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城內八景

城內八景

摺疊文筆三峰

文筆三峰是由羅什塔、清應寺塔、大雲寺塔組成的。

涼州城內八景

舊時的文筆山峰三座高層建築像三支立於筆架上的筆,由此號稱"文筆三峰"。

清應寺

清應寺緊鄰大雲寺,在明以前叫北斗宮,有塔曰姑洗塔,最初創建於前涼王張軌曾孫張重華時。張重華於晉穆帝永和二年(346)六月繼王位,他舍其姑臧故城在當陽門內九宮後院空地,創立了北斗宮與姑洗塔。自晉至元,歷經千年有餘,中幾經興廢,於元末至正年間被戰火所焚。到明朝永樂年間,又在北斗宮的廢墟上,"敕建為清應寺。殿宇巍峨,廊楹繪絢,世稱古剎。"之後,歷經多次修葺、補建、彩繪,使殿宇寬敞、絢麗,煥然一新。直至1927年的涼州大地震中,被毀為廢墟,今已了無痕跡。

摺疊大雲曉鍾

大 雲 曉 鍾

梵天幽靜暮煙深,聲教常聞震遠音。

花雨一天雲外落,松風滿院月中吟。

南園歸雁驚尋侶,北渚眠鷗穩趁心。

吼罷蒲牢僧入定,更無響度綠蘿蔭。

武威大雲寺,原名宏藏寺,宋、西夏時期稱為護國寺。歷史悠久,規模宏偉,是聞名遐邇的佛教古剎,為東晉十六國時的前涼張天錫所建造。唐載初元年(公元689年),朝廷在全國頒《大雲經》,下詔各州郡修建大雲寺。涼州遂將宏藏寺改名為大雲寺。明洪武十六年(1383)日本僧人沙門志滿遠渡重洋,專程來涼州朝拜大雲寺,並主持募化重修,被傳為中日人民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話。明、清時期大雲寺香火不斷,遊人眾多,是涼州有名的遊覽勝地。

1、歷史遭遇

1927年4月23日武威發生8級地震時,大雲寺遭到嚴重損壞,唯有寺內的古鐘樓巋然獨存。解放後,文物部門

涼州城內八景

大雲寺從別處搬遷來火神殿、春秋閣等古建築,與古鐘樓組成今日大雲寺規模。1993年3月,大雲寺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雲寺位於城東北隅。原為前涼國王張氏的宮殿。前涼王張天錫昇平年間,舍宮置寺建塔,此名為宏藏寺。唐武則天天授元年(690),天下諸州各置大雲經,遂改為大雲寺,後又改名為天賜庵。西夏時,改名為護國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夏碑,就是天民安五年(1094)為重修寺院感通塔而立,即《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大雲寺是歷史上的名剎古寺,在古代不僅是國內遊人遊覽的重要勝地,也引起了國外僧人的高度重視。明洪武年間,日本僧人沙門志滿曾遠渡重洋,主持募化重修該寺院,被傳為中日友好史上的佳話。直到明清,仍然是香火不斷,興盛不衰。1927年大地震,寺院基本被毀,唯有鐘樓巋然獨存。古鐘樓為大雲寺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鐘樓建在9米高的磚包土臺上,基底約125平方米。周圍繞廊,重簷山頂,五踩作斗拱。整個建築挺拔俊秀,高聳入雲,歷經維修,保存完好。

2、特色

古鐘樓上懸有大雲銅鐘。鍾呈黃色,通高226米,口徑115米,厚12釐米,重約5噸。鐘體上飾有圖案3層18

涼州城內八景

大雲寺格。分上、中、下三部分,每部分又分6格。最上層飾飛天,頭戴花冠,耳飾明月,上身袒露,下著長裙,綵帶纏身,手託果盤,作翩翩飛翔狀,線條豐滿流暢;中層飾天王力士,威武有力,手持武器各異,頭戴塔耳帽,身穿盔甲,騎坐夜叉,旁立兩個小鬼,赤身短褲,神態各異,生動傳神;最下層飾龍,五彩雲紋,現已磨損不全。此鐘體積較大,聲音洪亮,形狀古樸精美,是罕見的古代鑄造藝術珍品。從鐘體造型和所飾圖案分析,為唐代遺物。乾隆二十五年(1761)重修大雲寺碑記稱此鍾"若銅、若鐵、若石、若金,兼鑄其中,真神物也。如響震之,則遠聞數千裡,發人深省,為郡脈之一大助也。"每逢日出時分,霞光萬道,自西向東仰觀大雲鐘樓,見巨鍾通體被朝霞煨成紅色,四周透出道道瑞光金色。此刻,登上鐘樓擊鐘,鐘聲轟然,響徹雲霄。 大雲鍾是涼州人心目中的神鍾,每逢農曆傳統節日如正月十六、五月端五,眾多的遊人登上古鐘樓,放眼涼州全景,敲擊神鍾,祈求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1980年在鐘樓後面空地搬遷了建於明代正德元年的火廟大殿和原山西會館的清代建築春秋閣及兩廊,使之相得益彰,更為壯觀。1992年,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摺疊魚躍龍門

"魚躍龍門"又是怎樣一處美景呢?相傳每月初一、十五、二十五日,從西小南門放水,流水穿越西大街,澆鎮臺衙門花園。十五日夜月明星稀,流水撞擊牌坊,激起層層浪花,月光照水,水濺牌坊,好像魚躍龍門。

摺疊滾龍石

"滾龍石"是指東城門樓柱頂石,石上刻有滾龍攀鳳,雕刻工藝超群,遊人為之驚歎。

摺疊夜雨打瓦

在晴天之夜,如果你在武威南城門樓上聽,有雨打瓦片之聲,出來看,卻天氣晴朗,沒有下雨的跡象,你說,它是不是很奇妙。

涼州城內八景

武威南城門

武威南城門樓,又名昭武樓;始建於隋代,完善於明代。該城門樓有"夜雨打瓦"之傳說,每在寂靜晴朗之夜,樓內可聞雨打頂瓦之聲;是為涼州著名內八景之一。後經兵燹離亂,歲月風雨,人為毀損,及至20世紀末葉,城樓原狀盡失,僅餘高長不足10米之殘垣。時武威市政府(今涼州區)籌資1000多萬元重建,自1999年5月9日開工到2001年12月20日工程完工,約三年而成。

新建城樓佔地2907平米,建築面積4825.85平米,總高39.60米,由兩部分組成,其中上部分為四層(含閣樓)重簷歇山頂仿明建築。雕樑畫棟,彩繪迴廊,古樸莊重,大氣堂皇;下部分為由仿古青磚砌成的底座(內含負一層),雄關巍峙,傲視廣漠。原城樓殘垣被包裹在底座之內。

武威南城門樓位置優越,高峻巍峨。登臨此樓,可居高眺遠,極目遼闊,襟風袖雲,追古撫今,蒼茫古涼州,繁盛新武威,盡收眼底,一覽無餘。

摺疊千里眼

千里眼是在北城門樓柱上有一節眼孔,從孔中可望見百里之外的民勤縣城。

涼州城內八景

南城門

摺疊七星劍

"七星劍"可不是與劍有關。而是說原來的涼州城沒有西門,也無西城門樓,只有幾處土堆似的女牆,每處站一人,土堆數不清,或七或八,號為七星劍。

摺疊羅什倒影

"羅什倒影"在羅什寺塔西面有一藏經樓。每到正午,日光直射,藏經樓與塔斜對,經樓門隙,塔成倒影,俗稱羅什倒影。

武威鳩摩羅什寺,已有1600年的歷史,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經翻譯家鳩摩羅什初入內地弘法演教之處。寺內雄立的寶塔是為紀念鳩摩羅什而修建的,塔內供奉鳩摩羅什的舌舍利。鳩摩羅什寺是研究五涼文化的珍貴遺存,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武威的一大奇觀。古人曾經盛讚羅什寺是"由來僧寶搖籃地",因"弘法利生集英"而"天下名"。

1、歷史沿革

據史書記載,在後涼建國初年,呂光挾持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到達武威後,為了安頓他的身心,便下令召募各地能工巧匠,大興土木修建寺院,建好後,便命名為鳩摩羅什寺,讓鳩摩羅什住在其中,弘揚佛法。羅什法師圓寂後,他的弟子遵其遺囑,將他的"舌"舍利供奉於寺內,並在供奉"舌"舍利處造寺塔一座,也就是今天的羅什寺塔。建塔年代大約在公元450年前後。

大唐貞觀年間,大將軍尉遲敬德統兵遠征西域,行至武威地界,忽然他看到城內一座古塔頂上放射金光,宛若千佛降世;祥雲生處,花雨飛舞。他相信這一奇觀是一種神示:如此祥瑞之處必定是佛教的聖地。於是前往禮拜。敬德見到羅什寺塔後大生敬仰,遙想羅什法師功德,於是他下撥餉銀,召能工巧匠,親任監工,經一年多時間,寺塔完工。為彰此德,他在塔下立石碣為記,上刻"羅什地基,四至臨街,敬德記。"此碑至今仍完好保存,可為一段歷史明證。

盛唐時期,地處涼州鬧市區的羅什寺成為往返絲綢之路的西域使節、各國僧侶薈萃交流的地方,對中西方宗教文化和思想交流貢獻巨大,意義深遠。

到了唐末、宋、元年間,漢族和西域少數民族頻繁的戰亂,涼州在很長時間裡成為西域吐蕃領地,與漢文化長期隔絕,異教徒頻頻侵襲。唐代開元末年的安史之亂後,涼州被吐蕃長期佔據。宋朝時忽必烈將涼州劃撥到高昌地界做為牧場。至此,涼州地界上從漢晉六朝以來的所有遺蹟,如羅什寺、靈鈞臺等,這些昔日被詩人王維、岑參詠歌頌讚的地方,都已失去了早期的歷史面目。

明朝開國初年,社會逐漸穩定,積極有所發展,涼州城內的廟宇樓閣開始進行恢復性修繕,但羅什寺因為毀為一片瓦礫之地,一直沒有進入修繕範圍。

到了明朝永樂元年(公元1402年),有一個在張掖從軍的鄱陽軍夫石洪,客居涼州。發現"寺堂基址,瓦礫堆阜,榛莽荒穢丘不存"的羅什寺廢墟時,心存悲涼,萌生了要在廢墟上建一幢房屋的想法,並擇定吉日,破土動工,工匠們就在地下挖出一塊銀牌,上面清楚地鐫著"羅什寺"三個大字,石洪到這時才知道這是姚秦朝代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建造的羅什寺舊址,大感意外,於是他決心重新修繕鳩摩羅什寺,以護先祖羅什法師之金身。明永樂二年秋八月,羅什寺重建正式動工,到年底就完成了正殿的修建,第二年完成全部修復工程,雕塑彩繪,一應俱全。明永樂十三年末,又修復了觀音殿和羅漢殿。

在明朝後期,羅什寺被朝廷欽定為陝西涼州大寺院。明英宗正統十年二月十五日,朝廷為羅什寺頒發《大藏經》,並下了聖諭,聖諭中說:"刊印大藏經,頒賜天下,用廣流傳,茲以一藏,安置陝西涼州大寺院,永允供養。"此諭現完整保存於武威市博物館。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羅什寺又有過一次大型的修繕,這是明永樂元年以後又一次比較大的修復工程,據《重修羅什寺碑記》記載,經過這次重修的羅什寺"前後三院,煥然一新,乃五涼之福地;壯麗改觀,誠河西之勝地也。"

涼州城內八景

甘肅武威千年古剎鳩摩羅什

1927年農曆四月二十三日,武威發生七點七級大地震,涼州的許多名勝古蹟被毀壞殆盡,城內的羅什寺、大雲寺、清應寺無一倖免,全被毀為瓦礫之地,號稱"文筆三峰"的羅什寺塔、大雲寺塔、清應寺塔均被搖倒,唯羅什寺塔殘存半截。到了一九三四年,武威國民政府在原址上重修了羅什寺塔,使歷史古蹟得以保存。

1938年,羅什寺宅地被武威第四中學佔用,拆除了殘存的佛像。1956年,武威專區撤併於張掖專區,武威縣人民政府改稱武威縣人民委員會,坐落於北大街羅什寺的武威幹校遷往張掖後,縣人委為了解決公、檢、法三機關辦公分散、住房擁擠、關押犯人不便等問題,決定將公、檢、法三機關遷至幹校,也就是羅什寺舊址。武威市公安局入住後,將看守所設在羅什塔下面,寺院舊址則成為武威市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的辦公場所,殘存殿堂改建成辦公室。

改革開放以來,鳩摩羅什寺引起海內外各方人士的廣泛關注。從1995年開始,先後有不少海內外團體慕名前來考察武威鳩摩羅什寺。其中影響較大的有香港寶林禪寺方丈及北京、上海、天津、福建、廣東、江蘇、浙江、陝西等地的僧俗考察團以及臺灣圓光佛學院、新加坡、日本、韓國、澳門、美國、泰國、緬甸等國內外佛教團體和個人參訪朝拜。特別是1998年4月,中國佛學院"絲綢之路考察朝拜團",由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34名法師來武朝拜鳩摩羅什寺,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反響。武威鳩摩羅什寺的修復重建已勢在必行。

1998年原武威市人民政府根據武威市佛教協會的要求,批准修復鳩摩羅什寺。同年,經甘肅省宗教局批准,成立了鳩摩羅什寺籌建處,羅什寺正式開放為佛教活動場所。2000年修復工程經省建工設計院設計,經原武威地區行署計劃處以武地計投(2000)105號和原武威市計劃委員會武計發(2000)45號文件批覆,開始動工修建。修建中的鳩摩羅什寺已是涼州區佛教界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今年接待的海內外香客與遊客人數累計已超過二萬人次。

2、建築格局

前身

據唐朝《敬德碑》記載,羅什寺原址"羅什地基,四址臨街",規模相當宏大,有上中下三院,前有牌樓、山門、過殿(天王殿),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華嚴三聖殿、拜殿與兩廊,還有觀音、羅漢、金剛和36代祖師殿,並藏有御賜《大藏經》。後歷遭兵災人禍,文革期間殿堂被改用;唯羅什舌舍利塔保存完整。

現狀

修復鳩摩羅什寺

涼州城內八景

甘肅武威千年古剎鳩摩羅什

工程於2001年7月1日正式全面啟動,至此,武威迎來了振興起衰的光輝一頁,使千年古剎重放異彩。修復的主要工程有:山門、大雄寶殿、藏經樓、多功能般若講堂、鳩摩羅什祖師紀念堂、鳩摩羅什佛學院、鳩摩羅什佛教文化研究所、鳩摩羅什三藏院、關房、唸佛堂、佛教教育視聽圖書館、佛教書畫院、佛教博物館、佛教慈濟中心等。

大殿正面供釋迦牟尼佛、迦葉、阿難,背面是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高5米,功德金是98萬元。殿內設萬佛閣,供奉壹萬零八百尊銅佛像,流芳千古,與世長存,每尊佛像高19公分,功德金分為兩種,鎦金銅佛每尊5000元,貼金銅佛每尊3000元。佛像由寺院統一訂製,在佛像下制銅牌,刻供養人芳名,與寺長存,祝願齋主過去者永離苦海,求得解脫;消災增福,全家吉祥;將來者往生西方,九品蓮生。

3、寺廟活動

鳩摩羅什寺舉行舌舍利塔修復開光儀式

2013年6月9日,甘肅武威千年古剎鳩摩羅什寺舉行了舌舍利塔的修復開光儀式。距今1600多年的鳩摩羅什舌舍利塔是第五次大規模修繕,古剎修繕資金200多萬元全部來自於中國內地、泰國、印度等海內外信徒的捐助。鳩摩羅什在中國國佛教傳播時期與真諦、玄奘、不空並稱四大佛經翻譯家,被譽為"譯經泰斗"。

北城門樓東城門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