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現在看看gm1s這些照片質量,還是挺不錯的,有點後悔出掉呀。)

然而慢慢的這個機器又無法滿足我了,雖然是很小,但是m43的暗光表現,寬容度,虛化確實是差一些。我去參加一個群拍活動,發現幾乎都是單反,只看到一個老爺子手裡拿著奧林巴斯,拍完妹子後感覺不給力哇,於是開始物色能拍妹子,虛化能好一些的機器, 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一臺顏值逼格都很高的機器,那就是尼康df,那復古的感覺看著好喜歡,(「・ω・)「可惜實在是太貴,買不下來呀, 不過從此我對復古風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後來發現富士一項是以膠片味,優秀的色彩,復古的機身來做賣點, 入門機器也不貴, 既然如此, 我就試試看吧, 去收了一套成色價格都很便宜的xe2+35.4。終於開始了約妹之路。一般約妹子我都會讓對方發個照片,太醜我就實在是拍不動了, 於是真就約到幾個相貌不錯的。 第一次用1.4大光圈, 虛化的感覺確實不錯,富士的色彩也還行,反正怎麼拍都比之前用的機器看著舒服。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現在看看gm1s這些照片質量,還是挺不錯的,有點後悔出掉呀。)

然而慢慢的這個機器又無法滿足我了,雖然是很小,但是m43的暗光表現,寬容度,虛化確實是差一些。我去參加一個群拍活動,發現幾乎都是單反,只看到一個老爺子手裡拿著奧林巴斯,拍完妹子後感覺不給力哇,於是開始物色能拍妹子,虛化能好一些的機器, 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一臺顏值逼格都很高的機器,那就是尼康df,那復古的感覺看著好喜歡,(「・ω・)「可惜實在是太貴,買不下來呀, 不過從此我對復古風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後來發現富士一項是以膠片味,優秀的色彩,復古的機身來做賣點, 入門機器也不貴, 既然如此, 我就試試看吧, 去收了一套成色價格都很便宜的xe2+35.4。終於開始了約妹之路。一般約妹子我都會讓對方發個照片,太醜我就實在是拍不動了, 於是真就約到幾個相貌不錯的。 第一次用1.4大光圈, 虛化的感覺確實不錯,富士的色彩也還行,反正怎麼拍都比之前用的機器看著舒服。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現在看看gm1s這些照片質量,還是挺不錯的,有點後悔出掉呀。)

然而慢慢的這個機器又無法滿足我了,雖然是很小,但是m43的暗光表現,寬容度,虛化確實是差一些。我去參加一個群拍活動,發現幾乎都是單反,只看到一個老爺子手裡拿著奧林巴斯,拍完妹子後感覺不給力哇,於是開始物色能拍妹子,虛化能好一些的機器, 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一臺顏值逼格都很高的機器,那就是尼康df,那復古的感覺看著好喜歡,(「・ω・)「可惜實在是太貴,買不下來呀, 不過從此我對復古風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後來發現富士一項是以膠片味,優秀的色彩,復古的機身來做賣點, 入門機器也不貴, 既然如此, 我就試試看吧, 去收了一套成色價格都很便宜的xe2+35.4。終於開始了約妹之路。一般約妹子我都會讓對方發個照片,太醜我就實在是拍不動了, 於是真就約到幾個相貌不錯的。 第一次用1.4大光圈, 虛化的感覺確實不錯,富士的色彩也還行,反正怎麼拍都比之前用的機器看著舒服。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現在看看gm1s這些照片質量,還是挺不錯的,有點後悔出掉呀。)

然而慢慢的這個機器又無法滿足我了,雖然是很小,但是m43的暗光表現,寬容度,虛化確實是差一些。我去參加一個群拍活動,發現幾乎都是單反,只看到一個老爺子手裡拿著奧林巴斯,拍完妹子後感覺不給力哇,於是開始物色能拍妹子,虛化能好一些的機器, 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一臺顏值逼格都很高的機器,那就是尼康df,那復古的感覺看著好喜歡,(「・ω・)「可惜實在是太貴,買不下來呀, 不過從此我對復古風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後來發現富士一項是以膠片味,優秀的色彩,復古的機身來做賣點, 入門機器也不貴, 既然如此, 我就試試看吧, 去收了一套成色價格都很便宜的xe2+35.4。終於開始了約妹之路。一般約妹子我都會讓對方發個照片,太醜我就實在是拍不動了, 於是真就約到幾個相貌不錯的。 第一次用1.4大光圈, 虛化的感覺確實不錯,富士的色彩也還行,反正怎麼拍都比之前用的機器看著舒服。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現在看看gm1s這些照片質量,還是挺不錯的,有點後悔出掉呀。)

然而慢慢的這個機器又無法滿足我了,雖然是很小,但是m43的暗光表現,寬容度,虛化確實是差一些。我去參加一個群拍活動,發現幾乎都是單反,只看到一個老爺子手裡拿著奧林巴斯,拍完妹子後感覺不給力哇,於是開始物色能拍妹子,虛化能好一些的機器, 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一臺顏值逼格都很高的機器,那就是尼康df,那復古的感覺看著好喜歡,(「・ω・)「可惜實在是太貴,買不下來呀, 不過從此我對復古風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後來發現富士一項是以膠片味,優秀的色彩,復古的機身來做賣點, 入門機器也不貴, 既然如此, 我就試試看吧, 去收了一套成色價格都很便宜的xe2+35.4。終於開始了約妹之路。一般約妹子我都會讓對方發個照片,太醜我就實在是拍不動了, 於是真就約到幾個相貌不錯的。 第一次用1.4大光圈, 虛化的感覺確實不錯,富士的色彩也還行,反正怎麼拍都比之前用的機器看著舒服。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現在看看gm1s這些照片質量,還是挺不錯的,有點後悔出掉呀。)

然而慢慢的這個機器又無法滿足我了,雖然是很小,但是m43的暗光表現,寬容度,虛化確實是差一些。我去參加一個群拍活動,發現幾乎都是單反,只看到一個老爺子手裡拿著奧林巴斯,拍完妹子後感覺不給力哇,於是開始物色能拍妹子,虛化能好一些的機器, 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一臺顏值逼格都很高的機器,那就是尼康df,那復古的感覺看著好喜歡,(「・ω・)「可惜實在是太貴,買不下來呀, 不過從此我對復古風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後來發現富士一項是以膠片味,優秀的色彩,復古的機身來做賣點, 入門機器也不貴, 既然如此, 我就試試看吧, 去收了一套成色價格都很便宜的xe2+35.4。終於開始了約妹之路。一般約妹子我都會讓對方發個照片,太醜我就實在是拍不動了, 於是真就約到幾個相貌不錯的。 第一次用1.4大光圈, 虛化的感覺確實不錯,富士的色彩也還行,反正怎麼拍都比之前用的機器看著舒服。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現在看看gm1s這些照片質量,還是挺不錯的,有點後悔出掉呀。)

然而慢慢的這個機器又無法滿足我了,雖然是很小,但是m43的暗光表現,寬容度,虛化確實是差一些。我去參加一個群拍活動,發現幾乎都是單反,只看到一個老爺子手裡拿著奧林巴斯,拍完妹子後感覺不給力哇,於是開始物色能拍妹子,虛化能好一些的機器, 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一臺顏值逼格都很高的機器,那就是尼康df,那復古的感覺看著好喜歡,(「・ω・)「可惜實在是太貴,買不下來呀, 不過從此我對復古風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後來發現富士一項是以膠片味,優秀的色彩,復古的機身來做賣點, 入門機器也不貴, 既然如此, 我就試試看吧, 去收了一套成色價格都很便宜的xe2+35.4。終於開始了約妹之路。一般約妹子我都會讓對方發個照片,太醜我就實在是拍不動了, 於是真就約到幾個相貌不錯的。 第一次用1.4大光圈, 虛化的感覺確實不錯,富士的色彩也還行,反正怎麼拍都比之前用的機器看著舒服。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後來我弟弟買了臺a72,我拿過來用過好多次,反正就是用著不順手不舒服, 看著那顯示屏幕上的照片,就沒有熱情繼續拍下去。其實我一開始也是索粉, 索尼愛立信,mp3,psp,還有小dc全是用的索尼,電子產品,那個年代好像也沒其他品牌可以匹敵吧,至少我心中是這麼認為的, 直到現在索尼還是依然很厲害。那麼為何在選相機時,我卻慢慢變成了富士腦殘粉呢? 很多人說,色彩都是玄學都是懶,後期不就行了。我想說的是,不管前期直出好不好看,我都可以後期呀,但如果前期色彩表現好,我省下了更多的後期時間不是更好嗎?你說為啥工作室都是佳能而不是尼康呢? 有些特別日常的照片,還真的懶得修,要修也是挑幾張而已,大部分都是為了記錄, 如果本身拍出來就好看,直接保存就好,沒必要每張都調。 所以哪怕全畫幅畫質是很好,寬容度好,但是我真的不是很感興趣,也沒必要。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便攜性,全畫幅的鏡頭實在是沒法做得很小。

我是個復古顏值控,富士的機身始終還是無法滿足我的慾望,我開始關注膠片機,於是我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坑, 富士一直吹膠片,那麼我就來用用真正的膠片吧

先是一臺佳能ql17g3,在豆瓣被稱作旁軸七劍之一,第一次接觸旁軸,因為買不起徠卡。不過由於富士繼承了膠片機的操作方式,我用起來也是相當習慣的,玩手動膠片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會讓你對光線的把控能力提高,當遇到一個場景,我們可以自己評估出大概的光圈和快門參數,有效的提高我們攝影的基礎能力。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現在看看gm1s這些照片質量,還是挺不錯的,有點後悔出掉呀。)

然而慢慢的這個機器又無法滿足我了,雖然是很小,但是m43的暗光表現,寬容度,虛化確實是差一些。我去參加一個群拍活動,發現幾乎都是單反,只看到一個老爺子手裡拿著奧林巴斯,拍完妹子後感覺不給力哇,於是開始物色能拍妹子,虛化能好一些的機器, 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一臺顏值逼格都很高的機器,那就是尼康df,那復古的感覺看著好喜歡,(「・ω・)「可惜實在是太貴,買不下來呀, 不過從此我對復古風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後來發現富士一項是以膠片味,優秀的色彩,復古的機身來做賣點, 入門機器也不貴, 既然如此, 我就試試看吧, 去收了一套成色價格都很便宜的xe2+35.4。終於開始了約妹之路。一般約妹子我都會讓對方發個照片,太醜我就實在是拍不動了, 於是真就約到幾個相貌不錯的。 第一次用1.4大光圈, 虛化的感覺確實不錯,富士的色彩也還行,反正怎麼拍都比之前用的機器看著舒服。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後來我弟弟買了臺a72,我拿過來用過好多次,反正就是用著不順手不舒服, 看著那顯示屏幕上的照片,就沒有熱情繼續拍下去。其實我一開始也是索粉, 索尼愛立信,mp3,psp,還有小dc全是用的索尼,電子產品,那個年代好像也沒其他品牌可以匹敵吧,至少我心中是這麼認為的, 直到現在索尼還是依然很厲害。那麼為何在選相機時,我卻慢慢變成了富士腦殘粉呢? 很多人說,色彩都是玄學都是懶,後期不就行了。我想說的是,不管前期直出好不好看,我都可以後期呀,但如果前期色彩表現好,我省下了更多的後期時間不是更好嗎?你說為啥工作室都是佳能而不是尼康呢? 有些特別日常的照片,還真的懶得修,要修也是挑幾張而已,大部分都是為了記錄, 如果本身拍出來就好看,直接保存就好,沒必要每張都調。 所以哪怕全畫幅畫質是很好,寬容度好,但是我真的不是很感興趣,也沒必要。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便攜性,全畫幅的鏡頭實在是沒法做得很小。

我是個復古顏值控,富士的機身始終還是無法滿足我的慾望,我開始關注膠片機,於是我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坑, 富士一直吹膠片,那麼我就來用用真正的膠片吧

先是一臺佳能ql17g3,在豆瓣被稱作旁軸七劍之一,第一次接觸旁軸,因為買不起徠卡。不過由於富士繼承了膠片機的操作方式,我用起來也是相當習慣的,玩手動膠片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會讓你對光線的把控能力提高,當遇到一個場景,我們可以自己評估出大概的光圈和快門參數,有效的提高我們攝影的基礎能力。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現在看看gm1s這些照片質量,還是挺不錯的,有點後悔出掉呀。)

然而慢慢的這個機器又無法滿足我了,雖然是很小,但是m43的暗光表現,寬容度,虛化確實是差一些。我去參加一個群拍活動,發現幾乎都是單反,只看到一個老爺子手裡拿著奧林巴斯,拍完妹子後感覺不給力哇,於是開始物色能拍妹子,虛化能好一些的機器, 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一臺顏值逼格都很高的機器,那就是尼康df,那復古的感覺看著好喜歡,(「・ω・)「可惜實在是太貴,買不下來呀, 不過從此我對復古風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後來發現富士一項是以膠片味,優秀的色彩,復古的機身來做賣點, 入門機器也不貴, 既然如此, 我就試試看吧, 去收了一套成色價格都很便宜的xe2+35.4。終於開始了約妹之路。一般約妹子我都會讓對方發個照片,太醜我就實在是拍不動了, 於是真就約到幾個相貌不錯的。 第一次用1.4大光圈, 虛化的感覺確實不錯,富士的色彩也還行,反正怎麼拍都比之前用的機器看著舒服。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後來我弟弟買了臺a72,我拿過來用過好多次,反正就是用著不順手不舒服, 看著那顯示屏幕上的照片,就沒有熱情繼續拍下去。其實我一開始也是索粉, 索尼愛立信,mp3,psp,還有小dc全是用的索尼,電子產品,那個年代好像也沒其他品牌可以匹敵吧,至少我心中是這麼認為的, 直到現在索尼還是依然很厲害。那麼為何在選相機時,我卻慢慢變成了富士腦殘粉呢? 很多人說,色彩都是玄學都是懶,後期不就行了。我想說的是,不管前期直出好不好看,我都可以後期呀,但如果前期色彩表現好,我省下了更多的後期時間不是更好嗎?你說為啥工作室都是佳能而不是尼康呢? 有些特別日常的照片,還真的懶得修,要修也是挑幾張而已,大部分都是為了記錄, 如果本身拍出來就好看,直接保存就好,沒必要每張都調。 所以哪怕全畫幅畫質是很好,寬容度好,但是我真的不是很感興趣,也沒必要。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便攜性,全畫幅的鏡頭實在是沒法做得很小。

我是個復古顏值控,富士的機身始終還是無法滿足我的慾望,我開始關注膠片機,於是我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坑, 富士一直吹膠片,那麼我就來用用真正的膠片吧

先是一臺佳能ql17g3,在豆瓣被稱作旁軸七劍之一,第一次接觸旁軸,因為買不起徠卡。不過由於富士繼承了膠片機的操作方式,我用起來也是相當習慣的,玩手動膠片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會讓你對光線的把控能力提高,當遇到一個場景,我們可以自己評估出大概的光圈和快門參數,有效的提高我們攝影的基礎能力。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現在看看gm1s這些照片質量,還是挺不錯的,有點後悔出掉呀。)

然而慢慢的這個機器又無法滿足我了,雖然是很小,但是m43的暗光表現,寬容度,虛化確實是差一些。我去參加一個群拍活動,發現幾乎都是單反,只看到一個老爺子手裡拿著奧林巴斯,拍完妹子後感覺不給力哇,於是開始物色能拍妹子,虛化能好一些的機器, 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一臺顏值逼格都很高的機器,那就是尼康df,那復古的感覺看著好喜歡,(「・ω・)「可惜實在是太貴,買不下來呀, 不過從此我對復古風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後來發現富士一項是以膠片味,優秀的色彩,復古的機身來做賣點, 入門機器也不貴, 既然如此, 我就試試看吧, 去收了一套成色價格都很便宜的xe2+35.4。終於開始了約妹之路。一般約妹子我都會讓對方發個照片,太醜我就實在是拍不動了, 於是真就約到幾個相貌不錯的。 第一次用1.4大光圈, 虛化的感覺確實不錯,富士的色彩也還行,反正怎麼拍都比之前用的機器看著舒服。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後來我弟弟買了臺a72,我拿過來用過好多次,反正就是用著不順手不舒服, 看著那顯示屏幕上的照片,就沒有熱情繼續拍下去。其實我一開始也是索粉, 索尼愛立信,mp3,psp,還有小dc全是用的索尼,電子產品,那個年代好像也沒其他品牌可以匹敵吧,至少我心中是這麼認為的, 直到現在索尼還是依然很厲害。那麼為何在選相機時,我卻慢慢變成了富士腦殘粉呢? 很多人說,色彩都是玄學都是懶,後期不就行了。我想說的是,不管前期直出好不好看,我都可以後期呀,但如果前期色彩表現好,我省下了更多的後期時間不是更好嗎?你說為啥工作室都是佳能而不是尼康呢? 有些特別日常的照片,還真的懶得修,要修也是挑幾張而已,大部分都是為了記錄, 如果本身拍出來就好看,直接保存就好,沒必要每張都調。 所以哪怕全畫幅畫質是很好,寬容度好,但是我真的不是很感興趣,也沒必要。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便攜性,全畫幅的鏡頭實在是沒法做得很小。

我是個復古顏值控,富士的機身始終還是無法滿足我的慾望,我開始關注膠片機,於是我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坑, 富士一直吹膠片,那麼我就來用用真正的膠片吧

先是一臺佳能ql17g3,在豆瓣被稱作旁軸七劍之一,第一次接觸旁軸,因為買不起徠卡。不過由於富士繼承了膠片機的操作方式,我用起來也是相當習慣的,玩手動膠片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會讓你對光線的把控能力提高,當遇到一個場景,我們可以自己評估出大概的光圈和快門參數,有效的提高我們攝影的基礎能力。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現在看看gm1s這些照片質量,還是挺不錯的,有點後悔出掉呀。)

然而慢慢的這個機器又無法滿足我了,雖然是很小,但是m43的暗光表現,寬容度,虛化確實是差一些。我去參加一個群拍活動,發現幾乎都是單反,只看到一個老爺子手裡拿著奧林巴斯,拍完妹子後感覺不給力哇,於是開始物色能拍妹子,虛化能好一些的機器, 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一臺顏值逼格都很高的機器,那就是尼康df,那復古的感覺看著好喜歡,(「・ω・)「可惜實在是太貴,買不下來呀, 不過從此我對復古風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後來發現富士一項是以膠片味,優秀的色彩,復古的機身來做賣點, 入門機器也不貴, 既然如此, 我就試試看吧, 去收了一套成色價格都很便宜的xe2+35.4。終於開始了約妹之路。一般約妹子我都會讓對方發個照片,太醜我就實在是拍不動了, 於是真就約到幾個相貌不錯的。 第一次用1.4大光圈, 虛化的感覺確實不錯,富士的色彩也還行,反正怎麼拍都比之前用的機器看著舒服。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後來我弟弟買了臺a72,我拿過來用過好多次,反正就是用著不順手不舒服, 看著那顯示屏幕上的照片,就沒有熱情繼續拍下去。其實我一開始也是索粉, 索尼愛立信,mp3,psp,還有小dc全是用的索尼,電子產品,那個年代好像也沒其他品牌可以匹敵吧,至少我心中是這麼認為的, 直到現在索尼還是依然很厲害。那麼為何在選相機時,我卻慢慢變成了富士腦殘粉呢? 很多人說,色彩都是玄學都是懶,後期不就行了。我想說的是,不管前期直出好不好看,我都可以後期呀,但如果前期色彩表現好,我省下了更多的後期時間不是更好嗎?你說為啥工作室都是佳能而不是尼康呢? 有些特別日常的照片,還真的懶得修,要修也是挑幾張而已,大部分都是為了記錄, 如果本身拍出來就好看,直接保存就好,沒必要每張都調。 所以哪怕全畫幅畫質是很好,寬容度好,但是我真的不是很感興趣,也沒必要。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便攜性,全畫幅的鏡頭實在是沒法做得很小。

我是個復古顏值控,富士的機身始終還是無法滿足我的慾望,我開始關注膠片機,於是我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坑, 富士一直吹膠片,那麼我就來用用真正的膠片吧

先是一臺佳能ql17g3,在豆瓣被稱作旁軸七劍之一,第一次接觸旁軸,因為買不起徠卡。不過由於富士繼承了膠片機的操作方式,我用起來也是相當習慣的,玩手動膠片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會讓你對光線的把控能力提高,當遇到一個場景,我們可以自己評估出大概的光圈和快門參數,有效的提高我們攝影的基礎能力。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現在看看gm1s這些照片質量,還是挺不錯的,有點後悔出掉呀。)

然而慢慢的這個機器又無法滿足我了,雖然是很小,但是m43的暗光表現,寬容度,虛化確實是差一些。我去參加一個群拍活動,發現幾乎都是單反,只看到一個老爺子手裡拿著奧林巴斯,拍完妹子後感覺不給力哇,於是開始物色能拍妹子,虛化能好一些的機器, 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一臺顏值逼格都很高的機器,那就是尼康df,那復古的感覺看著好喜歡,(「・ω・)「可惜實在是太貴,買不下來呀, 不過從此我對復古風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後來發現富士一項是以膠片味,優秀的色彩,復古的機身來做賣點, 入門機器也不貴, 既然如此, 我就試試看吧, 去收了一套成色價格都很便宜的xe2+35.4。終於開始了約妹之路。一般約妹子我都會讓對方發個照片,太醜我就實在是拍不動了, 於是真就約到幾個相貌不錯的。 第一次用1.4大光圈, 虛化的感覺確實不錯,富士的色彩也還行,反正怎麼拍都比之前用的機器看著舒服。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後來我弟弟買了臺a72,我拿過來用過好多次,反正就是用著不順手不舒服, 看著那顯示屏幕上的照片,就沒有熱情繼續拍下去。其實我一開始也是索粉, 索尼愛立信,mp3,psp,還有小dc全是用的索尼,電子產品,那個年代好像也沒其他品牌可以匹敵吧,至少我心中是這麼認為的, 直到現在索尼還是依然很厲害。那麼為何在選相機時,我卻慢慢變成了富士腦殘粉呢? 很多人說,色彩都是玄學都是懶,後期不就行了。我想說的是,不管前期直出好不好看,我都可以後期呀,但如果前期色彩表現好,我省下了更多的後期時間不是更好嗎?你說為啥工作室都是佳能而不是尼康呢? 有些特別日常的照片,還真的懶得修,要修也是挑幾張而已,大部分都是為了記錄, 如果本身拍出來就好看,直接保存就好,沒必要每張都調。 所以哪怕全畫幅畫質是很好,寬容度好,但是我真的不是很感興趣,也沒必要。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便攜性,全畫幅的鏡頭實在是沒法做得很小。

我是個復古顏值控,富士的機身始終還是無法滿足我的慾望,我開始關注膠片機,於是我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坑, 富士一直吹膠片,那麼我就來用用真正的膠片吧

先是一臺佳能ql17g3,在豆瓣被稱作旁軸七劍之一,第一次接觸旁軸,因為買不起徠卡。不過由於富士繼承了膠片機的操作方式,我用起來也是相當習慣的,玩手動膠片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會讓你對光線的把控能力提高,當遇到一個場景,我們可以自己評估出大概的光圈和快門參數,有效的提高我們攝影的基礎能力。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現在看看gm1s這些照片質量,還是挺不錯的,有點後悔出掉呀。)

然而慢慢的這個機器又無法滿足我了,雖然是很小,但是m43的暗光表現,寬容度,虛化確實是差一些。我去參加一個群拍活動,發現幾乎都是單反,只看到一個老爺子手裡拿著奧林巴斯,拍完妹子後感覺不給力哇,於是開始物色能拍妹子,虛化能好一些的機器, 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一臺顏值逼格都很高的機器,那就是尼康df,那復古的感覺看著好喜歡,(「・ω・)「可惜實在是太貴,買不下來呀, 不過從此我對復古風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後來發現富士一項是以膠片味,優秀的色彩,復古的機身來做賣點, 入門機器也不貴, 既然如此, 我就試試看吧, 去收了一套成色價格都很便宜的xe2+35.4。終於開始了約妹之路。一般約妹子我都會讓對方發個照片,太醜我就實在是拍不動了, 於是真就約到幾個相貌不錯的。 第一次用1.4大光圈, 虛化的感覺確實不錯,富士的色彩也還行,反正怎麼拍都比之前用的機器看著舒服。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後來我弟弟買了臺a72,我拿過來用過好多次,反正就是用著不順手不舒服, 看著那顯示屏幕上的照片,就沒有熱情繼續拍下去。其實我一開始也是索粉, 索尼愛立信,mp3,psp,還有小dc全是用的索尼,電子產品,那個年代好像也沒其他品牌可以匹敵吧,至少我心中是這麼認為的, 直到現在索尼還是依然很厲害。那麼為何在選相機時,我卻慢慢變成了富士腦殘粉呢? 很多人說,色彩都是玄學都是懶,後期不就行了。我想說的是,不管前期直出好不好看,我都可以後期呀,但如果前期色彩表現好,我省下了更多的後期時間不是更好嗎?你說為啥工作室都是佳能而不是尼康呢? 有些特別日常的照片,還真的懶得修,要修也是挑幾張而已,大部分都是為了記錄, 如果本身拍出來就好看,直接保存就好,沒必要每張都調。 所以哪怕全畫幅畫質是很好,寬容度好,但是我真的不是很感興趣,也沒必要。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便攜性,全畫幅的鏡頭實在是沒法做得很小。

我是個復古顏值控,富士的機身始終還是無法滿足我的慾望,我開始關注膠片機,於是我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坑, 富士一直吹膠片,那麼我就來用用真正的膠片吧

先是一臺佳能ql17g3,在豆瓣被稱作旁軸七劍之一,第一次接觸旁軸,因為買不起徠卡。不過由於富士繼承了膠片機的操作方式,我用起來也是相當習慣的,玩手動膠片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會讓你對光線的把控能力提高,當遇到一個場景,我們可以自己評估出大概的光圈和快門參數,有效的提高我們攝影的基礎能力。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現在看看gm1s這些照片質量,還是挺不錯的,有點後悔出掉呀。)

然而慢慢的這個機器又無法滿足我了,雖然是很小,但是m43的暗光表現,寬容度,虛化確實是差一些。我去參加一個群拍活動,發現幾乎都是單反,只看到一個老爺子手裡拿著奧林巴斯,拍完妹子後感覺不給力哇,於是開始物色能拍妹子,虛化能好一些的機器, 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一臺顏值逼格都很高的機器,那就是尼康df,那復古的感覺看著好喜歡,(「・ω・)「可惜實在是太貴,買不下來呀, 不過從此我對復古風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後來發現富士一項是以膠片味,優秀的色彩,復古的機身來做賣點, 入門機器也不貴, 既然如此, 我就試試看吧, 去收了一套成色價格都很便宜的xe2+35.4。終於開始了約妹之路。一般約妹子我都會讓對方發個照片,太醜我就實在是拍不動了, 於是真就約到幾個相貌不錯的。 第一次用1.4大光圈, 虛化的感覺確實不錯,富士的色彩也還行,反正怎麼拍都比之前用的機器看著舒服。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後來我弟弟買了臺a72,我拿過來用過好多次,反正就是用著不順手不舒服, 看著那顯示屏幕上的照片,就沒有熱情繼續拍下去。其實我一開始也是索粉, 索尼愛立信,mp3,psp,還有小dc全是用的索尼,電子產品,那個年代好像也沒其他品牌可以匹敵吧,至少我心中是這麼認為的, 直到現在索尼還是依然很厲害。那麼為何在選相機時,我卻慢慢變成了富士腦殘粉呢? 很多人說,色彩都是玄學都是懶,後期不就行了。我想說的是,不管前期直出好不好看,我都可以後期呀,但如果前期色彩表現好,我省下了更多的後期時間不是更好嗎?你說為啥工作室都是佳能而不是尼康呢? 有些特別日常的照片,還真的懶得修,要修也是挑幾張而已,大部分都是為了記錄, 如果本身拍出來就好看,直接保存就好,沒必要每張都調。 所以哪怕全畫幅畫質是很好,寬容度好,但是我真的不是很感興趣,也沒必要。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便攜性,全畫幅的鏡頭實在是沒法做得很小。

我是個復古顏值控,富士的機身始終還是無法滿足我的慾望,我開始關注膠片機,於是我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坑, 富士一直吹膠片,那麼我就來用用真正的膠片吧

先是一臺佳能ql17g3,在豆瓣被稱作旁軸七劍之一,第一次接觸旁軸,因為買不起徠卡。不過由於富士繼承了膠片機的操作方式,我用起來也是相當習慣的,玩手動膠片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會讓你對光線的把控能力提高,當遇到一個場景,我們可以自己評估出大概的光圈和快門參數,有效的提高我們攝影的基礎能力。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現在看看gm1s這些照片質量,還是挺不錯的,有點後悔出掉呀。)

然而慢慢的這個機器又無法滿足我了,雖然是很小,但是m43的暗光表現,寬容度,虛化確實是差一些。我去參加一個群拍活動,發現幾乎都是單反,只看到一個老爺子手裡拿著奧林巴斯,拍完妹子後感覺不給力哇,於是開始物色能拍妹子,虛化能好一些的機器, 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一臺顏值逼格都很高的機器,那就是尼康df,那復古的感覺看著好喜歡,(「・ω・)「可惜實在是太貴,買不下來呀, 不過從此我對復古風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後來發現富士一項是以膠片味,優秀的色彩,復古的機身來做賣點, 入門機器也不貴, 既然如此, 我就試試看吧, 去收了一套成色價格都很便宜的xe2+35.4。終於開始了約妹之路。一般約妹子我都會讓對方發個照片,太醜我就實在是拍不動了, 於是真就約到幾個相貌不錯的。 第一次用1.4大光圈, 虛化的感覺確實不錯,富士的色彩也還行,反正怎麼拍都比之前用的機器看著舒服。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後來我弟弟買了臺a72,我拿過來用過好多次,反正就是用著不順手不舒服, 看著那顯示屏幕上的照片,就沒有熱情繼續拍下去。其實我一開始也是索粉, 索尼愛立信,mp3,psp,還有小dc全是用的索尼,電子產品,那個年代好像也沒其他品牌可以匹敵吧,至少我心中是這麼認為的, 直到現在索尼還是依然很厲害。那麼為何在選相機時,我卻慢慢變成了富士腦殘粉呢? 很多人說,色彩都是玄學都是懶,後期不就行了。我想說的是,不管前期直出好不好看,我都可以後期呀,但如果前期色彩表現好,我省下了更多的後期時間不是更好嗎?你說為啥工作室都是佳能而不是尼康呢? 有些特別日常的照片,還真的懶得修,要修也是挑幾張而已,大部分都是為了記錄, 如果本身拍出來就好看,直接保存就好,沒必要每張都調。 所以哪怕全畫幅畫質是很好,寬容度好,但是我真的不是很感興趣,也沒必要。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便攜性,全畫幅的鏡頭實在是沒法做得很小。

我是個復古顏值控,富士的機身始終還是無法滿足我的慾望,我開始關注膠片機,於是我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坑, 富士一直吹膠片,那麼我就來用用真正的膠片吧

先是一臺佳能ql17g3,在豆瓣被稱作旁軸七劍之一,第一次接觸旁軸,因為買不起徠卡。不過由於富士繼承了膠片機的操作方式,我用起來也是相當習慣的,玩手動膠片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會讓你對光線的把控能力提高,當遇到一個場景,我們可以自己評估出大概的光圈和快門參數,有效的提高我們攝影的基礎能力。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現在看看gm1s這些照片質量,還是挺不錯的,有點後悔出掉呀。)

然而慢慢的這個機器又無法滿足我了,雖然是很小,但是m43的暗光表現,寬容度,虛化確實是差一些。我去參加一個群拍活動,發現幾乎都是單反,只看到一個老爺子手裡拿著奧林巴斯,拍完妹子後感覺不給力哇,於是開始物色能拍妹子,虛化能好一些的機器, 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一臺顏值逼格都很高的機器,那就是尼康df,那復古的感覺看著好喜歡,(「・ω・)「可惜實在是太貴,買不下來呀, 不過從此我對復古風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後來發現富士一項是以膠片味,優秀的色彩,復古的機身來做賣點, 入門機器也不貴, 既然如此, 我就試試看吧, 去收了一套成色價格都很便宜的xe2+35.4。終於開始了約妹之路。一般約妹子我都會讓對方發個照片,太醜我就實在是拍不動了, 於是真就約到幾個相貌不錯的。 第一次用1.4大光圈, 虛化的感覺確實不錯,富士的色彩也還行,反正怎麼拍都比之前用的機器看著舒服。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後來我弟弟買了臺a72,我拿過來用過好多次,反正就是用著不順手不舒服, 看著那顯示屏幕上的照片,就沒有熱情繼續拍下去。其實我一開始也是索粉, 索尼愛立信,mp3,psp,還有小dc全是用的索尼,電子產品,那個年代好像也沒其他品牌可以匹敵吧,至少我心中是這麼認為的, 直到現在索尼還是依然很厲害。那麼為何在選相機時,我卻慢慢變成了富士腦殘粉呢? 很多人說,色彩都是玄學都是懶,後期不就行了。我想說的是,不管前期直出好不好看,我都可以後期呀,但如果前期色彩表現好,我省下了更多的後期時間不是更好嗎?你說為啥工作室都是佳能而不是尼康呢? 有些特別日常的照片,還真的懶得修,要修也是挑幾張而已,大部分都是為了記錄, 如果本身拍出來就好看,直接保存就好,沒必要每張都調。 所以哪怕全畫幅畫質是很好,寬容度好,但是我真的不是很感興趣,也沒必要。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便攜性,全畫幅的鏡頭實在是沒法做得很小。

我是個復古顏值控,富士的機身始終還是無法滿足我的慾望,我開始關注膠片機,於是我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坑, 富士一直吹膠片,那麼我就來用用真正的膠片吧

先是一臺佳能ql17g3,在豆瓣被稱作旁軸七劍之一,第一次接觸旁軸,因為買不起徠卡。不過由於富士繼承了膠片機的操作方式,我用起來也是相當習慣的,玩手動膠片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會讓你對光線的把控能力提高,當遇到一個場景,我們可以自己評估出大概的光圈和快門參數,有效的提高我們攝影的基礎能力。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上帝說得對

一切得從第一臺相機說起,我的第一臺相機是索尼的t2卡片機,非常小, 蔡司鏡頭而且還是觸屏帶防抖,800萬像素,我記得當時是2500塊錢買的,一個小方塊的造型,既好看又方便,每次出去旅遊就會帶上它,可是……用了兩年它居然莫名其妙的開始震動,只要滑蓋開機,它就自己在抖動, 後來搜了了下,這問題出現的還挺多的,但是我已經過保了,又找不到官方維修點,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又過了幾年,我才知道有單反這個東西,於是入了一臺賓得k30,那個選機經歷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沒想到這個機器也有一個光圈門的毛病,而且入門的幾個廉價鏡頭畫質真的很糟糕,於是我的目標就放到了賓得三公主身上, 那還是我第一次看到有銀色的鏡頭, 看上去確實很美很精緻,就如其名公主一樣。 無奈荷包空空,沒法納入囊中。 這時候閒魚這個神奇的app出現了, 正好一個群友想收一臺入門級,於是把我的一套賓得全部便宜出掉了,那時候大家還都期待著賓得出全畫幅呢, 我也查了不少賓得的資料, 原來賓得從膠片時期就有了那三枚鏡頭。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我這才想起,我們家以前好像有臺膠片傻瓜機,每次拍完都會拿出去給別人沖洗,過好幾天再去拿回一個檔案袋,裡面放著打印好的照片和衝完的底片。

由於有了單反的體驗後,我發覺其實我想要個更小巧方便的機器,於是天天逛貼吧,看看有什麼新鮮東西,於是找到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合適的機器,松下gm1s,藍色版, 比手機要小的多,而且全新只要1200簡直太便宜了, 於是我買了個12-32套機1900,再加了一個20神餅。 到手以後真的很驚豔,做工很好,居然是純金屬外殼, 比k30要好很多。 而且觸屏對焦速度非常快, 賓得可是出了名的慢, 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別哇,而且12-32的畫質也比狗頭18-55好太多, 我瞬間覺得這太值了, 花的錢比之前少,卻得到更好的體驗。 20神餅也不愧是神餅啊, 畫質確實優秀。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現在看看gm1s這些照片質量,還是挺不錯的,有點後悔出掉呀。)

然而慢慢的這個機器又無法滿足我了,雖然是很小,但是m43的暗光表現,寬容度,虛化確實是差一些。我去參加一個群拍活動,發現幾乎都是單反,只看到一個老爺子手裡拿著奧林巴斯,拍完妹子後感覺不給力哇,於是開始物色能拍妹子,虛化能好一些的機器, 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一臺顏值逼格都很高的機器,那就是尼康df,那復古的感覺看著好喜歡,(「・ω・)「可惜實在是太貴,買不下來呀, 不過從此我對復古風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後來發現富士一項是以膠片味,優秀的色彩,復古的機身來做賣點, 入門機器也不貴, 既然如此, 我就試試看吧, 去收了一套成色價格都很便宜的xe2+35.4。終於開始了約妹之路。一般約妹子我都會讓對方發個照片,太醜我就實在是拍不動了, 於是真就約到幾個相貌不錯的。 第一次用1.4大光圈, 虛化的感覺確實不錯,富士的色彩也還行,反正怎麼拍都比之前用的機器看著舒服。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後來我弟弟買了臺a72,我拿過來用過好多次,反正就是用著不順手不舒服, 看著那顯示屏幕上的照片,就沒有熱情繼續拍下去。其實我一開始也是索粉, 索尼愛立信,mp3,psp,還有小dc全是用的索尼,電子產品,那個年代好像也沒其他品牌可以匹敵吧,至少我心中是這麼認為的, 直到現在索尼還是依然很厲害。那麼為何在選相機時,我卻慢慢變成了富士腦殘粉呢? 很多人說,色彩都是玄學都是懶,後期不就行了。我想說的是,不管前期直出好不好看,我都可以後期呀,但如果前期色彩表現好,我省下了更多的後期時間不是更好嗎?你說為啥工作室都是佳能而不是尼康呢? 有些特別日常的照片,還真的懶得修,要修也是挑幾張而已,大部分都是為了記錄, 如果本身拍出來就好看,直接保存就好,沒必要每張都調。 所以哪怕全畫幅畫質是很好,寬容度好,但是我真的不是很感興趣,也沒必要。還有最重要一點就是便攜性,全畫幅的鏡頭實在是沒法做得很小。

我是個復古顏值控,富士的機身始終還是無法滿足我的慾望,我開始關注膠片機,於是我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坑, 富士一直吹膠片,那麼我就來用用真正的膠片吧

先是一臺佳能ql17g3,在豆瓣被稱作旁軸七劍之一,第一次接觸旁軸,因為買不起徠卡。不過由於富士繼承了膠片機的操作方式,我用起來也是相當習慣的,玩手動膠片機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會讓你對光線的把控能力提高,當遇到一個場景,我們可以自己評估出大概的光圈和快門參數,有效的提高我們攝影的基礎能力。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兜兜轉轉,我為何還是鍾愛卡片機?

之後我又陸續嘗試了好多個機器,奧林巴斯pen系列,祿來35,富士tiara等小機機,我才發現,其實膠片機拍出來的差別不太大,主要在於鏡頭膠捲和沖洗,而器材也真的不是限制我們的東西, 很多人都是買個入門機器,然後慢慢升級機身,而我並不是這樣的升級道路,我的更新一切都是根據我的需求來,我漸漸發現我的偏好是那些身材嬌小,方便帶出門的機器, 我覺得只有經常帶出門用,才是好機器,而並不是追求機身的極致性能,於是我又收了一臺GR,隨身帶著,時不時掏出來拍幾張,不開心很鬱悶又或者開心到跳起來,都會亂拍一氣表達自己的情緒。後來沒有妹子拍了,把xe2換成了X100F,目前基本上也都退燒了,只留下一臺GR和富士X100F,2個掃街的騷機器,一直吃灰中,GR工作日帶出去,x100f就週末帶出去。雖然拍不出什麼好照片,但是總有一顆想拍的心(拍得跟xx一樣,器材倒是一套套的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