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四診望診之舌診舌苔篇

中醫 藥品 健康 岡仁波齊 2017-08-02

望舌苔

舌苔,指舌面上的一層苔狀物,由脾胃之氣燕化胃中食濁而產生。正常的舌苔.一般是薄白均勻,乾溼適中,舌面的中部和根部稍厚。由於患者的胃氣有強弱,病邪有寒熱,故可形成各種不同的病理性舌苔。望舌苔要注意苔質和苔色兩方面的變化。

一、苔質

苔質.指舌苔的質地、形態。主要觀察舌苔的厚薄、潤燥、膩腐、剝落、真假等方面的改變。

(一)薄、厚苔

【舌象特徵】舌苔的厚薄以“見底”、“不見底”作為衡量標準。透過舌苔能隱隱見到舌質者.稱為薄苔,叉稱見底苔;不能透過舌苔見到舌質者,稱為厚苔,又稱不見底苔。

【臨床意義】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氣之深淺。

【機理分析】薄苔是正常舌苔的表現之一,舌苔薄而均勻,或中部稍厚,乾溼適中,此為正常舌苔,提示胃有生髮之氣。厚苔是由胃氣夾溼濁、痰濁、食濁、熱邪等燻蒸,積滯舌面所致,主痰溼、食積、裡熱等證。《辨舌指南》說:“苔垢薄者,形氣不足;苔垢厚者,病氣有餘。”

辨舌苔厚薄可測邪氣的深淺。外感疾病初起在表,病情輕淺,或內傷病病情較輕,胃氣未傷.舌苔亦無明顯變化,可見到薄苔。舌苔厚或舌中根部尤著者.多提示外感病邪氣已入裡.或胃腸內有宿食,或痰濁停滯,病情較重。

舌苔由薄轉厚,提示邪氣漸盛,或表邪人裡,為病進;舌苔由厚轉薄,或舌上覆生薄白新苔.提示正氣勝邪,或內邪消散外達,為病退的徵象。

舌苔的厚薄轉化,一般是漸變的過程,如薄苔突然增厚,提示邪氣極盛,迅速人裡;苔驟然消退,舌上無新生舌苔,為正不勝邪,或胃氣暴絕。中醫四診望診之舌診舌苔篇

(二)潤、燥苔

【舌象特徵】舌苔潤澤有津,於溼適中,不滑不燥,稱為潤苔。舌面水分過多,伸舌欲滴.捫之溼滑,稱為滑苔。舌苔乾燥,捫之無津,甚則舌苔乾裂,稱為燥苔。苔質粗糙,捫之礙手.稱為糙苔。

【臨床意義】主要反映體內津液的盈虧和輸布情況。

【機理分析】潤苔是正常舌苔的表現之一,是胃津、腎液上承,布露舌面的表現。疾病過程中見潤苔,提示體內津液未傷,如風寒表證、溼證初起、食滯、瘀血等均可見潤苔。

滑苔為水溼之邪內聚的表現,主痰飲、主溼。如寒溼內侵,或陽虛不能運化水液,寒溼、痰飲內生,都可出現滑苔。

燥苔提示體內津液巳傷。如高熱、大汗、吐瀉後,或過服溫燥藥物等,導致津液不足,舌苔失於滋潤而乾燥。亦有因痰飲、瘀血內阻,陽氣被遏,不能上蒸津液濡潤舌苔而見燥苔者.屬津液輸布障礙。

糙苔可由燥苔進一步發展而成。舌苔乾結粗糙,津液全無,多見於熱盛傷津之重證;苔質粗糙而不幹者,多為穢濁之邪盤踞中焦。

舌苔由潤變燥,表示熱重津傷,或津失輸布;舌苔由燥轉潤,主熱退津復,或飲邪始化。故《辨舌指南》說:“滋潤者其常.燥澀者其變;滋潤者為津液未傷,燥澀者為津液已耗。”

此外,《察舌辨證新法》指出:“溼症舌潤,熱症舌燥,此理之常也。然亦有溼邪傳入氣分,氣不化津而反燥者,熱症傳人血分,舌反潤者 ·”說明舌苔的潤、燥、滑、糙(澀)形成的機理不是單一的。

(三)膩、腐苔

【舌象特徵】苔質緻密。顆粒細小,融合成片,如塗有油膩之狀,中間厚邊周薄,緊貼舌面,揩之不去,刮之不脫,稱為膩苔。苔質疏鬆,顆粒粗大,形如豆腐渣堆積舌面.邊中皆厚.揩之易去,稱為腐苔。若舌上黏厚一層,有如瘡膿,則稱膿腐苔。

【臨床意義】主要測知陽氣與溼濁的消長。皆主疲濁:食積;膿腐苔主內癰。

【機理分析】膩苔多由溼濁內蘊,陽氣被遏,溼濁痰飲停聚舌面所致。舌苔薄膩,或膩而不板滯者,多為食積,或脾虛溼困,阻滯氣機;舌苔白膩而滑者,為痰濁、寒溼內阻,陽氣被遏,氣機阻滯;舌苔黏膩而厚.口中發甜.是脾胃溼熱,邪聚上泛;舌苔黃膩而厚,為痰熱、溼熱、暑溼等邪內蘊,腑氣不暢。

腐苔的形成,多因陽熱有餘,蒸騰胃中穢濁之邪上泛,聚積舌面,主食積胃腸,或痰濁內蘊。膿腐苔,多見於內癰或邪毒內結,是邪盛病重的表現。病中腐苔漸退,續生薄白新苔,為正氣勝邪之象,是病邪消散;若腐苔脫落,不能續生新苔者,為病久胃氣衰敗,屬於無根苔。中醫四診望診之舌診舌苔篇

(四)剝(落)苔

【舌象特徵】舌面本有舌苔,疾病過程中舌苔全部或部分脫落,脫落赴光滑無苔而可見舌質。

根據舌苔剝脫的部位和範圍大小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舌前半部苔剝脫者,稱前剝苔;舌中部苔剝脫者,稱中剝苔;舌根部苔剝脫者,稱根剝苔。舌苔多處剝脫,舌面僅斑駁殘存少量舌苔者,稱花剝苔;舌苔周圍剝脫,僅留中心一小塊者,稱為雞心苔;舌苜全部剝脫,舌面光潔如鏡者,稱為鏡面舌。舌苔不規則地剝脫,邊緣凸起,界限清楚,形似地圖.部位時有轉移者,稱為地圖舌。舌苔剝脫處,舌面不光滑,仍有新生苫質顆粒,或舌乳頭可見者,稱為類剝苔。

【臨床意義】 一般主胃氣不足,胃陰枯竭或氣血兩虛,亦是全身虛弱的一種徵象。

【機理分析】剝脫苔的形成,總因胃氣匱乏,不得上薰於舌,或胃陰枯涸,不能上潮於舌所致。由於導致胃氣、胃陰虧損的原因不同.損傷的程度亦有輕重,因而形成各種類型的剝脫苔。

舌紅苔剝多為陰虛;舌淡苔剝或類剝苔.多為血虛或氣血兩虛。鏡面舌色紅絳者,為胃陰枯竭,胃乏生氣之兆,屬陰虛重證;舌色眥白如鏡,甚則毫無血色者。主營血大虛。陽氣虛衰,病重難治。舌苔部分脫落,未剝脫處仍有膩苔者,多為正氣虧虛,痰濁未化,病情較為複雜。

剝苔的範圍大小,多與氣陰或氣血不足程度有關。剝脫部位,多與舌面臟腑分佈相應,如舌苔前剝,多為肺陰不足;舌苔中剝,多為胃陰不足;舌苔根剝,為腎陰枯竭。

總之,觀察舌苔的有無、消長及剝脫變化,不僅能測知胃氣、胃陰的存亡,亦可反映邪正盛衰,判斷疾病的預後。舌苔從全到剝,是胃的氣陰不足,正氣漸衰的表現;舌苔剝脫後,復生薄白之苔,為邪去正勝,胃氣漸復之佳兆。

辨舌苔的剝落還應與先天性剝苔加以區別。先天性剝苔是生來就有的剝苔,其部位常在舌面中央人字溝之前,呈菱形.多因先天發育不良所致。中醫四診望診之舌診舌苔篇

(五)偏、全苔

【舌象特徵】舌苔遍佈舌面,稱為全苜。舌苔僅佈於前、後、左、右之某一局部,稱為偏苔。

【臨床意義】病中見全苔,常主邪氣散漫,多為溼痰阻滯之徵。舌苔偏於某處,常示舌所分候的臟腑有邪氣停聚。

【機理分析】舌苔偏於舌尖部,是邪氣入裡未深,而胃氣卻已先傷;舌苔偏於舌根部,是外邪雖退,但胃滯依然;舌苔僅見於舌中,常是痰飲、食濁停滯中焦;舌苔偏於左或右,常提示肝膽溼熱之類疾患。

偏苔應與剝苔相鑑別,偏苔為舌苔分佈上的病理現象,並非剝苔之本來有苔而剝落,以致舌苔顯示偏於某處。若因一側牙齒脫落.摩擦減少而使該側舌苔較厚者,亦與病理性偏苔有別。

(六)真、假苔

【舌象特徵】舌苔緊貼於舌面,刮之難去,刮後仍留有苔跡,不露舌質,舌苔像從舌體上長出者,稱為有根苔,此屬真苔。若舌苔不緊貼舌面,不像舌所自生而似塗於舌面,苔易刮脫,刮後無垢而舌質光潔者,稱為無根苔,即是假苔。

【臨床意義】對辨別疾病的輕重、預後有重要意義。

【機理分析】判斷舌苔真假,以有根無根為標準。真苔是脾胃生氣燻蒸食濁等邪氣上聚於舌面而成,苔有根蒂,故舌苔與舌體不可分離。假苔是因胃氣匱乏,不能續生新苔,而已生之舊苔逐漸脫離舌體,浮於舌面.故苔無根蒂.刮後無垢。

病之初期、中期,舌見真苔且厚,為胃氣壅實,病較深重;久病見真苔,說明胃氣尚存。

新病出現假苔,乃邪濁漸聚,病情較輕;久病出現假苔,是胃氣匱乏,不能上潮,病情危重。舌面上浮一層厚苔,望似無根,刮後卻見已有薄薄新苔者,是疾病向愈的善候。

二、苔色

苔色的變化主要有白苔、黃苔、灰黑苔三類,臨床可單獨出現.亦可相兼出現。各種苔色變化需要同苔質、舌色和舌的形態變化結合起來綜合分析。

(一)白苔

【舌象特徵】舌面上所附著的苔垢呈現白色。白苔有厚薄之分,苔白而薄,透過舌苔可看到舌體者,是薄白苔;苔白而厚,不能透過舌苔見到舌體者,是厚白苔。

【臨床意義】可為正常舌苔,病中多主表證、寒證、溼證,亦可見於熱證。

【機理分析】白苔為舌苔之本色,是最常見的苔色,其他苔色均可由白苔轉化而成。

苔薄白而潤,可為正常舌象,或為表證初起,或是裡證病輕,或是陽虛內寒。苔薄自而滑,多為外感寒溼,或脾腎陽虛,水溼內停。苔薄白而幹,多由外感風熱所致。

苔白厚膩,多為溼濁內停,或為痰飲、食積。苔白厚而幹,主痰濁溼熱內蘊;苔白如積粉,捫之不燥者.稱為積粉苔,常見於瘟疫或內癰等病,系穢濁溼邪與熱毒相結而成。苔白而燥裂,粗糙如砂石.提示燥熱傷津,陰液虧損。

(二)黃苔

【舌象特徵】舌苔呈現黃色。根據苔黃的程度,有淡黃、深黃和焦黃之分。淡黃苔又稱微黃苔,苔呈淺黃色,多由薄白苔轉化而來;深黃苔又稱正黃苔,苔色黃而深厚;焦黃苔又稱老黃苔,是正黃色中夾有灰黑色苔。黃苔還有厚薄、潤燥、膩等苔質變化。黃苔多分佈於舌中,亦可佈滿全舌。黃苔多與紅絳舌同時出現。

【臨床意義】主熱證、裡證。

【機理分析】邪熱薰灼於舌,故苔呈黃色。苔色愈黃,說明熱邪愈甚,淡黃苔為熱輕,深黃苔為熱甚,焦黃苔為熱極。

舌尖苔黃.為熱在上焦;舌中苔黃,為熱在胃腸;舌根苔黃,為熱在下焦;舌邊苔黃,為肝膽有熱。

舌苔由白轉黃,或呈黃白相兼,為外感表證處於化熱入裡,表裡相兼階段。故《傷寒指掌》說:“白苔主表,黃苔主裡,太陽主表,陽明主裡,故黃苔專主陽明裡證。辨證之法,但看舌苔帶一分白,病亦帶一分表,必純黃無白,邪方離表入裡。”

薄黃苔提示熱勢輕淺,多見於風熱表證,或風寒化熱人裡。

苔淡黃而潤滑多津者,稱為黃滑苔,多為陽虛寒溼之體,痰飲聚久化熱;或為氣血虧虛,復感溼熱之邪所致。

苔黃而乾燥.甚至苔幹而硬.顆粒粗大,捫之糙手者,稱黃糙苔;苔黃而乾澀,中有裂紋如花瓣狀.稱黃瓣苔;黃黑相兼,如燒焦的鍋巴,稱焦黃苔。均主邪熱傷津,燥結腑實之證。

黃苔而質膩者,稱黃膩苔.主溼熱或痰熱內蘊,或為食積化腐。

(三)灰黑苔

【舌象特徵】苔色淺黑,稱為灰苔;苔色深灰,稱為黑苔。灰苔與黑苔只是顏色淺深之差別.故常並稱為灰黑苔。灰黑苔的分佈,在人字界溝附近苔黑較深,越近舌尖,灰黑色漸淺。灰黑苔多由白苔或黃苔轉化而成,多在疾病持續一定時日、發展到相當程度後才出現。

【臨床意義】主陰寒內盛,或裡熱熾盛等。

【機理分析】灰黑苔可見於熱性病中,亦可見於寒溼病中,但無論寒熱均屬重證,黑色越深。病情越重。如《敖氏傷寒金鏡錄》說:“舌見黑色,水克火明矣,患此者百無一治。”又說:“若見舌胎如黑漆之光者.十無一生。”但亦有苔灰黑而病輕,甚至無明顯症狀者,如吸菸過多者,可見舌苔灰黑。

苔質的潤燥是辨別灰黑苔寒熱屬性的重要指徵。在寒溼病中出現灰黑苔,多由白苔轉化而成,其舌苔灰黑必溼潤多津;在熱性病中出現,多由黃苔轉變而成,其舌苔灰黑必乾燥無津液。

舌邊舌尖部星白膩苔,而舌中舌根部出現灰黑苔,舌面溼潤,多為陽虛寒溼內盛,或痰飲內停。

舌邊舌尖見黃膩苔.而舌中為灰黑苔,多為溼熱內蘊,日久不化所致。

苔焦黑乾燥,舌質乾裂起刺者,無論是外感內傷,均為熱極津枯之證。苔黃黑者,為黴醬苔,多由胃腸素有溼濁宿食,積久化熱,燻蒸穢濁上泛舌面所致,亦可見於溼熱夾痰的病證。中醫四診望診之舌診舌苔篇

三、舌象分析的要點

(一)察舌之神氣和胃氣

舌象有神氣、有胃氣者,說明病情較輕,正氣未衰,或疾病雖重,但預後較好;舌象無神氣、無胃氣者,說明病情較重,或不易恢復,預後較差。

1.舌之神氣

舌神是全身神氣表現的一部分。無論舌象如何變化,通過觀察舌神的有無,可把握體內氣血、津液的盈虧,臟腑的盛衰及疾病轉歸之凶吉等基本情況。《望診遵經·望舌診法提綱》指出:“神也者……得之則生,失之則死,變化不可離,斯須不可去者也。”

舌神的基本特徵主要表現在舌體的色澤和舌體運動兩方面。舌之顏色反映氣血的盛衰,舌體潤澤與否可反映津液的盈虧,而舌體運動可反映臟腑的虛實。舌色紅活明潤,舌體活動自如者,為有神氣;舌色晦暗枯澀,活動不靈者,為無神氣。其中尤以舌色是否“紅活潤澤”作為辨別要點。有神之舌,說明陰陽氣血精神皆足,生機乃旺,雖病也是善候.預後較好;無神之舌,說明陰陽氣血精神皆衰,生機已微,預後較差。正如《辨舌指南》所說:“榮者謂有神,……凡舌質有光有體,不論黃、白、灰、黑,刮之而裡面紅潤,神氣榮華者,諸病皆吉;若舌質無光無體,不拘有苔無苔,視之裡面枯晦,神氣全無者,諸病皆凶。”

2.舌之胃氣

胃氣的盛衰,可從舌苔是否有根表現出來。有根苔提示胃氣充足,無根苔提示胃氣衰敗,是無胃氣的徵象。正如《形色外診簡摩·舌苔有根無根辨》所說:“前人只論有地無地.此只可以辨熱之浮沉虛實,而非所以辨中氣之存亡也,地者苔之裡一層也,根者舌苔與舌質之交際也;無苔者胃陽不能上蒸也,腎陰不能上濡也。”

(二)舌質舌苔綜合分析

舌苔和舌質的變化,所反映的生理病理意義各有側重。一般認為,舌質顏色、形態主要反映臟腑氣血津液的情況;舌苔的變化,主要與感受病邪和病證的性質有關。所以,察舌質可以瞭解臟腑虛實、氣血津液的盛衰;察舌苔重在辨別病邪的性質、邪正的消長及胃氣的存亡。如《醫門棒喝·傷寒論本旨》指出:“觀舌體,可驗其陰陽虛實;審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熱淺深也。”

然而人是有機的整體,疾病是一個複雜的發展過程,舌象與機體的臟腑、氣血以及各項生理功能都有密切聯繫。因此,臨床診病時,不僅要分別掌握舌質、舌苔的基本變化及其主病,還應注意舌質和舌苔之間的相互關係,將舌體和舌苔綜合起來進行分析。

1.舌苔或舌質單方面異常

一般無論病之新久,提示病情尚屬單純。如淡紅舌而伴有幹、厚、膩、滑、剝等苔質變化,或苔色出現黃、灰、黑等異常時,主要提示病邪性質、病程長短、病位深淺、病邪盛衰和消長等方面情況,正氣尚未明顯損傷,故臨床治療時應以祛邪為主。舌苔薄白而出現舌質老嫩、舌體胖瘦或舌色紅絳、淡自、青紫等變化時,主要反映臟腑功能強弱,或氣血、津液的盈虧及運行的暢滯,病邪損及營血的程度等,臨床治療應著重於調整陰陽,調和氣血,扶正祛邪。

2.舌苔和舌質均出現異常

(1)舌質與舌苔變化一致:提示病機相同,所主病證一致,說明病變比較單純。例如舌質紅,舌苔黃而乾燥,主實熱證;舌質紅絳而有裂紋.舌苔焦黃乾燥.多主熱極津傷;舌質紅瘦.苔少或無苔,主陰虛內熱;舌質淡嫩,舌苔白潤,主虛寒證;青紫舌,舌苔白膩.多為氣血瘀阻,痰溼內停的病理特徵。

(2)舌苔和舌質變化不一致:舌質與舌苔不一致,甚至相反的變化.多提示病因病機比較複雜,此時應對二者的病因病機以及相互關係進行綜合分析。如淡白舌黃膩苔.舌色淡白主虛寒,而苔黃膩又主溼熱,舌色與舌苔反映的病性相反,但舌質主要反映正氣.舌苔主要反映病邪,所以,若平素脾胃虛寒者,復感溼熱之邪便可見上述舌象,此為寒熱夾雜.本虛標實。又如舌質紅絳,舌苔白滑膩,舌質紅絳,本屬內熱,而苔白膩.又常見於寒溼內鬱,苜與舌反映出寒、熱二種病性,其成因可由外感熱病,營分有熱.故舌質紅絳,但氣分有溼.則苔白滑膩;或平素為陰虛火旺之體,復感寒溼之邪,痰食停積,故舌苔白而滑膩;或外感溼溫病,因體內有熱可見舌紅絳,但又因為內有溼邪困阻,陽氣不能外達,亦可見苔白膩。所以,當舌質舌苔所反映的病性不一致時,往往提示體內存在二種或二種以上的病理變化,舌象的辨證意義亦是二者的結合,臨床應注意分析病變的標本緩急。

(三)舌象的動態分析

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無論外感或內傷,都有一個發生、發展及轉歸的變動過程,舌象作為反應疾病的敏感體徵,亦會隨之發生相應的改變,通過對舌象的動態觀察,可以瞭解疾病的進退、順逆等病變勢態。

如外感病中舌苔由薄變厚,表明邪氣由表人裡;舌苔由白轉黃,為病邪化熱的徵象;舌色由淡紅變紅絳,舌苔乾燥為邪熱充斥,氣營兩燔;舌苔剝落,舌質紅絳,為熱入營血,氣陰俱傷等等。內傷雜病的發展過程中,舌象亦會產生一定的變化規律。如中風病人見舌色淡紅,舌苔薄白,表示病情較輕,預後良好;如舌色由淡紅轉紅、轉暗紅、紅絳、紫暗,舌苔黃膩或焦黑,或舌下絡脈怒張,表明風痰化熱,瘀血阻滯;反之,舌色由暗紅、紫暗轉為淡紅,舌苔漸化,多提示病情趨向穩定好轉。掌握舌象與疾病發展變化的關係,可以充分認識疾病不同階段所發生的病理改變,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提供重要依據。

二、舌診的臨床意義

舌診簡便易行,舌象的變化能較客觀準確地反映病情.可作為診斷疾病、瞭解病情的發展變化和辨證的重要依據。《臨症驗舌法》說:“凡內外雜證,無一不呈其形、著其氣於舌……據舌以分虛實,而虛實不爽焉;據舌以分陰陽,而陰陽不謬焉;據舌以分臟腑、配主方,而臟腑不差,主方不誤焉。危急疑難之頃往往無證可參,脈無可按,而惟以舌為憑,婦女幼稚之病,往往聞之無息,問之無聲,而唯有舌可驗。”

舌診的臨床意義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判斷邪正盛衰

正氣之盛衰,可在舌象方面反映出來,如舌體淡紅,柔軟靈括,苔薄白而潤,說明正氣充足,氣血運行正常,津液未傷;舌色淡白,是氣血兩虛;舌乾薹燥,是津液已傷;舌苔有根,是胃氣充足;舌苔無根或光剝無苔,是胃氣衰敗;舌苔厚則為邪氣盛,舌苔薄則為邪氣不盛。

(二)區別病邪性質

不同的病邪致病,在舌象上反映出不同的變化。如外感風寒.苔多薄白;外感風熱,苔多薄白而幹;寒溼為病,多見舌淡苔白滑;溼濁、痰飲、食積或外感穢濁之氣,均可見舌苔厚膩:燥邪為患,則舌紅少津;實熱證,則舌紅絳苔黃燥;內有瘀血,舌紫暗或有斑點,或舌下絡脈怒張。故風、寒、熱、燥、溼、痰、瘀、食等諸種病因,大多可從舌象上加以鑑別。

(三)辨別病位淺深

病邪輕淺多見舌苔變化.而病情深重可見舌苔舌質同時變化。如外感病中,苔薄白是疾病初起,病情輕淺;苔黃厚.舌質紅為病邪入裡,病情較重,主氣分熱盛;邪入營分,可見舌絳;邪人血分,可見舌質深絳或紫暗,苔少或尤苦。說明不同的舌象提示病位淺深不同。內傷雜病中,若臟腑功能失常,亦可反映於舌。一般舌尖紅起芒刺,屬心火亢盛;舌邊紅多屬肝膽有熱;舌苔白而厚膩,多因脾失健運,溼邪內阻,如見於溼濁、痰飲等;舌中苔黃厚膩,多屬脾胃溼熱;舌體顫動,多為肝風內動;舌體歪斜,為中風或中風先兆等。

(四)推斷病勢進退

通過對舌象的動態觀察.可測知疾病發展的進退趨勢。從舌苔上看,若苔色由白轉黃,由黃轉為灰黑,苔質由薄轉厚,由潤轉燥,多為病邪由表人裡,由輕變重,由寒化熱,邪熱內盛,津液耗傷.為病勢發展。反之,若舌苔由厚變薄,由黃轉白,由燥轉潤,為病邪漸退,津液復生,病情向好的方向轉變。若舌苔驟增驟退,多為病情暴變所致。如薄苔突然增厚,是邪氣急驟人裡的表現;若滿舌厚苔突然消退,是邪盛正衰,胃氣暴絕的表現,二者皆為惡候。從舌質上看,舌色由淡紅轉為紅、絳或絳紫,或舌面有芒刺、裂紋,是邪熱內人營血,有傷陰、血瘀之勢;若淡紅舌轉淡白,淡紫溼潤,舌體胖嫩有齒痕,為陽氣受傷,陰寒內盛.病邪由表人裡,由輕轉重,病情由單純變為複雜,為病進。

(五)估計病情預後

舌榮有神,舌面有苔,舌態正常者,為邪氣未盛,正氣未傷,胃氣未敗,預後較好;舌質枯晦,舌苔無根,舌態異常者.為正氣虧虛,胃氣衰敗,病情多凶險。

附一危重舌象的診法

病情發展到危重階段,臟腑氣機紊亂,陰陽氣血精津告竭,作為疾病外徵的舌象,也常有特殊的形色變化。稱為危重舌象。總結前人危重舌象如下:

1.豬腰舌 舌面無苔,如去膜的豬腰。多見於熱病傷陰,胃氣將絕,主病危。

2.鏡面舌 舌深絳無苔而光亮如鏡,主胃氣、胃陰枯涸;舌色咣白如鏡,毫無血色,也稱咣白舌,主營血大虧,陽氣將脫,均屬病危難治。

3.砂皮舌 舌粗糙有刺,如沙魚皮,或乾燥枯裂。主津液枯竭,病危。

4.幹荔舌 舌斂束而無津,形如干荔肉。主熱極津枯,病危。

5.火柿舌 舌如火柿色,或色紫而幹晦如豬肝色。主內臟敗壞,病危。

6.赭黑舌 舌質色赭帶黑。主腎陰將絕,病危。

7.瘦薄無苔舌 舌體瘦小薄嫩,光而無苔。屬胃氣將絕,難治。

8.囊縮捲舌 舌體捲縮,兼陰囊縮人。屬厥陰氣絕,難治。

9.舌強語謇 舌體強直,轉動不靈,且語言謇澀。多屬中風痰瘀阻絡,難治。

10.藍舌而苔黑或白 舌質由淡紫轉藍,舌苔由淡灰轉黑,或苔自如黴點、靡點。主病危重.難治。

以上所列危重舌象,是前人望舌的經驗總結。l臨證參考這些舌象,對推斷病情輕重,預測病情吉凶,具有一定意義,但也不能拘泥。同時病至危期,不僅影響舌象,也必然會有全身證候表現,故臨床仍應四診合參,綜臺判斷,並進行積極治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