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講求“治未病”,“三分治七分養”,調理養護很重要。甲狀腺疾病是常見的慢性病,甲狀腺病治療是關鍵,自我調養是保障,二者缺一不可。這裡為你開出中醫5方調理甲狀腺。

一、養精神

所謂“氣生百病”。當患者一鬱結、緊張時,脖子就會憋悶、眼睛脹痛等。調查發現,75%以上的甲亢患者發病前都有情緒方面的誘因。所以,要戰勝甲狀腺病,關鍵是減少不良情緒刺激,保持良好心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保持心境的清澈明淨,少受外界事物的紛擾,對調養心性還是非常有好處的,日常可通過習字書法、古箏等怡悅情志。相對於其他許多疾病,甲狀腺病的治療效果通常是比較顯著的,即使是甲狀腺癌,絕大多數治療後也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

中醫講求“治未病”,“三分治七分養”,調理養護很重要。甲狀腺疾病是常見的慢性病,甲狀腺病治療是關鍵,自我調養是保障,二者缺一不可。這裡為你開出中醫5方調理甲狀腺。

一、養精神

所謂“氣生百病”。當患者一鬱結、緊張時,脖子就會憋悶、眼睛脹痛等。調查發現,75%以上的甲亢患者發病前都有情緒方面的誘因。所以,要戰勝甲狀腺病,關鍵是減少不良情緒刺激,保持良好心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保持心境的清澈明淨,少受外界事物的紛擾,對調養心性還是非常有好處的,日常可通過習字書法、古箏等怡悅情志。相對於其他許多疾病,甲狀腺病的治療效果通常是比較顯著的,即使是甲狀腺癌,絕大多數治療後也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二、養體質

研究發現,甲亢患者大多為陰虛體質和氣鬱體質,甲減多發於氣虛和陽虛體質者。陰虛體質者平時怕熱、手足心發熱、喜吃涼食、肝火偏盛;氣鬱體質者愛著急、生悶氣,鬱則不通,身體就容易長腫塊或結節;氣虛體質者不耐疲勞;陽虛體質者總是手足不溫、怕冷,體內氣血運行容易瘀滯受阻。所以,中醫治療甲狀腺病多用活血、化痰、散結的方法。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結合藥物、飲食、運動等方法,可以從根本上、有針對性地解決甲狀腺問題。

"

中醫講求“治未病”,“三分治七分養”,調理養護很重要。甲狀腺疾病是常見的慢性病,甲狀腺病治療是關鍵,自我調養是保障,二者缺一不可。這裡為你開出中醫5方調理甲狀腺。

一、養精神

所謂“氣生百病”。當患者一鬱結、緊張時,脖子就會憋悶、眼睛脹痛等。調查發現,75%以上的甲亢患者發病前都有情緒方面的誘因。所以,要戰勝甲狀腺病,關鍵是減少不良情緒刺激,保持良好心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保持心境的清澈明淨,少受外界事物的紛擾,對調養心性還是非常有好處的,日常可通過習字書法、古箏等怡悅情志。相對於其他許多疾病,甲狀腺病的治療效果通常是比較顯著的,即使是甲狀腺癌,絕大多數治療後也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二、養體質

研究發現,甲亢患者大多為陰虛體質和氣鬱體質,甲減多發於氣虛和陽虛體質者。陰虛體質者平時怕熱、手足心發熱、喜吃涼食、肝火偏盛;氣鬱體質者愛著急、生悶氣,鬱則不通,身體就容易長腫塊或結節;氣虛體質者不耐疲勞;陽虛體質者總是手足不溫、怕冷,體內氣血運行容易瘀滯受阻。所以,中醫治療甲狀腺病多用活血、化痰、散結的方法。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結合藥物、飲食、運動等方法,可以從根本上、有針對性地解決甲狀腺問題。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三、養經絡

經絡是連接五臟六腑的網絡橋樑,氣血運行的通道,而穴位則是人體氣血聚積的交點。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臟腑功能就會異常,甲狀腺就會出現腫大和結節。經絡和穴位就如同臟器在體表的反射部位,不同的甲狀腺病反應的敏感區域也不同。在疾病對應的穴位點上進行自我指壓按摩,有助於疏通氣血經絡,有利甲狀腺疾病的康復。

如肝火旺急躁可選擇足背肝經的太沖穴,心慌可按摩手臂部的內關穴和耳部的內分泌、神門、交感穴位等,甲亢選擇補陰的重要穴位三陰交,甲減可按摩和艾灸強壯穴位足三裡和崑崙、照海、關元穴等等。甲亢突眼是頑疾,一些患者通過放射線照射、眼球后藥物注射、大劑量激素治療等仍不好轉,這時自我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鍼灸治療對改善甲亢突眼有明顯的幫助。患者可像做眼保健操一樣自我按摩眼部周圍穴位,對緩解眼部脹痛、流淚、乾澀等有效,但需要長期堅持。足了和浴足對甲狀腺病人的保健也有幫助。

"

中醫講求“治未病”,“三分治七分養”,調理養護很重要。甲狀腺疾病是常見的慢性病,甲狀腺病治療是關鍵,自我調養是保障,二者缺一不可。這裡為你開出中醫5方調理甲狀腺。

一、養精神

所謂“氣生百病”。當患者一鬱結、緊張時,脖子就會憋悶、眼睛脹痛等。調查發現,75%以上的甲亢患者發病前都有情緒方面的誘因。所以,要戰勝甲狀腺病,關鍵是減少不良情緒刺激,保持良好心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保持心境的清澈明淨,少受外界事物的紛擾,對調養心性還是非常有好處的,日常可通過習字書法、古箏等怡悅情志。相對於其他許多疾病,甲狀腺病的治療效果通常是比較顯著的,即使是甲狀腺癌,絕大多數治療後也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二、養體質

研究發現,甲亢患者大多為陰虛體質和氣鬱體質,甲減多發於氣虛和陽虛體質者。陰虛體質者平時怕熱、手足心發熱、喜吃涼食、肝火偏盛;氣鬱體質者愛著急、生悶氣,鬱則不通,身體就容易長腫塊或結節;氣虛體質者不耐疲勞;陽虛體質者總是手足不溫、怕冷,體內氣血運行容易瘀滯受阻。所以,中醫治療甲狀腺病多用活血、化痰、散結的方法。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結合藥物、飲食、運動等方法,可以從根本上、有針對性地解決甲狀腺問題。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三、養經絡

經絡是連接五臟六腑的網絡橋樑,氣血運行的通道,而穴位則是人體氣血聚積的交點。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臟腑功能就會異常,甲狀腺就會出現腫大和結節。經絡和穴位就如同臟器在體表的反射部位,不同的甲狀腺病反應的敏感區域也不同。在疾病對應的穴位點上進行自我指壓按摩,有助於疏通氣血經絡,有利甲狀腺疾病的康復。

如肝火旺急躁可選擇足背肝經的太沖穴,心慌可按摩手臂部的內關穴和耳部的內分泌、神門、交感穴位等,甲亢選擇補陰的重要穴位三陰交,甲減可按摩和艾灸強壯穴位足三裡和崑崙、照海、關元穴等等。甲亢突眼是頑疾,一些患者通過放射線照射、眼球后藥物注射、大劑量激素治療等仍不好轉,這時自我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鍼灸治療對改善甲亢突眼有明顯的幫助。患者可像做眼保健操一樣自我按摩眼部周圍穴位,對緩解眼部脹痛、流淚、乾澀等有效,但需要長期堅持。足了和浴足對甲狀腺病人的保健也有幫助。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甲狀腺的足部反射區也很好找,從足大趾趾跟向趾端壓推,拐彎處敏感點靠內即是。中藥燻蒸腳部配合按摩效果更佳。甲亢患者可用金銀花、菊花、薄荷、牛膝、杜仲煎湯泡腳;甲減患者的足浴藥物則可易為桂枝、川椒、木香、當歸、生薑、艾葉、白芷等。

"

中醫講求“治未病”,“三分治七分養”,調理養護很重要。甲狀腺疾病是常見的慢性病,甲狀腺病治療是關鍵,自我調養是保障,二者缺一不可。這裡為你開出中醫5方調理甲狀腺。

一、養精神

所謂“氣生百病”。當患者一鬱結、緊張時,脖子就會憋悶、眼睛脹痛等。調查發現,75%以上的甲亢患者發病前都有情緒方面的誘因。所以,要戰勝甲狀腺病,關鍵是減少不良情緒刺激,保持良好心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保持心境的清澈明淨,少受外界事物的紛擾,對調養心性還是非常有好處的,日常可通過習字書法、古箏等怡悅情志。相對於其他許多疾病,甲狀腺病的治療效果通常是比較顯著的,即使是甲狀腺癌,絕大多數治療後也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二、養體質

研究發現,甲亢患者大多為陰虛體質和氣鬱體質,甲減多發於氣虛和陽虛體質者。陰虛體質者平時怕熱、手足心發熱、喜吃涼食、肝火偏盛;氣鬱體質者愛著急、生悶氣,鬱則不通,身體就容易長腫塊或結節;氣虛體質者不耐疲勞;陽虛體質者總是手足不溫、怕冷,體內氣血運行容易瘀滯受阻。所以,中醫治療甲狀腺病多用活血、化痰、散結的方法。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結合藥物、飲食、運動等方法,可以從根本上、有針對性地解決甲狀腺問題。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三、養經絡

經絡是連接五臟六腑的網絡橋樑,氣血運行的通道,而穴位則是人體氣血聚積的交點。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臟腑功能就會異常,甲狀腺就會出現腫大和結節。經絡和穴位就如同臟器在體表的反射部位,不同的甲狀腺病反應的敏感區域也不同。在疾病對應的穴位點上進行自我指壓按摩,有助於疏通氣血經絡,有利甲狀腺疾病的康復。

如肝火旺急躁可選擇足背肝經的太沖穴,心慌可按摩手臂部的內關穴和耳部的內分泌、神門、交感穴位等,甲亢選擇補陰的重要穴位三陰交,甲減可按摩和艾灸強壯穴位足三裡和崑崙、照海、關元穴等等。甲亢突眼是頑疾,一些患者通過放射線照射、眼球后藥物注射、大劑量激素治療等仍不好轉,這時自我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鍼灸治療對改善甲亢突眼有明顯的幫助。患者可像做眼保健操一樣自我按摩眼部周圍穴位,對緩解眼部脹痛、流淚、乾澀等有效,但需要長期堅持。足了和浴足對甲狀腺病人的保健也有幫助。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甲狀腺的足部反射區也很好找,從足大趾趾跟向趾端壓推,拐彎處敏感點靠內即是。中藥燻蒸腳部配合按摩效果更佳。甲亢患者可用金銀花、菊花、薄荷、牛膝、杜仲煎湯泡腳;甲減患者的足浴藥物則可易為桂枝、川椒、木香、當歸、生薑、艾葉、白芷等。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四、養胃口

甲亢患者的飲食當以滋陰為主,如甲魚有滋陰補腎、散結的作用,可作為理想食補。平時常吃梨子、柑橘等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忌菸酒。甲亢合併白細胞減少的患者可食用阿膠、龍眼肉以補血生血,平時宜用沙蔘、玉竹、麥冬等滋陰之品煲湯,用菊花、玫瑰花、蓮子心等清熱之品泡茶飲。

"

中醫講求“治未病”,“三分治七分養”,調理養護很重要。甲狀腺疾病是常見的慢性病,甲狀腺病治療是關鍵,自我調養是保障,二者缺一不可。這裡為你開出中醫5方調理甲狀腺。

一、養精神

所謂“氣生百病”。當患者一鬱結、緊張時,脖子就會憋悶、眼睛脹痛等。調查發現,75%以上的甲亢患者發病前都有情緒方面的誘因。所以,要戰勝甲狀腺病,關鍵是減少不良情緒刺激,保持良好心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保持心境的清澈明淨,少受外界事物的紛擾,對調養心性還是非常有好處的,日常可通過習字書法、古箏等怡悅情志。相對於其他許多疾病,甲狀腺病的治療效果通常是比較顯著的,即使是甲狀腺癌,絕大多數治療後也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二、養體質

研究發現,甲亢患者大多為陰虛體質和氣鬱體質,甲減多發於氣虛和陽虛體質者。陰虛體質者平時怕熱、手足心發熱、喜吃涼食、肝火偏盛;氣鬱體質者愛著急、生悶氣,鬱則不通,身體就容易長腫塊或結節;氣虛體質者不耐疲勞;陽虛體質者總是手足不溫、怕冷,體內氣血運行容易瘀滯受阻。所以,中醫治療甲狀腺病多用活血、化痰、散結的方法。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結合藥物、飲食、運動等方法,可以從根本上、有針對性地解決甲狀腺問題。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三、養經絡

經絡是連接五臟六腑的網絡橋樑,氣血運行的通道,而穴位則是人體氣血聚積的交點。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臟腑功能就會異常,甲狀腺就會出現腫大和結節。經絡和穴位就如同臟器在體表的反射部位,不同的甲狀腺病反應的敏感區域也不同。在疾病對應的穴位點上進行自我指壓按摩,有助於疏通氣血經絡,有利甲狀腺疾病的康復。

如肝火旺急躁可選擇足背肝經的太沖穴,心慌可按摩手臂部的內關穴和耳部的內分泌、神門、交感穴位等,甲亢選擇補陰的重要穴位三陰交,甲減可按摩和艾灸強壯穴位足三裡和崑崙、照海、關元穴等等。甲亢突眼是頑疾,一些患者通過放射線照射、眼球后藥物注射、大劑量激素治療等仍不好轉,這時自我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鍼灸治療對改善甲亢突眼有明顯的幫助。患者可像做眼保健操一樣自我按摩眼部周圍穴位,對緩解眼部脹痛、流淚、乾澀等有效,但需要長期堅持。足了和浴足對甲狀腺病人的保健也有幫助。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甲狀腺的足部反射區也很好找,從足大趾趾跟向趾端壓推,拐彎處敏感點靠內即是。中藥燻蒸腳部配合按摩效果更佳。甲亢患者可用金銀花、菊花、薄荷、牛膝、杜仲煎湯泡腳;甲減患者的足浴藥物則可易為桂枝、川椒、木香、當歸、生薑、艾葉、白芷等。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四、養胃口

甲亢患者的飲食當以滋陰為主,如甲魚有滋陰補腎、散結的作用,可作為理想食補。平時常吃梨子、柑橘等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忌菸酒。甲亢合併白細胞減少的患者可食用阿膠、龍眼肉以補血生血,平時宜用沙蔘、玉竹、麥冬等滋陰之品煲湯,用菊花、玫瑰花、蓮子心等清熱之品泡茶飲。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治甲狀腺功能亢進中醫方

1、育陰制亢湯

【來源】杜懷棠《中國當代名醫驗方大全》(章真如方)

【歌訣】育陰制亢用玄蔘,歸芍生地海藻昆,牡蠣貝母黃藥子,麥冬浮石廣鬱金。

【組成】生地、玄蔘各15克,麥冬、黃藥子、貝母、昆布、海藻、當歸、白芍、鬱金、海浮石各10克,生牡蠣20克。

【用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煎2次。每日1劑,頭兩煎分早晚服。亦可加倍劑量,作成成藥。

【功效】軟堅散結,化痰消癭。

【主治】甲狀腺功能亢進(癭氣),症見陰虛陽亢、煩擾不安、善怒、目突、善食而瘦、手顫、失眠等。

"

中醫講求“治未病”,“三分治七分養”,調理養護很重要。甲狀腺疾病是常見的慢性病,甲狀腺病治療是關鍵,自我調養是保障,二者缺一不可。這裡為你開出中醫5方調理甲狀腺。

一、養精神

所謂“氣生百病”。當患者一鬱結、緊張時,脖子就會憋悶、眼睛脹痛等。調查發現,75%以上的甲亢患者發病前都有情緒方面的誘因。所以,要戰勝甲狀腺病,關鍵是減少不良情緒刺激,保持良好心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保持心境的清澈明淨,少受外界事物的紛擾,對調養心性還是非常有好處的,日常可通過習字書法、古箏等怡悅情志。相對於其他許多疾病,甲狀腺病的治療效果通常是比較顯著的,即使是甲狀腺癌,絕大多數治療後也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二、養體質

研究發現,甲亢患者大多為陰虛體質和氣鬱體質,甲減多發於氣虛和陽虛體質者。陰虛體質者平時怕熱、手足心發熱、喜吃涼食、肝火偏盛;氣鬱體質者愛著急、生悶氣,鬱則不通,身體就容易長腫塊或結節;氣虛體質者不耐疲勞;陽虛體質者總是手足不溫、怕冷,體內氣血運行容易瘀滯受阻。所以,中醫治療甲狀腺病多用活血、化痰、散結的方法。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結合藥物、飲食、運動等方法,可以從根本上、有針對性地解決甲狀腺問題。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三、養經絡

經絡是連接五臟六腑的網絡橋樑,氣血運行的通道,而穴位則是人體氣血聚積的交點。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臟腑功能就會異常,甲狀腺就會出現腫大和結節。經絡和穴位就如同臟器在體表的反射部位,不同的甲狀腺病反應的敏感區域也不同。在疾病對應的穴位點上進行自我指壓按摩,有助於疏通氣血經絡,有利甲狀腺疾病的康復。

如肝火旺急躁可選擇足背肝經的太沖穴,心慌可按摩手臂部的內關穴和耳部的內分泌、神門、交感穴位等,甲亢選擇補陰的重要穴位三陰交,甲減可按摩和艾灸強壯穴位足三裡和崑崙、照海、關元穴等等。甲亢突眼是頑疾,一些患者通過放射線照射、眼球后藥物注射、大劑量激素治療等仍不好轉,這時自我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鍼灸治療對改善甲亢突眼有明顯的幫助。患者可像做眼保健操一樣自我按摩眼部周圍穴位,對緩解眼部脹痛、流淚、乾澀等有效,但需要長期堅持。足了和浴足對甲狀腺病人的保健也有幫助。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甲狀腺的足部反射區也很好找,從足大趾趾跟向趾端壓推,拐彎處敏感點靠內即是。中藥燻蒸腳部配合按摩效果更佳。甲亢患者可用金銀花、菊花、薄荷、牛膝、杜仲煎湯泡腳;甲減患者的足浴藥物則可易為桂枝、川椒、木香、當歸、生薑、艾葉、白芷等。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四、養胃口

甲亢患者的飲食當以滋陰為主,如甲魚有滋陰補腎、散結的作用,可作為理想食補。平時常吃梨子、柑橘等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忌菸酒。甲亢合併白細胞減少的患者可食用阿膠、龍眼肉以補血生血,平時宜用沙蔘、玉竹、麥冬等滋陰之品煲湯,用菊花、玫瑰花、蓮子心等清熱之品泡茶飲。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治甲狀腺功能亢進中醫方

1、育陰制亢湯

【來源】杜懷棠《中國當代名醫驗方大全》(章真如方)

【歌訣】育陰制亢用玄蔘,歸芍生地海藻昆,牡蠣貝母黃藥子,麥冬浮石廣鬱金。

【組成】生地、玄蔘各15克,麥冬、黃藥子、貝母、昆布、海藻、當歸、白芍、鬱金、海浮石各10克,生牡蠣20克。

【用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煎2次。每日1劑,頭兩煎分早晚服。亦可加倍劑量,作成成藥。

【功效】軟堅散結,化痰消癭。

【主治】甲狀腺功能亢進(癭氣),症見陰虛陽亢、煩擾不安、善怒、目突、善食而瘦、手顫、失眠等。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2、甲亢湯

【來源】張夢儂《臨症會要》

【歌訣】甲亢湯用夏枯草,牡蠣公英黃藥子,橘貝銀柴天葵子,藻昆甘丁野菊花。

【組成】牡蠣粉24克,夏枯草60克,蒲公英30克,黃藥子10克,炒橘核10克,浙貝母10克,天葵子15克,銀柴胡1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地丁30克,野菊花1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

【功效】清熱化痰,軟堅散結。

【主治】癭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見頸項前一側或兩側腫大、常覺心慌煩熱、容易激動、汗多口渴、飲食倍增、甚則眼球作脹、外觀明顯突出。

"

中醫講求“治未病”,“三分治七分養”,調理養護很重要。甲狀腺疾病是常見的慢性病,甲狀腺病治療是關鍵,自我調養是保障,二者缺一不可。這裡為你開出中醫5方調理甲狀腺。

一、養精神

所謂“氣生百病”。當患者一鬱結、緊張時,脖子就會憋悶、眼睛脹痛等。調查發現,75%以上的甲亢患者發病前都有情緒方面的誘因。所以,要戰勝甲狀腺病,關鍵是減少不良情緒刺激,保持良好心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保持心境的清澈明淨,少受外界事物的紛擾,對調養心性還是非常有好處的,日常可通過習字書法、古箏等怡悅情志。相對於其他許多疾病,甲狀腺病的治療效果通常是比較顯著的,即使是甲狀腺癌,絕大多數治療後也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二、養體質

研究發現,甲亢患者大多為陰虛體質和氣鬱體質,甲減多發於氣虛和陽虛體質者。陰虛體質者平時怕熱、手足心發熱、喜吃涼食、肝火偏盛;氣鬱體質者愛著急、生悶氣,鬱則不通,身體就容易長腫塊或結節;氣虛體質者不耐疲勞;陽虛體質者總是手足不溫、怕冷,體內氣血運行容易瘀滯受阻。所以,中醫治療甲狀腺病多用活血、化痰、散結的方法。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結合藥物、飲食、運動等方法,可以從根本上、有針對性地解決甲狀腺問題。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三、養經絡

經絡是連接五臟六腑的網絡橋樑,氣血運行的通道,而穴位則是人體氣血聚積的交點。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臟腑功能就會異常,甲狀腺就會出現腫大和結節。經絡和穴位就如同臟器在體表的反射部位,不同的甲狀腺病反應的敏感區域也不同。在疾病對應的穴位點上進行自我指壓按摩,有助於疏通氣血經絡,有利甲狀腺疾病的康復。

如肝火旺急躁可選擇足背肝經的太沖穴,心慌可按摩手臂部的內關穴和耳部的內分泌、神門、交感穴位等,甲亢選擇補陰的重要穴位三陰交,甲減可按摩和艾灸強壯穴位足三裡和崑崙、照海、關元穴等等。甲亢突眼是頑疾,一些患者通過放射線照射、眼球后藥物注射、大劑量激素治療等仍不好轉,這時自我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鍼灸治療對改善甲亢突眼有明顯的幫助。患者可像做眼保健操一樣自我按摩眼部周圍穴位,對緩解眼部脹痛、流淚、乾澀等有效,但需要長期堅持。足了和浴足對甲狀腺病人的保健也有幫助。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甲狀腺的足部反射區也很好找,從足大趾趾跟向趾端壓推,拐彎處敏感點靠內即是。中藥燻蒸腳部配合按摩效果更佳。甲亢患者可用金銀花、菊花、薄荷、牛膝、杜仲煎湯泡腳;甲減患者的足浴藥物則可易為桂枝、川椒、木香、當歸、生薑、艾葉、白芷等。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四、養胃口

甲亢患者的飲食當以滋陰為主,如甲魚有滋陰補腎、散結的作用,可作為理想食補。平時常吃梨子、柑橘等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忌菸酒。甲亢合併白細胞減少的患者可食用阿膠、龍眼肉以補血生血,平時宜用沙蔘、玉竹、麥冬等滋陰之品煲湯,用菊花、玫瑰花、蓮子心等清熱之品泡茶飲。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治甲狀腺功能亢進中醫方

1、育陰制亢湯

【來源】杜懷棠《中國當代名醫驗方大全》(章真如方)

【歌訣】育陰制亢用玄蔘,歸芍生地海藻昆,牡蠣貝母黃藥子,麥冬浮石廣鬱金。

【組成】生地、玄蔘各15克,麥冬、黃藥子、貝母、昆布、海藻、當歸、白芍、鬱金、海浮石各10克,生牡蠣20克。

【用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煎2次。每日1劑,頭兩煎分早晚服。亦可加倍劑量,作成成藥。

【功效】軟堅散結,化痰消癭。

【主治】甲狀腺功能亢進(癭氣),症見陰虛陽亢、煩擾不安、善怒、目突、善食而瘦、手顫、失眠等。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2、甲亢湯

【來源】張夢儂《臨症會要》

【歌訣】甲亢湯用夏枯草,牡蠣公英黃藥子,橘貝銀柴天葵子,藻昆甘丁野菊花。

【組成】牡蠣粉24克,夏枯草60克,蒲公英30克,黃藥子10克,炒橘核10克,浙貝母10克,天葵子15克,銀柴胡1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地丁30克,野菊花1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

【功效】清熱化痰,軟堅散結。

【主治】癭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見頸項前一側或兩側腫大、常覺心慌煩熱、容易激動、汗多口渴、飲食倍增、甚則眼球作脹、外觀明顯突出。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注:以上方劑僅供參考,請找專業醫生結合自身病情合理調整用藥、用量,不要私自服用。

五、養體力

運動鍛鍊對健康和疾病康復的益處為中西醫學所公認,運動最重要的是動靜結合、動靜得當。

甲亢患者在甲狀腺功能不達標時,應以休息靜養為主,恢復過程中運動量也不宜過大,建議選擇中國傳統的文八段錦,如“鳴天谷”“晨叩齒”等靜功養生法。對於甲減患者而言,“動則昇陽”,適當增加體力活動可以改善陽虛和氣虛體質,需注意運動前後的保暖。

"

中醫講求“治未病”,“三分治七分養”,調理養護很重要。甲狀腺疾病是常見的慢性病,甲狀腺病治療是關鍵,自我調養是保障,二者缺一不可。這裡為你開出中醫5方調理甲狀腺。

一、養精神

所謂“氣生百病”。當患者一鬱結、緊張時,脖子就會憋悶、眼睛脹痛等。調查發現,75%以上的甲亢患者發病前都有情緒方面的誘因。所以,要戰勝甲狀腺病,關鍵是減少不良情緒刺激,保持良好心態。“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保持心境的清澈明淨,少受外界事物的紛擾,對調養心性還是非常有好處的,日常可通過習字書法、古箏等怡悅情志。相對於其他許多疾病,甲狀腺病的治療效果通常是比較顯著的,即使是甲狀腺癌,絕大多數治療後也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二、養體質

研究發現,甲亢患者大多為陰虛體質和氣鬱體質,甲減多發於氣虛和陽虛體質者。陰虛體質者平時怕熱、手足心發熱、喜吃涼食、肝火偏盛;氣鬱體質者愛著急、生悶氣,鬱則不通,身體就容易長腫塊或結節;氣虛體質者不耐疲勞;陽虛體質者總是手足不溫、怕冷,體內氣血運行容易瘀滯受阻。所以,中醫治療甲狀腺病多用活血、化痰、散結的方法。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結合藥物、飲食、運動等方法,可以從根本上、有針對性地解決甲狀腺問題。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三、養經絡

經絡是連接五臟六腑的網絡橋樑,氣血運行的通道,而穴位則是人體氣血聚積的交點。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臟腑功能就會異常,甲狀腺就會出現腫大和結節。經絡和穴位就如同臟器在體表的反射部位,不同的甲狀腺病反應的敏感區域也不同。在疾病對應的穴位點上進行自我指壓按摩,有助於疏通氣血經絡,有利甲狀腺疾病的康復。

如肝火旺急躁可選擇足背肝經的太沖穴,心慌可按摩手臂部的內關穴和耳部的內分泌、神門、交感穴位等,甲亢選擇補陰的重要穴位三陰交,甲減可按摩和艾灸強壯穴位足三裡和崑崙、照海、關元穴等等。甲亢突眼是頑疾,一些患者通過放射線照射、眼球后藥物注射、大劑量激素治療等仍不好轉,這時自我保護就顯得尤為重要。鍼灸治療對改善甲亢突眼有明顯的幫助。患者可像做眼保健操一樣自我按摩眼部周圍穴位,對緩解眼部脹痛、流淚、乾澀等有效,但需要長期堅持。足了和浴足對甲狀腺病人的保健也有幫助。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甲狀腺的足部反射區也很好找,從足大趾趾跟向趾端壓推,拐彎處敏感點靠內即是。中藥燻蒸腳部配合按摩效果更佳。甲亢患者可用金銀花、菊花、薄荷、牛膝、杜仲煎湯泡腳;甲減患者的足浴藥物則可易為桂枝、川椒、木香、當歸、生薑、艾葉、白芷等。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四、養胃口

甲亢患者的飲食當以滋陰為主,如甲魚有滋陰補腎、散結的作用,可作為理想食補。平時常吃梨子、柑橘等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忌菸酒。甲亢合併白細胞減少的患者可食用阿膠、龍眼肉以補血生血,平時宜用沙蔘、玉竹、麥冬等滋陰之品煲湯,用菊花、玫瑰花、蓮子心等清熱之品泡茶飲。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治甲狀腺功能亢進中醫方

1、育陰制亢湯

【來源】杜懷棠《中國當代名醫驗方大全》(章真如方)

【歌訣】育陰制亢用玄蔘,歸芍生地海藻昆,牡蠣貝母黃藥子,麥冬浮石廣鬱金。

【組成】生地、玄蔘各15克,麥冬、黃藥子、貝母、昆布、海藻、當歸、白芍、鬱金、海浮石各10克,生牡蠣20克。

【用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煎2次。每日1劑,頭兩煎分早晚服。亦可加倍劑量,作成成藥。

【功效】軟堅散結,化痰消癭。

【主治】甲狀腺功能亢進(癭氣),症見陰虛陽亢、煩擾不安、善怒、目突、善食而瘦、手顫、失眠等。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2、甲亢湯

【來源】張夢儂《臨症會要》

【歌訣】甲亢湯用夏枯草,牡蠣公英黃藥子,橘貝銀柴天葵子,藻昆甘丁野菊花。

【組成】牡蠣粉24克,夏枯草60克,蒲公英30克,黃藥子10克,炒橘核10克,浙貝母10克,天葵子15克,銀柴胡1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地丁30克,野菊花1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

【功效】清熱化痰,軟堅散結。

【主治】癭瘤(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見頸項前一側或兩側腫大、常覺心慌煩熱、容易激動、汗多口渴、飲食倍增、甚則眼球作脹、外觀明顯突出。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注:以上方劑僅供參考,請找專業醫生結合自身病情合理調整用藥、用量,不要私自服用。

五、養體力

運動鍛鍊對健康和疾病康復的益處為中西醫學所公認,運動最重要的是動靜結合、動靜得當。

甲亢患者在甲狀腺功能不達標時,應以休息靜養為主,恢復過程中運動量也不宜過大,建議選擇中國傳統的文八段錦,如“鳴天谷”“晨叩齒”等靜功養生法。對於甲減患者而言,“動則昇陽”,適當增加體力活動可以改善陽虛和氣虛體質,需注意運動前後的保暖。

調護甲狀腺,中醫有妙方

甲狀腺疾病患者大多氣鬱不舒,多進行體力活動能夠調達肝氣、怡情養性,防止體內氣血津液瘀滯,調暢情志,便可遠離甲狀腺疾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