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6月13日開板!7月22日開市!這個2019年最受關注的A股新板塊終於要跟大家見面了。但是,開板和開市之前,"科創板基金"已經被炒作了無數次。科創板和科創板基金,作為今年資本市場最火爆的新物種,該不該跟風上車,我想從去年同樣火爆的"獨角獸CDR基金"說起。

從獨角獸CDR到科創板基金,資本市場新物種各個是深坑

"獨角獸CDR基金"

去年的新物種已經面市一年了,現狀怎麼樣?獨角獸一個也沒有,6只CDR基金幾乎全面淪為純債基,大幅跑輸市場,期望有多大,失望只會更大,真是大寫的尷尬。去年上車的朋友,今年學乖了嗎?今年想上車科創板的朋友,不妨先聽聽去年的故事。

1. 什麼是獨角獸、CDR、戰略配售基金

接觸新物種,首先必須弄清楚它是什麼,對於概念的學習領會千萬不能人云亦云。這裡我必須先聲明,"獨角獸CDR基金"這個熱炒的名稱本身就是個錯誤的說法。

首先,什麼是獨角獸。美國著名投資人Aileen Lee於2013年提出:成立時間不超過十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稱為"獨角獸"公司。比如說滴滴、美團、今日頭條等都是獨角獸公司。

其次,什麼是CDR。CDR的全稱是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即中國存託憑證。CDR效仿的是美國的ADR(美國存託憑證)。一戰過後,美國開始變得富有,當時英國還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美國的投資家特別希望能夠投資英國的證券。於是,紐約的一家信託公司就設計了一個存託機制,美國投資家把資金給到信託公司,信託公司根據投資家的需求,用自己在英國的分支機構去買入英國證券,然後開出存託憑證給美國投資家。這樣就相當於美國投資家買到了英國證券。

所以,CDR就是在中國發行的存託憑證,讓中國投資者不需要註冊美股或港股賬戶也可以直接購買美國上市公司的股票。

從獨角獸CDR到科創板基金,資本市場新物種各個是深坑

CDR發行原理

最後,什麼是戰略配售基金。去年獲准發行的6只CDR基金正規名稱都叫做"3年封閉運作戰略配售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三個關鍵點:①"戰略配售"的意思是企業IPO或發行CDR時向戰略投資者定向配售;②3年封閉運作,3年內不能贖回,定期開放申購,可進行場內交易;③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可以空倉運作。

我國《證券發行承銷與管理辦法》(2018年徵求意見稿)第十四條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或者在境內發行存託憑證的,可以向戰略投資者配售股票。

看到亮點了嗎?這6只戰略配售基金,一是可以參與發行CDR,二是可以參與4億股以上的大型企業的IPO。換句話說,戰略配售相當於大批發商可以直接配售到新股,而個人投資者作為小散只能參與股票打新,還得等著中籤。去年獲得首批CDR資質的企業只有8家:阿里、騰訊、百度、京東、新浪微博、網易、攜程、舜宇光學科技。此外,小米也獲准可採取港股IPO+A股CDR的方式發行上市。

從獨角獸CDR到科創板基金,資本市場新物種各個是深坑

早些年,由於我國A股和H股市場IPO的規則限制,BAJ都不得不構建VIE結構赴美上市,騰訊則選擇了香港,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這些年的發展紅利,國人基本都無法分享。然而拆VIE迴歸A股,是一件艱難到不現實的事情,於是CDR誕生了。一想到可以投資BATJ,大家都認定躺賺無疑,可是故事居然發生了反轉。

我為什麼在前面會說"獨角獸CDR基金"這個說法本身就是個錯誤,因為這些企業其實都不符合獨角獸的定義,各個都是成立十年以上的"老油條"公司,"獨角獸"只是基金公司用於炒作的概念噱頭。

2. 火爆與冷靜,矚目與尷尬

"BATJ+獨角獸+CDR"這個概念組合一經基金公司和各大媒體炒作,股民和韭菜們瞬間就高潮了。當時已經火爆到大媽去菜市買菜都能拿回來一張"獨角獸CDR基金"的宣傳單。

從獨角獸CDR到科創板基金,資本市場新物種各個是深坑

戰略配售基金宣傳單

去年,共有6家基金公司獲准成立戰略配售基金,分別是南方、易方達、匯添富、招商、華夏及嘉實。最初設定的總髮行規模上限為3000億元人民幣,但是到7月份6只基金成立時總規模合計僅為1000多億元。

雖然說炒作很火爆,但是基民們都還對2015年的股災心有餘悸,美股已經持續了十年的慢牛,現在這些美國中概股都處於高位,而戰略配售基金需要"3年封閉運作",高位接盤又限制流動性,基民也不全都是傻子,老司機們都決定冷靜觀望。

萬眾矚目之下成立的6只戰略配售基金,剛成立就迎來了大寫的尷尬——既沒有互聯網巨頭CDR、又沒有獨角獸CDR、更沒有大公司IPO,就連幾乎板上釘釘的小米最終也只選擇了港股IPO,捨棄了A股CDR。

沒有CDR和IPO的戰略配售基金,根據基金合同約定的投資範圍,只能投資固定收益產品,因此6只基金紛紛買入3A級債券,讓巨量的資金沉澱在了債券市場,全面淪為純債基。可又是一個萬萬沒想到,2018年A股之糟糕,居然讓這6只"純債基"變成了"躺贏"。

從獨角獸CDR到科創板基金,資本市場新物種各個是深坑

六隻戰略配售基金收益率對比

從獨角獸CDR到科創板基金,資本市場新物種各個是深坑

六隻戰略配售基金收益率走勢對比圖

從獨角獸CDR到科創板基金,資本市場新物種各個是深坑

六隻戰略配置基金同類排名走勢對比圖

由於6只基金在無股可買的情況下只能買入固定收益債券,股票類空倉運作,這在股市動盪的2018年下半年,真是上天眷顧的666操作。直到2018年四季度,中國人保A股IPO,戰略配售基金才開始有機會小試牛刀。招商、南方、易方達、匯添富四隻基金配售了中國人保的IPO新股,吃下了人保的6個漲停。2018年末,成立半年,雖然收益率僅在2%-3%左右,但6只基金都貨真價實的躺著跑贏了大盤。

從獨角獸CDR到科創板基金,資本市場新物種各個是深坑

六隻戰略配售基金資產配置比較

從獨角獸CDR到科創板基金,資本市場新物種各個是深坑

六隻戰略配售基金持倉情況

也是因為限制於這樣的資產配置,錯過了2019年一季度的牛市。但也許熬過這一年,科創板才是戰略配售的春天。

3. 戰略配售基金等不到CDR,等來了科創板

步入2019年,已經沒有人再提起獨角獸CDR,因為科創板成為了新熱點。戰略配售與科創板獨角獸IPO是絕配,比起那些打著科創板名號實則各懷鬼胎的新基金,戰略配售基金單純得多,實在得多,戰略配售的春天可期。

科創板

1. 什麼是科創板、科創基金

科創板是上交所新設立的股票板塊,全程是科技創新板。它與現有的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最大的不同就是實行註冊制,放開了對盈利條件的限制,同時用嚴格的退市制度加速企業的優勝劣汰。由於我國一直執行核准制,很多企業都受限於達不到盈利條件而選擇出海上市,推出科創板能讓那些科技創新類的企業更順暢的在國內融資,也使國內投資者能享受到新興獨角獸的發展紅利。

從獨角獸CDR到科創板基金,資本市場新物種各個是深坑

但是,寬鬆的註冊制和嚴格的退市制度決定了科創板必將風險大增,因此科創板對個人投資者的投資門檻也很高,要求:①2年證券投資經驗;②50萬以上資產。絕大多數股民就被拒之門外了。怎麼辦呢?只能借道公募基金。於是,一大波科創基金來襲,但是科創基金的各種坑也不是一般的多。

哪些基金可以投資科創板?

第一種:科創板基金。也就是基金名稱中帶有"科創板"且只能投資於科創板的基金,但是這類基金目前還沒有出現。

第二種:科創基金/科創主題基金。這類基金的名稱中帶有"科創"或"科創主題"字眼,說明投資範圍可投科創板,但至於科創板股票的投資比例,各家不盡相同。

第三種:戰略配售基金。不論基金名稱中是否帶有"科創"字樣,原則上戰略配售基金都可以參與科創板企業的IPO配售。根據規定,科創板上市公司將優先向戰略投資者配售股票,然後再確定網下網上的發行比例。所以我才說2018年的六隻戰略配售基金的春天來了,終於盼來了合適的投資標的。

第四種:可投資於科創板的老基金。原則上,只要是能投資A股的基金,且基金合同中的投資範圍無特殊限制的,都可以投資科創板。

明確了以上這些信息,我們來看看基金公司又給我們挖了多少坑。

從獨角獸CDR到科創板基金,資本市場新物種各個是深坑

2. 科創基金的那些坑

(1)利用投資門檻炒作偽稀缺,首批科創基金毫無誠意

對於個人投資者的投資門檻確實是攔住了絕大多數投資者,但是原則上,所有可投資A股的基金也都可以投資科創板,那些炒作只有新發的帶"科創"字樣的基金才能投資科創板的基金公司和營銷渠道,不得不說是別有用心。

從獨角獸CDR到科創板基金,資本市場新物種各個是深坑

第一批科創基金

4月29日,首批7只科創基金髮售,每隻募集上限均為10億元,7只總規模不超過70億元。發售當日,總申購金額居然達到了1200多億元!相比去年"BATJ+獨角獸+CDR"的戰略配售基金,計劃3000億最後只募集了1000億,現在科創基金限量70億卻有1200億想入場,不得不說這一波飢餓營銷+熱點炒作真是太厲害了。

可是我們看一下首批的7只科創基金,到底是什麼貨色。

7只基金中只有工銀瑞信一家是3年封閉式基金,因為要參與戰略配售,股票有鎖定期,所以必須封閉運作。其他6只均是開放式混合基金,說明他們更多隻是想在科創板走一走、撈一撈,好玩就玩,不好玩就意思意思可以跑了,反正重點不在於科創板,在於利用科創板吸金。

(2)基金經理投資管理經驗嚴重不足

首批7只基金的基金經理中,普遍投資管理經驗不足4年,均沒有經歷過牛熊,而易方達和嘉實更是在沒有老帶新的情況下直接讓經驗不足1年的新人來管理科創基金,這是為了割韭菜才選中的"人才"嗎?

從獨角獸CDR到科創板基金,資本市場新物種各個是深坑

第二批科黃基金

第二批的基金經理雖然投資管理經驗相對豐富,但是多數都同時管理有5只以上的基金,更有甚者管理了20只,恐怕也就是掛個名,還是沒看出第二批基金公司想要做好的誠意。

(3)鼓吹收益性,迴避流動性、波動性和退市風險

基金公司在做宣傳時最喜歡把科創板比作中國的納斯達克,最愛拿早期出海上市的互聯網巨頭BAT做舉例,但是中國的科創板剛起步,註冊制剛要試點,對戰略配售基金的流動性、科創企業股價的波動性和嚴格的退市制度卻隻字未提,科創板正是因為高風險才對個人投資者設置了高門檻,基金公司卻為了給自己吸金而回避風險,顯然特別不厚道。

從獨角獸CDR到科創板基金,資本市場新物種各個是深坑

第三批科創基金

選擇了戰略配售的科創基金都是要求3年封閉運作的,因為要求持有新股12個月。雖然是封閉運作,不得贖回,但是營銷人員肯定會告訴你可以在二級市場進行場內交易,就像買賣股票一樣。他沒告訴你的是,封閉式基金的場內交易往往都是折價的,一般是6%左右的折價。

另外,雖然A股以往的IPO定價都很低,所以但凡新股上市都是連續幾個漲停,打新股穩賺不賠成為了定律,但是在成熟市場並不是這樣的。小米在港股發行後,沒多久就破發了。前段時間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網紅第一股"如涵"也是破發。科創板的定價機制和漲跌停製度都和現行的A股規則不一樣,所以科創板戰略配售是不是能躺賺或者說能賺多久,能否持續盈利3年,都是未知。

為什麼中國資本市場新物種總是坑

回頭看看中國資本市場新物種的每一個首批,都是血淚深坑。2007年首批出海的四隻QDII基金,至今仍全部為負收益。2017年首批六隻FOF基金,至今收益率均不超過5%。2018年的帶著"獨角獸CDR"光環的六隻戰略配售基金,既沒有CDR又沒有IPO,淪為債基,直到中國人保IPO配售後,收益率才達到5%。

從獨角獸CDR到科創板基金,資本市場新物種各個是深坑

2007年首批四隻QDII基金收益率比較

從獨角獸CDR到科創板基金,資本市場新物種各個是深坑

2017年首批六隻FOF基金收益率比較

新物種總是伴隨著不確定性,市場的不確定,博弈的不確定,操作的不確定,因此風險程度是特別大的。中國的股市制度本就不完善,股民的金融知識少得可憐,作為專業投資的基金公司,不僅不拿出專業的素質和態度,反而是一次次利用新物種,炒作概念,誇大收益,迴避風險,只求用最快的速度吸納到最大的基金規模,然後躺賺鉅額管理費,只可憐了嚐鮮的人一次次被割韭菜。

新物種避坑小建議

1. 首先必須弄清新物種到底是什麼東西。概念是必須自己去學習的,從概念、收益到風險和規則,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聽信別人的片面之詞,特別是不能被營銷人員洗腦。要有自己的知識系統和判斷能力,不懂的東西不輕易下手

2. 不盲目跟風,在別人貪婪時要恐懼!股市就跟賭場差不多,九賠一賺,當大多數人都想往裡擠的時候,你就該有意識要遠離了。如果大多數人都能賺到錢,那麼錢從哪裡來?冷靜的逆向思維,可以讓人明白很多道理。

3. 新事物總是風險大的。不論它在別的市場上已經多麼的成熟,同一個東西出現在一個新的市場,必定要經歷博弈和磨合,這個過程中必定有混亂和誤傷,要相信好東西是能長久發展的,不急在一時。

4. 最後針對我國的基金市場,還是那句老話,選擇穿越過牛熊的老基金!選擇經歷過牛熊的經驗豐富的基金經理!吹得天花亂墜的沒用,我們用歷史數據說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