先,但也間接反映了張鬆這個人也不怎麼樣,第一他太把自己當根蔥了,好像天下人都要對他相敬如賓才行;第二他沒有完成劉璋交辦的任務,即結好曹操,就是嚴重的失職。

在張鬆自己,他估計也是認識到失職的,為此,他為了彌補這一工作失誤,又恰逢曹操赤壁失敗,於是就力勸劉璋放棄曹操,改結盟劉備。張鬆作為劉璋的別駕從事,說話還是很有分量的。在他聯合法正,一塊勸說劉璋之下,劉璋就相信和同意了張鬆的謀劃。

但這不過是張鬆“賣主求榮”的第一步,第二步更可惡,張鬆聯合法正以迎擊漢中張魯為名義,勸劉璋讓劉備帶兵入蜀相助抗擊張魯。可憐益州諸多忠臣義士以死相諫,說這是引狼入室,怎奈劉璋已經入了張鬆所設的套,竟同意劉備入蜀,並且贈兵贈糧相助。這時候的劉備,估計在夢中都能笑醒。諸葛亮規劃中的益州天府之國,就這樣在張鬆的謀劃下漸漸即將實現。

劉備駐軍葭萌關的時候,並不對張魯進軍。而益州內部的情況,則瞭如指掌,其情報蓋有張鬆和法正所提供。這時候的劉備,不過就是等,等一個最佳的機會吃掉益州。而這時候的益州之主劉璋,在張鬆的妖言之下,還在把劉備當做同宗的親人,等著劉備幫他看大門呢。

劉璋,為人君者,如此迂腐,以至於讓人同情。也反看出張鬆之為人臣者,卻不盡忠義,實為可恨。結果是迂腐者為君,必失天下,而為人臣不盡忠義者,必死於非命。最後張鬆之通敵行為,連哥哥張肅都看不下去了,乃向劉璋告發。劉璋如同大夢初醒,惱恨不已,遂令人把張鬆殺掉。

張鬆之死,咎由自取,本是活該。但對於劉備而言,張鬆卻沒有白死,張鬆之死,反而成了劉備進攻劉璋的一個藉口。劉備率軍一路殺奔成都,公元214年,劉璋選擇投降。至此,益州肥沃之地,為劉備所得。從此,劉備不但有了真正的立足之地,也有了成就帝業的資本,公元221年,在得漢中之後,劉備在成都稱帝。

"

(說歷史的女人——第909期)三國時期,諸侯爭雄,裂土分疆,割據一方,都欲圖天下帝王霸業。然仔細去看,都各自其資本,要麼依仗左右逢源的政治資源,要麼依仗雄厚之財力,總之,各有所依靠,唯有劉備之依靠令人感到可疑,便是所謂的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其真實性到底如何,並無具體可考的。但是劉備卻憑藉這可疑的出身,在東漢末期的三國亂世站出了腳跟,並且東奔西竄,欲在此亂世分一杯羹。

此人無諸葛亮之才 更無龐統法正之謀 卻是劉備成就帝業最關鍵之人

但劉備大半生為此奔波,其實結果並不是如意的,先是在中原欲尋立足之地,然先後雖得徐州等要地,與呂布、曹操爭雄中原,但終究不是對手,被驅逐。死裡逃生的劉備,後寄居袁紹,然袁紹亦為曹操所敗,原本想在曹袁爭霸期間投機獲利,結果有被曹操擊敗,如此,袁紹無望,劉備乃奔走荊州。

荊州在三國時期,是一塊要害之地,當時為劉表所控。雖劉表沒有爭雄之志,但卻有固守之能,且經營荊州很多年,其地位和實力,也是不容小覷。劉備覬覦荊州,卻是一時不可得。後劉備被安頓新野小城,劉表卻也沒有放鬆對他的警惕之心。這大約都是因為劉備屬於反噬性的梟雄,已經為人所共知。

但劉備還是等來了自己的機會,即劉表之死,以及赤壁之戰。這兩件大事,幾乎是前後連接,更有因果關係。因為前有劉表之死導致荊州幼主投降,所以才後有曹操發動的赤壁之戰。倘若劉表不死,雖其無大志,但也是不會主動投降的。根據劉表當年的心跡,他是要做一個保一方百姓的守成之主。故此,曹操大兵壓境,劉表也必然率軍抵抗。雖曹操兵強馬壯,然荊州之守兵亦非等閒之輩,想當年能征善戰的梟雄張濟和孫堅,可都是因攻打荊州而死於荊州兵將之手。故此,曹操在公元207年這次徵荊州之成敗,是要存疑的,至少第一戰的結果是存疑的。

但荊州的命運,卻直接關係到了劉備的命運。因為劉備寄居荊州之地,若荊州投降,那麼劉備就兩條路,要麼投降,要麼跑路。劉備當然要選後者,因為跑路就是保命。因為這一回,曹操若抓住劉備,斷不會再跟他玩什麼青梅煮酒論英雄了。當然,這都是因為劉備騙奪曹操徐州。所以劉備這種反噬性的人物,是非常招人恨的。但同時,這也是劉備的過人之處,不反噬何以強大?不反噬何以有機會呢?所以,在這樣的事情上,是難說對錯的。

荊州幼主劉琮降曹,劉備撒丫子跑路。劉備逃了大半輩子,這種事上經驗豐富,不但跑路腿腳快,還捎帶帶走了大量百姓,說是愛民,若是愛民,當留下百姓過安穩日子才對。這就是劉備的狡黠。借百姓流離之苦,製造自己愛民之名,真是大奸也。

後來因曹操的虎豹騎追得急切,長阪坡上劉備列陣對戰,一戰即潰。這時候劉備也不談什麼愛民了,丟下百姓,甚至顧不得妻兒,撒丫子跑路而去。

此人無諸葛亮之才 更無龐統法正之謀 卻是劉備成就帝業最關鍵之人

不過後經赤壁之戰,劉備的處境,原本是要死掉的,但卻藉助東吳之力,翻手為雲,成了戰勝方之一,並且分享了勝利果實,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荊州,當然最多隻能算是三分之一荊州。實際上,荊州為曹孫劉三家瓜分。

可是如此,對於劉備而言,也是中彩一般了。

但是三分荊州,不過是互相制衡,若想進一步發展,卻是難度極大。於是劉備面臨的挑戰依然很嚴峻,荊州不過是暫時的立足之地而已。那麼劉備該怎麼辦呢?

諸葛亮規劃得好,以荊州立足,謀取益州。可是益州乃天府之國,兵馬強壯,地理險要,就單憑劉備在荊州這點兵力,是不可能憑藉武力奪取的。所以,再好的規劃,在現實面前也是一紙空談。但是這時候,出現了一個人,此人無諸葛亮之才,更無龐統法正之謀,卻是劉備成就帝業最關鍵之人。

此人乃張鬆,此人身材矮小,其貌不揚,可以說是龐統的難兄難弟。不過張鬆是不能跟龐統相比的,若論才敢,張鬆也並非臭皮囊,他還是有一定才能的,但是他行為放蕩,而且辦事沒有底線,史書說他沒有節操。一個人,沒有操守,就很麻煩了。

張鬆的沒有操守,給益州帶來了災禍,但卻成就了在危境之中的劉備。話說赤壁之戰前,劉璋觀看天下大勢,非曹操莫屬了,於是為了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就派遣張鬆去見曹操。可是當時曹操大概很忙,也沒太在意張鬆這個人,於是張鬆就覺得曹操怠慢他,心裡很記恨。

此人無諸葛亮之才 更無龐統法正之謀 卻是劉備成就帝業最關鍵之人

此事雖然說曹操有錯在先,但也間接反映了張鬆這個人也不怎麼樣,第一他太把自己當根蔥了,好像天下人都要對他相敬如賓才行;第二他沒有完成劉璋交辦的任務,即結好曹操,就是嚴重的失職。

在張鬆自己,他估計也是認識到失職的,為此,他為了彌補這一工作失誤,又恰逢曹操赤壁失敗,於是就力勸劉璋放棄曹操,改結盟劉備。張鬆作為劉璋的別駕從事,說話還是很有分量的。在他聯合法正,一塊勸說劉璋之下,劉璋就相信和同意了張鬆的謀劃。

但這不過是張鬆“賣主求榮”的第一步,第二步更可惡,張鬆聯合法正以迎擊漢中張魯為名義,勸劉璋讓劉備帶兵入蜀相助抗擊張魯。可憐益州諸多忠臣義士以死相諫,說這是引狼入室,怎奈劉璋已經入了張鬆所設的套,竟同意劉備入蜀,並且贈兵贈糧相助。這時候的劉備,估計在夢中都能笑醒。諸葛亮規劃中的益州天府之國,就這樣在張鬆的謀劃下漸漸即將實現。

劉備駐軍葭萌關的時候,並不對張魯進軍。而益州內部的情況,則瞭如指掌,其情報蓋有張鬆和法正所提供。這時候的劉備,不過就是等,等一個最佳的機會吃掉益州。而這時候的益州之主劉璋,在張鬆的妖言之下,還在把劉備當做同宗的親人,等著劉備幫他看大門呢。

劉璋,為人君者,如此迂腐,以至於讓人同情。也反看出張鬆之為人臣者,卻不盡忠義,實為可恨。結果是迂腐者為君,必失天下,而為人臣不盡忠義者,必死於非命。最後張鬆之通敵行為,連哥哥張肅都看不下去了,乃向劉璋告發。劉璋如同大夢初醒,惱恨不已,遂令人把張鬆殺掉。

張鬆之死,咎由自取,本是活該。但對於劉備而言,張鬆卻沒有白死,張鬆之死,反而成了劉備進攻劉璋的一個藉口。劉備率軍一路殺奔成都,公元214年,劉璋選擇投降。至此,益州肥沃之地,為劉備所得。從此,劉備不但有了真正的立足之地,也有了成就帝業的資本,公元221年,在得漢中之後,劉備在成都稱帝。

此人無諸葛亮之才 更無龐統法正之謀 卻是劉備成就帝業最關鍵之人

結語:可以說,劉備事業的轉折點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卻是取得益州,而他能取得益州,最關鍵的人物便是張鬆。因張鬆之妖言,劉璋改曹連劉,因張鬆之死,劉備有了對劉璋用兵之藉口。可以說,張鬆送給了劉備一個益州。(文/說歷史的女人·老佛爺)

參考資料《三國志劉璋傳》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