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中藥 中醫 藥品 甘草 人蔘 薄荷 茯苓 桔梗 白朮 連翹 清朝 306醫院醫學科普 2019-08-23
"
"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點兵點將、騎馬打仗。” 菊花、桔梗、薄荷、甘草、知母、連翹……百草園裡 這些常見的中藥隨處可見,想必大家都認識了。可哪個是兵?哪個是將?這裡就要講講“用藥如用兵”的中醫文化。

中醫用中藥治病,但更準確的說法是中醫治病用的是“方”。“方”,是根據疾病治療原則,用不同中藥組合而成的方劑。所以,中醫把開具處方的過程稱為“開方”而不叫做“開藥”。

每一味中藥都有自己獨特的性味和功效,是治病的基礎,所謂“藥有個性之特長,方有合群之妙用”。

病邪好比是敵人,藥物好比是士兵,治病如同打仗。清代名醫徐大椿所著的《醫學源流論》中,有一篇“用藥如用兵論”,說的就是治病和用兵是一樣的道理。

"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點兵點將、騎馬打仗。” 菊花、桔梗、薄荷、甘草、知母、連翹……百草園裡 這些常見的中藥隨處可見,想必大家都認識了。可哪個是兵?哪個是將?這裡就要講講“用藥如用兵”的中醫文化。

中醫用中藥治病,但更準確的說法是中醫治病用的是“方”。“方”,是根據疾病治療原則,用不同中藥組合而成的方劑。所以,中醫把開具處方的過程稱為“開方”而不叫做“開藥”。

每一味中藥都有自己獨特的性味和功效,是治病的基礎,所謂“藥有個性之特長,方有合群之妙用”。

病邪好比是敵人,藥物好比是士兵,治病如同打仗。清代名醫徐大椿所著的《醫學源流論》中,有一篇“用藥如用兵論”,說的就是治病和用兵是一樣的道理。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通過“望、聞、問、切”辨證的過程,瞭解了疾病的病位和病性,兵法上叫“知彼”;同時知道每味藥的藥性,如司令瞭解軍團,兵法上叫“知己”。“知己知彼”而用藥,“百戰不殆”也。

藥在處方,既如領兵打仗,又似官居朝堂,方內諸藥的角色配置,最能體現施政者的用人之道。所以,國有帝王將相,藥分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本是一個政治術語,古代醫藥學家將其引入藥物配伍組方中,以國家嚴格的等級管理體制來說明每一方劑中各藥彼此之間的組織配伍關係。

《素問·至真要大論》:“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

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在春秋時期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就初見肇端,並經歷代補充、引伸之後, 已被約定為方劑配伍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君臣佐使,那都是啥呢?

"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點兵點將、騎馬打仗。” 菊花、桔梗、薄荷、甘草、知母、連翹……百草園裡 這些常見的中藥隨處可見,想必大家都認識了。可哪個是兵?哪個是將?這裡就要講講“用藥如用兵”的中醫文化。

中醫用中藥治病,但更準確的說法是中醫治病用的是“方”。“方”,是根據疾病治療原則,用不同中藥組合而成的方劑。所以,中醫把開具處方的過程稱為“開方”而不叫做“開藥”。

每一味中藥都有自己獨特的性味和功效,是治病的基礎,所謂“藥有個性之特長,方有合群之妙用”。

病邪好比是敵人,藥物好比是士兵,治病如同打仗。清代名醫徐大椿所著的《醫學源流論》中,有一篇“用藥如用兵論”,說的就是治病和用兵是一樣的道理。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通過“望、聞、問、切”辨證的過程,瞭解了疾病的病位和病性,兵法上叫“知彼”;同時知道每味藥的藥性,如司令瞭解軍團,兵法上叫“知己”。“知己知彼”而用藥,“百戰不殆”也。

藥在處方,既如領兵打仗,又似官居朝堂,方內諸藥的角色配置,最能體現施政者的用人之道。所以,國有帝王將相,藥分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本是一個政治術語,古代醫藥學家將其引入藥物配伍組方中,以國家嚴格的等級管理體制來說明每一方劑中各藥彼此之間的組織配伍關係。

《素問·至真要大論》:“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

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在春秋時期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就初見肇端,並經歷代補充、引伸之後, 已被約定為方劑配伍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君臣佐使,那都是啥呢?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君藥:乃是方藥中最管事的,是組方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藥物,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

"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點兵點將、騎馬打仗。” 菊花、桔梗、薄荷、甘草、知母、連翹……百草園裡 這些常見的中藥隨處可見,想必大家都認識了。可哪個是兵?哪個是將?這裡就要講講“用藥如用兵”的中醫文化。

中醫用中藥治病,但更準確的說法是中醫治病用的是“方”。“方”,是根據疾病治療原則,用不同中藥組合而成的方劑。所以,中醫把開具處方的過程稱為“開方”而不叫做“開藥”。

每一味中藥都有自己獨特的性味和功效,是治病的基礎,所謂“藥有個性之特長,方有合群之妙用”。

病邪好比是敵人,藥物好比是士兵,治病如同打仗。清代名醫徐大椿所著的《醫學源流論》中,有一篇“用藥如用兵論”,說的就是治病和用兵是一樣的道理。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通過“望、聞、問、切”辨證的過程,瞭解了疾病的病位和病性,兵法上叫“知彼”;同時知道每味藥的藥性,如司令瞭解軍團,兵法上叫“知己”。“知己知彼”而用藥,“百戰不殆”也。

藥在處方,既如領兵打仗,又似官居朝堂,方內諸藥的角色配置,最能體現施政者的用人之道。所以,國有帝王將相,藥分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本是一個政治術語,古代醫藥學家將其引入藥物配伍組方中,以國家嚴格的等級管理體制來說明每一方劑中各藥彼此之間的組織配伍關係。

《素問·至真要大論》:“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

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在春秋時期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就初見肇端,並經歷代補充、引伸之後, 已被約定為方劑配伍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君臣佐使,那都是啥呢?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君藥:乃是方藥中最管事的,是組方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藥物,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臣藥:必然是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的藥物或者是針對兼病或兼證起治療作用的藥物。

"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點兵點將、騎馬打仗。” 菊花、桔梗、薄荷、甘草、知母、連翹……百草園裡 這些常見的中藥隨處可見,想必大家都認識了。可哪個是兵?哪個是將?這裡就要講講“用藥如用兵”的中醫文化。

中醫用中藥治病,但更準確的說法是中醫治病用的是“方”。“方”,是根據疾病治療原則,用不同中藥組合而成的方劑。所以,中醫把開具處方的過程稱為“開方”而不叫做“開藥”。

每一味中藥都有自己獨特的性味和功效,是治病的基礎,所謂“藥有個性之特長,方有合群之妙用”。

病邪好比是敵人,藥物好比是士兵,治病如同打仗。清代名醫徐大椿所著的《醫學源流論》中,有一篇“用藥如用兵論”,說的就是治病和用兵是一樣的道理。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通過“望、聞、問、切”辨證的過程,瞭解了疾病的病位和病性,兵法上叫“知彼”;同時知道每味藥的藥性,如司令瞭解軍團,兵法上叫“知己”。“知己知彼”而用藥,“百戰不殆”也。

藥在處方,既如領兵打仗,又似官居朝堂,方內諸藥的角色配置,最能體現施政者的用人之道。所以,國有帝王將相,藥分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本是一個政治術語,古代醫藥學家將其引入藥物配伍組方中,以國家嚴格的等級管理體制來說明每一方劑中各藥彼此之間的組織配伍關係。

《素問·至真要大論》:“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

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在春秋時期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就初見肇端,並經歷代補充、引伸之後, 已被約定為方劑配伍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君臣佐使,那都是啥呢?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君藥:乃是方藥中最管事的,是組方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藥物,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臣藥:必然是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的藥物或者是針對兼病或兼證起治療作用的藥物。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佐藥:一聽名字就知道了,輔佐之意。即協助君藥、臣藥以加強治療作用,消除或減弱毒性的藥物;

"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點兵點將、騎馬打仗。” 菊花、桔梗、薄荷、甘草、知母、連翹……百草園裡 這些常見的中藥隨處可見,想必大家都認識了。可哪個是兵?哪個是將?這裡就要講講“用藥如用兵”的中醫文化。

中醫用中藥治病,但更準確的說法是中醫治病用的是“方”。“方”,是根據疾病治療原則,用不同中藥組合而成的方劑。所以,中醫把開具處方的過程稱為“開方”而不叫做“開藥”。

每一味中藥都有自己獨特的性味和功效,是治病的基礎,所謂“藥有個性之特長,方有合群之妙用”。

病邪好比是敵人,藥物好比是士兵,治病如同打仗。清代名醫徐大椿所著的《醫學源流論》中,有一篇“用藥如用兵論”,說的就是治病和用兵是一樣的道理。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通過“望、聞、問、切”辨證的過程,瞭解了疾病的病位和病性,兵法上叫“知彼”;同時知道每味藥的藥性,如司令瞭解軍團,兵法上叫“知己”。“知己知彼”而用藥,“百戰不殆”也。

藥在處方,既如領兵打仗,又似官居朝堂,方內諸藥的角色配置,最能體現施政者的用人之道。所以,國有帝王將相,藥分君臣佐使。

君臣佐使本是一個政治術語,古代醫藥學家將其引入藥物配伍組方中,以國家嚴格的等級管理體制來說明每一方劑中各藥彼此之間的組織配伍關係。

《素問·至真要大論》:“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

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在春秋時期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就初見肇端,並經歷代補充、引伸之後, 已被約定為方劑配伍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君臣佐使,那都是啥呢?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君藥:乃是方藥中最管事的,是組方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藥物,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臣藥:必然是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的藥物或者是針對兼病或兼證起治療作用的藥物。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佐藥:一聽名字就知道了,輔佐之意。即協助君藥、臣藥以加強治療作用,消除或減弱毒性的藥物;

中藥點兵將,君臣佐使開出方

使藥:即具有調和方中諸藥作用的藥物。

君藥是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在一個方中,君藥是首要的、不可缺少的;臣藥和佐藥的作用是輔助君藥;使藥的作用是調和方中諸藥,四者各司其職。

如治療脾胃氣虛的“四君子湯”由人蔘、白朮、茯苓和甘草等4味藥組成,主要功效是補益脾氣。方中人蔘為君,甘溫益氣,健脾養胃。臣以苦溫之白朮,健脾燥溼,加強益氣助運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滲溼,苓術相配,則健脾祛溼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四藥配伍,共奏益氣健脾之功。

而同一藥物在不同方中的作用也可能不同,例如:甘草在大多數方中是使藥,主要作用是調和諸藥,但在“炙甘草湯”中它就是君藥,主要作用是甘溫益氣、緩急養心。

中醫所用方劑,發揮的是綜合性治療作用,一個方的功效絕不是單味藥物功效的簡單疊加,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和整體辨證思維。

(此文為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