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


"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曾擔任過紐約市長的亨利·邱吉爾,在1947年敏銳注意到飛機將給城市發展帶來“物質實體、經制體制、心理上”的革命性變化。

他在《城市即人民》一書中說,“飛行後返回地面的人所體驗到的欣喜是其他人所無法瞭解的,聽過漆黑太空中那精彩韻律的人也不可能是以前那個自己。我們已經踏上征服三維空間的征程。”

如今,這個變化正在中國的城市呈現。

2010年,依託虹橋綜合樞紐,上海提出建設“大虹橋”的虹橋航空都市區概念。


"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曾擔任過紐約市長的亨利·邱吉爾,在1947年敏銳注意到飛機將給城市發展帶來“物質實體、經制體制、心理上”的革命性變化。

他在《城市即人民》一書中說,“飛行後返回地面的人所體驗到的欣喜是其他人所無法瞭解的,聽過漆黑太空中那精彩韻律的人也不可能是以前那個自己。我們已經踏上征服三維空間的征程。”

如今,這個變化正在中國的城市呈現。

2010年,依託虹橋綜合樞紐,上海提出建設“大虹橋”的虹橋航空都市區概念。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大虹橋航空樞紐,圖片來源於網絡


10年之後,虹橋已發展成為上海市城市商務功能新興聚集地、新的城市發展極和上海服務長三角、服務全國的門戶。

虹橋的發展路徑,展示了一個重要趨勢:以樞紐機場撬動片區發展已成為未來經濟發展新模式。在這個模式下,機場對於城市的意義已不單是提供更快速便捷的交通,而是機場即城市。

重慶和虹橋同為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2018年虹橋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4363萬人次,江北機場為4159萬人次,今年有望達到4500萬人次,2020年預期為5000萬人次。

那麼,重慶環空港區域,能否成為下一個虹橋,崛起一座航空都市區?在重慶北區的地平線上,我們看到,這一個未來版的新城,正在逐漸浮出水面。

01

樞紐機場對於城市而言有三大價值:

一是交通體系重組。機場結合城市高鐵站、軌交站等形成多式聯運,成為區域重要綜合交通樞紐。

二是產業再造。機場是高端產業的入口,吸引高科技產業集聚,成為高端產業集聚區,服務區域產業升級。

三是城市格局重塑。隨著機場功能逐漸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機場周邊地區將逐漸演變成一個具有相對完整城市功能的區域。

城市是機場臨空經濟發展的最高形態。知識經濟、信息產業及經濟全球化,都是促進以航空港為核心的新區域形態——航空都市區形成的催化劑。

上海虹橋航空都市區,從功能上看,對區域經濟和上海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巨大,十年間,眾多世界五百強企業以及總部企業入駐,僅辦公人數就有數十萬之多。大虹橋早已成為可與浦東比肩的區域,城市能級已轉向區域價值。


"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曾擔任過紐約市長的亨利·邱吉爾,在1947年敏銳注意到飛機將給城市發展帶來“物質實體、經制體制、心理上”的革命性變化。

他在《城市即人民》一書中說,“飛行後返回地面的人所體驗到的欣喜是其他人所無法瞭解的,聽過漆黑太空中那精彩韻律的人也不可能是以前那個自己。我們已經踏上征服三維空間的征程。”

如今,這個變化正在中國的城市呈現。

2010年,依託虹橋綜合樞紐,上海提出建設“大虹橋”的虹橋航空都市區概念。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大虹橋航空樞紐,圖片來源於網絡


10年之後,虹橋已發展成為上海市城市商務功能新興聚集地、新的城市發展極和上海服務長三角、服務全國的門戶。

虹橋的發展路徑,展示了一個重要趨勢:以樞紐機場撬動片區發展已成為未來經濟發展新模式。在這個模式下,機場對於城市的意義已不單是提供更快速便捷的交通,而是機場即城市。

重慶和虹橋同為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2018年虹橋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4363萬人次,江北機場為4159萬人次,今年有望達到4500萬人次,2020年預期為5000萬人次。

那麼,重慶環空港區域,能否成為下一個虹橋,崛起一座航空都市區?在重慶北區的地平線上,我們看到,這一個未來版的新城,正在逐漸浮出水面。

01

樞紐機場對於城市而言有三大價值:

一是交通體系重組。機場結合城市高鐵站、軌交站等形成多式聯運,成為區域重要綜合交通樞紐。

二是產業再造。機場是高端產業的入口,吸引高科技產業集聚,成為高端產業集聚區,服務區域產業升級。

三是城市格局重塑。隨著機場功能逐漸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機場周邊地區將逐漸演變成一個具有相對完整城市功能的區域。

城市是機場臨空經濟發展的最高形態。知識經濟、信息產業及經濟全球化,都是促進以航空港為核心的新區域形態——航空都市區形成的催化劑。

上海虹橋航空都市區,從功能上看,對區域經濟和上海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巨大,十年間,眾多世界五百強企業以及總部企業入駐,僅辦公人數就有數十萬之多。大虹橋早已成為可與浦東比肩的區域,城市能級已轉向區域價值。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上海虹橋商圈,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少學者已指出,未來城市間的競爭將逐漸演變成為城市群的競爭,機場作為城市間的瞬時連接網絡,機場地位即代表了城市地位。

這方面,很多城市已加快步伐。比如鄭州打造的空港新城風生水起;比如四川東進戰略的重要依託天府國際機場,提出的目標,就是機場建成投運時新城成勢成型。

重慶作為國內八大區域航空樞紐之一,發展航空都市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02

臨空經濟之父、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約翰·卡薩達勾勒出這樣一個完整的航空都市“同心圓”模型

機場位於圓心,周邊聚攏起相關產業和商業、住宅等,便捷的交通設施將航空導向的產業集群與住宅集群連接起來。隨著機場輻射範圍的擴大,城市的機場,演變成“機場的城市”。


"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曾擔任過紐約市長的亨利·邱吉爾,在1947年敏銳注意到飛機將給城市發展帶來“物質實體、經制體制、心理上”的革命性變化。

他在《城市即人民》一書中說,“飛行後返回地面的人所體驗到的欣喜是其他人所無法瞭解的,聽過漆黑太空中那精彩韻律的人也不可能是以前那個自己。我們已經踏上征服三維空間的征程。”

如今,這個變化正在中國的城市呈現。

2010年,依託虹橋綜合樞紐,上海提出建設“大虹橋”的虹橋航空都市區概念。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大虹橋航空樞紐,圖片來源於網絡


10年之後,虹橋已發展成為上海市城市商務功能新興聚集地、新的城市發展極和上海服務長三角、服務全國的門戶。

虹橋的發展路徑,展示了一個重要趨勢:以樞紐機場撬動片區發展已成為未來經濟發展新模式。在這個模式下,機場對於城市的意義已不單是提供更快速便捷的交通,而是機場即城市。

重慶和虹橋同為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2018年虹橋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4363萬人次,江北機場為4159萬人次,今年有望達到4500萬人次,2020年預期為5000萬人次。

那麼,重慶環空港區域,能否成為下一個虹橋,崛起一座航空都市區?在重慶北區的地平線上,我們看到,這一個未來版的新城,正在逐漸浮出水面。

01

樞紐機場對於城市而言有三大價值:

一是交通體系重組。機場結合城市高鐵站、軌交站等形成多式聯運,成為區域重要綜合交通樞紐。

二是產業再造。機場是高端產業的入口,吸引高科技產業集聚,成為高端產業集聚區,服務區域產業升級。

三是城市格局重塑。隨著機場功能逐漸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機場周邊地區將逐漸演變成一個具有相對完整城市功能的區域。

城市是機場臨空經濟發展的最高形態。知識經濟、信息產業及經濟全球化,都是促進以航空港為核心的新區域形態——航空都市區形成的催化劑。

上海虹橋航空都市區,從功能上看,對區域經濟和上海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巨大,十年間,眾多世界五百強企業以及總部企業入駐,僅辦公人數就有數十萬之多。大虹橋早已成為可與浦東比肩的區域,城市能級已轉向區域價值。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上海虹橋商圈,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少學者已指出,未來城市間的競爭將逐漸演變成為城市群的競爭,機場作為城市間的瞬時連接網絡,機場地位即代表了城市地位。

這方面,很多城市已加快步伐。比如鄭州打造的空港新城風生水起;比如四川東進戰略的重要依託天府國際機場,提出的目標,就是機場建成投運時新城成勢成型。

重慶作為國內八大區域航空樞紐之一,發展航空都市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02

臨空經濟之父、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約翰·卡薩達勾勒出這樣一個完整的航空都市“同心圓”模型

機場位於圓心,周邊聚攏起相關產業和商業、住宅等,便捷的交通設施將航空導向的產業集群與住宅集群連接起來。隨著機場輻射範圍的擴大,城市的機場,演變成“機場的城市”。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約翰·卡薩達的航空大都市模型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並不是所有的機場都可以發展成為航空都市區。只有在樞紐機場,至少是大型區域性樞紐機場,才有可能由航空港發展成為航空都市區。

機場的航線網絡、吞吐量代表了機場能級,直接影響物流運輸能級,是航空產業與臨空經濟發展的基礎。區域經濟水平則代表了機場腹地經濟水平,影響產業發展的可持續力。

2018年,重慶江北機場共開通國內外航線329條,其中,國內航線218條,國際(地區)航線82條,通航5大洲26個國家61個城市;完成飛機起降30萬架次,旅客吞吐量4159.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8.2萬噸,分別位居全國第9、第10位。其中,國際(地區)貨郵吞吐量14.7萬噸,位居西部第1位。

據2017年5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的《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到2020年,航空客貨吞吐量達到5000萬人次、100萬噸,國際貨郵吞吐量超過20萬噸。

從經濟發展來看,重慶2018年GDP突破2萬億,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全年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1%,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7%。外貿方面,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522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5.9%,居西部前列。

目前,重慶的臨空經濟區發展速度很快。依託中新合作航空產業項目,重慶空港正重點發展臨空物流、智能製造、臨空國際貿易以及相關服務貿易等新興產業。

企業方面,包括德國博世、美國科勒、日本本田等在內的22家世界500強,中外運、菜鳥、唯品會、網易等24家中國500強,2040家企業爭相入駐。

與海港不同,航空港所聚集的主要是對速度、時效要求更高的高新產業。高附加值的臨空經濟模式,也將成為重慶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動力。

03

航空都市的落地,既需要產業的集聚,更需要人氣的集聚。

在《航空大都市》一書中,卡薩達設置了“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這個副標,頗為意味深長。同時,他還以詩意的筆觸表達了這一藍圖:“航空大都市是一臺時光機,我們會同時觀察到全球一體化和本地多元化。”

從經濟到生活,從空間性到社會性,這涉及到城市功能的全新議題。

2017年,市政府發佈的《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成內陸開放空中門戶、低碳人文國際臨空都市區、臨空高端製造業集聚區、臨空國貿易中心和創新驅動引領區


"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曾擔任過紐約市長的亨利·邱吉爾,在1947年敏銳注意到飛機將給城市發展帶來“物質實體、經制體制、心理上”的革命性變化。

他在《城市即人民》一書中說,“飛行後返回地面的人所體驗到的欣喜是其他人所無法瞭解的,聽過漆黑太空中那精彩韻律的人也不可能是以前那個自己。我們已經踏上征服三維空間的征程。”

如今,這個變化正在中國的城市呈現。

2010年,依託虹橋綜合樞紐,上海提出建設“大虹橋”的虹橋航空都市區概念。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大虹橋航空樞紐,圖片來源於網絡


10年之後,虹橋已發展成為上海市城市商務功能新興聚集地、新的城市發展極和上海服務長三角、服務全國的門戶。

虹橋的發展路徑,展示了一個重要趨勢:以樞紐機場撬動片區發展已成為未來經濟發展新模式。在這個模式下,機場對於城市的意義已不單是提供更快速便捷的交通,而是機場即城市。

重慶和虹橋同為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2018年虹橋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4363萬人次,江北機場為4159萬人次,今年有望達到4500萬人次,2020年預期為5000萬人次。

那麼,重慶環空港區域,能否成為下一個虹橋,崛起一座航空都市區?在重慶北區的地平線上,我們看到,這一個未來版的新城,正在逐漸浮出水面。

01

樞紐機場對於城市而言有三大價值:

一是交通體系重組。機場結合城市高鐵站、軌交站等形成多式聯運,成為區域重要綜合交通樞紐。

二是產業再造。機場是高端產業的入口,吸引高科技產業集聚,成為高端產業集聚區,服務區域產業升級。

三是城市格局重塑。隨著機場功能逐漸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機場周邊地區將逐漸演變成一個具有相對完整城市功能的區域。

城市是機場臨空經濟發展的最高形態。知識經濟、信息產業及經濟全球化,都是促進以航空港為核心的新區域形態——航空都市區形成的催化劑。

上海虹橋航空都市區,從功能上看,對區域經濟和上海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巨大,十年間,眾多世界五百強企業以及總部企業入駐,僅辦公人數就有數十萬之多。大虹橋早已成為可與浦東比肩的區域,城市能級已轉向區域價值。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上海虹橋商圈,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少學者已指出,未來城市間的競爭將逐漸演變成為城市群的競爭,機場作為城市間的瞬時連接網絡,機場地位即代表了城市地位。

這方面,很多城市已加快步伐。比如鄭州打造的空港新城風生水起;比如四川東進戰略的重要依託天府國際機場,提出的目標,就是機場建成投運時新城成勢成型。

重慶作為國內八大區域航空樞紐之一,發展航空都市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02

臨空經濟之父、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約翰·卡薩達勾勒出這樣一個完整的航空都市“同心圓”模型

機場位於圓心,周邊聚攏起相關產業和商業、住宅等,便捷的交通設施將航空導向的產業集群與住宅集群連接起來。隨著機場輻射範圍的擴大,城市的機場,演變成“機場的城市”。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約翰·卡薩達的航空大都市模型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並不是所有的機場都可以發展成為航空都市區。只有在樞紐機場,至少是大型區域性樞紐機場,才有可能由航空港發展成為航空都市區。

機場的航線網絡、吞吐量代表了機場能級,直接影響物流運輸能級,是航空產業與臨空經濟發展的基礎。區域經濟水平則代表了機場腹地經濟水平,影響產業發展的可持續力。

2018年,重慶江北機場共開通國內外航線329條,其中,國內航線218條,國際(地區)航線82條,通航5大洲26個國家61個城市;完成飛機起降30萬架次,旅客吞吐量4159.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8.2萬噸,分別位居全國第9、第10位。其中,國際(地區)貨郵吞吐量14.7萬噸,位居西部第1位。

據2017年5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的《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到2020年,航空客貨吞吐量達到5000萬人次、100萬噸,國際貨郵吞吐量超過20萬噸。

從經濟發展來看,重慶2018年GDP突破2萬億,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全年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1%,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7%。外貿方面,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522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5.9%,居西部前列。

目前,重慶的臨空經濟區發展速度很快。依託中新合作航空產業項目,重慶空港正重點發展臨空物流、智能製造、臨空國際貿易以及相關服務貿易等新興產業。

企業方面,包括德國博世、美國科勒、日本本田等在內的22家世界500強,中外運、菜鳥、唯品會、網易等24家中國500強,2040家企業爭相入駐。

與海港不同,航空港所聚集的主要是對速度、時效要求更高的高新產業。高附加值的臨空經濟模式,也將成為重慶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動力。

03

航空都市的落地,既需要產業的集聚,更需要人氣的集聚。

在《航空大都市》一書中,卡薩達設置了“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這個副標,頗為意味深長。同時,他還以詩意的筆觸表達了這一藍圖:“航空大都市是一臺時光機,我們會同時觀察到全球一體化和本地多元化。”

從經濟到生活,從空間性到社會性,這涉及到城市功能的全新議題。

2017年,市政府發佈的《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成內陸開放空中門戶、低碳人文國際臨空都市區、臨空高端製造業集聚區、臨空國貿易中心和創新驅動引領區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規劃,圖片來源網絡

低碳人文國際臨空都市區的定位,意味著,在重慶的理念中,航空都市建設有兩個鏈接口:

一是商業模式的革新,尤其是全球現代商業模式的集聚化發展;

二是生活方式的重塑,特別是面向“飛行一族”或“知識工作者”生活方式的引領。

事實上,這兩個鏈接口,都可以從空港新城的發展中找到實例。

這在中國摩項目的引進、打造上,即可見一斑。

2014年,空港新城引進約350萬方宜居大盤——中國摩,並列為“產城融合標杆示範項目”重點扶持。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地產項目,而是以智慧科技為造城理念,集合生態商旅、健康醫療、國際教育、養生居住等多種功能,傾力打造涵蓋遊、樂、住、教等多元化功能為一體的世界級文旅大城。

其中,50萬方遊購一體化的遊購商旅中心,以美國排名第一的購物中心——美國摩(MOA)為藍本,融“遊樂+購物”功能為一體,並且與國際知名IP擁有者“尼克宇宙”簽約合作,打造約2.8萬方的尼克室內主題樂園,同步世界級娛樂新體驗。

這也將是重慶城市的全新形態。以50萬方遊購商旅中心為核心發動機,以國際學校、國際醫院、濱河公園和雙輕軌無縫接駁為四輪驅動,聯合美國三五環球集團、美國約翰卡羅爾藍帶高中、國際醫療等全球頂級資源,共同打造全客層、全配套、全生活的智慧健康生命之城。

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摩折射出的圖景,也給我們提供了一種航空都市生活的可能性。


"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曾擔任過紐約市長的亨利·邱吉爾,在1947年敏銳注意到飛機將給城市發展帶來“物質實體、經制體制、心理上”的革命性變化。

他在《城市即人民》一書中說,“飛行後返回地面的人所體驗到的欣喜是其他人所無法瞭解的,聽過漆黑太空中那精彩韻律的人也不可能是以前那個自己。我們已經踏上征服三維空間的征程。”

如今,這個變化正在中國的城市呈現。

2010年,依託虹橋綜合樞紐,上海提出建設“大虹橋”的虹橋航空都市區概念。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大虹橋航空樞紐,圖片來源於網絡


10年之後,虹橋已發展成為上海市城市商務功能新興聚集地、新的城市發展極和上海服務長三角、服務全國的門戶。

虹橋的發展路徑,展示了一個重要趨勢:以樞紐機場撬動片區發展已成為未來經濟發展新模式。在這個模式下,機場對於城市的意義已不單是提供更快速便捷的交通,而是機場即城市。

重慶和虹橋同為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2018年虹橋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4363萬人次,江北機場為4159萬人次,今年有望達到4500萬人次,2020年預期為5000萬人次。

那麼,重慶環空港區域,能否成為下一個虹橋,崛起一座航空都市區?在重慶北區的地平線上,我們看到,這一個未來版的新城,正在逐漸浮出水面。

01

樞紐機場對於城市而言有三大價值:

一是交通體系重組。機場結合城市高鐵站、軌交站等形成多式聯運,成為區域重要綜合交通樞紐。

二是產業再造。機場是高端產業的入口,吸引高科技產業集聚,成為高端產業集聚區,服務區域產業升級。

三是城市格局重塑。隨著機場功能逐漸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機場周邊地區將逐漸演變成一個具有相對完整城市功能的區域。

城市是機場臨空經濟發展的最高形態。知識經濟、信息產業及經濟全球化,都是促進以航空港為核心的新區域形態——航空都市區形成的催化劑。

上海虹橋航空都市區,從功能上看,對區域經濟和上海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巨大,十年間,眾多世界五百強企業以及總部企業入駐,僅辦公人數就有數十萬之多。大虹橋早已成為可與浦東比肩的區域,城市能級已轉向區域價值。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上海虹橋商圈,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少學者已指出,未來城市間的競爭將逐漸演變成為城市群的競爭,機場作為城市間的瞬時連接網絡,機場地位即代表了城市地位。

這方面,很多城市已加快步伐。比如鄭州打造的空港新城風生水起;比如四川東進戰略的重要依託天府國際機場,提出的目標,就是機場建成投運時新城成勢成型。

重慶作為國內八大區域航空樞紐之一,發展航空都市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02

臨空經濟之父、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約翰·卡薩達勾勒出這樣一個完整的航空都市“同心圓”模型

機場位於圓心,周邊聚攏起相關產業和商業、住宅等,便捷的交通設施將航空導向的產業集群與住宅集群連接起來。隨著機場輻射範圍的擴大,城市的機場,演變成“機場的城市”。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約翰·卡薩達的航空大都市模型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並不是所有的機場都可以發展成為航空都市區。只有在樞紐機場,至少是大型區域性樞紐機場,才有可能由航空港發展成為航空都市區。

機場的航線網絡、吞吐量代表了機場能級,直接影響物流運輸能級,是航空產業與臨空經濟發展的基礎。區域經濟水平則代表了機場腹地經濟水平,影響產業發展的可持續力。

2018年,重慶江北機場共開通國內外航線329條,其中,國內航線218條,國際(地區)航線82條,通航5大洲26個國家61個城市;完成飛機起降30萬架次,旅客吞吐量4159.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8.2萬噸,分別位居全國第9、第10位。其中,國際(地區)貨郵吞吐量14.7萬噸,位居西部第1位。

據2017年5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的《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到2020年,航空客貨吞吐量達到5000萬人次、100萬噸,國際貨郵吞吐量超過20萬噸。

從經濟發展來看,重慶2018年GDP突破2萬億,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全年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1%,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7%。外貿方面,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522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5.9%,居西部前列。

目前,重慶的臨空經濟區發展速度很快。依託中新合作航空產業項目,重慶空港正重點發展臨空物流、智能製造、臨空國際貿易以及相關服務貿易等新興產業。

企業方面,包括德國博世、美國科勒、日本本田等在內的22家世界500強,中外運、菜鳥、唯品會、網易等24家中國500強,2040家企業爭相入駐。

與海港不同,航空港所聚集的主要是對速度、時效要求更高的高新產業。高附加值的臨空經濟模式,也將成為重慶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動力。

03

航空都市的落地,既需要產業的集聚,更需要人氣的集聚。

在《航空大都市》一書中,卡薩達設置了“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這個副標,頗為意味深長。同時,他還以詩意的筆觸表達了這一藍圖:“航空大都市是一臺時光機,我們會同時觀察到全球一體化和本地多元化。”

從經濟到生活,從空間性到社會性,這涉及到城市功能的全新議題。

2017年,市政府發佈的《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成內陸開放空中門戶、低碳人文國際臨空都市區、臨空高端製造業集聚區、臨空國貿易中心和創新驅動引領區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規劃,圖片來源網絡

低碳人文國際臨空都市區的定位,意味著,在重慶的理念中,航空都市建設有兩個鏈接口:

一是商業模式的革新,尤其是全球現代商業模式的集聚化發展;

二是生活方式的重塑,特別是面向“飛行一族”或“知識工作者”生活方式的引領。

事實上,這兩個鏈接口,都可以從空港新城的發展中找到實例。

這在中國摩項目的引進、打造上,即可見一斑。

2014年,空港新城引進約350萬方宜居大盤——中國摩,並列為“產城融合標杆示範項目”重點扶持。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地產項目,而是以智慧科技為造城理念,集合生態商旅、健康醫療、國際教育、養生居住等多種功能,傾力打造涵蓋遊、樂、住、教等多元化功能為一體的世界級文旅大城。

其中,50萬方遊購一體化的遊購商旅中心,以美國排名第一的購物中心——美國摩(MOA)為藍本,融“遊樂+購物”功能為一體,並且與國際知名IP擁有者“尼克宇宙”簽約合作,打造約2.8萬方的尼克室內主題樂園,同步世界級娛樂新體驗。

這也將是重慶城市的全新形態。以50萬方遊購商旅中心為核心發動機,以國際學校、國際醫院、濱河公園和雙輕軌無縫接駁為四輪驅動,聯合美國三五環球集團、美國約翰卡羅爾藍帶高中、國際醫療等全球頂級資源,共同打造全客層、全配套、全生活的智慧健康生命之城。

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摩折射出的圖景,也給我們提供了一種航空都市生活的可能性。


機場即城市,未來版的重慶是什麼樣子?

中國摩項目效果圖

EN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