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難愈,聽聽臨床經驗40多年的老中醫怎麼說

中醫 乙肝 肝硬化 腫瘤 中國經濟網 2017-07-01
乙肝難愈,聽聽臨床經驗40多年的老中醫怎麼說

你可能是一個乙肝病毒攜帶者,還需要綜合其他的情況一起來判斷才能確定要不要治療。但您是不是就是得了慢性乙型肝炎呢?不是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和慢性乙肝患者,是兩回事。

中國有一億以上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其中百分之七八十根本不是病人,大多數攜帶者終身只是攜帶病毒,他們很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發病。這期,本刊請到從醫40多年的主任中醫師莊險峰為大家講解這方面的知識。

哪部分乙肝病毒攜帶者人群

才真正需要治療

如果查出來你表面抗原是陽性的,你也不是一個乙肝病人。因為表面抗原陽性還有大三陽小三陽之分,如果說你乙肝五項檢查“一、三、五”是陽性的,那就是大三陽。“一、四、五”是陽性的,就是小三陽。

大三陽、乙肝HBA-DNA肯定是陽性的。小三陽則有兩種可能,一種陰性一種陽性,如果小三陽DNA是陰性的,是真正的小三陽,肝功能、轉氨酶這些是正常的,你也不需要治療,你也是個攜帶者。這就是兩種乙肝病毒攜帶者了。

所有的攜帶者都需要觀察,但不需要抗病毒治療。因為這個時候,乙肝病毒和肝臟在你身體裡處於“井水不犯河”的狀態,你的免疫系統也沒有去攻擊這些病毒,也沒有導致你的肝臟受損。好,篩子一樣“篩篩篩”,篩到現在,還剩下哪部分人群呢?

乙肝五項最後檢查出來:不管大三陽還是小三陽,DNA都是陽性,肝功能也都不正常的,這部分人才是真正的乙肝病人,才真正需要治療。

治療一定要中西醫結合

同一個慢性乙肝肝炎,個體差異也非常大。比如需要抗病毒一樣都要抗,但想真正要把這個病治好的話,還是得有個體方案。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上,一定要結合中西醫治療。不但是理論上的結合,還有在臨床實踐上,在具體的措施上也要結合。

怎麼結合,我根據40多年的經驗,總結這麼幾個對應點。

第一,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上,西醫說抗病毒是關鍵,而抗病毒,中醫叫祛邪,這個邪有外邪和內邪,外邪是指風寒暑溼燥火等致病因素;內邪就是指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所以說情緒再怎麼波動,我們都要掌握一個度。在這個對應點上,中藥祛邪、清熱解毒的藥和西醫的抗病毒藥一結合,效果就相當好。

第二,所有的慢性乙型肝炎,都是在人免疫功能降低的情況下得的,那麼,提高免疫功能是中西醫又一個結合點,西醫叫增強免疫功能,中醫叫扶正。

這個“扶正”裡有很豐富的內容。結合每一個人情況的不一樣,中醫根本辯證之後,陽虛我就補陽,陰虛我就補陰,氣虛我就補氣,血虛我就補血,把“陰陽氣血”給你補上來,通過這個提高你的機體免疫功能。而西醫拿什麼去提高免疫功能呢?就是打胸腺肽,但是有的人打胸腺肽並不適合。

第三,所有的慢性乙型肝炎,只要有炎症就有纖維化,所以西醫提出抗纖維化治療,而中醫提出的就是通絡軟堅。肝纖維化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發展的中間狀態。誰要把纖維化控制住了,肝病就不會走上肝硬化。

第四,各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都存在肝臟微循環障礙,所謂的微循環是什麼?就是肝裡面的毛細血管和毛細膽管一旦不通了,發生障礙了,就得了“瘀”的病了。所以西醫此時要“改善循環”,而我們中醫叫活血化瘀。

這四個結合點,是我這些年在所有的乙肝治療過程當中總結出來的,並一直在臨床實踐上遵循的。面對乙肝這麼龐大的一個人群,特別是中晚期以後那麼複雜的疑難病例,它給了我一個思路: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一定要走中西醫結合之路,搞好四個結合,從四個靶點切入進行治療。

口述:莊險峰主任中醫師整理張京

醫師簡介:

莊險峰:早年畢業於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現任國家學術委員會(國家疑難重肝攻關協作組委員、國家肝病科普諮詢專家、國家中西醫結合腫瘤學會常委)。從醫40多年,擅肝膽脾胃病、腫瘤、神經精神(失眠、焦慮、帕金森)等疾病,先後在國家、省發表論文30餘篇和論著一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