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夏商屬 梁州,周屬 巴國,秦屬 巴郡。

唐朝,大曆十一年(776年)置縣。

北宋時,永川縣屬 昌州;宋真宗鹹平四年(1001年),永川縣隸 梓州路;宋徵宗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為 潼川府路,昌州永川縣隸屬之。南宋時,至元二十年(1283年),昌州廢,永川縣轄地併入 合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隸 重慶路合州。

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足縣轄永川縣地。

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復置永川縣,屬重慶路。

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省璧山縣入永川縣;雍正六年(1728年)復置璧山縣,永川仍專治;嘉慶時,永川縣屬四川省川東道 重慶府。

民國元年(1912年)3月渝川軍政府合併成立四川都督府,設重慶鎮撫府,永川屬之;6月,重慶鎮撫府撤銷,永川縣直屬四川都督府。

民國2年(1913年),廢府設道,永川縣屬四川省川東道行政公署。

民國3年(1914年)6月,改為 東川道行政公署,後更名為東川道道尹公署,永川均屬之。

民國18年(1929年)撤道,永川縣直屬四川省政府。

民國24年(1935年),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永川縣。

民國30年(1941年),專員公署遷巴縣,永川縣仍屬之。

重慶永川區概況

永川區(5)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永川縣屬巴縣區行政專員公署;1949年12月20日,專署遷璧山縣,改名璧山區行政專員公署,永川縣屬之。

1951年4月,專署遷江津縣,更名江津區行政專員公署,永川縣屬之。

1952年9月,江津專署遷永川縣。

1969年9月,成立四川省 江津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5月,改為四川省江津地區行政公署。

1981年7月更名四川省永川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3月3日,國務院批覆撤銷永川地區行政公署。將原永川地區的永川、江津、合川、璧山、榮昌、大足、銅梁、潼南8縣劃歸重慶市管轄。

1992年3月9日,民政部【批覆撤銷永川縣,設立永川市(縣級),以原永川縣的行政區域為永川市的行政區域。

2006年10月22日,國務院正式批覆:撤銷永川市,設立重慶市永川區。以原永川市的行政區域為永川區的行政區域,永川區人民政府駐中山路街道。

2016年8月1日,永川區人民政府批覆:一、同意南大街街道桃花島社區管轄權整體劃轉中山路街道,管轄範圍為中山路街道紅河大道319號和重慶文理學院衛星湖校區。二、同意保留桃花島社區建制。

永川區位於長江上游北岸,地處東經105°38′~106°05′、北緯28°56′~29°34′之間;東鄰 江津區,東北靠 璧山區,北界 銅梁區,西接 榮昌區,南與四川 合江縣、 瀘縣接壤。幅員面積1576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永川區地質構造屬揚子準地臺重慶地臺向斜的一部分,為新華夏系次級沉降帶,川東南弧形褶皺帶華瑩山帶狀褶皺永川帚狀褶皺束;境內雲霧山、巴嶽山、黃瓜山、陰山、箕山5 條低山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成川字排列。

氣候特徵

永川區屬於 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全年平均氣溫17.7℃。年平均降雨量1015.0毫米,平均日照1218.7小時,年平均無霜期317天。

礦產

永川區礦產資源以能源、冶金輔助材料的建材礦產為主,主要礦種有天然氣、煤、水泥灰岩等28種。煤炭儲量3億噸,為高發熱量、低硫、低灰分的煤焦用煤;玻璃用石英砂儲量5000萬噸,天然氣儲量5.3億立方米。

生物

永川區有森林面積64萬餘畝,森林覆蓋率達24.63%。森林植被種類豐富,共有101科,268種,其中種子植物74科,225種,孢子植物27科,43種。植物的垂直分佈較為明顯:山嶺上的常綠針闊混交林區,多屬松科、杉科、忍冬科等組成,山中部的針闊葉林區,多屬櫟類、樺木、野櫻桃、山胡椒等組成。陰山、箕山、巴嶽山尚有原生植被、生物活化石—桫欏(樹蕨),三條筋、光皮樺、山枇杷等也在一定範圍零星分佈。全區的森林資源以馬尾松最多最廣,佔現有森林資源的67.2%;野生動物資源較為匱乏。

水能

永川區境內小安溪、臨江河、大陸溪、九龍河、聖水河和龍溪河等六條河域橫貫南北,長江干流在南部通過,過境全長21.5公里,全區水資源總量58852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573立方米。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各類水利工程30419處,其中水庫136座,微型水利工程9349處,山坪塘10923口,石河堰517道,引水工程46處,提水工程655處,機井32處,人工淺井8763處,總蓄引提水量26140.4萬立方米,佔水資源總量的44.4%。

人口

重慶永川區概況

永川區(10)

2017年,永川區全區常住人口112.0萬人,比2016年增加0.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6.1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7.9%,比2016年提高1.3個百分點。

2017年,永川區戶籍人口114.0萬人,比2016年增長0.3%。其中,男性57.8萬人,女性56.2萬人。農村人口62.4萬人,城鎮人口51.6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7‰。人口出生率11.5‰,出生人數12720人。死亡率6.9‰,死亡人數7571人。出生嬰兒男女性別比1.063:1。[2]

民族

永川區是一個以漢族人口為主的地區。至2010年底,永川區有少數民族2413人,主要有土家族(603人)、苗族(567人)、回族(164人),少數民族人口主要分佈在中山路街道、雙竹鎮、朱沱鎮、金龍鎮等地。

重慶永川區概況

永川區

宗教

永川區宗教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等5種宗教。有大佛寺、天主教天主堂、基督教福音堂等宗教活動場所27處,有佛教協會、天主教愛國會、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3個宗教團體,有認定備案的宗教教職人員22人,信教群眾11.2萬餘人,其中佛教信眾近10萬人、天主教和基督教信眾各約5000餘人、伊斯蘭教信眾約700人、道教信眾約1500人。、

至2018年,永川區已建和在建對外通道有“四高”(成渝高速公路、重慶西三環高速公路、渝永高速公路、永瀘高速公路)、“三鐵”(成渝鐵路、成渝高鐵、渝昆高鐵)、“一港區”(永川港區)、“一機場(通用航空機場)”,境內有高速公路道口15個、城區公鐵客運樞紐站場3個,正規劃建設連通重慶主城區的城市快軌。域內交通發達,鎮(街)通暢率、行政村通達率、行政村通暢率、行政村通客車率均達到100%。

2017年,永川區全區客貨運總週轉量67.1億噸公里,比2016年增長16.0%。其中,貨運週轉量66.3億噸公里,旅客週轉量8.5億人公里。

2017年,永川區公路里程達到3761公里,行政村通客車率達到100%,公交線路28條,擁有客車812輛、出租車540輛、公交車302輛。公路客運量達1330萬人,比2016年減少30.7%。[2]

一級客運站2個(永川汽車總站、永川客運中心),四級客運站11個,鎮(街)及行政村通客車率100%。境內長江21.5公里,內河航道73.3公里,永川港區鬆溉、朱沱兩個作業區一期碼頭投入使用。現有航運企業2家,港口企業3家,航運船舶70艘,其中:貨運船舶62艘,總載重噸4.23萬噸,年貨運量246.75萬噸;客運船舶8艘,總客位198座。

未來五年,力爭全區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3500公里以上,公路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220公里以上;實現對外交通快捷化、城鄉交通一體化、管理服務規範化,強化提升渝西綜合交通樞紐地位。

公路方面:基本建成“四高二環十射多聯”骨架公路網絡。推進高速公路網絡建設,建成重慶三環高速公路永川段、永川(雙鳳)—江津(雙福)—九龍坡(華巖)高速公路、永川東南環線高速公路,完成成渝高速公路永川段擴能改造。建設永川至成渝複線高速公路聯絡線、港橋新城環線等骨幹公路,改建幹線公路400公里,硬油化農村公路1200公里。

港口方面:加快永川港區建設,形成輻射川黔毗鄰地區的門戶樞紐港。建成朱沱、鬆溉作業區3000噸級泊位5個、1000噸級泊位5個,力爭港口貨物年吞吐能力1200萬噸(含30萬標箱)。

鐵路方面:建設“一樞紐四幹線一支線”鐵路網絡體系,強化永川(渝西)鐵路樞紐。實現成渝鐵路客運專線通車,推進成渝鐵路永川段擴能改造,爭取啟動過境永川的渝昆鐵路、合川—銅梁—永川—江津城際鐵路及朱楊溪—港橋工業園—瀘州貨運鐵路支線建設。

場站方面:加快節點交通建設,構建“大聯運、零換乘、無縫聯結”新格局。規劃建設永川城區(瓦子鋪)公鐵客運樞紐、雙鳳場公鐵貨運樞紐和港橋新城公鐵水一體交通樞紐。

機場方面:以建設渝西應急救援分中心為目標和契機,積極規劃建設永川通用航空機場,承擔區域空中應急救援任務,發展低空商務飛行業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