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塬上的這地方竟與匈奴有段歷史,你知道嗎?'

"

匈奴王子居住的胡城坡

由於雨水長期切割,崇凝塬上形成了數百條溝道,以及通往遠近村鎮的大坡。著名的胡城坡位於崇凝塬的北緣,神川塬緊東北、龍尾坡角下西偏北。漢時凶奴休屠王歸降後築城居住坡端南面,故稱胡城坡。

匈奴休屠王統治區域,原在武威一帶。前121年,渾邪王與休屠王投降漢朝,不料渾邪王中途反悔,殺掉休屠王。金日磾原是休屠王的太子,少年時與母親閼氏、弟倫等投降漢朝後,被安排在胡城居住。今臨渭區老城南十里的豐原鎮,曾專門修建有休屠城。《長安志》記載,胡城坡在渭南縣南一十五里。

金日磾最初在黃門養馬,嚴於律己,盡忠職守。後來多次識破並挫敗叛亂活動,一躍而成為首屈一指的朝廷重臣。武帝對他十分敬重,賜姓“金”。臨終拜他為車騎將軍,委託他與霍光共同輔佐少主漢昭帝。由此創建了“昭宣中興”的大業。

金日磾封地在今固市一帶,其墓位於藺店鎮藺南村南,原封土呈覆鬥形,底邊長約54米,寬39米,高17米,上世紀七十年代夷平。如今渭北還有金氏陂、秺侯祠,藺店過去叫金陂,可見其在渭之影響。

"

匈奴王子居住的胡城坡

由於雨水長期切割,崇凝塬上形成了數百條溝道,以及通往遠近村鎮的大坡。著名的胡城坡位於崇凝塬的北緣,神川塬緊東北、龍尾坡角下西偏北。漢時凶奴休屠王歸降後築城居住坡端南面,故稱胡城坡。

匈奴休屠王統治區域,原在武威一帶。前121年,渾邪王與休屠王投降漢朝,不料渾邪王中途反悔,殺掉休屠王。金日磾原是休屠王的太子,少年時與母親閼氏、弟倫等投降漢朝後,被安排在胡城居住。今臨渭區老城南十里的豐原鎮,曾專門修建有休屠城。《長安志》記載,胡城坡在渭南縣南一十五里。

金日磾最初在黃門養馬,嚴於律己,盡忠職守。後來多次識破並挫敗叛亂活動,一躍而成為首屈一指的朝廷重臣。武帝對他十分敬重,賜姓“金”。臨終拜他為車騎將軍,委託他與霍光共同輔佐少主漢昭帝。由此創建了“昭宣中興”的大業。

金日磾封地在今固市一帶,其墓位於藺店鎮藺南村南,原封土呈覆鬥形,底邊長約54米,寬39米,高17米,上世紀七十年代夷平。如今渭北還有金氏陂、秺侯祠,藺店過去叫金陂,可見其在渭之影響。

渭南塬上的這地方竟與匈奴有段歷史,你知道嗎?

周處隱村除三害

臨渭區崇凝鎮西南方向二里處,有一個村名叫“隱村”。村西頭曾有一道觀,不知初建於何時,金代大定年間御賜其額曰“崇靈”,後稱崇靈觀或崇靈廟。目前觀院已成為學校,院內角落有一塊碑文斑駁的古碑,記載有“隱村”的來歷。傳說這裡曾是西晉時期勇除三害、改邪歸正的英雄周處隱居的地方。

崇凝鎮

有一篇選自南北朝劉義慶編撰的《世說新語》的古文,名《周處》。描述他回頭浪子的事蹟,讓人印象深刻。周處字子隱,三國時吳郡陽羨人。因連年兵災,便舉家西逃,來到渭南秦嶺腳下。少年周處強悍蠻橫,好爭勝鬥氣。後來得知自己為人們所憎恨,成了地方三害之一,就有心改邪歸正,為老百姓消除禍害。他在二郎山射死了經常吃人的猛虎,所以二郎山也叫伏獸山;又在河裡斬殺了興風作浪的蚊龍,蛟龍的血染紅了河水,這河以後就叫赤水河。蛟龍沿河而下,到了渭河北岸露出了龍背,這地方就叫龍背。

在橋南鎮東的清明山麓處也有一座紀念週處的廟宇,此為“周處廟”。清代每年陰曆二月,這裡有相當規模的春季“農貿會 ”。古會演大戲,有雜玩、雜耍助興,長達一月之久。廟宇中的周處塑像前香火煙霧繚繞,爆竹響聲不斷,非常熱鬧。

"

匈奴王子居住的胡城坡

由於雨水長期切割,崇凝塬上形成了數百條溝道,以及通往遠近村鎮的大坡。著名的胡城坡位於崇凝塬的北緣,神川塬緊東北、龍尾坡角下西偏北。漢時凶奴休屠王歸降後築城居住坡端南面,故稱胡城坡。

匈奴休屠王統治區域,原在武威一帶。前121年,渾邪王與休屠王投降漢朝,不料渾邪王中途反悔,殺掉休屠王。金日磾原是休屠王的太子,少年時與母親閼氏、弟倫等投降漢朝後,被安排在胡城居住。今臨渭區老城南十里的豐原鎮,曾專門修建有休屠城。《長安志》記載,胡城坡在渭南縣南一十五里。

金日磾最初在黃門養馬,嚴於律己,盡忠職守。後來多次識破並挫敗叛亂活動,一躍而成為首屈一指的朝廷重臣。武帝對他十分敬重,賜姓“金”。臨終拜他為車騎將軍,委託他與霍光共同輔佐少主漢昭帝。由此創建了“昭宣中興”的大業。

金日磾封地在今固市一帶,其墓位於藺店鎮藺南村南,原封土呈覆鬥形,底邊長約54米,寬39米,高17米,上世紀七十年代夷平。如今渭北還有金氏陂、秺侯祠,藺店過去叫金陂,可見其在渭之影響。

渭南塬上的這地方竟與匈奴有段歷史,你知道嗎?

周處隱村除三害

臨渭區崇凝鎮西南方向二里處,有一個村名叫“隱村”。村西頭曾有一道觀,不知初建於何時,金代大定年間御賜其額曰“崇靈”,後稱崇靈觀或崇靈廟。目前觀院已成為學校,院內角落有一塊碑文斑駁的古碑,記載有“隱村”的來歷。傳說這裡曾是西晉時期勇除三害、改邪歸正的英雄周處隱居的地方。

崇凝鎮

有一篇選自南北朝劉義慶編撰的《世說新語》的古文,名《周處》。描述他回頭浪子的事蹟,讓人印象深刻。周處字子隱,三國時吳郡陽羨人。因連年兵災,便舉家西逃,來到渭南秦嶺腳下。少年周處強悍蠻橫,好爭勝鬥氣。後來得知自己為人們所憎恨,成了地方三害之一,就有心改邪歸正,為老百姓消除禍害。他在二郎山射死了經常吃人的猛虎,所以二郎山也叫伏獸山;又在河裡斬殺了興風作浪的蚊龍,蛟龍的血染紅了河水,這河以後就叫赤水河。蛟龍沿河而下,到了渭河北岸露出了龍背,這地方就叫龍背。

在橋南鎮東的清明山麓處也有一座紀念週處的廟宇,此為“周處廟”。清代每年陰曆二月,這裡有相當規模的春季“農貿會 ”。古會演大戲,有雜玩、雜耍助興,長達一月之久。廟宇中的周處塑像前香火煙霧繚繞,爆竹響聲不斷,非常熱鬧。

渭南塬上的這地方竟與匈奴有段歷史,你知道嗎?

隱村古時崇靈觀

在臨渭區崇凝鎮西南的隱村,古時有一道觀,不知初建於何時,金代大定年間御賜其額曰“崇靈”,後稱崇靈觀或崇靈廟。元世祖至元六年主持道士朱德明重加修葺,門人道士劉智成等立石記述其事。

崇靈觀已折毀,《重修崇靈廟碑記》刻石碑身雖斷裂為二,卻倖存在隱村小學的校園裡。據其所載,崇靈觀“乃晉將周處子隱之祠。元康中,氐人齊萬年反,命處徵之,力戰而歿,秦人思而祠之。”周處入晉後累官至御史中丞,後來出征齊萬年,處境險惡,死得十分悲壯。關中人民對這位以死報國的將軍產生了無限懷念之情。為他建立祠廟,歲時致祭,這大概就是隱村崇靈廟初建時的原由。所以在《重修崇靈廟碑記》裡說:“秦人思而祠之。”又因為周處字子隱,所以“崇靈觀”所在之村便也名曰“隱”村了。後來流傳說周處當初曾隱居於此,故名隱村。

周處除三害的故事確實在渭南流傳甚廣,歷來為當地父老所津津樂道。傳說渭南縣南有倒虎山,東有赤水河,這就是當年周處殺虎斬蛟之處。相傳赤水河的水是被殺死的蛟龍血染紅的,所以叫“赤水”。人們還在元象山北麓增建了周孝侯墓,周處廟故址在今橋南鎮西南廟後村,其北距隱村約五里。在故縣城西,渭水南岸,又建有周處祠堂。。(圖片來源網絡) 來源:臨渭政協文史【看完記得關注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