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眼科更有優勢

中醫治療眼科更有優勢

【高山仰止】

追溯往聖先賢之足跡,感悟醫國醫民之仁心。

【見賢思齊】

對話明醫聖手之思辨,探尋走方串鈴之幽微。

【杏林結義】

聆聽懸壺濟世之心悟,尋訪天涯海內之知音。


中醫治療眼科更有優勢

中醫眼科非常難學,比較專科化。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中醫眼科醫生,中醫內科學和中醫經典的基礎要好。還有一些中醫基礎好的醫生,但他對眼科知識根本就不瞭解,這就造成中醫眼科的尷尬。中醫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很多高水平的眼科名醫,現在能夠繼承下來的人都不多,讓人感覺到惋惜。

我發現中醫各家各派都是在臨床上面對客觀事實而形成的學術觀點,必然存在著一定的侷限性。例如張景嶽可能遇到的病人大多以陽虛為主,也許與當時的飲食習慣、醫家用藥習慣和個人體質等有關,他就比較推崇溫補的方法,反對滋陰派的學術觀點。我們學了醫家們的學術思想後要著重去理解他們是如何形成這種觀點的、所針對的病證、病因病機以及治療。把這些東西學好了以後你在臨床上才能如魚得水,遇到陽虛證時能將張景嶽、趙獻可 、李中梓、鄭欽安等人的學術思想應用到臨床解決問題;遇到陰虛證或火熱證時能將葉天士、劉完素、朱丹溪、繆希雍等人的學術思想應用到臨床。所以對於學習者而言各家學派的經驗都要學習,到了臨床針對所面對的病人,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客觀的分析運用各家學說。


  • 採訪嘉賓

中醫治療眼科更有優勢

汪劍,男,四川峨眉人,博士,博士後,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於成都中醫藥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後。師從全國著名中醫醫史文獻學家和中浚教授、全國首屆國醫大師郭子光教授、四川省名中醫劉蘭華主任醫師。

現任雲南中醫學院中醫基礎理論與醫史文獻教研室主任,第四批中青年骨幹教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學科中醫文化學後備學科帶頭人,雲南省中醫藥學會中基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委員。

任教於雲南中醫學院,主要承擔研究生、本科生《中醫各家學說》等課程。堅持中醫名家學術思想教學、科研與臨床結合,從事中醫內科、兒科臨床工作十多年。

以發揚扶陽學派鼻祖鄭欽安扶陽心法、易水學派李東垣脾胃學說,並結合傷寒六經辨證為中醫臨證特色,運用扶陽法、理脾法治療臨床疑難病證。

臨床擅長診治中醫內科、中醫兒科呼吸系統疾病、脾胃消化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病、風溼、腎病、內分泌系統疾病、發熱外感類疾病、中醫婦科、中醫眼科等各科病證。

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14部(主編《脈訣匯辨校釋》《目經大成》《談允賢<女醫雜言>評按譯釋》等4部,均由國家級出版社出版),主持各級科研課題7項,獲得省人民政府頒發社科成果獎2項。

  • 結緣中醫

中醫家記者:可以簡單講述一下您為什麼會從事中醫?

汪醫生:我開始從事中醫的時間比較早,高考原想報考中文專業,但由於小時候總生病,母親希望我學醫,將來能夠照顧自己,就報考了醫科。當時學醫的意願並不是很強,後來我看到一本介紹中醫學的書,從那個時候才對中醫有所瞭解。後來進了大學學中醫,因為中醫學屬於我喜歡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愛上了中醫。

中醫治療眼科更有優勢

中醫家記者:後來您為什麼讀研究生呢?現在有很多的學生都在疑惑是否應該讀研究生,您能結合您的經驗給一些建議嗎?

汪醫生:我讀研究生是這樣的,第一個,畢業後在德昌縣中醫院工作,因為自己想走出去,就與我的同學相約考研;第二個我認為讀傳統的中醫類專業對自身中醫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影響,通過研究更多古代醫家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自身的醫學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我建議先有臨床經驗再讀研究生,因為臨床經驗非常重要,這樣自身的收穫可能會更大一些。當然選什麼樣專業與遇上一個什麼樣的導師同樣也是很重要的,比如你選擇比較偏於西醫化的專業或專注理論研究而脫離臨床,這樣在中醫方面的收穫便有限。如果讀研究生選擇如四大經典、中醫醫史文獻和中醫各家學說等,將對你中醫臨床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幫助。有些同學認為中醫基礎類專業將來不好找工作,就不願意報考基礎類專業,這也是讓人感覺到非常無奈的一件事情。但我認為但凡想在中醫學上有所追求、有所精進的人,讀研究生選擇四大經典、醫史文獻和中醫各家學說這些基礎類專業,肯定會對你有很大幫助。

中醫家記者:您當時選擇的專業是比較側重學術研究還是臨床?

中醫治療眼科更有優勢

汪醫生:對於中醫基礎類專業的研究生而言,學校不會硬性要求一定要上臨床,可能只要求你三個月或者半年,更多的時候你可以自己做主,去醫院、門診跟診,甚至直接在門診上坐診等,這樣可能在中醫方面收穫會更大。但對於臨床類專業的研究生而言,是一定會要求上臨床的。可是在臨床上學習得更多的反而是西醫知識,與中醫漸行漸遠。現在很多中醫院裡面西醫是占主導地位的,中醫臨床專業類的研究生經過三年的醫院臨床學習很有可能漸漸西化,中醫方面學習時間有限了。

  • 經驗分享--中醫治療眼疾

中醫家記者:現在中醫跟西醫在治療眼科疾病好像都沒有太大的成效,尤其像近視、弱視、遠視等。您能分享一下您在臨床當中是如何治療或者預防眼科疾病嗎?

汪醫生:我當年的碩士博士導師是從事中醫古籍文獻研究的,最開始研究的是中醫眼科方面的文獻,他就引導我在中醫眼科這方面進行研究,由於讀研究生之前我在醫院是從事內科工作的,所以剛開始還有些不情願,但後來我發現中醫各科都是相通的,眼睛也是一個小的五臟系統,中醫眼科和中醫各家學說、醫家學術思想之間完全能很好的結合起來。

我碩士的論文就是相火學說在眼科方面的運用,博士的論文就是有關於用溫補的方法來治療眼科疾病。畢業以後我在門診上看內科、兒科、婦科這方面的病症比較多,有時也會看一些眼科病人,基本上都能夠順利處理。

中醫治療眼科更有優勢

中醫家記者:一般都會遇到什麼樣的眼科病人呢?

汪醫生:我認為作為一個優秀的中醫眼科醫生,一些西醫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通過中醫基本都能解決。例如角膜炎引起的角膜潰瘍經過辨證論治很快就能痊癒,痊癒速度快得讓西醫都無法相信。我曾經遇到一個由於老年性角膜炎引起角膜潰瘍的病人,她通過中醫治療,角膜上的潰瘍在一個星期之內就已經癒合了。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教授都感到難以置信。還有一例視直如曲的病人,病人看直線都是彎曲扭曲的,像心電圖,西醫診斷為老年性黃斑變性。西醫告訴他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注射一種進口針劑,但價格比較昂貴,一針就上萬元,要連續打幾針,並且療效也不確定。後來他來我門診上就診,經過辨證論治給他開了九副中藥,視直如曲的病證就痊癒。因此中醫在這方面是有很多優勢的,如細菌性或者病毒性結膜炎,角膜炎等等,只要辨證準確,療效相當明顯。

中醫家記者:您能分享一個治癒的醫案讓我們學習一下嗎?

汪醫生:像剛才講到角膜潰瘍的病人,當時她的眼睛紅腫、流淚、畏光、疼痛,西醫診斷為診斷角膜炎,經過西醫治療後沒有效果。她又去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的教授那就診,教授認為是角膜性潰瘍,病情非常嚴重,必須每個星期來複診,以防角膜穿孔。病人比較害怕,向我尋求幫助,看中醫能否治療她的病。經過脈診,發現她的脈沉細,我診斷是脾腎陽虛,因為眼睛陽氣不足以耐受外邪從而損傷角膜(中醫稱為黑睛或風輪)。根據這個特徵我就用了四逆湯合補中益氣湯,再加上一些疏風的荊芥、防風、白芷、藁本,一共三副藥,兩天服一副。七天以後她又去眼科教授那裡檢查,發現角膜差不多恢復了。這個檢查讓教授疑惑不已,簡直要懷疑自己之前的診斷。還有剛才那位視直如曲的病人,他的病也是虛證,我用溫陽化飲的方法來治療。

中醫家記者:那您認為近視能不能治療或者有什麼預防的方法?

汪醫生:近視現在已經是一個普遍的疾病了,主要是因為大家不注意用眼,所以我認為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愛護自己的眼睛,例如控制手機的使用頻率,注意科學用眼。如果這方面不注意,不論用什麼保健方法,最終還是會近視的。治療近視的中醫外治法,如穴位按摩、耳穴、敷貼、藥物外包、燻蒸等,對於近視度數不高(300度以下)的病人來說還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對於近視度數高的病人療效不大。最好的辦法還是佩戴眼鏡。

中醫治療眼科更有優勢

中醫家記者:臨床上精通眼科的醫生比較少,可能因為這個專業比較冷門。

汪醫生:確實是,中醫的眼科非常難學,它比較專科化。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中醫眼科醫生,中醫內科學和中醫經典的基礎要好。但是往往有很多學習中醫眼科的人,一開始就專注於學習西醫眼科知識,中醫基礎非常薄弱,比較容易西醫化。還有一些中醫基礎好的醫生,但他對眼科知識根本就不瞭解。這就造成中醫眼科的尷尬。我認為這是讓人非常遺憾的一件事情,中醫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很多高水平的眼科名醫,現在能夠繼承下來的人都不多,讓人感覺到惋惜。

中醫家記者:您能再簡單分享一個臨床上遇到比較難忘的醫案嗎?

汪醫生:臨床上難忘的醫案太多了,15年前,曾經一個病人患有IgA腎病,反覆的血尿、蛋白尿、發燒、睪丸腫大,到成都、西昌等地醫院住院很多次,中醫西醫治療,都沒有效果。因為反覆的血尿、蛋白尿,之前的中醫都認為他是腎不藏精,給他多用補腎固精、止血之法,結果病情越來越重。他女朋友是我同事,邀請我去為他診治,通過辨證論證,考慮溼熱痰瘀,先後運用龍膽瀉肝湯、桃紅四物湯等幾個方子,把他的病治好了。

另外還有我過去在四川工作時的一個同事,患有硬皮病系統性硬化症,已出現心衰,一走路就累,先後去成都、北京兩地著名醫院就醫,西醫診斷她的疾病已經很嚴重了,預言只能活三年。在幾家大醫院都斷絕了希望之後,2014年5月,她想到了求助於老同事,找我看中醫,她愛人開著車奔波四百多公里,把她從四川帶到昆明來找我看中醫,她吃了半年的中藥,心衰症狀基本消失,到現在已經三年半了,不僅活得好好的,心衰、皮膚黑斑等症狀也都已經消失。

  • 淺談溫熱學派的現狀

中醫家記者:聽說您比較喜歡火神派?

汪醫生:其實這個說法不太準確,我臨床上用附子確實比較多,但不能僅僅因為這一點就稱為火神派。我個人比較佩服鄭欽安先生,我從2005年開始研究鄭欽安先生的學說,也會將這種學術思想應用到臨床當中,最主要應用到臨床的是鄭欽安先生有關於傷寒方面的見解。而且鄭欽安先生也並不完全只用附片,他也會使用到寒涼的藥物或者方劑,如大黃黃連瀉心湯、大柴胡湯、葛根芩連湯等。只是相對寒涼藥物而言,我可能使用溫熱的藥物比較多。現在的病人多見陽虛證,可能與喜喝冷飲、不注意保暖和激素抗生素的濫用有關。

我只能說個人非常佩服鄭欽安先生的學術思想,還有李東垣、張景嶽、李中梓、趙獻可、黃元御、彭子益這些古代醫家的學術思想。而寒涼派的醫家像繆希雍、張錫純等醫家我也很推崇。臨床上該用石膏、大黃等寒涼藥物的,也會果斷運用。

中醫治療眼科更有優勢

中醫家記者:現在出現了很多假火神派,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汪醫生:我認為現在火神派有些可能已經背離了鄭欽安先生的學說了。鄭欽安先生的學術是講究辨證論治的,如《醫理真傳》就會將病分為陽虛證治和陰虛證治,而現在很多自我標榜是火神派的人不問青紅皁白、寒熱溫涼,非附子不用,濫用薑桂等是不對的。我認為這已經背離了中醫的辨證論治。

我臨床上使用附子的劑量一般是十五克左右。如果不是危重症的病人,只是普通的陽虛證、寒溼證,附子一般用十至二十克左右就足夠了,沒有必要用到上百克,這樣不僅浪費我們的中藥資源,也可能帶來很多毒副作用。危重症病人、陽虛重證用量,根據辨證,可以大一些。第二個是病人的安全問題,對於陽虛輕證你用如此大的劑量是否會對病人的身體造成傷害,是否符合藥典的規定。使用超大劑量(50克以上)的附子一定要小心謹慎,對病人和醫生自己負責。

我們不能說你敢用上百克的附子就是一名高手,關鍵是辨證是否準確。你能用小劑量的附子去治癒病人的疾病不是更能顯得你的高水平嗎?

中醫治療眼科更有優勢

  • 如何吸取各家所長

中醫家記者:您研究中醫各家學說這麼久,您能給講講如何學習中醫各家學說嗎?

汪醫生:研究中醫各家學說和歷代的中醫古籍文獻這麼久以來,我發現中醫各家各派都是在臨床上面對客觀事實而形成的學術觀點,即它是有事實為依據的。那麼如何才能稱為流派或者學派呢?不能說他家幾代從醫就能自成一個流派。想要形成一個流派或者學派,第一個你必須有自己獨特的學術思想,對中醫的理論豐富有一定的貢獻,再者這個學術思想能夠指導臨床,無法指導臨床的學術思想也稱不上流派或者學派。

第二個中醫流派眾多,他們都是站在自身的角度而提出的學術觀點,必然存在著一定的侷限性。例如張景嶽可能遇到的病人大多以陽虛為主,也許與當時的飲食習慣、醫家用藥習慣和個人體質等有關,他就比較推崇溫補的方法,反對滋陰派的學術觀點。但朱丹溪的學術觀點並不完全是滋陰降火,我認為六鬱學說才是他的學術精華。我們學了醫家們的學術思想後要著重去理解他們是如何形成這種觀點的、所針對的病證、病因病機以及治療。把這些東西學好了以後你在臨床上才能如魚得水,遇到陽虛證時能將張景嶽、趙獻可 、李中梓、鄭欽安等人的學術思想應用到臨床解決問題;遇到陰虛證或火熱證時能將葉天士、劉完素、朱丹溪、繆希雍等人的學術思想應用到臨床。所以,對於學習者而言,各家學派的經驗都要學習,到了臨床針對所面對的病人,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客觀的分析運用各家學說。

中醫家記者:那您最鍾愛,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多的是哪位醫家的學術理論呢?

中醫治療眼科更有優勢

汪醫生:當然最鍾愛的第一位是張仲景,幾乎所有的中醫都應該鐘愛他,鍾愛他所著的《傷寒論》和六經辨證。這在臨床上面也是屢建奇功的。我認為用六經辨證和《傷寒論》的醫方是基礎,就像建設一棟大樓要有根基,要以《傷寒論》為基礎。第二位則是李東垣先生,我主要是認為他所提出的補益脾胃的方法值得學習,因為脾胃為人後天之本,再者東垣先生的風藥使用非常精妙,以及昇陽降火法,升清陽、降瀉陰火的方法都值得我們學習。第三位就是張景嶽,張景嶽先生的一些辨證和理錄確實值得我們學習,他的溫陽法、溫補法也用的非常好。之後就是李中梓,我認為他的《醫宗必讀》發展了東垣先生的學說,個人參考得比較多。寒涼方面我就非常推崇繆希雍先生。另外,還有鄭欽安先生。

  • 如何學習中藥

中醫家記者:您能給我們講述一下如何學習中藥嗎?

汪醫生:學習中藥是這樣的,我認為只看中藥學教材是不夠的。我學習中藥的時候就喜歡翻看本草學著作,像《本經逢原》、《本草備要》以及《得配本草》等。所以我認為第一要學習中藥可能要多去讀本草學方面的著作。我在實習的時候把歷代本草學著作的附錄都複習了一遍並標記為重點,我感覺收益非常大;第二我認為中藥學與方劑學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因為有很多中藥的作用都是通過方劑去體現的。例如麻黃有三大功效,它可辛溫解表發汗、利水消腫、宣肺平喘。而三大功效都是通過張仲景的醫方去體現的,例如通過桂枝湯體現它的辛溫解表發汗之功,通過越婢加術湯或麻黃赤小豆湯體現它的利水消腫,通過麻杏石甘湯或小青龍湯體現它的宣肺平喘。所以我認為中藥、方劑相結合的學習可能體會更深,如果想在經典方面更進一步就要結合《傷寒論》去學習,像一些常用的藥的作用以及使用原理等,這樣你對中藥的理解可能更深刻。

例如李東垣先生,他使用風藥就用的非常好,如葛根、 防風、羌活、獨活等,那你就結合李東垣先生的著作來理解葛根、羌活、防風、白芷這些風藥。石膏,你就結合繆希雍先生、張錫純先生他們的思想去理解,你可能運用的就會更好。我認為學習中藥是非常重要的,中藥都沒有弄明白,開方子肯定會出問題的。就像古人說的用藥如用兵,你對自己的士兵都不瞭解如何談得上帶兵打仗。

中醫治療眼科更有優勢

  • 獨家分享中藥--黃芪

中醫家記者:您能給我們分享一味中藥嗎?

汪醫生:我常用的中藥比較多,我就介紹一下黃芪這味藥。黃芪主要的功用是補益肺脾,比較適合肺脾氣虛和氣虛的病人。可能有些人知道黃芪用多了就容易上火,主要是因為黃芪主升,氣都往上升了就容易上火。這時候用一些往下降或者行氣解鬱的藥,黃芪所造成的虛火就不會上浮。如果病人虛火上浮比較厲害可以配伍川牛膝,水溼堆積可以配伍鬱金、蘇葉、佛手、廣木香等,這樣配伍起來就不容易出現上火的現象。

第二黃芪活血的效果也非常好,這主要是受王清任先生的影響,他的補陽還五湯就使用了大劑量的黃芪。我認為可以再稍佐一些活血的藥,可能活血的效果會更好。氣行則血行,氣足了,瘀血它自然而然就會緩解。所以當遇到一些瘀血證、血瘀證的病人,黃芪有獨到之處。

中醫治療眼科更有優勢

正氣虛的病人用大劑量的黃芪配伍一些祛邪藥,對一些重病也會有立竿見影的作用;大劑量的黃芪對一些危重症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像癌症的病人;一些水腫病人用黃芪也會有不錯的療效,但是運用時要講究配伍。氣行則血行,氣足了,水以及血陰液的部分也會跟著運行。黃芪還可補血,像當歸補血湯裡就應用大劑量黃芪以補血。現在大家比較喜歡用熟地、當歸、阿膠等補血,但會發現病人的血非但沒有補上,還損傷脾胃了,脾胃一損傷,血就更難補上了。古人講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只要脾胃好,血虛就能夠糾正,氣足,血也就足。我認為一些血虛的病人要慎用陰柔的藥物,不能損壞脾胃,要從補益脾胃著手治療血虛證。

中醫家記者:您能講一下黃芪的使用劑量嗎?

汪醫生:黃芪的用量每個醫生經驗的都不同,我就講講我自己的經驗。一般肺脾、心氣虛的病人,黃芪的用量大概在二十到三十克左右。病人氣虛程度比較輕,黃芪的用量可以減少到十克左右。如果病人邪氣比較盛兼有輕微的氣虛,黃芪的用量可以再減輕一些。病人氣虛十分嚴重的時候,如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的病人,根據病情黃芪的用量可以增大一百多到兩百克左右。

中醫家記者:您在使用大劑量黃芪的時候會配伍其他的藥物以防止其上火嗎?

汪醫生:這就要通過辨證論治了。如果病人陽氣不足,氣虛嚴重,大劑量的黃芪並不會導致上火,除非你配伍不當。例如這個病人患有嚴重的氣虛兼夾水飲、痰溼、瘀血,光用大劑量的補氣藥而不去清化痰溼,就可能鬱而化熱。這種情況就要注意了,當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你就要遵循辨證論治,病人氣虛兼有痰溼就要用化痰藥;兼有瘀血就要用活血化瘀藥;兼有水溼就要用化溼藥,這樣基本就不會出現上火的現象。

中醫治療眼科更有優勢

中醫家記者:您認為《金匱要略》水飲篇內的一些方劑加上黃芪的作用是什麼?

汪醫生:我簡單說說我的個人觀點,關於黃芪利水,我認為還是要從辨證論治的角度上看,我認為這些水飲病人是陽氣虛弱不能夠氣化,水飲內停,我們用黃芪幫助他補氣,氣化行水飲也就解決了。

中醫家記者:您並不認為它本身有利水的作用?

汪醫生:二者應該都是有的,像利水的作用,主要都是通過方劑來體現的,這個我們要承認。但是我認為要從深層次理解它,元氣充足,氣行血行,才達到消導水飲、氣化水飲的作用。

  • 學本草的心得

中醫家記者:您認為像葉天士,黃元御等醫家的本草著作如何?

汪醫生:我認為醫家的本草著作都可以去看,後世的臨床醫家像黃元御講述本草的時候都會結合自己的學術思想。我認為都是可以參考學習的,學習這些醫家的學術思想離開他們所著的本草著作和各自對中藥的認識是不行的。學習中應該虛心的學習各家學說,根據自己的臨床實際去應用它。

這還涉及到傷寒的基礎。首先你要熟悉傷寒的醫方,你才能看得懂它的書。因為有好多醫家的本草著作都是從傷寒的角度進行闡發的,像黃元御的本草著作或者《經方例釋》都是專門講傷寒論裡面的方子;其次你要懂中醫的專科,你才能讀,如果兩者不能都瞭解的話肯定是不好讀懂的。所以像這一類的本草著作對於初學者或者傷寒功底不好的學者來說,首先要把傷寒的功底打好,至少要熟悉傷寒的醫方,還有要對這些本草著作進行思考,你才能夠看得懂。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剛開始可以翻看一下普通的本草學著作。

汪劍老師《歷代名醫講記》

受中醫家邀請,汪劍老師開設《歷代名醫講記》訂閱課程,講授中醫歷代名家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醫案醫話、名醫典故,以詼諧幽默,通俗易懂的方式帶領大家學習名家辨證論治思維,觸碰歷代先賢靈魂,演繹臨證實戰運用。欲師事前賢、貫通百家,釐清歷代醫家學術思想與學術流派的源流脈絡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喲!

點擊下載:全新中醫家3.3.2。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件,只專注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www.zhongyijia.com.cn/down

■ 中醫家記者:王香芝

■ 本文為中醫家獨家採訪,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