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說酒-----轉自胡獻國'

"
"
中醫說酒-----轉自胡獻國

歲末年初,各類應酬、聚會驟增,喝酒交際更是難以避免。但是,飲酒先要懂酒。

酒,為米、麥、黍、高粱等和曲釀成的一種飲料。因製作方法不同,酒又分為蒸餾酒和非蒸餾酒兩大類,前者如米酒、黃酒、葡萄酒等;後者為白酒,又名燒酒。浸藥多用燒酒,做藥引用黃酒,白酒以陳久者為佳。

白酒 中醫認為,酒有溫通經脈、舒筋散寒、通絡止痛、引行藥勢之功,適用於寒滯經脈、瘀血內阻、風溼痺痛、筋脈攣急及導引藥等。《本草綱目》言酒“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禦寒,消愁遣興,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精”。

黃酒 黃酒是我國最古老的飲料酒,它以糯米為原料,酒麴為糖化發酵劑,經釀造而成,酒精含量僅為15%~16%,是較理想的酒精類飲料。中醫認為,黃酒有行藥勢、通經絡、行血脈、溫脾胃、養皮膚、散溼氣之功,適用於風溼痺痛、骨節疼痛、消化不良、凍瘡、手足不溫等。秋冬溫飲黃酒,可有效抵禦寒冷刺激,預防感冒。

米酒 又名醪糟、酒釀、甜酒、糯米酒,是蒸熟的糯米拌上酒酵母發酵而成的一種甜酒。中醫認為,本品有益氣養血、散寒活血、散結消腫之功,適用於納差食少、胃脘冷痛、虛寒痛經、妊娠水腫、乳汁稀少或分泌不足等。《隨患居飲食譜》言其“補氣養血,助運化”。

葡萄酒 中醫認為,葡萄酒有溫通經脈、舒筋散寒、通絡止痛、引行藥勢之功,適用於寒滯經脈、瘀血內阻、風溼痺痛、筋脈攣急及導引藥等。

中醫認為,酒有活血通脈、引行藥勢、增進食慾、消除疲勞、陶冶情志、使人愉快並有禦寒提神的功能,少量飲用白酒特別是低度酒可以擴張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延緩膽固醇等脂質在血管壁沉積,故對循環系統及心腦血管有利。

因此建議,喝啤酒以半瓶為宜,葡萄酒、黃酒以100克為宜,白酒每日絕對不要超過50克,儘量喝度數較低的酒,少喝或不喝烈性酒,不要空腹喝酒,喝酒後不要服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