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中醫好,你知道它和西醫最大的區別嗎?

中醫 中藥 洋河 洋河酒廠 大漠駱駝 大漠駱駝 2017-09-07

眾所周知,中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它支撐了數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健康,而且長壽之道也得益於中醫藥養生。在東漢末年,華佗就已創制了麻醉劑“麻沸散”,開創了麻醉藥用於外科手術的先河。抗瘧藥物“青蒿素”的發明,更是拯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可以說,不僅為中華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貢獻,也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

但中藥熬藥是技術活,這和人生旅程一樣,急不得。其關鍵,在一“熬”字。火候到,滋味就有了。不管哪種滋味,都需在歲月中慢熬出來。

都說中醫好,你知道它和西醫最大的區別嗎?

熬藥

老醫家徐靈胎在《醫學源流論》一書中說:“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與不效,全在乎此”。和西藥不一樣,中藥中許多關鍵成分要想發揮療效,就必須經過時間的慢慢“熬”。煎藥法與服藥法是中醫臨床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藥物配;若煎法與服法不當,則藥亦無功。

都說中醫好,你知道它和西醫最大的區別嗎?

中藥的學問

有這樣一個典故,說是在乾隆年間的蘇州城裡,有兩個很出名的大夫,彼此誰都不服誰,一天在街上遇到一對患有同樣雜症的夫婦,為了分出個高低的天賜良機,他們就決定來一場擂臺賽,約定各治一位,看誰先治好,誰先治好就算誰高明。

為了讓大家做個見證,擂臺就設在了大街上,經過3個多時辰的角逐。妻子始終沒有多大起色,而丈夫則明顯有了變化。然而,核對藥方時發現一模一樣,那到底誰贏了呢,兩個大夫爭執不下?此時人群中一位老者站了出來,說道:“贏在等上,輸在急上。”

都說中醫好,你知道它和西醫最大的區別嗎?

影視劇裡嚴肅的中醫形象

很多人都很不解,最後還是那位老者說出了實情:“看病不只是簡單的望聞問切,關鍵還要看熬藥,熬藥是一個慢過程,藥性需要文火慢慢催逼出來,不能急。醫論講的‘久煎取其熟而停留’就是這個理。救治妻子的先生過於急於求成,熬藥時間只用了半個時辰,而救治丈夫的先生則用了六刻鐘,從時間控制上高下立判,要想藥效好,就需要足夠時間去萃取出藥裡的精華。”

人生何不如此?所有的成長和偉大,如同中藥和世上最好的羹湯,都是“熬”出來的。就像茶是泡出來的、豆腐是磨出來的、功夫是練出來的一樣,人生也是“熬”出來的!

俗話說“酒是百藥之長”,在傳統文化白酒也是如此,有數百年曆史的洋河更是深諳此道,用慢慢“熬”把綿柔“酒性”發揮到極致。“一年之計在於春”,但對於洋河來說,卻是“一年之計在於秋”,其淵源出自需要等的“頭排酒”。

都說中醫好,你知道它和西醫最大的區別嗎?

“頭排酒”是洋河酒中“頭牌”

每逢夏季來臨,有一種幾乎各家酒廠都會採用的工藝,就是“壓窖”。這項工藝最大的特點,即在夏季來臨的時間裡不再蒸酒,而是將酒醅繼續放在窖池裡,持續發酵。幾乎所有酒廠壓窖的時間都在30多天。而洋河雖然也使用壓窖工藝,但與眾不同的是,洋河是超長期壓窖,時間更長,長達180天。在夏季的6、7、8三個月都不蒸酒,所有的酒醅在全廠7萬口窖池裡進入了“休眠”狀態。正常情況下,洋河酒都必須經過一個180多天的超長髮酵週期,這當中,壓窖就長達110多天。

都說中醫好,你知道它和西醫最大的區別嗎?

美好總需歲月醞釀

洋河將壓窖時間從30天增加到180天,這種力度和魄力不一般酒廠能做到的。之所以能夠超常的做到這麼長時間壓窖,聽說跟洋河獨有的綿柔酒釀造工藝有關。綿柔的核心是“三低工藝”,講究的是低溫入窖、低溫發酵、低溫餾酒。有人這麼比喻,說低溫釀酒好比是,煨湯時講究的“小火慢燉營養好”,小分子物質、健康物質等特別多,酒的品質也就特別好。常言道,“慢工出細活”就是這個道理,經過這般壓窖而釀出來的酒,成了洋河酒廠的寶貝,被酒廠的員工師傅們稱作“頭排酒”,也是酒中“頭牌”或“酒中標兵”的意思。

都說中醫好,你知道它和西醫最大的區別嗎?

當然,“等待”也是有代價的。發酵時間長,酒質固然好,但產量卻也因此低了不少。據說,多年前曾有洋河酒廠內部工人提議,是不是改一改工藝來增加產量。但酒廠直接否定,始終保留等待“頭排酒”的做法,好的是洋河有7萬多口窖池的優勢,不需要為產量犯憂。

等待,總會得到歲月最好的回贈,無論是中藥的“藥性”還是傳統白酒的“酒性”無不如此。將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個環節,做出打動人心的一流產品。洋河“夏不釀酒”的做法正是對“工匠精神”最好的詮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