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十五,長安秋雨綿綿。

午飯時突然想起了遠在南山的本如法師,中秋是天下人嚮往團圓的時刻,而法師作為出家人,卻守著那座屬於他的南山,一山的空寂,一山的秋意,一山的煙雨。而多情的法師一定會在煙雨南山詩興大發,妙語連連,便趁著念想和衝動和法師連線,一拍即合,心心相印,即刻決定下午進山,和法師一起共渡中秋。

秋雨瀰漫的南山已然是一片湛然的新綠,一股被滌盪和沖刷之後的純淨,空氣中伴隨著細密的雨滴有了襲人的陣陣涼意,而驟然的降溫讓人似乎有些措手不及。古城就是這樣多情而敏感,帶著千年文化的薰染,更有那諸多文人墨客的個性與不羈,說來就來,說走就走。而非凡的南山總是帶著獨有的幾分神祕和禪意,在霧氣靄靄裡,乘坐“終南一號”上山途中,隨處可見雲霧繚繞,宛若仙境,而耳畔則是林濤轟然,挾著山風,讓那一串串聲音在耳畔掠過,又迴盪在巨石之上,折返中有了一種空谷迴音的穿透。

"

八月十五,長安秋雨綿綿。

午飯時突然想起了遠在南山的本如法師,中秋是天下人嚮往團圓的時刻,而法師作為出家人,卻守著那座屬於他的南山,一山的空寂,一山的秋意,一山的煙雨。而多情的法師一定會在煙雨南山詩興大發,妙語連連,便趁著念想和衝動和法師連線,一拍即合,心心相印,即刻決定下午進山,和法師一起共渡中秋。

秋雨瀰漫的南山已然是一片湛然的新綠,一股被滌盪和沖刷之後的純淨,空氣中伴隨著細密的雨滴有了襲人的陣陣涼意,而驟然的降溫讓人似乎有些措手不及。古城就是這樣多情而敏感,帶著千年文化的薰染,更有那諸多文人墨客的個性與不羈,說來就來,說走就走。而非凡的南山總是帶著獨有的幾分神祕和禪意,在霧氣靄靄裡,乘坐“終南一號”上山途中,隨處可見雲霧繚繞,宛若仙境,而耳畔則是林濤轟然,挾著山風,讓那一串串聲音在耳畔掠過,又迴盪在巨石之上,折返中有了一種空谷迴音的穿透。

秋雨南山時

秋意中的南山亦是最美。

如法師所言:山花爛漫,野果飄香。

一到茶寮,法師邊說門口的桂花開了,有了星星點點的花朵,湊上去,亦有徐徐而來的香味,被山風一攪拌和盤旋,落得漫山的香味散開。

友人和弟子雨中到訪,共渡中秋,法師自然歡喜,合十相迎。

一壺單樅,一盒月餅,一盤壽桃,和法師相依禪堂,聆聽法師中秋開示。

法師說今夜無月可賞,但明月依然在南山,只是我們看不見而已,而此時此刻,只要心生歡喜與慈悲,便是明月住心。

法師說,我們通常將圓滿與光明寄託於天邊的明月,殊不知我們的自性本來圓滿,自心本來光明。

他和大家一起回憶了七年前南懷瑾先生圓寂的時刻,吟誦南師之妙語:

若心常相印,何處不周旋。

易柯相邀法師乘興拍幾張照片,法師穿上百衲衣,和我一道登上露臺,恰好細雨霏然,法師取一缽,置於桌上,似有“品秋”之意。而神來之筆則是法師隨手拾起一片落葉,放在缽中,水捧落葉,漣漪泛起,法師說這就是真正的“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和法師相對,吟誦終南之秋雨,秋色,秋意。

而缽中之落葉似乎懂得法師和我之心境,或靜止,或飄曳,或明或暗,正如法師曰:萬物皆通佛性。

雨中和法師漫步“品山亭”,指點“鶴歇處”,易柯手持長焦,捕捉每一個禪意相融的瞬間。

給法師單獨拍攝的時候,法師自如奔放,形神兼備,或凝神深思,或開懷大笑,或睿智佛心,皆是處處歡喜,時時自在。

"

八月十五,長安秋雨綿綿。

午飯時突然想起了遠在南山的本如法師,中秋是天下人嚮往團圓的時刻,而法師作為出家人,卻守著那座屬於他的南山,一山的空寂,一山的秋意,一山的煙雨。而多情的法師一定會在煙雨南山詩興大發,妙語連連,便趁著念想和衝動和法師連線,一拍即合,心心相印,即刻決定下午進山,和法師一起共渡中秋。

秋雨瀰漫的南山已然是一片湛然的新綠,一股被滌盪和沖刷之後的純淨,空氣中伴隨著細密的雨滴有了襲人的陣陣涼意,而驟然的降溫讓人似乎有些措手不及。古城就是這樣多情而敏感,帶著千年文化的薰染,更有那諸多文人墨客的個性與不羈,說來就來,說走就走。而非凡的南山總是帶著獨有的幾分神祕和禪意,在霧氣靄靄裡,乘坐“終南一號”上山途中,隨處可見雲霧繚繞,宛若仙境,而耳畔則是林濤轟然,挾著山風,讓那一串串聲音在耳畔掠過,又迴盪在巨石之上,折返中有了一種空谷迴音的穿透。

秋雨南山時

秋意中的南山亦是最美。

如法師所言:山花爛漫,野果飄香。

一到茶寮,法師邊說門口的桂花開了,有了星星點點的花朵,湊上去,亦有徐徐而來的香味,被山風一攪拌和盤旋,落得漫山的香味散開。

友人和弟子雨中到訪,共渡中秋,法師自然歡喜,合十相迎。

一壺單樅,一盒月餅,一盤壽桃,和法師相依禪堂,聆聽法師中秋開示。

法師說今夜無月可賞,但明月依然在南山,只是我們看不見而已,而此時此刻,只要心生歡喜與慈悲,便是明月住心。

法師說,我們通常將圓滿與光明寄託於天邊的明月,殊不知我們的自性本來圓滿,自心本來光明。

他和大家一起回憶了七年前南懷瑾先生圓寂的時刻,吟誦南師之妙語:

若心常相印,何處不周旋。

易柯相邀法師乘興拍幾張照片,法師穿上百衲衣,和我一道登上露臺,恰好細雨霏然,法師取一缽,置於桌上,似有“品秋”之意。而神來之筆則是法師隨手拾起一片落葉,放在缽中,水捧落葉,漣漪泛起,法師說這就是真正的“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和法師相對,吟誦終南之秋雨,秋色,秋意。

而缽中之落葉似乎懂得法師和我之心境,或靜止,或飄曳,或明或暗,正如法師曰:萬物皆通佛性。

雨中和法師漫步“品山亭”,指點“鶴歇處”,易柯手持長焦,捕捉每一個禪意相融的瞬間。

給法師單獨拍攝的時候,法師自如奔放,形神兼備,或凝神深思,或開懷大笑,或睿智佛心,皆是處處歡喜,時時自在。

秋雨南山時

簡餐後,和法師相依在鐵爐邊,爐火通明,而倏然裡讓房間溫暖了許多,山中的氣溫比城裡要低好幾度,一場秋雨一層寒意,而早早生起的爐子自然讓人瞬間忘卻了窗外的淅瀝秋雨。

坐在鐵爐前,望著熊熊的爐火,竄起,撒開,噴薄,臉上和身上有了灼熱,和法師一起品讀著他的南山的最美時光。

是一場修行,是清淨,徹頭徹尾的清淨,又是帶著自在和禪意的清淨。

和倉央嘉措一樣,深情的凡心在空門和紅塵傾訴了一段錦繡人生,不喧不囂中撒播對於人生的真愛和真意。

秋雨南山,和法師一起賦詩。

一葉落南山

仙人已知秋

法師修改為“仙人已忘秋”,一字之別,卻有了萬千氣象與嫋嫋禪意,更是法師心境寫照,何須“知”,一個“忘”字足以輕描淡寫,樂哉南山。

法師作:

野泉煙火白雲間

坐飲香茶愛此山

每次相聚南山,即會與法師談到武藝,而武藝亦是法師之最愛和最擅長,法師演拳之輕靈灑脫又有偶然之爆發,卻是得自意拳大師王選傑先生,乃周身之力傾倒而出,毫無遮攔,又不乏佛家之慈悲與清澈純淨,故而相識幾載,在武藝上亦是受法師啟悟和點撥良多。

爐火熊昂,給法師吟誦泰戈爾《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和倉央嘉措的《那一世》,和法師一起吟誦《滾滾長江東逝水》,法師至情至性,又能在天性中把表演的火候與精到把握的淋漓極致,尤其是能夠讓古人的文字與“情境”進入到自己的內心,這才是真正的“詩和遠方”。

夜雨中,一行人辭別法師。

“終南二號“在雨幕中穿行,再次聆聽和品享“林濤如歌”,法師的愛犬“天哪”一路護送,在山林間急速穿行和跳躍,忠實於法師的指令。直到換乘處,“天哪“無法下山,才佇立原地,深情地凝視著我們,遠吠兩聲,以示送別。

第一次在中秋的日子進山,相伴法師。

再一次沐浴在南山的秋雨中,感受令我痴迷的“煙雨終南”。

今天是十六了,依然落雨,今夜亦無月,但和大家一起分享法師的開示亦是最好。

如法師所云:

月映天心 虎嘯龍吟

乘威而進 策馬初心

據說這場秋雨會持續一週,而煙雨的終南始終與法師相伴,就這樣我們彼此在紅塵和空門中彼此深情的相望,和法師一起分享著南山的美意與禪意,悟到了,說到了,寫到了。

足矣!

而更向往的是,再次在深秋時節登臨南山,和法師一起縱論武藝,揮刀舞劍,用我一顆凡夫的心感悟法師之超然智慧,自在清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