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被自然遺落在無人之境 卻能還回一片綠洲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康曉珊(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趙梅(新疆新媒體中心)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它們是生活在新疆荒漠中的常見植物,為了生存,它們練就了不同於普通植物的特殊生存技巧。

為了在乾旱的荒漠中找到水源,它們學會把自己的根系扎進很深很遠的土壤;為減少水分的蒸騰,它們會把葉片進化得很小,甚至成刺狀;為繁衍後代,它們的花都很小,果實甚至帶翅或帶鉤,一陣風或一隻動物,就能幫助它們把"後代"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檉柳——會聚積沙

我們是一大家子,在我國有近20個種,又名紅柳,葉片已進化成了鱗片狀,表皮有很厚的角質層。

我們很耐鹽鹼,能在像雪一樣白花花的鹽鹼地上生存。

我們的主根和側根都很發達,就算風沙肆虐,不斷地將我們掩埋,我們也能不斷生根,形成龐大錯綜的根系,像一張堅實的大網,將黃沙緊緊包裹,黃沙愈埋,我愈生長。就這樣,形成了巨大的檉柳沙包,最高能達20米,積沙達數千立方米。巨大的沙包不僅讓被風吹落的黃沙安了家,還減緩了流動沙漠前進的步伐,讓狂傲的沙漠偃旗息鼓。

它們被自然遺落在無人之境 卻能還回一片綠洲

拍攝者:潘伯榮

它們被自然遺落在無人之境 卻能還回一片綠洲

拍攝者:潘伯榮

胡楊——吸鹽能手

人們叫我英雄樹,因為我耐寒、耐旱、耐鹽鹼、抗風沙,幾乎無所不能。

我為了適應環境,可以控制自己葉片的大小。幼年時,我的葉片會很細長,像柳葉一般,待我長大一些,根系能扎進地下吸到水時,葉片就會變大一些。

它們被自然遺落在無人之境 卻能還回一片綠洲

拍攝者:段士民

我對付鹽鹼侵蝕的本領也不一般,即便生長在高度鹽漬化的土壤,我也能把體內過多的鹽分,通過樹幹的裂口和結節順利排出去。

我的家族長期和乾旱鬥爭,還能通過根系繁衍後代,遇到大旱,我的家族會通過水平根萌芽,母體給萌芽幼苗提供水分和養分的方式,支撐家族的繁衍和生長。

它們被自然遺落在無人之境 卻能還回一片綠洲

拍攝者:潘伯榮

沙拐棗——就算被連根吹起也一樣存活

我們兄弟姐妹很多,根據果實形態的區別分成了四個組。因為生在乾旱的沙漠環境,我們的莖枝長得都是拐來扭去的,因此得名沙拐棗。

我們的根系特別發達,和檉柳一樣也不怕被沙埋,生長的速度遠遠超過沙埋的速度。

而且我的水平根系生命力很頑強,即便風沙把我連根吹起,讓我沒辦法從土壤獲取養分和水分,我也能通過和自己相連的沙埋分株存活下來,生長、開花並結果。

它們被自然遺落在無人之境 卻能還回一片綠洲

拍攝者:潘伯榮

它們被自然遺落在無人之境 卻能還回一片綠洲

拍攝者:潘伯榮

梭梭——假死多年 給水即活

我被譽為沙漠中的"俠客","行俠仗義"、" 助人為樂",因為我的樹枝營養豐富,水分充足,所以可供食草動物充飢;燃燒時火力旺盛,又是人們在取暖煮食的最佳選擇。此外,我的根還能給沙漠人蔘肉蓯蓉提供養分。

我還有不同於其他荒漠植物的"根保護"能力。遇到極度乾旱時,我會犧牲地上的枝葉,降低碳需求,讓自己處於"假死"狀態。我通過調控水、碳的分配,讓幼苗堅持"假死"一兩個月,成株堅持幾年。一旦遇水,哪怕一點點水分,我就能"驅動"根系積累的碳水化合物,給自己提供萌芽的能量。

它們被自然遺落在無人之境 卻能還回一片綠洲

拍攝者:段士民

它們被自然遺落在無人之境 卻能還回一片綠洲

拍攝者:潘伯榮

駱駝刺——個子雖矮小 根卻達20餘米

我的家族為了適應乾旱環境,都進化得很矮小,葉片也進化成了刺狀,這樣,一來,減少水分蒸騰,還不影響光合作用;二來,還可以保護自己不被多數食草動物吃掉。

不過,我個子雖小,耐旱能力卻屬於豆科草本植物中很出色的。根系能扎進20餘米的沙漠深處吸取水分和營養,遇到荒漠中極端乾旱的年份,我的水平根系還能萌發出新的植株,以此維持我家族繁衍生長。

它們被自然遺落在無人之境 卻能還回一片綠洲

拍攝者:潘伯榮

它們被自然遺落在無人之境 卻能還回一片綠洲

拍攝者:段士民

矮沙冬青——四季常綠 能在極冷極熱環境生存

我是新疆荒漠中極少見的四季常綠植物,也是第三紀孑遺物種(也稱作活化石植物,是指那些起源久遠的植物)。

我的適應能力非常強,既能在零下30餘攝氏度的寒冬生存,也能耐受零上40餘攝氏度的高溫天氣。科研人員說,我這種耐高熱、高寒的本領和我的代謝、能量傳導和防禦反應等都有關係,因此,我現在已經成為理想的研究植物抗寒特性的材料。

我在新疆分佈區很小,僅分佈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為了保護我們家族,這裡已申請建立"新疆烏恰矮沙冬青自然保護區"。

它們被自然遺落在無人之境 卻能還回一片綠洲

拍攝者:潘伯榮

銀砂槐——幼苗根系比主幹生長快5倍

我是一種生長在沙漠裡的槐樹,也是優良的固沙植物,在國內僅分佈在新疆伊犁地區的霍城縣境內。

為了在荒漠中生存,我把自己的葉片上進化出一層白色柔毛,就像抹了一層"防晒霜",可以防止被高溫灼傷

為讓自己儘快獲得生長所需的水分和養分,我的地下部分生長通常快於地上部分,尤其是幼苗,它們的地下部分垂直生長會比地上主幹生長快5倍!

它們被自然遺落在無人之境 卻能還回一片綠洲

拍攝者:段士民

它們被自然遺落在無人之境 卻能還回一片綠洲

拍攝者:潘伯榮

刺山柑——避免高溫 選擇夜間開花

我的外形很像縮小版西瓜,所以,人們又叫我野西瓜。因為老鼠喜歡吃我,加上外形像老鼠,我還有一個別名叫老鼠瓜

我屬於分佈在新疆荒漠和半荒漠地帶抗旱植物,具有降低風速、抗擊風沙、防止土地風蝕等不可忽視的作用。

我能在年降水量不到50毫米的極端環境中繁茂生長,還能用自己長長的分枝相互連接,抗擊風沙,最後形成一片綠洲。

它們被自然遺落在無人之境 卻能還回一片綠洲

拍攝者:潘伯榮

它們被自然遺落在無人之境 卻能還回一片綠洲

拍攝者:潘伯榮

荒漠植物們靜靜地在廣袤無垠的戈壁和沙漠中繁衍生長,用他們獨特的智慧接受著自然極限的挑戰,守護與人類共同的家園。如果有一天,你在荒漠裡遇見它們,你會看見它們有多麼堅韌,你會體會它們的生境多麼的殘酷,你會感恩它們終其一生、默默地付出。

執著一生,堅守荒漠,不畏風沙,桀驁挺立。致抗沙一線的勇士們!

它們被自然遺落在無人之境 卻能還回一片綠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