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全國12個自貿區實現進出口總值1.61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了4.3%,佔我國同期外貿總量的10.97%;新增設了海關注冊企業5010家,累計的海關注冊企業達到了85045家;實際使用外資人民幣694.7億元,同比增長20.1%,佔全國比重為14.5%。

觀新勢

本報記者 王彩娜

近六年的探索過後,自貿區的點點星火,已成燎原之勢。

繼8月20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後,自貿區近日再迎“高光時刻”,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6個自貿區集體官宣。至此,我國自貿區數量增至18個。“我國自貿區佈局逐步完善,構築起了沿海成片、內陸連線、沿邊有點,覆蓋東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五輪擴圍之後,自貿區是否會繼續增設?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一致認為,未來,肯定會循序漸進地添加新成員,“但剩下的省份想要‘入群’有一定的難度,批設自貿區的節奏可能不會這麼快了。”

擴圍之後

對於此次中央決定在山東等6省區新設一批自貿區,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稱,是為了在更大範圍進行改革創新的實踐和探索,通過更深層次的改革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彰顯中國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堅定決心。

從戰略上來看,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1+3+7+1+6”的自貿區雁陣,既能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又能服務於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部崛起、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等區域發展戰略,與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的總體佈局高度吻合。

隨著自貿區的遍地開花,丁長髮直言,“自貿區效應”也在相對減弱。“獲得自貿區的金字招牌後如何作為,更考驗地方政府的智慧與勇氣。”

白明認為,自貿區不僅是一塊牌子,關鍵是如何用好自貿區的資源。他強調,要找準兩個定位,一個是外在定位,在國家戰略或是國際合作中,該自貿區如何定位;二是要充分發揮當地的產業特色、比較優勢。如山東自貿區,明確加快推進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發展海洋經濟,形成對外開放新高地,同時,探索中日韓三國地方經濟合作等。

丁長髮建議,不同地區的經濟稟賦、開放程度、發展水平、營商環境都不盡相同,要因地制宜,通過差別化的開放措施,尋找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對於“區”與“港”之爭,白明認為,不論是自貿區還是自貿港,都是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階梯。有的地方適合自貿港,發揮港區的資源優化配置作用,有的地區則更適合自貿區,因為從地理概念上來講,自貿區是更加靈活的經濟制度。“宜區則區,宜港則港。”

先行更向前

自2013年9月設立至今,上海自貿區先行先試的腳步就不曾放緩過。白明認為,上海應在自貿區建設方面發揮龍頭作用,與江蘇、浙江兩大自貿區更好地錯位競爭、互補短板、形成合力,產生更強的大動力,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承擔了率先探索自貿港重任的海南自貿區,將今年作為“政策落實的關鍵年”,積極尋求各方先進經驗和做法,謀劃改革清單,與其他國內自貿區形成互補的試驗。據瞭解,在海南已推出的12個先導性項目中,有6個已經完成階段性任務,還有6個正在積極推進。下一步將再滾動增加6個新的先導性項目,包括推進海南全島(全省)5G網絡部署及商業化應用、設立中國(海南)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實施瓊港澳遊艇自由行、實施服務貿易出口先導性計劃等。

已建設兩年多的河南自貿區,在跨境電商、多式聯運、金融開放、貿易便利化改革方面,探索總結出270項創新實踐案例,向國務院推薦上報了85項改革創新經驗、8個最佳實踐案例。未來,河南將圍繞自貿區戰略定位,對標國際先進規則標準,選取市場訴求強烈、有利於提高開放水平、促進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強化河南特色優勢、基本具備試點條件的領域,研究提出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創新發展的思路措施。

後來可居上

上海市市長應勇日前表示,臨港新片區將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實現新片區與境外投資經營便利、貨物自由進出、資金流動便利、運輸高度開放、人員自由執業、信息快捷聯通。

直指“自由”的臨港新片區,猶如一個巨大的磁場,正吸引各方加速集聚。

8月23日,上海臨港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測試示範區開園,這也是臨港新片區揭牌後,迎來的第一個實質性項目。基於高端裝備製造和人工智能領域紮實的產業基礎,臨港新片區吸引了包括特斯拉、上汽集團、贏徹科技、博雷頓、科大訊飛、商湯科技、主線科技、圖森未來等眾多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落戶,逐步形成自動駕駛產業的集聚態勢。

好消息接連而至。繼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之後,8月28日,中國農業銀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分行日前揭牌,宣佈將加大金融力度支持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關鍵領域建設和發展,提升自由貿易(FT)賬戶服務水平。

據上海市政府副祕書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朱芝鬆透露,臨港新片區將持續引進海內外高能級項目,努力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長。同時,大力發展“跨境”“離岸”的高附加值現代服務業,確保2035年實現區域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

更多利好正在路上。如臨港新片區將“放開”房產限購政策,再如即將出臺的《關於促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高質量發展實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見》,其中企業登記實行確認制、經營者適當性管理、境外專業人才職業管理創新、重點產業和人才稅收政策等方面的新突破備受期待。

正如上海市常務副市長陳寅所言,“增設新片區不是簡單的原有自貿試驗區擴區,也不是簡單的現有政策平移,而是全方位、深層次、根本性的制度創新變革。”

“相較於中國其他地區,臨港新片區具有無比的優勢,隨著相關政策的細化與出臺,臨港新片區的吸引力將愈加強勁。”丁長髮對臨港新片區充滿期待。

屬於自貿區的精彩,剛剛開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