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長城涼州段'

涼州 建築 明朝 漢朝 紅水河 民勤 武威 甘肅文物 2019-08-16
"

漢長城涼州段分佈於武威市涼州區境東北部,呈東南 - 西北走向,全長 55.1 千米, 其中南段地處黃羊河下游和古浪河下游綠洲平原地帶,該區域地勢平坦,渠道縱橫,阡陌相連;北段地處騰格裡沙漠西部邊緣,這裡地勢開闊,地表多呈新月形沙丘和沙鏈。本段長城自古浪縣七墩附近進入本區,先後依次經過吳家井、七墩子、八墩子、九墩子、頭墩營等地段,再到達長城鄉境內的紅水村,經西湖村、前營村、大灣村、蘇家臺子村、岸門村、高溝村、上營村等地,在十二墩村跨過紅水河,至十二墩,再沿紅水河東岸向北蜿蜒,至五墩村八組東北紅水河東岸,與此處的明長城交匯,再經過五墩村十二組、九墩灘生態建設指揮部新建村、紅水河村,在武威 - 民勤公路紅水河大橋西側,進入民勤縣境內。本段長城部分設施在明代被整修後繼續利用。在涼州區境內,漢長城主要經過九墩、下雙、長城、吳家井等 4 個鄉。

本段長城由牆體、壕塹、關堡和單體建築組成。其中:牆體長48 千米,分為人工構築牆體和水險兩種形式,人工構築牆體均為黃土夯築,局部地段土體內夾有砂石,夯層厚0.18 ~ 0.25 米,底寬0.4 ~ 5.7 米,頂寬0.2 ~ 4 米,高0.2 ~ 4.8 米,部分牆體為兩側加幫築成,中間為延用的漢代長城牆體,兩側為明代加幫補築,水險是以紅水河(漢代為揟次海西岸)為天然屏障;壕塹長 7.2 千米,構築方式為中間挖溝、土石堆於兩邊成壟;堡 4 座,均黃土夯築,夯層厚0.12 ~ 0.24 米;單體建築14 座,包括敵臺 4 座、烽火臺 10 座,多集中於長城沿線及城堡附近,烽火臺多位於長城內側,單體建築平面分別呈矩形和不規則形,剖面分別呈梯形和不規則形,單體建築構築方式均為黃土夯築,夯層厚 0.08 ~ 0.23 米。


"

漢長城涼州段分佈於武威市涼州區境東北部,呈東南 - 西北走向,全長 55.1 千米, 其中南段地處黃羊河下游和古浪河下游綠洲平原地帶,該區域地勢平坦,渠道縱橫,阡陌相連;北段地處騰格裡沙漠西部邊緣,這裡地勢開闊,地表多呈新月形沙丘和沙鏈。本段長城自古浪縣七墩附近進入本區,先後依次經過吳家井、七墩子、八墩子、九墩子、頭墩營等地段,再到達長城鄉境內的紅水村,經西湖村、前營村、大灣村、蘇家臺子村、岸門村、高溝村、上營村等地,在十二墩村跨過紅水河,至十二墩,再沿紅水河東岸向北蜿蜒,至五墩村八組東北紅水河東岸,與此處的明長城交匯,再經過五墩村十二組、九墩灘生態建設指揮部新建村、紅水河村,在武威 - 民勤公路紅水河大橋西側,進入民勤縣境內。本段長城部分設施在明代被整修後繼續利用。在涼州區境內,漢長城主要經過九墩、下雙、長城、吳家井等 4 個鄉。

本段長城由牆體、壕塹、關堡和單體建築組成。其中:牆體長48 千米,分為人工構築牆體和水險兩種形式,人工構築牆體均為黃土夯築,局部地段土體內夾有砂石,夯層厚0.18 ~ 0.25 米,底寬0.4 ~ 5.7 米,頂寬0.2 ~ 4 米,高0.2 ~ 4.8 米,部分牆體為兩側加幫築成,中間為延用的漢代長城牆體,兩側為明代加幫補築,水險是以紅水河(漢代為揟次海西岸)為天然屏障;壕塹長 7.2 千米,構築方式為中間挖溝、土石堆於兩邊成壟;堡 4 座,均黃土夯築,夯層厚0.12 ~ 0.24 米;單體建築14 座,包括敵臺 4 座、烽火臺 10 座,多集中於長城沿線及城堡附近,烽火臺多位於長城內側,單體建築平面分別呈矩形和不規則形,剖面分別呈梯形和不規則形,單體建築構築方式均為黃土夯築,夯層厚 0.08 ~ 0.23 米。


漢長城涼州段

五墩漢長城 6 段


長 654 米。黃粘土夯築,土質較差,部分沙化,兩側加幫三層牆體,當系漢代牆體兩側疊加明代牆體, 夯層厚 0.18 ~0.22 米。底寬 3.7 ~ 5.2 米, 頂寬0.6 ~ 1.8 米,高 2.7 ~ 4.8 米。沿線有敵臺 1 座。

"

漢長城涼州段分佈於武威市涼州區境東北部,呈東南 - 西北走向,全長 55.1 千米, 其中南段地處黃羊河下游和古浪河下游綠洲平原地帶,該區域地勢平坦,渠道縱橫,阡陌相連;北段地處騰格裡沙漠西部邊緣,這裡地勢開闊,地表多呈新月形沙丘和沙鏈。本段長城自古浪縣七墩附近進入本區,先後依次經過吳家井、七墩子、八墩子、九墩子、頭墩營等地段,再到達長城鄉境內的紅水村,經西湖村、前營村、大灣村、蘇家臺子村、岸門村、高溝村、上營村等地,在十二墩村跨過紅水河,至十二墩,再沿紅水河東岸向北蜿蜒,至五墩村八組東北紅水河東岸,與此處的明長城交匯,再經過五墩村十二組、九墩灘生態建設指揮部新建村、紅水河村,在武威 - 民勤公路紅水河大橋西側,進入民勤縣境內。本段長城部分設施在明代被整修後繼續利用。在涼州區境內,漢長城主要經過九墩、下雙、長城、吳家井等 4 個鄉。

本段長城由牆體、壕塹、關堡和單體建築組成。其中:牆體長48 千米,分為人工構築牆體和水險兩種形式,人工構築牆體均為黃土夯築,局部地段土體內夾有砂石,夯層厚0.18 ~ 0.25 米,底寬0.4 ~ 5.7 米,頂寬0.2 ~ 4 米,高0.2 ~ 4.8 米,部分牆體為兩側加幫築成,中間為延用的漢代長城牆體,兩側為明代加幫補築,水險是以紅水河(漢代為揟次海西岸)為天然屏障;壕塹長 7.2 千米,構築方式為中間挖溝、土石堆於兩邊成壟;堡 4 座,均黃土夯築,夯層厚0.12 ~ 0.24 米;單體建築14 座,包括敵臺 4 座、烽火臺 10 座,多集中於長城沿線及城堡附近,烽火臺多位於長城內側,單體建築平面分別呈矩形和不規則形,剖面分別呈梯形和不規則形,單體建築構築方式均為黃土夯築,夯層厚 0.08 ~ 0.23 米。


漢長城涼州段

五墩漢長城 6 段


長 654 米。黃粘土夯築,土質較差,部分沙化,兩側加幫三層牆體,當系漢代牆體兩側疊加明代牆體, 夯層厚 0.18 ~0.22 米。底寬 3.7 ~ 5.2 米, 頂寬0.6 ~ 1.8 米,高 2.7 ~ 4.8 米。沿線有敵臺 1 座。

漢長城涼州段

九墩灘漢長城 13 段


長 698 米。黃粘土夯築,土質略有沙化,兩側加幫三層牆體,當系漢代牆體兩側疊加明代牆體,夯層厚 0.18 ~ 0.22 米。底寬2.5 ~ 4.7 米,頂寬 0.5 ~ 4米,高 0.8 ~ 3.4 米。沿線有敵臺 1 座。

"

漢長城涼州段分佈於武威市涼州區境東北部,呈東南 - 西北走向,全長 55.1 千米, 其中南段地處黃羊河下游和古浪河下游綠洲平原地帶,該區域地勢平坦,渠道縱橫,阡陌相連;北段地處騰格裡沙漠西部邊緣,這裡地勢開闊,地表多呈新月形沙丘和沙鏈。本段長城自古浪縣七墩附近進入本區,先後依次經過吳家井、七墩子、八墩子、九墩子、頭墩營等地段,再到達長城鄉境內的紅水村,經西湖村、前營村、大灣村、蘇家臺子村、岸門村、高溝村、上營村等地,在十二墩村跨過紅水河,至十二墩,再沿紅水河東岸向北蜿蜒,至五墩村八組東北紅水河東岸,與此處的明長城交匯,再經過五墩村十二組、九墩灘生態建設指揮部新建村、紅水河村,在武威 - 民勤公路紅水河大橋西側,進入民勤縣境內。本段長城部分設施在明代被整修後繼續利用。在涼州區境內,漢長城主要經過九墩、下雙、長城、吳家井等 4 個鄉。

本段長城由牆體、壕塹、關堡和單體建築組成。其中:牆體長48 千米,分為人工構築牆體和水險兩種形式,人工構築牆體均為黃土夯築,局部地段土體內夾有砂石,夯層厚0.18 ~ 0.25 米,底寬0.4 ~ 5.7 米,頂寬0.2 ~ 4 米,高0.2 ~ 4.8 米,部分牆體為兩側加幫築成,中間為延用的漢代長城牆體,兩側為明代加幫補築,水險是以紅水河(漢代為揟次海西岸)為天然屏障;壕塹長 7.2 千米,構築方式為中間挖溝、土石堆於兩邊成壟;堡 4 座,均黃土夯築,夯層厚0.12 ~ 0.24 米;單體建築14 座,包括敵臺 4 座、烽火臺 10 座,多集中於長城沿線及城堡附近,烽火臺多位於長城內側,單體建築平面分別呈矩形和不規則形,剖面分別呈梯形和不規則形,單體建築構築方式均為黃土夯築,夯層厚 0.08 ~ 0.23 米。


漢長城涼州段

五墩漢長城 6 段


長 654 米。黃粘土夯築,土質較差,部分沙化,兩側加幫三層牆體,當系漢代牆體兩側疊加明代牆體, 夯層厚 0.18 ~0.22 米。底寬 3.7 ~ 5.2 米, 頂寬0.6 ~ 1.8 米,高 2.7 ~ 4.8 米。沿線有敵臺 1 座。

漢長城涼州段

九墩灘漢長城 13 段


長 698 米。黃粘土夯築,土質略有沙化,兩側加幫三層牆體,當系漢代牆體兩側疊加明代牆體,夯層厚 0.18 ~ 0.22 米。底寬2.5 ~ 4.7 米,頂寬 0.5 ~ 4米,高 0.8 ~ 3.4 米。沿線有敵臺 1 座。

漢長城涼州段

團莊營兒城址


漢代修建,明代沿用。城址由內、外兩城組成,平面呈“回”字形,內外兩城相距 7 米。城牆黃土夯築,夯層厚 0.12 ~ 0.24 米。內城平面呈方形,東牆已毀,南牆長 97 米,西牆長 102 米,北牆長 63米,門南開。門外有甕城,甕城門東開。城牆底寬 3.6 米,頂寬0.8 ~ 1.5 米,高 3.5 ~ 6 米。內城城內東北角有房址 1 座。外城平面呈方形,東牆已毀,南牆呈“幾”字形,存 139 米,西牆長 122 米,北牆長 73 米。外城門南開。城牆底寬 1.9 米,頂寬 0.3 ~ 0.8 米,高 1 ~ 2.7 米。城址外側有壕溝。

(甘肅省文物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