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

慈禧可謂是中國歷史上除了武則天以外最有名氣的女人,在中國數千年的封建歷史中,女性的地位都極其的卑微,這也使得這兩個不甘命運的女人從歷史中脫穎而出,成了中國女性中的佼佼者。

關於她們的功過在歷史上也流傳著諸多的說法,而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段時期的權力掌握者的慈禧則反面的評價較多。雖說我們向來都遵循從客觀的角度來評價古人,既要看到他們的功又要批判他們的過,但是關於慈禧功勞的記載確實甚少,或許也是因為她個人的所作所為與其所處的歷史環境造成的。

"

慈禧可謂是中國歷史上除了武則天以外最有名氣的女人,在中國數千年的封建歷史中,女性的地位都極其的卑微,這也使得這兩個不甘命運的女人從歷史中脫穎而出,成了中國女性中的佼佼者。

關於她們的功過在歷史上也流傳著諸多的說法,而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段時期的權力掌握者的慈禧則反面的評價較多。雖說我們向來都遵循從客觀的角度來評價古人,既要看到他們的功又要批判他們的過,但是關於慈禧功勞的記載確實甚少,或許也是因為她個人的所作所為與其所處的歷史環境造成的。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在她掌權的時間裡,清朝不僅沒有得到發展,反而極速衰弱,最後走向了滅亡。她是一個極其重視享受的人,她在世期間肆意揮霍,生活極度奢靡,以至國庫空虛,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她卻縱情享受。所以她既沒有得到民心,又沒有處理好親情關係,一味只顧操控權利,又沒有改變中國當時的狀況,所以使人對她多有怨言。不過此番我們並不詳細追究她的功過,而是要來研究她的兩個怪異的稱謂。

慈禧是一個女人,這是無疑的,但她卻擁有兩個極其男性化的稱呼,即“老佛爺”與“親爸爸”,這讓人很難以理解,為何一個女人會有這種稱呼,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尊貴地位,炫耀自己掌握的至高權力,還是為了隱藏自己作為一個女人的自卑感?

"

慈禧可謂是中國歷史上除了武則天以外最有名氣的女人,在中國數千年的封建歷史中,女性的地位都極其的卑微,這也使得這兩個不甘命運的女人從歷史中脫穎而出,成了中國女性中的佼佼者。

關於她們的功過在歷史上也流傳著諸多的說法,而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段時期的權力掌握者的慈禧則反面的評價較多。雖說我們向來都遵循從客觀的角度來評價古人,既要看到他們的功又要批判他們的過,但是關於慈禧功勞的記載確實甚少,或許也是因為她個人的所作所為與其所處的歷史環境造成的。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在她掌權的時間裡,清朝不僅沒有得到發展,反而極速衰弱,最後走向了滅亡。她是一個極其重視享受的人,她在世期間肆意揮霍,生活極度奢靡,以至國庫空虛,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她卻縱情享受。所以她既沒有得到民心,又沒有處理好親情關係,一味只顧操控權利,又沒有改變中國當時的狀況,所以使人對她多有怨言。不過此番我們並不詳細追究她的功過,而是要來研究她的兩個怪異的稱謂。

慈禧是一個女人,這是無疑的,但她卻擁有兩個極其男性化的稱呼,即“老佛爺”與“親爸爸”,這讓人很難以理解,為何一個女人會有這種稱呼,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尊貴地位,炫耀自己掌握的至高權力,還是為了隱藏自己作為一個女人的自卑感?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其實這些說法皆具有一定的依據,首先慈禧的確掌握著最高的權力,除了名義上是垂簾聽政的太后以外,她事實上與女皇無異。而以太后來稱呼她,並不能彰顯她的尊貴,畢竟太后只是皇帝后宮中的長輩,而老佛爺則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無人能及的感覺,能夠彰顯其身份的尊貴。

而至於掩蓋自卑這一說法則來源於中國自古就有的男尊女卑思想,中國向來都是男權社會,就算慈禧掌握了權利也無法擺脫她是女人的身份,女人在當時就給人一種卑微之感,屬於男人的附屬品,所以在慈禧心中多少還是存在一些自卑感的,而“老佛爺”“親爸爸”這兩個稱呼則明顯的將慈禧這一角色男性化,使其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所以慈禧本人非常喜歡別人用這兩個稱謂來稱呼她。但是這兩個稱呼並不是她自己想出來的,

那這兩個稱號究竟從何而來?是誰這麼瞭解慈禧的心思,順著她的心意給她取了這兩個稱呼?

"

慈禧可謂是中國歷史上除了武則天以外最有名氣的女人,在中國數千年的封建歷史中,女性的地位都極其的卑微,這也使得這兩個不甘命運的女人從歷史中脫穎而出,成了中國女性中的佼佼者。

關於她們的功過在歷史上也流傳著諸多的說法,而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段時期的權力掌握者的慈禧則反面的評價較多。雖說我們向來都遵循從客觀的角度來評價古人,既要看到他們的功又要批判他們的過,但是關於慈禧功勞的記載確實甚少,或許也是因為她個人的所作所為與其所處的歷史環境造成的。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在她掌權的時間裡,清朝不僅沒有得到發展,反而極速衰弱,最後走向了滅亡。她是一個極其重視享受的人,她在世期間肆意揮霍,生活極度奢靡,以至國庫空虛,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她卻縱情享受。所以她既沒有得到民心,又沒有處理好親情關係,一味只顧操控權利,又沒有改變中國當時的狀況,所以使人對她多有怨言。不過此番我們並不詳細追究她的功過,而是要來研究她的兩個怪異的稱謂。

慈禧是一個女人,這是無疑的,但她卻擁有兩個極其男性化的稱呼,即“老佛爺”與“親爸爸”,這讓人很難以理解,為何一個女人會有這種稱呼,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尊貴地位,炫耀自己掌握的至高權力,還是為了隱藏自己作為一個女人的自卑感?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其實這些說法皆具有一定的依據,首先慈禧的確掌握著最高的權力,除了名義上是垂簾聽政的太后以外,她事實上與女皇無異。而以太后來稱呼她,並不能彰顯她的尊貴,畢竟太后只是皇帝后宮中的長輩,而老佛爺則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無人能及的感覺,能夠彰顯其身份的尊貴。

而至於掩蓋自卑這一說法則來源於中國自古就有的男尊女卑思想,中國向來都是男權社會,就算慈禧掌握了權利也無法擺脫她是女人的身份,女人在當時就給人一種卑微之感,屬於男人的附屬品,所以在慈禧心中多少還是存在一些自卑感的,而“老佛爺”“親爸爸”這兩個稱呼則明顯的將慈禧這一角色男性化,使其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所以慈禧本人非常喜歡別人用這兩個稱謂來稱呼她。但是這兩個稱呼並不是她自己想出來的,

那這兩個稱號究竟從何而來?是誰這麼瞭解慈禧的心思,順著她的心意給她取了這兩個稱呼?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相對於“親爸爸”這一稱呼來說,“老佛爺”大家應該更加熟悉一些,在瓊瑤劇《還珠格格》裡就將太后稱作老佛爺,而《還珠格格》是一部虛構的電視劇,是根據歷史進行改編的,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的猜測或許這一稱呼就來源於大家對慈禧的稱呼。

老佛爺使用的範圍也較廣,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太監宮女,皆稱慈禧為“老佛爺”,而“親爸爸”則是慈禧的養子光緒的特有稱呼,能使用這一稱謂的僅他一人。因而我們先從使用範圍較廣的“老佛爺”說起。

關於慈禧被稱為老佛爺的說法主要有三種。

其一是慈禧曾經將自己扮作觀世音,又因為酷愛拍照,因此留下了一張照片。她將照片懸掛在寢宮之中,宛如觀音下凡,因而大家都以“老佛爺”尊稱他。

"

慈禧可謂是中國歷史上除了武則天以外最有名氣的女人,在中國數千年的封建歷史中,女性的地位都極其的卑微,這也使得這兩個不甘命運的女人從歷史中脫穎而出,成了中國女性中的佼佼者。

關於她們的功過在歷史上也流傳著諸多的說法,而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段時期的權力掌握者的慈禧則反面的評價較多。雖說我們向來都遵循從客觀的角度來評價古人,既要看到他們的功又要批判他們的過,但是關於慈禧功勞的記載確實甚少,或許也是因為她個人的所作所為與其所處的歷史環境造成的。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在她掌權的時間裡,清朝不僅沒有得到發展,反而極速衰弱,最後走向了滅亡。她是一個極其重視享受的人,她在世期間肆意揮霍,生活極度奢靡,以至國庫空虛,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她卻縱情享受。所以她既沒有得到民心,又沒有處理好親情關係,一味只顧操控權利,又沒有改變中國當時的狀況,所以使人對她多有怨言。不過此番我們並不詳細追究她的功過,而是要來研究她的兩個怪異的稱謂。

慈禧是一個女人,這是無疑的,但她卻擁有兩個極其男性化的稱呼,即“老佛爺”與“親爸爸”,這讓人很難以理解,為何一個女人會有這種稱呼,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尊貴地位,炫耀自己掌握的至高權力,還是為了隱藏自己作為一個女人的自卑感?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其實這些說法皆具有一定的依據,首先慈禧的確掌握著最高的權力,除了名義上是垂簾聽政的太后以外,她事實上與女皇無異。而以太后來稱呼她,並不能彰顯她的尊貴,畢竟太后只是皇帝后宮中的長輩,而老佛爺則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無人能及的感覺,能夠彰顯其身份的尊貴。

而至於掩蓋自卑這一說法則來源於中國自古就有的男尊女卑思想,中國向來都是男權社會,就算慈禧掌握了權利也無法擺脫她是女人的身份,女人在當時就給人一種卑微之感,屬於男人的附屬品,所以在慈禧心中多少還是存在一些自卑感的,而“老佛爺”“親爸爸”這兩個稱呼則明顯的將慈禧這一角色男性化,使其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所以慈禧本人非常喜歡別人用這兩個稱謂來稱呼她。但是這兩個稱呼並不是她自己想出來的,

那這兩個稱號究竟從何而來?是誰這麼瞭解慈禧的心思,順著她的心意給她取了這兩個稱呼?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相對於“親爸爸”這一稱呼來說,“老佛爺”大家應該更加熟悉一些,在瓊瑤劇《還珠格格》裡就將太后稱作老佛爺,而《還珠格格》是一部虛構的電視劇,是根據歷史進行改編的,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的猜測或許這一稱呼就來源於大家對慈禧的稱呼。

老佛爺使用的範圍也較廣,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太監宮女,皆稱慈禧為“老佛爺”,而“親爸爸”則是慈禧的養子光緒的特有稱呼,能使用這一稱謂的僅他一人。因而我們先從使用範圍較廣的“老佛爺”說起。

關於慈禧被稱為老佛爺的說法主要有三種。

其一是慈禧曾經將自己扮作觀世音,又因為酷愛拍照,因此留下了一張照片。她將照片懸掛在寢宮之中,宛如觀音下凡,因而大家都以“老佛爺”尊稱他。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其二是有一年北京城內發生旱災,滴雨未落。按照一貫的習俗慈禧便帶著皇帝前去求雨,結果真的天降大雨。後來她身邊的太監李蓮英為了奉承他,便將她比作佛爺,而後每次向她請安的時候都稱她老佛爺,慈禧高興的眉開眼笑,於是便流傳開來。

第三種說法則認為是慈禧自己自加的徽號,以向世人宣揚自己的尊貴身份。

當然不論哪種說法,都可以看出慈禧樂於接受這一稱呼,並享受其中,究其根本還是因為這一稱呼能賦予她男性化的形象,滿足其內心想要做皇帝的真實想法。

“老佛爺”的稱呼,多是人們為了奉承慈禧,為了滿足其虛榮心,投其所好而主動給予的稱呼。相比之下,“親爸爸”這一稱呼則來的較為被動,甚至可以說是很無奈,這是為何呢?

"

慈禧可謂是中國歷史上除了武則天以外最有名氣的女人,在中國數千年的封建歷史中,女性的地位都極其的卑微,這也使得這兩個不甘命運的女人從歷史中脫穎而出,成了中國女性中的佼佼者。

關於她們的功過在歷史上也流傳著諸多的說法,而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段時期的權力掌握者的慈禧則反面的評價較多。雖說我們向來都遵循從客觀的角度來評價古人,既要看到他們的功又要批判他們的過,但是關於慈禧功勞的記載確實甚少,或許也是因為她個人的所作所為與其所處的歷史環境造成的。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在她掌權的時間裡,清朝不僅沒有得到發展,反而極速衰弱,最後走向了滅亡。她是一個極其重視享受的人,她在世期間肆意揮霍,生活極度奢靡,以至國庫空虛,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她卻縱情享受。所以她既沒有得到民心,又沒有處理好親情關係,一味只顧操控權利,又沒有改變中國當時的狀況,所以使人對她多有怨言。不過此番我們並不詳細追究她的功過,而是要來研究她的兩個怪異的稱謂。

慈禧是一個女人,這是無疑的,但她卻擁有兩個極其男性化的稱呼,即“老佛爺”與“親爸爸”,這讓人很難以理解,為何一個女人會有這種稱呼,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尊貴地位,炫耀自己掌握的至高權力,還是為了隱藏自己作為一個女人的自卑感?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其實這些說法皆具有一定的依據,首先慈禧的確掌握著最高的權力,除了名義上是垂簾聽政的太后以外,她事實上與女皇無異。而以太后來稱呼她,並不能彰顯她的尊貴,畢竟太后只是皇帝后宮中的長輩,而老佛爺則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無人能及的感覺,能夠彰顯其身份的尊貴。

而至於掩蓋自卑這一說法則來源於中國自古就有的男尊女卑思想,中國向來都是男權社會,就算慈禧掌握了權利也無法擺脫她是女人的身份,女人在當時就給人一種卑微之感,屬於男人的附屬品,所以在慈禧心中多少還是存在一些自卑感的,而“老佛爺”“親爸爸”這兩個稱呼則明顯的將慈禧這一角色男性化,使其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所以慈禧本人非常喜歡別人用這兩個稱謂來稱呼她。但是這兩個稱呼並不是她自己想出來的,

那這兩個稱號究竟從何而來?是誰這麼瞭解慈禧的心思,順著她的心意給她取了這兩個稱呼?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相對於“親爸爸”這一稱呼來說,“老佛爺”大家應該更加熟悉一些,在瓊瑤劇《還珠格格》裡就將太后稱作老佛爺,而《還珠格格》是一部虛構的電視劇,是根據歷史進行改編的,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的猜測或許這一稱呼就來源於大家對慈禧的稱呼。

老佛爺使用的範圍也較廣,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太監宮女,皆稱慈禧為“老佛爺”,而“親爸爸”則是慈禧的養子光緒的特有稱呼,能使用這一稱謂的僅他一人。因而我們先從使用範圍較廣的“老佛爺”說起。

關於慈禧被稱為老佛爺的說法主要有三種。

其一是慈禧曾經將自己扮作觀世音,又因為酷愛拍照,因此留下了一張照片。她將照片懸掛在寢宮之中,宛如觀音下凡,因而大家都以“老佛爺”尊稱他。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其二是有一年北京城內發生旱災,滴雨未落。按照一貫的習俗慈禧便帶著皇帝前去求雨,結果真的天降大雨。後來她身邊的太監李蓮英為了奉承他,便將她比作佛爺,而後每次向她請安的時候都稱她老佛爺,慈禧高興的眉開眼笑,於是便流傳開來。

第三種說法則認為是慈禧自己自加的徽號,以向世人宣揚自己的尊貴身份。

當然不論哪種說法,都可以看出慈禧樂於接受這一稱呼,並享受其中,究其根本還是因為這一稱呼能賦予她男性化的形象,滿足其內心想要做皇帝的真實想法。

“老佛爺”的稱呼,多是人們為了奉承慈禧,為了滿足其虛榮心,投其所好而主動給予的稱呼。相比之下,“親爸爸”這一稱呼則來的較為被動,甚至可以說是很無奈,這是為何呢?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當年慈禧的親兒子因病去世,為了讓自己依然能夠垂簾聽政,便將自己親妹妹的兒子捧上皇位,即光緒皇帝。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慈禧這人向來只欽慕權利,對其餘的世間人倫親情皆無興趣,所以對待自己的親兒子都漠不關心,更何況這個與她毫無關係的外甥,光緒只不過是她的一顆棋子,任她擺佈的傀儡。

而且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利,也為了在光緒心中樹立權威,讓其畏懼自己,自光緒記事起,就受到她的打壓。不僅要求他每日早晚都要準時給自己請安,還必須對自己言聽計從,倘若慈禧沒開口,他就必須一直在地上跪著,要知道他可是一個九五至尊的皇帝。

長久以來,給光緒的身心都帶來了不可磨滅的陰影,從他四歲開始,便一直在慈禧的控制之下生活。不僅不能自由行動,連與自己的生父生母見面都幾乎成了一種不可能的奢求。

"

慈禧可謂是中國歷史上除了武則天以外最有名氣的女人,在中國數千年的封建歷史中,女性的地位都極其的卑微,這也使得這兩個不甘命運的女人從歷史中脫穎而出,成了中國女性中的佼佼者。

關於她們的功過在歷史上也流傳著諸多的說法,而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段時期的權力掌握者的慈禧則反面的評價較多。雖說我們向來都遵循從客觀的角度來評價古人,既要看到他們的功又要批判他們的過,但是關於慈禧功勞的記載確實甚少,或許也是因為她個人的所作所為與其所處的歷史環境造成的。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在她掌權的時間裡,清朝不僅沒有得到發展,反而極速衰弱,最後走向了滅亡。她是一個極其重視享受的人,她在世期間肆意揮霍,生活極度奢靡,以至國庫空虛,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她卻縱情享受。所以她既沒有得到民心,又沒有處理好親情關係,一味只顧操控權利,又沒有改變中國當時的狀況,所以使人對她多有怨言。不過此番我們並不詳細追究她的功過,而是要來研究她的兩個怪異的稱謂。

慈禧是一個女人,這是無疑的,但她卻擁有兩個極其男性化的稱呼,即“老佛爺”與“親爸爸”,這讓人很難以理解,為何一個女人會有這種稱呼,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尊貴地位,炫耀自己掌握的至高權力,還是為了隱藏自己作為一個女人的自卑感?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其實這些說法皆具有一定的依據,首先慈禧的確掌握著最高的權力,除了名義上是垂簾聽政的太后以外,她事實上與女皇無異。而以太后來稱呼她,並不能彰顯她的尊貴,畢竟太后只是皇帝后宮中的長輩,而老佛爺則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無人能及的感覺,能夠彰顯其身份的尊貴。

而至於掩蓋自卑這一說法則來源於中國自古就有的男尊女卑思想,中國向來都是男權社會,就算慈禧掌握了權利也無法擺脫她是女人的身份,女人在當時就給人一種卑微之感,屬於男人的附屬品,所以在慈禧心中多少還是存在一些自卑感的,而“老佛爺”“親爸爸”這兩個稱呼則明顯的將慈禧這一角色男性化,使其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所以慈禧本人非常喜歡別人用這兩個稱謂來稱呼她。但是這兩個稱呼並不是她自己想出來的,

那這兩個稱號究竟從何而來?是誰這麼瞭解慈禧的心思,順著她的心意給她取了這兩個稱呼?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相對於“親爸爸”這一稱呼來說,“老佛爺”大家應該更加熟悉一些,在瓊瑤劇《還珠格格》裡就將太后稱作老佛爺,而《還珠格格》是一部虛構的電視劇,是根據歷史進行改編的,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的猜測或許這一稱呼就來源於大家對慈禧的稱呼。

老佛爺使用的範圍也較廣,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太監宮女,皆稱慈禧為“老佛爺”,而“親爸爸”則是慈禧的養子光緒的特有稱呼,能使用這一稱謂的僅他一人。因而我們先從使用範圍較廣的“老佛爺”說起。

關於慈禧被稱為老佛爺的說法主要有三種。

其一是慈禧曾經將自己扮作觀世音,又因為酷愛拍照,因此留下了一張照片。她將照片懸掛在寢宮之中,宛如觀音下凡,因而大家都以“老佛爺”尊稱他。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其二是有一年北京城內發生旱災,滴雨未落。按照一貫的習俗慈禧便帶著皇帝前去求雨,結果真的天降大雨。後來她身邊的太監李蓮英為了奉承他,便將她比作佛爺,而後每次向她請安的時候都稱她老佛爺,慈禧高興的眉開眼笑,於是便流傳開來。

第三種說法則認為是慈禧自己自加的徽號,以向世人宣揚自己的尊貴身份。

當然不論哪種說法,都可以看出慈禧樂於接受這一稱呼,並享受其中,究其根本還是因為這一稱呼能賦予她男性化的形象,滿足其內心想要做皇帝的真實想法。

“老佛爺”的稱呼,多是人們為了奉承慈禧,為了滿足其虛榮心,投其所好而主動給予的稱呼。相比之下,“親爸爸”這一稱呼則來的較為被動,甚至可以說是很無奈,這是為何呢?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當年慈禧的親兒子因病去世,為了讓自己依然能夠垂簾聽政,便將自己親妹妹的兒子捧上皇位,即光緒皇帝。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慈禧這人向來只欽慕權利,對其餘的世間人倫親情皆無興趣,所以對待自己的親兒子都漠不關心,更何況這個與她毫無關係的外甥,光緒只不過是她的一顆棋子,任她擺佈的傀儡。

而且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利,也為了在光緒心中樹立權威,讓其畏懼自己,自光緒記事起,就受到她的打壓。不僅要求他每日早晚都要準時給自己請安,還必須對自己言聽計從,倘若慈禧沒開口,他就必須一直在地上跪著,要知道他可是一個九五至尊的皇帝。

長久以來,給光緒的身心都帶來了不可磨滅的陰影,從他四歲開始,便一直在慈禧的控制之下生活。不僅不能自由行動,連與自己的生父生母見面都幾乎成了一種不可能的奢求。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光緒的內心是懼怕她的,這也達到了慈禧的目的,所以為了能夠討好她,不被她責罰,光緒事事都要按照慈禧說的去做,不敢有半點忤逆,即便如此卻還是會惹怒她。尤其每日的請安環節,每次光緒都畢恭畢敬的向她請安,稱她“皇太后”,可每次得到的卻是慈禧的怨怒,雖無奈卻也只能忍下來。

但時間一長,他越發的害怕,生怕有一天徹底激怒這個老女人,好在慈禧身邊的貼身太監李蓮英點醒了他,讓他知道了問題出在稱謂上。他告訴光緒,慈禧並不喜歡被稱作“皇太后”,並且建議他以“親爸爸”稱之。第二天再去請安,慈禧的態度馬上變得不一樣,問題果然出在稱謂上。那麼“親爸爸”的稱呼有何講究,慈禧為何會喜歡這一稱謂呢?

"

慈禧可謂是中國歷史上除了武則天以外最有名氣的女人,在中國數千年的封建歷史中,女性的地位都極其的卑微,這也使得這兩個不甘命運的女人從歷史中脫穎而出,成了中國女性中的佼佼者。

關於她們的功過在歷史上也流傳著諸多的說法,而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段時期的權力掌握者的慈禧則反面的評價較多。雖說我們向來都遵循從客觀的角度來評價古人,既要看到他們的功又要批判他們的過,但是關於慈禧功勞的記載確實甚少,或許也是因為她個人的所作所為與其所處的歷史環境造成的。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在她掌權的時間裡,清朝不僅沒有得到發展,反而極速衰弱,最後走向了滅亡。她是一個極其重視享受的人,她在世期間肆意揮霍,生活極度奢靡,以至國庫空虛,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她卻縱情享受。所以她既沒有得到民心,又沒有處理好親情關係,一味只顧操控權利,又沒有改變中國當時的狀況,所以使人對她多有怨言。不過此番我們並不詳細追究她的功過,而是要來研究她的兩個怪異的稱謂。

慈禧是一個女人,這是無疑的,但她卻擁有兩個極其男性化的稱呼,即“老佛爺”與“親爸爸”,這讓人很難以理解,為何一個女人會有這種稱呼,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尊貴地位,炫耀自己掌握的至高權力,還是為了隱藏自己作為一個女人的自卑感?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其實這些說法皆具有一定的依據,首先慈禧的確掌握著最高的權力,除了名義上是垂簾聽政的太后以外,她事實上與女皇無異。而以太后來稱呼她,並不能彰顯她的尊貴,畢竟太后只是皇帝后宮中的長輩,而老佛爺則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無人能及的感覺,能夠彰顯其身份的尊貴。

而至於掩蓋自卑這一說法則來源於中國自古就有的男尊女卑思想,中國向來都是男權社會,就算慈禧掌握了權利也無法擺脫她是女人的身份,女人在當時就給人一種卑微之感,屬於男人的附屬品,所以在慈禧心中多少還是存在一些自卑感的,而“老佛爺”“親爸爸”這兩個稱呼則明顯的將慈禧這一角色男性化,使其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所以慈禧本人非常喜歡別人用這兩個稱謂來稱呼她。但是這兩個稱呼並不是她自己想出來的,

那這兩個稱號究竟從何而來?是誰這麼瞭解慈禧的心思,順著她的心意給她取了這兩個稱呼?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相對於“親爸爸”這一稱呼來說,“老佛爺”大家應該更加熟悉一些,在瓊瑤劇《還珠格格》裡就將太后稱作老佛爺,而《還珠格格》是一部虛構的電視劇,是根據歷史進行改編的,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的猜測或許這一稱呼就來源於大家對慈禧的稱呼。

老佛爺使用的範圍也較廣,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太監宮女,皆稱慈禧為“老佛爺”,而“親爸爸”則是慈禧的養子光緒的特有稱呼,能使用這一稱謂的僅他一人。因而我們先從使用範圍較廣的“老佛爺”說起。

關於慈禧被稱為老佛爺的說法主要有三種。

其一是慈禧曾經將自己扮作觀世音,又因為酷愛拍照,因此留下了一張照片。她將照片懸掛在寢宮之中,宛如觀音下凡,因而大家都以“老佛爺”尊稱他。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其二是有一年北京城內發生旱災,滴雨未落。按照一貫的習俗慈禧便帶著皇帝前去求雨,結果真的天降大雨。後來她身邊的太監李蓮英為了奉承他,便將她比作佛爺,而後每次向她請安的時候都稱她老佛爺,慈禧高興的眉開眼笑,於是便流傳開來。

第三種說法則認為是慈禧自己自加的徽號,以向世人宣揚自己的尊貴身份。

當然不論哪種說法,都可以看出慈禧樂於接受這一稱呼,並享受其中,究其根本還是因為這一稱呼能賦予她男性化的形象,滿足其內心想要做皇帝的真實想法。

“老佛爺”的稱呼,多是人們為了奉承慈禧,為了滿足其虛榮心,投其所好而主動給予的稱呼。相比之下,“親爸爸”這一稱呼則來的較為被動,甚至可以說是很無奈,這是為何呢?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當年慈禧的親兒子因病去世,為了讓自己依然能夠垂簾聽政,便將自己親妹妹的兒子捧上皇位,即光緒皇帝。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慈禧這人向來只欽慕權利,對其餘的世間人倫親情皆無興趣,所以對待自己的親兒子都漠不關心,更何況這個與她毫無關係的外甥,光緒只不過是她的一顆棋子,任她擺佈的傀儡。

而且為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利,也為了在光緒心中樹立權威,讓其畏懼自己,自光緒記事起,就受到她的打壓。不僅要求他每日早晚都要準時給自己請安,還必須對自己言聽計從,倘若慈禧沒開口,他就必須一直在地上跪著,要知道他可是一個九五至尊的皇帝。

長久以來,給光緒的身心都帶來了不可磨滅的陰影,從他四歲開始,便一直在慈禧的控制之下生活。不僅不能自由行動,連與自己的生父生母見面都幾乎成了一種不可能的奢求。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光緒的內心是懼怕她的,這也達到了慈禧的目的,所以為了能夠討好她,不被她責罰,光緒事事都要按照慈禧說的去做,不敢有半點忤逆,即便如此卻還是會惹怒她。尤其每日的請安環節,每次光緒都畢恭畢敬的向她請安,稱她“皇太后”,可每次得到的卻是慈禧的怨怒,雖無奈卻也只能忍下來。

但時間一長,他越發的害怕,生怕有一天徹底激怒這個老女人,好在慈禧身邊的貼身太監李蓮英點醒了他,讓他知道了問題出在稱謂上。他告訴光緒,慈禧並不喜歡被稱作“皇太后”,並且建議他以“親爸爸”稱之。第二天再去請安,慈禧的態度馬上變得不一樣,問題果然出在稱謂上。那麼“親爸爸”的稱呼有何講究,慈禧為何會喜歡這一稱謂呢?

男權社會下的慈禧太后,為何偏愛男性化的稱呼?

簡而言之,這其實就是一種政治和心理情感的需要,也正是慈禧想要得到的。慈禧身邊的人都稱其為“老佛爺”,這無疑是默認其統治者的身份,而光緒的一聲皇太后卻又再次將她從美夢中搖醒,尤其是從光緒嘴裡說出來,雖然小孩沒什麼想法,但總會讓她受到提醒,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女人,掌握再多的權利,也只是後宮中的女人,讓她有一種被諷刺的感覺,當然會不高興。

皇帝改叫她“親爸爸”,似乎讓她擁有了一種男人的地位和尊嚴,讓她的權利與自己的身份地位相匹配,讓她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滿足感。同時這一稱呼又讓自己在臣民面前的地位更高一個臺階,她是皇帝的親爸爸意味她就是太上皇,是大清朝的最高統治者。

總而言之,慈禧即便再神通廣大也難以脫離女性的身份,而在當時那個封建落後的年代,女性的地位甚微。在男尊女卑的社會地位中,女性淪為男性的附屬品,這使得慈禧的內心中也一直存在一道心坎,即便自己手中的權利再多,自己也依舊還是個女人,難以得到社會的認同。而以上這兩個稱謂,出自他人之口,則能以一種特殊的形式,賦予她一種男性化的身份地位,使其的內心得到滿足,也使其從心底裡認同自己,盡情享受自己作為大清最高權力掌握者的殊榮。

參考資料:

《慈禧太后》 張延芬 著

《我和慈禧太后》 德齡公主 著

《迷案北京 帝王家的那點事兒》

《迷案北京 皇城根兒下的傳說》

《正說慈禧》 丁燕石

【抄襲必究,歡迎大家關注、評論,每天更新精彩有趣的歷史知識,您的認可是我最大的動力,共同進步!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與我們聯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