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祛溼,無艾不歡!

中醫 呼吸道疾病 本草綱目 藥品 美物抵心 2017-07-30

冬病夏治,三伏祛溼,無艾不歡!

傳統艾灸

冬為陰,夏為陽。若體內生有陰寒性疾病,在冬季容易發病或加重。由於體內素來陽氣不足,外界陰盛陽衰,正氣不能將陰溼祛除,若感陰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關節冷痛、怕冷、體虛易感,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洩瀉、等反覆發作或加重。夏治最好在三伏之時,陽氣最盛,體內陰溼亦外洩。通過人為調和,增補陽氣,散寒祛邪,活血通經,極大利於祛除寒邪,緩解或治癒冬季易發病。

冬病夏治,常用的方法有,藥物貼敷(三伏貼)、藥物注射、艾灸、埋線、刮痧、拔罐,或內服藥物等。艾灸為比較有代表性的療法,歷史悠久,適用性廣,操作簡單,療效明顯,價格低廉,無副作用。

冬病夏治,三伏祛溼,無艾不歡!

新鮮艾草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郎中不復來!艾草是多年生草本,半灌木狀植物,有濃烈香氣。《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鍼灸,故又被稱為“醫草”。艾可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冬病夏治,三伏祛溼,無艾不歡!

金艾絨

艾葉經過採摘,反覆晾晒,去梗篩選,保存一年之上為陳艾,三到五年最佳,“溫而不燥,潤能通經”,滲透力好。新艾中有油未揮發乾淨,“生艾灸火則易傷人肌脈”,不但無益,反而有害。陳艾葉搗碎篩選得“艾絨”。幹艾葉粉碎過篩,過篩一次約得1/3艾絨。最終從35斤艾葉提取一斤艾絨,純度達到35:1這個比例最佳,稱為金艾絨。具有高純度、不含雜質、易燃燒、艾煙少、氣味芳香、穿透力強。

常見艾灸方法:

冬病夏治,三伏祛溼,無艾不歡!

溫和灸

艾條溫和炙:將艾條點燃,對準穴位或患處,距皮膚約1.5-3釐米進行燻烤,以皮膚有溫熱而不灼痛為宜,皮膚紅暈為度,每處5-7分鐘。

冬病夏治,三伏祛溼,無艾不歡!

隔物灸

艾柱隔物炙:在皮膚上方放置薑片,蒜片,食鹽等,上放艾柱,可加強效果。稍感燙熱,即更換艾柱。

冬病夏治,三伏祛溼,無艾不歡!

艾灸盒

溫筒灸:用銅,不鏽鋼,竹木等材質製成炙盒。內有固定艾柱裝置,四周有散氣孔,外面包裹慮煙防燙布罩。使用時,固定艾柱點燃,蓋好炙盒,用布罩固定於身體上,氣孔對準穴位即可。

冬病夏治,三伏祛溼,無艾不歡!

電子艾灸

電子艾灸:通過電子艾灸儀,電加熱艾絨,將熱煙吹到穴位,以熱輻射為主。一般美容院有這種儀器。

注:艾條艾柱艾盒等,藥店和淘寶都有售,但不同病症適用不同艾灸方式,使用時最好有專業醫師指導。

用艾驅寒,常見的方式除了艾灸,還有艾葉浴,艾葉泡腳,艾葉湯食,艾薰等。

冬病夏治,三伏祛溼,無艾不歡!

艾葉浴

艾葉浴:取新鮮艾葉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沖泡5~10分鐘,取出艾葉加水調至適宜水溫即可沐浴。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溼、止血、安眠、溫經的功效。對毛囊炎、溼疹有一定的療程。在南方,產婦分娩後坐月子期間會使用乾燥的艾草煮水洗澡,以達到驅散風寒、溫暖子宮、消毒止癢的目的。嬰幼兒也可以用艾草水洗澡,能去身上的溼疹。

冬病夏治,三伏祛溼,無艾不歡!

幹艾葉

艾草泡腳:取一小把幹艾草煮水泡腳即可。溼氣重的,配合生薑紅棗水更佳。艾草加薑片可治風寒感冒、關節病、類風溼、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泡腳水可加花椒,能除腳汗、腳臭、腳氣、溼疹艾草。加鹽可治上焦有火,經常眼火、牙痛、咽喉痛、氣躁心煩、上火下寒、腳腿腫脹。

冬病夏治,三伏祛溼,無艾不歡!

艾葉青團

艾葉湯食:艾葉煮雞蛋,艾葉青團,艾葉餃子,艾葉餅,艾葉湯等等。具有散寒去淤、祛溼止癢、溫經通脈、暖和子宮等作用,是天然保健食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