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溼則體內溼氣重,這些症狀提示趕緊祛溼

中醫 紅豆 薏米 冬瓜 丁香園醫生 2017-04-13

剛過清明沒幾天,難得見幾天太陽,不想天色又變,陰沉沉,整個人心情也不好,食慾不振、感覺睏倦、四肢沉重等。不要以為只是單純的天氣所致,還有可能是體內溼氣過重,需趕緊自我檢測脾胃功能是否正常,確認是否脾溼。

脾溼是體內溼氣的根源

古人有云:“千寒易除,一溼難去。溼性黏濁,如油入面。”不管你是寒溼、溼熱、風溼還是暑溼都與溼脫不了關係。而人體溼氣來源除了環境因素,還與自身飲食傷及脾胃有關。

中醫認為,脾是蘊化溼氣的主要臟器。脾能“蘊化水谷、蘊化水溼”,意味著脾除了有消化功能,還肩負著“化溼”的中藥職責。但中醫五行學說認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溼氣進入體內最容易傷脾,兩者惡性循環。

脾溼則體內溼氣重,這些症狀提示趕緊祛溼

這些症狀提示體內溼氣重

1、吃飯時腸胃不佳

該吃飯時,沒有飢餓的感覺,且什麼也不想吃,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裡脹,吃飯過程中有隱隱的噁心感,好象吃下去的東西自己往上頂。不要誤以為這是懷孕!

2、清早面色和舌苔異常

早晨眼皮腫,或有下眼袋;照鏡子時發現自己舌苔厚膩;舌體胖大、或舌邊緣有明顯齒痕。

脾溼則體內溼氣重,這些症狀提示趕緊祛溼

3、排便異常

正常大便是香蕉樣軟硬適度的條形。而如果像熟得過度的香蕉一樣外形軟爛、黏膩的大便就是脾溼的表現,說明身體消化功能異常。可表現為:大便稀爛不成形或大便基本成形但較軟;大便完了後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大便排不盡。

4、虛胖

飲食作息和原來一樣,但體重在短期內明顯增加,更嚴重者會出現下肢水腫等。

脾溼則體內溼氣重,這些症狀提示趕緊祛溼

5、精神狀態不佳

感覺四肢或身體沉重甚至有渾身痠疼的感覺;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有頭昏沉、頭腦不清爽的感覺;易睏倦,有時記憶力減退。

6、關節不適

關節僵硬,起床時渾身痠痛;活動時關節發緊,好象不靈活。

脾溼則體內溼氣重,這些症狀提示趕緊祛溼

7、小便異常

小便往往表現為尿不多,甚至尿量很少或尿得不痛快。有些女性白帶量多,也是溼氣的顯現。

8、胸悶

古人說“脾氣一虛,肺氣先絕”,說明脾與肺的功能相互關聯、相互影響。脾氣虛到一定程度,肺金失養,就容易出現短氣、少氣懶言,動則氣促等肺氣虛的表現,需長呼一口氣才舒服。

脾溼則體內溼氣重,這些症狀提示趕緊祛溼

健脾祛溼的食療偏方

冬瓜綠豆龍骨(排骨)湯

材料:排骨500g,冬瓜250g,綠豆100g、薑片15g,蔥段15g,料酒、鹽、雞精適量

偏方做法:

1、排骨洗淨剁塊;冬瓜洗淨切大塊;綠豆洗淨,清水浸泡2小時;

2、排骨放入沸水中去浮沫,加適量料酒焯5分鐘後,撈出待用;

3、排骨和綠豆放入鍋中,鍋置火上,加清水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燉90分鐘;

4、倒入冬瓜、薑片和蔥段,加蓋再煮30分鐘。出鍋前加適量鹽和雞精即可。

脾溼則體內溼氣重,這些症狀提示趕緊祛溼

薏米紅豆粥

材料:薏米仁、赤小豆適量

偏方做法:

1、紅豆薏米粥,準備同等分量的紅豆和薏米,洗乾淨後,紅豆大概需要泡兩三個小時,薏米泡一個小時。

2、先煮紅豆,煮開後,添一些涼水,再煮開後,再添涼水。

3、等紅豆煮開花後,放入薏米,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爛,就放冰糖調味就可以了。

脾溼則體內溼氣重,這些症狀提示趕緊祛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