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衰(慢性腎功能衰竭)診療方案

中藥 茯苓 中醫 藥品 馬氏中醫 馬氏中醫 2017-08-25

慢性腎衰(慢性腎功能衰竭)診療方案

一、診斷

(一)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

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腎臟病學》(王海燕主編,第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及美國腎臟基金會2002年制訂的K/DOQI“慢性腎臟病臨床實踐指南”(王海燕,王梅,譯.慢性腎臟病及透析的臨床實踐指南Ⅱ,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

症狀:有慢性腎臟病史,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頭痛、倦怠、乏力、嗜睡等;

體徵:當病人某一系統損害時,就可有該系統的體徵。如:浮腫、貧血貌、心動過速、心包摩擦音等。不明原因的高血壓、貧血等,應考慮本病的可能;

經過腎活檢或檢測損傷標記物證實的腎臟損傷或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持續<60 ml/min/1.73 m2≥3個月。腎臟損傷的標誌物包括蛋白尿、尿試紙條或尿沉渣異常或腎臟影像學檢查異常。

(二)病期診斷

1.代償期:腎單位受損超過50%(GFR50-80ml/min),血肌酐維持在133-177umol/L,臨床上無症狀。

2.失代償期:腎單位受損,剩餘腎單位低於正常之50%(GFR50-20ml/min),血肌酐達186-442umol/L,臨床出現乏力、輕度貧血、食慾減退等症狀。

3.衰竭期:血肌酐升至451-707umol/L,病人出現貧血,代謝性酸中毒;鈣、磷代謝紊亂;水電解質紊亂等。

4.尿毒症期:血肌酐達707umol/L,肌酐清除率在10ml/min以下,酸中毒症狀明顯,全身各系統症狀嚴重。

(三)證候診斷

本病可分為正虛證及邪實證,臨床上多表現為虛實夾雜。

1. 正虛諸證:

①脾腎氣虛證:

主症: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食少納呆,腰痠膝軟。

次症:脘腹脹滿,大便爛,口淡不渴,舌淡有齒痕,脈沉細。

②脾腎陽虛證:

主症: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食少納呆,腰痠膝軟。

次症:腰部冷痛,脘腹脹滿,大便爛,夜尿清長,舌淡有齒痕。脈沉弱。

③氣陰兩虛證:

主症:倦怠乏力,腰痠膝軟,口乾咽燥,五心煩熱。

次症:夜尿清長,舌淡有齒痕,脈沉。

④肝腎陰虛證:

主症:頭暈,頭痛,腰痠膝軟,口乾咽燥,五心煩熱。

次症:大便乾結,尿少色黃,舌淡紅少苔,脈弦細或細數。

⑤陰陽兩虛證:

主症:畏寒肢冷,五心煩熱,口乾咽燥,腰痠膝軟。

次症:夜尿清長,大便乾結,舌淡有齒痕,脈沉細。

2. 邪實諸證:

①溼濁證:

主症:噁心嘔吐,肢體困重,食少納呆。

次症:脘腹脹滿,口中粘膩,舌苔厚膩。

②溼熱證:

主證:噁心嘔吐,身重睏倦,食少納呆,口乾,口苦。

次症:脘腹脹滿,口中粘膩,舌苔黃膩。

③水氣證:

主證:全身浮腫,尿量少。

次證:心悸、氣促,甚則不能平臥。

④血瘀證:

主證:面色晦暗,腰痛。

次症:肌膚甲錯,肢體麻木,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或細澀。

⑤濁毒證:

主證:噁心嘔吐、口有氨味、納呆、皮膚搔癢、尿量少。

次症:身重睏倦,嗜睡,氣促不能平臥。

二、治療方案

(一)辨證論治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

中醫辨證治療主要針對慢性腎衰代償期、失代償期、衰竭期患者,依據中醫辨證原則,一般在本虛辨證基礎上,結合標實證進行藥物加減,藥物加減不超過3味。醫生需根據中成藥的組成,注意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避免重複用藥,並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酌量使用。

1.正虛諸證

(1)脾腎氣虛證

治法:補脾益腎

推薦方藥:香砂六君子湯加減。黨蔘、北芪、白朮、淮山、茯苓、山萸肉、首烏、春砂(後下)、陳皮等。

中成藥:金水寶、百令膠囊、海昆腎喜膠囊等。

(2)脾腎陽虛證

治法:溫補脾腎

推薦方藥:實脾飲合腎氣丸加減。白朮、茯苓、黨蔘、草果、仙靈脾、山萸肉、熟地、菟絲子等。

中成藥:金水寶、百令膠囊、海昆腎喜膠囊、尿毒清顆粒等。

(3)氣陰兩虛證

治法:益氣養陰

推薦方藥:參芪地黃湯加減。北芪、山萸肉、太子參、熟地、淮山、茯苓、丹皮、首烏、菟絲子等。

中成藥:腎炎康復片、金水寶、百令膠囊等。

(4)肝腎陰虛證

治法:滋補肝腎

推薦方藥:六味地黃湯合二至丸加減。山萸肉、熟地、淮山、茯苓、丹皮、女貞子、旱連草、白芍、澤瀉、枸杞等。

中成藥:金水寶、百令膠囊等。

(5) 陰陽兩虛證

治法:陰陽雙補

推薦方藥量:金匱腎氣丸合二至丸加減。肉桂(另焗)、仙靈脾、山萸肉、熟地、茯苓、澤瀉、淮山、女貞子、旱連草、熟附子(先煎)等。

中成藥:金水寶、百令膠囊、尿毒清顆粒等。

2.邪實諸證

(1)溼濁證

治法:祛溼化濁

推薦藥物:法半夏、白朮、陳皮、白蔻仁、春砂仁(後下)等。

中成藥:海昆腎喜膠囊、尿毒清顆粒等。

(2)溼熱證

治法:清熱利溼

推薦藥物:黃連、黃芩、大黃、枳實、竹茹等。

中成藥:黃葵膠囊等。

(3)水氣證

治法: 行氣利水

推薦藥物:豬苓、澤瀉、茯苓皮、薏苡仁等。

中成藥:海昆腎喜膠囊、尿毒清顆粒等。

(4)血瘀證

治法: 活血化瘀

推薦藥物:丹蔘、桃仁、當歸、紅花、赤芍、澤蘭、田七(沖服)等。

中成藥:阿魏酸哌嗪片等。

(5)濁毒證

治法:洩濁蠲毒

推薦方藥:大黃、崩大碗(積雪草)等。

中成藥:尿毒清顆粒等。

(二)腸道給藥療法

根據病情,選用大黃、牡蠣、蒲公英等藥物,水煎取液,適宜溫度,保留灌腸。亦可採用大腸水療儀、中藥結腸透析機等設備進行治療。

(三)其他療法

根據病情,可選擇中藥離子導入等療法。

(四)內科基礎治療

包括治療原發病,消除可逆因素,如控制血壓、抗感染、糾正電解質紊亂、糾正血容量不足、心衰、解除尿路梗阻等。可參考《腎臟病學》第3版(王海燕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

(五)護理

1.飲食護理:優質低蛋白飲食、低鹽、低脂、低磷飲食。

2.生活護理:慎起居、適勞逸、避風寒。

3.情志護理: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

三、療效評價

(一)評價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年)。

1.中醫證候療效評價

顯效:臨床症狀積分減少≥60%。

有效:臨床症狀積分減少≥30%。

穩定:臨床症狀有所改善,積分減少<30%。

無效:臨床症狀無改善或加重。

2.疾病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

(1)臨床症狀積分減少≥60%。

(2)內生肌酐清除率或腎小球濾過率增加≥20%。

(3)血肌酐降低≥20%;

以上(1)為必備,(2)、(3)具備1項,即可判定。

有效:

(1)臨床症狀積分減少≥30%。

(2)內生肌酐清除率或腎小球濾過率增加≥10%。

(3)血肌酐降低≥10%。

以上(1)為必備,(2)、(3)具備1項,即可判定。

穩定:

(1)臨床症狀有所改善,積分減少<30%。

(2)內生肌酐清除率或腎小球濾過率無降低,或增加<10%。

(3)血肌酐無增加,或降低<10%。

以上(1)為必備,(2)、(3)具備1項,即可判定。

無效:

(1)臨床症狀無改善或加重。

(2)內生肌酐清除率或腎小球濾過率降低。

(3)血肌酐增加。

以上(1)為必備,(2)、(3)具備1項,即可判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